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里的四字成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2收藏

古书里的四字成语,第1张

1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博大精深、长篇累牍。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用于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博;不能读作“fù”。

辨形博;不能写作“搏”。

近义词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反义词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例句《红楼梦》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伟大著作。

2 形容古书的成语

关于古书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八索九丘:古书名。

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掉文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

古香古色:古香:古书画散发出来的气味。古雅的色调、意趣。形容器物、书画和建筑等。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麇骇雉伏:形容惊怕躲藏。麇,古书上指獐子。

枯竹空言:竹:竹简。干枯的竹简和空洞的言论。指毫无实用价值的古书和空泛的议论。

三四调狙:狙:古书里指一种猴子。指诈术欺人,实质不变。

三写成乌: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同“三写易字”。

三写易字: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牙签锦轴: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形容书籍之精美。同“牙签玉轴”。

牙签犀轴: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形容书籍之精美。同“牙签玉轴”。

牙签玉轴: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牙,象牙;玉,美玉。形容书籍之精美。

钻研故纸:故纸:指文籍,古书。讽刺脱离实际,一味读古书的人。

3 什么是古籍成语

如果要了解什么是古籍成语,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古籍,关于古籍的概念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一般认为,凡是线装都是古籍;其次,凡是用文言文写作的书都是古籍;第三,凡是古代人写的书都是古籍;第四,以成书年代为标准来确定古籍古籍成语就是出自古籍,例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4 形容书的四字成语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大书特书 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丹书铁契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

丹书铁券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5 关于书的四字成语

学书学剑: 学文练武。

无巧不成书: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书空咄咄: 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书香人家: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香门户: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同文,车同轨: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生之见: 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书缺有间: 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书香世家: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不尽意: 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书画卯酉: 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书囊无底: 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诗书发冢: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史不绝书: 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殷浩书空: 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郢书燕说: 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拥书南面: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同“拥书百城”。

有脚书厨: 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鱼笺雁书: 泛指书信。

鱼书雁帛: 泛指书信。

鱼书雁帖: 泛指书信。

鱼书雁信: 泛指书信。

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乡书难寄: 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文弱书生: 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通书达礼: 指通诗书,懂礼仪。

摊书傲百城: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摊书拥百城: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胜读十年书: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书声朗朗: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书香铜臭: 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弃书捐剑: 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琴棋书画: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磬笔难书: 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骑牛读汉书: 形容刻苦攻读。

飘零书剑: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曝书见竹: 指睹物思人。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囊萤照书: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6 什么是古籍的成语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7 书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书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 书声琅琅、书香世家、书香门第、书画卯酉、书生之见、书记翩翩、书富五车、书功竹帛、书通二酉、书剑飘零、书缺简脱、书声朗朗、书缺有间、书空咄咄、书香铜臭、书囊无底、书符咒水 书(汉字) 书,(Book,shū)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1 成本的著作:~籍。

~刊。~稿。

~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

~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信。~札。

~简。~函; 3 文件:证~。

说明~。聘~; 4 写字或写的字:~法。

~写。~桌。

~案。~画; 5 写文章:大~特~。

罄竹难~;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中文名 书 外文名 book 拼 音 shū 注 音 ㄕㄨ 部 首 横折 总笔画 4 五 笔 NNHY 仓 颉 IDS 简体字笔顺 横折、横折钩、竖、点。 繁体字笔顺 横折横横竖竖横折横横 繁体字 书 词语解释 书动词 例:书,箸也。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书的行草”沈艳松 例: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例:作书。

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后世以墨写于纸。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例: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例: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尚书序》疏 例: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世家》 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例:众言同,于是乎书。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书候(写信问候);书孽(记载罪恶);书记手(担任抄写文书等的书吏);书画卯酉(上下班);书文(撰文并书写);书抄(指手抄本);书具(书写工具,文具);书券(书写契约);书砚(砚台);书狱(书写狱词);书命(书写诏书、命令);书格(一种文具,书写时用以支臂,使腕压着纸,以防墨污);书帖(书写简贴)。 例: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书可,画可也。” 简体写法 例:书,凡载籍谓之书。

——《正字通》 例:申子、韩子皆著书。——《史记·韩非列传》 例: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 例: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

——《史记·礼书》索隐 例:饱读节寰公(袁可立)所藏经史,而尤好金箱玉版之书。――明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 例: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之书而告之曰。——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例: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书名词 又如:史书(历史书);图书(图和书。泛指书籍);书客(卖书籍、文具的商贩);书香之族(世代读书的家庭);书香 中国书法 一脉(知书达理的家风);书包翻身(指穷读书人发迹);书谜儿(将书中的话作成的谜语);书帕(礼金。

明代官场习惯用书籍、手帕作礼物,称书帕);书剑(书和剑。古代文人随身携带之物。

后亦指文人生涯);书笈(小书箱);书仪(托名买书而馈赠的礼金);书腐(蛀书虫。喻指迂腐的文人);书心儿(一部书中最精彩的章节);书劫(书籍的劫难);书会(宋元时戏曲作者、说话人共同组织的社团);书呆(只知啃书本的人);书城(书籍环列如城,言其多);书脑(书籍装订时打眼穿线的部分);书阁(收藏书籍的地方);书录(图书目录);书囊(盛书籍的袋子)。

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例: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唐·杜甫《石壕吏》 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资治通鉴》 例:差徭驿递最繁苛,公(袁可立)贻书郡守。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又如:书介(传达书信的使人);书尾(书信、信函的末尾);书呈(亦作“书程”。给上司或长辈写的信,信函);书字(书);书办(管办文书的官吏);书启师爷(管文书的幕友);书役(管理文书的小吏);书尺(尺牍,书信);书素(书信);书筒(古代盛书信的筒。

亦指书信);书题(指书信);书缄(书信) 例: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乐府诗集·木兰诗》 例:桓公病益增,管仲忧之。悬书于门:“如有能言公所见之鬼者,当赠以封邑三分之一。”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例:公(袁可立)司理吴中,执简柱下,上书忤当路,削籍二十六载。——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例: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证书;保证书;说明书;书可(批阅公文,书字认可);书禀(文书);书文(文书);书府(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书佐(主办文书的佐吏);书办(管办文书的属吏) 网络书法:“书” 例:悦亲戚之情话,乐琴。

《红楼梦》每回的概括如下: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先为二房,不久扶正。雨村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独生女儿林黛玉教书识字。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谈论宝玉聪明淘气。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恤孤女

黛玉母逝;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黛玉进贾府,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雨村采纳门子之计,徇情枉法。薛母与贾政夫人王氏为一母所生,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可卿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宝玉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老老一进荣国府

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是凤姐。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赴家宴宝玉会秦钟

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回话,薛姨妈托她送宫花,黛玉用话讽刺周瑞家的。秦氏向宝玉介绍她弟秦钟,凤姐要见,贾蓉带来见凤姐。秦宝二人互相倾慕。焦大当着凤姐和宁府诸人面骂街。

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凤姐与宝玉说服了贾母叫秦钟来家塾上学。宝玉到梨香院看宝钗,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寻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玉、宝钗。

第九回:训劣子李贵承申饬嗔顽童茗烟闹书房

宝玉要上学,贾政训斥李贵,宝玉提出不和秦钟论叔侄,而称兄弟。秦钟、香怜交友,金荣取笑,秦、香向贾瑞告状。贾瑞偏袒金荣。贾蔷激茗烟闹事,李贵息事,金荣赔礼。

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金荣对秦钟仗着宝玉对他好而目中无人感到不满。金寡妇的小姑子是璜大奶奶,璜大奶奶要告诉尤氏评理。璜大奶奶到了宁府,尤氏告诉她秦氏生病。冯紫英给贾珍荐医。

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心

贾敬寿辰,凤姐和宝玉瞧秦氏,秦氏说凤姐疼她。凤姐劝解秦氏,说了许多衷肠语。贾瑞给凤姐请安。平儿说旺儿媳妇送来了三百两银子的利银;平儿骂贾瑞。

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贾瑞来找凤姐。被凤姐捉弄。不听跛道人之言,正照风月宝鉴,一命呜呼。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秦氏给凤姐托梦。贾珍奢华办丧事,秦氏丫环瑞珠触柱而亡。小丫环宝珠甘为秦氏义女。尤氏犯旧疾不出。贾珍请凤姐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凤姐威重令行,十分得意。宝玉秦钟去凤姐处坐。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从苏州回来,言林如海已殁。宁府送殡,北静王水溶会见宝玉。

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圣上亲赐念珠一串。凤姐、宝玉、秦钟盱中途在农人家打尖。宝玉,秦钟与智能玩笑;凤姐弄权,图银害命。

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贾政生辰,元妃入宫。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贾府忙着盖造省亲别墅。宝玉看望将死之秦钟,秦钟劝他以后还该立志功名。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宝玉痛悼秦钟。贾政带宝玉进园拟匾。元春归省,让众姊妹题诗,元妃极赞薛、林之作。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宝玉将元妃所赐之糖蒸酪留给喜吃此物的袭人。李嬷嬷赌气吃酥酪。宝玉去看黛玉,胡诌耗子精盗香芋的故事给黛玉听。宝钗来了,讥笑宝玉忘了芭蕉诗,急的满头汗。

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宝钗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李嬷嬷骂袭人,袭人气哭。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袭人喂药。湘云至,黛玉因宝玉恋着宝钗而生气回房。宝玉对黛玉讲“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

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袭人对宝玉不满诉诸宝钗,宝钗称赞其见识志量。贾琏趁巧姐出痘,和多姑娘儿鬼混,被平儿抓住把柄,瞒过凤姐;贾琏叫平儿不要怕凤姐。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贾母要给宝钗做生日,湘云、黛玉和宝玉闹矛盾,宝玉填一《寄生草》。元妃送出灯谜让猜,贾母也命制作灯谜大家猜。贾政看了众从姊妹不祥之谜,伤悲感慨。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元妃下谕叫宝钗等去园中住。贾政传来宝玉。宝玉偷看《会真记》,遇见葬花之黛玉。宝玉用《西厢记》中词句相戏。黛玉在梨香院听《牡丹亭》,眼中落泪。

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贾芸准备给凤姐行贿,醉金刚倪二不要文约不要利钱借银子给贾芸。贾芸买冰麝奉承凤姐,遇见小红。小红做梦,梦见贾芸拾了她的手帕。

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宝玉干娘马道婆骗得贾母每日五斤油供奉菩萨。赵姨娘给马道婆钱,叫她设法绝了宝、凤。宝玉、凤姐一齐发疯。和尚道士持诵通灵宝玉,宝玉病愈。

第二十六回:峰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宝玉传贾芸说些没要紧话。贾芸通过坠儿掉换了小红罗帕。宝玉用《西厢记》中词曲相戏黛玉,薛蟠以贾政名义骗宝玉出来。黛玉来看宝玉,晴雯不给开门,又听钗、宝说笑,黛玉伤心落泪。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宝钗戏彩蝶埋香冢黛玉泣残红

黛玉看到定钗从宝玉房中出来,心中不忿。芒种时节,宝钗无意间听见小红和坠儿说那贾芸拾帕之事。黛玉不理宝玉;探春在宝玉面骂赵姨娘。黛玉葬花,宝玉痴倒。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玉与黛玉葬花诗发生共鸣,宝玉、黛玉消除误会。宝玉到冯紫英家,与薛蟠等饮酒行令。宝玉和蒋玉菡互赠礼物。袭人告诉宝玉元妃赐了端午节的礼,宝与、宝钗一样,黛玉心疑。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黛玉用手帕打了呆看宝钗的宝玉眼睛。贾府女眷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宝、黛为张道士提亲事闹别扭。宝玉砸玉。黛玉剪穗。薛蟠生日,宝玉、黛玉、贾母等未去。

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椿龄划蔷痴及局外

宝玉给黛玉道歉和好。宝钗发泄对宝、黛不满。宝玉和金钏儿戏笑,金钏儿被撵。宝玉同情龄官划蔷字,宝玉淋雨回家踢了袭人一脚,袭人晚上吐血。

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宝玉服侍袭人问药。端阳节王夫人治席请薛家母女赏午。众人不欢而散。晴雯撕扇,湘云有了婆家,翠缕和湘云在蔷薇架下拾到宝玉遗掉的金麒麟。

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湘云在袭人面前褒钗贬黛;宝玉赞黛玉,黛玉听后不禁喜惊悲叹。宝玉误以袭人为黛玉倾诉肺腑。金钏儿投井死,宝钗却去安慰王夫人,说金钏儿自己落井而死。

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宝玉为金钏儿死而五内摧伤。惹贾政。忠顺府长史官来索琪官。贾环又进谗言,贾政笞挞宝玉。

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众人心疼,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叫晴雯送旧帕两块给黛玉,黛玉题诗三首于其上。

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宝玉要吃小荷叶儿莲蓬汤。袭人叫宝玉请莺儿打络子。袭人得了王夫人两碗赏菜感到意外;宝玉不在乎;宝钗深明其意。

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宝玉甘为诸丫环充役,骂宝钗入了国贼禄鬼之流,深敬黛玉。薛姨妈赞袭人。宝钗代做鸳鸯戏莲花兜肚。宝玉受龄官冷落,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院夜拟菊花题

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起名海棠社。湘云补和诗,自愿当东道。宝钗出主意,请老太太吃螃蟹赏桂花作菊花诗。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贾母带王夫人、凤姐及薛姨妈等进园,众人作菊花诗。宝钗小题寓大意。

第三十九回:村老老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刘姥姥随口讲故事,吸引住了贾母、王夫人。宝玉对故事内容追根究底。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贾母王夫人商议给史湘云还席,携刘姥姥游园在藕香榭吃酒行令。黛玉行令时无意说《牡丹亭》、《西厢记》中两句词曲。

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老老醉卧怡红院

贾母带刘姥姥到栊翠庵。妙玉又私下招待宝、黛、钗喝茶。鸳鸯带刘姥姥游玩供众人取笑。姥姥醉卧怡红院,袭人领他出来。

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馀音

王太医给贾母诊脉看病。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黛玉心下暗伏,惜春告假一年画大观园。黛玉叫刘姥姥“母蝗虫”。

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贾母提出为凤姐做生日。凤姐叫尤氏看老太太眼色行事。宝玉在凤姐生日时给金钏儿烧纸,茗烟跟着。

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贾琏和鲍二家议论要扶正平儿,骂凤姐是夜叉星。凤姨打骂平儿。贾母坐阵,叫贾琏为凤姐赔不是,又叫琏、凤给平儿赔不是。鲍二媳妇上吊。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宝钗周到地应付各方面关系,黛玉则因病常接待不周。黛玉感念宝钗,又心疑宝玉。

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邢夫人叫过凤姐,求她为贾赦求娶鸳鸯,鸳鸯咬定牙不愿意,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

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贾母训邢夫人。贾赦忍气花银买了嫣红做妾。自此告病,不敢再见贾母。柳湘莲诱薛蟠至郊外揍了一顿。

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呤诗

薛蟠和老伙计张德辉南去贩纸札香扇。香菱和宝钗搬来同住。贾赦为石呆子古扇打贾琏。黛玉自愿做香菱的老师并教其写诗。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众姐妹商议在芦雪庵赏雪作诗。湘云和宝玉向贾母要了一块鹿肉。众人吃鹿肉,平儿丢了一个镯子。

第五十回:芦雪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凤姐起头联句,众人罚宝玉去栊翠庵妙玉处乞梅。罚宝玉作乞梅诗。贾母也来了。吃糟鹌鹑,叫大家作灯谜正月里玩。

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唬麝月受了凉。晴雯不叫在屋里熬药。凤姐建议天冷之后姑娘们在园里吃饭,王夫人、贾母皆赞同。

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平作对麝月悄说坠儿偷虾须镯的事;晴雯病中撵坠儿。晴雯带病为宝玉补孔雀裘。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乌庄头送东西来,打饥荒。凤姐和鸳鸯商议偷贾母东西卖,贾珍训斥贾芹。腊月三十祭宗祠。贾母不在宁府吃饭,十五之夕,贾母摆家宴请诸子弟,贾赦回家自己取乐。

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袭人母亡。凤姐讽刺宝玉喝冷酒。贾母批才子佳人书《凤求鸾》,凤姐斟酒掰谎,大家讲笑话。

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赵国基死,探春主奴分明未让步,又免了环、兰家学里的一项银子。凤姐称赞。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宝钗用朱子言论指导理家,探春兴例除弊。甄家进京祝贺,派人送礼请安。贾宝玉做梦梦见甄宝玉。醒后方知道是镜中影儿。

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王夫人领宝玉会见甄宝玉。紫鹃远宝玉,故意说黛玉明年春天或秋天要回苏州。宝玉发呆,紫鹃去解释。宝钗要黛玉嫁薛蟠。薛姨妈要把黛玉说给宝玉。

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清明宝玉仰望杏子发感叹。宝玉遮掩藕官烧纸。宝玉看黛玉。芳官和其干妈闹仗。芳官说明藕官烧纸情由。

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黛玉要和薛姨妈一起去宝钗房里吃饭。莺儿又在柳堤坐下编篮,春燕娘打春燕。平儿管春燕娘。婆子流泪哀求方免。

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出茯苓霜

芳官把茉莉粉给贾环以代蔷薇硝。赵姨娘进园大闹。柳家想叫女儿去宝玉房中当差,其哥嫂送给柳五儿茯苓霜。

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迎春房里的丫头司棋领人捣乱厨房。柳五儿奖茯苓霜分些赠芳官被抓拿,宝玉替彩云瞒赃,凤姐还要追究,平儿劝她得放手时须放手。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探春提议凑份子给平儿过生日,湘云醉倒在青石板上,黛玉为贾府后手不接忧虑。香菱裙子弄脏宝玉教袭人给她换一件。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大家宴聚玩耍至二更,妙玉下帖祝寿,贾敬死,尤氏理丧,尤老娘母女三人到宁府着家,贾蓉戏二姨。

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黛玉写五美吟诗。贾蓉说二姐给贾琏做二房。尤氏劝阻,贾珍同意。贾珍包办尤姐与张华退婚事宜。

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贾琏以奶奶呼二姐,将凤姐一笔勾销。兴儿向二姐介绍凤姐。

第六十六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心冷入空门

尤三姐表示要嫁柳湘莲;柳湘莲以祖传鸳鸯剑给三姐作为定礼。湘莲悔婚,三姐自刎。湘莲因后悔出家为道。

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湘莲出家宝钗不以为意,宝钗将薛蟠从南方带来的土物分送各人,凤姐审问旺儿和兴儿。

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凤姐二姐搬进去住。凤姐花银子叫张华告贾琏,凤姐拉着贾蓉来撕掳尤氏。尤氏母子答应补上五百两打点之银。

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凤姐使人挑唆帮张华告状要原妻,贾母要凤姐料理。贾琏出差回来,贾赦因贾琏办事得力赏其丫头秋桐为妾。凤姐挑唆秋桐气二姐,二姐吞金而逝。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宝玉情色若痴,语言常乱。众人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推黛玉为社主。众人放风筝,黛玉欲放走晦气。

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八月初三日贾母八旬之庆,贾母只叫史湘云、薛宝钗、薛宝琴、林黛玉、贾探春会见南安太妃。鸳鸯遇见司棋与其姑舅幽会。司棋求其超生,鸳鸯保证不外传。

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司棋因姑舅兄弟私弟私逃而病倒。贾琏请求鸳鸯暂把老太太查不阗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不问累金凤

邢夫人见傻大姐拾到绣春囊,探春责备往儿媳妇处索讨迎春的累金凤,迎春看《太上感应篇》不管。

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避嫌隙杜绝宁国府

王夫人认为绣春囊是凤姐所遗,凤姐跪着哭辩。王善保家的告晴雯黑状,王夫人晚上抄检大观园。

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贾母听说甄家被抄而不自在。尤氏发现有仆人赌博。邢大舅论钱势来发泄对邢夫人之不满。贾珍于会芳园丛绿堂赏月作乐。贾珍疑惧。八月十五日,众人簇拥贾母上山到凸碧山庄。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贾母吃酒闻笛,对贾赦父母偏心的笑话耿耿于怀。黛玉因贾母叹人少,而触景感怀,湘云劝她,二人到凹晶馆与妙玉三人联句。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王夫人问周瑞家搜检之事,周瑞家和凤姐如实相回,王夫人逐司棋,睛雯,四儿,芳官。宝玉去看晴雯。

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王夫人向贾母回明晴雯之事,说选中袭人。宝玉回来,说这次去会客作诗不但未丢丑,还得了许多东西。晴雯已死。宝玉悲痛不已,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晴雯。

第七十九回:薛文起悔娶河东吼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黛玉赞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贾赦把迎春许与孙绍祖。宝玉感慨作诗。薛蟠要娶夏金桂,宝玉为香菱殚精竭虑后,香菱反不悦。宝玉因风寒外感,卧床不起。夏金桂制服了薛蟠。

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金桂用宝蟾和薛蟠撵去香菱,香菱随宝钗,并酿成干血之症。宝玉往天齐庙还愿烧香。迎春向王夫人诉说孙始祖不堪,王夫人归之天命。晚歇旧馆紫菱洲,后惧孙绍祖之恶而被接走。

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贾政不叫宝玉作诗联对,叫念文章,亲自送宝玉到私塾,给代儒叮咛。

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贾政叫宝玉学做人的道理。黛玉鼓励宝玉在功名上下功夫,宝玉对此诧异。袭人为晴雯兔死狐悲。怀疑宝玉要娶黛玉。黛玉痰中带血,探春、湘云来看。

第八十三回:省宫闱贾元妃染恙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探春湘云劝黛玉。黛玉做梦宝玉为她掏心。凤姐把自己银子送黛玉使。贾政为元妃健康操心。贾母等进宫向元春问病。金桂和宝蟾闹事,薛氏母女劝说不住。

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贾母给宝玉提亲,贾政检查宝玉作文。贾母褒钗抑黛。贾政问巧姐儿的病,关心宝玉的婚姻对象;凤姐撮合宝玉和宝钗。贾环代表赵姨妈看巧姐闹倒了药锦子。

第八十五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贾母向薛家求亲袭人找黛玉问宝玉娶亲的事。贾政升郎中,宝玉放假在家,凤姐拿宝、黛开玩笑;贾母要给黛玉做生日。薛蟠打死人,薛家忙乱。

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薛姨妈托王夫人转求贾政帮忙。薛家使钱,死罪开活。黛玉给宝玉讲抚琴要遇知音;王夫人给宝、黛各送一盆兰花来。

第八十七回:感秋声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宝钗以黛玉为知心,黛玉看了宝钗书信竟认为是惺惺相惜。妙玉与宝玉听黛玉抚琴,琴弦断,妙玉说黛玉恐不能持久。妙玉走魔入火。

第八十八回:博庭欢宝玉赞孤儿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贾母八十一大寿时,贾珍、贾琏怒打闹仗的周瑞、何三和鲍二。贾芸和小红在凤姐外相见戏笑。

第八十九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黄河决口,淹了州县,贾政不回,宝玉功课松了。宝玉为晴雯烧香写祝词。到潇湘馆看黛玉。黛玉糟蹋自己,绝粒待毙。

第九十回:失绵衣贫女耐嗷嘈送果品小郎惊叵测

侍书与雪雁说宝玉亲事未定,老太太要亲上作亲,黛玉听了病情转好。贾母主张娶钗嫁黛,瞒着黛玉娶宝钗。宝蟾、金桂调戏薛蝌。

第九十一回:纵*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薛家犯事,贾政和王夫人商量早娶宝钗的事。黛玉问宝玉与宝钗的关系问题,宝玉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第九十二回:评女传巧姐慕贤良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老太太要办消寒会,宝玉高兴地想着宝姐姐也过来。宝玉给巧姐讲起了《列女传》。凤姐以秦氏自居,为贾府后事着想。

第九十三回:甄家仆投靠贾家门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南安王府叫贾政去吃酒,贾政问包勇甄宝玉的情况。贾政亲自过问水月庵风月案。贾琏替贾芹瞒丑。

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怡红院海棠于十一月,皆以为好兆,唯探春疑非好兆。贾赦要砍,贾政不管,贾母叫办酒席赏花。平儿代凤姐贺喜,宝玉丢玉,全家忙乱。

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癫

妙玉扶乩。王子腾升内阁大学士。元妃折,黛玉为宝玉失玉而喜,薛姨妈征求宝钗对婚事的意见。平儿指示悬赏寻玉。

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王子腾进京途中死。贾政被能放了江西粮道。老太太要给宝玉冲喜。凤姐献掉包儿计。黛玉从傻大姐那里得知宝玉娶亲消息,去问宝玉,两人傻笑,独自回屋。

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黛玉吐血,薛蟠同意按母亲的意见办。黛玉焚诗稿。宝玉成亲,贾政远行。

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宝玉欲死,宝钗说明黛玉已死,宝玉昏死。宝玉渐将爱黛玉之心移至宝钗身上。贾母把黛玉死告宝钗。宝钗落了泪,贾母哭黛玉,王夫人也哭了一场;宝钗也痛哭;宝玉还恐宝钗多心。

第九十九回:守官箴恶奴同破例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贾母、薛姨妈正想黛玉,凤姐却来说宝玉、宝钗的笑话。贾政在江西粮道衙门一心要做清官,李十儿劝他要做贪官。他不肯,但信任李十儿。

第一百回:破好事香菱结深恨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宝钗说薛蟠自作自受,香菱那件就了不得,为她当初白打死了一个公子。作者在此为宝钗补过。探春远嫁,宝玉哭倒,袭、钗规劝。

第一百一回:大观园月夜警幽魂散花寺神签惊异兆

凤姐去秋爽斋路上遇秦氏相问。宝玉和宝钗夫妻恩爱缠绵。凤姐因为遇鬼而信神。凤姐求签,得王熙凤衣锦还乡之句,众人皆认为好签。宝钗说是还有原故。

第一百二回:宁国府骨肉病灾祲大观园符水驱妖孽

探春将纲常大体的话说得宝玉有了醒悟之意。尤氏在园中见鬼,贾珍等相继病倒。园中不敢住人,贾赦请法师驱邪逐妖。贾政被参革职,回京当员外郎。

第一百三回:施毒计金桂自焚身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王夫人说贾政在外作官,家里赔钱,为贾政回京而喜。金桂想药死香菱反药死自己,雨村遇甄士隐。

第一百四回:醉金刚小鳅生大浪痴公子馀痛触前情

贾政问黛玉,王夫人禁不住哭了。宝玉说宝钗不是他愿意的人,都是老太太她们捉弄的。

第一百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宁府被抄,贾赦贾珍被捆走,两府大乱。世职被革。

第一百六回:王熙凤致祸抱羞惭史太君祷天消祸患

贾母照应邢、尤等太太奶奶。贾母祷神宽免儿孙,愿以死承罪。贾政查人,喝骂奴才没良心。

第一百七回:散馀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主上宣旨,皆宽处理。革去两个世职,贾赦往台站效力,贾珍往海疆。凤姐感激贾母看视。贾政袭了贾赦丢掉的世职。雨村投井下石,包勇醉骂雨村。

第一百八回:强欢笑蘅芜庆生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贾政将包勇罚看荒园。王夫人将家事(内事)交凤姐办理。贾母对湘云说宝钗有福气拿一百银子给宝钗做生日。宝玉中途退席经潇湘馆闻鬼哭。

第一百九回:候芳魂五儿承错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宝玉欲梦黛玉而不得。贾母积食受凉,胸口纳闷,头晕目眩。迎春死,贾母痛哭。史湘云丈夫得了暴病。

第一一百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拙失人心

鸳鸯求凤姐把老太太丧事办得风光些。凤姐给贾母办丧事,钱少力拙,上下结怨。

第一百十一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鸳鸯寻死,宝玉先哭后笑,宝钗知他之心。邢夫人不要贾琏为鸳鸯行礼。宝钗哭祭鸳鸯。妙玉和惜春正下棋,贼盗来家。

第一百十二回:活冤孽妙尼遭大劫死雠仇赵妾赴冥曹

妙玉为贼所抢。惜春下定出家决心。赵姨娘中邪病倒。

第一百十三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释旧憾情婢感痴郎

刘姥姥哭老太太,凤姐视其为救命之人,托之以己命和女命。宝玉要找紫鹃表白自己的心,紫鹃未开门,宝玉被麝月找回。

第一百十四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凤姐死,王仁混闹,要给凤姐大办丧事,嫌弃巧姐;平儿帮贾琏。甄应嘉到府托家眷,贾政托应嘉看探春。

第一百十五回:惹偏私惜春矢素志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贾政叫宝玉念书写文章,他要检查。地藏庵姑子来贾府受到宝钗冷遇,激惜春出家。贾宝玉与甄宝玉貌象而异,宝玉呆病发作。和尚送来宝玉,宝玉死而复生。和尚要一万银子。

第一百十六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宝玉二历幻境。宝玉厌弃功名,看淡儿女情级。

第一百十七回:阻超凡佳人双护玉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宝玉在还和尚宝玉,贾赦感冒转痨病,贾琏要去看父,将女儿托于王夫人。荣府诸人各顾自己,不管别个,惜春坚决要出家。

第一百十八回:记微嫌舅兄欺弱女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惜春出家修行,贾环出主意叫卖巧姐。贾政捎回家书,教宝玉、贾兰准备功课应考。宝玉准备应考。

第一百十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息恩贾家延世泽

宝玉对王夫人表示以中举报答母恩。宝玉似有疯傻之状离去。邢夫人要卖巧姐,平儿和巧姐儿同去刘姥姥庄上避难。宝玉丢了。探春回家。宝玉、贾兰中举。贾府复官,贾琏回家团圆。

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贾政去金陵安葬贾母,闻喜讯回京,于船中遇宝玉,僧道与之同去。薛蟠回,誓改前非,香菱被扶正。袭人嫁蒋玉函。士隐对雨村说,贾府将来要兰桂齐芳,家道复初。

《红楼梦》的相关介绍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由高鹗,程伟元整理。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红楼梦

古籍收藏,主要包括刻本、墨迹本、碑帖、印谱、信札以及其他文献。刻本是使用雕版技术印制的书籍,其顶峰期的宋元刻本在流通市场上已廖廖无几,继而由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引领风潮;墨迹本为文人稿本、手抄本等,一般存世量稀少,且多为孤本;碑帖、印谱、信札、文人墨迹等,是近年来古籍拍场上重要的品种,其中明清名家或现当代名人信札尤受欢迎。古籍善本收藏原则古籍收藏的原则:除了看年代外,还要注意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随着印刷技术的日新月异,除了进入图书馆、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保护外,流通于民间的线装古籍日益稀少,能称得上是“善本”的线装古籍更是屈指可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雕版线装古籍,已成为不可再生的社会资源,稀缺性可见一斑。收藏古籍善本,不仅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还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鉴伪欣赏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

辨别伪籍善本,古籍善本收藏市场的赝品虽没有字画杂项多,但冒名人批校、加盖伪章、残本充全、挖改描补、撕去序跋的事也时有发生。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方法有两类:一是染纸,用各种方法将纸染成黄褐色,以求使纸显旧色。二是旧纸新作,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上辨别真假。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的序跋,序跋后还写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古书里的四字成语

1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博大精深、长篇累牍。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