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中枢神经说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经络中枢神经说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经络中枢神经说 1 拼音

jīng luò zhōng shū shén jīng shuō

2 英文参考

Theory of central nerve of channel

3 注解

经络中枢神经说参见“中枢神经机能相关说”。

古籍中的经络中枢神经说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82.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

今之治偏枯者多主气虚之说,而习用《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然此方用之有效有不效,更间有服之即偾事者,

《本草简要方》:[卷之一水部]冰

主治。退热。消炎。救急颇效。非神志昏迷。炎肿过甚者。不必用。按人身无论何处发炎发热。均属病菌侵入与血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九)治癫狂方]3.调气养神汤

治其人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更因思虑过度,暗生内热,其心肝之血,消耗日甚,以致心火肝气,上冲头部,扰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十三)痫痉癫狂门]2.受风螈

天津董姓 ,年三岁,患螈病。病因暮春气暖着衣过浓,在院中戏,出汗受风,至夜间遂发螈。证候剧时闭目昏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三十)治眼科方]7.羊肝猪胆丸

目录 1 拼音 2 疾病科属 3 疾病概述 4 诊断要点 5 辨证分析 6 辨证论治 61 热盛血瘀 62 寒凝血瘀 63 气滞血瘀 64 正虚血瘀 附: 1 治疗瘀证的中成药 2 瘀证相关药物 3 古籍中的瘀证 1 拼音

yū zhèng

2 疾病科属

内科

3 疾病概述

瘀证是由于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或久病入络等所致的多种病证的总称。临床以疼痛固定、瘀斑、肿块、出血、肌肤甲错等为主要特征。西医的冠心病、肺心病、肝脾肿大、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肝硬变等,当表现有瘀血症候时,均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4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及体征:

①疼痛:呈刺痛,固定不移,拒按,日久不愈;

②瘀斑:肌肤或舌质见瘀斑(点);

③症积包块:按之有形,质硬,固定不移,或拒按触痛,外伤见局部青紫肿痛;④出血:紫暗或成块,或见大便黑色,或出血淋漓反复不止;⑤全身表现:毛发枯黄脱落,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眼睑下发青发黯,白睛布有紫色血丝,牙龈发暗,胸颈见红缕赤痕,腹大坚满或青筋暴露,关节变形、肿痛,唇指(趾)紫绀,下肢脉络怒张等。⑥舌脉:舌暗、青紫、瘀斑(点),舌下脉络怒张。脉涩或结。

2、病史及治疗史:

①病史应着重了解起病前有无密切相关的外伤、出血、月经胎产等疾病的历史,因为这些易导致瘀证的形成;

②有时虽然瘀证的征象不明显,但有屡服他药,经过多种治法而未效的治疗史,可以从“久病入络”的角度加以考虑。

3、血液流变学检查,可见浓、粘、凝、聚等异常表现。

5 辨证分析

瘀血的产生多因外伤或感受外邪、各种出血、情志内伤、久病正虚等,影响气血或血脉的正常功能,使血行不畅,甚则瘀塞不散,而形成瘀血之证。由于瘀血是病理产物,可以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故临床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临证应注意辨寒热及虚实偏盛。热证血瘀主要由热邪、温毒等病所导致;寒证血瘀主要因感受寒邪而引起,多见于血脉及肢体经络的瘀证。单独的瘀证及气滞所致血瘀,一般属于实证的范畴;由于气虚不行、津亏不运及阳气衰微所导致的病证,以及瘀证日久,耗伤正气,兼见气、血、阴、阳亏虚者,属于虚证。但严格说来,瘀证的虚证属于虚实夹杂的病证,虚指气、血、阴、阳亏虚,实即指瘀血阻滞。活血化瘀是治疗瘀证的基本原则。属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原因或病理变化者,则需配合其他治法。如虚证血瘀,宜配伍益气、养血、滋阴或温阳等治法。

6 辨证论治 61 热盛血瘀

证见

治法

方药

1、主方:清瘟败毒饮(余师愚《疫疹一得》)加减处方:生地黄20克,水牛角、石膏各30克,黄连、栀子、黄芩、知母、牡丹皮各12克,赤芍、连翘、玄参各15克,丹参20克,紫草20克,郁金、桃仁、红花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毛冬青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1~2次,肌肉注射。

62 寒凝血瘀

证见

治法

方药

1、 主方:当归四逆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处方:当归12克,白芍15克,桂枝12克,细辛15克,木通、制草乌各10克,桃仁12克,丹参2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 中成药川芎嗪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1次,肌肉注射。

63 气滞血瘀

证见

头面、胸肋或脘腹胀满刺痛,或肢体麻木不仁,关节肿大变形,性情急躁,或有痞块,心悸、脱发、耳聋失语,眩晕,健忘。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

方药

1、 主方: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处方:当归、赤芍、桃仁、郁金各12克,红花、柴胡、枳壳、川芎各10克,地鳖虫、郁金各9克,生地黄、牛膝各15克。水煎服。

2、 中成药

⑵复方丹参片,每次4片,每日3次。五灵止痛胶囊,每次1~2粒,每日2次。理气活血化瘀。局部或周身疼痛,固定不移,或皮肤紫暗不泽,四肢逆冷,温经通络散瘀。痛得温稍减。舌质紫暗,脉沉涩。皮肤发斑,颜色紫暗,或有衄血,身热神昏。舌质红绛或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紫暗,脉细数。

64 正虚血瘀

证见

治法

方药

1、 主方: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处方:黄芪20克,当归、赤芍各12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10克,牛膝15克。水煎服。若偏阳虚者加熟附子12克、肉桂6克、干姜10克。偏于阴虚者,加生地黄、玉竹各15克。偏于血虚者,加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

2、 中成药丹田降脂片,每次2克,每日3次。气短心悸,头晕眼花,胸中隐痛,食少无力,腹部胀满作益气活血化瘀。痛,或有积块,或肢体偏瘫。舌质紫或有瘀斑,脉细缓而涩。其他疗法

治疗瘀证的中成药 尿毒清颗粒

拼音:niàodúqīngkēlì英文:尿毒清颗粒说明书:药品名称:尿毒清颗粒分类:泌尿系统药物中成

骨通贴膏

拼音:gǔtōngtiēgāo英文:骨通贴膏说明书:药品名称:骨通贴膏剂型:橡胶膏剂:每贴7cm×1

天菊脑安胶囊

mg。功能与主治: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用于肝风夹瘀证的偏头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

荷丹片

与主治:化痰降浊,活血化瘀。用于高脂血症属痰浊挟瘀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糖衣片一次5片,薄膜衣片

血美安胶囊

,凉血活血。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伤阴挟瘀证,症见皮肤紫癜、齿衄、鼻衄、妇女月经过多、口渴、

更多治疗瘀证的中成药

瘀证相关药物 茸参益肾胶囊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茸参益肾胶囊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扶正固本,补肾健脾,活血通络

温经止痛膏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温经止痛膏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温经散寒,祛瘀止痛。用于寒凝气

骨通贴膏

标准来源国药标准WS3120(Z024)2000(Z)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

天菊脑安胶囊

性状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用于肝风夹瘀证的偏头痛。规格每粒装04克用法用量口服

复方紫苏油软胶囊

功能主治去脂化浊,解毒散结。用于粉刺湿浊毒瘀证,症见丘疹,色微红,白色粉刺或有痒痛,皮肤油腻。

更多瘀证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瘀证 《张氏医通》:[卷八七窍门上]外障

延缓为累。去后用点药消其根。内服和血清火之剂。肺瘀证由大而起。贯过气轮。如皮筋横带风轮。甚则掩及瞳神

《证治准绳·杂病》:[第七册七窍门上]目

睛,或起筋膜。宜服洗刀散,及二黄散、定心丸。肺瘀证由而起,贯过气轮,如皮似筋,横带至于风轮,光亦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七)肢体疼痛门]4.腰疼

甚少,由于气血瘀者颇多,若因努力任重而腰疼者尤多瘀证。曾治一人因担重物后腰疼,为用三七、土鳖虫等分共

《金匮要略浅注》:[卷三]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一、病因病机

血管性痴呆是西医学的病名,在中医学中尚无相同的病名。“痴呆”一词最早见于《华佗神医秘传》,《针灸甲乙经》中称为“呆痴”,《针灸大成》则分别以“痴呆”、“呆痴”命名。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和《石室秘录》中称之为“呆病”。中医对痴呆的论述散见于“善忘”、“呆病”、“痴证”、“类中”、“郁证”等病。

明代以前对痴呆病尚缺乏明确的统一认识,各医家在论著中大多将其精神、意识、行为、情感等方面的临床症状及证治,分别归属于癫、狂、痫、郁、健忘、脏躁等精神情志病范畴,未明确该病的特征性,亦未有痴呆病门专论。

明代张景岳首次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中立“癫狂痴呆”篇,并详细论述了痴呆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症状、治疗及预后,其曰:“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异不常。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但察其形体强壮,饮食不减,别无虚脱等证,则悉宜服蛮煎治之,最稳最妙。然此证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变,非可急也。凡此诸证,若以大惊猝恐,一时偶伤心胆而致失神昏乱者,此当以速扶正气为主,宜七福饮或大补元煎主之”,将痴呆病与癫、狂等病症明确地区别开来。又明代李时珍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风木太过,未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即对该病的病位、病机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论述。

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辨证录呆病门》中称痴呆为呆病,对该病论述甚详。关于病因,《辨证录呆病门》说:“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约其始也,起于肝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木制土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石室秘录卷六》云:“呆病,……虽有崇想之实,亦胸腹之中,无非痰气……痰势最盛,呆气最深”。关于症状,《石室秘录卷六》载:“呆病如痴而默默不言,如饥而悠悠如失也。意欲癫而不能,心欲狂而不敢。有时睡数日而不醒,有时坐数日不眠。有时将己身衣服密密缝完,有时将他人物件深深藏掩。与人言则无语而神游,背人言则低声而泣诉。与之食则厌薄而不吞,不与食则吞炭而若快”。“人有终日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与之美则不受,与之类秽则无辞,与之衣不服,与之草木之叶则反喜”。关于治疗,陈氏在《辨证录呆病门》中提出:“开郁逐痰,健胃通气,则心地光明,呆景尽散也”。《石室秘录》还明确指出:“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其创立的洗心汤、转呆汤、还神至圣汤等,至今仍为广大医家所推崇。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中风,初起神呆,遗尿,老人厥中显然”,并提出了本病的饮食禁忌:“神呆脉沉,语言不甚明了……深戒酒肉厚味”。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从而对呆病的病因病位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

综古代医家所论,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为年老脏腑渐衰、精血亏虚、气滞血瘀、痰阻清窍、气血逆乱、七情不畅、营卫不上荣于脑所致。脑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肝肾等五脏、气血、精髓亏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最终导致脑络瘀阻,脑府与诸脏腑之气不能顺接,脑失所养而渐至痴呆。

尽管多种原因可致痴呆,但其最终发病机制为二:一是大脑失养,一为脑络瘀阻,此二者为导致痴呆的直接因素。

二、辨证用药

本病共同的证候特点均表现为渐进加重的善忘前事、呆傻愚笨、性情改变3个方面。另据兼证的不同,临床可分以下六型辨证施治:

(一)肾精亏损

[辨证要点]智能减退,表情呆板,反应迟钝,头晕耳鸣,齿枯发焦,腰膝酸软,懈怠思卧,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弱。或伴有肾阴虚者,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夜间盗汗,口干欲饮,舌质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肾阳虚者,神疲乏力,倦怠懒言,自汗,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等。

[治法]滋补肝肾,添髓健脑。

[方药]七福饮加减:人参、当归、炒白术、远志、酸枣仁、石菖蒲各10g,熟地30g,鹿角胶、龟板胶各15g(烊化),炙甘草6g。

方中重用熟地、当归补肾养血;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化生气血,用以强壮后天之本;远志、炒枣仁养心安神,补益心气;石菖蒲宣窍化痰;鹿角胶、龟板胶益精补血。共奏补肾填髓、养心益脑之效。

偏肾阴虚者,用左归丸加减。偏于肾阳虚者,以右归饮加减。若两颧嫩红,五心烦热,夜间盗汗者,熟地黄改为生地黄30g,加黄柏、知母各12g,以清热泄火。若少寐多梦,夜卧不宁,加夜交藤、酸枣仁各30g,以养心安神。病久可将本方制成蜜丸久服。

(二)心脾两虚

[辨证要点]表情呆滞,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喃喃独语,疲倦无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气怯声低,舌质淡或淡胖,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养心益脑。

[方药]归脾汤加减:人参、白术、当归、远志、石菖蒲、阿胶各10g,黄芪30g,茯苓、龙眼肉、酸枣仁各15g,炙甘草、木香各6g,生姜3g,大枣5枚。

方中用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等益气健脾,补气生血;当归、阿胶补血养血;酸枣仁、茯苓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石菖蒲化痰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整个处方补而不滞。

随证加减:兼有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加熟地、山药各15g,以补肾益精;兼血瘀,肌肤甲错,舌暗脉涩者,加丹参30g、川芎12g,以活血化瘀;若不思饮食,舌苔黄厚腻,为脾虚生痰,郁久化热,先用黄连温胆汤,痰热去除后再用补益之剂。

(三)痰浊阻窍

[辨证要点]表情呆滞,精神抑郁,静而多喜,或默默无语,独坐向隅,呆若木鸡,头晕目眩,或头重如裹,口多涎沫,或伴有肢体困重,神疲倦怠,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多寐甚至嗜睡等,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沉滑。

[治法]健脾化痰,降浊开窍。

[方药]洗心汤加减:人参、白术、半夏、陈皮、茯神、神曲各10g,制附子6g,酸枣仁、石菖蒲各15g,炙甘草5g。

方中人参、炒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培补中气;半夏、陈皮理气化痰;石菖蒲健脾化痰开窍;附子协参草以助阳化气,正气健忘则痰浊可除;酸枣仁、茯神宁心安神;神曲和胃。

若痰热明显,舌苔黄腻者,可用温胆汤,或用星蒌承气汤加减;伴有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者,可加用生大黄5g,全瓜蒌15g,枳实、芒硝各10g;神思迷茫,表情呆钝,言语错乱者,先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重用石菖蒲、郁金、远志各15~20g,化痰醒神;不寐易惊,烦躁不宁者,可用黄连温胆汤合白金丸(白矾、郁金);证属实热顽痰者,用礞石滚痰丸豁痰开窍;疾病恢复期,可长期用香砂六君子丸和二陈丸,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而治本。

(四)肝郁气滞

[辨证要点]神情淡漠,反应痴呆,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马虎,情绪不稳定,易激怒,胸胁胀痛,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伴有饮食减少,脘闷腹胀,嗳气频作等。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化痰。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涤痰汤加减:柴胡、陈皮、川芎、郁金、当归、枳壳、芍药、半夏、茯苓、竹茹各10g,石菖蒲15g等。

本方由四逆散加川芎、陈皮而成。方中的柴胡、枳壳、陈皮、郁金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川芎、当归、芍药活血定痛,柔肝缓急;半夏、茯苓、竹茹理气化痰;石菖蒲化痰开窍。

嗳气频作,胸脘痞满不畅者,加旋复花、代赭石等以平肝降逆;伴食滞腹胀,消化不良者,可加焦三仙、山楂、鸡内金等消食化滞;胸胁胀满,脉弦涩者,可加佛手、红花、桃仁等以理气活血通络;气郁日久,郁而化火,症见头晕头痛,口干口苦,耳鸣,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滑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泻肝火。

(五)肝阳上亢

[辨证要点]智力下降,判断错乱,头痛眩晕,性情急躁,焦虑不安,心烦不寐,面部潮红,目干涩或目胀,口干口苦,咽干,或伴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口眼歪斜,筋惕肉跳,肢体麻木,甚则半身不遂等,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弦细而数。

[治法]平肝潜阳,醒神开窍。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天麻、钩藤、黄芩、栀子、龟甲、石决明、川牛膝、茯神、杜仲、桑寄生各1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夜交藤、玄参各15g。

方中用生龙骨、生牡蛎镇肝潜阳,并配钩藤、天麻、黄芩、栀子、石决明以熄风清热;用玄参、龟板滋养肝肾之阴;重用牛膝引气血下行;桑寄生、杜仲滋补肝肾;茯神、夜交藤安神。

寐多梦差者,可加合欢皮、酸枣仁各15g;语言不利者,可加菖蒲、郁金各10g;伴有口眼歪斜,可合用牵正散;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者,去玄参、夜交藤、龟甲,酌加地龙、水蛭、红花、桃仁各10g,以活血通络;大便秘结不通者,可加用生大黄、芒硝、虎杖、枳实各10g,以泻热通便。

(六)瘀血阻络

[辨证要点]表情呆滞,反应迟钝,甚则失语,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怪异,令其张口则脱衣,令其站起则伸舌等,或见意识模糊,或伴有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心悸怔忡,健忘多梦,局部刺痛,固定不移,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面色晦暗等,舌质暗红,或边有瘀斑,舌下脉络紫滞,脉细涩或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醒脑开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麝香01(分冲),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当归、郁金各g10g,石菖蒲、白芥子各12g,葱白5根,生姜3片,大枣4枚。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川芎活血化瘀通络;葱白、生姜合石菖蒲、郁金可以通阳宣窍;白芥子化痰。若配丸药当用麝香,以加强活血通窍之力。

若久病气虚,可加补气类药物如黄芪20g,党参、白术各10g;伴有血虚征象者,可加阿胶珠、当归、熟地各10g;言语不清或意识模糊者,重用石菖蒲、郁金各20g,加远志10g;若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者,可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以益气活血通络;乱梦纷纭,心悸易惊者,可酌加远志、合欢皮、酸枣仁各10g,以宁心定志;瘀血已久,化热见呕逆者,可合橘皮竹茹汤加减以降逆止呕;肾虚遗尿者,可加淮山药、益智仁、桑螵蛸各10g,或服用缩泉丸。

以上所述脑血管性痴呆的辨证分型及治法用方,是以中国古典医籍为依据,结合临床实践归纳而成的大致规范,临床实际情况肯定更为复杂,可两者并见,亦可三证并见,或所见症状超出以上范畴。如肝阳上亢可挟痰浊内阻,或兼见瘀血阻滞症状。总之,痴呆多为顽难之证,病理特点多为虚证或本虚标实证,其治更非朝夕所能奏效,对具体病人要进行具体分析,灵活变通,切勿刻舟求剑、按图索骥,临证当遵循“有是证则用是药”即可。

三、针刺治疗

目前血管性痴呆没有肯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探索非药物疗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针灸疗法因其激发经气、调理髓海、改善脏腑气血功能、开窍醒神的独特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

(一)体针

1醒神开窍针法百会、四神聪、双太阳、上印堂、神庭、风池,每次选择两对穴位接电针。随证配穴:可选用脑户、神门、内关、大钟、足三里、三阴交、通里、太冲、太溪、肾俞、脾俞、中脘、丰隆等穴位,留针30min,每日一次。

2化浊益智针法中脘、丰隆、内关用捻转泻法,涌泉、人迎、风池用捻转补法。施术3min,留针20min,每日一次。

上述两种针法为常用的针刺方法,辨证选用,15d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7d。

(二)头针

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按国际标准头针穴选取:顶中线、额中线、额旁1~3线(双侧)、颞前线、颞后线,颞前线及颞后线均双侧取穴。进针时针尖与头皮呈15°~30°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阻力减小,使针与头皮平行,沿刺激线再刺入2~3cm。留针30min,每日一次。可配合体针运用。

(三)耳针

取穴:神门、皮质下、肾、脑、枕等穴,每日一次,每次2~3穴,20次为一疗程。

五脏病机: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上下病机:

1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风寒湿病机:

1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3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火病机五:

1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

2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3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4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5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热病机四:

1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2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3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4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解读病机十九条

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列十九条,中医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对“数”的认识东、西方有一致性。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万物的规律就是一个数的规律,由此而发展出了数学。

数学也确实是所有科学的横断科学,既是基础科学,又是横断科学。中国的自然科学系统为:数、理、化、天、地、生。其中数学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门类,一切科学几乎都与之相关。

在中国人眼中数就是规律,这是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的。因此,数也是宇宙的真理。中国人重视很多数,如一,认为万物起源于一,一后来又变成了元气,元气是一,一也是太极;二是阴阳;三生万物,因此三是复杂的事物的表现;四是四象;五是五行;六是六节、六合;魏晋南北朝时又重视七;八是八卦;大禹时代很重视九,禹铸造了九鼎来定天下。

此外,古人非常重视十九,《周易》中就认为十九是天文历法中很重要的一个数,古代历法为十九年七闰法。好几本古书中都重视十九。如《尔雅》为十九章;中国五言古诗的统称为《古诗十九首》;围棋的棋盘有十九道,这是认为十九可以把天机的数都能概括了。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十九是一个重要的数。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的理论是以五运六气为基础的,其中原病之始引《内经》,也十九条。

刘河间花了35年的时间,研究五运六气的理论,阐述了六气都从火化的病机,并将病机十九条增加为二十条,他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把十九条变成了二十条。我认为这一增加不如不增加,因为其他的条文也能反映出他增加的这一条,即也有燥的内容,是蛇足。这也说明他对数术缺乏深刻的认识,把天机变成了一般的东西。十九是天机,是天数,不能随便改动。

各朝各代对病机十九条都有解释,这使得病机成为了一门学问。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把这条作为第一条非常有意义,肝主木,主春生之气,主一切的开始。风又是百病之长始,“掉”就是指来回摇摆,“眩”就是头晕目眩,“风”性轻摇,善行数变。所有的风症、头晕目眩等都要考虑肝。但是这个病证的范围很大,我举两个代表性的例子:

1)面神经麻痹(面瘫),即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就是一种风症,治疗用牵正散。

2)突然出现的偏瘫,也叫中风,代表方为补阳还五汤。此外,帕金森病也是风症,可以用一贯煎。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前面讲过,寒性收引,引是拘挛、引急;出现这些症状都属于肾。这一条我思考了很多年,只找到一个能对上号的疾病,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间歇性跛行。这种病人会在行走过程中突然出现由于疼痛引起的下肢抽筋,即收引。目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很多。因此,老年人的抽搐并不完全是缺钙。这些收引可以从肾论治,属于肾阳虚;代表方为当归四逆汤。此方可以用于一切疼痛,还可以用于治疗冻伤,以及防冻,是很实用的一个方。

3、诸气郁,皆属于肺

各家的解释都不相同,多数解释成满、胀,不太确切,还是张介宾在《类经》上解释得比较好,他认为为急喘。历代注家对这条解释得都不尽人意,我的解释就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惜就是我还选不出一个中医治疗此证比较有效的方。真的是太难了,因为这个是急症,是会迅速导致死亡的,所以现在还没有一个合适的方子。咱们之中有急诊科大夫,可以琢磨一下中医怎么解决这个证,如果能把这个解决,非常了不起。西医现在的处理要用吸氧、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应该探讨一下用中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对于这一条,你们以前肯定也都听到过。脾主湿,故水肿与腹胀满都与脾相关。遇见水湿,首先考虑利水,李东垣有句名言:“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其实,最早在王冰的《内经》注文中就说:“治湿不下小便,非其治也。”但后世都对李东垣这句话非常熟悉。其实,在西医中也是遇到水肿就利尿,在这点上东西方是一致的。治疗水肿的代表方:实脾饮,这是个病房的常用方。

5、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瞀是指头迷眼花,不清醒;瘛是指抽搐。我的体会这条说的就是温病学的热入心包,已经出现发热,并在发热的过程中出现昏迷,并伴有抽搐。把这三个症状作为一个整体症状来考虑,而不是独立的症状。就是在发热的同时出现了其他伴随症状。关于瘛的解释是宋代的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解释得最好,说瘛有三种形式:癫痫、破伤风、由热病引起的抽动。治疗可以用《温病条辨》的清营汤,再加大黄,可以泄热。

6、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西医把疼痛归于脑,而中医则归于心,如俗语说“十指连心”。疼痛、瘙痒、疮疡都从心来论治,代表方——泻心汤。

需要提一下的是,我赞同清代张志聪的学生高士宗的说法,张志聪属于钱塘学派,他开办了一个侣山堂,进行教学,其教学方法为讨论式教学,同时还集体著书,如集注《内经》、集注《伤寒论》等等。其中高士宗除了参与集注外,还编著了《素问直解》。

开始读这本书时,并不觉得很好,只是觉得他胆量很大,敢于篡改经文。他对十九条提出了疑义,认为应该把五六两条颠倒过来,即应该是“诸热瞀瘛,皆属于心;诸痛痒疮,皆属于火。”我同意这一说法。因为,热与火难以做更深刻的区别,而且应该先上火,而后发热;而不应该热在前面,这是一个矛盾;而后面那条从编写的逻辑性上,应该先说完五脏再说别的,在五脏之前突然加入一条说火,不太合乎逻辑。

当然按照五行的理论,心也是属火,倒也能说得通。故改过来似乎更合理。中医有一个大家初学时都能感觉出来的问题,就是怎么讲都能讲得通,千方百计讲通了就对了,因为中国文字一字多义,所以很容易找到相关的解释词汇。给中医经典做注的关键就是合情合理,能够有实用性。但实际上这两条不变换也有实用性,泻心也是泻火,也很实用;如有的人根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条用天王补心丹治疗疖子、痈,效果很好,原本天王补心丹是治疗失眠等症的。

7、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中医的厥最主要的就是指四肢凉,第二方面的意思是气逆,即气的运行方向相反,第三就是昏迷,也叫昏厥。固泄就是关格,即小便不利、无尿,后来为了避讳又叫癃闭,指膀胱潴留和尿毒症。这些都归于下焦,主要是肾。有报道可以用麻黄升麻汤治疗。

8、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痿一般指肺痿,中医有五痿,筋、骨、脉、肌、皮都有痿。中医认为痿都与肺热叶焦有关,即都来自于肺,肺气不足就造成痿。SARS时进行的病理解剖发现死亡的患者还真都是肺萎缩,即肺热叶焦。这其中还包括肺纤维化、肺癌晚期时肺的病理改变等。王三虎所写的关于肿瘤的书和文章值得一读。他也认为肺痿是癌症晚期的恶液质。目前我还选不到太好的方子。

9、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禁通噤,口噤不开;鼓栗,鼓颌战栗,形容恶寒之状;如丧神守,是指神智不能控制,这些都归于火。这种病有多种情形,如外感病,以及大部分的热病的前驱期都有恶寒的症状。这种情形不是用退热的药,而是用桂枝汤之类解表的药。

10、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金匮要略》中有刚痉和柔痉,把这条所描述的情况称为刚痉,是颈项强直。多为暑温、湿温的时候,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其实,一般的体检也都包括颈部是否软,有无抵抗。代表方:羌活胜湿汤。

11、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症状就是有一股气由下往上窜,即由腹部向上窜,称为奔豚。但从古至今,对此证也都没有很好的解读,都不很确切,我认为是阵发性心律紊乱,而且这种紊乱多为心房纤颤。代表方为奔豚汤。

12、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这个临床上很常见,就是肝硬化腹水,中医认为这是属于热。代表方用中满分消汤。胀与满就是程度不同。这一条很好理解。

13、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临床上讲就是精神病,包括癔病和精神分裂症,很多都有季节性,春天易发作。这都属于火,其中慢性的用《金匮要略》的甘麦大枣汤,急性发作的用礞石滚痰丸,有报道可用温胆汤加减。

14、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突然发生的项背强直,临床上最典型的就是破伤风,现代都有疫苗了,发病的少了,会出现角弓反张。代表方为玉真散。

15、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这条说的就是肺心病,中医称为肺胀。初期感冒、咳嗽没治疗好,转成支气管炎,仍没有治好,以后每年冬季都发病,且连续发作3年,就迁延成慢性支气管炎,之后会出现肺气肿。肺气肿时叩诊就会出现鼓之如鼓;诸病有声是指急性发作期的声音,并伴有全身衰竭、喘憋不能平卧。这两句话就把肺心病的症状都描述出来了。这也说明东汉以前中医就掌握了叩诊。

《金匮要略》中治疗肺心病用的是越婢加半夏汤。《金匮要略》对这个病的描述非常细致,原文为“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喘的患者由于缺氧的刺激,会出现球后神经麻痹,眼球突出。现在这么重的患者少了,但在20世纪60-70年代非常多见。其实治疗的原则与西医的理论是一致的。西医治疗肺心病的原则为强心、利尿、抗感染、间断吸氧等。半夏有一点强心、利尿的作用,越婢汤也有利尿的作用。

16、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这种病大家都见过,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肿、疼痛,疼痛非常剧烈,可突然发作,并影响肢体活动。代表方用四妙勇安汤。现在也可以做介入治疗,植入支架。也有人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吉林的国医大师任继学用四妙勇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他的理论根据是《难经》中所说的:“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以及《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的:“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生痈肿”。营气不从就是指的心肌缺血,故用治疗脉管炎的四妙勇安汤来治疗心绞痛,也非常有效。

17、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

对这一条注家解释的也都不能令人满意,我认为是流脑,即脑膜炎,呕吐物、排泄物都是混浊的。代表方用余师愚《疫诊一得》中的清瘟败毒饮。

温病有三个著名的方:除清瘟败毒饮外还有杨栗山的升降散、吴又可的达原饮。

SARS时主要用达原饮为主治疗。这三个方子非常实用。可以说所有的急性传染病用清瘟败毒饮原则上都不算错。

升降散方中只有四味药——蝉蜕、僵蚕、姜黄、大黄,一升、一降、一舒、一散。每一味药并没有抗菌抗病毒的药,但配合在一起,通过一升、一降、一散、退热来治疗,降低了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非常实用、有效。

18、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这条是指小便非常多,便中无浊物,我考虑为尿毒症;也包括伤寒外感的初期,流清涕的时候,比较难治。代表方可用济生肾气丸,既然是寒,是由于肾虚而来,故重点从补肾入手,而且还重用附子。

山西有个大夫叫门纯德,在当地非常有名,治疗一例肾萎缩的病人,这个病人的症状就是多尿,他重用附子,几个月后萎缩的肾在X线下显影了。这说明中医的温法可以使肾内血管舒张,而使肾血流恢复,从而恢复肾脏功能。

岳美中先生曾经给苏加诺治疗左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症。当时法国医生建议做肾摘除,但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半年以后,肾脏的功能恢复了,故苏加诺授予了岳美中先生勋章。

19、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治疗用左金丸,就是黄连和吴茱萸两味药,配比是6﹕1,凡是反酸的患者都可以用此方加减。暴注下迫为里急后重,代表方为治疗痢疾的芍药汤。

以上是我个人对病机十九条的解读。

本文摘自《孟庆云讲中医基础理论》

论病机十九条的适用性

作者/朱鹏

病机十九条载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历代医家都认为病机十九条内容意义重要,认为其涵盖了外感与内伤的辨证方法,《内经》云:“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才能达到“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治疗目的。但病机十九条的内容,真的如历代医家所描述的那样吗?后世对病机十九条的理解会不会有所偏差,毕竟《内经》中主要提及的是腧穴治疗等外治法,对于内服药物的内治法所提甚少,会不会病机十九条的内容被误读,把本来属于外治法的病机十九条,夸大地用于内治法。抱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进行了一次临床试验,下面就整个试验过程进行简要阐述。

笔者选择了“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两条作为试验条目。选择眩晕和下肢水肿作为对应病症。

首先笔者应用经方治疗眩晕症患者15例,分别应用了附子剂、茯苓剂、柴胡剂、大黄剂等,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以笔者的脏腑辨证水平无法将这些方药全都归于治“肝”,而条文中的“诸”字显然是和这种情况相矛盾的。那么古人所说是否有故意夸大的情况呢,于是笔者又对15例患者进行纯针灸治疗,一共治疗5次,超过5次未治愈者再给与中药治疗。结果显示所有针刺患者改善明显者有12人。有3人虽然有效,但疗效不理想,后给与真武汤治愈。针刺选穴上所有病人存在风池、三阴交、太冲压痛的情况,超过1半病人阴陵泉有压痛,在效果明显的12例病人中腹诊少腹都无明显异常,而3例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均存在少腹压痛。从所选穴位看,所有患者都有肝经、少阳经穴位异常,而这就符合了条文中“诸”的定义。因此笔者怀疑条文中的“肝”仅仅只是肝经系疾病。下面列举具体方药和针灸病案:

方药病例:

病例一

王某,男,45岁,“突发头晕,视物旋转3天”,经输液治疗后疗效不理想来诊。刻下:头晕,头重足轻,睡眠欠佳,口苦,刷牙干呕,纳差,胃不和,大便偏干,小便偏黄。发病前1天吃火锅饮酒。腹诊:胃投影满痛,右肋下满痛,脐右压痛,余正常。脉右弦,左未诊。给与大柴胡汤3剂: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2g,生姜15g,大枣20g,枳实10g,芍药10g,大黄6g。

三日后复诊,头晕服1剂已减轻大半,目前仅睡眠不佳,想调理一下,腹诊心下满痛除,脐右仍压痛,给予小柴胡汤5剂善后。

病例二

李某,女,49岁,“反复头晕,视物旋转1月”,经输液,针灸疗效不佳。刻下:头晕,头重足轻,睡眠差,口苦,纳差,胃不和,大便不成形,小便黄少。腹诊:上腹压痛,少腹压痛,脉右沉细,左未诊。给与真武汤3剂:炮附子30g,茯苓30g,白术20g,芍药30g,生姜30g。3剂。

三日后复诊,头晕已除大半,其余症状均明显改善,再给上方5剂愈。

病例三

张某,女,60岁,“头晕,视物旋转1天”,刻下:睡眠差,头晕,卧起视物旋转,口中和,纳可,胃不适,小便黄,大便如羊屎。腹诊:心下满无压痛,余无异常。脉右弦,左未诊。给与苓桂术甘汤3剂:茯苓40g,桂枝30g,白术20g,炙甘草20g。后随访服完2剂已愈。

病例四

王某,男,35岁,“头晕,头痛6天”,服用西药散列通等疗效不佳。刻下:头晕,头痛,口苦,睡眠差,纳可,胃不和,大便成形、通畅,小便偏黄。腹诊:心下痞,余无异常,脉右浮略滑,左未诊。给与三黄泻心汤3剂:大黄12g,黄连6g,黄芩6g。随访患者服药2剂痊愈,剩1剂因味苦未服用。

针灸病例:

病例一

付某,男,49岁,“头晕,头痛10余天”,药店购买西药服用疗效不佳。刻下:头晕、头痛,口苦,睡眠差,纳可,胃中和,刷牙干呕,大小便正常。腹诊:右肋下压痛,脐右压痛,余正常。脉右弦,左未诊。查体:双风池压痛,右三阴交压痛,右太冲压痛。给与针刺双风池,右日月,右三阴交、右太冲逐层进针探查出现明显胀痛感后停止进针,进行捻转,待针下松弛胀痛消失后出针,嘱2日后复诊。

复诊患者诉头痛,头晕明显改善,查体穴位压痛仍有,继续给与针刺治疗,前后共计3次而愈。

病例二

张某,女,51岁,“头晕,视物旋转10余天”,打针输液后有所缓解,但起卧仍有视物旋转,走路飘忽。刻下:起卧头晕视物旋转,诉走路飘忽,口淡,睡眠可,纳差,胃中和,大便先干后稀,小便偏黄。腹诊心下满压痛,少腹压痛。脉右沉细,左未诊。查体:双风池压痛,风府压痛,双阴陵泉压痛,双三阴交压痛,双太冲压痛。给与针刺以上穴位,针下酸胀后留针15分钟,隔日1次。并嘱患者自行艾灸关元每日40分钟。

针刺1次后复诊,患者诉头晕有所改善,查体同前。前后共计治疗5次,患者自觉10分好了3-4分,于是停止针刺,给与真武汤3剂。

3日后复诊,症状明显改善,走路飘忽感消失,仅有轻微头昏,腹诊压痛明显减轻,继续真武汤5剂善后。

病例三

刘某,女,42岁,“头晕,视物旋转1周”,打针吃药后改善不理想。刻下:头晕,卧起视物旋转,口苦,失眠,纳可,胃不和,大便偏干,小便黄。腹诊:胃满压痛,脐右压痛,右肋痞满,余正常。脉右弦,左未查。查体:双风池压痛,右合谷压痛,右阳陵泉压痛,右足临泣压痛,右太冲压痛,右三阴交,右阴陵泉压痛。给与针刺右日月及以上穴位,针法同第一例,隔日1次。前后共计治疗4次而愈。

经过上述临床试验后,为进一步证实自己的想法,笔者又尝试对“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进行了验证,治疗下肢水肿的病人。仍然使用经方治疗15例,同样使用了附子剂、柴胡剂、茯苓剂、桃仁剂等,撇开桃仁剂不说,其他方药与治疗眩晕的方药多半同方。如果说前面可以解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那么后面为何同样的方剂可以治疗“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显然这中间存在矛盾的地方。

接着笔者又应用针刺治疗15例患者,一共治疗5次,超过5次未治愈者再给与中药治疗。结果显示所有针刺患者改善明显者有10人。有5人虽然有效,但疗效不理想,后给与附子剂治愈。针刺选穴上所有病人都存在胫骨内侧缘压痛的情况,超过1半病人阴陵泉有压痛,在效果明显的10例病人中腹诊除2例左少腹压痛外,其余无明显异常,而5例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均存在上腹少腹压痛。从所选穴位可以看出,所有患者都有脾经经穴位异常,而这就符合了条文中“诸”的定义。因此笔者怀疑条文中的“脾”仅仅只是脾经系疾病。下面列举具体方药和针灸病案:

方药病例:

病例一

毛某,男,78岁,“双下肢水肿1月”服用利尿剂疗效不佳。刻下:口苦,睡眠差,咽喉不适,纳可,胃隐痛,右肩疼痛,大便偏干,小便正常,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腹诊:胃投影满压痛,右肋下满,脐右压痛,少腹无异常。右脉弦,左未诊。诊断:水肿(少阳气滞)。处方:大柴胡汤3剂: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2g,生姜15g,大枣20g,枳实10g,芍药10g,酒军6g。

3日后复诊,患者水肿消退,睡眠改善,口苦减轻,肩痛除,大便正常。腹诊上述压痛减轻,继续给与上方去酒军5剂善后。

病例二

李某,女,55岁,“双下肢水肿半年”,服中西药疗效欠佳。刻下: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口中和,睡眠欠佳,纳可,胃中和,大便正常,小便无异常。腹诊:上腹和,左少腹压痛。脉右沉弱,左未诊。诊断:水肿(淤血)。处方:桂枝茯苓丸加土鳖虫3剂。桂枝茯苓改汤各12g,土鳖虫10g。

3日后复诊,患者水肿消退,腹诊少腹压痛仍有,给与桂枝茯苓丸成药2盒善后。

针刺病例:

病例一

张某,女,53岁,“双下肢水肿1月”,自诉未服用药物,上午减轻下午加重。刻下:睡眠欠佳,头昏,纳可,胃胀,大便不成形,小便黄,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腹诊:心下痞满,拍水音,少腹和。脉右弦,左未诊。查体:右侧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压痛,右合谷压痛。给与针刺右侧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合谷、中脘。针刺手法同眩晕第一例,隔日1次。前后治疗4次而愈。

病例二

刘某,男,67岁,“双下肢水肿3月”,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平时口服降糖药,降压药,有利尿剂。刻下: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手足冰凉,头昏,纳差,胃胀,大便不成形,小便黄。腹诊上腹压痛少腹压痛。脉右沉细,左未诊。查体:双侧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压痛,内关压痛,给与上述穴位针刺,针下酸胀后,留针15分钟,并嘱患者自行艾灸关元每日40分钟。前后治疗5次,水肿减轻约5分,停针改用真武汤5剂患者水肿消退。

笔者通过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两条经文的临床验证,认为病机十九条是合理的,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这种临床价值仅适用于针灸推拿等外治法,帮助医者快速定位经络穴位。条文并不适用于内服中药的内治法,如果以此作为处方的依据,将难以准确判断病因病机,出现偏差几率将会很大,虽然通过后续调整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但想要做到十诊九中,三诊必效,以此十九条是难以做到的。

1 概说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祖国医学脱疽范畴,多因寒湿及外伤血瘀等瘀阻经脉,致气血不能到达肢端,肢端失去气血之濡养所致。

西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中小动静脉的非化脓性炎症,瘀阻血液循环,肢端失去血液供应,导致趾(指),乃至肢端冰凉、麻木、疼痛,甚至溃烂、坏死。

2 中国历代医学家对脱疽的认识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对脱疽就有详细的论述,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将脱痈改作脱疽,脱疽病名延用至今。

汉代华佗《神医秘传》曰:“此症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并创立四妙勇安汤。至今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脱疽仍有一定疗效。

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曰:“毒在肉则割,毒在骨则切。”提出了手术清创的方法,与现在的蚕食式清创基本一致。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对脱疽有详细的论述,曰:“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凡患此者,多生于手足……其疼如汤泼火燃,其形则骨枯筋练。”总结出“和气血,补脾胃……滋津液,壮肾水”等治疗原则。创立解毒济生汤、阴阳二气丹、清神散等有效方剂及手术清创、灸法、外敷等外治方法。丰富了辩证论治的内容。

明代《景岳全书·脱疽》篇引薛立斋言“此证因膏梁厚味酒面炙爆积毒所致,或不慎房劳,肾水枯竭”而致。又曰“盖死肉乃毒气盛而拒绝营气所致。况,至阴之下气血难达”

清代邹五峰所创的顾步汤,对后世研究治疗脱疽仍有一定指导意义。

清代祁广生《外科大成·脱疽》载“于未延散时,用头发十余根,缠患指本节尽处,扎十余转,渐渐紧之。随用蟾酥饼放原起米粒头上,加艾灸至肉枯疮死为度。次日,本节尽黑,方用利刀寻至本节缝中,将患指徐顺取下。如血流,以金刀散止之。余肿以离宫锭子涂之。次日,倘有黑气未尽,单用蟾酥饼研末掺之,膏盖之,黑气自退,其脓自生,用红黑二膏照常法生肌收口。”这些手术方法对清除坏死组织仍有参考价值。

《康熙字典》注曰“疽者,五脏不调之所致,阴滞于阳则生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在重庆等地成立脉管炎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 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

(1)吸烟,烟碱引起血管收缩。(2)寒冷刺激,造成血管痉挛。(3)激素水平紊乱,引起血管舒缩失常。(4)霉菌感染。

另外,我经多年观察,许多病人发病前患足曾有外伤史,有些曾伤于数年前,甚至10余年前。故认为外伤引起血管内瘀血及慢性迁延性感染也是其病因之一。

以上诸因素造成中小动静脉痉挛,非化脓性炎症,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血栓形成,甚则闭塞血流,肢端血液供应障碍,是脉管炎的主要病机。

中医认为

(1)寒湿侵袭,凝滞脉络。(2)外伤血瘀,阻滞脉络。(3)情志失调,气滞血瘀。

以上诸因素闭阻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到达肢端,肢端失去气血之温养,而造成疼痛、溃烂、甚至坏死是脱疽的主要病机。

我的认识

如任老言“痰饮的停留壅塞的病理,与血栓形成,颇有类似之处”(《任应秋论医集》)。脉管炎因其寒湿、外伤之病因,血管痉挛,血栓闭塞的病理及患肢麻木、疼痛、发紫的症状,与中医风邪、痰浊、瘀血理论有一定相似之处。

4 症状

临床表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病变多从单侧下肢开始,逐渐发展成双侧,甚至累及上肢。根据病变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有发凉、麻木感,患足和小腿轻度酸痛。走一段路后小腿酸痛,肌肉抽筋,迫使病人跛行或坐下休息,休息一会后疼痛可消失,再行走一段后又可发作,即“间歇性跛行”。部分病人有游走性浅静脉炎。患足皮肤轻度苍白,患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

第二期营养障碍期:患肢冰凉,持续性疼痛,夜间为甚,剧烈疼痛,迫使病人不能入睡,弯膝抱足而坐,或将患肢垂底,疼痛稍可缓解。患肢皮肤苍白,或出现潮红、青紫及紫斑。皮肤干燥,趾(指)甲增厚脆裂。小腿肌肉萎缩。患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第三期组织坏死期:患肢疼痛更加剧烈。趾(指)端发黑、干性坏疽、溃疡形成,并逐渐向全趾(指)蔓延,甚至延及足踝。如并发感染,变为湿性坏疽,疼痛更加剧烈,患肢出现肿胀。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

中医辨证

实证

寒湿型:间歇性跛行,或患肢麻木、疼痛,得温则减轻,遇寒则加重,患足皮肤苍白,触之冰凉。若寒甚则疼痛剧烈,舌质淡而青,苔薄白,脉紧。若湿甚则患肢沉重而痛,疲乏,食欲不佳,舌苔厚腻,脉濡缓。

风痰郁阻型:患肢酸痛,麻木,皮肤潮红,触之不温,肢端可见溃疡坏疽。伴胸闷,恶心,食欲不佳,舌质胖,苔滑腻,脉弦滑。

血瘀型:患肢持续性剧烈疼痛,休息得温痛不减,患趾(指)紫红或暗红,皮肤变薄粗糙干裂,触之冰凉,肢端可见干性坏疽或溃疡。伴面色晦暗,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热毒型:患肢灼热疼痛,潮红或暗红肿胀,触之灼热。肢端溃烂坏死,脓液黄而粘,气味恶臭,舌暗红,苔黄腻或黄燥。热毒内陷脏腑时伴恶寒发热,口干渴,烦闷。

虚证

气虚血瘀型:患肢疼痛,紫暗,皮薄干裂,肌肉萎缩,触之不温。肢端溃烂、坏疽,久不愈合,脓液清稀。伴有消瘦乏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淡紫,苔薄,脉涩无力。

阳虚型:患肢疼痛,冰凉,得温稍舒,触之冰凉。肢端暗黑,溃疡坏疽,久不愈合。伴畏寒肢冷,腰腿酸软,口淡不思饮食,面色暗淡,舌质淡或淡紫,少苔,脉沉细无力。

脾虚湿困痰阻型:患肢沉重疼痛,肌肉萎缩或肿胀。肢端可有溃疡,久不愈合。伴疲乏懒言,恶心,不思饮食,或见头昏,舌质淡,苔白滑或腻。

阴血两虚型:患肢疼痛,干瘦,肢端暗红,可见溃疡坏疽,久不愈合。伴头晕失眠,五心烦热,盗汗,舌尖暗红,脉细数。

上述证型是我多年理论探讨和对大量病人的详细观察总结的。但具体面对病人时,各型界限不一定清楚,有时几个证型相互夹杂。因此临证必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详细辩证,灵活选方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5 中医治疗

据有关书籍和杂志根等资料整理出传统治法如下:

寒湿型:宜温阳散寒除湿,寒甚用阳和汤加减,湿甚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风痰郁阻型:尚无资料记载,我曾用半夏白术天麻加减有效。

血瘀型:宜活血通络,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

热毒型:宜清热解毒,用四妙勇安汤、顾步汤加减。

气虚血瘀型:尚无资料记载,我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有效。

阳虚型:宜温肾助阳,用金匮肾气汤、右归丸加减。

脾虚湿困痰阻型:尚无资料记载,我曾用六君子汤合四妙散加减有效。

阴血两虚型:宜滋阴养血,用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加减。

另外,溃疡面可外敷祛腐生肌膏,坏死组织用蚕食疗法清除。

6 保健

由于脉管炎多于潮湿、受冻、创伤及吸烟等因素有关,所以患者应时刻注意防潮、防冻、防创伤,戒烟酒。

7 病例介绍

病历1 ,常某,男,42岁,2007年4月13日就诊。

患者3年前渐觉右下肢疼痛,继而双下肢出现游走性条索,发红疼痛,曾在几家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方治疗时有好转,自去年8月霖雨后右下肢疼痛不断加重,多方治疗无效,今来我所就诊。自述右下肢发凉、持续性疼痛,以足为甚,疼痛剧烈,夜间更甚,难以入睡。伴疲乏。

查:右小腿轻度青紫,右足紫暗,趾甲变薄粗糙而脆,患足触痛明显,触之冰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舌淡紫,苔薄,脉涩。

中医诊断:脱疽,湿阻血瘀证。

治宜除湿化瘀通络。

方选溶栓通脉散1号、4号各300g兑匀,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 1 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07年5月15日二诊,患足疼痛稍减,色泽好转,原方连服2月。

2007年7月22日三诊,患肢转温,小腿疼痛消失,色泽恢复正常。患足疼痛基本消失,夜可安睡,遇冷或活动时仍觉疼痛,色泽基本恢复正常。

原方继服一月后痊愈。

病历 2, 刘某,女,38岁,2007年5月15日就诊。

患者近3 年来,渐觉双腿困重无力,走路时左小腿后抽痛,近4月来渐觉左足大趾发凉、疼痛。在几家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无效,疼痛逐渐加重来诊。自述左足冰凉、疼痛,大趾为甚,夜间更痛,剧烈疼痛,难以入睡。伴四肢沉重无力,食欲不佳。

查:左足皮肤潮红,大趾轻度青紫。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未触及。

舌质淡而紫,苔腻,脉濡。

中医诊断:脱疽,寒湿证。

治宜温阳除湿。

方选溶栓通脉散1号600g,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 1 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07年6月15日二诊,患足疼痛减轻。食纳较前好转。原方再服一月。

2007年7月22日三诊,患足转温,色泽基本恢复正常,休息时疼痛消失,行走时仍觉大趾疼痛。

原方再服一月后痊愈。

病历3, 邓某,女,48岁,2007年5月21日就诊。

患者双下肢患静脉曲张近20年,今年年初由于受潮受凉后病情逐渐加重,并渐觉两小腿抽痛、沉重,肿胀。

查 :两小腿内后侧静脉曲张呈蚯蚓状,有团快,有少许硬块和硬条,触痛,两小腿轻度发紫肿胀,足踝部肿甚。

伴疲乏,饮食不佳,舌略紫,苔腻,脉涩。

诊断:双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炎。

辨证:寒湿郁阻,血运不畅。

治宜祛湿散寒通脉。

方选溶栓通脉散1号600 g,早晚各10g,济生肾气丸早晚各1丸,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1疗程。

嘱:穿长筒弹力袜,防潮湿,多抬高下肢平卧,戒生冷刺激性饮食。

连服1月后,患肢疼痛基本消失。再服一疗程后,双下肢疼痛肿胀消失,色泽恢复正常,硬块、硬条基本消失,静脉曲张减轻,团块变小,精神食纳转佳。

病历4,王某,男,61岁,2007年6月9日就诊。

患者双下肢患静脉曲张近30年,病情反复不愈。今年病情逐渐加重,渐觉两小腿胀痛,逐渐发紫,皮肤变粗,起小疹,瘙痒难忍。

查 :两小腿内后侧静脉曲张呈蚯蚓状,有包快,可触及硬块和硬条,触痛。两小腿轻度发紫肿胀,皮肤粗糙,并有米粒大小丘疹及少量渗液和抓痕。

舌淡略紫,苔薄白,脉细涩。

诊断:双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炎合并湿疹。

辨证:湿阻血瘀。

方选溶栓通脉散1号300g,4号300g,兑匀,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1疗程。

另处方:

升麻6g 葛根10g 白芍8g 赤勺8g 生地25g

荆芥8g 防风8g 白藓皮8g 地肤子8g 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服。

嘱:穿长筒弹力袜,防潮湿,多抬高下肢平卧,戒生冷刺激性饮食,尽量避免挠抓患肢。

20天后双下肢瘙痒消失,丘疹消退,停服汤剂,继服溶栓通脉散1、4号如前法。

2007年7月10日二诊,双下肢疼痛大减,肿胀减轻。

继原方一月后患肢疼痛肿胀消失,皮肤色泽基本恢复正常,硬块、硬条基本消失,静脉曲张减轻。

续(2010年12月2日整理)

病历1,王某,男,31岁,2009年11月22日就诊。

患者两年来右腿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继而渐觉右足疼痛,发凉,曾到兰州、西安等地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方治疗,未见好转。近半年来不断加重,右足小趾逐渐溃烂。

自诉右足冰凉疼痛明显,夜间尤甚,不能入睡。

查:右下肢肌肉萎缩,皮肤苍白,右足青紫,触之冰凉。小趾溃烂,有少量清稀脓液。

舌稍青紫,苔薄白。脉细而涩。

中医诊断:脱疽,寒凝血瘀证。

治宜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选溶栓通脉散3号600g,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一月 1 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09年12月24日二诊,患足疼痛稍减,青紫基本消退,溃烂面缩小,脓液消失。原方再服一月。

2010年1月25日三诊,患足转温,休息时疼痛消失,行走时稍觉疼痛,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溃烂面愈合。

溶栓通脉散5号,如前法连服两月痊愈。

近日随访正常。

病历2,连某,女,42岁,2010年1月5日就诊。

患者半年来渐觉行走时左小腿肚酸胀,继而左足疼痛,发凉。患者未介意,但病情逐渐加重,近来疼痛明显加重就诊。

查:左下肢轻度肿胀、青紫,以左足明显。左足触之冰凉。

舌稍青,苔白而厚。脉涩。

中医诊断:脱疽,寒湿证。

治宜散寒除湿。

选溶栓通脉散1号600g,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一月 1 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10年2月8日二诊,患足疼痛稍减,肿胀、青紫基本消退。原方再服一月。

2010年3月12日三诊,患肢歇性跛行基本消失,患足转温,休息时疼痛消失,行走时稍觉疼痛,色泽基本恢复正常。

前法继续治疗月余痊愈。

近日随访正常。

病历 3,杨某,男,38岁,2010年1月22日就诊。

患者左足曾有受冻史,两年来无明显诱因渐觉左足疼痛,走路时加重。到兰州某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治疗时轻时重。近两月来疼痛逐渐加重,且冰凉。第1、2趾趾缝逐渐溃烂。多方治疗无效,病情不断加重就诊。

自述左足持续性剧烈疼痛,以足趾为甚,遇冷加重,夜间痛甚,难以入睡。

查:左足青紫、肿胀,趾甲厚而脆。第1、2趾趾缝溃烂。左足触痛明显,触之冰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舌青紫,脉涩。

中医诊断:脱疽,寒凝血瘀证。

治宜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选溶栓通脉散3号600g,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一月 1 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10年2月26日二诊,患足疼痛稍减,青紫肿胀稍有消退,溃烂面缩小。原方再服一月 。

2010年3月31日三诊,患足转温,休息时患足疼痛基本消失,行走时稍觉疼痛,青紫肿胀基本消退,溃烂面基本愈合。

改服溶栓通脉散5号,早晚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