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小调的特性】安徽民歌小调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民歌小调的特性】安徽民歌小调,第1张

  小调是民歌体裁的一种,但又区别于其他民歌,可称其为民歌中的“经典”,市井中的“城市音乐”。民歌小调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民间俗称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小调是晚近才通用的一种统称。

1、小调的产生和发展。《诗经》中的某些叙事性篇章,已经孕育了这一体裁的某些因素。汉代的相和歌就是用丝竹伴奏的歌唱形式,同徒歌 (清唱一类的歌)有明显不同,相和歌可以说是小调的源头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子夜四时歌》、《从军五更转》、《月节折杨柳歌》等时序体的乐府民歌。至隋、唐,有许多的民歌得到选择、提炼,而成为说唱、歌舞演出的一部分,称为曲子,它也是小调体裁的早期形式。宋、元之后,伴随着中国城镇经济的日益繁荣,小调也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成熟阶段。一方面,从广大农村传入城市的许多民歌曲调经艺人演唱、加工而变为小调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元代兴起的小令、散套,在传播过程中,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而逐渐同体式严格的南北曲分道扬镖,变为一种通俗易懂、流畅优美、仍保留着曲牌名称的小曲。这部分小曲汇入小调,使其更加丰富多采。明、清时期,在一部分文人学士中兴起了编纂民歌唱词专辑的风气。据统计,清中叶时,已刊印的俗曲就有6044种(见刘�、李家瑞《中国俗曲总目稿》)。其中大多数属于小调体裁。

2、小调的曲目: 影响较大的刊本有《霓裳续谱》、《白雪遗音》、《时尚南北小调万花小曲》、《粤风》、《粤讴》等。其中,有不少小调。其唱词,往往能够以高度的概括力和尖锐的批判锋芒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主题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意义。其中存在着一部分具有腐朽的剥削阶级思想影响和低级庸俗的内容。特别是在茶馆酒肆、青楼书场等环境中传唱的一部分城市小调,往往被某些无聊文人,纨绔子弟加以篡改,成为矫揉造作、轻浮娇媚的靡靡之音。它们是小调的糟粕部分。

3、小调的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中国大多数汉族地区。其中,又以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长江下游的江苏等地在数量和品类上更具有代表性。 小调在流传过程中,其曲调由于歌者的个性、审美习惯、填配新词、唱法不同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变体,以及蕴含着不同的情绪和表现性能的曲调大体相同,但曲名已改变。歌舞性小调,指各地民间节日歌舞活动中传唱的一部分小调歌曲,如北方的秧歌调、南方的灯调、茶歌等。

4、小调的音乐特点:①小调的曲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色。它的旋律变化丰富,常常把级进音型和跳进音型,单向上升、下降同弧形、波状旋律线等表现手段灵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造成一种起伏跌宕、多样而又统一的曲调进行。同时,在歌唱艺人的长期实践和加工之下,旋律的装饰性强,乐汇、乐句之间衔接自然,富有逻辑,很善于表达那些既有叙述性又有浓厚的抒情性的题材内容(如《五哥放羊》、《画扇面》、《妓女悲秋》、《五更鸟》等)。多数小调在演唱时都有器乐伴奏,并加上前奏、过门、尾声等,使之更加完整。②小调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根据旋律进行本身的内在要求,追求词曲协调一致的均衡性和表现手段的灵活性。因此,小调的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不强烈。它常常在既不破坏唱词的韵律,又服从节拍规整性的前提下,灵活地使用各种节奏型,使其疏密相间、变化有致,富有很强的动力感。③小调的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乐句的结构功能比较清晰,基本上分成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两类。非对偶性的3、5句单曲体结构也较常见。一些地区还有由若干单曲构成的“套曲”(民间称“大调”)。无论篇幅长短,小调的曲体结构内部都以对应和起承转合为原则,形成整齐平衡的关系,末句常具有总结性分量,稳定感较强。④小调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和规整化。在分节演唱时,虽然每段唱词不同,但衬词、衬腔却是原样重复,成为加强整个作品统一性的有力手段。 在中国民歌的各类体裁中,小调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从山歌、号子等体裁中汲取营养,将一部分曲目加工、提炼,使之在艺术上更成熟,成为小调的组成部分;同时,某些小调曲目在传播过程中又常常成为戏曲、曲艺的唱腔和民间乐种的主题和曲牌。如“四川清音”中的《麻城调》、《泗州调》、《放风筝》等,都是在原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成;广东音乐中《梳妆台》、《绣红鞋》、《剪剪花》;山西“八大套”中的《茉莉花》也都取材于同名小调。总之,在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小调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极广泛的群众性,又有一定的专业特征的民歌类别。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樟树三中)

责任编辑:晓芳

沂蒙山小调(原唱)是歌唱家张凤英。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是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诞生于山东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前身是1940年李林谱曲、阮若珊作词的《反对黄沙会》。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由李广宗、王印泉、李锐云修改记谱,于文华和朱之文等演绎过的山东省的汉族民间歌曲。该曲以歌颂家乡为主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

《沂蒙山小调》歌词:“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的***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

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传唱了六十年,六十年里《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

在沂蒙山,老百姓个个都能唱上几句民歌,姑娘们聚在一起,最快乐的事就是唱上几首歌,歌词既有祖辈上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现唱的。沂蒙山里的歌,真实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

大调:一个音阶,如果主音和它上方三度音(即第三级音)的音程关系为大三度,那么这个音阶就被称为大调音阶,基于此音阶的调式便为大调。

小调:一个音阶,如果主音和它上方三度音(即第三级音)的音程关系为小三度,那么这个音阶就被称为小调音阶,基于此音阶的调式的便为小调。

和声大调和和声小调:以和声音阶为调式音阶的调式被称为和声调式,分为和声大调和和声小调,

和声大调的特点是:降低第六级音。以和声C大调为例,它的上行音阶为C、D、E、F、G、降A、B,下行音阶为C、B、降A、G、F、E、D、C。

和声小调的特点是:升高第七级音。以和声a小调为例,它的上行音阶为:A、B、C、D、E、F、升G,下行音阶为A、升G、F、E、D、C、B、A。如上文所说,升G比G是更倾向于主音A,因此更像我们所说的导音。

旋律大调和旋律小调:以旋律音阶为调式音阶的调式被称为旋律调式,分为旋律大调和旋律小调。

旋律大调的特点是:上行时没有变化音、与自然大调的上行音阶相同,但下行时降低第六级音和第七级音。以旋律C大调为例,它的上行音阶为C、D、E、F、G、A、B,下行音阶为C、降B、降A、G、F、E、D、C。

旋律小调的特点是:上行时升高第六级音和第七级音,但下行时没有变化音、与自然小调的下行音阶相同。以旋律a小调为例,它的上行音阶为A、B、C、D、E、升F、升G,下行音阶为A、G、F、E、D、C、B、A。

扩展资料:

大调是以do为主音建立的,即1 2 3 4 5 6 7 1,小调是以la为主音建立的,即6 7 1 2 3 4 5 6。

从主音开始,将每个音一次定义为I级 II级 III级 IV级 V级 VI级 VII级 I级,这样,大小调都各有7个音级,大调的I级为do,小调的I级为la。

六种常见的大小调式:

1自然大调(没有任何升降) 1 2 3 4 5 6 7 1

2和声大调(降低音阶第VI级) 1 2 3 4 5 b6 7 1(上向下行都是如此)

3旋律大调(仅在下行时降低音阶的第VI、第VII级,上行时仍是自然大调)1 2 3 4 5 6 7 1 b7 b6 5 4 3 2 1

4自然小调(没有任何升降) 6 7 1 2 3 4 5 6

5和声小调(升高音阶第VII级) 6 7 1 2 3 4 #5 6

6旋律小调(上行时升高音阶的第VI、第VII级,下行时还原VI、VII级)6 7 1 2 3 #4 #5 6 (还原)5 (还原)4 3 2 1 7 6

参考资料:

-小调

-大调

最早记录海陆变迁思想的古籍是唐朝颜真卿的《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海陆变迁思想在我国起源较早。周代就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认识。

东晋葛洪(283-433)在他所著《神仙传•麻姑传》中,更是借用一位女神麻姑之口说“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即东海由海变为陆地已有三次了。 

但在唐代之前,都没有对这一思想进行科学的论证。直到唐代颜真卿才以实际观察到的实物证据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科学论证。

颜真卿(709-785),是唐代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注意实地考察的学者。他不满足于闭门读书,而是勤于考察,并由此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地理知识。

唐大历六年(771年)夏四月,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城县的麻姑山山顶的一座古坛附近,发现了一些夹在岩石中石化的螺蚌壳(即一种化石)。于是他认真分析了这一现象,认为这里原来应是海洋下面的地,后来才变成了陆地,这些螺蚌化石就是海陆变迁、地壳抬升的证据。

此后,他还特地将此事及结论记录在《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鲁公文集》卷十三)一文中,并刻石记述这一发现。《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中说:“麻姑自言: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

又说“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以实际观察到的实物证据,论证海陆变迁思想的地理学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自然地理认识的一大进步。

此后的沈括和朱熹等都继续发展了这一思想。如南宋的朱熹说:“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朱子大全•天地》) 欧洲直到达·芬奇(1452-1519)才明确提出这一思想。

扩展资料:

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即洋陆转化。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为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为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记载: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

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释义:我奉命出使河北察访,沿着太行山北行,山崖的岩石间往往夹杂着螺蚌壳及像鸟卵的石子(鹅卵石),横亘在石壁上像带子。这里应是昔日的海滨,东距大海已有近千里。所谓大陆,看来都是由重浊的泥沙积淀而成的。古史记载尧杀鲧于羽山,旧说羽山在东海中,而如今却在陆地上。

凡黄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等河流,全都是混浊的水流。关陕以西,水在低于地面的峡谷中流动,最深处不下百余尺,所携带的泥沙每年向东流,都成为造大陆的泥土,大陆由此造成也就是必然之理。

-海陆变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