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4收藏

曾经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第1张

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意思?

读书,最好去读最初的文本,否则会带来费解乃至误解。通常,我们认为读翻译作品的时候容易遇到这种情况,因为不同语言之间,几乎没有含义完全对应的词句来一一匹配。但没想到的是,这种打折扣的阅读体验,更容易在引经据典的文本中遇到。很多词句大家用多了,这个被引用的经典变得耳熟能详,被继续引用时人们便懒于再去追寻其本意。但一旦你读最初的文本,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最近读王阳明的《传习录》,经常遇到的两个词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我发现,这两个词的本意和我们平时从字面理解的,有着很大的不同。望文生义、先入为主、以讹传讹,阻止着我们接近这两个词的真实内涵。本文只说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这个词来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概今天的人,知道“修齐治平”的多,而知道“格致诚正“的少。)这八个词,被统称为八目,纲举则目张,它们是《大学》的八个重要的词眼、条目。

《大学》中的八目,基本概括了儒家的三观,并给出了成为“圣人”的方法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说的是对自身道德的存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超乎了个体,将个人道德外延,进入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更大的维度上。从个体到世界,从个人道德至天下大德,一步步地递进,儒家思想藏不住政治的野心。

那么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通常,我们是这么看的: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研究探索;而致知,就是得到一种知识,甚至一种智慧。如果这么看的话,我们观察一棵小树的生长,然后知道了小树生长规律的知识,就完成一次格物致知了。

鲁迅也是这么理解的,他的《伪自由书·透底》这么写到,“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我猜想,在鲁迅的这个语境中,格物就是研究开水壶的蒸汽,致知就是造汽车。

不管是看小树苗生长,还是看蒸汽,都是今天最常见的科学思维。这种理解丰富了格物致知这个词的含义,却也阻碍了我们理解它的本意。一旦我们把这种理解放在《大学》的语境下,你会发现那是行不通的。

试想一下,如果依照通常的理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岂不就能成为品格高尚的君子了吗?但他和治国、平天下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不缺高智商的人渣啊!难道孔子、曾子会这么盲目,竟不知道知识渊博和品格高尚并无因果关系?不是的。

儒家思想被称为圣学,其宗旨是要通过学习儒家的思想,去提升个人道德水平,进而去拥有治理一个地区的能力,乃至是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既然儒家怀揣的是“内圣外王”的理想(或者说野心),而《大学》又是儒家思想中如此重要的典籍,显然不会仅着眼于教人去做科学小实验的,而会关照一个人的道德、一个国家的制度等。

“成圣”之路,朱熹做“加法”,王阳明做“减法”

但“成圣”的道路,不同时代的儒家,或不同的思想大家,他们之间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朱熹和王阳明之间的分歧所在,并集中体现在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分歧上。朱熹认为,成圣之道要穷尽万事万物之理,而王阳明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圣人,只要不断祛除蒙蔽内心的东西,重新恢复人心的初始状态,自然就成圣了。

简单来说,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成圣之道就要向人心外探索“理”,不断做加法;而明代心学家王阳明认为,心本来就有完备的“理”了,不要向外求索,而要向内求,做减法,不断地发现和去除不良的欲望,存样原本优良的品性,那就对了。

在朱熹、王阳明之前,另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是北宋的程颐。程颐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而“致知在格物”。意思是,人本来内心是有“知”的,但要致知,非通过格物不可;格物就是“穷理”,大概是说探索一切事物的“理”直到尽头。穷了理,自然就“致知”了。

朱熹、王阳明都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是人所固有的观点。但对于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却有着很大的分歧。

朱熹继续发扬了程颐的观点,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他的意思是,人的心灵都是有知的,而万事万物也都有一个“理”,要对外穷尽这个理,才能对内发掘那个“知”。

王阳明对此有不同意见,旗帜鲜明地反对朱熹。他说,人的心灵都有“知”,这是对的,他还特别提出,知就是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但要说万事万物有“理”,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为什么错呢?因为理根本不在于万事万物上,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头。每个人的心,就是完善的理。也就是他所谓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而这场对儒家经典典籍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到今天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人们至今对格物致知的意思依然没有明确,或者说,也无需明确。但是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

我们每天面对着庞杂的信息,他们从各个终端来到我们的眼前,无数碎片般的漂浮物,像地球外太空的垃圾,不仅阻碍我们见到真实的世界,并且还塑造着一种混乱的思维和行为的模式。在这个时代,从喜怒哀乐的小情绪,到对成功、失败的理解,再到对生命目标的追求,都是飘忽不定的。

我们被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刷屏,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茫然而焦虑地盘手机,试图通过信息的扩充来获得无用的安慰。虚拟的体验,不断侵蚀真实的感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王阳明来提醒我们,人的内心本来是完善的,当我们拨开那些多余的遮蔽和纷扰,大胆地去伪存真,就能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乃至生命。

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格物致知吧。

生卒:1472—1528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作品 ==>古籍电子书:王守仁 古籍书目:王守仁

检索王守仁 ==>古籍全文检索:王守仁全站站内检索:王守仁

王守仁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是怎样评价王守仁的

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生于公元1472年,去世于公元1529年,享年59岁。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后随父亲移居绍兴,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阳明是其自好,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详细]

如何评价王守仁 王守仁有哪些诗歌?

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生于公元1472年,去世于公元1529年,享年59岁。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后随父亲移居绍兴,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阳明是其自好,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详细]

历史上关于王守仁的历史成就都有什么?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后世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王守仁简介,因此又有别称王阳明。他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既然能获得这几种头衔,那么也就意味着王阳明在这几方面应该都是极有成就的。首先说王守[详细]

王守仁在日本为什么会那么火?什么是阳明学?

1905 年,号称日本“军神”的东乡平八郎,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详细]

王守仁简介 明朝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王守仁生平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封新建[详细]

大明军神王守仁怎么死的 王守仁的墓在哪里

大明军神王守仁怎么死的 王守仁的墓在哪里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详细]

大明第一牛人的荒野求生:王阳明蜗居云贵山村

《荒野求生》很多人可能都看过,是美国探索频道制作的一档写实电视节目,由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主持,节目中,贝尔每一集都会去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地方,比如夏威夷火山、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大沼泽地等[详细]

王守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不能入内阁?

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因为在仕途上的起起伏伏,相比于政治上的成就,王阳明在哲学思想上的成就还要更高。他开创的“杨明心学”,不仅仅是本国的影响很高,甚至还传到了日本、朝鲜、东南[详细]

明朝有很多牛人 但最佩服的还是王守仁!

王守仁是明朝第一牛人。他天资聪颖,所创“心学”独成一家,在中国哲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在战场上,他更是用兵如神,皆大胜而归,是出色的军事家。王守仁,号阳明,出生在一个显赫之家,先祖可以追溯到东晋书法家[详细]

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身后事:几个儿子争夺遗产

提起王阳明,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确实,这个人的成就之高,已经不能用“伟大”来形容了,而是直接进入了“圣贤”的境界,不光在明朝,就是放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大牛人。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王守仁简介,[详细]

格物致知1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朱熹格物致知论

  《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样讲在《大学》这部集中围绕着这些问题论述了儒家以修身齐家为根本的政治伦理哲学中,格物致知是何其的重要朱熹对格物致知问题有相当深的研究,我们今天就这个问题讨论之

  对于这个问题,朱熹专门写了一篇《补〈大学〉格物致知传》,提出了一个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认识论纲要其文如下: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按照朱熹的这个解释,所谓致知在格物,就是即物穷理以致吾心固有之知他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认为人本来有知,天下之舞都有一个理,这样说来人“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是因为他没有穷尽理那么“格物”和“致知”是什么哪我们来分析一下

  朱熹曾说:“此一书之间要紧只在格物两字上认得”,“本领全只在这两字上”(《朱子语类》十四)可见“格物”在朱熹《大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释经一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补传五章)

  “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而至极也”(《大学或问》卷一)

  “及其进乎大学,则又使之即夫事之中,因其所知之理推而究之,以各行乎其极”(《大学或问》卷二)

  在朱熹看来,格物包括三个要点,即“即物”、“穷理”、“至极”在朱熹的认识当中,理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是天地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本源和根据所以穷理,就是要探求、穷索一切本源,于是三者的关系就是格物的核心在穷理,穷理离不了居奇的事物,穷理就要穷至其极这里涉及了格物的方法问题,后面我们再说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这个“格”字训为“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朱门后学车若水加了两个字,“量”和“度”(见《宋元学案》六十六《南湖学案》之《玉峰脚气集》)我理解这个“量”和“度”,是使认识达到“适中合宜”,穷极其理,也要“适中合宜”,否则就过犹不及,因为如果真要“极至”,就会使“穷理”意无着落,格至无穷无尽,求索不得,以至居无所定,没有什么标准而言,落到无限求索的空无之中了

  什么叫“致知”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致知知识就一物上穷尽一物之理,致知店知识穷得物理尽后我之知识亦无不尽处,若推此知识而致之也此其文义知识如此,才认得定,便请以此用功,但能格物则知自至,不是别一事也”(《答黄土子耕五》,《文集》五十一)这样朱熹的致知就定位在“通过考究物理,使认识的知识得到扩充而所得的结果”上了,于是补格物致知传中又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样人心莫不有知即是致知之识,既有能觉之知,更有知识之知朱熹认为人本来是有知的,但是由于受到世间事物的蔽塞而不能达到通明,必须进行后天的学习方能达到他说:“这个道理,本是天所以与我者,不为圣贤而有余,不为愚不肖而不足但其间节目,须当讲学以明之”(《语类》卷十四)天所赋予人的理是完整无缺的,无论是贤、愚、不肖,他们固有的理都没有变,但是由于人禀受的“气”各有不同,有“昏明清浊之异”,所以理也有通明蔽塞的不同于是朱熹强调,无论资质如何,要明天赋之理,都要下困学、勉行的工夫(参见《语类》卷八)

  从上可知,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民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所以朱熹认为,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知悉用“格物所以致知”来说格物和致知的关系,一方面说格物以致知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在赵顺孙篆疏的《大学篆疏》中载:“《文集》曰:格物独可以一事言,知至则指吾心所可知处,不容更有未尽矣《语录》曰:物格是要得外面无不尽,知至是里面亦清澈无不尽”这样“格物”和“致知”只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格物”和“致知”不是两回事知晓了格物致知的关系,我们怎样来格物而达到致知哪先要弄清格物的“物”,这个格物的对象问题

  朱熹格物中的“物”,是指一切事物,凡天地之间,无论是客观的物质实体,还是某些思维念虑在内朱熹说:“圣人只说格物二字,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会且自一念着急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出饮食言语,无不是事”(《语类》十五)他还说:“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语类》十八)从而要求人通过对外在对象的考究中把握义理,以达到引起内心的波动热达到致知这样朱熹认为天下的事物莫不有理,无论是大小、轻重、贵贱等等,万事万物皆有理,所以格物是长理论上讲对这些事物的理也要格,当然在实践中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那桐油另当别论了事物的多样性引起格物方法的多样性来,但是归结到一处,就是要求把一切内格物之功合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道德境界上去但是把朱熹格物学说仅仅归结到道德境界修养方法上是不完全的,他也是对知识学习的根本求知方法我们下来探讨一下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几个有机的常规方法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模式就是“博学—积累—贯通—推类”,下来我们看看这个模式

  博学“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语类》卷八)博学是无所不学,但又要有先后次序,不可杂而无序博学的目的就是要穷理,他还提出必须先博而后约,博而不能反于约,就不能穷理,就会流于杂

  “务反求者,以博观为外弛;务博观者,以内省为狭隘,堕于一偏,此皆学者之大病也”(《语类》卷九)

  “学之杂者似博,其约者似陋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于杂,而不厌于陋也”(《答汪太初》,《文集》卷四十六)

  “穷理格物,如读经看史,应接事物,理会个是处,皆是格物”(《语类》卷十五)这里说的很明白,就是博学是为了穷理,这种广泛的学习知识就是为其做准备的他在此中,还提出了这样一条,就是一方面肯定人心有先知,另一方面强调观物、读书不能有私心,旧见的束缚他指出:“今学者有二种病,一是主私意,一是旧有先入之说,虽欲摆脱,亦被他自来相寻”(《语类》卷十一)己意、私见在作怪,难免先入主见,是不可能真正知道彼事的朱熹有两句诗很有名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之一,《文集》卷二)有朱熹的话来解释就是:“读书若有所见,未必便是,不可便执著,且放到一边,益更读书,以来新见若执著一见,则此心便被此见遮蔽了”(同上);“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同上)就是这个意思,其实这对“积累”来说也很重要

  积累程颐讲了这样一句话:“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遗书》十八)朱熹很注重这句话,他认为,积累可以达到贯通,贯通须由逐渐积累,关于贯通我下一段再说朱熹十分强调积累之功,他说:“格物致知,大学之端,始学之事也一物格则一知至,其功有渐,积久贯通,然后胸中判然不疑所行,而意诚心正矣然所致之知固有深浅,岂遽以为与尧舜同者,一旦忽然而见之也哉!此殆释氏一闻千悟,一超直入之虚谈,非圣门明善诚身之实务也”(《文集》七十二)这样格物须是一个又一到十,到百的过程,如果不能切实的“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则会一事无成,超越积累而想达到格物是不可能的,虚妄的在这里积累首先是要切己之实这里他批判了用禅宗的顿悟方式来达到格物朱熹的观点是从即物的见闻之知入手,这个“知”要从小的入手,从自己入手这样今日格,明日格,久之就贯通了

  贯通在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朱熹首先用“理一分殊”的观点批判了程颐的格一物而万物通的观点“问:一理则万物通,其说如何曰:伊川尝云,虽颜子亦未到此天下岂有一理而万物通便解万理皆通也须积累将去如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段聪明了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有人尝说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如某正不敢如此说须是遂旋做将去,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岂有此理!”(《语类》卷十八)“这道理不只是就一件事上理会见得便了,学时无所不学,理会时却是逐件上理会去”(《语类》卷百十七)照朱熹的说法,每个事物皆有它自己的理,这个理是十分具体的,但是这些具体的理又受到一普遍原理所支配,普遍原理存在于一切有差别的具体的理之中,一切有差别的具体的理,都是普遍之理的个别表现这样不可能由只格一物而认识到普遍原理的他强调由个别具体之理贯通而达到普遍原理,达到认识的飞跃,但我这里要说明一点就是这个“理”,并不是我们现在认识到的规律,也不是宗教认识中的“神”,是朱熹特指的“天理”这种贯通诚如《大学章句》中所讲的“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推类实际上前面三个已经达到朱熹所谓的“致知”了,认识到这一阶段似乎可以终结了但是天地万物千千种种,总不会达到全部都“格”过去了,这样旧有了轻重缓急问题对于那些没有“格”过的,朱熹说:“物有多少,亦如何穷得尽但到那贯通处则才抬来见便晓得,是为尽也”(《语类》六十)这样那些没有经过穷格的事物才会转化为人的现成知识,这个过程就是推类如何推类,朱熹认为用这八个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一类事物积累而得到一个普遍原理,再用这个普遍原理去推知其他事物之理他肯定了人在认识事物上的能动性,有认识到一事物与它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有联系,这是很难得的但是朱熹得人为这种推理而得的知识,只是大体上如此而已,对此也不能全信,他还有疑虑

  这里我简单地说说这四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博学为积累做了准备,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贯通而得到一普遍原理,用得到的这个普遍原理推类就可以知道那些未知的事物之理经过这样一个步骤就可以达到格物致知朱熹提倡的先知后行在这里很明显的显示出来了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格物致知论,并将他更加完备程颐的格物穷理是多方面的以及其途径和方法是多样性的观点,被朱熹充分发挥,特别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件”的观点当然也有对程颐格物致知论的某些方面的舍弃,这是必要的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这个问题上,朱熹从不同的角度上展开了比较广泛的论述,在中国思想认识史上是很有价值的但是我们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是很成问题的,对于朱熹这样的哲学家,我们不能因为将他定位在唯心主义阵营中,就一棍子打死,对其一分为二的看待是十分必要的

每天10分钟,轻松学写作!

导读:《开工开物》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一分钟了解典籍纲要 ,三分钟积累历史素材,五分钟记住精华词汇。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浩如烟海的科技典籍的积累,先秦时期的《考工技》,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等等,它们都是我国科技史的坐标,不仅构建了璀璨的中华科技文明,在文化交流中远播海外,造福了世界。

宋应星,明朝科学家。出生于江西士大夫家族,勤奋好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一心读取功名的其他人不同,他认为田间地头也有大学问,青年立志写一本利益国家,利益百姓的书。他经六次科考而不中,在赶考途中走访民间百姓,了解百姓生活和生产技术并记录下来,历经多年,终写成了科学巨著《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序里最后一句话:“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体现了宋应星不计功名、造福后世的人生志向,以及 格物致知,经世致用 的科学态度。

“天工开物”名字来源于两部典籍,“天工”来自《尚书》:“ 天工 人其代之 ”(自然的职责由人代替),"天工"指自然的职责,或者自然的能量。“开物”来自《易经》“开物成务”,“开发万物,成就万物”的意思。“开工开物”四个字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的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这部书里的思想精髓。

“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讲的是人不能靠自身长期生存,必须要靠五谷才能生存下去,而五谷必须靠人种植才能生长。同样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的体现。

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民本思想

《天工开物》第一卷《乃粒》,是从《尚书》”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于是百姓都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也得到治理)这句话而来。把《乃粒》作为第一卷,体现了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

从神农到后稷,从宋应星到袁隆平,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把“重农固本”视为“ 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一代代人殚精竭虑,致力于提高农业技术,正是“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本思想的体现。

古人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300多年后,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10多亿人吃饭的问题,而且为终结全人类的饥饿作出巨大贡献。

以《天工开物》传承科技传统的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用一粒种子造福世界的现代科学家袁隆平,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 禾下乘凉,天下富足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的追梦人,始终秉持着用科技造福民族,造福世界的梦想,在科技强国道路上砥砺前行,前仆后继,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绩:“两弹一星”研制成功、高铁速度接连刷新、运载火箭不断发展、“墨子号”“中国天眼”向宇宙更深处探索中华民族正一步一步把发展科学,利益民生,造福人类,促进文明的梦想变成现实。

每天10分钟,轻松学语文! (公号:红蓝字)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论语》中没怎么提及格物表层意思是对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深一层意是不被物质所束缚,去除物欲,因为这才是根本的规律,究竟的认识。

物有本末,即是说物质现象既有根本,也有表现。物质现象的根本就是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所谓的永恒不变的规律就是变化,就是易,就是无常,就是空,就是因果。而末就是表现,就是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生生死死,爱恨情仇,烦恼痛苦,就是“有”。物不单是指物体,也指事物和现象。

孔子在大学篇中曰: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1格物

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2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

3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4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致知在格物”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认识世间万物。物格的意思是事理得到穷究。原句的意思是: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

《大学》文中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先秦古籍使用“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扩展资料:

格物致知的问题根源

"格物致知”之所以难于解释,而使儒学界争论达千馀年。首先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涉及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于先秦道家之学。

其次,宋儒理学兴起後,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学历史上宋儒为排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孔子论道而未论理),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

然后,是因为“格物致知”的字义训诂难以适当,以致于不能适切解释字义;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格物致知”的正确意义。遂使以後诸儒各家解释,往往各自随意发明而强行解释,遂造成至今儒学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参考资料来源:-格物致知

曾经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意思?读书,最好去读最初的文本,否则会带来费解乃至误解。通常,我们认为读翻译作品的时候容易遇到这种情况,因为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