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文学思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汉朝的文学思想,第1张

汉朝的文学思想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并且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

汉代在立国时用无为而治之法,文景时期,又用道家黄老思想为主 ,并辅以儒家和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不仅强调无为,还注重礼与德的作用,既承认法律的重要性,又坚持约法省简,务在安民  。

而从汉武帝之后,统治者又确立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并辅之以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其中心是“德主刑辅”,即先用德礼教化,教化无效再施之以刑罚。这种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成为汉武大帝以后汉王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武帝乃行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儒学遂取得独尊地位。于是,五经博士弟子以及用儒生,行夏时即于此时开始。博士儒学参与实际政治,已非文景时具官待闲。

在史学方面,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为以后两千年正史的编纂提供规范。

汉政府设立乐府,搜集民间诗歌,即为乐府诗,后世的《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玉台新咏》中便搜集了不少汉代乐府诗,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是写成于汉代末年。赋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均为千古传颂的文学名篇。

扩展资料:

这一思想对后世历代王朝的立法影响很大。汉宣帝曾有名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便是这种思想的精辟阐述。

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所毁坏的很多文献书籍 ,通过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发掘记录得以重现,包括五经当中的古文尚书,也是这时候发掘整理出来的。汉武大帝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等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经学成为学术主流。

-汉朝

如果是喜欢安徒生童话的读者,一定听说过“美人鱼”的故事,作为一种人首兽身的种族,它们以腰部作为区分,生活在海洋的底下,而在古老的东方传说中,“美人鱼”却有另外一个称呼,那就是鲛人。

在东晋专门记录各种志怪奇闻的《搜神记》当中,最先提到了鲛人的概念:“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在古人的理念当中,鲛人和西方的人鱼还是有所不同的,他们的性别相对而言被淡化,大家似乎更在意它们能够化成珍珠的泪水。

对于传统的农耕文明来说,盛产于河流海洋的珍珠,的确是种不可多得的珍宝,再加上它们又的确是采珠人千辛万苦在海水中获得,很难免不加以其他的想象。因此在神话故事中,鲛人的“功能”也就越来越玄乎:《述异记》甚至还认为,鲛人所编织的绡纱,能够入水不湿:“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如果说,上述的内容只是小说志怪,是人们所想象的产物,然而其实并非野史空穴来风,比较严肃的正史,同样也出现鲛人相关的内容,就有些让人感到吃惊了,西汉时期,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就提到了相关于“人鱼”的记载,始皇帝在刚刚即位不久,收集天下奇珍异宝,建立了庞大奢华的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起初人们认为以水银作为江河大海的说法过于夸张,尽管到如今,始皇陵并没有开发,然而专家却明显在始皇陵附近的土壤当中,侦测到了超标的汞含量,这说明司马迁并没有说假话。那么“人鱼膏”为蜡烛的长明灯,是否也是同样存在呢?

另外一本《太平御览》,作为杂学书籍,由宋朝著名学者编著,写下55部、550门,专门提供给宋太宗观看,期间同样说到鲛人:“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古籍中曾多处提到鲛人,其实并非野史空穴来风,难道她真的存在?

对于外界来说,历史上各个并不相同的人类文明之间,都存在有“人面鱼身”的族群,也是一种十分神奇的巧合,日本民间传说中,有一种类似于人与的妖怪,被称之为矶姬,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海妖。

至于希腊人,也提到了海妖塞壬,也是人面鱼身,会利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诱惑来往的船只,在岸边的礁石上撞了个粉碎。

截止到如今,科学家认为,美人鱼和鲛人的原型,应该要属于海洋中的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然而在实际上,这种生物和那些民间的传说,差距实在是过大,对于人类文明而言,海洋依然神秘,也希望将来,能够发现人鱼的真实痕迹吧!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关于蔡伦发明造纸见之古籍记载,《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遂尊他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伦

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远古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

嫦娥奔月故事的出现,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不见于先秦的任何古文献!

意思是说:《淮南子》之前没有“奔月说”?

应该是这样!

事实是:

孔子及其儒家后辈的确没有过记录。

是不是他们遵照孔子的教导:“不语怪、力、乱、神”?

可是,法家、阴阳家、其他学派,也没有过记录过。

就连最喜欢讲古灵精怪故事的庄子,也只字未提到呢!

先秦古籍没有记载嫦娥奔月!

为什么诸子百家没有一个人提到过嫦娥奔月事件呢?

最早的时候,这个疑问天下无人能解,大约悬疑了几千年。

因为要得出这样的结论,可得翻遍西汉以前的古文献,还得翻遍西汉之后的史料。

中国人这方面的功夫下得颇深,且真有人翻遍了,结论是2个字:没有

结论复杂点表述是:嫦娥奔月在古籍之中,貌似首次出现在《淮南子》之中!

《淮南子》是在西汉成书。西汉离战国较近,而战国流传下来的古籍最为丰富,里面却根本就找不到相应的文献来呼应。所以,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刘安等人编造的故事。或者换句话说,在流传下来的先秦文献之中,原本并没有嫦娥奔月的记载,到了西汉,忽然就从《淮南子》里冒出来了一个“嫦娥奔月”。

九人雕塑:刘安与八位作者:苏飞、李尚、左吴、田由、吉被、毛被、伍被、晋昌

那么说来,是《淮南子》开创先河,首次记录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后来的高诱,给淮南子作注,他的注可能参考了张衡的《灵宪》。是《灵宪》最先确立了嫦娥奔月故事中嫦娥和羿的夫妻关系。高诱的注和张衡的《灵宪》,成书皆在西汉之后的东汉。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难道,真的就没有别的古籍有相关记录么?

如果不翻遍中国历史上的古籍,肯定是不敢说这个话的。

估计是到了清朝,知识分子被禁锢,将精力转移到了故纸堆。

于是,终于有了经过“翻遍”后的答案,回答只一个字:

而且,不是一部,是有两部。

有2部古籍,记录了嫦娥奔月的事迹?

是的

当然,要把话先说清楚——在《淮南子》之后,提到嫦娥奔月事件的古籍多得很,或者换句话说,从西汉到清朝的书籍虽然都可以称为古籍,可是对于这个时间段的古籍,它们提到的嫦娥奔月,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点八的都是依据的《淮南子》而来的。

淮南子书籍

但是,从中发现两部书,它们的成书虽然晚于西汉,也就是晚于《淮南子》,但其引书却早于西汉,早于《淮南子》。

这话有点儿别扭,什么“成书”,什么“引书”的?

对此,我们得说慢一点儿,说具体一点——

我国两晋之后的南北朝期间,南朝有一个“梁朝”(公元502-557年),梁朝开国皇帝是梁武帝萧衍,他的长子名字叫萧统(公元501~531年),字德施,在梁的天监元年(公元502年)立为皇太子,但是,还没有即位就英年早逝了,谥号昭明。就是这位死时才30岁的皇太子,却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一件大事,他主持编撰了一部书《文选》,后人也有称《昭明文选》的。全书编选了先秦至梁的各体文章,分为三十八类,共七百余首。在现代中国如今挂有一个响亮的头衔——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文选》

这部《文选》的成书年代,显然比西汉《淮南子》晚了近500年。

在《文选》里面的〈祭颜光禄文〉注所引言:“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这里面具体提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但是,它并不是引自《淮南子》,而是引自比《淮南子》早的另一部真正的远古的古籍。

这就是说,《文选》虽然成书晚于《淮南子》;但是,它所引用来说明嫦娥奔月事件的史料,并不是来自《淮南子》,而是一部要早于《淮南子》的其他古籍。

换句话说,梁朝《文选》的作者,阅读到的嫦娥奔月故事,不是来源于《淮南子》,而是来源于别的古籍。作者写下的嫦娥奔月故事,所依据的亦是别的古籍。

无独有偶,还有一部中国历史名著,有同样的情况——

学文科的人都知道,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经典之作是《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书籍

这部书的作者叫做刘勰,其生存的年代跟前面说到得萧统差不多,在齐梁之际,也就是公元5~6世纪的南北朝。该书所写比《文选》明确,直接就写道:“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嫦娥奔月。”

这个时代的人,已经觉得嫦娥奔月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称其为“迂怪”。

重点不在这儿,而是作者对于其资料来源,明确的说了,摘取自一部更早的远古的古籍,而不是西汉的《淮南子》。

根据《文选》和《文心雕龙》中透露的信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的出现,不是在西汉的《淮南子》,而是在更远的远古时代。但是,后人能够翻阅到的古籍,除了《淮南子》之外,没有别的古籍记录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同时,从先秦著作之中,也没有发现《文选》和《文心雕龙》提到的那部古籍。

于是,开始争论。有人说这部古籍存在,有人说不存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

争论

这部古籍叫什么名字呢?

两个字:《归藏》

在《文选》里面的〈祭颜光禄文〉注所引言:“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文选》虽然成书晚于《淮南子》,但它引用来说明嫦娥奔月事件的史料,却是早于《淮南子》的。它说的嫦娥奔月,引自一部叫做《归藏》的古老典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明确的说,嫦娥奔月的史料引用于《归藏》。

有先秦史料记载,春秋时孔子所得的《坤乾》卦书(见《礼记》有孔子曰:“吾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有研究者认为“归藏”是“坤乾”的音转,所以前者(《周礼》所称的《归藏》)很可能是后者(《坤乾》)的祖本。

意思是说:《归藏》又名《坤乾》,它是很古老的……

限于史料,后人们只能够从《文心雕龙》和《文选》注中,发现嫦娥奔月的记载,并不只是出于西汉的《淮南子》,应该要早得多。可是,这只能够说明《归藏》的亡佚时间可能很早,早于战国,或者早于春秋时代。

那么,它应该是一部非常古老的书。

这部古老的书,它在哪儿有呢?

在好长的历史时段中,这是一个古老的悬案

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遭皇后赵飞燕姐妹的迫害,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纸”上写:“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测纸可能与丝有一定关系。

远古以来,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韩信在未发迹之前“乞食漂母”的漂母,大概就是以此为生的。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此外,借助竹器沥干丝缕也是此法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造纸中抄纸的原型。我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1958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为西汉麻纸,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发现了不晚于公元前52年的两块麻纸;

1973年在甘肃金关出土,为西汉麻纸,暗**,质地较粗糙。

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延村出土了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张麻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县马圈湾西汉烽燧遗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汉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纸质地图残片,表明了当时的纸可供写绘之用。从上述西汉出土的纸的质量来看,西汉初年的造纸技术已基本成熟。

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其实古籍中的已有记载,在蔡伦‘发明’纸之前,已经有人使用纸张。“后汉书·贾逵传”提到,建初元年(公元76年)汉章帝命贾逵选择成绩优秀的太学生二千人,奖给“简、纸、经传各一通”。这说明当时已用纸抄写书籍,这个时间早于蔡伦造纸近30年。“东观汉记” 中只记有“蔡伦典尚方作只纸” “东观汉记”的作者刘珍、延笃等人,都是蔡伦同时代的人,如果蔡伦发明了纸他们是不会不记载的。20世纪以来由于西汉古纸的发现,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蔡伦虽然不是纸的发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纸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今湖南耒阳)人,东汉明帝十八年(公元75年)入宫当宦官,章帝建初年间为小黄门。和帝即位提升为中常侍,永元九年(公元97年)兼少府尚方令。尚方是皇家的手工场,专门监督制造各种御用器物。那时,造纸术虽然已经发明,纸张可能只在民间流传。由于质量问题,纸张也难登大雅之堂,不少文人雅士并不看好纸张。蔡伦看到了纸张取代简帛的前景,利用尚方的有利条件,改革造纸技术,制造了一批质地精良的纸。

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他认为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纸张质量,就可以使纸张为大家接受。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他在尚方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很称赞他的才能,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各地。公元114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民间便把他制作的那种纸称为“蔡侯纸”。汉安帝时,宦官和外戚轮流执政,相互倾轧。蔡伦难于应付这种政治斗争,于公元121年服毒自杀。

“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蔡伦献纸之后,造纸技术和纸张广为流传。东汉末年,东莱人左伯也是一位造纸能手。他造的纸,比蔡侯纸更为白洁细腻。赵歧著的《三辅决录》中,提到左伯的纸、张艺的笔、韦诞的墨,说它们都是名贵的书写工具。笔、墨和纸并列,说明纸已是当时常用的书写材料。纸成为竹简、木牍、缣帛的有力竞争者,到了三、四世纪就基本上取代了简帛,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这就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东晋末年,豪门桓玄把持朝政。公元404年,废晋安帝,并下令以纸代简。简牍文书从此基本绝迹。纸不仅在民间流通,而且成为官方文件的载体。

造纸技术的发展

造纸原料的多样性是造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西汉时期的纸大都以麻为原料,东汉也以麻纸为主,到蔡伦时代,又利用树皮(主要是楮皮)造纸。此后,各种树皮纸纷纷问世。魏晋时期发明了桑皮纸、藤皮纸。唐代又出现了利用某些香树的树皮造的纸,称为香皮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竹子造纸,唐中叶出现了竹纸。竹纸的发明使造纸的原料大大丰富了。竹料制浆难度较大,必须改进制浆方法,提高制浆效率,我国劳动人民在唐代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竹浆造纸可以说是现代木浆造纸的先驱。

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至今享有盛名,据《新唐书》记载,唐代宣州生产的纸为贡品。有人认为,这可能就是宣纸。宋代安徽徽州是当时的纸业中心之一。宋末,泾县开始生产宣纸。

宋代,有人用废纸与新鲜纸浆混合,制成一种名为“还魂纸”的纸。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记录了用麦杆、稻草造纸事情。

有关造纸术的著作,宋以后相继出现,宋代苏易简的《纸谱》、元代费著的《纸笺谱》、明代王宗沐的《楮书》。尤其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杀青篇》对中国古代造竹纸和造皮纸的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他把造竹纸过程概括为五个环节,即新竹漂塘、碱液蒸煮、打浆抄造、覆帘压纸、透火焙干。书中还有造纸作业图,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技术最详细的记载。

纸药的应用是造纸术中一项重要的发明。造纸的过程中往往要向纸浆中加入某些植物粘液,古代纸工称之为纸药。纸药的作用是作为悬浮剂,使纸浆中的纤维分散。同时它还能防止纤维互相粘结,使湿纸易以分张或揭分。我国古代造纸时常用的纸药是从黄蜀葵、杨桃藤、槿叶等的植物榨取的粘液制成的。

造纸术向外的传播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大约公元四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丽造纸的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高丽的皮纸反向中国出口。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七世纪造纸技术经高丽传到日本。

公元751年(唐玄宗十年)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部与阿拉伯军队交战,唐军大败,被俘士兵中有从军的造纸工人。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工场,是由中国人帮助建造起来的,造纸技术也是由中国工人亲自传授的。最初造的麻纸,是以破布为原料,不但用了中国的技术,而且采用中国式的设备。

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的,最早接触纸和造纸技术的欧洲国家是一度为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公元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场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法国于公元1348年,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场。此后又建立几家造纸场,这样法国不仅国内纸张供应充分,而且还向德国出口。德国是14世纪才有自己的造纸场。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造纸技术传入比较晚,15世纪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纸厂,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1690年建于奥斯陆的造纸厂是瑞典最早的纸厂。到了17世纪欧洲个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

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墨西哥造纸始于 1575年。美国在独立之前,于1690年在费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到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洲各国。

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贡献,

所以西汉当然 是用纸写字了

马王堆帛书包括了从战国到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

马王堆帛书是中国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帛书。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放在一涂漆木匣中。有写在整幅帛上的和写在半幅帛上的两种。

马王堆帛书的特点

出土于湖南长沙的马王堆帛书,其书写年代为西汉初期。所书写内容非常丰富,其字体也变化多样,既有篆书形态为主,也有隶书形态为主,更多是半篆半隶的字形。尤其是这种半篆半隶的字形,是我们学习西汉书法,研究汉字字体演变史以及研究字体“隶变”的重要资料。

在马王堆帛书众多内容中,又以《战国纵横家书》最具有书法学习和临写的价值。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内容极长。我们平常在网上所看到的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图版内容,大致只有整个内容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古书注解在两汉之际兴起并发展成熟的原因是什么如下:

我国古书的少释,开创于西汉。西汉时期,封建统治制度已经确立。为了巩固这一统治,西汉王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提倡学习儒家经典,而先秦典籍经秦火劫难,亟待整理。再者,从先秦至汉,文字、语言发生了较大变化,先秦典籍文字艰深,其古音古义不易为人通晓,急需进行注释。

此外,西流经济发展,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也为古书注释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从西汉到东汉,注释古书方兴未艾。两汉注释古书,以解经为目的,所注之书大部分为经部典籍,两汉经常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学派不同,师说家法各异,因而注释古书各具特色。今文学派好阐发“微言大义”,讲谶纬之学,注释往往繁琐冗杂。古文学派重文字训诂,考证名物制度,注释循经立训,简约质朴,不离经空发。

古文学派的这种学风,人称“朴学”、“汉学”,为后代所继承。

两汉注家林立,注本亦多。注家之中,古文经学派实力最雄,出现了贾逵、服虔、马融、郑兴(曾任太中大夫,人称“郑大夫”)、郑众(兴子,曾任大司农,人称“郑司农”,“先郑”)许慎、郑玄(人称“后郑”)等一大批经学大师。两汉儒生,大都注一经,只有郑玄,意主博通,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融汇古今,集两汉经学大成,世称“郑家”。

汉朝的文学思想

汉朝的文学思想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