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王羲之的生死观的介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4收藏

有关王羲之的生死观的介绍?,第1张

  王羲之在兰亭序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它这篇文章表达了对人生的认识。那么,关于王羲之的生死观,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生死观,希望能帮到你。

王羲之的生死观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由写景到抒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尤其是其生死观更是被后人称道。

文章首先记述了 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老冉冉其将至兮”、“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著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著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这种人生观在我们今人看来也还具有进步性,这也就是本文之所以能传至今日的重要原因。

兰亭序的基本简介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重要的一件行书作品,在技法上,几臻完美,成为后来行书法的典范,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这幅书法用笔中锋为主,笔画多露锋,表现细腻,牵丝流畅优美。字的结构,体势纵长,左低右高。字的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每行又有摇曳动荡,变化多姿。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中,蕴藏著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兰亭序的作品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shào长zhǎng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shèng,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qǔ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zàn得于己,怏yàng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fú!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注: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最新课本,虽趣三声舍万殊的“趣”字读qū。人教版是快然自足。

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首词,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因梦见早逝的爱妻,而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

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上面的这首词作。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题记也明确写明了做梦的日子,故可以确认作者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三句,单刀直入,概括性极强,感人至深。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和机会;而今,却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事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恩爱夫妻,撤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啊!可是为什么又要加上“不思量”呢?这并不矛盾,相反是加得好,因为真实!王弗逝世后的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任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是挂记在心上呢?不经常悬念,并不是已经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如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想到爱侣的死,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沉痛。如果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所以觉得格外感动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的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年东坡才四十岁,就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之久了,却要“纵使相逢”,要爱侣起死回生,这是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也是悲痛的,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又更加深了一层。

对“记梦”来说,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飘泊在外,雪泥鸿爪,凭借梦幻的翅膀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故乡,与爱侣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小室的窗前,亲切而又熟悉,她呢,容貌情态,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夫妻相见了,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之态,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如果彼此申诉各自的别后种种,相忆相怜,哪将又从何说起啊?!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境也令人感到无限的凄凉!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到现实上来。“明月夜,短松岗”,多么凄清幽独的环境啊!作者料想长眠于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里,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也该会是柔肠寸断吧?!

唐·白居易《长恨歌》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

《兰亭集序》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怎么看待论语中有关生死的句子呢?

摘要:《论语》中多处讲到死,涉及了死亡认知问题。在最严格的意义上,孔子及其弟子认为死是言说生的限度;跨越死,任何关于生的言说都会显得空泛而不可思议。在常识层面,死亡的降临尽管有一定偶然性,但是,就总的趋向而论,它是所有人不可摆脱的命数,"死生有命"与"自古皆有死"揭示的就是死亡作为偶然运气与必然趋向的统一。对死亡的认知在《论语》中不仅限于事实的澄清,还兼具价值意义的辨惑,尤其在对"成仁"理想的诉求中,死或不死的价值认定对孔子及其弟子而言显得特别重要。

死是一个可怖的字眼,提及死 ,人们总会联想到自己、亲人、朋友的逝去或即将逝去,然而这一隐忧在何种意义上成立,需要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就认知而言,一个活着的人想象他人的死是可能的,至于 自己的逝去,虽然于事实而论可以成立,但在理论澄清上却显得困难重重。 “一个人只要活着,他就还没有死,而一旦死去,他就不再活着”,这样,对于一个鲜活的 “我”来说,在认知上似乎不存在那个允许死亡栖身的时间 “间隙”。死亡的探究尽管如此艰难,但是,这丝毫无法降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热度。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 ,《论语》对死亡问题同样有所关注,本文对死亡的阐发就是借此展开的。

一 死作为生的限度

死亡是怎么回事就严格的认知来说,人们通常会诉诸它的另一端——生,因为死亡之所以成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和人们对生的关切息息相关。儒家也不例外,在追问死是什么时,他们同样把视角转向对生的关切。也正因此,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以为儒家、尤其是孔子在死亡问题上讳莫如深,以致在生死认知上出现了“谈生不谈死的偏差”。可是,问题真的如此简单么这里首先需要对 问题本身做一深度还原,然后就其中的是非曲直进行具体的判定。

考察上述观点的根源,还得从《论语》中一则耳熟能详的问答说起:“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日:‘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这则问答对研究孔子乃至儒家生死观非常重要,历来注家甚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可追溯至三国的陈群:“鬼神及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答也。”依陈注,孔子在此处之所以没有回答弟子的疑惑 (“问死”),主要是考虑到死亡和鬼神的事情一样,都属于不可论究(“难明”)之类,所以为避免无谓的 (“无益”)纷扰,干脆以“不答”做了断。表面上看,这未尝不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死亡问题的确不易回答,所以对于孔子来说,选择“不答”也是明智之举。但问题是,《论语》明确告诉我们,孔子对于“问死”不是“不答”,而是有所答,且以“未知生,焉知死”的反问方式警示了死亡在认知上的严肃性。

讲到认知的严肃性,不能不提及孔子的另一条教诲:“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为政》)这是孔子对弟子在认知态度方面的教诲,其中不乏对认知严肃性的警示。在孔子看来,保持“知”的态度对于成就认知非常重要。何谓“知”的态度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对于可知的问题,一定要有精准的把握,做到“知之为知之”;其二,对于不可知的问题,一定要 自觉其之所以“不知”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解上接受“不知为不知”同样也是“知”的道理。一个人只有在思想认识上达到如此深度,才能在整个认知活动中自觉其能力限度,继而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去面对 “不知”之域 。易言之,面对不可知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的“止步”也是一种“知”,不过,这种“知”不是经 由无谓的超验性思辨获得的,而是通过深切体察“知之”与“不知”之关系达致的。

就对死亡的认知来看,由“未知生”到“焉知死”所展示的是一条间接的进路,然而,孔子为什么会采取这种迂回的方式来讨论此问题呢也许在孔子看来,直接去讨论死亡是什么似乎有些棘手,所以,倒不如从它与生的关系出发去获得对它的深切领会。当然,这种迂回两端的讲道理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孔子对死亡的认知,也是其应对诸多疑难的一贯方法:“子曰: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这是一个有关认知困难的典型案例,而孔子提出了“叩其两端”的方法。何谓 “叩其两端”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特别的进路来解决问题对此,孔子交代得十分清楚 :“叩其两端”并不意味着认知上的折中或敷衍,而是主张以正反结合的方式去讨论问题。根据孔子的意思,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给出答案的问题,故而只能以正反结合的方式去处理。尽管这么做似乎于问题本身一无所得,但是它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捍卫了“知”的严肃性,由此会使 自我在疑难问题的理解上变得清楚明白,而不留死角。

以死亡认知的另一面向(死后)为例,则可以发现,孔子把死亡界定为理解生的限度,这或许也是其主张“知生”可以达成“知死”的根本原因所在。当然,在孔子的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把“鬼神”和人的死后相联系,但问题是,有谁可以见证死后究竟怎样呢毕竟,那是一个不可能直接去讨论的问题。对于此类疑难,孔子是有所自觉的,“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雍也》)已然隐含了这一理论自觉。这里,“远”既指逻辑上的永不可及,也映射出人们在经验认知层面的无能为力。既然死是生的限度,那么对于所有活着的人来说,追问死后 (“鬼”)怎样似乎超越了知识的限度,所以,对此类问题的“远”无疑是孔子在认知上对“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原则的坚持。然而,墨子不接受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他不仅关切生命存在的当下,而且还试图达到其超验领域 (死后),如墨子在《明鬼》中所主张的“明鬼”就明显带有超验性思辨的痕迹。从经验分析的立场看,超验之域高高在上,既不可证明,也不可证伪。对于这样的问题,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针锋相对的认知倾向,一种是唯灵论者,另一种是狭隘的经验论者。前者基于超验世界不可证伪而片面夸大其存在的实在性;后者则因超验世界不可证明而极力否定其存在的可能——“人死了就化为乌有”。

相较于唯灵论者和经验论者的非此即彼,“未知生,焉知死”在认知上未尝不是一个具有建设性的提议。面对生死之两端,它不仅严格坚持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 “知”的原则,而且还结合生的可知性对死的不可知性有所敞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 “将死”终究还是死亡的尚未到来,所以依然不是生的末端,因为生的末端才是死的开始。随着死这一具体时点的到来,关于生的探讨同时也必须停止,孔子在这方面显然是有所准备的:“子不语乱、力、怪、神”(《论语·述而》)。作为超验对象,“鬼”、“神”既不在一般的经验常识中,亦非缜密的理性思维所能确证,所以和破坏社会稳定的乱、力等因素一并为孔子所“不语”。一个简单的“不语”,表明孔子在死亡认知方面为后人确立了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死亡问题尽管可以探讨,但是其认知不能任由自我臆想 (“毋意”、“毋我”),而是必须从生的意味中去寻找相应的规定性。在这一点上,孔子一直严格坚持着死作为生之界限的本分,相反,唯灵论者和狭隘的经验论者的态度则比较激进,他们非此即彼的认知逻辑在一定意义上和孔子主张的“毋必 ”、“毋固”相去甚远。

二 死亡发生的偶然与必然

作为生的限度,死虽然无法直接把捉,但是,它的确存在着、发生着,而且,其降临也不以任何个体的意愿而改变,由此在认知上增加了死亡的不可预知性。关于死亡发生的这种不可预知性, 《论语》中有一个非常悲怆的场景:“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 !天丧予 !”’(《论语 ·先进》)很显然, “天丧予”在这里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表达了孔子对颜渊之死的无助感。在诸多弟子中,孔子对颜渊偏爱有加,然而在 “颜渊死”这一点上,无论怎样努力,孔子依然不能做到 “爱之欲其生 ” (《论语·颜渊》)。所以,在痛失爱徒之际,他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头顶的 “上苍”。当然,这种因“尤人”而“怨天”的现象在 《论语》中比较多见。尽管孔子本人对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但是,面对突如其来(不可预知)的颜渊早逝,他的确有些承受不住。另一案例是司马牛问兄弟,当看到别人皆有兄弟时 ,司马牛惆怅自己没有,于是孔子的另一弟子子夏马上安慰道:“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这是说,死生的问题和富贵的问题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一个人生来的高低贵贱、天寿祸福对他本人而言又具有不可选择性,所以,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是诸多偶然因素汇聚的结果。

从因果分析的角度看,所有后果的酿成绝非偶然,至少在遗传学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条天经地义的通则。但是,在“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论语·颜渊》)的感叹中,的确存在着某种类似于运气的成分,因为一个人出生在兄弟多的家庭或兄弟少的家庭 ,不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是完全取决于父母的。甚至还可以说,每一特定个体的出生完全取决于父母孕育情景的特殊性。同样,在死亡的问题上也存在类似于运气的成分,因为一个人究竟在何时会死去,这一点在认知上是无从精准预判的。孔子悲叹颜渊之“死”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 《论语·雍也》) “短命”较之于“长命”而言仅仅是一个相对的说法。颜渊究竟在多少岁会死去,是不可以精准预判的,因为其中充满不确定性,如父母的遗传基因、本人的一个随机决定甚或是对别人陷阱的一次误判等。在诸多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颜渊的天寿存亡,至于最终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因素决定其死,却不在预知之中。于是,死亡最终成了一件关涉个人运气的事情:“幸运”意味着死亡的姗姗来迟;相反,死亡的提前降临则是一种 “不幸”,它在某种程度上缩短了个体生命的广度 (“短命”)。

作为运气,死亡的发生有其偶然性,所以难 以预知,但是,就总的趋向而论,任何人最终都不能摆脱死:“自古皆有死。” (《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关于死亡必然性的一个重要观点。在此,孔子强调“人必有一死”作为精准的认知判断是经得起经验证明的,至少在他和弟子的所见所闻中,这是一条普遍有效的“法则”。当然,从分析的角度看,“自古皆有死 ”依然是一个归纳命题,它的提出基于人们对诸多死亡事件的经验性总结,其有效性也仅仅适用于解释以往已经完成的死亡事实。一旦涉及当下或将来,其解释力会大打折扣——昔人的普遍作古在逻辑上不能确证今人必将逝去。好在《论语》并未局限于此,而是诉诸另外的认知方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这句话非常著名,也颇具争议,李泽厚认为这是《论语》中“最重要的一句哲学话语”,可问题是它到底讲出了怎样的哲学道理呢传统上人们习惯于以时间论“逝者”,认为“不舍昼夜”是孔子对已经逝去的岁月的感叹,然而,岁月的流逝又有什么好叹息的呢南梁皇侃的疏解很具有启发性:“孔子在川水之上,见川流迅迈,未尝停止,故叹人年往去,亦复如此。”按照皇侃的意思,“川流”的“不舍昼夜”对孔子而言本无可叹之处,所叹者应该是生命 的“往去”不返,其 中隐含着孔子对死亡之必然性的深沉关切。

死亡为什么会必然发生在“川流”之感叹中,孔子并未诉诸现实的经验归纳,而是把这一问题具体嵌含在流水的隐喻中。也就是说,在河水的流动中,孔子首先想到了时间流逝的“不舍昼夜”,而以反思时间流逝为前提,他又很自然地联想到了生命消逝 (死亡)的不可抗拒性。这样,在死亡之必然性的认识上,由“川流不息”到“时光消逝”,再到生命的“往去”不返,展现为一种独特的认知

方式——“隐喻”。透过这种“隐喻”不难发现,孔子关于死亡之必然性的认识表现出双重规定性:一方面,像“逝者”的“不舍昼夜”一样,死亡发生的必然性具有形而上的意蕴;另一方面,在现实层面,死亡也体现出其具体性的一面,其发生有如 “往去”不返的“川流”,真实而不可抗拒。

于是,在死亡发生问题上,偶然与必然构成了其在认知上的一体两面:说偶然,主要是针对死亡发生的不确定性;说必然,则是强调它终归有一天会降临,此即死亡的确定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虽然知道死亡总会到来,但却依然不能精准地预知它究竟何时降临。恰恰由于这一缘故,死亡平添了人们生活的烦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这两处都讲到了“知”,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疏解孔子对于死亡发生的基本认识。在 “知父母之年”的情境中,所有的 “喜”和 “惧”都与死亡的发生相关。就“喜”而论,显然是高兴父母在死亡这一偶然运气面前有幸“长命”,而“惧”则主要源于自我面对父母必死趋向的惴惴不安。一喜一惧,虽然态度有别,但是它们共同折射出个体面对死亡降临的无能为力。按照孔子的意思,对死亡本身无所谓怕或不怕,因为不论是怕还是不怕,死亡最终还是要发生。所以,与其在死亡问题上怨天尤人,倒不如对它的发生在天道和人道层面进行一番 自觉,继而 以“知者”的方式从容应对死亡的发生。

三 死或不死的价值辨惑

人固有一死。就事实分析而言,这无分于圣贤与凡夫。然而,在价值评价的意义上则情况千差万别,同为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却轻于鸿毛。《论语》不仅重视对死亡事实的澄清,还特别关注其在价值层面的辨惑:“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这段话对死亡,既有态度的认定,也涉及价值的评价。就“比干谏而死”来说,死亡无疑源于自我自觉、自愿的选择,因为在明知“进谏”必死的前提下,比干还是选择了“进谏”这一方式。作为选择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放弃“进谏 ”而保持沉默,如此可免于一死,但比干并没有这么做。因为“比干谏而死”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出于对“仁道”的自觉捍卫,其中体现的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卫灵公》)的精神。

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的角度看,选择 “杀身”的确比较容易,但能否“成仁”还得看 自我对相关价值原则的正确认识 (“知”)。特别是在那些看似可以死、也可以不死的情境中,死或不死的抉择成了问题的关键。如本来为了“成仁”而选择“杀身”,但结果却适得其反——非但没有“成仁”,反而施害于“仁”,而正是这种“可选择性的存在才是困惑的根源”相应于“惑”的澄清,“知者不惑”无疑是说,通过对 “仁 ”的先行认识,可以在行为裁断上最终避免选择的 “困惑”:“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以上两段是孔子和不同弟子关于管仲之死与不死的价值辨惑,其中涉及对“成仁”理想的细致讨论。

在管仲要不要赴死的问题上,孔子和弟子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就深层原因而论,这种分歧无关乎管仲本人究竟有没有赴死的勇气(“勇”),而是更多地纠结于对“成仁”理想的不同认定(“知”)。如何理解“成仁” 《论语》对此有专门的说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是孔子弟子曾子的观点。显然,曾子把 “成仁”视为人生在世的使命,人生天地间,无论赴汤蹈火还是委曲求全,都不能背离这一使命。曾子的这个态度基本能够代表孔子和其他弟子对“成仁”的认识。所以,在管仲要不要赴死的问题上,尽管孔子和弟子之间分歧很大,但是,他们都以“成仁”为终极的立场,只是他们理解“成仁”的具体志趣有所不同。孔子讲“成仁”比较看重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雍也》)的普遍意蕴。相比之下,子路和子贡理解的“成仁”未能摆脱特定的伦理关系——君臣关系,所以,他们批评管仲“不仁”实为“小仁”之见。关于孔子和弟子在“成仁”志趣上的这种偏差,我们还可在《论语》其他篇章中找到印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以上对话虽然没有明确讲到 “仁”,但却无不体现出对“成仁”理想的深切关注。在具体志趣上,子路讲的“成仁”不外乎“朋友”这么一个“小圈子”;颜渊尽管没有局限于特定的伦理关系,但是其 “行仁”的态度看起来不及孔子积极;至于孔子,不仅态度积极,而且意蕴也比较普遍。在“成仁”志趣上 ,除了主张“朋友信之”,他还非常关心普天之下“老者”、“少者”的安康问题。随着“成仁”志趣的澄清,关于死或不死的选择疑虑也因此迎刃而解。比干谏而死,成就其 “仁”;管仲不死,同样成就其 “仁”。死,还是不死 《论语》并未设限,而主要是看其中有没有对天下的普遍成就:“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结 语

《论语》对死亡的认知是全面的,既有事实层面的分析,也有价值意义的辨惑。在事实分析层面,《论语》首先注意到人在认知能力上的有限性 ,所以一开始就避开了对死亡是什么的本质性追问,继而诉诸死在逻辑上对生的限定意义;关于死亡发生的可预判性,《论语》指出,死亡的具体降临尽管有一定偶然性(不可预判),但是,就总的趋向而论,它是所有人不可摆脱的必然命数 (可预判)。这些无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理论探讨。此外,在死亡价值的评价方面,《论语》并未把标准固化在特定的伦理关系中,而是转向更为广阔的人我之间,展示出对普遍价值的追求。《论语》关于死亡的认知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北宋之后,面对佛、道对 “轮回”、“不死”的大力传播,理学家们之所以能够保持较为理性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和他们对 《论语》的持守与理解密不可分。

1关于生命的价值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关于生命的价值的名言警句或古诗词有如下文:

1 人生的光荣,不在永远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拿破仑

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 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的越多,生活就越美好。——爱默生

4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6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7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8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晋·陶渊明

9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三国·曹植

10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唐·李白

11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12 对人说不,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费尔巴哈

13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14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15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16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2有哪些讨论生死价值的诗句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屈原《离骚》2、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杂诗》全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绝句》全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宋·文天祥《沁园春》全诗: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人生翕欻云亡。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

古庙幽沈,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全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能雪冤忠死亦甘。

——宋·苏轼《过岭寄子由》全诗: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従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7、早死当为天下惜。百岁不死知何益?——宋·陆游《北窗》全诗:晏婴长不满五尺,淳于饮能至一石。

老无功名未足叹,滑稽玩世亦非昔。当年交友倾一时,谁料蓬门今寂寂!陈山李石千载士,早死当为天下惜。

斯文显晦端有命,道悠运促非人力。我今稽山一老农,百岁不死知何益?后生可畏要有人,谁能隐若一敌国?狂言勿发心自惊,归卧北窗还默默。

8、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清·谭嗣同《绝命诗》全诗:有生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9、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全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3有哪些讨论生死价值的诗句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屈原《离骚》

2、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杂诗》

全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

全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宋·文天祥《沁园春》

全诗: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沈,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全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能雪冤忠死亦甘。——宋·苏轼《过岭寄子由》

全诗: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従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7、早死当为天下惜。百岁不死知何益?——宋·陆游《北窗》

全诗:晏婴长不满五尺,淳于饮能至一石。老无功名未足叹,滑稽玩世亦非昔。当年交友倾一时,谁料蓬门今寂寂!陈山李石千载士,早死当为天下惜。斯文显晦端有命,道悠运促非人力。我今稽山一老农,百岁不死知何益?后生可畏要有人,谁能隐若一敌国?狂言勿发心自惊,归卧北窗还默默。

8、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清·谭嗣同《绝命诗》

全诗:有生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9、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恨不抗日死》

全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4关于生命的价值的名言警句 古诗词

生命短暂,切不可猬琐偏狭。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生命是母亲塑造出来的,是上帝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在我看来生命是无法衡量的! 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用,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一点。

人生就简单得多了。 在我们所具有的一切缺点中,最为粗鲁的乃是轻视我们的存在。

生命是真实的,生命是诚挚的,坟墓并不是他的终结点。 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

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 亲爱的朋友,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而宝贵的生命之树常青。

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旺盛。 世间之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

生命短暂,切不可猬琐偏狭。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塞涅卡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塞涅卡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 克 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 语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库尔茨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英国谚语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 -- 在我心目中,生命不仅是肉体的东西,精神东西也是有生命的,是更需要珍惜的,生命并不在于长短,行尸走肉地延长生命,不如有真挚追求、哪怕是短暂的生命 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黄鸡。

苏轼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唐·孟浩然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唐·李峤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

--唐·刘禹锡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

--清·朱经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风吹草不折,弱极而生刚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丰乐亭游春三首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前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6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天苍苍,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

5死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相关诗句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6写一句关于生命价值的句子

人生的光荣,不在永远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拿破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的越多,生活就越美好。——爱默生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晋·陶渊明)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三国·曹植)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唐·李白)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

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叔本华)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意大利)

我们全都是短命人,回忆者和被回忆者全都一样——(马可·奥勒留)

我们既到世上走了一道,就得珍惜生命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生要比死更难。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生,却需要一世的胆识。——佚名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对人说不,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费尔巴哈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达尔文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语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英国谚语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在我心目中,生命不仅是肉体的东西,精神东西也是有生命的,是更需要珍惜的,生命并不在于长短,行尸走肉地延长生命,不如有真挚追求、哪怕是短暂的生命

生是一所学校,再那里,不幸比起幸福来是更好的老师。——弗里奇

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艾青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奇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奇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

人为某事而诞生,并不是为无所事事而诞生。——武者小路实笃

没有人能平安无事度过一生。——埃斯库罗斯

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为人民谋利益。——德莱塞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 克

7古代有关“生死观”的诗句有哪些

1 《西江月》

宋代:张伯端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没吾伊。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

2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登楼》

唐代:李洞

川上值楼开,寒山四面来。竹吹人语远,峰碍鸟飞回。

生死别离陌,朝昏云雨堆。谁知独立意,溅泪落莓苔。

4 《赠王山人》

唐代:白居易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暗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5 《访嵩阳道士不遇》

唐代:孟郊

先生五兵游,文焰藏金鼎。日下鹤过时,人间空落影。

常言一粒药,不堕生死境。何当列御寇,去问仙人请。

6 《梦李白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7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南北朝:佚名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8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0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无名下层士人创作的五言古诗作品。文章通过探讨汉末知识分子五言古诗的创作历程,分析他们的一些诗词,集中揭示他们的思想状况及生存困境:人生无常的焦虑以及对死亡的恐俱和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并由此引发出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古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意识、生死观意蕴深邃而又富有哲理,可以引发我们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生命 死亡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中最成熟的作品。其创作之时正值汉代儒学衰微之时,旧有的道德原则失落,新的信仰尚未建立起来,因而《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汉末文人的苦闷、彷徨等复杂的时代特点,真实地传达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内心情感,它揭示了汉末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信仰缺失的孤独, 人生无常的焦虑以及对死亡的恐俱,感慨人生的短促, 死亡的不可避免, 从而引发出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具体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论证:

一、社会动荡和信仰缺失引发文人对生存的焦虑

汉末后期,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自东汉和帝时外戚与宦官的第一次交锋开始, 外戚、宦官相互倾扎冲突的混乱局面越演越烈。一些有志于朝政昏玻之时励志抗节的知识分子, 一次次上疏抗争,反对外戚、宦官,试图维护正在走向崩坏的大一统政权。但是他们却一次次的失败。李固,杜乔为当时名儒, 因反对外戚梁冀而被捕入狱, 死于狱中。 当时海内为之震怒。桓帝即位后,他利用宦官的力量诛灭了梁冀, 宦官由此把持朝政。宦官的统治未能使混乱的局面有所改变, 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赵壹曾在《刺世疾邪赋》中评述当时的社会时势:“候馅日炽, 刚克消亡, 欲痔结狈, 正色徒行。岖龋名势, 抚拍豪强; 僵赛反俗, 立致咎殃; 捷慑逐物, 日富月昌。浑然同惑, 孰温孰凉邪夫显进, 直士幽藏。”这种社会状况对大一统政权忠心耿耿的知识分子来说, 无疑是不能忍受的。他们利用太学, 批评政治, 抨击宦官。宦官对此恨之人骨, 诬称官僚与太学生结为朋党,图谋不轨,并严厉打击, 终于造成了两次“党锢之祸”。党人如李膺、范傍等, 死者百余人, 受牵连而死、废、禁者六七百人。《古诗十九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在古代,知识分子具有极深的儒家情况,向以担当道义为已任,两次“党锢之锅”对知识分子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同时由于汉代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制,士子入仕的主要途径是察举与征辟,于是名誉就成了被征、举的重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士子们必须通过上层权贵的荐举才能入仕。大多数毫无背景的中下层文人便不得不奔走交游,到处拜谒官僚权贵,去谋求个人的前程。然而等待他们的多是仕进无门,选举制度名存实亡。“文籍虽满腹, 不如一囊钱” (《刺世疾邪赋》)反映出了他们对政局的失望,同时由于现实的残酷,也令他们对他们一直所信仰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

迷惘、困惑成了汉末知识分子普遍的思想状态,动乱的现实,无所依寄的思想灵魂,他们连最起码的生计都无法维持。社会既无亮色,人生又乏出路,在游走学仕的士人里,流徙不定的生活现实,空虚落拓的生存状况,使他们格外强烈地感到衰颓时世中的污浊和痛苦。于是,借诗歌这种方式真实坦率地披露了在生命流程中的困惑和忧伤。“驱车上东门, 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 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 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 千载永不霜。浩浩阴阳移, 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 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 圣贤万能度。”(《驱车上东门》)。“去者日已疏, 生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 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 松柏摧为新。白杨多悲风, 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间, 欲归道无因。”(《去者日以疏》)

二、享乐思想成为诗人们人生价值的取向

诗人们虽然意识到人生短暂是无法超越和改变的现实, 但他们不相信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和自欺欺人的服食长生成仙之术。如“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驱车上东门》)。“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人生不满百》)。诗人们一方面祈求服药成仙, 另一方面又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很多人因为服药而被药所误, 甚至落得终生残废。对神仙世界的追求的结果是人仍然不免一死,神仙世界太过渺茫。我们应该看到的是, 服药求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说明人们开始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关注自身, 集中体现了人的生存意志的觉醒。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诗中与人生短促之叹并生的还有向往现实享乐的声音。类似的表现在《古诗十九首》的其他篇章中还有: “斗酒相娱乐, 聊厚不为薄。极宴娱心意, 戚戚何所迫”(《青青陵上柏》);“弹筝奋逸响, 新声妙入神。”(《今日良宴会》)。人们往往把这称之为“ 享乐主义”, 其思想的核心, 是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 提倡一种享受生命的人生态度。饮美酒、听新声、被纵素、秉烛游,从表述上看似很荒颓,实际上这是诗人们要以此来抵抗荒谬现实的所在, 排解对于死亡的恐惧。《今日良宴会》描写的场面似乎很热闹,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背景分析,享乐是需要有条件的,诗人们连生存问题都难以维持,何来享乐?这看似旷达之语的背后,包括了他们在他乡功名无望的落魄。“为乐当及时”只是一种祈求,只不过是诗人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一种心灵哭泣。表面上看上去悲观、颓废,但其中蕴藏着的却是诗人们对生命、生活、命运的强烈追求和深深的留恋。

三、思妇怨别与游子怀乡的爱情观成为诗人们摆脱孤独、困苦的途径

从《古诗十九首》的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们也知道享乐并非能解决生存的困境,也未必能解脱对死亡的恐惧。当诗人们意识到这种焦虑和恐惧只属于自己时, 就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此时, 他们通过寻找知音的途径 (或通过同性间的友谊, 或通过异性间的爱情)来摆脱这种孤独, “思君令人老, 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文采双鸳鸯, 裁为合欢被。”(《客从远方来》);“置书怀袖中, 三岁字不灭。”(《孟冬寒气至》);“思为双飞燕, 衔泥巢君屋。”(《东城高且长》) 。以上诗句写出了思妇对游子的深切怀念。

有关王羲之的生死观的介绍?

  王羲之在兰亭序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它这篇文章表达了对人生的认识。那么,关于王羲之的生死观,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