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导航国内外技术对比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5收藏

惯性导航国内外技术对比,第1张

和你说一个事情吧,有关陀螺仪的,大家都知道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仪用来形成一个导航坐标系使加速度计的测量轴稳定在该坐标系中并给出航向和姿态角,现代陀螺仪是一种能够精确地确定运动物体的方位的仪器,它是现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国防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惯性导航仪器,它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国防和其它高科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从法国租用的航空摄像机就是因为机器的陀螺仪比较落后造成拍摄画面抖动,而国内又拿不出来更好的,没办法,只好向美国进口,可是美国不卖,但是因为事关奥运会,在经得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特批后才向我国租了有更好陀螺仪的摄像机,但是前提是这些摄像机的使用都必须是由美方的人员操作和维护,中方不得靠近,不用时,由美方人员不间断看守。

从这件是可以看出两点,一:我国的陀螺仪总体上和西方强国的技术水平相差较大,也可以说惯性制导技术相差较大(由于陀螺仪在惯性导航中的重要地位),二:西方强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之严密。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科技水平是有很大进步的,包括这些军民两用的产品研发较快,惯性制导系统还是有较大发展的,和西方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也要向我们进口摄像机的,呵呵

我国人民曾为自己国家在航天、原子物理、超深钻探、材料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明和成就而感到自豪,这些世界瞩目的成就表明我国已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但是,在改革时期我国事实上放弃了对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关注,目前我国的科学工作面临灾难的边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包括本国的民族工业纷纷瓦解,导致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无人提取的邮包”而被束之高阁。

权威学者指出,俄罗斯联邦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社会经济长远发展规划中的主要方向及2001年的政府联邦预算计划,都缺乏针对当前最迫切问题的具体措施,将使国家的大部分科技优势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在2001年的联邦预算中俄联邦政府首次提出了降低科研经费在预算拨款中的比例——法律中规定的是4%,而实际上近年来每年科研经费在预算中的比例分别为:1997年288%,1998年223%,1999年202%,2000年185%,2001年172%。即使在最好的1996年,俄罗斯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才60亿美元左右,而同期美国为1700亿,日本为740亿美元。可以肯定地说,由于国家对科技事业(包括地质科学及其相关的新技术)的投入严重不足,对基础科学的全面破坏,在俄罗斯已经开始。

目前,这种导致近10年来我国科技领域濒临灾难的政策仍在继续。灾难的具体表现有:

·科技领域的从业人员减少了60%(从1990年的200万减到2000年的80万人),尤其是年轻专家的人数剧减,使得我国科学院现有院士的平均年龄接近70岁,科学博士的平均年龄60多岁,科学副博士也接近55岁;

·科技从业人员的工资太低,以至于科学博士和大学教授的工资都很难保障最低生活水平,有将近5万学者(尤其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不得不离开俄罗斯到国外去谋生;

·科研工作的物质技术条件已有8~10年没有更新,在旧设备上不可能取得国际水平的成果;

·俄罗斯科学界的信息载体(书、期刊,尤其是外文书刊)和学术会议明显减少;

·科研机构的预算拨款减少了95%,现在的拨款难以维持科研机构的生存。

一个声称要发挥大国作用的国家,没有强大而坚实的科学实力是不可能立国的。随着科学实力的丧失,我们很快就会掉队。从新工艺领域开始,首先是军事工业和地质科学,然后是普通制造工艺,我们将全方位地落伍,俄罗斯将变成一个在灾难面前,在生态环境突发事件面前毫无应对措施的国家,这无疑将降低国家的防御能力。

近年来我国开始采取通过竞争申请基金资助的模式(类似于西方早就有的模式),用于科学研究的单项资助额为1万~5万美元,但实际上国家给出的基金资助最大额度仅有1000~5000美金,仅是1/10。此外,我国的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与国际上不同,还要交纳各种税款:要扣除39%的工资基金作为退休基金,还要扣除所得税等。这样剩下来用于科研的钱还不到项目资助总金额的一半。表面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但实际上这点儿钱只是打着支持科研的幌子,实际上不可能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所以这种做法不可能加强俄罗斯的科研实力。

工业发达国家在科学事业上的投入大致与本国的总产值成一定比例。近15~20年来美国的科技投入为国民总产值的22%~27%,法国为18%~23%,日本为2%~29%。从1985~1995年俄罗斯用在科学试验设计工作上的费用按可比价格(按不同的算法)减少了14~17倍。如果10年前为100亿卢布的话,现在只有6亿卢布左右。在为了俄罗斯未来的口号下,今天才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吃力地挤出04%左右的经费用于基础研究。而在前苏联时期,据国际上统计的数字,这项费用差不多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今天提出把科技投入增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3%的提法也只不过是恢复俄罗斯科学实力的重要一步。

图71给出了有关国家1990~1996年用于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国内投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自1994年以来俄罗斯的投资水平已明显落后于这些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

借鉴发达国家及其公司的经验,我们可以把国家矿物原料领域的科技发展动向简化为下述几个方面:

1)实现生产现代化的主要指标是降低能源和金属消耗量。例如,发达国家由于采用新技术,在1970~1987年生铁和钢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其工业生产仍增长了60%,而且生铁和钢产量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工业发达国家实施节约能源和矿物原料的措施使得从1970到1986年每100万美元国民收入(按当前价格)的燃料-能源消耗量下降了10%~70%,同期每100万美元国民收入的黑色金属消耗量下降了74%~84%。然而,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前苏联的生铁和钢产量却分别增长了30%和40%。

图71 有关国家用于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国内投资总额变化曲线

2)研究并实施先进的矿物原料开采和冶炼工艺。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1/3铜矿是通过改进地质工艺方法获得的,而在美国有1/3的原生金矿是靠技术进步采出来的。

3)提高由再生原料提炼金属的产量。在这些国家里有48%的精炼铅和134%的精炼锡来自于再生原料。例如,日本全国85%的铅制品来自于再生原料。必须看到,用再生原料生产金属是非常经济的办法。由再生原料中提炼金属镍时所需的能量仅为从硫化物矿石中提炼的1/6,是从红土矿石中提炼的1/16。

4)用人造材料取代自然界的矿物原料。例如,前苏联的合成树脂和塑料人均产量仅是德国的1/97,美国的1/73和日本的1/66。国外的实际情况是(美国、日本、德国)铅、铜和水泥都可以用塑料和陶瓷来代替,在发动机生产领域已开辟了利用陶瓷的新领域。

总之,俄罗斯矿产资源的现状要求我们尽快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根据国家的需求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论证;二是对重要的矿产资源立即开展超前的地质勘探工作。因此,必须尽可能地集中大量地质勘探队伍,并把财政资金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很有前景的区域内。

#高考# 导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 考 网为您提供高考作文历史典故素材,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快来看看吧!

高考作文历史典故素材:欧阳修借阅典籍

 典故: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人物介绍:

 欧阳修

 (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知识拓展:

 荻草:

 荻(Triarrhercasacchariflora)为禾本科,芒属,俗称荻草、荻子、霸土剑,巴茅,巴茅根,大白穗草,大茅根,岗柴,系多年生草本水陆两生植物。荻是一种多用途草类,可以用于环境保护、景观营造、生物质能源、制浆造纸、代替木材和塑料制品、纺织、药用。因此,荻是开发价值高的重要植物资源,在我国早已广泛栽培和利用。

延伸阅读:其他优秀素材两篇

高考作文历史典故素材:读破万卷书

 出处: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原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典故: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人物介绍: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关于书籍的名言:

 1、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2、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4、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5、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高考作文历史典故素材:阎若璩口吃成大器

 典故:

 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的学者。

 人物介绍:

 阎若璩

 百诗,号潜丘,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阎若璩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阎世科,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辽东宁前兵备道参议,著有《敬刑录》、《计辽始末》诸书。

 父亲阎修龄,字再彭,号饮牛叟,明末贡生,以词章名,著有《眷西堂诗文》、《红鸥亭祠》行世。母亲丁氏亦能诗文。家学渊源,使阎若璩自幼就置身于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之中,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他幼年体弱多病,口吃,秉性迟钝,甚至“读书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犹未熟”。但仍自强不息,勤勉不怠,“潜心钻研,扶精剔髓,思成一家之言”。每当同学日暮抱书归家之后,他仍“独吟不置,必背诵如翻水乃已”,甚至“发愤将书拆散,读一页辄用面糊粘几背,既熟即焚去”。水滴石穿,积思自悟,他终于在15岁的一个冬夜“心忽开朗,如门牖顿辟,屏障壁落”。从此颖悟绝人,读书过目不忘。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15岁的阎若璩以商籍补山阳县学生员,此后更是钻研经史,深造自得。他立志博览群书,曾经集陶宏景、皇甫谧的名言“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题于柱上,以此来鞭策自己发奋学习。

 多年孜孜不倦的潜心研读,使他成为才富学赡的青年士子,为他日后卓然成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时海内名流过淮,皆与之交接,当地的学者如李明睿、方文、阎尔梅等,亦折辈和他来往,一起讨考古今,切磋学问,使他获益匪浅。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简介:

《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作者简介:

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著有《史记》,《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  

司马迁

《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早在20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司马迁就开始撰写《史记》。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当时叫腐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直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得以完成。作者年表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生于龙门。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6岁,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谈为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建元五年),10岁,在夏阳耕读。《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11岁。窦太后死,汉武帝罢黜黄老之言,发动尊儒。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12岁。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19岁,从夏阳迁居长安。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公元前126年(汉武帝元朔三年),20岁,开始外出游历,回长安后,为汉武帝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36岁。汉武帝封禅泰山,司马谈病死洛阳。司马迁到泰山参加封禅。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38岁,正式做太史令,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42岁,《太初历》完成,开始编写《史记》。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47岁,汉武帝攻打匈奴,骑都尉李陵投降。司马迁为其辩护,下狱,遭宫刑。(不过《史记》一半左右都是在他入狱的时间中完成的)

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太始元年),50岁,汉武帝改元大赦。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55岁,《史记》全书完成。

写作背景: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而是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

花岗岩地貌因其可供观赏性的美学价值,使得该种地貌是世界上众多景区的主体景观。将前述国内外9个代表性旅游景区的花岗岩地貌特征进行对比(表4-4)。

表4-4 国内外典型代表景区花岗岩地貌成因及特征对比

从表4-4中不难发现,这些景区的花岗岩地貌的岩石花岗岩的侵入时代基本上都在中生代时期(陕西翠华山景区除外),从构造运动的角度说基本上都是在燕山期(同位素年龄值为129~1618MaBP)开始侵入的。这可能与花岗岩景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有关。岩浆的侵入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中生代时期尤其是燕山期的大规模造山运动以及板块碰撞,使得此时期全球各造山带或板块边缘发生了多期次岩浆侵入事件。这些侵入岩是花岗岩地貌的物质基础,花岗岩景观为主体的景区分布也因上述原因,要么分布在板块结合部,要么分布在造山带及周边地区。

而各个景区花岗岩地貌的特色则与气候带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关系。自第四纪以来至今,全球的气候冷暖频繁交替。这种气候变化特征,成为多样性花岗岩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构成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这是两种抗风化能力和膨胀率明显不同的矿物。气候的冷暖波动,从而造成花岗岩体表面发生破裂、破碎,进而风化形成各种地貌。但不同气候带形成的地貌不同与花岗岩的节理发育也密切相关。花岗岩是一种硬度大、孔隙度小、抗化学侵蚀能力强的岩石。因为节理以及构造作用等造成岩体内部裂隙发育,从而使得水以及一些其他促进化学风化物质的进入到花岗岩体内部,增速了花岗岩的风化进程。在寒冷气候带,由于前述的矿物膨胀率之不同及水冰体积变化,使得花岗岩体沿节理方向发生物理风化,因此形成的花岗岩地貌类型也多样,以各种象形石、各种形状的石柱群为主。如果风力强、气候干旱,于是容易形成蜂窝状的风蚀龛,以中国西北干旱区阿拉善海森楚鲁为代表。如果气候处于半干旱地带,则容易形成顶部浑圆的峰丛,如中国克什克腾地质公园的石柱群,大多呈浑圆状;美国的约塞米蒂由于受过冰川的侵蚀和后期的物理风化,基本上都是浑圆状的山顶。而在雨水相对充沛的地区,则化学风化占的比重就相对大的多,如澳大利亚的秃石国家公园,还有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甜面包山(sugar-loaf)(Piotr Migon,2006),形成的地貌基本上是浑圆的花岗岩岛丘或球状风化而成的光滑的石蛋。处于干旱与湿润和寒冷与炎热中间地带的花岗岩景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占的比重相当,则形成的经过既有寒冻风化的特色,也有化学淋滤而成的地貌特征,如中国的黄山,由于寒冻风化,形成了大量峰丛、峰林,但由于降水也相对丰富,化学风化使得许多峰丛的表面非常光滑,甚至在顶部,由于化学风化形成尖锥状。

因此,全球的花岗岩地貌,由于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地理区位、气候带以及岩石性质的差异,花岗岩地貌有着明显的区别,甚至同一类,也因气候带的差异而形态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总体看来,寒冷干旱气候带,物理风化作用强,容易形成风蚀壁龛、风蚀柱等,温暖湿润气候带,化学风化作用强,容易形成浑圆的花岗岩岛丘、巨型石蛋等,而在中间的过渡地带,形成的花岗岩地貌则相对复杂,大多是前述二者的特征都有。而在冰川作用区,受冰川侵蚀的影响,形成的花岗岩地貌具有明显的冰川作用痕迹。海岸地带由于受小气候的影响,形成的花岗岩地貌则各具特色。

唐初编撰的《梁书》《陈书》《周书》《北齐书》和《隋书》都只有纪传,而无志。为了与之配合,便统一编写《五代史志》,原是单独成书,后来编人《隋书》。

《隋书》的天文、律历二志记载魏晋以来,特别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历法学家的成就和流派,并作了比较和评论。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张子信和刘焯关于“日行盈缩”的探讨,以及汉魏以来历代度量衡变迁的情况,志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隋书》地理志以隋炀帝大业五年(609)的地理状况为准,记载全国郡县户口、山川形势、建置沿革,以及各地区的风俗、物产,并提供了当时国内外交通状况的重要资料。对于隋以前的地理状况,只在附注中作了说明。食货志和刑法志同样以记录隋事为详,如有关土地、户籍、赋役制度和货币状况,其他各个朝代则比隋代简略。

刑法志历举五代律书的编撰,只有隋代的立法毁法情况写得比较具体。乐志三卷,隋事居半,其中记载郑译从龟兹人苏祗婆所得七调,成为唐代燕乐的本源;介绍隋炀帝所定九部乐的源流、歌曲、乐器等,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经籍志以隋东都观文殿藏书目录为依据,将所有书籍区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著录当时古籍保存和散佚情况,并概括地叙述各种学术源流,使汉、隋之际的古籍状况得以考见。此外,隋帝优待臣僚,赏赐田地、奴婢,不愿减功臣之地以给百姓;隋朝国库的粮绢储备可支用数十年,而赋役征调仍很重,力役、徭役频繁,刑法严酷,劳动人民被迫不断进行反抗斗争等,这类重要资料,在《隋书》纪传和食货、刑法志中,都有不少记载。

惯性导航国内外技术对比

和你说一个事情吧,有关陀螺仪的,大家都知道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仪用来形成一个导航坐标系使加速度计的测量轴稳定在该坐标系中并给出航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