治疗肝硬化的民间偏方
1.香白芷治肝硬化
[配 方] 香白芷5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没日1剂。2次服完。
[功 效] 治肝硬化 。
2.半边莲治肝硬化
[配 方] 半边莲5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2次服完。
[功 效] 治肝硬化。
3.半边莲玉米须治肝硬化
[配 方] 半边莲50克,玉米须50克。 556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完。
[功 效] 治肝硬化。
网上流传的治疗肝硬化的偏方药物相对比较多,但是真正能够起到效果的治疗肝硬化的偏方其实并不多见。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疾病,而治疗肝硬化的偏方往往没有针对性,又是盲目使用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有可能能耽误病情甚至给肝脏增加负担使病情加重。中医专家推荐茶疗养肝护肝,茶疗养肝可营养、活化肝细胞(主要为Kupffer细胞,它是肝脏内的免疫细胞) ,增加肝细胞对病毒的抵抗力,预防日趋严重的肝硬化、肝腹水及肝癌,对脂肪肝,酒精肝引起的SGPT,SGOT升高,对各型肝炎引发的肝功能异常,对乙型 (B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均有很好的转阴复原作用,使肝脏更安全、有效地储存营养成份 (蛋白质、糖质、脂质等) ,以备需时之用。平时喝杯浓浓的养肝茶,是最绿色的,也是最轻松的养肝方式。有兴趣的话可以到以下网址了解更多http://soucangbaiducom/rFT8oBP3iwJ
肝硬化是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慢性肝病,其中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为多。中医认为本病系情志不遂、脾胃失运、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治疗上坚持辩证用药,根据肝硬化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和舌苔、脉象等分成以下证型:
1、肝脾不和:主要表现胸胁脘腹满不适,食欲不振或脘腹胀痛,情志不遂,脉弦。选用逍遥散加减。
2、脾胃虚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或腹胀便溏、舌淡、脉弱。选用六君汤加减。
3、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口燥咽干,舌嫩红无苔少苔,脉细或细数。选用一贯煎或六味地黄丸加减,长期午后低热加青蒿鳖甲汤。
4、湿热内蕴:主证口腻或口苔、乏味,腹胀纳差,身重,舌苔白腻或黄腻。一般湿重于热选茵陈平胃汤或三仁汤加减,湿热并重甘露消毒丹加减,热重者用茵陈蒿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5、热毒内炽:主证为发热烦躁,口干苦或渴甚或神昏谵语,狂躁或二便闭结,苔黄躁,脉数有力,选用黄连解毒汤或合玉女煎,或增液承气加减。
6、高热神昏谵语狂躁者选用清瘟败毒饮或安宫牛黄丸或神犀丹。
肝脾肿大者辅以大黄庶虫丸,或方中加入桃仁、鸡血藤、丹参、水蛭、冬虫夏草;腹水者配合中满分消丸;血细胞减少者辅以复方阿胶浆;发热者辅以清开灵静滴;昏迷者辅以酷暑脑静。严重腹水,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时,配合西药综合抢救治疗。有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采用三腔管压迫止血或以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治疗,反复出血可行胃底食管静脉断流术或配合门静脉分流术,严重巨脾,脾功能亢进者需行脾切除,并发大量腹水者,联合使用白蛋白、血浆制品。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治疗肝硬化的偏方有哪些哪些中医偏方能治疗肝硬化接下来我和你一起了解肝硬化的相关治疗偏方吧。
肝硬化的病例
1病例验证陈某,男,38 岁,干部。患者半年前因腹胀,食少,右胁下疼,经某医院诊为“慢性肝炎”,间断服用肌苷、齐敦果酸片等西药无效,自觉腹部隆起,食后腹胀更甚,倦怠乏力、大便稀、小便量少。体检: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帝白,巩膜皮肤无黄染,颈部有蜘蛛痣二枚,腹部膨大,腹壁青筋显露,肝脾斛,肝在右肋下2厘米可触及,脾在左肋下2厘米可触及,质硬,移动性浊音(++),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SGPT68单位,TTT16单位,TFT(++),黄胆指数6单位,蛋白倒置 A/G=28/36。超声波检查:腹水(+)。X线食道钡造影示:食道下段静脉曲张。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属脾肾阳虚型。服基础方20剂后,腹水基本消退,精神、食欲好转,余症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再按基础方服10剂,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蛋白已不倒置。
2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 32例,结果:治愈8例(腹水消退,自觉症状消失,血浆总蛋白上升达6OOg/dl以上,白蛋白达380g/dl以上,A/G比值≧15:1,停药后3个月内无反复者);显效14例(腹水消退,自觉症状缓解,血浆总蛋白、白蛋白上升接近正常,原A/G比值例置转为正常,停药后3个月内有轻度反复者);有效7例(腹水部分消退,自觉症状减轻,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有上升,A/G比值有一定改善者);无效3例(腹水不减,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血浆总蛋白、白蛋白、A/G比值均无改善者)。
3病例验证夏某,男,44 岁。腹部胀满、四肢浮肿一月为主诉而入院。腹围895厘米,面色晦暗,左侧面颊及胸部可见蜘蛛痣4~5处,腹部静脉曲张明显,腹水征阳性,舌黯红、苔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先服双氢克尿塞、氨苯喋啶每次各服25毫克,每天3次,3天后开始服食甲鱼炖大蒜,共服食13次。痊愈出院,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中医治疗肝硬化的偏方1紫河车地鳖虫治肝硬化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化瘀消症。主治早期肝硬变。证见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或肝肿大,胁痛定点不移,伴有脘闷腹胀,消瘦乏力,面色晦滞,红丝血缕或朱砂掌,舌暗红或瘀斑,脉象弦涩或弦细。
偏方组成紫河车、红参须、炙地鳖虫、炮甲片、片姜黄、广郁金、生鸡内金各60克。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水泛为丸。每服3克,1日3次,食后开水送下。1个月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39例患者,其中临床痊愈17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
2芒硝牛肉治肝硬化
功能主治泻热、润燥、软坚。主治早期肝硬化腹水。
偏方组成芒硝30克,生牛肉150克。
用法用量文火炖至肉酥烂。饮汤食肉,每周1剂。腹水消失即停药。
宜忌脾胃虚寒者及孕妇忌服。
病例验证周某,男,42岁。患肝硬化初次腹水,腹胀如鼓,二便不利。按上方服用4次,腹水全消,饮食大增。继以健脾丸、济生肾气丸以巩固疗效,每日早晚各服1丸,月余痊愈。随访5年仍健在。
3当归鸡内金治肝硬化
功能主治逐水化瘀,补益脾肾,养血疏肝。主治肝硬化腹水。
偏方组成当归10克,泽泻10克,鸡内金10克,白芍20克,淮山药20克,丹参20克,姜黄20克,茵陈20克,板蓝根20克,茯苓15克,三七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加减脾肾阳虚型,加太子参、焦术、河车粉;湿热蕴结型,去淮山药、白芍,加焦山桅、碧玉散、田基黄、大黄、金钱草、二丑;肝郁气滞型,加柴胡、青皮、枳实、川楝杞、延胡;瘀血阴滞型,加川芎、甲珠、鳖甲、二丑、猪苓、泽兰;寒湿困脾型,加制附片、厚朴、苍白术;肝肾阴虚型,加生地、女贞子、麦冬、山楂肉;便血、衄血者,加地榆炭、丹皮、犀角粉;腹水消后患者,加白术、黄芪;神志错迷者,加安宫牛黄丸;有黄染者,加田基黄、金钱草。
4五参四皮汤治肝硬化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养血活血,利水消胀。主治肝硬化腹水。证见腹膨胀痛,时有潮热,舌深红,脉弦细,证属阴虚气弱、内热水停者。
偏方组成丹参、党参、苦参、玄参、沙参、丹皮、黄芪皮、地骨皮、青皮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5甲鱼炖大蒜治肝硬化
功能主治主治肝硬化腹水。
偏方组成甲鱼1只(500克左右),独头大蒜150克。
用法用量将甲鱼宰杀后洗净、去内脏,同去皮大蒜清炖(勿放盐),炖至烂熟,即可食用。2天1次,15次为1疗程。
加减呕吐不能进食者,加人生姜10克;气滞腹胀甚者,加人白萝卜200克;大量腹水者,配合双氢克尿塞、氨苯喋啶,每次各服25毫克,每天3次。
肝郁脾虚型肝硬化,以胁痛走窜、胸脘满闷、情志抑郁、乏力、纳呆、腹胀、便溏、舌暗淡苔白腻、脉弦滑为主症。
1、砂仁消胀茶
用料:砂仁60克,莱菔子60克,白萝卜1000克。
制法:将莱菔子研末,再将白萝卜捣烂,和莱菔子末共捣取汁。再将砂仁浸入汁内,过1个夜晚,捞起晒干。将晒干的砂仁再浸再晒,如此7次为度,然后研为极细末。
用法:每次取3克冲服。
功用:适用于治疗胸闷腹胀、胃不舒等。
2、代代花茶
用料:代代花3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用沸水冲泡,闷盖10分钟。
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不拘时频频温服。
功用:代代花茶适用于治疗肝硬化伴腹胀腹痛、胸胁不舒、恶心不欲饮食等疾病。
3、二绿药茶
用料:绿萼梅、绿茶各6克。
制法:将上述两味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功用:适用于治疗院腹胀满而痛或有呕恶等。
4、参梨茶
用料:白参6克,梨汁100毫升。
制法:将人参放入碗中,加适量水,然后隔水炖1小时。将生梨适量粉碎取汁100毫升,兑入人参液中。
用法:每日分两次服完。可长服用。
功用:适用于治疗肝硬化脾虚症状明显,如食后腹胀、纳呆乏力、便溏等,
5、洋参灵芝香菇散
用料:西洋参、灵芝、香菇、石斛、白木耳、淮山药各3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焙干共研细末。
用法:每服2——3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功用:提高免疫力。适用于治疗肝硬化伴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目前治疗肝硬化的西药虽然不少,但大多数疗效尚难肯定。经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以下单味中药治疗肝硬化疗效可喜。
丹参:现代药理证明,丹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变血液流变状况、抗凝、抗炎、耐缺氧、提高免疫功能等。适用于气滞血瘀兼有血热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肝硬化、脾大,兼有低热、烦躁、失眠、胁痛、痈肿疮毒等)。丹参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毫升/天(相当于含生药15~30克),加入10%葡萄糖250毫升中静滴,25~30天为一疗程,一般用3疗程;丹参饮片15~30克/天,水煎服,用3~6个月。临床上常用的制剂还有丹参酮片、复方丹参片、丹参酮磺酸钠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等。
桃仁:中医认为,桃仁的主要功能是破血行瘀,适用于血瘀征象明显,伴有肠燥便秘、舌质紫暗、面色黧黑、肝区刺痛、腹腔感染等患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桃仁具有抗菌、抗过敏、抗炎、镇痛等作用。桃仁活血化瘀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苦杏仁甙。用法为桃仁8~15克,煎汤,每天分2~3次服,或入丸、散;苦杏仁甙注射液0.59~1.5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静滴,隔日1次,总疗程为3个月。
冬虫夏草:中医认为冬虫夏草的主要功能是补虚损、益精气,适合于各种虚证患者。煎汤内服,8~15克;或入丸、散。虫草菌丝胶丸,每次5丸(每丸含量为0.259克),每日3次,疗程3~4月。
汉防己: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汉防己甲素有镇痛、抗过敏、显著的降压及抗菌、抗原虫和抗肿瘤作用。主要适合于湿热壅盛型的胸水、腹水、肢肿的肝硬化患者。用法为粉防己饮片8~15克,每日水煎后分次内服,或入丸、散,疗程3~6个月;汉防己甲素片,每日150毫克分3次服,疗程18个月。
茯苓:主要功能为渗湿利水、益脾和胃,适合于脾气虚弱、腹水、肢肿的患者(表现为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泄泻、咳嗽、失眠等)。每日12~25克,水煎,分次内服;或入丸、散。
齐墩果酸:本品系中药青叶胆的有效成分。该成分广泛存在于连翘、女贞子、败酱草等多种中草药中,现已制成齐墩果酸酶片。片剂每次40毫克,每日3次口服,治慢性肝炎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肝硬化、肝腹水时可口服奥星胶囊(主要成分为齐墩果酸),每次4粒,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
柴胡:主要功能为疏肝解郁、解表和里升阳,适合于肝郁脾虚类患者(表现为低热、胸胁胀痛、食后胀满、恶心、腹痛等)。每日5~9克水煎后分次服;或入丸、散;或制作成注射液。
田三七:功效止血化瘀,用于肝硬化患者出现鼻衄、牙龈出血、呕血、便血者,三七粉2克,冲服,半年一疗程。
红花:用于血瘀征象明显者,3~9克,泡水服用,半年一疗程。
双目灵(又称蛇王藤)、泽兰、当归等长期使用,也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①肝郁脾虚:胁痛走窜,胁下痞块,胸脘痞闷,体倦乏力,纳呆,面色苍白,便溏,舌淡苔薄,脉弦缓。治宜舒肝健脾、益气和中。
中成药:加味逍遥丸,肝脾康胶囊,和络舒肝胶囊。
②湿热困脾:胁痛,肢体困呆,乏力纳呆,粘腻口苦,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化湿热,渗湿解毒。
方药:厚朴、甘草各6克,猪苓、泽泻各15克,茯苓、龙胆草、鸡骨草、苍白术、陈皮各10克。
③气滞血瘀: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右胁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有瘀斑,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中成药:大黄虫丸。
④寒湿困脾:腹大胀满,如囊裹水,胸腹满闷,神倦乏力,溲短便溏,口干不欲饮,苔白,脉缓滑。治宜温中运脾、化湿和中。
方药:厚朴、白术、车前子、木瓜、木香、大腹皮、制附子、泽泻、干姜各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⑤湿热蕴结:腹大坚满,烦热口苦,尿赤而短,大便秘结,或面目身悉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方药:厚朴、枳实、黑白丑、泽泻、白术、生薏仁、赤芍各10克,茯苓、猪苓、茵陈各15克,栀子、大黄、黄连各6克。
⑥脾肾阳虚:腹部胀满,脘闷纳呆,神疲怯寒,尿少肢肿,腰膝酸软,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
本文2023-08-05 07:07: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