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的宇宙结构模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华严经》的宇宙结构模型,第1张

    《华严经》的宇宙结构模型

  ------摘自逸尘先生《正确认识佛教》

《华严经》是经中之王,王中之王。不读华严是不能全面深入的认识佛教,理解佛教的。佛在《华严经》中不仅系统讲述了从凡夫到菩萨到佛果的修行过程和方法,还讲述了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回答了二千五百多年后众生仍疑惑不解的诸多问题。比如我们这个宇宙究竟有多大,现代科学认为约有500亿光年,而佛在华严经中告诉我们的,却大得不可思议。

佛在《华严经》中讲到的宇宙结构是这样的:地球、月亮、太阳都围绕须弥山转。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太阳系是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转的。佛提出了三千大千世界的结构模型,即一个银河系为一个世界,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换一种说法就是一千个银河系为一小千世界(银河系的直径为十万光年)。一百万个银河系为一中千世界,十亿个银河系为一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的距离=10万光年x10亿=100万亿光年,远远超过现代天文学对宇宙认知的几百亿光年的长度)。这还没有完,无量的大千世界,构成世界种,无量的世界种构成世界海。《华严经》的世界安立图上,中间的叫华藏庄严世界海,其上下左右有十个世界海围绕,其大小均恰于华藏庄严世界海相等,此种结构,还有很多,不可穷尽。《华严经》认为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也没有中心。我们分析一下,一光年的距离是9460730472580800米,银河系的直径是十万光年,其距离是上面那个数字乘上10万。就是946073047258080000千米。那么小千世界有一个银河系,大千世界有十亿个银河系。把银河系的距离乘以10亿,便是大千世界的总距离长度了。佛告诉我们,宇宙中有无量无数的大千世界,这个宇宙之大就太难以想象了。为了描述佛所见到的广阔无垠的宇宙,佛传门提出了最早的天文数学。

佛又告诉我们,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是处于'普照十方炽燃宝光明世界种'之中。这个世界总种共有20层,娑婆世界居于第十三层,有十三个刹尘世界围绕。在华藏庄严世界海中,这个炽燃宝光明世界种居于中央,有十个不可说世界围绕。“不可说”是佛创立的一个数名如果用计数法来表示,是10465229798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次方, 其方次就有46位数。一个不可说就已经大的惊人,十个更了不得。

在十方世界海安立图中,居于中央的是华藏庄严世界海。它的十方共有10个世界海围绕,上方是“摩尼宝照耀庄严世界海”。下方是“莲花香妙德藏世界海”。居于东方的是“清净光莲花庄严世界海”。居于西方的是“可爱乐宝光明世界海”。居于北方的是“畏琉璃莲华光圆满藏世界海”。居于南方的是“一切宝月光明庄严藏世界海”。居于东南的是“金庄严琉璃光普照世界海”。居于东北的是“阎浮檀金玻璃色幢世界海”。居于西北的是“宝光照耀世界海”。居于西南的是“日光遍照世界海”。

佛还从另一角度讲述了这个宇宙之大。《华严经》上介绍说,西方极乐世界一昼夜,相当于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大劫,约为13亿年。以常人思维,地球一昼夜,是地球自转一周来定的,地球的直径约为6371X2=14742公里。那么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也以自转一周来定昼夜呢?如果是,西方极乐世界就大得不可思议了,它是地球的49050160000倍,换句话说是地球的四百九十亿倍。这还不算完,《华严经》又说:“极乐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刹为一日一夜, 袈裟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善胜光明莲花开敷佛刹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过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花世界,贤圣佛刹为一日一夜。”而且更奇妙的是'普贤菩萨及诸同行大菩萨等,充满其中。' 不管佛刹世界再多再大,(百万阿僧祇是1后面带56个0再乘以100万)每个世界都充满了普贤等大菩萨。

《华严经》中,佛讲述了他所创立的古代天文数学,《华严经》的《阿僧袛品》中从洛叉到不可说不可说转,一共建立了124位数名,讲了幂,讲了无限次幂。佛所创立的最大数是“不可说不可说转”,是10的方次达到了38位数,而现在数学到计算机出现以后,才出现超过佛陀所提出的大数,《国际数学通史》上对释迦摩尼在数学上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佛建立的不仅有巨大的数,还有微小的数,简介如下:

1厘 10 - 2

2毫 10 - 3

3丝 10 - 4

4忽 10 - 5

5微 10 - 6

6纤 10 - 7

7沙 10 - 8

8尘 10 - 9

9埃 10 - 10

10渺 10 - 11

11漠 10 - 12

12模糊 10 - 13

13逡巡 10 - 14

14须臾 10 - 15

15瞬息 10 - 16

16弹指 10 - 17

17刹那 10 - 18

18六德 10 - 19

19虚空 10 - 20

20清静 10 - 21

21涅槃寂静 10 - 24

佛在《华严经》中还讲到许多有趣的事。比如大菩萨们可以同时在亿万佛土出现,或讲经说法,或听无量无数的佛讲经。还可以回到过去或去到未来世界,听过去佛未来佛讲经。时间可以随意掌控,更奇妙的是那种“无碍”的神力,大菩萨可以把一个星球抛掷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而星球上的众生一无所知。这和我们发射一个卫星都那么费劲比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那么,佛在经中讲到的许多物理现象,在过去了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科学发展能否为此做出一些解释呢?现代科学已经可以对时间逆转,空间距离的变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生妙有,一切皆唯心所造等理论,做出一定程度的解释。

澳洲有位钟茂森博士,他对《华严经》做了深入的研究,他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佛所提出的一些物理现象,使许多人赞叹,原来佛学与现代科学是相通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物体在接近光速运动时,物体的许多特性如长度、体积等都会得到改变。根据相对论推理,物体的大小长短距离,在光速条件下统统会消失,在此种条件下,火星、月亮与地球没有距离,成都与北京、纽约也没有距离。美国有位太空物理学家斯丹 · 奥登沃博士说:“物体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出现。”然而,“光速条件”对于我们人类却是难于达到的,现代人类的航天器只有每秒十多公里乃至二三十公里的速度,距离每秒三十万公里的速度还差很远。其实光速条件下人类所处的“状态”,并非只能靠光速飞行器,在禅定中即可出现此种状态,大菩萨们禅定修得好,那种“光速状态”早已具备,所以能于瞬间示现于许多佛刹中,也可在未来过去的法会上讲经说法。

只要你达到了那种状态,虽然远隔10万亿(1014)佛土的西方极乐世界,即在你的面前。即令是距离有不可说不可说那么远的佛刹这个不可说不可说用计数单位表示是:1046522984631110371469211568567098120416次方,方次有38位数。如果把这个数(1后面带的那么多0)以每秒写两个0计算,一个人要用五十多年才能写完,可以想象,这个距离实在太远。但大菩萨们瞬间即可到达,因为大菩萨们在禅定中已修出那种“状态”,可以运用自如。四川大学有位吴邦惠教授,她研究生命科学多年,卓有成效。对人体生命的特殊现象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于佛教道教的“无中生有”“空生万有”的理论,有自己的见解,她是用量子力学来解释的。

根据量子场论物理图像,各种不同的量子场规定着空间的属性和形式。量子场如果激发,就表明粒子的产生,是可以观察到的。所以有的量子场都没有被激发的状态就称为基态,是量子场系统能量最低的状态,量子场系统的基态称为“真空”,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在这种状态下,没有可测量的粒子,所以称为“空”或者“无”。

“另一方面,这样的无不是绝对的无,它蕴藏着万有。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确定真空不可能绝对静止,它沸腾着。所以不是顽空,由它可以产生万物。”

“这就是物理世界的‘无中生有’!这也是‘真空万有’!(吴邦惠《物理世界的无中生有》第2页)

钟茂森博士关于“物质的非真实性”一章中讲的更为清楚。他说:“现代物理学认为,物质只是人的错觉。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是唯一的存在。”他指明物质形成于场,场是具有能量强度的空间,其中并无一物,因此宇宙中根本没有物质。当代西方科学界先驱艾德 · 蔡安指出:“宇宙物质各系统,一般可归纳为物质、能、电荷等,一概都是归于零(空)。”这证明《心经》上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自然界为我们揭示的物理现象,往往同我们观察和认为的现象有天渊之别。例如:人在运动中的老化方式完全不同,空间可变形,物质可以从纯能量中产生,物质可以在真空状态下突然出现。”(美国NASA太空物理学家丹斯 · 奥敦沃博士)

钟茂森博士说:“只要有足够的能量,物质便会从此产生,这就是所谓的‘无中生有’。”要证明这一点,可以借用一下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定律。这个定律讲,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可以凝聚成有质量的物质,物质的质量m,也可以分解为能量E,这便是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c²,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反过来,质量也可以从纯能量中产生。我们只要将这个公式倒装一下,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量可以在一无所有的真空中变现出物质。换句话说,东西可以无中生有。

“因此可以说有的本源是空。用佛法的术语说,‘有’是假谛,有的本体是空(空谛),也就是真空。真空妙有同时存在,空有不二即中谛。天台宗基本教义讲的空、假、中三观,可由科学角度来理解。”

以上是科学家们用相对论、量子论来解释物质的特性是“空”的道理,现代科学与释迦摩尼创立的佛教之间,已在接近,已在切入,我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必将渐次证明佛教所说的诸多理论,都是超前的,科学的。

------摘自逸尘先生《正确认识佛教》

巴蜀书社  2014年4月第一版

华严寺是“佛教八宗”之一“华严宗”的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

据《长安志》所载,华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这里既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又是文人墨客驻足蛰隐之处,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咏诵。唐代诗人杜牧《望故园赋》中写道:“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

1956年,华严寺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华严寺中的华严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华严寺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 创建时间 :唐太宗贞观年间,远至汉代 类   型 :佛教寺院 文保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   誉 :佛教宗派华严宗祖庭 开放时间 :10:00—17:00 门票价格 :免费 建议游玩时长 :1—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春夏秋适宜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陕西省西安市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建筑格局,主要建筑,文物遗存,杜顺法师灵塔,澄观法师灵塔,文物保护,历代方丈,杜顺法师,宽昌法师,佛事活动,价值意义,华严祖庭,佛教中心,旅游信息, 地理环境 华严寺位于西安南郊长安区韦曲东南少陵原半坡上,距西安城约15千米。唐代华严寺居高临下,襟山带河,殿宇庭院精致幽邃。它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原,南望终南山雾岩、玉案诸峰,正如唐朝诗人岑参题寺诗中所赞:“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 历史沿革 据历史文献记载,华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从出土建筑遗迹看,其建筑年代最早可推到汉代。 华严寺从初建至今,无高大殿堂建筑记载。始终以凿原为窟,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 唐代长安是佛教兴法弘教的中心,各宗高僧硕学云集,经新疆、甘肃进入中国的译经三藏多半在此成就译业。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华严寺的社会影响所致,华严寺一度成为“世界佛教中心”。 唐会昌二年(842年),唐武宗颁布敕令,推行一系列“灭佛”政策,史称“会昌禁佛”。从会昌二年(842年)到会昌六年(846年),没收寺产,责令僧尼还俗,毁破寺院无数,帝都长安左街留慈恩寺和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华严寺亦在打击之列,损毁严重。唐宣宗李忱即位后,大兴佛法,华严寺又得重兴。唐宣宗在《幸华严寺》中说道:“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说明了宣宗在位时的华严寺状况。 宋张礼在《游城南记》说:“东上朱坡,憩华严寺,下瞰终南之胜,雾岩、玉案、圭峰、紫阁,粲在目前,不待足履而尽也……已而子虚、希古开樽三门,予赏苏子美诗,明微吟唐僧子兰诗‘疏钟摇雨脚,积雨浸云容’句,读相国陈公‘悔把吾庐寄杜城’言,则又知华严之胜也。过东阁,真如塔在焉,下阁,至澄襟院……”。宋名相寇准在《游华严寺》诗中说道:“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说明了华严寺在宋代的情况。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1月23日午夜,发生了八级“关中大地震”,塔崩桥毁,建筑倾颓,使唐宋时期的地面古建筑几乎损毁殆尽,幸存者若凤毛麟角。据《陕西通志》记载,华严寺内主体建筑在这次地震中俱遭灭顶之灾,只有唐代杜顺大师舍塔和清凉国师塔得以幸存。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皇帝下诏加封四祖澄观大师为“妙正真乘禅师”,此圣旨碑现在澄观大师塔前。清乾隆年间,发生了少陵原崩塌事件,仅存华严初祖杜顺法师塔与四祖清凉国师澄观法师塔两座。 民国十九年(1930年),陕西大旱,民国政府遣朱子桥先生来陕赈灾,在瞻礼华严寺塔时,见到元代重修碑内有“修塔即降甘露”字句,便于塔前发愿“重修两塔祝愿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桥遂与佛教界人士动工修塔,一时传为佳话。此次修缮,重修两塔,建殿三间,并在初祖杜顺、四祖澄观塔下小堂内分别石刻两祖遗影。 1956年,华严寺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大炼钢铁开始后,碑石用去炼钢,殿堂、僧房被占用,古树全被砍伐。文革期间砸毁佛像,僧人被赶,殿堂被拆。 1976年,文革结束后,寺院仅存杜顺大师和澄观大师舍利塔及少数碑石。 2006年,华严寺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局部整修。 2009年,华严寺重建工作正式启动,重建工程预计10年左右完成。 建筑格局 据《长安志》所载,唐代华严寺内东阁法堂、会圣院、澄襟院、真如塔院等建筑从南至北依次而建,规模非常宏大。 华严双塔 现今华严寺位于少陵塬半坡一片长约400米、宽约60米的狭长开阔地上,南下方是近乎90度的百米陡坡,北临高达30多米直立的黄土屏障,深沟和屏障构成了华严寺的天然“围墙”。受限于地理,寺门北开,建筑自北向南排列。 2009年,华严寺重建工作正式启动,整个寺院根据功能划分为开放和封闭两个模式,分三个区域体现。在中轴线上建造供四众弟子进行佛事活动、朝圣礼佛的公众殿堂“开放区”。左边完善以僧人为主的修行、生活居住“封闭区”。右边建造以信众为主的学修、生活居住“封闭区”。 主要建筑 华严寺内曾有东阁法堂、会圣院及初祖杜顺法师灵塔、二祖智俨法师灵塔、三祖贤首法师灵塔、四祖澄观法师灵塔、五祖宗密法师灵塔和真如塔等建筑,后历经宋、金、元、明等朝代,虽多次修葺,但因遭遇多次塬体滑坡而渐趋荒落。特别是清乾隆年间的一次大崩塌,使寺内殿宇全毁。 今华严寺建成简易寺院和塔院,僧舍数间。 文物遗存 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灵塔和四祖澄观法师灵塔东西并峙,东为杜顺法师灵塔,西为澄观法师灵塔。 杜顺法师灵塔 现存的杜顺塔呈方形角锥体,共七层,高约二十一米,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 杜顺法师灵塔 塔的基座层南辟券门,内筑龛堂,塔身每层叠涩出檐,檐下均砌两层菱角牙子,以及仿木结构的依柱、栏额。塔顶平砖攒尖、置宝瓶式塔刹。塔身壁面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昂等,上层刻有横额“严主”二字,第三层镶嵌有“无垢净光宝塔”六字碣。据称杜顺法师塔的四边形塔身是象征华严宗的卓越思想“四法界”,而六层塔身象征华严宗的“六相缘起”学说;两者相加为十,则代表着《华严经》的重要理论“十玄门”,也象征著圆满,意指华严宗为一乘圆教、最究竟的佛教学说。 杜顺法师圆寂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这座塔已经在华严寺矗立了1370年,是极具价值的历史文物,是华严寺的镇寺宝塔。 澄观法师灵塔 澄观法师灵塔又称清凉国师塔。 澄观(737—838年),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法藏圆寂后数十年,中兴华严宗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其禅教一致、诸宗融通的思想,对中唐以后的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 清凉国师澄观塔 清凉国师塔呈六角形,为七层六面砖塔,高约十七米。因法师曾被封为“僧统清凉国师”,故塔上嵌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因塔西临原畔,雨水冲刷,有倾覆之虞,长安区于一九八六年拆迁,由原址向东南移动十米就地复原。拆迁时在各层塔心发现有鎏金铜佛像、千佛碑和佛经等。在塔基下又发现作风迥异、雕刻精美和两层砖塔,约六米高。华严寺澄观塔造型独特,塔身呈六边形,代表华严宗的“六相缘起”说法。塔身不算基座为五层,代表华严宗的判教思想“五教”。 据记载,元代曾重建清凉国师塔,但从出土的铜佛和佛经来看,却是清初的遗物。由此可见,地上的五层砖塔应为十八世纪清乾隆年间,少陵原崩塌时,就所毁坏的元代重修妙觉塔基础上重建。拆迁中发现的地下这两层风格不同的塔,当是元代重修的残塔。在残塔下还发现了塔心内室藏的石函,石函内有盛舍利的白玉瓶。在清凉国师塔侧有十八世纪清雍正年间加封澄观为“妙正真乘禅师”时立的碑石。 文物保护 1956年8月,华严寺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保碑 2006年6月,华严寺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陕西省政府直接领导下历时一年进行的“陕西·中国汉传佛教祖庭寺院调研规划”活动再次肯定华严寺的祖庭地位和历史价值,推动华严祖庭的重建工作。 2009年10月15日,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正式启动修复重建工程。 历代方丈 杜顺法师 杜顺法师(557—640年),俗姓杜,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华严宗初祖。 杜顺法师 十八岁出家,皈依因圣寺珍禅师学习禅观。杜顺禅师一生中,有不少为人治病、除害行善的事迹,受到当时僧俗的崇敬,这对他传法十分有利。隋末住终南山,宣扬《华严》,教化道俗。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慕其盛名,亲自引入内宫隆礼崇敬,隆礼崇敬,赐号“帝心”。后妃、王族、贵臣奉之如生佛。相传杜顺八十四岁时在太宗的床上坐化,随后恭送长安南郊,建塔于华严寺内。

杜顺着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他为华严宗在观行方面的“无尽缘起说”和判教方面的“五阶次等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人追其为华严初祖,但实际创宗人是法藏大师。法藏(643—712年)是西域康居国人,17岁从智俨大师学〈华严经〉。唐圣历二年(699年)受诏为武则天说《华严经》,使其“豁然领解”。他还为唐中宗、唐睿宗授菩萨戒,被封为国师。唐中宗还特地为他造了五所华严寺。法藏以《华严经》为依据,吸收了玄奘新译理论,完成了判教,充实了观法,建立了华严宗风。因此,中国佛教便以华严寺为华严宗之发源地。 宽昌法师 宽昌法师,法号大兴,俗姓陈。中国佛学院佛学硕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陕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华严宗祖庭长安区华严寺住持。 宽昌法师 宽昌法师1978年4月生于青海大通。1993年,在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隐居一年。1994年4月,在长安兴教寺依演德法师剃度出家。1996年6月,在西安卧龙寺依香港圣一长老受具足戒。1996年7月,在长安香积寺参加陕西省佛协“第二届执事培训班”。1996年9月—1999年6月,就读于福建莆田广化寺福建佛学院预科班。1999年9月—2003年6月,就读中国佛学院本科班。2003年9月—2006年6月,就读中国佛学院研究生班,师从当代佛教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长杜继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中心主任、佛教室主任魏道儒教授,获得佛学硕士学位。2005年9月—2006年6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当代佛教著名学者楼宇烈教授做访问学者。2001年7月,任浙江永康广慈寺监院。2005年9月,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教务处主任、《陕西佛教》副主编。2005年10月,任陕西西安大兴善寺副监院。2005年11月,任陕西省西安市慈善协会理事。2006年8月,受聘担任陕西佛学书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全面主持佛学院日常事务。2006年9月,出任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2006年10月,任西安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2006年11月,任西安市长安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住持。 佛事活动 2008年08月15(七月十五)日, 陕西长安华严寺遵照丛林制度,于寺内举办荐亡报恩盂兰盆会,常住僧众和信众在佛前设盂兰盆供,供佛及僧;诵经礼拜,超荐宗亲;宽昌法师在新建的斋堂内向大家开示了盂兰盆会的来由及功德。 报恩荐亡盂兰盆会 2008年12月22日上午十点,华严寺举行冬至祭祖法会。僧众们以缅怀、敬仰之情一一顶礼祖塔。祭祖法会于11时许圆满结束。 2013年01月19日,适逢中国农历的腊月初八。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在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西安华严寺内,佛乐悠扬、经声缭绕,百余名来自陕西、甘肃等地的各界人士汇聚一堂,举行庄严肃穆的新春祈福法会,祈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价值意义 华严祖庭 华严宗思想渊源于古印度佛陀时代,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华严经》中。华严宗在唐初正式创宗立派,为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盛唐时广为传播、倍受推崇,华严五祖中的四位师祖都受到皇家的敕封,被尊为“国师”。 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依据《华严经》开创华严宗,大张华严教纲。据《大唐华严寺杜顺和尚行记碑》记载,他以精湛的医术免费为民治病,主讲《华严经》,受到唐太宗礼遇,尊为“帝心尊者”。 二祖智俨大师在云华寺讲说《华严经》,使华严宗宗风大振,时人称为“云华尊者”,又因居住终南山至相寺,被称“至相大师”。 三祖法藏大师在新译《华严经》告成后,武则天与他在长安长生殿问《华严经》六相十玄的义理,大师以大殿一隅的金狮子作譬喻,使武后豁然领解,受到朝廷和僧俗各界的敬仰,被赐号“贤首国师”,并且为中宗和睿宗授菩萨戒,是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贤首法藏吸收了玄奘新译中的一些理论完成判教,充实了观法,正式建成宗派,故后人又称此宗为贤首宗。 四祖澄观大师曾为唐德宗讲《华严经》,被授“镇国大师”号,御赐金印主持全国佛教事务,加封为“僧统清凉国师”,穆宗和敬宗又先后加封他为“大照国师”,文宗进一步加封为“大统国师”,先后连任“五朝帝师”,使华严宗达到鼎盛,对中唐以后的佛教影响很大。 五祖宗密大师被文宗邀请入内殿询问佛法大意,后赐袍敕号,宣宗追谥“定慧禅师”,因居圭峰山,世称“圭峰禅师”。

华严宗的五位宗师不断深入研究《华严经》教义真谛,写下了大量论、疏、释义,为创立华严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的思想充分融合各宗各派及教内教外的“大一统”思想,符合中国文化广博、精深的品质,契合中国人包容、圆融的心态,道出了老百姓渴望和谐、圆满的心声,赢得了上至帝王、下至僧俗的一致推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绵延至今。这五位宗师圆寂后,均在华严寺建塔供奉,可见华严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特别是华严宗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佛教中心 从佛教经典总集《大正藏》,唐宣宗李忱《幸华严寺》,唐大诗人李白《杜陵绝句》,宋名相寇准《游华严寺》等资料来看,华严寺自建寺起,华严宗五祖、唐开元三大士、不空、智藏、玄逸等高僧敕住华严寺,杜顺大师依据《华严经》思想在这里开创了华严宗。由于华严寺当时道场庄严、高僧云集、环境优美,曾经一度成为世界佛教中心。 华严宗五祖生前在华严寺弘宗演教和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圆寂后在这里建塔供养。历经岁月沧桑,华严寺过去盛况现已不复存在,但初祖杜顺大师、四祖澄观大师舍利塔成为《华严经》、华严宗、华严寺三位一体的精神导归,历代文物成为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唐代华严宗思想经由华严寺传播到世界各地,华严寺成为弘扬《华严经》经典教义的重地,成就了佛教界“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的无量功德;华严寺同时也成为弘扬华严宗思想的摇篮,在这里将佛教最圆满的思想中揉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华严寺成为华严宗发祥地和世界佛教界公认的华严宗祖庭道场。华严寺在完备佛教思想、促进佛教中国化进程、连线海内外佛教信徒、国际友好往来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和历史贡献,为世界佛教徒朝圣礼拜的圣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 开放时间:10:00—17:00 门票:免费 交通:电视塔坐917路在长安师范学校下车根据路边指示牌可到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大乘华严部·第0084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唐武则天制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著。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由是人迷四忍,轮回于六趣之中;家缠五盖,没溺于三涂之下。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包括铁围,延促沙劫。其为体也,则不生不灭;其为相也,则无去无来。念处、正勤,三十七品为其行;慈、悲、喜、舍,四无量法运其心。方便之力难思,圆对之机多绪,混太空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入纤芥之微区,匪名言之可述,无得而称者,其唯大觉欤!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记。金仙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宝雨之文后及。加以积善余庆,俯集微躬,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殊祯绝瑞,既日至而月书;贝叶灵文,亦时臻而岁洽。逾海越漠,献賝之礼备焉;架险航深,重译之词罄矣。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斯乃诸佛之密藏,如来之性海。视之者,莫识其指归;挹之者,罕测其涯际。有学、无学,志绝窥觎;二乘、三乘,宁希听受。最胜种智,庄严之迹既隆;普贤、文殊,愿行之因斯满。一句之内,包法界之无边;一毫之中,置刹土而非隘。摩竭陀国,肇兴妙会之缘;普光法堂,爰敷寂灭之理。缅惟奥义,译在晋朝;时逾六代,年将四百。然圆一部之典,才获三万余言,唯启半珠,未窥全宝。朕闻其梵本,先在于阗国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既睹百千之妙颂,乃披十万之正文。粤以证圣元年,岁次乙未,月旅姑洗,朔维戊申,以其十四日辛酉,于大遍空寺,亲受笔削,敬译斯经。遂得甘露流津,预梦庚申之夕;膏雨洒润,后覃壬戌之辰。式开实相之门,还符一味之泽。以圣历二年,岁次己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缮写毕功;添性海之波澜,廓法界之疆域。大乘顿教,普被于无穷;方广真诠,遐该于有识。岂谓后五百岁,忽奉金囗之言;娑婆境中,俄启珠函之秘。所冀:阐扬沙界,宣畅尘区;并两曜而长悬,弥十方而永布。一窥宝偈,庆溢心灵;三复幽宗,喜盈身意。虽则无说无示,理符不二之门;然而因言显言,方阐大千之义。辄申鄙作,爰题序云。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摩尼宝王变现自在,雨无尽宝及众妙华分散于地;宝树行列,枝叶光茂。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其菩提树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踈,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晖发焰,与华间列。其树周圆咸放光明,于光明中雨摩尼宝;摩尼宝内有诸菩萨,其众如云,俱时出现。又以如来威神力故,其菩提树恒出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如来所处宫殿楼阁,广博严丽充遍十方,众色摩尼之所集成,种种宝华以为庄校;诸庄严具流光如云,从宫殿间萃影成幢。无边菩萨道场众会咸集其所,以能出现诸佛光明不思议音。摩尼宝王而为其网,如来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从中出;一切众生居处屋宅,皆于此中现其影像。又以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间,悉包法界。其师子座高广妙好,摩尼为台,莲华为网,清净妙宝以为其轮,众色杂华而作璎珞。堂榭、楼阁、阶砌、户牖,凡诸物像备体庄严,宝树枝果周回间列,摩尼光云互相照耀,十方诸佛化现珠王,一切菩萨髻中妙宝悉放光明而来莹烛;复以诸佛威神所持,演说如来广大境界,妙音遐畅,无处不及。

尔时,世尊处于此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譬如虚空具含众像,于诸境界无所分别;又如虚空普遍一切,于诸国土平等随入。身恒遍坐一切道场,菩萨众中威光赫奕,如日轮出,照明世界。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而恒示生诸佛国土。无边色相,圆满光明,遍周法界,等无差别,演一切法如布大云。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各现无量神通之力,教化调伏一切众生。身遍十方而无来往,智入诸相,了法空寂。三世诸佛所有神变,于光明中靡不咸睹;一切佛土不思议劫所有庄严,悉令显现。  

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所共围绕,其名曰:普贤菩萨摩诃萨、普德最胜灯光照菩萨摩诃萨、普光师子幢菩萨摩诃萨、普宝焰妙光菩萨摩诃萨、普音功德海幢菩萨摩诃萨、普智光照如来境菩萨摩诃萨、普宝髻华幢菩萨摩诃萨、普觉悦意声菩萨摩诃萨、普清净无尽福光菩萨摩诃萨、普光明相菩萨摩诃萨、海月光大明菩萨摩诃萨、云音海光无垢藏菩萨摩诃萨、功德宝髻智生菩萨摩诃萨、功德自在王大光菩萨摩诃萨、善勇猛莲华髻菩萨摩诃萨、普智云日幢菩萨摩诃萨、大精进金刚脐菩萨摩诃萨、香焰光幢菩萨摩诃萨、大明德深美音菩萨摩诃萨、大福光智生菩萨摩诃萨。如是等而为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尘数。此诸菩萨,往昔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共集善根,修菩萨行;皆从如来善根海生,诸波罗蜜悉已圆满;慧眼明彻,等观三世;于诸三昧,具足清净;辩才如海,广大无尽;具佛功德,尊严可敬;知众生根,如应化伏;入法界藏,智无差别;证佛解脱,甚深广大;能随方便入于一地,而以一切愿海所持,恒与智俱尽未来际;了达诸佛希有广大秘密之境,善知一切佛平等法,已践如来普光明地,入于无量三昧海门;于一切处,皆随现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总持广大,集众法海;辩才善巧,转不退轮;一切如来功德大海,咸入其身;一切诸佛所在国土,皆随愿往;已曾供养一切诸佛,无边际劫欢喜无倦;一切如来得菩提处,常在其中亲近不舍;恒以所得普贤愿海,令一切众生智身具足。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执金刚神,所谓:妙色那罗延执金刚神、日轮速疾幢执金刚神、须弥华光执金刚神、清净云音执金刚神、诸根美妙执金刚神、可爱乐光明执金刚神、大树雷音执金刚神、师子王光明执金刚神、密焰胜目执金刚神、莲华光摩尼髻执金刚神。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皆于往昔无量劫中恒发大愿,愿常亲近供养诸佛;随愿所行已得圆满,到于彼岸;积集无边清净福业,于诸三昧所行之境悉已明达;获神通力,随如来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处于众会,威光特达,随诸众生所应现身而示调伏;一切诸佛化形所在,皆随化往;一切如来所住之处,常勤守护。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身众神,所谓:华髻庄严身众神、光照十方身众神、海音调伏身众神、净华严髻身众神、无量威仪身众神、最上光严身众神、净光香云身众神、守护摄持身众神、普现摄取身众神、不动光明身众神。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皆于往昔成就大愿,供养承事一切诸佛。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足行神,所谓;宝印手足行神、莲华光足行神、清净华髻足行神、摄诸善见足行神、妙宝星幢足行神、乐吐妙音足行神、栴檀树光足行神、莲华光明足行神、微妙光明足行神、积集妙华足行神。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皆于过去无量劫中,亲近如来,随逐不舍。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道场神,所谓:净庄严幢道场神、须弥宝光道场神、雷音幢相道场神、雨华妙眼道场神、华缨光髻道场神、雨宝庄严道场神、勇猛香眼道场神、金刚彩云道场神、莲华光明道场神、妙光照耀道场神。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皆于过去值无量佛,成就愿力,广兴供养。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主城神,所谓:宝峰光耀主城神、妙严宫殿主城神、清净喜宝主城神、离忧清净主城神、华灯焰眼主城神、焰幢明现主城神、盛福光明主城神、清净光明主城神、香髻庄严主城神、妙宝光明主城神。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皆于无量不思议劫,严净如来所居宫殿。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主地神,所谓:普德净华主地神、坚福庄严主地神、妙华严树主地神、普散众宝主地神、净目观时主地神、妙色胜眼主地神、香毛发光主地神、悦意音声主地神、妙华旋髻主地神、金刚严体主地神。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皆于往昔发深重愿,愿常亲近诸佛如来,同修福业。  

复有无量主山神,所谓:宝峰开华主山神,华林妙髻主山神、高幢普照主山神、离尘净髻主山神、光照十方主山神、大力光明主山神、威光普胜主山神、微密光轮主山神、普眼现见主山神、金刚密眼主山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于诸法得清净眼。  

复有不可思议数主林神,所谓:布华如云主林神、擢干舒光主林神、生芽发曜主林神、吉祥净叶主林神、垂布焰藏主林神、清净光明主林神、可意雷音主林神、光香普遍主林神、妙光逈曜主林神、华果光味主林神。如是等而为上首,不思议数,皆有无量可爱光明。  

复有无量主药神,所谓:吉祥主药神、栴檀林主药神、清净光明主药神、名称普闻主药神、毛孔光明主药神、普治清净主药神、大发吼声主药神、蔽日光幢主药神、明见十方主药神、益气明目主药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性皆离垢,仁慈祐物。  

复有无量主稼神,所谓:柔软胜味主稼神、时华净光主稼神、色力勇健主稼神、增长精气主稼神、普生根果主稼神、妙严环髻主稼神、润泽净华主稼神、成就妙香主稼神、见者爱乐主稼神、离垢净光主稼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莫不皆得大喜成就。  

复有无量主河神,所谓:普发迅流主河神、普洁泉涧主河神、离尘净眼主河神、十方遍吼主河神、救护众生主河神、无热净光主河神、普生欢喜主河神、广德胜幢主河神、光照普世主河神、海德光明主河神。如是等而为上首,有无量数,皆勤作意利益众生。  

复有无量主海神,所谓:出现宝光主海神、成金刚幢主海神、远离尘垢主海神、普水宫殿主海神、吉祥宝月主海神、妙华龙髻主海神、普持光味主海神、宝焰华光主海神、金刚妙髻主海神、海潮雷声主海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悉以如来功德大海充满其身。  

复有无量主水神,所谓:普兴云幢主水神、海潮云音主水神、妙色轮髻主水神、善巧漩澓主水神、离垢香积主水神、福桥光音主水神、知足自在主水神、净喜善音主水神、普现威光主水神、吼音遍海主水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常勤救护一切众生而为利益。  

复有无数主火神,所谓:普光焰藏主火神、普集光幢主火神、大光普照主火神、众妙宫殿主火神、无尽光髻主火神、种种焰眼主火神、十方宫殿如须弥山主火神、威光自在主火神、光明破暗主火神、雷音电光主火神。如是等而为上首,不可称数,皆能示现种种光明,令诸众生热恼除灭。  

复有无量主风神,所谓:无碍光明主风神、普现勇业主风神、飘击云幢主风神、净光庄严主风神、力能竭水主风神、大声遍吼主风神、树杪垂髻主风神、所行无碍主风神、种种宫殿主风神、大光普照主风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散灭我慢之心。  

复有无量主空神,所谓:净光普照主空神、普游深广主空神、生吉祥风主空神、离障安住主空神、广步妙髻主空神、无碍光焰主空神、无碍胜力主空神、离垢光明主空神、深远妙音主空神、光遍十方主空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心皆离垢,广大明洁。  

复有无量主方神,所谓:遍住一切主方神、普现光明主方神、光行庄严主方神、周行不碍主方神、永断迷惑主方神、普游净空主方神、大云幢音主方神、髻目无乱主方神、普观世业主方神、周遍游览主方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能以方便,普放光明,恒照十方,相续不绝。  

复有无量主夜神,所谓:普德净光主夜神、喜眼观世主夜神、护世精气主夜神、寂静海音主夜神、普现吉祥主夜神、普发树华主夜神、平等护育主夜神、游戏快乐主夜神、诸根常喜主夜神、出生净福主夜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修习,以法为乐。  

复有无量主昼神,所谓:示现宫殿主昼神、发起慧香主昼神、乐胜庄严主昼神、香华妙光主昼神、普集妙药主昼神、乐作喜目主昼神、普现诸方主昼神、大悲光明主昼神、善根光照主昼神、妙华璎珞主昼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于妙法能生信解,恒共精勤严饰宫殿。  

复有无量阿修罗王,所谓:罗睺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巧幻术阿修罗王、大眷属阿修罗王、大力阿修罗王、遍照阿修罗王、坚固行妙庄严阿修罗王、广大因慧阿修罗王、出现胜德阿修罗王、妙好音声阿修罗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悉已精勤摧伏我慢及诸烦恼。  

复有不可思议数迦楼罗王,所谓:大速疾力迦楼罗王、无能坏宝髻迦楼罗王、清净速疾迦楼罗王、心不退转迦楼罗王、大海处摄持力迦楼罗王、坚固净光迦楼罗王、巧严冠髻迦楼罗王、普捷示现迦楼罗王、普观海迦楼罗王、普音广目迦楼罗王。如是等而为上首,不思议数,悉已成就大方便力,普能救摄一切众生。

复有无量紧那罗王,所谓:善慧光明天紧那罗王、妙华幢紧那罗王、种种庄严紧那罗王、悦意吼声紧那罗王、宝树光明紧那罗王、见者欣乐紧那罗王、最胜光庄严紧那罗王、微妙华幢紧那罗王、动地力紧那罗王、摄伏恶众紧那罗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精进,观一切法,心恒快乐,自在游戏。  

复有无量摩睺罗伽王,所谓:善慧摩睺罗伽王、清净威音摩睺罗伽王、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妙目主摩睺罗伽王、如灯幢为众所归摩睺罗伽王、最胜光明幢摩睺罗伽王、师子臆摩睺罗伽王、众妙庄严音摩睺罗伽王、须弥坚固摩睺罗伽王、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修习广大方便,令诸众生永割痴网。  

复有无量夜叉王,所谓:毗沙门夜叉王、自在音夜叉王、严持器仗夜叉王、大智慧夜叉王、焰眼主夜叉王、金刚眼夜叉王、勇健臂夜叉王、勇敌大军夜叉王、富资财夜叉王、力坏高山夜叉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守护一切众生。  

复有无量诸大龙王,所谓:毗楼博叉龙王、娑竭罗龙王、云音妙幢龙王、焰口海光龙王、普高云幢龙王、德叉迦龙王、无边步龙王、清净色龙王、普运大声龙王、无热恼龙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  

复有无量鸠槃荼王,所谓:增长鸠槃荼王、龙主鸠槃荼王、善庄严幢鸠槃荼王、普饶益行鸠槃荼王、甚可怖畏鸠槃荼王、美目端严鸠槃荼王、高峰慧鸠槃荼王、勇健臂鸠槃荼王、无边净华眼鸠槃荼王、广大天面阿修罗眼鸠槃荼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修学无碍法门,放大光明。  

复有无量乾闼婆王,所谓:持国乾闼婆王、树光乾闼婆王、净目乾闼婆王、华冠乾闼婆王、普音乾闼婆王、乐摇动妙目乾闼婆王、妙音师子幢乾闼婆王、普放宝光明乾闼婆王、金刚树华幢乾闼婆王、乐普现庄严乾闼婆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于大法深生信解,欢喜爱重,勤修不倦。  

复有无量月天子,所谓月天子:华王髻光明天子、众妙净光明天子、安乐世间心天子、树王眼光明天子、示现清净光天子、普游不动光天子、星宿王自在天子、净觉月天子、大威德光明天子。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显发众生心宝。  

复有无量日天子,所谓日天子:光焰眼天子、须弥光可畏敬幢天子、离垢宝庄严天子、勇猛不退转天子、妙华缨光明天子、最胜幢光明天子、宝髻普光明天子、光明眼天子、持胜德天子、普光明天子。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修习,利益众生,增其善根。  

复有无量三十三天王,所谓:释迦因陀罗天王、普称满音天王、慈目宝髻天王、宝光幢名称天王、发生喜乐髻天王、可爱乐正念天王、须弥胜音天王、成就念天王、可爱乐净华光天王、智日眼天王、自在光明能觉悟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发起一切世间广大之业。  

复有无量须夜摩天王,所谓:善时分天王、可爱乐光明天王、无尽慧功德幢天王、善变化端严天王、总持大光明天王、不思议智慧天王、轮脐天王、光焰天王、光照天王、普观察大名称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修习广大善根,心常喜足。  

复有不可思议数兜率陀天王,所谓:知足天王、喜乐海髻天王、最胜功德幢天王、寂静光天王、可爱乐妙目天王、宝峰净月天王、最胜勇健力天王、金刚妙光明天王、星宿庄严幢天王、可爱乐庄严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不思议数,皆勤念持一切诸佛所有名号。  

复有无量化乐天王,所谓:善变化天王、寂静音光明天王、变化力光明天王、庄严主天王、念光天王、最上云音天王、众妙最胜光天王、妙髻光明天王、成就喜慧天王、华光髻天王、普见十方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调伏一切众生,令得解脱。  

复有无数他化自在天王,所谓:得自在天王、妙目主天王、妙冠幢天王、勇猛慧天王、妙音句天王、妙光幢天王、寂静境界门天王、妙轮庄严幢天王、华蕊慧自在天王、因陀罗力妙庄严光明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修习自在方便广大法门。  

复有不可数大梵天王,所谓:尸弃天王、慧光天王、善慧光明天王、普云音天王、观世言音自在天王、寂静光明眼天王、光遍十方天王、变化音天王、光明照耀眼天王、悦意海音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不可称数,皆具大慈,怜愍众生,舒光普照,令其快乐。  

复有无量光音天王,所谓:可爱乐光明天王、清净妙光天王、能自在音天王、最胜念智天王、可爱乐清净妙音天王、善思惟音天王、普音遍照天王、甚深光音天王、无垢称光明天王、最胜净光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住广大寂静喜乐无碍法门。  

复有无量遍净天王,所谓:清净慧名称天王、最胜见天王、寂静德天王、须弥音天王、净念眼天王、可爱乐最胜光照天王、世间自在主天王、光焰自在天王、乐思惟法变化天王、变化幢天王、星宿音妙庄严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悉已安住广大法门,于诸世间勤作利益。  

复有无量广果天王,所谓:爱乐法光明幢天王、清净庄严海天王、最胜慧光明天王、自在智慧幢天王、乐寂静天王、普智眼天王、乐旋慧天王、善种慧光明天王、无垢寂静光天王、广大清净光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莫不皆以寂静之法而为宫殿安住其中。  

复有无数大自在天王,所谓:妙焰海天王、自在名称光天王、清净功德眼天王、可爱乐大慧天王、不动光自在天王、妙庄严眼天王、善思惟光明天王、可爱乐大智天王、普音庄严幢天王、极精进名称光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不可称数,皆勤观察无相之法,所行平等。

  尔时,普贤菩萨告诸菩萨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忍,若得此忍,则得到于一切菩萨无碍忍地,一切佛法无碍无尽。何者为十?所谓:音声忍、顺忍、无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此十种忍,三世诸佛已说、今说、当说。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音声忍?谓闻诸佛所说之法不惊、不怖、不畏,深信悟解,爱乐趣向,专心忆念,修习安住。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音声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顺忍?谓于诸法,思惟观察,平等无违,随顺了知,令心清净,正住修习,趣入成就。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顺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生法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有少法灭。何以故?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差别,若无差别则无处所,若无处所则寂静,若寂静则离欲,若离欲则无作,若无作则无愿,若无愿则无住,若无住则无去无来。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无生法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幻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皆悉如幻,从因缘起,于一法中解多法,于多法中解一法。此菩萨知诸法如幻已,了达国土,了达众生,了达法界,了达世间平等,了达佛出现平等,了达三世平等,成就种种神通变化。譬如幻,非象、非马,非车、非步,非男、非女,非童男、非童女,非树、非叶、非华、非果,非地、非水、非火、非风,非昼、非夜,非日、非月,非半月、非一月,非一年、非百年,非一劫、非多劫,非定、非乱,非纯、非杂,非一、非异,非广、非狭,非多、非少,非量、非无量,非粗、非细,非是一切种种众物;种种非幻,幻非种种,然由幻故,示现种种差别之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观一切世间如幻,所谓:业世间、烦恼世间、国土世间、法世间、时世间、趣世间、成世间、坏世间、运动世间、造作世间。菩萨摩诃萨观一切世间如幻时,不见众生生,不见众生灭;不见国土生,不见国土灭;不见诸法生,不见诸法灭;不见过去可分别,不见未来有起作,不见现在一念住;不观察菩提,不分别菩提;不见佛出现,不见佛涅槃;不见住大愿,不见入正位,不出平等性。是菩萨虽成就佛国土,知国土无差别;虽成就众生界,知众生无差别;虽普观法界,而安住法性寂然不动;虽达三世平等,而不违分别三世法;虽成就蕴、处,而永断所依;虽度脱众生,而了知法界平等无种种差别;虽知一切法远离文字不可言说,而常说法辩才无尽;虽不取著化众生事,而不舍大悲,为度一切转于法錀;虽为开示过去因缘,而知因缘性无有动转。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如幻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焰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世间同于阳焰。譬如阳焰,无有方所,非内、非外,非有、非无,非断、非常,非一色、非种种色亦非无色,但随世间言说显示。菩萨如是如实观察,了知诸法,现证一切,令得圆满。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如焰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梦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世间如梦。譬如梦,非世间、非离世间,非欲界、非色界、非无色界,非生、非没,非染、非净,而有示现。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知一切世间悉同于梦,无有变异故,如梦自性故,如梦执著故,如梦性离故,如梦本性故,如梦所现故,如梦无差别故,如梦想分别故,如梦觉时故。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六如梦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响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闻佛说法,观诸法性,修学成就,到于彼岸;知一切音声,悉同于响,无来无去,如是示现。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观如来声,不从内出,不从外出,亦不从于内外而出;虽了此声非内、非外、非内外出,而能示现善巧名句,成就演说。譬如谷响,从缘所起,而与法性无有相违,令诸众生随类各解而得修学。如帝释夫人阿修罗女,名曰:舍支,于一音中出千种音,亦不心念令如是出。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入无分别界,成就善巧随类之音,于无边世界中恒转法錀。此菩萨善能观察一切众生,以广长舌相而为演说,其声无碍,遍十方土,令随所宜,闻法各异;虽知声无起而普现音声,虽知无所说而广说诸法;妙音平等,随类各解,悉以智慧而能了达。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七如响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影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非于世间生,非于世间没;非在世间内,非在世间外;非行于世间,非不行世间;非同于世间,非异于世间;非往于世间,非不往世间;非住于世间,非不住世间;非是世间,非出世间;非修菩萨行,非舍于大愿;非实,非不实。虽常行一切佛法,而能办一切世间事,不随世间流,亦不住法流。譬如日月、男子、女人、舍宅、山林、河泉等物,于油、于水、于身、于宝、于明镜等清净物中而现其影。影与油等,非一、非异,非离、非合,于川流中亦不漂度,于池井内亦不沉没,虽现其中,无所染著。然诸众生,知于此处有是影现,亦知彼处无如是影;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近远。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能知自身及以他身,一切皆是智之境界,不作二解,谓自、他别,而于自国土、于他国土,各各差别,一时普现。如种子中,无有根芽、茎节、枝叶,而能生起如是等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无二法中分别二相,善巧方便,通达无碍。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八如影忍。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忍,虽不往诣十方国土,而能普现一切佛刹;亦不离此,亦不到彼,如影普现,所行无碍;令诸众生见差别身,同于世间坚实之相,然此差别即非差别,别与不别无所障碍。此菩萨从于如来种性而生,身、语及意清净无碍,故能获得无边色相清净之身。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化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世间皆悉如化。所谓:一切众生意业化,觉想所起故;一切世间诸行化,分别所起故;一切苦乐颠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间不实法化,言说所现故;一切烦恼分别化,想念所起故;复有清净调伏化,无分别所现故;于三世不转化,无生平等故;菩萨愿力化,广大修行故;如来大悲化,方便示现故;转法錀方便化,智慧无畏辩才所说故。菩萨如是了知世间、出世间化,现证知,广大知,无边知,如事知,自在知,真实知,非虚妄见所能倾动,随世所行亦不失坏。譬如化,不从心起、不从心法起,不从业起、不受果报,非世间生、非世间灭,不可随逐、不可揽触,非久住、非须臾住,非行世间、非离世间,不专系一方,不普属诸方,非有量、非无量,不厌不息、非不厌息,非凡、非圣,非染、非净,非生、非死,非智、非愚,非见、非不见,非依世间、非入法界,非黠慧、非迟钝,非取、非不取,非生死、非涅槃,非有、非无有。菩萨如是善巧方便,行于世间修菩萨道,了知世法,分身化往;不著世间,不取自身,于世、于身无所分别;不住世间,不离世间;不住于法,不离于法;以本愿故,不弃舍一众生界,不调伏少众生界。不分别法;非不分别,知诸法性无来无去,虽无所有而满足佛法,了法如化非有非无。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安住如化忍时,悉能满足一切诸佛菩提之道,利益众生。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九如化忍。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忍,凡有所作悉同于化,譬如化士,于一切佛刹无所依住,于一切世间无所取著,于一切佛法不生分别,而趣佛菩提无有懈倦,修菩萨行离诸颠倒,虽无有身而现一切身,虽无所住而住众国土,虽无有色而普现众色,虽不著实际而明照法性平等圆满。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无所依止,名:解脱者;一切过失悉皆舍离,名:调伏者;不动不转,普入一切如来众会,名:神通者;于无生法已得善巧,名:无退者;具一切力,须弥、铁围不能为障,名:无碍者。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空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了一切法界犹如虚空,以无相故;一切世界犹如虚空,以无起故;一切法犹如虚空,以无二故;一切众生行犹如虚空,无所行故;一切佛犹如虚空,无分别故;一切佛力犹如虚空,无差别故;一切禅定犹如虚空,三际平等故;所说一切法犹如虚空,不可言说故;一切佛身犹如虚空,无著无碍故。菩萨如是,以如虚空方便,了一切法皆无所有。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虚空忍智了一切法时,得如虚空身、身业,得如虚空语、语业,得如虚空意、意业。譬如虚空,一切法依不生不殁;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法身不生不殁。譬如虚空,不可破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智慧诸力不可破坏。譬如虚空,一切世间之所依止而无所依;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诸法之所依止而无所依。譬如虚空,无生、无灭,能持一切世间生、灭;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无向、无得,能示向、得,普使世间修行清净。譬如虚空,无方、无隅,而能显现无边方、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无业、无报,而能显示种种业、报。譬如虚空,非行、非住,而能示现种种威仪;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非行、非住,而能分别一切诸行。譬如虚空,非色、非非色,而能示现种种诸色;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非世间色、非出世间色,而能示现一切诸色。譬如虚空,非久、非近,而能久住,现一切物;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非久、非近,而能久住,显示菩萨所行诸行。譬如虚空,非净、非秽,不离净、秽;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非障、非无障,不离障、无障。譬如虚空,一切世间皆现其前,非现一切世间之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诸法皆现其前,非现一切诸法之前。譬如虚空,普入一切,而无边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普入诸法,而菩萨心无有边际。何以故?菩萨所作如虚空故。谓所有修习、所有严净、所有成就皆悉平等,一体、一味、一种,分量如虚空,清净遍一切处。如是证知一切诸法,于一切法无有分别,严净一切诸佛国土,圆满一切无所依身,了一切方无有迷惑,具一切力不可摧坏,满足一切无边功德,已到一切甚深法处,通达一切波罗蜜道,普坐一切金刚之座,普发一切随类之音,为一切世间转于法錀未曾失时。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十如空忍。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忍,得无来身,以无去故;得无生身,以无灭故;得无动身,以无坏故;得不实身,离虚妄故;得一相身,以无相故;得无量身,佛力无量故;得平等身,同如相故;得无差别身,等观三世故;得至一切处身,净眼等照无障碍故;得离欲际身,知一切法无合散故;得虚空无边际身,福德藏无尽如虚空故;得无断无尽法性平等辩才身,知一切法相唯是一相,无性为性如虚空故;得无量无碍音声身,无所障碍如虚空故;得具足一切善巧清净菩萨行身,于一切处皆无障碍如虚空故;得一切佛法海次第相续身,不可断绝如虚空故;得一切佛刹中现无量佛刹身,离诸贪著如虚空无边故;得示现一切自在法无休息身,如虚空大海无边际故;得一切不可坏坚固势力身,如虚空任持一切世间故;得诸根明利如金刚坚固不可坏身,如虚空一切劫火不能烧故;得持一切世间力身,智慧力如虚空故。

“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十种忍。”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言:

 “譬如世有人,闻有宝藏处,以其可得故,心生大欢喜。如是大智慧,菩萨真佛子,听闻诸佛法,甚深寂灭相。闻此深法时,其心得安隐,不惊亦不怖,亦不生恐畏。大士求菩提,闻斯广大音,心净能堪忍,于此无疑惑。自念以闻此,甚深微妙法,当成一切智,人天大导师。菩萨闻此音,其心大欢喜,发生坚固意,愿求诸佛法。以乐菩提故,其心渐调伏,令信益增长,于法无违谤。是故闻此音,其心得堪忍,安住而不动,修行菩萨行。为求菩提故,专行向彼道,精进无退转,不舍众善轭。以求菩提故,其心无恐畏,闻法增勇猛,供佛令欢喜。如有大福人,获得真金藏,随身所应服,造作庄严具。菩萨亦如是,闻此甚深义,思惟增智海,以修随顺法。法有亦顺知,法无亦顺知,随彼法如是,如是知诸法。成就清净心,明彻大欢喜,知法从缘起,

《华严经》的宇宙结构模型

    《华严经》的宇宙结构模型   ------摘自逸尘先生《正确认识佛教》《华严经》是经中之王,王中之王。不读华严是不能全面深入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