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应懂的历史哲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二十几岁应懂的历史哲学,第1张

一、《二十几岁就应该知道的人生哲理》读后感

下面提供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对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感想来。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

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

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二、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

生活总是以各种方式教我们成长,有些路走过了才知道崎岖,有些人错过了才知道珍惜……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在二十几岁时,我们还可以选择,但三十岁之后,我们选择的余地已经非常有限。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懂点人情世故,才能及时调整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走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美满人生。

《》一年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成功智慧。

受益一生的人生哲学,指点迷津的成功宝典。

一本帮助年经人实现自我,提早成功的实用攻略。

为你启迪心智,增长处世智慧,直线抵达成功的彼岸。

积聚人生能量,奠定成功基础。

即Mobile Book,译为便携书,特点是方便携带,精巧实用,可随时随地阅读,极为便捷。

为日益忙碌的现代人推出的“新功能”图书。当漫长的差旅和上下班路途日复一日地将你囚系在拥挤、喧闹、狭仄的各种交通工具内,你,是否感到特别的烦躁、无聊?当纷繁的世事几乎耗尽了你所有的时间、心力疲惫的你,内心是否透出一丝日益荒芜的隐忧?阅读可以静心、充电、启迪智慧。

兼顾实用与发展的特色服务

从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出发,不论是人生规划、职业发展,还是个人修为,我们都相应推出了针对不同领域的特色服务,力求给读者带来切实的帮助:

职场充电让你轻松提升职场竞争力,从而在职场发展中如鱼得水,步步高升。

成功激励为你指引人生的前进方向,助你超越险阻,走向成功

自我实现帮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使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皆能左右逢源,无往不利。

心灵修养助你解析人生的种种困惑谜团,让你澄心静志,超然洒脱。

员工培训帮你提升职业理念,更好地规划个人发展。

历史快读透过故事读历史,交易会你在历史盛衰中吸取经难,鉴知往来。

MBook由谁来为你打造

高水平、专业化的作者团队

为了突出优质、实用的特点,我们甄选了众多世界级的激励大师和国内各领域的知名作者,和读者共同分享他们的切身经历和精彩讲述,从而实现以智慧启迪智慧、用成功带动成功的愿望。

让阅读的 愉悦身心,让知识的获益提升自我。

三、《二十几岁就应该知道的人生哲理》读后感

下面提供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对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感想来。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四、(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答案示例一:我赞成黑格尔观点。中国古代文明更多呈现的是保守的农业文明特征。①古代文明是建立在发达的小农经济之上。②中国并不具备海洋文明需要的开放和进取精神。③形成的是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国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其实是农耕文明的外延,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创造的先进技术之上,并没有改变农耕文明的本质特征。

答案示例二:我反对黑格尔观点,海洋文明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①在明朝之前,中国的航海技术和航海活动长期领先于世界(考生可自由列举)。②对外贸易活动是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朝代是支柱产业。③在对外贸易中,还形成了先进的市场理念和平等精神。海洋文明到明代中期后逐渐衰落,更多的是与明朝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当时外国入侵等偶然因素有关。

试题分析:本题目为开放性题目。考生可任选角度论证黑格尔观点。如赞成黑格尔观点,首先分析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特征,但须进一步论证中国古代航海技术和航海活动领先于世界的原因。如反对黑格尔观点,可首先列举中国古代航海技术、航海活动领先于世界的表现,但须说明后来航海活动的衰落更多的是偶然原因。

点评:中国古代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文明,具有保守性,即使在航海上取得很大的成就,也改变不了保守性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说,黑格尔的观点 有一定的道理。

五、二十几岁一定要懂点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理论的基石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或者说是经济学的一块基石。几乎每一个经济学家都是在资源稀缺的基础之上对经济学进行分析和扩展的。如果离开了稀缺的概念,经济学就失去了研究的依托。

那么,到底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呢?

由于需大于供,近100年来,优质钻石的价格以每年10%的速度稳步增长,几乎没有下跌过。近些年,钻石的价格涨幅更是惊人。根据拉帕波特系统发布的国际钻石报价单,一个1克拉、H色、VVS2级别的圆形裸钻在2003年的价格为4000多美元,之后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趋势,目前价格已经达到7700美元左右,涨幅达到925%,几乎翻了一倍。为什么小小一颗钻石,却能如此值钱?为什么钻石的价格一路看涨?其实,这就体现了经济学上的稀缺性。

稀缺性在经济学中特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等的相对有限性。即代表“人类拥有无穷的欲望,但只拥有有限的资源”意思,而资源的有限性促使了竞争及选择的出现。迄今为止,全球仅有27个国家生产钻石,且分布极不均匀。主要产地几百年来仍然停留在非洲、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三大区域,没发现新的钻石矿产资源。每年开采的钻石不到8%达到宝石级别。全球钻坯产量2007年首次出现下滑,预计2015年将再下滑,2%。但相反,钻石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美国目前仍是钻石第一大消费国,但中国和印度的消费需求出现强势增长态势。英国钻石预测公司的研究数据表明,近些年,中印两国钻石需求量每年以14%~20%的速度增长。中国钻石市场需求量从2001年至2010年已翻了一倍,预计到2012年购买量会再增加20%。由于供需之间的极不平衡,钻石便成为极度稀缺的商品,价格一直高涨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我们常常会听说某个手机号或汽车牌照卖出了天价,这也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因为这个手机号或汽车牌照的数字非常独特,而且是唯一的,不会再有第二个。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商品人人都想购买,也就会卖出很高的价格。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稀缺性对社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稀缺性。

1稀缺性导致了竞争和选择

也就是说,稀缺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想象一下,如果资源不是稀缺的,而是极大富足的,那么世界会完全变样。自然界中不会有优胜劣汰,不会有厮杀,每个生物都可以得到满足。人们不用工作,不用考虑买房子了,因为土地是富足的,不用考虑衣食住行,一切资源都很充足。那这样的世界就没有任何活力,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最终毁灭。

2资源的稀缺性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一个没有工作的闲人来说,时间对他是廉价的,而资本(也就是金钱)则是稀缺的;相反,对于工作事业狂来说,时间对他可能是一个奢侈品,相对而言资本是富足的。对于处于正常社会中的人来说,黄金非常珍贵,但对于一个困在岛上,生存面临威胁的人来说,一块馒头比黄金珍贵得多。

3资源的稀缺性是有历史条件的

古代、近代、现代甚至十年以前,人们认为缺少的东西,在现在看来很多都已经很丰富了,比如粮食、生活用品等。以前,清新的空气到处都会有,而现在由于环境污染,人们很难享受到了。还有古代的陶器,当时很多,现在却很少,非常珍贵。

4稀缺资源可以通过交换来实现再分配

从经济学上来说,资源的分配不均必然要通过交换来实现。婚姻就是一个最实际的例子。比如一个身材相貌不如意而事业有成的男人,先天的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对他来说,可能高个子和帅哥脸这辈子都无法实现了,那么他会把希望寄予婚姻,希望他的另一半能够满足他的这些期望,因为相貌对于他来说是稀缺资源,相比较而言,事业和资本可能他不是很看重,因为这些对于他来说是富足的。人们总是希望利用自己富足的资源去交换他稀缺的资源。同样的道理,一个美女很可能利用她的美貌和年轻的资源通过婚姻来交换她所稀缺的一些资源,或者说学历,或者说资本。说白了,婚姻就是男女双方互相用自己的富足资源来获取自己的稀缺资源。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美女配丑男,老男人配年轻姑娘,老女人配小伙子,学了稀缺性概念就不难理解了。

可见,用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和观察,就会明白好多事理。

六、黑格尔历史哲学读不懂

黑格尔的哲学精华部分就是他的大逻辑与小逻辑,没有什么深奥的。要理解这些,或者说能够驾驭文中之意,第一点,就是要建立自己的支撑点,有一个哲人说,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更何况是一个哲人带着他的一点点客观知识。

如果你对读黑格尔太费劲,你可以先读《联系》,从中找到一个现代的世界观点,作为支撑点,然后在一个终极高度上反观这些翻来覆去的词语,就会发现,他们的说辞背后的真正用心,无非在阐述一个连自己也不明白的东西,姑且叫这个为意志吧。

如果你以后做生意,当然,卖黑格尔的书有用,或者找到兴趣相同的客户有用,做别的生意没有用。

什么是小逻辑,就是数学中的与或非运算可解,什么是大逻辑,与佛学中的大乘佛法的旨意类似,也就是离散数学部分可解,联系中的分布式可解。

当然,能够称为哲学家,就有超越人的思维的地方,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会为此震撼。如同普通人看奥运健将一样,会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思维方面,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如果学说是正义的学说。所以抱着这个根本的原则审视眼前的学说,你会获得一种自信,或者说可以自由自在的。

领会不领会黑格尔的客观精神并不是必须的,只要你在自己感到无助的时候,仍然能够想到联系,找到你值得信赖的人,也许只需要你发出一个信息,他也许就在你的身边。

做自己吧,但是记得要上进,坚持不懈!

七、懂西方哲学的来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逻辑学》《美学讲演录》。

3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另外,叔本华的随笔如《美学随笔》、《思想随笔》、《人生智慧》都可以作为入门级的读物来丰富我们的语言和思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叔本华的人生经历比较坎坷,书中难免有些不可取的偏见,要注意去芜存菁地读。

我们上政治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要想一览某方面的知识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找这方面集大成者的作品来看,他举例说自己研究西方哲学就主要是看黑格尔的作品,黑格尔的哲学上承欧洲古典哲学之精华,下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

最近我同学有看到一本书说的是西方哲学的两条路,从康德开始,康德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鼻祖,融汇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他之后,理性主义出现了黑格尔的巅峰,得出来马克思主义的硕果;而非理性主义出现了叔本华、尼采、萨特等对人类文艺产生巨大影响的人。

八、《历史哲学》一书说的是什么

说明: 解释历史,就是要描绘在世界舞台上出现的人类的热情、天才和活力。

王元化先生在其著作《读黑格尔》提到读黑格尔的感受:“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开始很吃力,但越读兴味越大。

深刻、渊博、丰富。……作了重点记号。

作了第一次笔记。”虽然《历史哲学》是一部相当“简单”的著作,但是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可一点也不简单。

原因有两点: 1,语言晦涩难懂。黑氏的语言是出了名的晦涩。

这种晦涩不仅隐藏在文字之外,也隐藏在文字之中。抄写其思考的语言也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但是这种对其他学者很奏效的方法现在也失灵了。

他的难懂不仅在文字之外,也在文字之外。 2,思想恢弘博大。

黑氏的思想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理论。其一以贯之的思维模式影响其一生的著作。

虽然《历史哲学》是其演讲录的合集,但是其思想的精深程度已经不亚于任何一本专业性的哲学著作。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黑格尔犹如一渊深潭,你是不可能马上从他的任何一本书直接踩到潭底的。

正是这样的困难使我开始怀疑选择黑格尔是否理智,但是没办法既然选择,只能前行,认真探索。 正文: 黑格尔开篇将此次演讲题目定义为“哲学的世界历史”,是有其研究路径的,既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世界历史,在今天可以被称为“历史哲学”。

一、黑格尔的历史分类法 很有意思的他的历史分类法,他将历史分为三类: 1,原始的历史;2,反省的历史;3,哲学的历史。 什么是原始的历史?即原始的历史学家所理解的历史。

这样的历史学家例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其他同样的历史学家们。“我见,我信,即历史”。

他们的精神观念和思想维护着并影响着他们的历史著作和对世界历史的认知。黑格尔评价道: 作家的精神和他所记述的那些动作的精神,是一般无二的。

在他所描绘的一幕一幕的剧情中,他本人曾经亲自参加作一名演员,至少也是一个休憩相关的看客。他所绘画的只是短促的时期,人物和事变的个别形态,单独的,无反省的各种特点。

他的愿望无非是要把他亲自观察的各种事变的所得,留下一个最清楚的影响或者栩栩如生的描绘,留给后世的人。他既然生活在他的题材的精神之中,不能超出这种精神,所以他毫无反省的必要。

……在古代,历史家必然是伟大的军人和政治家。 可见,历史学家本身的视野范围决定古代历史的视野范围。

什么是反省的历史? 这种历史的范围是不限于它所叙述的那个时期的,相反地,它的精神是超越现时代的。在这第二类历史中,可以分出各种显然不同的门类: 1,研究历史的人大都目的在对于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或者整个世界的全部历史——简单的说来,就是对于我们所谓普遍的历史。

这第一类反省的历史,假如仅仅以叙述一国的全部历史为目的,那么就与原始的历史作为接近。这类编纂假若做的很好,都有极大的价值。

这一类历史学家中最为杰出的、可与第一类历史学家相比拟的,就是他们记述事变的生动,使读者可以身临其境。 2,第二类反省的历史可以称之为“实验的历史”。

当我们研究“过去”的时代,研究遥远的世界,这时候一种“现在”便涌现在我们心头——这是精神自己活动后产生的,作为它自己劳苦的报酬。历史上的事变各个不同,但是普遍的、内在的东西和事变的联系只有一个。

3,第三类反省的历史是批评的历史。它有在这里申述的必要,因为它正是德国如今通行的治史的方法。

它并不是我们这里所提出的历史本身,而是一种历史的历史。它是对于各种历史记述的一种批判,和对于它们的真实性、可靠性的一种检查。

4,末一类的“反省的历史”,开宗明义,就显示出了它是一种局部的东西。它自然是分划的,但是因为它的观点是普遍的(如艺术历史,哲学史,法律史),它形成了达到哲学的世界历史的一种过渡。

这一种概念历史在我们现代里是比较发展的,而且受人注意。 3,第三种历史——哲学的历史。

前述的两种历史是无须解释的,它们的观念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最后一种则并非如此,它在实际上似乎需要一番阐明或者辩护。

我们所能订立的最普通的定义是,“历史哲学”只不过是历史的思想的考察罢了。“思想”确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东西,人类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如此。

所以在感觉,知识和认识方面,在我们的本能和意志方面,只要是属于人类的,都含有一种“思想”。但是只凭这层理由,就说历史必须和思想发生联系,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就历史来说,思想似乎隶属于已存在的事物——实际的事物,并且以这种事实为它的基础和南针。同时哲学的范围却是若干自生的观念,和实际的存在是无关的。

抱了这样的思想来治理历史,不免把历史当做一种消极的材料。不许它保存本来的面目,逼迫它去适合一种思想,就如像一般人所说的,以“先天论”来解释历史了。

然而历史的职责,既然不外乎把现在和过去确实发生过的事变和行动收入它的记载之中,并且越是不离事实就越是真实。哲学事业的努力似乎与历史学家的努力恰好相反。

对于这一个矛盾,和因此而加在哲学思辨上的指摘,我们将加以解释,加以驳斥。至于通常所跳到的治史的目的、兴趣和处理方式,以及历史同哲。

九、历史哲学的目 录

绪论 历史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第一节 历史哲学概观一、历史和历史哲学二、从历史意识到历史哲学第二节 历史哲学的视域一、历史本体论的学科基点二、历史哲学的学科定位三、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的关系第三节 历史哲学和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马克思主义对思辨历史哲学的批判二、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历史哲学三、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学习和研究历史哲学的现实意义第一章 历史哲学思想简史第一节 西方历史哲学思想的演进一、历史客观主义二、历史主观主义三、史学辩证法第二节 中国历史哲学思想的演进一、先秦时期二、古代大一统时期三、近代时期四、向当代历史哲学转型的时期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地位一、历史哲学思想的三种形态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第二章 历史主体和现实的人第一节 历史主体问题的意义与歧见一、历史主体问题和哲学主题的转换二、主体与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哲学歧见第二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理论一、现实的人是历史的真正主体二、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三、现实的人和人类历史的三大自然前提第三章 历史单位和社会有机体第一节 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一、历史单位问题的提出二、历史单位问题的再思考第二节 社会有机体———唯物史观的历史单位理论研究一、社会有机体理论在马克思历史哲学中的地位二、把握社会有机体的基本方法第四章 历史进步和历史分期第一节 历史过程的方向是进步的吗一、思辨历史哲学的历史进步论二、历史进步是客观的、辩证的过程第二节 历史分期及其标准一、历史哲学的历史分期理论二、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及其意义第五章 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第一节 历史中是否存在必然性、规律性一、思辨历史哲学对历史必然性、规律性的肯定二、批判历史哲学对历史规律的否定三、历史规律存在问题的考辨第二节 历史规律的性质及特点一、思辨历史哲学对历史必然性、历史规律的性质问题的看法二、历史规律是人们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第六章 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第一节 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及其基础一、关于历史统一性的“整体性”观点和“共同性”观点二、关于历史统一性基础的历史哲学观点三、马克思关于历史统一性及其基础的观点第二节 历史过程的多样性以及与统一性的关系一、历史单位的特殊性和历史道路的多样性二、文化影响与民族特性及历史道路三、历史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第七章 历史认识第一节 关于认识问题的争论:从先验哲学到历史认识一、康德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扬弃二、从康德的先验哲学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三、马克思的历史认识论第二节 关于历史认识之争:人文主义认识论还是科学主义认识论?一、史学认识的本质二、历史学认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三、检验史学认识是非的标准第三节 历史的真相与历史认识的独特性一、历史的真相二、历史认识的特殊性三、历史认识与人类的自我意识第八章 历史哲学的当代意义第一节 历史哲学的意义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二、人类的自我意识与文明史三、历史意识与批判意识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当代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属于当代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当代的理论意义三、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管子》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罗根泽先生称它为“战国秦汉学术之宝藏”。书中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以及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内业》是《管子》中一篇含金量极高的哲学论著,其中有关“精气”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堪称独一无二。事实上,它与《周易》、老、庄的核心思想是相互印证的,但它比《周易》比《老子》《庄子》更明白地透露了修道的核心信息,而且在开篇首章便直接托出。可惜的是,一味在书本上从事研究的学者并不能领会作者的思想,反而以自己的臆想妄加校改,名为发掘,而沉埋益深,可为一叹。

此校译非为学术研究之用,只为修道同仁参考印证。学人若欲探求文中要义,须得明眼人指点,并亲自实践,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不可一味在文字上琢磨,枉费心思。

原文未分章节,为阅读方便,校译分为五章。

              第一章

原文:

凡物之精,此(按:有注者改为“比”,据原文改回)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音(按:原文即为“音”字,现代有注者不解,以为是“意”之形近致误,径改为“意”。据原文改回。)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

白话大意:

宇宙万物的精华,(各有各的特点与作用,)而修道者所说的这个精气(按:大易谓之乾元),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生万物。在下面就产生出地上的五谷,在上面就形成天体的日月星辰,流动在天地之间就叫作鬼神,藏在人的心里就使其成为圣人。因此,这种精气,它光亮的样子好像升在天上,幽暗的样子好像藏入深渊,柔润的样子好像浸在海里,但到头来却好像就在自身之内。所以这种精气,不可以用强力留住它,却可以用德性来安顿它;不可以称呼它为(外在的)什么声响,却可以用向内倾听(反闻)的方法迎接它。修行者若能恭敬地守住它而不失掉,这就叫作“成德”。德性有成就会产生智慧觉悟,有了智慧觉悟对万事万物也就全都能掌握理解了。

                第二章

原文:

凡心之刑(通形),自充自盈,自生自成。其所以失之,必以忧乐喜怒欲利。能去忧乐喜怒欲利,心乃反济。彼心之情,利安以宁,勿烦勿乱,和乃自成。折折(通哲哲)乎如在于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此稽不远,日用其德。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复,其来不舍。谋乎莫闻其音,卒乎乃在于心;冥冥乎不见其形,**乎与我俱生。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凡道无所,善心安(假为焉)爰(通僾)。心静气理,道乃可止。彼道不远,民得以产;彼道不离,民因以知。是故卒乎其如可与索,眇眇乎其如穷无所。彼道之情,恶音与声,修心静音(有注者径改为“意”,今改回)道乃可得。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也。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春秋冬夏,天之时也;山陵川谷,地之材也;喜怒取予,人之谋也。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迁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通导)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凡心之形,过知失生。

白话大意:

圣人的这种智慧本心的形成,是精气积运的结果,精气自充自盈,智慧本心自生自成。心之所以(出现问题)失去良知,一定是由于忧、乐、喜、怒、嗜欲和贪利,能排除掉忧、乐、喜、怒、嗜欲和贪利的干扰,心就又可以回到平和正常的状态。心的特性,最需要安定和宁静,保持不烦不乱,心的平和就自然形成。这个本心,对觉者而言,清清楚楚,好像就在身边,但对迷者来说,却恍恍惚惚,好像想找也找不到,渺渺茫茫,好像追寻不到一个尽头。实际上若静下来省察,它并不遥远,人们天天都在享用它的德惠。

道气,其实本来就充塞在吾人形体之内,但人们往往不能固守。它离开就似乎不再回来,来了人们又不能让它扎根常住。它隐秘得没有人听出它的动静,却又突出地显现在人的心里;昏暗得看不到它的形状,却又滋滋润润地与我们共同生长。看不到它的形体,听不到它的声音,却能使万物有秩序地成长,这种力量就是道。凡是道都没有固定的停留场所,而以善心为居所。心静而气顺,道就可以留住。道并不在远方,人们就是靠它生长的;道并不离开人们,人们就是凭它而有觉知的。所以道既明明白白,好像可以寻找得到;又渺渺茫茫,似乎追寻不出它究竟的所在。道的本性,讨厌声音语言,通过反听内观,修心静虑,才能得道。道这个东西,口不能言传,目不能察看,耳朵也听不到;它是用来修养内心和端正形貌的。人们失掉了它就会死亡,得到了它才有生机;事业失掉了它就将失败,得到了它就能成功。道,没有根也没有茎,没有叶子也没有花朵。但万物由于得到它才产生,由于得到它才成长,所以把它叫作“道”。

天道以正为主(太阳的运行确定了东西南北四正的方位),地道以平为本(平原是大地的代表,山海川谷是以地平线为基准的),而作为天地之子的人则以安静为根本。春秋冬夏是天的时令,山陵川谷是地的物材,喜怒取予是人的谋虑。所以圣人顺时应变而自己的心态却不随境转,听任事物变迁而自己的内在却不改移。能正能静,然后才能够安定。有一个安定的心在,就能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就可以作为“精气”的留住场所。所谓“精”,就是天地之气的精华。这种气(振动力),是通过修道而产生,产生之后,就能拉回行人的注意力,注意力向内集中回来便有了当下的觉知,有了当下的觉知心便可以安止了。大凡心的情形是,过多地向外驰求,便会丧失正念,昧却本性。

              第三章

原文:

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唯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此之谓也。

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

有神自在身,一往一来,莫之能思。失之必乱,得之必治。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将至定。得之而勿舍,耳目不*。

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何谓解之?在于心治。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

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音(于按:有人径改为“意”,误)以先言。音(有人改为“意”,误)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不治必乱,乱乃死。

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谓之圣人。

白话大意:

有一个东西(按:周易谓之“乾元”),它能变化所以叫它“神”。人能做一件事(也就是内修大道)促成这种变化就叫做“智”。这个东西几经变化但它终究仍是自己的“气”,促成气的变化但自己的本心却不变来变去,这只有抱一守中的君子才能做到吧!抱一而不失,就能够统率万物。君子善用外物,却不受外物支配,就是因为他有办法“得一”并懂得修身的道理。内里有一个修理好的心,口里说的就会是恰当得体的话,加于他人的就会是适宜妥当的事,这样,天下也就会治理好了。所谓“一句话说得好而天下人信服,一句话决定而天下人听从”,就是这个道理。

外形不端正,内德不会降临;内在不虚静,心就不会修好。端正外形,修饬内德,如天之仁,如地之义,那就将不期而然地到达神明的最高境界,洞见万物的真相。内守虚静而无差错,不让外物扰乱感官,不让感官扰乱内心,这就叫作“中有所得”。

“神”就在吾人身内,它有往有来,却很少人认识它。它不在时人心就一定会混乱,它回来时人心就一定会安稳。若能恭敬地把心打扫干净,这个神就会自然到来。深入地思考并了悟它,平息杂念象打磨玉器一样去“磨治”它,以严肃而畏敬的态度对待它,这个“精”(神)就会永远安定下来,长住不去。得到这个“精”念念操持不舍,耳目等器官就不会被外物所迷惑了。

心别无所图,就能保持平正安稳的状态,有这样的一颗心坐阵当家,应事待物就能拿捏得当,恰到好处。道无处不在,人人本具,但众生却难得认识。只要得到真传,即使片言只语,若能了悟,就能够上通天根,下达地极,神龙现前,蟠满九州。怎样才能了悟呢?要在修心。心修炼好了,感官才会驯服;心安静了,感官才会安静。修炼的主体是心,最后安静下来的还是心。

心中包藏着心,心里面又有个心。那个心里面的心,是以“大音”为先导,先有“大音”,然后这个真心才得以显现,真心显现后才有意识觉醒,意识觉醒了才能担当修齐治平的大任,才有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功业。不能管理,就会造成纷乱;纷乱了,就会走向灭亡。

精气存在,就自然会生长,表现在外面就是仪态安闲而颜色光鲜,藏在内部则是一个不竭的泉源,浩大而和平,作为气的渊源。渊源没有干涸,四肢才能坚强;泉源没有竭尽,九窍因而通达。这样就能知晓天地,胸怀四海。内无迷惑,外无邪灾。内有一颗健全的心灵,外有一个健全的形体,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这样的人就叫作圣人。

              第四章

原文:

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通伸)而骨强。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于大清,视于大明。敬慎无忒,日新其德,遍知天下,穷于四极。敬发其充,是谓内得。然而不反,此生之忒。

凡道,必周必密,必宽必舒,必坚必固。守善勿舍,逐*泽(通释)薄,既知其极,反于道德。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于形容,见于肤色。善气迎人,亲于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戎兵。不言之声,疾于雷鼓。心气之形,明于日月,察于父母。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惩过,气意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听。

搏(抟)气如神,万物备存。能搏(抟)乎?能一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勿求诸人而得之己乎?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

白话大意:

白话大意:

人如能达到正和静的境界,外在就表现为皮肤丰满,耳目聪明,筋骨舒展而强健。在精神上,他是顶天立地的真人,慧眼清明,洞察万物。严肃谨慎地保持正静而没有差失,德行将与日俱新,并且遍知天下事物,以至四方极远的地域。这样恭敬地发展其内部的精气,就叫作内心有得。然而有些人不能返回到这样的境界,那是生活上的差失造成的。

道,一定是周行而隐密、宽大而舒放、坚实而强固的。能作到守善而不舍,驱逐*邪,去掉浮薄,直到抵达道的最高层次,就可以终而复始,返回安住到本源上来了。健全的心在内部,外面是不能隐蔽的,自然表现在形体容貌上面,也表现在肌肤颜色上面。善气迎人,亲近胜似兄弟;恶气迎人,伤害大于刀兵。无言的声音,比打雷击鼓还传得快。这种心气的形象,比太阳和月亮还更光明,体察事情比父母了解子女还更透彻。赏赐不一定能够劝善,刑罚不一定能够惩过。而一个人如果掌握了这个无形的气的奥秘,便会赢得天下的信服;如果他的心安定镇静,便能令天下的人听从。

能够专心一意在气上,就会象神明一样,达到万物兼备于我的境界。问题是人们能专心么?能一意么?能做到不用占卜而预知凶吉么?能够要止(妄想)就止么?能够要放下(执着)就放下么?能做到不外求于人而靠自己解决问题么?思考!思考!再重复思考!思考不通,鬼神将帮你想通。其实这不是鬼神的力量,而是精气的最高作用。

              第五章

原文:

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抟心,耳目不*,虽远若近。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疾困乃死。思之而不舍,内困外薄(通迫),不早为图,生将巽舍。食莫若无饱,思莫若勿致,节适之齐,彼将自至。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察和之道,其情不见,其征不丑。平正擅匈(同胸),论治在心,此以长寿。忿怒之失度,乃为之图。节其五欲,去其二凶,不喜不怒,平正擅匈。

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读旷)思,老则长虑。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饥不广思,饱而不废;老不忘虑,困乃速竭。大心而敞,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弃万苛,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同运)气,意行似天。

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推,福将自归。彼道自来,可藉与谋,静则得之,躁则失之。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所以失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得道之人,理丞(读蒸)而毛泄,匈(同胸)中无败。节欲之道,万物不害。

白话大意:

修道者四体既已端正,血气既已平静,一意持心,耳目不受外物的迷惑,这样,对于遥远的事物就能象近旁的事物一样了解。思索产生智慧,懈怠疏忽产生忧患,凶暴骄傲产生怨恨,忧郁产生疾病,疾病严重导致死亡。但一个人如果思虑过度而不知休息,也是有害的。一味思虑,并不能让人更有智慧,内忧外患,困扰煎熬,如不早想办法,生命就会离开他的躯体。吃东西不宜过饱,思虑不宜过度,调节得当,那个超乎常人的灵明觉知自会到来。

人的生命,是由上天给他精气,地给他形体,两者相结合而成为人。两者和合则有生命,不和就没有生命。考察“和”的规律,它的真实情况人无法看见,它的表现征象也无从类比。但它能使平和中正充满胸际,融化在心中,这就是长寿的根源。忿怒过度了,应该设法消除。节制那五种情欲(色、声、香、味、触),除去那两种凶事(喜、怒),不喜不怒,平和中正就能充满胸际。

人的生命,一定要依靠平和中正。丧失生命,一定是因为喜怒忧患。因此,(调节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事。)节制忿怒没有什么比得上诗歌,消除忧闷没有什么比得上音乐,控制享乐没有什么比得上守礼,遵守礼仪没有什么比得上保持敬慎,保持敬慎没有什么比得上虚静。内心虚静,外表敬慎,就能回归自性,也能使自性达到高度的稳定。

饮食的规律:吃得过饱,就会伤胃而身体不好;吃得太少,就会因营养不足而骨枯血滞。吃得多少适中,才能身体舒和,使精气有处寄托,智慧能够生长。如果是饥饱失度,那就要设法调节。太饱了就要赶快活动,太饿了就要停止思考,老年人就更要珍惜精神,减少思虑。吃饱而不赶快活动,血气就不能通达于四肢;饥饿而不停止思考,吃饱了还贪嘴进食,年老了还不珍惜精神,苦心思虑,这些都会伤身减寿,加速死亡。心胸宽广而敞亮,意气宽舒而开阔,形体安定而生活有条理,能保持心意专一而不为外物骚扰,见利不被引诱,见害不生畏惧,心情宽舒而仁慈,自身能独得其乐,这些就叫作“运气”的功夫,其意念的起落,好像天空的行云一样,(自在无碍。)

人生的质量,端看快乐的有无多少。忧愁与恼怒—来,就会使生命混乱失序。心里有忧悲喜怒,“道”就无地可容。有了贪欲就要及时平息它,有了杂乱的思想就要迅速纠正它,不要人为地引来推去,幸福将自然而然地降临。

道的领悟是自然到来的,人可以借助道的智慧运筹谋画。虚静就能得道,急躁就会失道。灵气在人的心里,来去不定,说它小可以说其小无内,说它大可以说其大无外。人所以失掉灵气,是由于急躁为害。如果心能够平静,道自然会安定下来。得道之人,邪气会从肌肤毛孔中蒸发排泄出去,胸中没有郁积败坏的东西。能实行节制物欲之道,就可以不受万事万物危害了。

(全文完)

2022/6/25校译于太行山锡崖沟居易庐

  两汉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

 摘 要:在汉代经学发展过程中,有经今古文之争。

 经学今古文之别,首先表现在经书文字不同,而说解亦异。

 对此前人多有研讨。

 本文仅以此为背景,进一步探讨两汉经学中的语言哲学问题。

 关键词:两汉经学;古文;语言;哲学思想

 一、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经今文学派重视通经致用,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政治功利性较强。

 其对经义的诠释偏重于义理探究,重视对名实关系的探讨。

 董仲舒的“深察名号”理论是其代表,可以看作是先秦儒家正名理论的继续。

 其中所揭示出的语言哲学思想大体上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辨析名、号之异同及其形上意义。

 董仲舒所说的“名”、“号”都是指语言学中的“概念”。

 他认为,名号都源于圣人所造,因而都具有传达天意的功能。

 《深察名号》云:“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号而达天意者也。”但他又认为与名相较,号所指的对象的范围更大,意义更抽象,号与名之间颇存概念的种属关系意谓。

 他在同篇指出:“名众于号,号其大全。

 名也者,名其别离分散也,号凡而略,名详而目。……物莫不有凡号,号莫不有散名如是。”董仲舒在此对名号作的定义和区分,其目的是通过对名号的分析进而理解名号背后所传达的天意,以探讨天人关系、寻求治乱之道。

 其名号理论表现出强烈的经世致用意图。

 2 思考语言的功能与作用。

 董仲舒认为名号能达天意,把语言作为沟通天人之间的重要工具。

 并且又说:“天不言,使人发其意”。

 通过一番论证的转化,“鸣号而达天意”,实际成为“鸣号而达圣人意”。

 语言的达意功能在这里一方面被神话,另一方面也被限制,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传情达意功能董仲舒则没有给予多少关注。

 董仲舒在此表达了对语言与真理的关系的认识:名的内涵包含了真理,故可以作为标准来规范、要求具体事件;同时名所蕴含的真理,不是表面地、直接地呈现,而需要“深察名号”,即通过对概念内涵的深入分析从而获得名的内在之理。

 这样名又成为了认识的对象和获得真理的中介。

 3 探索了语言的起源和本质。

 在董仲舒的理论体系中,名之所以具有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是因为正确的“名”与天地相联并表达了圣人之意的符号系统。

 如董仲舒说:“名号之正,取之天地。”名还代表了圣人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准确的认识,因而正确可信,具有权威性、正当性。

 《深察名号》说:“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

 名者,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实性篇》中董仲舒还指出:“名者性之实,实者性之质”,认为作为某一事物的概念的名,实际反映了该事物的本质。

 因此,名就不是一种没有实际内容的空洞概念。

 4 对语用问题的思考。

 董仲舒认为,名不仅具有“循名以得理”的抽象作用,而且,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境遇中还能发挥实际功能。

 在《深察名号》篇,他论述了正名、引名的问题,并指出“正名”的基础在于先辨物理,目的`在于务求其真,如他说:“《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正名之后,名就具有了审是非的效用:“是非之正,取之逆顺;逆顺之正,取之名号”

 而其具体运用在于而“引名”的作用在于循名责实,如他说:“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诘其名实,观其离合,则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已。”董仲舒虽然主张通过“深察名号”以达天意,但他不否认还通过观象、察物等其他途径亦可以探求天意,明察天道。

 后世谶纬之说就是对其观象方法的运用和放大。

 两汉经学谶纬学说的流行,一方面表现了该时代今文经学家对语言文字的神秘化运用的倾向,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语言的认识能力与达意能力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是“言不尽意”思想的一种神秘化的放大。

 二、经古文学派在名物训诂过程表现出的语言哲学思想

 两汉经古文学派重视名物训诂,学风朴实,考证性较强。

 他们兼通小学,讲求条例,取得了众多的训诂成果。

 训诂学的发达反映了此时名实关系问题内容的变化:西汉经今文学所说的“名”是指概念;实,主要指称“客观事物”、“客观原则”。

 而经古文学家所理解的“名实”问题的“名”则主要指书面文字,“实”则指“经书的原文本义”。

 先秦以来的“名实之辨”在东汉逐步转变为对名言关系的探讨。

 在一定程度为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提供了思想基础。

 汉代古文经学训诂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随文释义的注释,一为通释语义的专书。

 前者有列于《十三经注疏》中的汉注六经,后者有扬雄的《鞘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熙的《释名》等著作。

 这三部专书在方言学、文字学、语源学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随经文释义的注疏,其核心内容是字句,但其根本目的是阐发经义,获得真理。

 汉人多以字句训诂为工具,他们信任语言的达意功能,重视对语言内部机制的研究,以注疏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圣人之言的理解,进而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社会现实的理解和主张。

 在汉人的字句训诂与语言解释过程中,存在着古人之意与今人之意之间形成的互动和张力。

 众多的注释名称实际上是汉代经古文经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理解经义,阐发思想的结果,因而在一个侧面体现了汉代经学的语言哲学思想的实际应用,其中有些名称是汉人原创,代表了汉代经古文经师对经典的独到见解。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名实关系是汉代经学中语言哲学思想的一条重要发展线索,先秦以来讨论的名实问题在前汉,被经今文学派用来探求天人关系,表现为概念(名)与原则(理)的相互关系;在后汉,在经古文学表现为名言关系,通过训诂以求道,对魏晋玄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在汉代经学内部产生的谶纬现象恰恰以神秘的方式再一次论说了“言不尽意”的思想,是先秦以来的“言意之辨”的另一种继续。

列子和壶子是师承关系、哲学思想传承、道德修养的传承等关系。

1、师承关系

列子是壶子的弟子,壶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倡无为而治,认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列子作为壶子的弟子,继承了壶子的思想,并将其传承下去。

2、哲学思想传承

壶子和列子在哲学思想上也有传承关系。壶子主张虚无之道,认为万物的本源是虚无的,而列子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虚无之境的概念。列子认为,只有达到虚无之境,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自由和超越,这种思想在道家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3、道德修养的传承

壶子和列子在道德修养方面也有传承关系。壶子提倡守柔不争,认为柔弱胜刚强,不争则能得天下。列子则将这种思想发展为贵柔尚弱,认为柔弱的人比刚强的人更具有道德修养和智慧。这种道德修养的传承在道家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也为后世的人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列子的事迹:

列子,本名列御寇,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老子、庄子并称为老庄列。

列子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但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哲学、文学和道家学派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著作《列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经典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列子的哲学思想以虚无主义为核心,主张清静无为、知足寡欲,强调顺其自然,反对人为干预自然规律。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道的本质是虚无。这种虚无主义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文学。

列子留下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黄帝篇》、《周穆王篇》、《仲尼篇》等。这些作品以神话、传说、寓言等形式,表达了列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十几岁应懂的历史哲学

一、《二十几岁就应该知道的人生哲理》读后感 下面提供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