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中世纪的历史简介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4收藏

西欧中世纪的历史简介是什么?,第1张

西欧中世纪的历史简介是:蛮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西欧的封建制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日耳曼、罗马和基督教三种因素互相融合,从罗马灭亡后的废墟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骑士制度同样也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是欧洲在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确立起来的封建附庸制度。中世纪中前期的欧洲国家是一种松懈的领土集合体。

西欧中世纪,在教会权与王权争夺最高领导权和充当世界霸主的斗争中。教会权摆脱其不利的地位是从11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发生这一改变的深层次原因当然是天主教会在王权的阴影下不断扩大统治范围,使西欧天主教化,并逐步获取天主教世界管理权的结果。

其直接原因则是教会改革运动克吕尼运动深入发展的结果,克吕尼运动始于10世纪的克吕尼修道院,到11世纪下半叶逐成燎原之势,其核心人物格里高利七世、利奥九世等人。利奥九世上台后,他要依靠教宗的权势,在罗马教廷巩固自己尚不稳固的地位,就先要把国家教会制带进罗马教廷。

亨利三世统治时期,在王权的集权统治下,诸侯与王权的矛盾已不断的激化,逐渐形成了一股潜在的反对王权的地方势力。1056年,亨利三世卒然去世,其子亨利四世年仅6岁,皇后阿戈尼斯摄政,软弱无力。

各大公爵瓜分了皇室的领地,满载亨利三世的支持下,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教会改革,国家教会制得到充分发展,培植了教会封建主阶层,教俗封建主对德意志皇室领地和政治权利的瓜分,大大削弱了皇权的集权统治。格里高利七世扩大教宗的权威和亨利四世重建德皇的集权,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国家教会制是德意志皇权进行统治的一个支柱,也正是国家教会制培植了一批具有丰厚经济实力的教会贵族,他们瓜分了皇室的权力,动摇了皇权集中的基础。在政教之间以争夺主教授职权为主要内容的公开的斗争中,德意志的教俗贵族因自身利益而支持罗马教皇。德意志皇帝被教宗所废黜,德皇的被迫忏悔,在理论上削弱了王权的权威性。

以克吕尼运动为代表的教会改革运动到11世纪下半叶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果。在主教职权的斗争中,教会权从王权手中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拥有圣职任命的发言权,从而使神职人员(主教、大主教、修道院长)与世俗贵族相分离,杜绝了圣职买卖的弊端,通过斗争的胜利,教会权愈益强化,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

教权此时如日中天,盛极一时。但英诺森三世以后的50年间,虽然教宗们继续努力捍卫教权,但由于时事的变易,教会权在与王权的较量中无可奈何地滑向低谷。卜尼法斯八世虽然力图步英诺森三世的后尘,重建逐渐丧失的教宗最高统治权。但在与法王腓力四世的斗争中死去,严重削弱了教会权,而对正在崛起的王权则十分有利。

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阿维农之囚开始,教会权更是一蹶不振,直到席卷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把罗马天主教对西欧统治的一统天下彻底打破。以上表明,中世纪西欧教会权与王权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教会权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永恒现象,客观实际是教会权与王权两者在相互联合和斗争中因世事的变易而彼此消长。

法国国立中世纪博物馆有着160年的历史,它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最古老的地段——拉丁区,由两幢并排的建筑组成:建于公元1到3世纪的吕泰斯(Lutèce,巴黎古称)高卢与古罗马式公共浴池,和建于15世纪末的克吕尼教士院。1843年,国家在此成立博物馆,藏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热爱中世纪文化与艺术的亚历山大·杜索梅拉尔(Alexandre Du Sommerard)。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日(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博物馆里珍藏的历史文物与艺术品,共约270多万件,据说,要看完这么多藏品,要花费27年的时间。艾尔米塔什原来只是冬宫的一小部分,是1764年俄国女皇叶卡物琳娜二世购置多位名家的绘画作品后,存放于艾尔米塔什内,起名为奇珍楼,经过多年的积累,艾尔米塔什的藏品日渐增多,收藏的种类也不再局限于单一。十月革命以后,整个冬宫归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收藏了世界各地,欧洲中世纪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梵蒂冈博物馆、图书馆与美术馆藏有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珍贵文物和艺术作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阿拉伯世界,伊斯兰的学者保留了大量的希腊罗马时期的著作,在亚历山大保留了许多希腊先贤的著作,柏拉图的原始著作也在其中。伊斯兰文化继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后,又将它向西方世界输出。它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恰恰在于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波斯的和印度的文化遗产,此后,它使处于黑暗时期的中世纪欧洲得以再认识这一古代文明,从而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思想材料。在伊斯兰文化影响欧洲后,西方世界因此受益。

中世纪,罗马的继承者拜占庭和伊斯兰世界都对希腊罗马文化的存留做出了重要贡献。

望采纳~~~

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时代,欧洲的沐浴

文化

十分发达。但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衰败,古罗马的沐浴文化最后沦落成了*乱文化,而由于罗马人的水管中含有的大量铅,导致罗马人的身体素质和IQ水平大幅度下降,使得罗马人最终无力抵挡日尔曼等蛮族文明的侵入,而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情况下,罗马式的沐浴文明消亡了!而欧洲人开始了长达十几个世纪不洗澡的辉煌历史!

在中世纪的欧洲,除了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的地区之外,一般人已经没有洗澡的习惯。有些人家中虽然有厕所或洗漱间,但是都很少用来洗澡。在以王室成员为首的欧洲卫道士中,他们更是将洗澡视作堕落的根源,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曾洗澡,这其中包括著名的查理大帝,维多利亚女王等大批欧洲君主,而他们更是将这种习惯作为其的个人成就大肆宣扬!当时的人认为洗澡对身体不好,都认为热水会使毛孔扩张,这样细菌更容易侵入身体。当时的贵族为了掩盖身上的臭味,需要使用大量香粉。这就是为什么当时的欧洲人对亚洲的香料有着如此浓厚的兴趣的原由,因此当时的欧洲人不洗澡甚至可以看做是后来他们开拓海洋,四处殖民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洲人这种恶习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当时在欧洲盛行的流感和鼠疫。

直到1750年,也只有6%的巴黎宫殿房屋中才配有卫生间。而到18世纪后期,医生们才开始建议人们每天洗手、洗脸和洗脖子。从此欧洲人才最终走上了勤洗澡的卫生之路!

近现代西方各国文化,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这就是它们都是在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近现代西方文化,其源有二,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它代表了理性主义,一是基督教文化,它代表了信仰主义.在此基础上,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才发展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化.

一、基督教文化

⒈形成基督教文化的原因

  中世纪西欧形成基督教文化的原因,或者说,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原因很简单,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上自国王,下至平民,都是文盲.他们文化上的这种原始状态,使其不可能一下子消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各项成果.较高文化在蛮族中的普及与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当时有文化的人只有基督教士,这就造成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文化垄断地位.应该注意的是,西欧文化自公元三世纪以来已经衰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是其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其衰落的原因.

  在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间,基督教士是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者.在修道院的高墙内,在昏暗的灯光下,只有基督教士还在钻研着古典文化的各项成果.毕达哥拉斯的数学著作,欧几里德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物理学,都有赖于他们而得以保存.可以说,正是他们“保存了学问的灯光长明不熄”.这时的历史著作《哥特史》、《法兰克人史》、《伦巴德人史》,都为基督教士所作.日耳曼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可是记载他们历史的,却是基督教士.

⒉加洛林王朝艺术

  随着基督教的转播和深入, 8 世纪中~ 9 世纪末,西欧形成了加洛林王朝艺术.这是日耳曼人对基督教、拜占廷和古希腊罗马风格的大规模地模仿和学习,其推动人是查理曼.他大兴宫殿和教堂建筑,成立宫廷学院,要求教会和修道院办起学校,开设了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课程.这些学科的设置,自然都与宗教有关,但对于这些学科来说,至少起到了传宗接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11 ~ 13 世纪,基督教文化发展起来了.

⒊文学诗歌

  ①拉丁文学 拉丁文是中世纪西欧普遍使用的文字.拉丁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圣歌”, 深沉凝重.例如,一首圣歌的格式是这样:“我信仰圣灵,信仰神圣的天主教会…”.青年学子们用拉丁文即兴创作为:“我信仰悦目的琼浆,还信仰酒家店东的酬应…”

  ②方言文学 口头创作,以口相传,如民谣类英国的《罗宾汉》,英雄史诗类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布龙根之歌》,还有贵族抒情诗.方言史诗和方言抒情诗融合发展,就形成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歌颂的是“温文尔雅的爱情”,推崇骑士风度:举止礼貌,谈吐文雅,对女士要温柔体贴,对贵妇要崇拜尊敬.骑士文学描写的往往是骑士爱上了领主的妻子,忠与爱的冲突.以上都属于贵族文学.对于市民,则出现城市方言文学.主要是故事诗和寓言,如法国的《狐狸列那的故事》.经常的题材是讽刺教士引诱商人之妻,聪明机智者战胜强暴.

⒋建筑艺术

主要是教堂建筑. 11 ~ 12 世纪初出现罗马式建筑, 12 世纪中期~ 14 世纪中期形成哥特式建筑,两者均为石结构.罗马式建筑的特点:厚墙,圆拱,小窗户.显示出雄伟和强有力的观念,但阴暗的内部,又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哥特式建筑的典型是巴黎圣母院.其已属于整体骨架式,立柱,尖拱,小尖塔,彩色玻璃窗,整个建筑高大,罗马式则达不到.哥特式建筑已脱离古罗马艺术影响.高耸入云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虚渺的天空,使人忘却今生,幻想来世.哥特式艺术是以基督教思想为中心的、中世纪西欧文化发展的顶峰.

⒌大学的兴起

  从 12 世纪开始一些大学纷纷建立.这时建立的大学,一般都同基督教会有关.欧洲最早建立的巴黎大学,就是在大教堂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北部以研究法律著称的波伦那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以及其它欧洲国家最早的大学都是在主教批准下建立的.集体授课,赠授学位,毕业时身着教士服装(方帽及黑外衣)都是中世纪大学的传统.中世纪西欧的大学生的生活比较贫困,当时和现在一样,常用的方式是给家里写信要钱。一位法国诗人草拟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父亲,我已身无分文,除您之外没人给我一分,大学里所有花费实在太高……为喝酒、吃面包、看病和学习,我已债务缠身,为洗衣和理发,我打了白条,为还债我给您写信,既表问候也请寄钱。”大学学位最初是一种教师执照,获得者可得到荣誉或行会工匠师傅那样的权利.大学在形式上也是一种可拥有财产的社团、行会机构,以后逐渐摆脱外界如教会控制。所以教会在回顾这一段历史时,就一再提到它为人类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学校和大学.

总之,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初期在内,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就是基督教文化.近代西方文化的基础,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二、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

中世纪是信仰的世纪,中世纪的哲学家都很关心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人类的本能,人生的目的?上帝的存在与象征,等等.相反,现代哲学家对这些问题不置可否,如存在主义哲学认为生活就是存在,人生追求的就是存在的过程……

1 .教父哲学

所谓教父,就是基督教会对公元 2 世纪以后制定或解释基督教教义、阐发圣经做出了贡献的一些神学家的尊称。教父们吸收了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写了大量著作,解释圣经,阐发教义,使基督教进一步哲学化、理论化,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神学思想。这些教父之中,奥古斯丁( 354 ~ 430 年)在创立基督教神学体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奥古斯丁把普罗提诺等人( 205 ?~ 270 年,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圣经结合起来,对先前的教父已经提出的上帝创世说、三位一体说进一步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 原罪说和选民说 ,从而奠定了比较完整的基督教神学理论体系。

古希腊的人性观认为人是一个理性动物,任何人只要善于利用其理性,就能使他的生活成功。奥古斯丁抛弃了古典理性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行动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并不是由于个人缺乏远见那种偶然盲目性,而是人性中固有的永恒的因素。这就是奥古斯丁所说的原罪。根据原罪说,每个人将败坏的本性随身带进这个尘世,此本性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变好的。所以,整个人类都需要救赎,但人又无力自救,必须依靠上帝和基督。这样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就被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所代替,原罪说也就成为基督教救世论的基础。

奥古斯丁救世论的中心是教会,教会是上帝所指派的拯救人类的工具,一个人若不能成为教会的一员绝对不能得救,教会是上帝与信徒个人之间的媒介。同时,教会是一个信仰共同体,(这是前所未有的!)它与其他的社会团体都不同,因为它们都与尘世的事物联系着,只有基督教的信仰共同体才开辟了通向永恒幸福的道路。这种基督教信仰共同体的激进代表,就是欧洲在 4 世纪初开始的禁欲运动和修道院制度。一些修道士为了追求一种纯洁的信徒社团,决意摒弃一切社会交际和社会责任。然而问题是,大多数基督徒还生活在尘世中,作为一名官员,一个士兵或一个农人,是否还应承担其对尘世社会的责任?由此引出了更一般的问题:信仰共同体与世俗共同体各自的性质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对这一问题做了回答,他的观点后来成为整个中世纪教会恪守的正统原则。

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反映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夕人们由于失望所产生的虚幻理想.进入中世纪,基督教的教父哲学一直占统治地位,直到 11 世纪.

2 经院哲学的形成

  如果说,晚期罗马帝国的社会思潮是从理性走向神秘信仰,那么,经院哲学的形成则标志着理性的重新兴起.因为经院哲学的基础,就是“尽可能把信仰和理性结合起来”.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坎特伯雷大主教安塞伦( 1033 ~ 1109 年)说,我不是为信仰而寻求理解,我是为了理解而信仰的.从而表明他相信 人的理性有力量阐明基督教信仰的奥秘 ,基督教义的真理应该并能经得住推敲.

  经院哲学的发展和成熟,与 11 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兴起和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关,社会生活安定,人们有了自信心,便开始相信自己的理性;同时,这也与 12 世纪时亚历士多德哲学在西欧的复兴分不开。由于十字军东征,在西方失传多年的亚历士多德的主要著作《形而上学》、《物理学》、《灵魂论》陆续被译成拉丁文,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等人的注释也随之在西欧流传.面对当时无与伦比的亚历士多德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基督教会先是怕,既而禁,随之将它吸收进基督教神学中来.而完成这一吸收工作的就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 1225 ~ 1274 年).

  阿奎那运用亚历士多德的学说来论证基督教神学,把信仰和理性、圣经和科学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了庞大的基督教亚历士多德神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被恰当的称作《神学大全》.阿奎那经院哲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重视理性,重视逻辑推理,而不相信感官和经验,认为感官不能达到最高真理一一圣经.这样,阿奎那的亚历士多德神学体系就取代了过时的奥古斯丁的柏拉图神学体系,给沉闷僵化的基督教世界带来了新鲜空气和生命活力.

3 唯名论与唯实论(实在论)

  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在经院哲学内被归入“实在论”范畴.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要比个别更“实在”,即“人”要比这个男人或女人更“实在”.这个理论着重强调各种抽象 观念 的优越实在性,使中世纪的人在攻击个别教士之时仍能坚定不移地信仰教会,在谴责历代教皇为恶棍时仍能相信教皇的统治,从而能毫无困难地把面包和酒这样的东西看做是实实在在的内在实体,是基督的实体.与“实在论”相对立的是“唯名论”,它强调个别先于一般.

4 经院哲学的概念

由于关心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中世纪哲学家就进而关心一个中心问题:人应该按理性生活,还是靠信仰生活?信仰和理性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就是经院哲学的核心问题.所以,经院哲学是论证、推理基督教神学教义的哲学,是为神学服务的哲学,它把理性和信仰结合了起来。它是中世纪教会学校和修道院所教授的哲学。哲学是讲理性的,神学则讲信仰.搞神学的来讲理性,讲哲学,必将使哲学为神学服务,所以有些书从批判的角度说,中世纪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⒌对经院哲学的评价

  经院哲学并不十分有利于自然科学的成长,因为它强调内部的实在,不相信感性和经验,转移了人们对具体事物的实际细节和情况的注意力.但另一方面,经院哲学也奠定了随后欧洲思想赖以建立的基础,它使欧洲人养成极其严格而精细的作风,甚至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它要求训练有素的思维,它使世界不损于推理,不怕去推理.正因为如此,西欧近代初期才能出现象笛卡尔、洛克、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理性哲学大师.

  对于现代人来说,经院哲学所留下来的最大启示就是:人需要理性,也需要信仰,理性和信仰不能相互冲突.

谢谢观看,

西欧中世纪的历史简介是什么?

西欧中世纪的历史简介是:蛮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西欧的封建制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