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籍浩如烟海,因战乱损坏了多少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4收藏

中国历史文籍浩如烟海,因战乱损坏了多少呢?,第1张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其实很容易去发现一些书籍经历了时间的摧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如果人们进行了辅助,对于这一类的书籍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书籍的保存时间。但是并不排除一些外界的因素对于书籍的影响,战乱其实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熟知的焚书坑儒其实也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有所损失,这其实都是人类文化瑰宝上的损失。

 

而且在之后的文化生活中,我们其实已经可以发现这对于我们儒家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其实也有着很多的文学著作和书籍被销毁,这其实也表现出了我们的生活中是不能缺少文化的存在的,在之后我们也会反思自己做过的事情可能会对文化的传承造成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保存一些重要的书籍或者文物,虽然现在出现的很多的博物馆都是保持着这样的观点,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放下戒心。

 

所以战乱的影响其实是我们不可估量的,这时候我们的生活都会被打乱,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还有自身的生命安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我们需要在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再去追求精神上的慰寄,所以这个时候是需要我们一直对于知识保持着尊崇的。

 

所以十分浩瀚的文化典籍是我们必须要在生活中吸收和借鉴的文化,在战乱中被摧残的文化有的被保留了下来,有的已经完全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出现,我们是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进行保存的,在高新科技出现的今天,使用电子的方式去保存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14世纪初。

最早是在14世纪初,因为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后,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开始组织武士劫掠中国与朝鲜沿海地区。因为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所以当时称他们为倭寇。

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名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晚清时期,在光绪皇帝的上谕中,大量使用“倭寇”指称日军,衍生出倭军、倭兵、倭炮、倭廷等词。

扩展资料:

明朝建立后,尚有张士诚等南方的残余势力以及沿海走私商与日本海贼合作,以日本一些岛屿为基地,在中国和朝鲜沿海进行侵扰。

明朝建国后,东南沿海一带凭借着地理位置和原有的基础,农业、手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也日益繁荣起来。正德年间,私人海外贸易开始得到发展。到嘉靖时期,私人海外贸易形成大规模,达到非常繁荣的程度。

利润上的巨大差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各地形成了许多私人海上贸易集团。但面对严峻的东南海疆形势,明开始实行长期的海禁政策,明初朱元璋即颁布了“片板不许下海 ”,严禁私人海外贸易。

-倭寇

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牺牲陈文清等3人。

白水洋战斗:我敌对比:1500对2000余,全歼2000多名倭寇,斩首344颗,生擒5名倭首,己方牺牲陈四等3人。

戚继光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7月调任浙江,到隆庆二年(1568)2月调任北疆,在东南沿海防倭抗倭13年,其中防守台州(治临海)7年3个月(15567-156310)。在整个抗倭战争中,戚家军大小百余战,累计歼灭倭寇及勾结倭寇的海盗约8万余人,戚家军阵亡将士约2千余人。

长沙之战总共消灭倭寇3000名。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俘虏29名.牺牲13人。牛田之战击溃数上万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己方无一人牺牲。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俘虏26人。己方阵亡90人。福清葛塘之消灭300多名倭寇,牺牲20人。

平海卫战斗斩首2622颗,己方牺牲金渔等16人。仙游之战击溃10000余名倭寇,杀死倭寇1000余,生擒1名,己方牺牲24人.王仓坪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己方无一人阵亡.蔡陂岭战斗:击溃倭寇7000余名,杀死1000多名,己方牺牲31人.

扩展资料:

倭寇

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名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劫掠中国与朝鲜沿海地区。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晚清时期,在光绪皇帝的上谕中,也大量使用“倭寇”指称日军,衍生出倭军、倭兵、倭炮、倭廷等词。

从洪武时起,明朝致力于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军于辽东望海埚全歼来侵之倭,此后海防较为平静。嘉靖以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在封建诸侯支持下,日本海盗与中国海盗王直、徐海等勾结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乡镇城邑,明朝东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经营海防,但因朝政腐败而难有成效。嘉靖后期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先后平定江浙、福建、广东倭寇海盗,倭患始平。

明朝是中国古代一个有名的朝代,期间产生了许多的风云人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没有他就没有明朝,他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原名朱重八,因朱元璋在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故名朱重八。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 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使得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

王守仁

朱元璋是在政治上影响最大的,那王守仁就是在思想领域的风云人物了。

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的阳明学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提出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他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郑和

郑和是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因其七次下西洋而被人们所熟知。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据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明朝的风云人物还有很多,开创了永乐盛世的朱棣、内阁首辅张居正、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还有更多的人物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群书治要》(以下简称《治要》)是我国古代治政书籍的选辑。唐初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亮等在贞观初年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放”,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

  《群书治要》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曰“博而要”。魏徵等人博采经、史、子典籍六十五种,又以“务乎政术”、“本乎治要”为原则,删其繁芜,择其精粹,浓缩成五十卷的珍本。魏徵乃经国之大器,兼具高尚之道德与卓越的史识,这更使得《群书治要》成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经典之作。

  然而这本史诗巨著却因雕版印刷术尚未发明而未普及,加之唐末战乱致使此书失传,幸得由日本遣唐使抄录带去日本,经过多代人共同努力,终于使这本书重见天日。

后醍醐天皇

  自平安时代末期以来,日本的天皇一般都于十岁左右继位,二十岁左右便开始隐退。但是,后醍醐天皇却不同一般,即位之时,年已三十一岁。在立为太子后的十年间,他集合了一群有才有识之士,学习宋学和佛典,从中汲取治国的经验。他积极提倡“名分论”。在这十年间,他还亲眼目睹了天皇似同傀儡、幕府控制政治的种种违背“大义名分”的现象,暗自下定决心,有朝一日登上皇位,一定要改变这一君臣颠倒的状况。

  后醍醐天皇即位四年后的1321年,得到后宇多法皇的同意,废除了院政,实现了他主张的政出天皇的愿望。他亲自视理政务,设立记录所,裁决诉讼。在他周围不但有如北畠亲房、吉田定房、万里小路宣房等重臣,而且破格录用了有才有识,且出身不高的日野资朝、日野俊基等中下级贵族,使朝政焕然一新,颇得皇室贵族们的称赞,他们说:“近日政道归于淳素、君已成圣主,臣也人多”。

  后醍醐天皇心里十分清楚,皇权的确立,其根本在于打倒幕府。此时,正适镰仓幕府的执权北条高时倦于政务,幕府混乱,中下级武士不满情绪日增,御家人纷纷离叛。后醍醐天皇认为幕府权威和实力已十分衰落,正是打倒幕府的良好时机。他秘密召集反对幕府的贵族、僧侣和武士,以诗歌弦会、文谈会名义,举行集会,商讨讨幕计划。据《太平记》记载,为防止外人生疑,被召者进入会场后,都摘掉帽子,法师则脱去法衣,彻夜酒宴,狂欢作乐。以此作为掩护,制定出日臻完善的倒幕计划。这种活动称为“无礼讲”。1324年(正中元年),天皇准备与幕府开战,派日野资朝、俊基分赴各地,策动地方豪族起来讨幕。美浓国的土兼赖、多治见国长、土歧赖春等应召进京,但赖春对此次讨幕毫无信心,乃向六波罗告密。幕府得知后大惊,立即派使者到京,逮捕日野朝资、俊基等主谋,并送至镰仓。后醍醐一看事情暴露,为保存实力,忙派万里小路宣房赴镰仓,力辩天皇并无倒幕之意。结果幕府以流放资朝至佐渡,了结此事。此事史称“正中之变”。

  通过这次政变,幕府和后醍醐天皇互相提高了警惕。1326年3月,因为东宫邦良亲王世去,关于册立皇太子问题,幕府与后醍醐天皇发生了分歧。幕府坚决主张以持明院系统的量仁亲王为皇太子,使后醍醐天皇企图立嫡子的希望破灭。后醍醐天皇对幕府无限怨恨,更坚定了推翻幕府的决心,再次将倒幕计划,付之行动。

  首先,他将自己的皇子尊云(又称护良)亲王、尊澄亲王相继立为天台宗座主,以控制寺院的势力。他自己又亲访南都比叡山,笼络感情,筹划兵变。同时,密召僧侣园观、文观和被赦回京的亲信日野俊基等人研究利用僧兵进行讨幕的计划细节。1331年(元弘元年)4月,天皇的近臣吉田定房为避免朝廷和幕府的冲突,将讨幕计划全盘密告幕府。幕府迅即逮捕了园观、文观和俊基等人,但并未危及天皇。8月,天皇突然带着象征着皇位的三种神器,离开皇居,奔向南部,并决定以笠置山为据点,号召各地勤王势力,与幕府对峙。

  幕府获悉天皇举兵,遂派大佛贞直、足利高氏等兵征讨幕府军围笠置城,不久陷落,天皇仓惶逃亡至河内国(今天阪府)的赤坂城。途中,被幕府军俘虏。翌年三月,幕府流放后醍醐天皇到隐歧岛。同时,资朝、俊基等人也被出以重刑。至此,天皇的第二次讨幕计划宣告失败。皇位也被迫让位于持明院系统的量仁亲王,名为光严天皇。

  后醍醐天皇虽身居囹圄,但倒幕志士对哀叹仍寄予希望,盼他东山再起。据《太平记》载,天皇在遣送隐歧途中,曾有武士企图却持,但因守备甚严,未得下手。武士便在天皇留宿处的庭院内,在樱树树干上刻了两句诗:“天莫空勾践,时非无范蠡”。天皇获知,倒幕之志更坚。他身居荒岛,游说附近寺社,仍常与中央保持联系。

  1333年3月,后醍醐天皇得伯耆国(今鸟取县)土豪名和长年之助,逃离了荒岛隐歧,据船上山,再次发诏各国,讨伐幕府。

2 后醍醐天皇和南北朝的建立

  此时,幕府对政局的控制力日趋下降,也几乎全部丧失了对家臣的控制,而陷于“天地变革之机于今为显”的困境。因此,当后醍醐讨幕府诏书一发表,播磨、伯耆、以及四国和九州、伊豫(今爱媛县)等地的豪族和武士立即响应,倒幕勤王之士从四面八方兴起,给幕府以沉重打击。尤为重要的是,幕府家臣足利高氏(后改名尊氏)和新田义贞相继背叛幕府,给幕府以致命的打击。5月7日,足利尊氏破京都。5月22日,新田义贞陷镰仓。至此,存续了一百四十九年之久的镰仓幕府灭亡了。

  1333年6月初,后醍醐天皇重新入主京都,还幸内宫,废除光严天皇,仿效中国东汉光武帝灭王莽新王朝后,所用过的年号“建武”。把自己实行的亲政称为“建武中兴”。后醍醐天皇依靠武士、寺院和民众的力量,终于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

  后醍醐天皇的“中兴政治”的目的,就是要重振皇威,集大权于一身,号令天下。但是,如前所述,建武政权的建立,决不是后醍醐天皇为首的皇室贵族之力,也不是倒幕的武士之力所能实现的。这是由皇室贵族、武士、新兴领主、庄园农民等阶级的综合力量造成的。社会的各阶级不满于幕府的专制统治,为寻求出路,才聚集到后醍醐天皇旗帜下,主要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代表各阶级自身利益的领袖,没有一个能够号令天下的权威。建立在这种阶级基础上的建武政权,实际上是很难推行什么新政的。若维护有利于皇室的政策,就会引起新兴领主和武士的不满,反之又会引起皇室贵族的不满。

  后醍醐天皇究竟实行了哪些“建武新政”呢?首先是整顿统治机构。在中央取消院政,不设关白、摄政,由自己裁决一切大事。下设“记录所”,作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设置“杂诉决断所”,处理领主、武士、豪族的有关土地所有权的诉讼;建“武者所”、“洼所”作为武士机构。在地方上企图恢复平安时代推行的“知行国”制,给权门势家以支配知行国的特权,补任了一批国司或守护。

  其次是将没收的幕府领地进行重新分配。后醍醐天皇回京都才三天,就恢复了伏见和花园两太上皇等皇族的领地。至7月,相继确定了大寺社所领庄园的所有权,竭力保护、维护贵族和大寺社旧势力的利益。而对于在推翻幕府政权中有战功的战士,建武政权虽宣布自1339年8月3日开始进行“恩赏”,但由于有功之将居功贪赏,无功之辈,暗通近臣宠姬,也领取一所二所庄园,致使“今六十六国内,已无赏给武士立锥之地”,激起武士们的不满。

  此外,后醍醐天皇为了个人的奢侈,无视民众长期疲于战乱,决定扩张宫殿,向各国地头和家臣征收其所得年贡的二十分之一,充作建殿费用,而这些又都原封不动地转嫁到农民的头上。同时,还规定按每十町出一名劳役,征集造宫抿工。“兵革之后,世局未稳,国费民苦”,激起了农民的不满。就这样,推行复古政策的建武政权很快失去了农民、武士集团的支持。

  1335年7月,原镰仓幕府执权北条高时之子北条时行率残部攻陷镰仓(史称“中先代之乱:)。8月初,足利尊氏率兵五百骑,离开京都,与其弟直义之军会合,光复镰仓。按理,平定北条时行叛乱后,足利尊氏应速返京都。可是,尊氏不但不返京都,且据镰仓,自称征夷大将军。对此,后醍醐天皇极为气愤,于11月19日宣旨任命尊良亲王、新田义贞为正副征讨将军,讨伐足利尊氏。足利尊氏则率领关东武士相抗。12月中旬,尊氏、直义大败官军,并于次年正月11日突入京都。历时还不到三年的”建武中兴“宣告结束。

  后醍醐天皇在足利尊氏军进入京都的前一天,潜逃比叡山。不久陆奥(今青森县)、出羽(今秋天县)的北畠亲房、显家父子率军与天皇会师。天皇方面军几经奋战,屡败尊氏军。尊氏西走,后醍醐天皇重返京都。1336年5月,足利尊氏再围京都,天皇不得已又退出京都。6月14日足利尊氏入京,拥持明院系统光严上皇的皇弟丰仁亲王即位,是为光明天皇。

  足利尊氏拥立的光明天皇没有象征皇权的三种神器,缺乏作为正统天皇的必要依据。为此,10月间,尊氏请后醍醐天皇返回京都。因连年战斗,比叡山粮尽,外援又绝,军队厌战,后醍醐天皇不得不接受足利尊氏之请,返回京都。后醍醐天皇一回到京都,便被软禁在花山院内。11月,他被迫%

有三次

第一次,八国联军侵华。清光绪26年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等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进入中国所引发的战争。但实际上由于慈禧在6月21日时对11国宣战以及之前义和团和清军一直围攻围困使馆区,导致这场侵略战争。

派遣的联合远征军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增至约5万人。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赔款最多,签订国家最多,并丧失多项主权。

第二次,抗日战争。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第三次,国共内战。是中国国民党与中国***两大政党之间在中国境内爆发的内战,自1927年到1949年间,国、共之间发生过多次内战。分别经历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也称之为第一次国共内战,解放战争时期称为第二次国共内战。打了3年。

中国历史文籍浩如烟海,因战乱损坏了多少呢?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其实很容易去发现一些书籍经历了时间的摧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如果人们进行了辅助,对于这一类的书籍进行了很好的保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