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十二井穴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十二井穴简介,第1张

十二经脉井穴的总称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总称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少商少商,经穴名(ShàoshāngLU1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井穴,五行属木。少:小也;商:金声,代表肺。此系肺经井穴,脉气初发,故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清肺利咽,苏厥救逆作用。主要用于胸肺、咽部及神志疾患等。如感冒、肺炎、咳嗽气喘、鼻衄、咽喉肿痛、颌肿喉痹、声哑、中风昏迷、癫狂、手挛指痛、热病等。为常用急救要穴之一。本穴配商阳治咽喉肿痛;配人中治中风昏迷,休克;配其他十一井穴治高热不退。一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少商商阳商阳,经穴名(ShāngyángLIl)。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五行属金。商:金声,大肠属金;阳:阳经。此为手阳明大肠经(金)穴,故名。位于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清阳明之热、醒脑苏厥等作用。主要用于五官、外感时疫及神志疾患等。如青盲、耳鸣、耳聋、口干、齿痛、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痹;疟疾、高热不退;中风昏迷;缺盆、肩、臂肿痛;食指麻木及急性胃肠炎等。本穴配合谷治腮腺炎;配少商、合谷治急性扁桃体炎;配其他十一井穴点刺放血治高热不退、中风昏迷;配尺泽、委中放血治急性胃肠炎。一般向上斜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厉兑厉兑,经穴名(LìduìST45)。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井穴,五行属金。厉:指胃;兑:代表门。对内庭来说,本穴有如胃经之门户。在足趾,第二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卧取穴

详见百科词条:十二井穴 [ 最后修订于2015/6/25 14:30:20 共401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足少阳胆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GB。与足厥阴肝经相为表里。五行属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人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本经从外眼角瞳子髎开始,向上到额角下行到耳后,沿颈旁走到手少阳经之前,到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经之后,进入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浅出耳前,到达外眼角后方;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面动脉部,会合手少阳三焦经到目下,向下经下颌角、颈部,与主干在锁骨上窝处会合,由此下向胸中,贯穿膈肌,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里,浅出于腹股沟动脉处,绕过 毛际,横行进入髋关节部;它的直行主干,从锁骨上窝下向腋部,经胸侧、浮肋,与前支经脉在髋关节部的环跳会合,由此合而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向腓骨头之前的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出外踝前边的丘墟,沿足背走到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它的另一支脉,从足背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回过来贯穿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中,经气由此处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足少阳胆经共44个穴位,原穴为丘虚穴,络穴为足厥阴肝经之蠡沟穴,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窍阴。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外侧面,29个穴位在臀、侧胸、侧头部。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足少阳胆经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肝胆疾病、头面五官疾病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口苦、嗳气、心窝及胁下痛、寒热往来、疟疾、偏头痛、目痛、耳聋、瘰疬、腋下肿。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本经腧穴可主治病症头面五官病症、神志病、热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口苦、目眩、头痛、颔痛、腋下肿、胸胁痛、缺盆部肿痛、下肢外侧疼痛等。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主要腧穴大致在足部以下,它的性质介于太阳阳明之间。

详见百科词条:足少阳胆经 [ 最后修订于2017/2/10 10:43:10 共745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小肠俞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八辽窬的定位 9 八辽窬的取法 10 八辽窬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八辽窬的功效与作用 12 八辽窬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八辽窬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八辽窬 1 拼音

bā liáo yú

2 概述

八辽窬为经穴别名,即小肠俞[1]。见《医心方》[1][质疑]未查到。

穴位 小肠俞 汉语拼音 Xiaochangshu 罗马拼音 Hsiaochangshu 美国英译名 Small Intestine Locus 各

号 中国 BL27 日本 27 法

国 莫兰特氏 V27 富耶氏 V27 德国 B27 英国 B27 美国 BI27

小肠俞为经穴名[2](Xiǎochángshù[3]BL27)。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2]。小肠俞是小肠的背俞穴[2][3]。小肠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小肠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小肠俞[2]。小肠俞主治二便、腰骶等疾患:如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便血,遗精,遗尿,淋沥,尿血,疝气,妇人带下,消渴,头痛,腰骶痛,白带,小腹胀痛,腰腿痛,腹痛,泄泻,痢疾,月经不调,带下,腰痛,赤白痢疾,赤白带下,腰骶疼痛,盆腔炎,现代又多用小肠俞治疗急慢性肠炎,骶髂关节炎,肠炎,子宫内膜炎,痔疮等。

3 小肠俞的别名

三焦窬、八辽窬(《医心方》)[1][质疑]未查到。

4 出处

《脉经》:小肠俞在背第十八椎。

5 穴名解

小肠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小肠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小肠俞[2]。

小,与大对言。肠,指人体消化器官的后半部分。盖“小肠”即从幽门至盲肠的一段,为六腑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载:“小肠者,受盛之府。”此处小肠,指小肠本腑。内通小肠,功在化物。小肠司受盛,主化物。张隐庵曰:“小肠居胃之下,胃之运化者,赖以受盛。”受盛失职,化物无能,自可于此处求之。本穴系小肠在背之俞穴,内应小肠。是小肠之气转输、输注之处,主治小肠之疾,故名之。[4]

6 特异性

小肠之背俞穴。

7 所属部位

臀部[5]

8 八辽窬的定位

标准定位:小肠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3][6]。

小肠俞位于骶区,横平第一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俯卧取穴[2]。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小肠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小肠俞穴在臀部的位置

小肠俞穴在臀部的位置

小肠俞穴在臀部的位置(肌肉)

小肠俞穴在臀部的位置(骨骼)

9 八辽窬的取法

俯卧位,平第一骶后孔,督脉旁15寸处,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骨间的凹陷处取穴。

小肠俞位于骶区,横平第一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俯卧取穴。[2]

俯卧位,于第1骶椎下正中,旁开15寸处取穴[7]。

10 八辽窬穴位解剖

小肠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分布著第一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皮肤由第五腰神经和第一、二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骶神经后支共5对,第一至第四对分别由骶后孔穿出,布于髂后上棘至尾骨尖,臀部内侧的皮肤。第一至第三对骶神经后支称臀中皮神经。第5对骶神经和尾神经不分支,从骶骨裂孔穿出,分布于覆盖尾骨的皮肤。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内侧缘→竖脊肌腱[2]。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臀上动脉分支、臀下神经分支和第1骶神经后支肌支分布[8]。

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6]。

11 八辽窬的功效与作用

小肠俞具有通调二便,清热利湿的功效。

小肠俞有通调小肠,清利湿热的作用[2]。

小肠俞所在部位与小肠相应,故取本穴为治疗小肠腑病的重要腧穴[1]。

小肠俞与小肠相应,而为之俞,有清热利湿作用。治膀胱淋漓遗尿、小腹胀满,心烦、血痢、五痔、淋浊、带下,凡病有关小肠者,皆可取此。按小肠外围为水,与三焦、膀胱均有连系。故本穴所应之症,常有选三焦、膀胱两经之穴,协助取效者。[4]

12 八辽窬主治病证

小肠俞主治二便、腰骶等疾患:如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便血,遗精,遗尿,淋沥,尿血,疝气,妇人带下,消渴,头痛,腰骶痛,白带,小腹胀痛,腰腿痛,腹痛,泄泻,痢疾,月经不调,带下,腰痛,赤白痢疾,赤白带下,腰骶疼痛,盆腔炎,现代又多用小肠俞治疗急慢性肠炎,骶髂关节炎,肠炎,子宫内膜炎,痔疮等。

小肠俞主治二便、腰骶等疾患:如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便血、遗精、遗尿、淋沥、尿血、疝气、妇人带下、消渴、头痛、腰骶痛等[2]。

小肠俞穴主治遗精、遗尿、白带、小腹胀痛、泄泻痢疾、腰腿痛[8]。

小肠俞穴主治  腹痛,泄泻,痢疾;疝气,尿血,遗尿;月经不调,带下;遗精;腰痛[7]。

小肠俞主治小腹胀痛,赤白痢疾,遗精,遗尿,尿血,疝气,赤白带下,腰骶疼痛,以及盆腔炎等[6]。

现代又多用小肠俞治疗急慢性肠炎、盆腔炎、骶髂关节炎等[2]。

1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遗精;

3 妇产科系统疾病:盆腔炎,子宫内膜炎;

4 其它:骶髂关节炎,痔疮。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8~1寸,局部有酸胀感[7]。

直刺08~12寸[8][2]。

直刺1~15寸[6]。

若向下斜刺2~25寸[7],可使酸胀感扩散至骶髂关节[7],用以治疗骶髂关节疾患。

注意:本穴深部近于膀胱,故不能深刺[7]。

132 灸法

可灸[2][8][7]。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6]。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八辽窬的配伍

小肠俞配大横、下巨虚,有清热健脾祛湿的作用,主治肠炎,泄泻,痢疾。

小肠俞配关元,为俞募配穴法,有温阳固脱的作用,主治下元不足,遗精,遗尿。

小肠俞配大肠俞、承山,治痔疮[7]。

小肠俞配关元、中极、血海、三阴交,治妇科病[7]。

小肠俞配中极、关元、肾俞、足三里,治遗尿[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小腹痛控睾引腰脊,疝痛、上冲心,腰脊强,溺黄赤,口干,小肠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泄痢脓血。

《备急千金要方》:寒热,赤白痢疾及腰脊痛,小便不利,妇人带下。小便不利、小腹胀满、虚乏,灸小肠俞随年壮。

《针灸大成》:主妇人带下。

古籍中的十二井穴简介

十二经脉井穴的总称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总称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