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是炎黄子孙吗?还是犬戎呢? 求正解? 权威点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4收藏

满族是炎黄子孙吗?还是犬戎呢? 求正解? 权威点的....,第1张

  不要把神话传说与真实历史混为一谈。

  所谓“炎黄”只不过是神话传说当中上古时期的两位君主,是民间口头文学形象,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

  在汉朝以前,还不存在 炎帝、黄帝这样的称呼,先秦时期的古籍上只有轩辕氏,神农氏,这样的称呼。后来秦始皇称帝号,从此帝字成为最高君主的专用名词。到了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汉朝于元朔五年正式颁布皇家祭祀的上古先神名位,从这时起才把上古的主要君王正式定了谥号, 炎帝、黄帝 就是在当时定的名。说白了只是封建皇帝为宣扬君权神授作的宣传而已。

  从科学角度讲,所谓‘炎黄子孙’的说法也是不现实的。

  1、炎黄以前就没有其他男性吗?同时期的蚩尤、三苗、九黎、这些人的后代难道都灭绝了?

  2,炎、黄都是男性,那么同时期的女姓又是从哪里来?他们的配偶从哪里来?难道是他们的姐妹?

  3,假如 炎、黄的后代成为今天中国人的祖先,那么炎 黄都后代都是男性吗?他们的女儿都去了哪里?嫁给了谁?

  4,炎、黄 的男性后代如果要繁衍成为今天中国人,那就必须有女性配偶,这些女性配偶又是从谁家来的?那些舅舅家的后代去了那里?也都灭绝了吗?

  5、在最初人口很少时仅由两个家族进行繁衍,又怎能避免近亲结婚呢?

  很显然,‘炎黄子孙’的说法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是不真实的。古代的人们不懂科学,于是古人习惯泛泛而论,但在现代人眼里稍微思考一下都会发现这种说法是荒诞不精的。今天中国的人口当中不要说少数民族,即使是汉族当中有多少黄河流域最初原住民的直系后裔都是未知数,毕竟历史过去了数千年,人口的不断迁徙,民族的不断融合早已改变了古代的人口分布。

  炎黄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可以理解,但是历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绝不能靠虚构的传说去判断。

  ------------------------------------------------------------------

  满族是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种族上与汉族一样属于东亚地区较典型蒙古利亚人种,语言则属于阿勒泰语系的东方分支通古斯语族,与汉族的语言基本没有同源关系。

  满族最初祖先来自哪里目前还没有定论,通过俄罗斯远东与中国东北境内从20世纪初不断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目前国内外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远东黑龙江中下游在距今3000年前属于一种新石器文化(学术界称扎尔采文化),大约公元前10-5世纪这一地区迁入了新的居民,这些外来民族与最早的土著发生了融合,形成了以今天黑龙江省境内发现的‘新开流文化’为代表的新的古代民族。紧接着在稍晚的历史时期中原地区的〈山海经〉先秦古籍当中都出现了“肃慎”这一古代民族的名称,而且明确记载这个民族生活在东北地区。〈汉书〉与〈后汉书〉当中把“肃慎”称为“挹娄”,并说明了挹娄人是古肃慎人的后代,还更加明确的记载了挹娄人居住在夫余国北面。“夫余国”是两汉时期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上世纪30年代以来通过考古现已基本探明,古夫余国大致的地理位置在今天吉林省境内,以及黑龙江省嫩江以南的地区,由此推断古代挹娄人应生活在今天松花江下游于牡丹江流域,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通过考古发现了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末时间跨度近600年之间先后兴建的多座古代城堡遗址,从出土的器物证实,这些古代居民冬季居住在土城内部的半地穴式房屋中,夏季则离开城池沿江搭帐篷从事捕鱼,他们的经济以渔猎为主,兼顾粗放农业,饲养的主要牲畜是猪,马,牛的数量很少,没有羊。这与史书中关于挹娄人的记载基本吻合。到了公元4世纪--5世纪,松花江下游的古城逐渐废弃,当地的挹娄人开始南迁到今天吉林省境内的松花江流域,同时期当地原有的夫余国古城衰落消失了。这于朝鲜史书〈三国遗事〉与中原史书中的记载相吻合,当时挹娄人的部落联盟南下吞灭了夫余国。以〈魏书〉与〈北史〉记载从公元5世纪起挹娄人开始改名为“勿吉”,生活范围扩大到北至黑龙江下游,南至辽河以北,东到日本海沿岸,西与蒙古草原的突厥相邻,居有整个松花江流域。到了隋唐时期,隋朝史书正式把勿吉人的7大部落统一定名“靺鞨”。隋文帝开皇年间 靺鞨诸部大首领组成庞大的使团到达长安,隋文帝设国宴招待,席间与靺鞨诸部首领进行了谈话,诸部首领即兴表演了舞蹈。这次宴会被记载在〈隋书〉当中。唐朝以后‘公元698年’由靺鞨南部最强大的部落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了渤海国,这是靺鞨族第一次建立比较完善的国家政权。渤海国陆续统一了除‘黑水部’之外的其他部落,都城设在忽汗州(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到公元926年,渤海国被辽太祖 耶律 阿保机 所灭。辽朝把渤海人南迁到今辽宁省辽阳、沈阳等地改名东丹国,进行傀儡统治。黑水靺鞨在渤海国灭亡后南迁填充了渤海故地并改名女真,靺鞨族名逐渐被废止。辽朝起初把作为外藩的黑水靺鞨称为生女真,把散居在松花江以南归入自己编户的靺鞨人称为熟女真。后来丹国被裁撤,余留的渤海人被称为 曷苏倌女真,与熟女真归为一类。到公元1115年,生女真完颜部首领“阿古打”灭辽,建立金朝,将过去的生女真多个部落与熟女真、曷苏倌女真统编入猛安谋克,从此,女真族这个名称确立下来,一直沿用到名末清初。直到公元1635年农历10月13日,清太宗 皇太极 颁布谕旨,正式将女真旧族名废止,改用新族名“满洲”,从那时起满族这个称呼一直使用到今天。

黑龙江省宁安市实验小学六年一班徐恩达

指导教师:燕继芳

在我国的东北方,雄鸡头的部分,也就是我美丽富饶的家乡——黑龙江。

黑龙江是个美丽的地方,它既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又有许多的风景区,旅游区与林区,现在就让我带你去看看吧!在宁安就有为沙俄立下功劳的大石桥:马俊纪念馆:和清朝许多建筑遗址。这里的风景区、游游区、林区、就更不用说了,大小兴安岭、五大连池、太阳岛、镜泊湖、玄武湖、兴凯湖、亚布力、牡丹峰滑雪场等等,这些景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小兴安岭的树木丰富,五大连池的波光水色,“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的镜泊湖更让你留连忘返!

这儿不光美丽,而且很富饶!

黑龙江是个富饶的地方,这儿的特产比比皆是,瓜果蔬菜不胜枚举,响水村的响水大米在中国大有名气,兰岗的西瓜别提有多甜了!佳木斯盛产的大马哈鱼,佳节礼品必不可少。对了!还有咱东北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这三宝可是赫赫有名。咱这木耳与蘑菇更是成千上万。

黑龙江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它在雄鸡头的地方就代表着:它要带领着其它城市,其它民族人民一起去搏击万里长空,去迎接旭日东升,跃出东海为人类的新世纪做出贡献!

我爱我的家乡——黑龙江!

释义

níng (1) ㄋㄧㄥˊ (2) 郑码:WDWL,U:752F,GBK:E5B8 (3) 笔画数:12,部首:用,笔顺编号:445454425112

nìng (1) ㄋㄧㄥˋ (2) 均同“宁”。 (3) 郑码:WDWL,U:752F,GBK:E5B8 (4) 笔画数:12,部首:用,笔顺编号:445454425112 English 甯 N í ng 甯 N ì ng " rather" all and together

古文记载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乃定切,音佞。《说文》所愿也。《徐曰》甯,犹宁也。今俗言宁可如此为甯可如此。 又姓。 又邑名。《春秋·僖七年》公会齐侯,宋公,𨻰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甯母。《注》高平方与县东有泥母亭。《左传·文五年》晋阳处父聘于衞,反过甯,甯嬴从之。《注》甯,晋邑,汲郡修武县也。《水经注》武王伐纣,勒兵于甯,更名甯曰修武。 又《集韵》《韵会》囊丁切《正韵》奴经切,𠀤与宁同。《前汉·郊祀歌》周流常羊思所幷,穰穰复正直往甯。《注》言获福旣多,归於正道,克当往日所愿。又《王莽传》永以康甯。

姓氏及渊源

宁甯二氏相通 系承姬姓后裔

作为人的姓氏,宁、甯二氏,一向是相通的。虽然有人把他们严格划分为两个姓氏,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混为一谈,在书写时,宁、甯不分, 连最伟大的史书《史记》也不例外。 那么,在实质上,他们究竟是形别姓异的两个不同姓氏,还是根本就没有任何分别的一家人呢? 甯姓读四声,宁姓读二声。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行熟读《姓氏考略》所记载的这段文字:“甯,卫康叔之后,至成公生季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成。” 由这段文字看来,宁、甯二氏,的确是一父所生,同母所出,绝对可以不分彼此,混为一谈。换言之,这个家族的子弟,可以把自己的姓氏写为“甯”,也可以比较省事地写作“宁”。 这个可以有两种写法的姓氏,《姓氏考略》上记述得很清楚,是从春秋时代的卫国来的。换句话说,他们是发祥于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带,是源远流长的一个古老家世。他们的始祖康叔,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在当时被封为诸侯的周文王众多子弟之中,表现得出类拔萃,曾经于周公诛灭反叛的武庚之后,把殷朝的遗民治理得皆大欢喜。后来,更被其侄周成王举为司寇,光彩异常。 不过,在不分彼此的宁、甯二氏之中,宁氏还有另外一支组成份子,所以过去才会有学者主张严格区分这两个姓氏,不宜混为一谈。宁氏的第二支组成分子,根据考证,是赫赫大名的秦始皇的本家,也就是上古颛顼帝的嬴姓后裔,这一点《姓纂》和《急就篇》有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 这派说法,言之成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应该把宁、甯二氏严格地划分。但是,如果进一步追溯,则嬴姓的始祖颛顼,是黄帝的曾孙卫康叔的父亲周文王,也是黄帝的姬姓后裔。姬、嬴二姓既然统统都是源自黄帝,则显而易见,宁氏尽管有两个水源,但也都是同父所生。所以,宁、甯二氏似乎大可不必在写法上斤斤计较。 甯氏的另一支源于蒙古,元代蒙古将领忙哥铁木尔拥兵南征,因家湖南常德卫,数代皆显宦。元末明初,常德甯氏迁居宁乡、长沙及湖北孝昌等地。 甯氏,源于分封采邑地名“甯邑”,遗址在今河南省获嘉县境。甯氏远祖康叔(姬封),乃周文王之子,为武王同母弟。武王灭商后,将殷墟(王畿)分封予康,国号卫(前1042年)。传至第十世卫武公时,封其子季亹(mén)于甯邑(前770年),厥后子孙以邑为氏。甯氏系卫国公族,九世为卿,皆为大夫。 自从《汉字简化方案》实施以来,甯、宁、宁三字混为一体,并成一个“宁”字,造成姓氏混乱,延续至今。 “宁”原是传承字,读作zhù,是贮的本字,又“宫门屏之间曰宁”。现作姓氏的“宁”,本是“宁”的异体字。而“甯氏”,则是春秋初期源于“甯邑”,“甯”只读nīng(第四声)。“寗”为“甯”之异体,原繁体也有“宝盖心冉”的写法。 满族的“宁氏”,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市),以地为氏。原居宁安的宁氏迁长白山后,被清太祖努尔哈赤收编入旗,分南宁北宁,有“二宁”之称。现辽宁铁岭、河北承德等地,也有宁古塔氏改姓的“宁氏”。

历史

至于史书所云:“秦襄公的曾孙谥为宁,秦宁公之后改姓宁”,这也纯属误传。已有文物铭文证实(《文物》1978年第11期),秦宁公是秦宪公,将“宪”错为“宁”,以讹传讹两千多年。 甯如进 姓氏“甯”字辨析 甯氏,为古老显姓之一,拥有二千八百多年历史。但自50年代实施“简化字”以来,“甯”一直被误为“宁”,且延续至今,积重难返。今特此发文辩证,以求正本清源,恢复甯姓之本义。

一、甯氏的起源

据史载,春秋时卫国国君卫武公(姬和),将其子季亹分封于甯邑(今河南获嘉、修武一带),其后代以甯为氏,来源于姬姓。 甯氏是卫国三大宗族之一,从甯跪、甯速、甯俞、甯相、甯殖至甯喜,蝉联大夫职位,有“九世卿族”之说。并一度把持朝政,卫献公曾表示“政由甯氏,祭则寡人。”后来甯喜被杀,甯氏在卫国之势尽失。但另有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甯戚,与管仲共同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其后代在齐鲁渐成望族,堂号“齐郡堂”。 明·周臣《甯戚饭牛图》

二、甯字的写法

“甯”作为姓氏,有 “ ”、“寗”两种写法。《篇海类编•宫室类》:“甯,俗相承作寗”;《字汇》:“寗,俗甯字”。 、寗、甯三字,在后代一直通用。 广西文物《隋正议大夫甯贙碑》,将“甯”写作 ,说明隋唐时期 、甯二字的通用写法。明代《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七,则将“甯”写作“寗”;清代《百家姓考略》,已写作“甯”。 隋正议大夫甯贙碑,写作 明代刊印《春秋左传疏注》,写作寗 清代刊印《百家姓考略》,写作甯 1936年,世界书局据清代武英殿本影印的《春秋三传》,在述甯速事时,写作“甯”,而述甯喜事时,又作“ ”。可见从清代至民国, 、甯二字是通用的。 清·武英殿本《春秋三传》

三、关于“宁”字

在古汉语中,“宁”字与姓氏无关。“宁”本读zhù,其意有二:一为贮藏;二是“门屏之间谓之宁”(《尔雅•释宫》)。 1956年公布1986年重发的《汉字简化方案》注明:“作门屏之间解的宁(古字罕用)读zhù(柱)。为避免此宁字与宁的简化字混淆,原读zhù的宁作 。”现行电脑GB2312简体中文字符集存有“甯”字,《汉语大字典》中,提到“宁”是“宁”的简化字。 由此可见,作为姓氏的“甯”,并未简化成“宁”,而“宁”只是‘宁’的简体。

四、关于“宁”姓

与“甯”姓相混同的“宁”姓,是由满族宁佳氏(宁尔佳氏)、宁古塔氏改姓而来。宁姓为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溪关千户凝马哈,以宁为姓。”这一姓氏的名人,现有南开大学教授宁宗一。 另一说法:“秦宁公之后以宁为姓”,即“宁氏源于嬴姓”。南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篇注》:“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姓”。新加坡《南华早报》曾登《宁甯二氏相通•系承姬姓后裔》文章:“宁氏尽管有两个水源,但都是同父所生。宁、甯二氏大可不必在写法上斤斤计较。”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襄公曾孙是“秦宪公”。1978年1月,在宝鸡县杨家沟太公庙出土的秦器中,有秦公钟和秦公鎛各一套,从拓文字形看,名显是“宪公”,而决非“寜公”(见《文物》1978年第11期)。既然没有“秦宁公”之说,“宁氏源于秦宁公”应予废止。 秦公钟局部,上面铭文为石鼓文:“秦公曰:我先祖受天命, 赏宅受国。刺刺邵文公、静公、宪公。不坠於上……”

五、区分甯宁二字

若单从字源上看,甯宁二字确实是相通的。《汉语大字典》:“甯,同“宁”;《说文•用部》:“甯,所愿也”;清段玉裁注:“此与‘宁’意义皆同,许意‘宁’为愿词,‘甯’为所愿,略区别耳”;《说文》:“宁,愿词也。从丂,寍声”。 说明东汉之前,宁与甯都含“愿”之意。不过甯是“所愿”,有如名词“愿望”,而“宁”是“愿词”,为虚词之一,相当於动词“愿意”。后来,“甯”用于姓氏,正确发音nìng,即甯邑之甯。而宁静、宁愿等词,就只使用“宁”字。 甯与宁,除因读音和字义相近而混淆外,还有另一因素,即清道光皇帝名旻宁。民间为避讳,都将“宁”写成“甯”,长久相传,就被误为同一个字了。 襄樊古隆中牌坊,建于清朝光绪十五年,避道光帝讳,将宁写作甯 甯氏因封地甯邑而得姓,本不该写作“宁”与满族宁姓混同。但因甯、宁混同古已有之,如《史记》记述甯成,又作宁成,这是误用。西汉时的司马迁,不知甯氏得姓于甯邑,只知甯宁二字可以相通,以至误延到民国。建国以后,公布简化字方案,字典书籍又将“甯”简化为“宁”。

六、辞书异化甯姓

“甯姓”被误写成“宁姓”的过程,始于1956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发布,该“一异表”将“甯”作为异体字并入“宁”;《汉字简化方案》的实施,传承字“宁”又成为“宁”的简化字。自此,宁宁甯三字合一,并成为“宁”,从而甯、宁两姓,就被一个传承字“宁”所替代。这种混乱情况延续至今,《新华字典》、《辞海》都未收入“甯”字头,而认同“甯、宁”简化为“宁”。 1979年版《新华字典》上的错误观点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问世,对“宁nìng”字有所提示:“‘甯’是‘宁’的异体字。”《一异表》也加注:“停止使用的异体字中,有用作姓氏的,在报刊图书中可以保留原字。”因此可以说,“甯”作为姓仍作“甯”,与“宁(níng)”是不同的姓氏。但该词典并未收录“甯”字头,实际上仍是模棱两可,沿袭混乱。 近些年来,国家主管部门意识到辞书的错误,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不但对“宁níng”增加姓氏义项,而且将“甯”列为正式字头,把读去声的“宁”姓移至“甯”下。教育部语文研究所网站也发文指出:“宁(寗)《一异表》字形有误,应作甯。宁甯为不同的姓,甯只读nìng。”

七、呼吁恢复甯姓

中国大陆自50年代开始,从《一异表》到《新华字典》等辞书的应用,造成甯姓人的户口本、身份证等诸多证件,绝大部份改写为“宁”(据来自四川的甯文君反映,四川资中部份宗亲的身份证上仍保留“甯”字)。且大众普遍认为“甯”是“宁”的繁体字,而在转换为繁体时,又错误地自动转为“宁”。长期以来,“甯”字反被遗忘,乃至大众已不识此字。加之,这个古老的甯姓与满族改姓的宁氏,又都混同为一个“宁”姓,更加是非难辩,其混乱局面积重难返。 甯氏与张王李等大姓不同,甯姓只有一个本源,源自姬姓,得氏于甯邑,故有“天下无二甯”之说。如果继续沿用“宁”的错误写法,不仅与满族宁氏混同,就甯氏族裔本身而言,也会“数典忘祖”,不识古字甯,不知自家姓。 由于简化字造成的姓氏误写,不仅就此甯氏一姓,还有“萧”姓错为“肖”,“钟”姓错为“钟”等等。为此,建议国家出台一份文件,说明“肖”能复为“萧”,“钟”能复为“钟”,“宁”能复为“甯”(满族除外)。并提供权威“对照表”,下达有关证件业务部门,建立配套操作程序,可以自动有效转换,使之切实可行。 随着新《百家姓》的出炉,政务机关若能为姓氏加注,将谬误正本清源,贯彻实施这一复姓举措,那将是对传统文化的功德,为政之一大善举也。(甯志强 甯蔚华 )

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中记载远古传说中被后人尊为帝王的五个部落联盟首领为: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舜(shùn,约公元前2277- 约公元前2178),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大禹,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 。

《竹书纪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魏国史官所记之史书,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皆在古代经史之上。此书开篇是以君主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

《竹书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fǒu biāo)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发现。看来盗墓这个“职业”古已有之。《竹书纪年》虽为盗墓所得却极其珍贵。所以有时候做为后来人还真得感谢这些见不得阳光的盗墓人呢!今天提及《竹书纪年》是为了查明楛矢石弩的历史。据《竹书纪年》记载舜时就有了“息慎氏朝,贡弓矢”。这个“弓矢”就是楛矢石弩。息慎就是满族的祖先,也叫肃慎。

说楛矢石弩之前必须先讲讲肃慎族的历史。中国东北有三大基本族系:肃慎、秽貊和东胡。“肃慎族系”,在先秦时为肃慎,到汉魏时易名挹娄, 北朝时是勿吉,隋唐为靺鞨(mò hé),宋元明为女真,清朝为满洲,现为满族。从先秦到大清朝,弓箭一直是肃慎至满人的骄傲。肃慎先民质朴豪爽,送给朋友的东西一定是自己最宝贝的,因此楛矢石弩做为贡品献给了中原各朝的统治者。从传说中的虞舜、禹到有文字记载的商周时 代,“海外肃慎”一直来服。这使“肃慎来服”成了圣王威德远播的丰功伟绩,为后世所景仰。所以后世帝王均把“肃慎来贡”作为衡量文治武功,体现威德及于四海的重要指标。因而我们才能在《左传》、 《国语》、 《山海经》、《史记》和《汉书》等重要文献中找到关于楛矢石弩的蛛丝马迹。

《后汉书·东夷传》:“挹娄,古肃慎之国也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种众虽少,而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发能入人目。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枯,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

《北史勿吉传》:“勿吉国在高句丽北,一曰靺鞨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肃慎氏也。”

《晋书》: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北极弱水。其土界广袤数千里,居深山穷谷,其路险阻,车马不通。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父子世为君长。无文墨,以言语为约……有石砮,皮骨之甲,檀弓三尺五寸,楛矢长尺有咫。其国东北有山出石,其利入铁,将取之,必先祈神。

周武王时,献其楛矢、石砮。逮于周公辅成王,复遣使入贺,尔后千余年,虽秦汉之盛,莫之致也。及文帝作相,魏景元末,来贡楛矢、石砮、弓甲、貂皮之属。魏帝诏归于相府,赐其王傉(nù)鸡锦罽(jì)、绵帛。至武帝元康初,复来贡献。元帝中兴,又诣江左贡其石砮。至成帝时,通贡于石季龙,四年方达……

《三国志·挹娄传》谓: “挹娄……青石为镞,古之肃慎氏之国也”。

《隋书·东夷传》也记靺鞨“自拂涅以东, 矢皆石镞,即古之肃慎氏也”。遍检文献,古史对“肃慎族系”的记录大多源自“贡楛矢石砮”。

以上记述可见楛矢石弩在古时亦如今世的名牌一样被历代帝王重视和追捧。连大圣人孔子都因识箭而留故事于后世。

《国语·鲁语下》记载如下:

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日:“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

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主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楛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分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

楛矢石弩既然如此有名,那么它的制造材料是什么呢?查阅资料,众说纷纭,只能用百度对字词的释义来记录。

楛 [hù]〈名〉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茎可制箭杆

楛矢 [hù shǐ]是汉语词汇,出自《国语·鲁语下》,解释为:用楛木做杆的箭。

楛矢石砮是关东最古老的民族肃慎族的奇特物产,是昔年与中原联系的纽带和媒介。楛(hù)矢,就是用长白山区的楛木(有学者认为是桦木)制作的箭杆;石砮,就是用松花江中坚硬的青石磨制的箭头。

此外,直接证实楛矢石弩存在的是东康文化。

东康文化是指在宁安市东京城镇东郊东康村出土的铁器时期人类早期活动遗址,即东康遗址。它坐落在牡丹江支流马莲河左岸二级台地上,地处东京城盆地的东南边缘。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至魏晋时期的文化遗存。距今二千三百年到一千七百年之间,时间跨度较长,长达六个世纪,与历史上东北地区被称之为挹娄大致吻合。可以说,东康文化是东北挹娄人的遗存。

1983年秋天,在东康遗址断层中发现了一件比较完整的桦皮矢袋,里面装有数十只青石磨成的石簇和木质箭杆。石簇细长,簇尖有的是锐角。这么多石簇发现,自东北地区发掘出石簇以来尚属首次。这证明古籍中记载的“楛矢石弩”确为东北古代特产。牡丹江流域应是东北古肃慎、挹娄的中心地区。

查古籍寻今日遗迹,楛矢石弩鉴证了满族的悠久历史和半渔猎半农耕的生产方式。楛矢石弩虽然早已遗失,但现代满族人应该记住这些历史并继续传承下去!

满族是炎黄子孙吗?还是犬戎呢? 求正解? 权威点的....

  不要把神话传说与真实历史混为一谈。  所谓“炎黄”只不过是神话传说当中上古时期的两位君主,是民间口头文学形象,并非真实的历史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