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应包括哪些方面?
保护古籍一定要忌用化学胶水、化学浆糊、玻璃胶纸等修补古籍。
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 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故而绝不可用。正确方法应为采用天然面粉浆糊,调以麝香、花椒,可达到修复与避虫双重功能。如果藏家一时无法具备以上条件,也应宁可暂时不修,待请到行家里手,再行修复,绝不可仓促滥修,加厄典籍。
忌用洋纸夹衬古籍。
许多民国版本的拓片、字帖、纸墨拓工皆属精良,可版面之上却是黄斑累累,令人扼腕。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一些书贾作坊,贪求省惜工料费用,采用了一种叫作“油光纸”的纸张(当时流行的一种廉价的西式工业法制纸),作为字帖的衬纸。由于西式纸酸碱性不合量,具有一定腐蚀力,以致许多民国旧帖惨遭“黄斑之厄”。这一遗憾也使得当今的古籍藏家得出了一条教训,即:中国古籍必须远离一切西式纸张,二者隔离,方为上策。
忌用化学杀虫剂防杀蠹虫。
一些新手藏书家,因为惧怕蠹虫蛀毁古籍,便时常使用一些化学杀虫剂喷洒书橱,结果蠹虫猖獗如故,而古籍却反遭其害,黄斑遍布书身。惨痛之余,古籍藏家们也悟出一点,传统古籍的纸张极为“娇贵”,受不得任何化学品的侵害,而化学杀虫剂的腐蚀只会造成“爱而毁之”的结果。传统的正确防虫方法应为:在书橱中放置麝香、芸香或花椒(也可采用质量上乘的印度奇南香),以香气驱杀蠹虫,效果极佳。
文档介绍: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和形式
文献的载体和形式
刻铸型载体(甲骨、金石) →书写型载体(简牍、缣帛、莎草纸、羊皮纸、贝叶等) →书写兼印刷型载体(纸) →感应性载体(胶片、磁带、磁盘、光盘数据库)
汉代,我国发明了造纸术,纸张被广泛使用,成为各类文献的理想载体,而且使用时间最长。直至目前,我国仍以纸为文献的主要载体。新近出现的感光材料和磁性材料,即胶片和磁带,是一种新型的文献载体,颇受青睐,已被广泛采用,在某些领域,大有取代纸张的趋势。
第一节载体形式
1甲骨
甲骨文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发现,当时,住在北京的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因治病的一个偶然机会,发现中药中的“龙骨”,即甲骨上刻有古文字,他便四处搜求,其得约1500片。
不久,王懿荣去世,其甲骨为丹徒人刘鹗(铁云)收藏,刘又继续收集,共计约5000片。选出其中字迹完好的1058片,于1903年拓印成《铁云藏龟》,这是著录甲骨文的第一籍。
1904年朴学大师孙诒让据此写成《契文举例》二卷,可谓我国学者研究甲骨文的开始。
1907年上虞罗振玉开始收藏甲骨,并亲自前往调查,所得甲骨三万片以上。
罗振玉于1913年先后印行了《殷墟书契后编》等专著,成为研究甲骨文献的必读之书。
王国维于1917年发表《殷先公先王考》,以实物为依据论证了《史记·殷本纪》所载王世系为信史,是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论文。
从1928年至1937年,前中央研究院先后对河南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获大批甲骨文,并编印出版了《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
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成《殷墟文字缀合》,近年又编成《甲骨文合集》,洋洋大观,集甲骨文之大成。
2金石
商代至秦汉时期,奴隶主贵族主要采用铜和锡的合金,铸造礼器、乐器、日用品等器物,因它呈青灰色,故称青铜器。青铜器其上常常铸上或刻有文字,简称“铭文”,又称“金文”。
青铜器中的礼器以鼎居多,乐器以钟居多,所以前人便把钟和鼎作为青铜器的别称,其铭文又习称“钟鼎文”。
石刻,比在青铜器上刻铸文字较为容易,秦汉以来,石刻逐渐取代了金刻的主要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唐代初年发现于大兴县(今陕西宝鸡市南),在10个琢磨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诗一首,歌咏秦国君畋猎游乐生活,故又称“猎碣”。
关于石鼓的制作时代,争议颇多,或谓周宣王时所作,或谓周成王时所作。南宋郑樵因其文往往与秦器相合,定为秦刻。后世亦多从此说,公认石鼓石为秦刻石,石鼓经千余年的辗转流移,十石文字大多剥落,其中一石,字迹竟全然无存,原石今藏故宫博物院。
郭沫若有《石鼓文研究》一书,可资参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巡行各地,到处刻石记功。计有泰山、峄山、琅琊、支罘、东观、碣石和会嵇等刻石。字体均为小篆,相传为李斯所书。这些石刻大都湮没,现仅琅琊石刻残存
13行87字,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院。司马迁将这些石刻文字收入《秦始皇本纪》,开创了以石刻文字为史料的先例。
“石经”:自东汉以来,魏、唐、后蜀、两宋和清各朝均刻有石经。其中最重要的有《熹平石经》(东汉)、《正始石经》(魏)和《开成石经》(唐)三种。
三、简牍
简牍,即竹(或木)简与木版的合称。
古代把书写的狭长竹片,称作“简”,把木版称为“牍”或“版”。版牍呈四方形,亦称“方”。把诸简编连在一起称“册”,是编连诸简的象形字。“册”通策,亦称“策”。古人常说的“简牍”、“方策”就是指写在竹片木版上的书籍。
简策的编连方法,有的是先编后写,也有的是先写后编。用牛皮编连的称“韦编”。
“晚喜《易》,读《易》书韦编三绝。”
——《史记·孔子世家》
用丝带编连的叫“丝编”,有各种颜色
“孙子书,以杀青简,编以缥丝绳。”
——刘向《别录》
1977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竹简4942枚,大部分为先秦古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墨子》、《管子》、《晏子》,及军、政、阴阳杂占的佚篇。同年11月,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医药简版92块,完整医方30多个,另载针炙穴位,刺疗禁忌。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出土的简版。墓主为汉汝阴侯夏侯灶夫妇。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发现。阜阳汉简经整理编分为10多种古籍,因原有书名标题无一残存,今名或用传本原名,或据内容另拟。其中有《苍颉篇》、《诗经》、《周易》、《万物》、《吕氏春秋》等。
1973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竹简,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本子的并行本,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秦简1155枚,计书10种:《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问答》等。
1972年至1976年,额洛纳河流域发掘汉简近3万枚,编绳未烂,已整理出70多个较完整的薄册,这对于了解简策体制非常重要。
牍是把干木头锯为段,再锯为薄片,削平,叫版,写了字总称牍。简牍作为文献的载体,比起甲骨、金石来,具取材容易、制作书写方便的优越性,但简牍容纳的字数毕竟有限,而保存、携带、阅读都很不方便。
四、缣帛
缣帛,丝织品的总称。古代的丝织品作为文献的载体,一般称为帛书。丝织品又称素、缯、缣,故亦可称之为“素书”、“缯书”、“缣书”。还可简称为“素”和“缣帛”。
帛书的优缺点:
(优)轻柔薄软而平滑,易于书写;易于截取;方便携带等。
(缺)不易长久保存;价格昂贵。
帛书的产生大概在春秋简牍行时,已开始用丝织品写文章。
先秦文献中常有“竹帛”并提的记载,就是指竹简和帛书而言。
西汉刘向校书竹、帛兼用,到东汉官府及上层人物,则喜缣帛,厌用简策。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大批西汉帛书,有《老子》、《十大经》、《战国纵横家书》,及兵书、医书、历史、哲学、历史等著述。其多而完整,有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也丰富了我们对缣帛的认识。
“著于竹帛谓之书”,简册和帛书在汉代是书籍的主要形式,就是在纸张发明以后一段时间里,缣帛仍然在继续使用。直至隋、唐以后,除了画家、书法家之外,一般人便不再使用缣帛。
五、纸张
纸张,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书写材料,是较为理想的文献载体。简牍易得而笨重,缣帛轻柔而昂贵,作为书写材料则不便于携带。
《后汉书》卷78《蔡伦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
东汉和帝时,担任尚书令的宦官蔡伦发明“蔡侯纸”。这种纸造价低廉、轻薄,宜于书写,被逐渐推广开来。
中国发明的造纸方法,经过六七百年后,流传到中亚,后又传播到欧洲、美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东汉至魏晋,一直是缣帛、竹木简、纸张三者并用,贵族和上层阶级重帛轻纸观念仍然强烈。东晋永兴三年(404),桓玄皇帝下令“以纸代简”。从此,确立了纸作为唯一的文献载体的地位,结束了简帛时代。
古代名纸
宣纸
薛涛笺
谢公笺
澄心堂纸
毛边纸
连史纸
六、胶片、磁带
胶片,感光材料的总称。印刷业使用的感光材料有黑白感光片和彩色感光片。
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和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于6月25—27日在广州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的80多名专家与会,共提交相关论文69篇。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夏泉,《中国史研究》主编彭卫,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刘正刚等在开幕式发言时指出,历史文献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大数据时代给中国古代史研究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更多新文献不断被发现、特别是数据库等应用方式的普及,需要研究者具备更好的史识与问题意识;应该处理好传世文献与出土新资料之间的关系,不能过度重视新资料而忽视传世文献;历史文献的书写在不同时代都有可能经历了增减和改造,因此历史研究者还要做好文本考证工作,处理好追求小“真”与大“真”的关系。
在大会学术报告和小组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分别选取正史、文集、志书、档案、类书等传世文献资料及考古发掘、碑刻、简牍等资料,就其如何促进古代社会研究展开热烈讨论。从论文及讨论情况看,此次会议有四个特点:
其一,这是一次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学术论文涉及历史学、文献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学、考古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还有部分学者提交了大数据时代如何深化中国古代史研究方面的文章,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对于开阔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视角,以及学科之间相互借鉴研究方法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二,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并重。大多数学者仍偏重于从传世历史文献中发现新问题,或对传世文献进行新解读,也有部分学者重视对新发现的文献材料的运用,如对韩国、英国、德国、日本等相关机构所藏文献的新发现进行探讨,对闽东地区新发现契约文书展开研究,还有学者重视对出土文献的运用与解读。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程章灿教授认为书札是提供历史人物与事件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其史料、艺术、文物价值都很重要。书札文献的整理出版有字迹辨认难、收发信人考证难、多页书信排序难、甄别真伪难等困难,需要从文献史料角度、书法艺术角度以及笺纸文物角度相互结合,推进数量众多的历史书札的研究和利用。
其三,注重运用多种文献资料展开比较研究。与会专家的研究中展现出将传统文献(如正史、文集、笔记、方志等)、民间文献(如碑刻、家谱)、新出土资料、口述资料等进行比较互证,展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讨论的特点。如著名蒙元史专家、南京大学刘迎胜教授,针对陈桱《通鉴续编》中一段与蒙古先世和成吉思汗建国前有关的记载,与《元史》《圣武亲征录》《蒙古秘史》等文献进行细致比对,进而对《通鉴续编》中的相关记载及其传播流变做了细致考察。刘正刚教授以明初女官制度为例,指出地方文献对正史有重要的补充完善价值,虽然女官个体在正史中不见踪影,但通过地方志、文集、碑刻、族谱等资料,可以逐步复原她们的鲜活形象。
其四,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探讨,也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如对历史实证主义的思考,对目前学界存在的“二重证据法”的过度解读现象的思考和认识等。东北师范大学赵轶峰教授提出要重新思考历史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彭卫教授以秦汉史为例,提出应当处理好传世文献与新出资料的关系,他认为传世文献是构建我们对秦汉时代历史想象的基本脉络和空间,出土资料一个重要功用在于纠谬、连接历史碎片,两者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
唐代文献学家注释儒学经典一般不违背古注和旧注确立了什么原则
第一节 “文献”与“古典文献学”
文献的定义:“文献”最早见于《论语·八侑》,以郑玄、朱熹为代表将“文献”一词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指的是书面材料,即文章和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文献的概念后来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典籍的偏义结构,今天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学”的概念最早见于1920年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最早名其书者的是1930年郑鹤春、郑鹤声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献学概要》
第 2 页
古典文献学一般指广义的校雠学,即有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开创的。
“文献学”: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在我国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一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和研究的学者被称为校雠学家。传统文献学正是在综合校雠、目录、版本诸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词典》
古典文献: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兴起以前的文献,基本上是以文言文
第 3 页
和繁体字书写的文献。
第二节 古典文献学的知识范围与功用
王欣夫把目录、版本、校勘视为“文献学的三位一体”。
目录: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和检索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目录学:研究目录学得形成与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专门学问。
(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最大功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 4 页
版本: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
版本学: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各种版本的真伪高下德尔专门学问。
校勘: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
校勘学: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学问。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汉人整理和传授儒家经典文献主要通过两
第 5 页
种文本方式:一是口耳相传,靠背诵和记忆来流传的文本,记录所用的文字是当时的隶书,成为今文。二是从墙壁夹层或地下挖掘出来的文本,是用先秦六国的文字书写的,称为古文。
熹平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灵帝召诸儒正定经书文字,校书官和书法家蔡邕亲自书写与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供后儒晚学取正经文,史称“熹平石经”。
郑玄的学术成就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两汉古典文献学得集大成者。
魏晋南北朝,图书分类上最大的变化就是
第 6 页
由《汉书·艺文志》确立的六分法转变为经史子集的四分法。
三体石经: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按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又称三字石经。
唐疏在注解上坚持“疏不破注”的原则,即疏一般不违背所选定的古注或旧注的解说。
宋代古典文献学成就:一史部书的编纂与整理,二集部书的编纂与整理,三金石考据学,四公司目录学:私家目录代表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茅《遂初堂书目》,高似孙《子略》。晁、陈书目都是提要式,继承
第 7 页
了刘向《别录》以来的优良的叙录传统。尤茅书目首开著录书籍版本的先例。高似孙书目,专就子部书所作的专科目录。
明代私人编刻图书最为人称道的是毛晋,其藏书和刻书以汲古阁著称。
《四库全书》乾隆年间编写,八部,分藏于北方四阁即北京皇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南方三阁即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另有副本一部藏翰林院。
清代:
整理和研究《说文解字》最为突出的“四
第 8 页
大家”,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解字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光绪二十五年,为古文字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孙诒让是最早研究甲骨文字的学者,其《契文举例》是我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专著。
第一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
从我国古典文献发展的历史来看,先后出现的载体形式主要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电子等。
一、 甲骨
第 9 页
龟甲和兽骨的合称。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殷墟卜辞”。甲骨文由清末光绪年间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
刘鹗的《铁云藏龟》,是我国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书。
1959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综合各家之书,编了一部大型的甲骨文献图书《甲骨文合集》。
二、 金石
金文:金,指青铜器。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
钟鼎文:三代时,钟、鼎为最重之器,铸
第 10 页
刻的金文器具以钟鼎居多故后世又称金文为钟鼎文。西周时钟鼎文最为盛行的年代。
铭文:周代贵族选择一些既贵重又可长久保存的青铜器,在上面铸刻铭文,因此金文又被称为为铭文,铭辞。
毛公鼎的铭文最长,共497字。
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秦刻石鼓,即在十块鼓形石头上刻有十首四言诗。
儒家经典刻石:蔡邕“熹平石经”,唐石经(开成石经),“乾隆石经(清石经)”。佛经刻石:房山石经
宋代形成专门的“金石学”。
第 11 页
石刻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最完备)。北京图书馆《历代石刻史料汇编》。
三、 竹木
一封信的“封”,如何解释?
竹,指竹简;木,指木牍。合称简牍。
先把竹子剖成一片一片的,为防虫蛀,先作脱水处理,用火烤干竹子里的水分,像出汗一样,也称为“汗青”,这道工序叫做“杀青”。
木牍指用来书写的木版或木片,一尺见方的牍叫做“方”。从汉代起,木牍的标准长
第 12 页
度为一尺,所以后来书信被称为“尺牍”。业,木板如果再做得大一些就叫业。
肄业,指读大版子书,毕业则指大版子书读完了。
四、 缣帛,丝织品
五、 纸张
东晋时纸基本上取代简牍。
六、 电子
特色:无形;存储量大。
第三节、古典文献的类型
中国古代文献学家根据他们对古典文献内
第 13 页
容及其学术性质的理解,进行了分类,形成了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的六分法(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和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经史子集)。
一、总集
总集是汇集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钟体裁的作品。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总集。
“总集”的名称起源于南朝梁代阮孝绪的《七录·序目》。
第 14 页
中国古典文献中,早起影响最大的诗文总集是晋人挚虞编的《文章流别集》。
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是萧统的《文选》。其重要意义在于编者有意识地将经史子与“文”区别开来,把经史子文献排除在文学文献之外,只保留了史书中有文采的史论和史述赞,为后世总集的编纂提供了一种范式。
现存的古代史志书目中,《隋书·经籍志》最先立总集类。
总集的分类(按编集的时段和体裁划分):
宋人吕祖谦编集的《宋文鉴》,沿用《文选》以来总集的旧例。
第 15 页
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南朝梁代徐陵《玉台新咏》
《诗经》——不是诗歌总集,而是属于传统文献分类中的“经部”。
《楚辞》——在传统主流文献分类中被单独作为一个类别列入集部之首,而不把它看作是总集。
二、别集:相对总集而言,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四、丛书:
指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理念和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的书名,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最早用“
第 16 页
丛书”二字作为书名的是唐人陆龟蒙的《笠泽丛书》(只是个人的诗文集)。现在的一般看法是,南宋俞鼎孙、俞经编辑的《儒学警悟》是最早的丛书。南宋左圭《百川学海》为现存大规模综合性丛书的先声。
丛书功用
1、保存典籍,免于失传
2、集中存放,便于查找
五、工具书
类书:
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
第 17 页
类书采辑古典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下又分若干子目,以供读者读书或写作时查阅、征引。
作用:辑佚和校勘古典文献,查找资料、辞藻
著名的类书:“宋代四大书”:《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骈字类编》。(《太平御览》是综合性类书,《太平广记》属于专科性类书,主要搜集小说方面资料。《文苑英华》是一部诗歌总集。)
类书功用
第 18 页
1、查找资料
2、查找辞藻
3、校勘和考定图书
4、辑佚
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目录
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一、 一书目录
古时,目录位于全书之末是古书的通例。
二、 群书目录
第 19 页
产生于我国图书、目录事业正式兴起的西汉时期。
历来目录学家多以杨仆奉汉武帝之命整理的兵书目录《兵录》为现知最早的群书目录。
西汉末年成帝时,刘向、刘歆在凤奉命校书的过程中,编制成综合性图书目录《别录》和《七略》,则树立了群书目录的典范。班固依《七略》“删其要以备典籍”而修成的《汉书·艺文志》是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图书目录。
三、 目录一词的异名
目录一词最早见于《别录》和《七略》
第 20 页
四、 目录学的名义
刘向是我国目录学创始人
校雠:“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
五、 目录学的兴起与发展
《兵录》是见于记载的我国第一部兵书专科目录。
刘向所写的各书叙录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树立了叙录体目录的典型。刘向把所校各书的叙录汇集成编,成为《别录》,是一部汇集诸书叙录的提要目录学著作。
第 21 页
刘歆根据刘向的《别录》,“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最终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国家图书分类目录。
东汉目录事业的成就,集中表现在班固依《七略》而编撰的《汉书·艺文志》上,并由此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王俭《七志》和粱阮孝绪《七录》这两部私人编制的综合性系统目录,则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目录著作。
第二节、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古代目录书的基本结构:书名、叙录、类序
第 22 页
一、 书名
二、 叙录
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
1传录体叙录,始于王俭《七志》,偏重于作者传记而不述内容主旨。
第 23 页
2辑录体叙录,是辑录诸家评述和其他书内有关资料而成的叙录。特点:不由叙录撰写者自己直接介绍评述,而是广泛汇集已有的相关资料。以元马端临《文献统考·经籍志》为代表。
3除此之外,如《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以自注的形式,对所载某些图书的作者、内容、亡佚、残缺情况作简要说明,也可以看做一种不同的叙录方式。
三、 类序
是古代目录书中介绍某一部类图书的学术流变、特点、得失的说明性文字,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与叙录一起,体现了
第 24 页
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
类序之体起源于《七略》中的《缉略》。
古代目录因其结构不同而形成的三种体制:
1、部类之后有类序,书名下面有解题,三项俱全。如晁公武《群斋读书志》
2、有类序而无解题的,具有两项。如《汉书 艺文志》
3、类序、解题皆无而只著录书名的,即只有一项。如《新唐书》
第三节、五代目录的分类沿革(大题目)
第 25 页
我国是最早把分类思想应用到图书编排上的国家。公元前一世纪就产生了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分类图书目录——《七略》
一、《七略》创始的“六分法”
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始于《七略》。,包括“缉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缉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
反映了当时学术和图书状况的实际
二、《七志》与《七录》的“七分法”
继承了《七略》传统,但有所创造,反映了当时佛、道书籍兴起的实际情况。
第 26 页
三、由《中经》到《隋书·经籍志》:“四分法”的确立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成熟于东晋时的李充。
四、经史子集四部概述。
五、不守成规的其他分类法
清光绪初年张之洞《书目答问》,采用了以“丛书”和经史子集四部并列的“五分法”,后来被实际运用到近代和现代的古籍编目工作中。
第四节、古代目录书的类别
一、国家图书目录(官修目录)
第 27 页
代表作:汉《七略》,宋王尧臣《崇文总目》,清《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达到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最高峰。
二、史志目录
第一部史志目录《汉书·艺文志》
三、私家目录
起自南朝宋齐时目录学家王俭的《七志》,稍后又有梁阮孝绪的《七录》。
现存宋代著名私人藏书目录有以下三家
晁公武《群斋读书志》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第 28 页
尤袤《遂初堂书目》
四、丛书目录
专门性的丛书目录,以清嘉庆四年顾修所编录的《汇刻书目初编》为最早。
规模及影响最大的事《中国丛书综录》。
五、其他目录
专科目录:高似孙《史略》、《子略》
第五节、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目录学得最大功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一、 有利于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学术的盛衰
第 29 页
二、 有助于粗知学术源流,了解学术演变。
三、 有助于文化学术的研究和古典文献的整理。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分析?(论述题)
1、通过分类反映学术,以《七略》为例
2、文字叙述。
具体见群文件
第三章、古典文献的版本
第一节、版本的源流及名称
一、版本,广义指一切形式的书本,狭义指与“写本”相对的雕刻木板印刷的书本。
第 30 页
二、现代版本概念:今人谈到版本,一般均采用广义的版本概念。现代人的版本意识很大程度上与知识产权相联系。
早在西汉末年,刘向等人在校理秘阁藏书时就非常注意版本问题,《别录》中谈到他们利用中书、太常书、太史书、臣向书、臣参书、大中大夫卜圭书、射声校尉立书等多种版本为其校书服务,整理出最完善最权威的版本。
第二节、版本类别
一、 写本
因其性质及作用不同分为:
1手稿本(作者亲笔书写)
第 31 页
2稿本(非作者亲笔所写 ,但经过作者校改,一般有作者印鉴)
3抄本
4影钞本:照底本影摩的本子→明毛晋汲古阁
5抄稿本:一般据抄者跋者来定
二、 刻本
一般认为现存最早唐刻本为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刻印出版的《金刚经》
三、 善本
指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
第 32 页
一方面的特殊价值。不仅原本和接近原本的可称为善本,大凡经过名家精校过的版本都可视为善本。
1 时代标准:时代早
2 文物价值:稀见(罕传本或孤本);名家(手稿、手批手校、亲笔题跋)
3 学术价值:精注精校、不缺不讹
孤本指现存唯一版本
四、 活字本与影印本
第三节、纸书的装式
第 33 页
第 34 页
一卷轴装
1 一个完整的卷子包括轴、卷、褾(音表)、带四个部分
2 卷子都画有竖格,称“边准”
3 卷子摆在架上不易寻检,一般要在卷轴一端悬挂标签,称为“签”。标签一般用牙质的,故名“牙签”
4 人们用丝织品做成袋子来装卷子,这种装书的袋子叫做“帙”,也称“书衣”。一帙通常为十卷。由于卷帙关系密切,后人常常以“卷帙”指代书籍。
二旋风装
1 又称“叶子”、“龙鳞装”
第 35 页
2 故宫博物院保存有国内唯一一本旋风装图书,据说即吴彩鸾写本《唐韵》
三梵夹装
四经折装,成为中国佛、道二教经典的主要装帧形式,经折装之名也由此而来。
五蝴蝶装,宋元时期书籍的主要装帧形式
六包背装,是对蝴蝶装的改进,明代最为盛行
七线装
蝴蝶装与包背装的优点与缺点(同与不同)
第 36 页
蝴蝶装 :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蝴蝶装是宋元版书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适应了雕版印刷的一页一版的特点,是一重大进步。《明史艺文志》序称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但这种版心内向的装订形式,人们翻阅时会遇到无字页面,同时版心易于脱落,造成掉页,所以逐渐又为包背装取代。 包背装 :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
第 37 页
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凶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也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包背装改变了蝴蝶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页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的缺点,所以后来又发展为线装形式。
第四节 版本鉴别与选择
版本鉴别:对特定版本(包括刻本、写本)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人、版次,以及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其他版本,该版本在同书的各版本中处于什么地位等进行鉴别,从而确定其版本价值。
刻本的鉴别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 38 页
一是版本的形式,包括牌记、刻工、字体、版式、纸墨、讳字、装帧等
二是书籍的内容。包括序跋、人名、地名、官名、年代、事件等
三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书的题记、藏印,各种图书目录对该版本的著录,以及有关该版本研究的著作和论文。
一、 依据版本形式进行鉴别
1验牌记
牌记:又名碑牌、木记、墨围,俗称书牌子,是刻书的一种版本记录,相当于今天的版权页,以其有墨栏围绕而得名。一般认为牌记兴起于宋。一般为长方形,也有
第 39 页
作钟形、鼎形、琴形等其他形状。在书中的位置不定。通常为一行或两行字,用以说明刻书的时间、地点或刻书人、刻书铺号等
3 考刻工
宋、元刻本,除部分坊刻本外,一般都有刻工姓名,多刻于书口下端。
真正对刻工进行系统研究的,当数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为最早。
3看版式,即书版的样式,包括版面、栏线、行款(以半页计算)、版心等部分
第 40 页
4.查讳字:改字、空字、缺笔、改音。
第 41 页
5.看字体
宋刻本有肥瘦,肥者学颜,气魄宏伟,笔势生动,瘦者学欧,柳。
地域上,浙本欧体、署本颜体、闽本柳体
元代赵孟頫体,明代宋体,清代仿宋体和软体(楷体)
6.看纸墨
清人喜用开化纸,此纸因产于浙江开化而得名,南方也叫“桃花纸”
乾隆以后印书常用连史纸——清代最贵的纸
7.看装帧
第 42 页
8审书名
二、 依版本内容进行鉴别
1, 读序跋。
注意:一是要考察序跋是否完整,二是覆刻本是照原本覆刻,其序跋只能作为鉴别原刻本的依据,不能用来鉴别覆刻本,三是作伪本挖改原序跋,或编造假序跋,提供虚假信息,也会影响版本鉴别。
2,审内容,判定该书版刻上限
三、 依据前人研究成果
1 读题识。题识即藏书家或其他人在书上所留下的题跋识语。
第 43 页
2 审藏印。古代藏书家有一个传统,喜欢在收藏的图书上铃上自己的藏书印,表明此书为其鉴定收藏。
3 查著录。
第四章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校勘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恢复文献的原貌。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有四种:一、讹—将原有的字写错了。二、脱—将原有的字弄丢了。三、衍—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字。四、倒—将原有的字变换了位置。
此外,还有多重错误。
第 44 页
校雠的内涵:狭义仅指校勘。广义——梳理群书,进行编目,除校勘之外,还把目录乃至版本等内容包括进来。
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校勘:删除错误,改正文本
校对:比较书面材料的文字异同
校勘者应有的态度:多闻阙疑
第二节、校勘的资料
第三节、校勘的主要方法
陈垣先生在《校勘学释例》中总结了《校法四例》:(记四种方法各自优点缺点)
第 45 页
一、 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选择一种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逐字逐句地比较,把各本的异同记录下来。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也。优点:便于发现文献中的错误和找到改正错误的依据。对校的前提在于广泛收集现存的各种版本,分析版本的源流,鉴别版本的优劣,确定底本和校本。
二、 本校:将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称为本校。分为据相同词句、相同句式、对文、文义校勘。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依据,
第 46 页
要求熟读全书。前提是书籍必须出自一人之手,资料来源必须相同。特点是以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抉择异同而正误。优点在于无对校本和他校本可据的情况下,仍能校正错误。缺点是有一定局限性,一般不可妄改校出的误脱衍倒。
三、 他校: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某一文献称他校。以他书校本书。前提是必须弄清本书与他书的关系,对他书必须有所选择。特点是范围最广、用力最劳,非此法不能证明文字的讹误,不宜轻改原文。
四、 理校:即推理的校勘,是校勘工作的补充方法。当我们发现了书面材料中的确
第 47 页
存在着错误,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供比勘时,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改正。通常需要从语言、体例、史实等方面寻找作为推理的依据。前提是必须精通古汉语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
五、 综合考辨:在校勘实践中,这些方法往往都是综合地加以使用的——使人更加信服。
六、 校勘的具体方法
改写书面材料、撰写校勘记
底本:底本是校勘时选用为主的本子,用种种方法对这个本子进行校勘处理,这个本子就是校勘用的底本。一般情况下也可叫“工作本”。 选择底本要尽量选用善本。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传承保护中医学术,弘扬中医药文化,对助力健康中国意义重大。中医药古籍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的重要知识载体,是中医药学继承、发展、创新的源头、底气和信心。
一是组织实施好《中华医藏》编纂出版项目,推进中医药古籍文献调查、保护和研究工作。
二是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开展面向临床的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挖掘出版,以及中医药特色技术筛选评价和传承应用。
三是推动建设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加快全国中医古籍数字化,推进有关古籍数字资源的保护、整合、共享。
四是推动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五是加强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等的活态传承,推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工作试点,支持中医学术流派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第四十二条
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遴选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并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相关的学术资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传承活动。
第四十三条
国家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
国家对经依法认定属于国家秘密的传统中药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实行特殊保护。
古籍破损的原因形形色色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虫蛀鼠啮、霉蚀、酸化、老化、使用中的磨损等。针对不同的病因,古籍修复师都要开出不同的修补方案。
①对于那些刚出库等待修复的古籍,首先需要建立修复档案,拍摄每一页的破损情况,建立图像和文字档案。再根据破损情况设计修复方案。
②拆书,揭页。面对一些破损严重的古籍,将粘连的古籍分页也绝非易事,得使用“干揭”、“湿揭”、“蒸揭”等手法。揭好页后,需要为每一页书籍编号,否则书籍顺序会被打乱。
③古籍修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全手工修复,另一种是使用纸浆补孔设备修复。在开始修补之前,需要先为古籍配纸。古籍修复手工纸可以分为麻纸、竹纸、皮纸、混料纸等。修复古籍需要选用古法造纸的纸,即仿造古时候的原材料、帘纹、工艺生产的纸张。修书不是选择最贵的纸,而是要选择最恰当的纸。有些制纸工艺现在已经失传,为古籍修复带来很多不便。选配的纸张通常要与待修的古籍材质、帘纹相同、颜色相仿。如遇材质特殊或带有颜色的纸张,还需要自行调配纸浆或为纸张染色。
④选好配纸,就进入正式手工修补环节。古籍修复过程中最常遇到的是修补破洞,所用工具即是最简单的一张纸、一支毛笔、一碗浆糊。具体步骤为用沾上浆糊的毛笔在破洞处涂刷,将补纸快速粘在破洞上填补破洞。修补过程中所选用的浆糊必须是去筋的小麦淀粉所调制,这样的浆糊一则浆性温和、稳定性好,而且具有操作的可逆性,一则因为所用修复材料需要天然不含化学成分。
⑤纸浆补孔机修复一般适用于虫蛀破损严重的古籍。这种机器修复机由国外进口,上海仅两台,操作步骤包括放入修复纸和文献、加盖注水、倒入纸浆、放水,最后在书页上垫保护纸,放到冷吸力台上,进行干燥处理。
⑥所有修补完的书页,需要进行压平处理。在书页上喷上水,放在吸水纸内压平,等书页干燥、压平整之后,再拿出来折页,修剪书页上多余的补纸。修剪完后,在装订前还需将所有书页放入压书机进行压平处理。
⑦经过压平处理后的书页将被复原装订成册。装订过程包括搓纸捻钉、理齐、打眼、穿纸捻钉……搓纸捻钉是一个手工活,没学过的人肯定搓不好,搓出来的钉头要硬硬的,里边则是空心的。
⑧理齐、打眼均是细致活,每一针下去都要对准古籍原先留下的钉孔,不能有丝毫误差,否则会对古籍造成新的损害。
⑨穿纸捻钉。这是流传上千年的古籍装订方法。纸捻钉可以保持长久不坏,古人很聪明,用纸捻钉来固定书叶,即便订书的线断了,书叶也不会散。最后一步是粘上封面,用真丝线装订。
一、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
1、 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
2、 传统文献学又叫做校雠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所开创。
3、 古典文献学的传统主干知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
4、 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5、 古典文献按照问世或流传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出土文献是商代的甲骨文,最早的传世文献是《易经》《诗经》《尚书》。
6、 刘向开始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第一次有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有计划的文献整理工作,著有〈别录〉一书。刘歆在刘向〈别录〉的基础上,撮其指要,著为〈七略〉。
7、 两汉古典文献学的集大成者是郑玄。
8、 魏晋玄学以谈论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为风尚。
9、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古典文献的传播与发现上两件值得关注的大事是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和汲冢竹书的发现。
10、单行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如《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词律》。
11、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文选》
12、《百川学海》刻于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流传较广,是中国最早刻印的一部丛书。
13、《古今说海》是我国最早的小说专门丛书。
14、《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型的综合性丛书。
15、我国最早的书目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别录》《七略》;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书目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制》《四库全书总目》
16、中国最早的字典和词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尔雅》;古代最常见的韵书是《广韵》,它代表了汉语中古语音系统。古代规模最大的词典兼韵书是清人编撰的《佩文韵府》;
收汉字最多的现代字典是《汉语大字典》。
17、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皇览》,历代著名的类书有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18、十通是指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通)
《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
19、我国最早的一书目录是《易·序卦传》
20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群书目录是《汉书·艺文志》。我国最早的目录书是《别录》。
21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有讹、脱、衍、倒。
22旋风装又叫做龙鳞装 。
23.东汉蔡邕的《蔡中郎集》,题“汉左中郎将蔡邕伯喈撰”,“左中郎将”是官职,“伯喈”是字;三国魏曹植的《曹子建集》,题“魏陈思王曹植撰”,“陈”是封地,“陈王”是封爵名,“思”谥号;南宋张炎的《山中白云词》,题“西秦玉田生张炎叔夏”,“西秦”(今甘肃天水)是他的原籍,“玉田生”是号,“叔夏”是字。
24 正史中只有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为私人修撰,其余均是官修。
25辨伪的核心内容是考证认定图书文献形成的真实年代。
26纪传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27、我国著录甲骨文第一书是刘鹗的《铁云藏龟》
28、金文,又叫铭文、钟鼎文、彝器款识
29、孙诒让是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其《契文举例》是我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专著。
30、汉代人将《左传》与《国语》看作《春秋》的内、外传,认为皆左丘明所作。
31、古书注音方式有直音,反切,注解术语读若、读如、如字。
32编年体史书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33纪传体三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
34东汉荀悦所编的《汉纪》全称《东观汉纪》,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官修国史,也是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35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36古书一般格式是小题在上,大题在下。“周南关雎古训传第一”是小题,列于上;毛诗是大题,列于此行之下。
37汉代人将《左传》《国语》看做是《春秋》的内外传,作者都是左丘明。
38、文献文字在传写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叫夺文、阙文。
39、蜀本是指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字体多使用颜体。
40、杭本是指宋代浙江地区所刻的书,字体多使用柳体。
二、名词解释
1、十家九流:「九流」是指: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是李悝、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 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邓析子; 阴阳家,代表人物是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鬼谷子; 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淮南王; 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 「九流」之上再加上小说家 (代表人物是青史子),就是「十家」了。由于小说家只是道听途说,没有有系统的理论,因而不大受世人重视,所以不入流,只能称做「家」。
2、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校勘方法。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3、祖本:即初刻本,是最早成书刻印的版本,为后来衍生的同一著作各种不同版本的来源和依据。
4、善本:是指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或学术价值较高的本子。
5、写本:又称手写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非经制版印刷而由手写成书的本子,狭义的写本是指人们约定俗成的唐以前的本子。
6、九经正义:为了统一南北经学,解决“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之弊,唐太宗命令孔颖达等人撰写《易》《诗》《书》《左传》《礼记》的义疏,书成名为《五经正义》。高宗时作为官府教材和考试取士的标准经说。后来又有贾公彦作《周礼疏》《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疏》,合成九经正义。
7、别集:是指汇集某一个作者所著多种文体作品为一书的文献著作,与“总集”相对而言。如《陆放翁全集》《韩昌黎集》《文山先生集》《杜少陵集》等。别集比较系统地收载了某一个作者的著作,所以这就为研究该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创作提供了较重要的材料,为研究所涉及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它对保存历史文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编辑总集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依据。
8、《十三经注疏》: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9、十通:是指我国古代十部著名的政书,包括:唐代杜佑根据刘秩所编《通典》,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朝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献通考》和清末刘锦藻所编《皇朝(清)续文献通考》。“十通”使我国几千年的古代典章制度有了系统完整的记载。
10、三体石经:魏正始年间在石头上刊刻的经书。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按照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故称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其中完整刊立的有《尚书》《春秋》,未刊完的有《左传》。三体石经在古文字学和校勘学上都有很大价值。
11、蜀本: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世称“蜀本”。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颜体,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版心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没有耳子。版心下端多有刊工姓名。纸张洁白,校勘精当,可与浙本相媲美。由于在宋末元军进攻四川时大肆焚毁抢掠,因而蜀本流传至今,比浙本、建本要少得多了。蜀本中又可分为成都本、眉山本。
本文2023-08-05 07:18: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