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国内哪个图书馆有吴越钱氏宗谱分全程不分卷这个家谱藏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请问国内哪个图书馆有吴越钱氏宗谱分全程不分卷这个家谱藏本,第1张

国内有很多图书馆都收藏有吴越钱氏宗谱分全程不分卷这个家谱藏本,其中包括江苏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武汉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等。此外,湖北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等也收藏有该家谱的不同版本。

如果您需要查阅这个家谱的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相关的家谱网站或者图书馆的网站进行查询。

江南图书馆

江南图书馆位于南京城西清凉山下,南京龙蟠里9号,现为南京图书馆古籍部。

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决定在惜阴书院校址创办江南图书馆,缪荃孙出任总办,地址南京龙蟠里惜阴书院旧址。1910年8月正式开放,为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1927年后,改为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国学图馆,1929年改为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柳诒徵任馆长。1952年,国学图书馆和原中央图书馆合并为现在的南京图书馆。

国立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

1927年,因实行大学区制,易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学图书馆。1928年5月,复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馆长柳诒徽。

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

1929年10月,大学区制取消,定名为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直属江苏省教育厅。建国初期仍沿用此名。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领导。1952年10月并入国立南京图书馆。

国立中央图书馆

1933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蒋复璁筹建,地址成贤街。1937年西迁重庆,1946年返都南京。1948年底,蒋复璁等奉命携馆藏珍籍13万册去台湾。1949年5月,由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去接管。

国立南京图书馆

1950年3月19日,中央图书馆奉中央文化部令,正名为国立南京图书馆,由文化部文物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双重领导,馆长贺昌群。

南京图书馆

1954年,大行政区已撤消,同时江苏已经建省,需要一个省级馆,为此,文化部于是在7月将国立南京图书馆改名为南京图书馆,直属江苏省文化厅领导至今。1955年起,汪长炳任副馆长、馆长17年。

南京图书馆新馆

南京图书馆新馆坐落于市中心大行宫地区,于1998年立项,2002年动工,2006年落成并部分对外开放,2007年实现全面开放。新馆占地面积2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7万平方米,建筑投资4亿元人民币。馆内设有读者座位3000个,信息点4000多个。

南京图书馆新馆实行全面免费开放,365天对外服务,开展阅览、外借、参考咨询、数据库检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流动服务、讲座、展览、培训及各类读者活动,。

于利祥

著名旅行家、摄影家、作家、行吟诗人,知名文化传播创意策划人和社会活动家。曾任盐城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现任南京旅行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滨海国际旅游文化交流协会主席、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美中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美国纽约诗词学会副会长,“三条路追踪”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机构总策划兼总执行,美国《华周刊》专栏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其重走“长征之路”、“玄奘之路”、“丝绸之路‘的事迹和编著的大型图书《长征追踪》,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文名:于利祥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省滨海县

职业:旅行家、作家、诗人、摄影家、文化传播创意策划人

主要成就:重走长征之路、玄奘之路、丝绸之路,并出版《长征追踪》

代表作品:《长征追踪》、《行吟天下》、《铜奔马》

于利祥简介

于利祥,江苏省滨海县人。著名旅行家、摄影家、作家、行吟诗人、文化传播创意策划人和社会活动家。1968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当过工人,从事过文秘工作,担任过厂长、经理。1988年后,曾任盐城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大型企业集团项目处长、总裁助理等职。现任南京旅行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滨海国际旅游文化交流协会主席、“三条路追踪”(即《长征之路追踪》、《玄奘圣迹追踪》、《丝绸之路追踪》)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总策划兼总执行,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美中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美国纽约诗词学会副会长、纽约诗画琴棋会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为美国《华周刊》专栏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收藏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省摄影家协会、江苏省诗词协会、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征追踪》大型图书和《行吟天下》旅行诗集、《铜奔马》行者诗集、《江山寻梦》文集等,并创作了《长征长征》、《丝绸之路》、《玄奘之路》、《祝福您将军》、《风雨人生路》、《离别》、《古越城》、《滨海放歌》、《江山寻梦》、《因为心中有梦想》等数十首歌词。多年来,其在从事历史文化遗存追踪、海内外文化传播交流、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编著出版国家重点图书的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果,被誉为当代徐霞客,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北京党史》、《中国新闻出版报》、《新华日报》、《中国交通报》、《人民前线报》、《南京日报》、美国《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侨报》、华语电视台等40多家媒体采访和专题报道。

人物经历

为了寻找中华文化的灵魂,探求重塑中华民族精神之道,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他毅然走上了追踪中华历史遗存、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道路。以自助方式独步国内外110多条旅行路线,考察采访了8000多个名胜古迹景点,行程近60万公里,拍摄了近十万张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名胜景观,撰写了260多万字的旅行日记,创作并曾在30多种报刊书籍上发表了许多诗歌、散文和大型历史题材展览解说词,因而被誉为当代徐霞客。

1998年起,他累计四年零八个月,孤身一人,行程九万余里,历尽艰辛,九死一生,系统地追踪、考察、采访了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线以及红军西路军的喋血征程。被我国许多党史军史专家学者论证为“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真正走完所有红军长征路线的第一人,也是将红军长征历史文化遗存系统寻踪汇集起来的第一人”。

他在重勘长征路期间,翻越了10座大雪山、跋涉了水草地的全过程,首次发现了26处鲜为人知的长征历史遗存,包括全国唯一且十分珍贵的朱德亲笔书写的长征标语遗存,还帮助树立长征遗址保护牌5处,修复红军长征烈士墓4座。首次发现了20多处重要的长征遗存,书写日记及相关资料80万字,拍摄长征遗存近2万张。特别是他所发现的全国唯一且十分珍贵的朱德亲笔书写的长征宣传标语遗存,在全国党史军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中央电视台曾专门两次对其进行采访,还邀请他作为嘉宾走进央视演播厅解读长征精神(节目在央视一套、七套进行了播放)。中央党校特地邀请他在其召开的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并将他的论文《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中央党校的校报《学习时报》上予以发表。由中国军事科学院编著出版的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中的426张长征遗存配图,在对全国许多摄影家的摄影作品进行审评后,最终全部选用了于利祥的原创摄影作品。

于利祥还以自已实地追踪、见证、采访的第一手和文字资料创作编著了大型图书《长征追踪》,由中国军事科学出版社于2006年作为大型革命历史题材项目正式出版,填补了长征历史文献研究中的一项空白,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国家重点图书。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为该书作序;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军张震上将、张万年上将、迟浩田上将和军科院原政治委员王诚汉上将、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等14位老将军组成画册的顾问委员会;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担任了该书的编审。

刘华清上将在《长征追踪》序言中评价说:“于利祥同志,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抱定一种信仰,择取一种追求,肩负一种使命,体验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领略了山川关隘的凶险,并运用第一手摄影和采访资料编著了这部《画册》,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红军长征中一幕幕动人的场面,一桩桩感人至深的故事;反映了红军广大指战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长征途经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光;记录了成千上万革命烈士的生动事迹。这不仅对长眠在九泉之下的无数英灵是一种慰藉,而且为人们了解长征、研究长征、学习长征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可以说,这部《画册》不仅是一部红军长征历史遗存的真实纪录,而且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我相信这部《画册》,对于缅怀先烈,振奋民族精神,教育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006年11月,他的《长征追踪》和其拍摄的有关长征遗存,被选进中共中央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伟大壮举光辉历程》,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予以陈列展览。他还将《长征追踪》做为对建军八十周年的献礼,敬赠给南京战区的老首长、老将军和驻军指战员代表。

2007年,在庆祝建军八十周年期间,他作为总策划、总撰稿和总摄影,由江苏省文化厅主办,于7月31日至8月6日,在南京图书馆展览大厅成功举办了《永远的丰碑》——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大型展览。该展览是江苏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公益性革命传统教育展览,18位老将军为展览题词并参加了开幕式;

2008年,由于利祥牵头策划组织并经国家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2008(中国南京)全球汉诗大会暨第十届国际诗词研讨会”于6月8日至6月11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海内外三百五十多位诗人、词家、教授、学者、评论家、文化部门领导和南京军区首长出席了大会。于利祥担任大会总策划兼秘书长,并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其策划发表的“全球汉诗大会宣言”,刊刻在6米长、35米高的大型石碑上,并被树立于南京国际绿博园中,不仅填补了中国诗词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而且在海内外文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出于对唐代玄奘大师的精神品质和传奇性人生经历的由衷敬仰,于利祥从1997年开始,在进行长征追踪的同时,又进行了“玄奘之路”的追踪。累计三年零九个月,行程六万余里,自费自助,饱尝艰辛,跋山涉水、历尽磨难,途经我国江苏、湖北、四川、河南、河北、台湾、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和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国家,一步一步地探寻、考察、采访、发掘、拍摄、见证了2100多处玄奘历史文化遗迹,终于完成了这一浩繁艰巨的文化系统工程。

值得指出的是,于利祥所进行的“玄奘之路追踪”,并非考古和通常意义上的旅行,也不仅仅是重走当年玄奘的西行路线,而是包括玄奘整个人生各个阶段的所有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沿着玄奘出生成长、出家参学、西行求法、周游五印、载誉归国、译经立宗、以及圆寂后遗骨舍利安葬供奉过程等六个阶段的人生之路和精神轨迹进行了脚踏实地的追踪。其追踪路线之长、搜寻范围之广、考察项目之全、见证遗存之多、积累资料之丰、同类项目中文化工程层次之高,前所未有。也填补了海内外对玄奘整个人生各个阶段的所有的重要文化遗迹进行全面系统实地追踪的空白。他的这种精神和实际成果,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僧大德的高度评价。

通过对玄奘人生之路历史文化遗迹的追踪考察追踪,于利祥深深体悟、解读了玄奘大师坚强的毅力,不懈的追求,虔诚的心境,高贵的人格和锐意求真的精神,继而决心用自已的追踪实践,向中国和世界大众进行传播,努力弘扬从玄奘大师整个人生轨迹和人性光辉中透发出来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目前,由其创作编著的,中外历史上第一部首次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玄奘大师一生历史文化遗存和圆寂后遗骨舍利归葬供奉过程,深入揭示玄奘精神价值的,图文并茂的《玄奘圣迹追踪》大型国际文化交流图书(上下册),正在出版准备之中。由其策划的“玄奘之路”国际摄影展以及其它几个分项目,也正在筹备之中。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于利祥实施完成玄奘人生之路历史文化遗迹的追踪考察项目,对于促进国内外历史文化交流,传播和谐理念,激发国民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探索精神,展现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历史形象,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多年来,于利祥先生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同样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热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于利祥在进行“长征追踪”、“玄奘圣迹追踪”的同时,还交叉进行了“丝调之路”项目的实际运作,踏上了古代丝绸之路追踪考察的旅程。跨度13年,行程10万余里,承担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的挑战。

于利祥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考察,不仅从洛阳、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两次复出阳关、玉门关,然后分别沿着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进行了追踪,途经古西域以及中亚、南亚、西亚、阿拉伯、地中海沿岸、欧洲、非洲22个国家,全面、系统地重勘了当年历史上横贯欧亚、欧、非大陆的贸易交通线。而于利祥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考察,不仅寻访考察了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航线的,即由中国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的诸多始发港;还寻访考察了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的始发港,以及由东海航线抵达的日本和韩国、朝鲜诸地。同时,于利祥还历经九死一生,沿中南半岛东岸和西岸分别作南北之行,然后经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的迪石、维川和泰国湄南河口的佛统,南下马来半岛,抵泰国巴蜀、缅甸丹那沙林、印度甘吉布勒姆,以及斯里兰卡、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系统地追踪考察。

于利祥对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系统地追踪考察实践,开创了海内外个人对整体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迹进行全面系统地实地追踪考察的先例。

于利祥通过对丝绸之路的追踪考察,深深感受到:丝绸之路的道路漫长而久远,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通道,也曾经是被战争铁蹄践踏过的道路。今天,人们应该在铭记并总结造成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苦难和伤痛之根源的同时,放弃过去的恩怨,重新用和平发展的理念把丝绸之路构建成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不断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让丝绸之路成为国际开放交流之路,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之路,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塑中华民族精神之路,成为通向世界未来的光明和平之路。

于利祥以追踪历史文化而名世。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底蕴和文化感悟力,执着的追求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毅力,行走于中华历史文明之中。首部出版的《长征追踪》大型图书,以其原创追踪摄影和实地采访手记复合成的图文并茂的独特写实风格,不仅深刻揭示了长征文化和长征精神的内涵,而且为当代提供了文化追踪和历史旅行的范例。同时,也体现了于利祥作为一个现代文化行者的精神张力,渊博的史学和摄影艺术功底。

于利祥的追踪之路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与玄奘大师锐意求真的精神,与往来于丝绸之路的古代行者之精神一脉相通。其贡献在于追踪传播了中华文化,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

2013年10月,美国有关文化机构、文化团体、老年中心和纽约州立石溪大学邀请其访问并进行文化交流。他结合自身丰富的旅行实践和创作体会,所进行的《谈谈中国旅行诗》、《玄奘之路追踪》等演讲,在美国文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文艺界侨胞、诗坛华人精英激动地沉浸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美国许多媒体都对其进行了采访报道。一些媒体在报道中评价说:“于利祥先生的演讲,令人振奋,给人启迪,他不仅弘扬了中华文化,同时也彰显了一个文化行者的独特魅力。”

他创作的《行吟天下》旅行诗集、《铜奔马》行者诗集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他所创作的《江山寻梦》文集,以及《玄奘之路追踪》、《丝绸之路追踪》、《中国历代古城追踪》、《中国古道追踪》等系列图书亦在出版准备之中。

由于其出色的人生经历和文化成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北京党史》、《中国新闻出版报》、《新华日报》、《中国交通报》、《人民前线报》、《南京日报》、《中华魂》、《神州》、《旅游时报》、《扬子晚报》、《江南时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化网》、《新浪网》、《中国军网》,《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报》,美国《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侨报》、华语电视台等40多种媒体采访和专题报道。

代表作品

代表著作:《长征追踪》、《行吟天下》

代表论文:《浅谈中国旅行诗》、《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代表展览:《永远的丰碑》

代表策划:2008(中国南京)全球汉诗大会

代表旅痕:《长征之路》、《玄奘之路》、《丝绸之路追踪》

南京图书馆共六层,每一层的书籍分类如下:

报纸阅览室(一层):主要服务于读者对报纸的需求。

外借服务区(二层):提供外借服务的区域,包括各类图书和期刊。

中文期刊借阅服务区(三层):主要提供中文期刊的阅览和外借服务。

专题文献服务区(四层):该区域主要提供近4年近5万册政治、法律、信息技术等专题类的书刊,150余种港澳台报刊、近万册德语和国际交换资料,1万余册江苏地方文献,25万余册艺术图像书刊资料,2万册新印古籍,3万册民国文献,以及江苏省政府公开信息资料的阅览服务。同时提供课题咨询、跟踪服务。

电子阅览室(五层):提供数字资源的阅览和查询服务。

典藏文献阅览室(六层):提供珍贵历史文献的阅览服务。

以上是南京图书馆各楼层书籍分类的一个粗略概述,具体书籍的分类和数量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如需获取最新的信息,建议您直接前往南京图书馆或者访问其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家大院、甘熙故居)即将复建历史上南京最大的私人藏书楼——津逮楼。昨日,应南京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邀请,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调研员、副研究员尹晓华女士走进南图做题为《走进南京古民居》的专题讲座,并向外界透露了甘熙故居二期工程的计划。

  据悉,津逮楼是清代甘家建造的一座藏书楼。甘家人仿造天一阁式样,在大板巷盖了一座上下各三楹,坐南朝北的藏书楼,起名“津逮楼”,楼为全木质,是历史上南京最大的私人藏书楼。

  津逮楼最初的主人为甘福,甘福去世后,津逮楼藏书皆传于甘熙,甘熙也是嗜书之人,还搜罗大量金石彝鼎。当时“津逮楼”所藏书籍、字画、金石彝鼎经甘国栋、甘福、甘熙祖孙三代的搜购,已相当可观。遗憾的是,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津逮楼与后花园毁于兵火,津逮楼只存在了21年,大量的藏书化为灰烬,楼中所藏宋元旧刻及外世难得复本的秘笈自此销声匿迹。

  尹晓华说,民俗博物馆初步打算在复建后的津逮楼设立展示甘家历史的主题展览,津逮楼虽毁于兵焚,但甘氏其他各室仍有不少藏书和各类线装书,连同甘氏自刻木版与刻有“津逮楼藏书”字样的柏木书框,全部捐赠给南京龙蟠里国学图书馆(即今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尹晓华透露,目前,民俗博物馆已经在与有关部门接洽,希望能在藏书楼建成后从南图古籍部取回一部分古籍作为陈列

  尹晓华透露,甘家大院二期工程还将一并修缮甘熙中进士后在大板巷42号的一处宅院,同时,甘家大院后花园也将首次复原。

  大院为何以甘熙命名

  甘家历史上名人辈出,战国时秦丞相甘茂,秦上卿甘罗,三国时东吴折冲将军甘宁,晋时于湖敬侯甘卓均为甘家先祖。而名闻南北的拳术家甘凤池、“孝义先生”甘福的名字等也是如雷贯耳,为何单单以“甘熙故居”对外宣传呢?

  尹晓华解释说,“甘熙是保护南京风貌的功臣”。据她考证,清道光中期,南京发生水患,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开后湖(即玄武湖)通长江,甘熙坚持不可这样,他经多方勘察、考证,认为如果通江,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还特地撰写了《后湖水利考》来制止这件事。

  “甘熙不仅是晚清南京著名藏书家,还精通历史地理。他在《白下琐言》中破解了南京很多历史遗案,比如南唐故宫西护龙河的位置在张府园裕民坊一带,正与今人建张府园小区时的发现相吻合;是他考证出三山、聚宝、通济三城门始建于杨吴,明初在旧址重建;如考证乌衣巷旧址在今剪子巷,谢公墩原址不在王安石半山园……”

  “我们以‘甘熙’为甘氏家族故宅命名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他在历史上,特别是对南京历史文化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尹晓华在讲座中反复强调。

  “九十九户半”的巧合

  尹晓华还结合几年来甘熙故居的修复,向听众披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南捕厅19号第一进厅堂的采光就很玄妙,南京大学天文系曾来这里实地测量。每年的冬至日,厅堂里的每个角落都洒满阳光,没有一丝寒意;而到了夏至日,阳光正好被屋檐完全挡住,人在里面感觉很凉爽,这样的变化绝对不是巧合,古人的智慧把自然与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现在的居民住宅完全依靠耗费能源来维持居住的舒适,这与古人相比其实是倒退。

  还有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很难解释得通。比如修缮甘熙故居的时候工程队技术人员惊奇地告诉博物馆专家,南捕厅地势低洼,但在施工过程中却发现地下十分干燥。通过走访老居民,工作人员了解到,历史上甘熙故居从未涝过,这很难用一般常识解释得通。

  巧合的是,甘熙故居号称“九十九间半”,而修缮故居迁出的住户也是“九十九户半”,这半户是怎么来的?一户居民迁出后儿子有了住处,而老母亲却无处安身,只好搬回故居了,恰好成全了“九十九间半”这个称谓。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