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不好的言论”用文言文怎么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5收藏

请问“不好的言论”用文言文怎么说,第1张

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译:“不”文言词语可以用“莫”。“和”文言词语可以用“与”。“浅陋”文言词语可以用“鄙”。“的人”文言词语可以用“者”。“讲道理”文言词语可以用“论”。“不和浅陋的人讲道理”用文言文可以这样说:莫与鄙者论也。

1、党在十四年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2、四大家族这个概念最早产生于1920年代,由瞿秋白提出。陈伯达明确概念

3、爱因斯坦数学不及格

很奇怪,这事被误解很久了但还是很多人相信。传言大概源自1935年黎普列的漫画杂志《信不信由你》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在世的最伟大的数学家数学不及格》。一想到爱因斯坦数学不及格却仍旧能成为天才,总是被数学弄得焦头烂额的童鞋们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不幸的消息是,爱因斯坦在很小的年纪就展现了自己的天分,包括在数学的领域。当他看到杂志上的这篇文章时,爱因斯坦笑着说:“我数学从来没有不及格过。5岁之前我就精通微积分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北宋开始的“文字狱”,苏轼就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清代文字狱

文字狱在历朝时有发生,以清朝最为严重,其中又以乾隆年间尤烈,中国史学家顾颉刚认为:“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嘉庆帝亲政后改变了乾隆朝的文字狱政策,着手平反,此后古代文字狱基本结束。

两次修书

朱棣时修的《永乐大典》和乾隆时修的《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修书过程中,对收录书籍未做任何修改,采用兼收并取方式,保持书籍原始内容。但据专家表示,《永乐大典》有不少错漏,并非如人所誉“不曾擅减片语”,谢保成即指出《永乐大典》卷一九六三七“目”字韵下“医目”条引《林唐语》,原文出自《因话录》卷六《羽部》,《永乐大典》随意删改此文的情况非常严重,连“善医者沈师象”也讹作“喜医者沉大师象”。

据文津阁藏本,所谓的《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但是,凡是被满清统治者认为不符合他们观点的著作,均不能抄入《四库全书》,均被删减掉了,可惜,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

其实最严重的是战争和时间。中华大地多灾多难,不到三百年就要来一次王朝更换,战火四起。而五胡乱华,更是差点亡族灭种。乱世是最容易丢失书籍的,《三国志》注疏中引用的书籍999%都亡佚了,由此可见一斑。

万物皆流。

世上的任何人和事,都无一例外地处于生、长、壮、老、已的流变之中。生生不息,死死不休;生死交替,生灭反复。这就是事物,这就是世界。

因此,世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因而自然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反映一定事物的思想及方法。再高明的人也是长、短处共有,再优秀的著作也是精华与糟粕同在。古今中外,悉皆如此。

世上的任何学术文化,都处于不断发展着的历史流变之中。这个流变中的每一阶段,每代人、每个人所能做的,不过是其中的“一浪”或“一滴”。“浪”或“滴”总是有限的,而“流”则是无限的。没有“浪”或“滴”,固然就没有“流”,但有限的“浪”或“滴”与无限的“流”相比,永远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请问“不好的言论”用文言文怎么说

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译:“不”文言词语可以用“莫”。“和”文言词语可以用“与”。“浅陋”文言词语可以用“鄙”。“的人”文言词语可以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