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中风的中脏腑和中经络怎么解释?都什么意思?有什么分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4收藏

中医的中风的中脏腑和中经络怎么解释?都什么意思?有什么分别?,第1张

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肝风挟痰,窜于经络,气血不调,运行不畅。中脏腑—(一)闭证:风阳痰火证 风阳痰火,蒙蔽心窍。(二)脱证:阴竭阳亡证 正不胜邪,阴竭阳亡。中经络病轻;中脏腑重,而中脏腑闭证轻,脱证为危险证候。

‘水谷’经过五脏六腑进行代谢的方法:水谷先由胃肠消化,小肠分清浊,水谷精微,由脾脏上传至肺脏,肺属金,寒,水谷精微到此便成载雨之云,所以说肺脏有敷布精微的作用,若肺失敷布则成痰。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五脏六腑中的五脏就是指:心、肝、脾、肺、肾。

五脏六腑中的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心与小肠证治 41 心 411 虚证 4111 证型:心阳不足 4112 证型:心阴不足 412 实证 4121 证型:心血瘀阻 4122 证型:痰火扰心 4123 证型:心火上炎 42 小肠 421 小肠寒证 422 小肠热证 5 肝与胆证治 51 肝 511 证型:肝阴亏虚 512 证型:肝气郁结 513 证型:肝火上炎 514 证型:肝风内动 52 胆 521 证型:胆火亢盛 522 证型:胆气虚怯 6 脾与胃证治 61 脾 611 证型:脾寒证 612 证型:脾热证 613 证型:脾虚证 614 证型:脾实证 62 胃 621 证型:胃寒证 622 证型:胃热证 623 证型:胃虚证 624 证型:胃实证 7 肺与大肠证治 71 肺 711 实证 7111 证型:风寒束肺 7112 证型:邪热蕴肺 7113 证型:痰浊阻肺 712 虚证 7121 证型:肺阴虚 7122 证型:肺气虚 72 大肠 721 证型:大肠寒证 722 证型:大肠热证 723 证型:大肠虚证 724 证型:大肠实证 8 肾与膀胱证治 81 肾 811 证型:肾气不足 812 证型:肾不纳气 813 证型:肾阳不足 814 证型:肾阴亏虚 82 膀胱 821 证型:膀胱虚寒证 822 证型:膀胱湿热证 9 心包与三焦证治 91 心 911 虚证 9111 证型:心阳不足 9112 证型:心阴不足 912 实证 9121 证型:心血瘀阻 9122 证型:痰火扰心 9123 证型:心火上炎 92 三焦 921 证型:三焦虚证 922 证型:三焦实证 10 脏腑兼证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脏腑辨证 1 拼音

zàng fǔ b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

differentiation of Zang and Fu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zangfu viscer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脏腑辨证为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1]。是以脏象学说的理论为指导,分析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病位及其病因、病性及邪正盛衰情况等的辨证方法[2]。以脏腑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通过四诊八纲,辨别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3]。一般各种辨证方法最后都要落实到脏腑辨证上,才能准确诊断,使治疗有的放矢[1]。

脏腑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核心。

4 心与小肠证治 41 心 411 虚证 4111 证型:心阳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兼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滞黯,心胸闷或作痛

舌象、脉象:脉细弱或结代,舌淡或紫黯,胖嫩

治疗:益气助阳,温经复脉,取本脏背俞和手少阴经、任脉穴,针灸并用,施以补法

4112 证型:心阴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兼虚烦不安,五心烦热,健忘盗汗,口干舌燥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尖红或干红少苔

治疗:滋阴安神,调补心肾,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足少阴经穴,针补不灸

412 实证 4121 证型:心血瘀阻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刺痛,痛引肩臂,时作时止

舌象、脉象:脉细涩或结代,舌紫黯或有瘀斑

治疗:通阳逐瘀,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4122 证型:痰火扰心

主要临床表现:神志昏蒙,喜怒无常,面赤气粗,不寐,便秘尿赤

舌象、脉象:脉弦滑实,舌红苔滑腻

治疗:清心豁痰,取手少阴、厥阴经穴,并用手足阳明、督脉及十二井穴,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4123 证型:心火上炎

主要临床表现:口舌生疮,面赤口渴,心烦失眠,小便赤少

舌象、脉象:脉数,舌尖红赤,苔红

治疗:清心泻火,取手少阴、太阳、厥阴经穴为主,手阳明经穴为辅,针用泻法

42 小肠 421 小肠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肠鸣泄泻,小便频数短少

舌象、脉象:脉迟缓,苔白

治疗:温运小肠,取俞、募、下合穴为主,足阳明经穴为辅,针灸并用

422 小肠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小便热赤涩痛,或见尿血,心烦口渴,咽痛

舌象、脉象:脉滑数,舌红苔黄

治疗:清利小肠,取手太阳、少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①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以心悸为主症,伴有气虚证候为“心气虚”;伴有阳虚证为“心阳虚”;伴有大汗淋漓,四肢厥逆,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为“心阳虚脱”。

②心血虚、心阴虚:以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为主症,伴有血虚证为“心血虚”;伴有阴虚证症候为“心阴虚”。

③心血瘀阻:以心悸,心前区痛或刺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为主症,并伴瘀血证候。

④痰迷心窍:以神志错乱、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喉中痰鸣为主症,并可见苔腻脉滑的痰浊体征。

⑤痰火扰心:以心悸、失眠、语无伦次、狂躁妄动为主症,常伴有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火症状。

⑥心火上炎、心移热于小肠:以舌尖红,口舌生疮为主症,常伴有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炎热症状为“心火上炎”,如兼见小便短赤或涩热疼痛为“心移热于小肠”。

5 肝与胆证治 51 肝 511 证型:肝阴亏虚

主要临床表现:头目昏眩,少寐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夜盲,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月经量少

舌象、脉象:脉弦细,舌淡红苔白少津

治疗:滋补肝之阴血,取本脏俞与足厥阴、太阴、少阴经穴,针以补法

512 证型:肝气郁结

主要临床表现: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不舒,纳呆嗳气,大便失调,精神抑郁,或咽有阻塞感,妇女月经不调

舌象、脉象:脉弦,舌苔薄白

治疗:疏肝解郁,取本经腧穴为主,兼取足少阳、太阴经穴,针以平补平泻

513 证型:肝火上炎

主要临床表现:头目胀痛,眩晕,面红目赤,心烦不寐,急躁易怒,口苦咽干,或吐血,便秘尿赤

舌象、脉象:脉弦数有力,舌红苔黄

治疗:清肝泻火,取本经腧穴为主,针泻不灸

514 证型:肝风内动

主要临床表现:眩晕,肢体麻木,手足蠕动,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赛涩

舌象、脉象:脉弦,舌红苔腻

治疗:平肝熄风,取足厥阴、督脉经穴及十二井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不灸

52 胆 521 证型:胆火亢盛

主要临床表现:头痛目眩,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痛,呕吐苦水;若湿热蕴结,导致胆液分泌不循常道,则可出现往来寒热,黄疸

舌象、脉象:舌红起刺,脉弦数;湿热则见舌红,苔黄腻

治疗:取足少阳、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湿热则取本腑俞穴、募穴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522 证型:胆气虚怯

主要临床表现:易惊善恐,胆怯,善叹息或夜寐不安,视物不清,头晕欲呕

舌象、脉象:苔薄滑,脉弦细

治疗:取本腑背俞和足少阳、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施

①肝阴(血)虚:以头痛绵绵、两目干涩或昏花、夜盲,或两胁隐痛、失眠等为主症,伴有阴(血)虚证象。

②肝气郁结:以抑郁易怒、胸胁或 部位胀痛为主症,妇女或有月经不调、痛经,病情每与情志变动有关。

③肝阳上亢:以头目胀痛、眩晕且时重时轻,或有耳鸣耳聋为主症,并常伴有阴虚证候。

④肝火上炎:以头痛剧烈、眩晕、耳鸣隆隆或耳聋为主症,并伴有面红目赤,甚至咯血、吐血、衄血等火证表现。

⑤肝风内动:以抽搐、震颤或口眼歪斜等动风的症候为主要临床表现。若高热患者,突然出现上述动风的症状时为“热极生风”;若阴虚阳亢的患者,突然出现上述动风的症状时为“阳亢化风”;若血虚患者,突然出现上述动风的症状时为“血虚生风”。

⑥寒滞肝脉:少腹胀痛,牵引睾丸,或睾丸胀大下坠,或阴囊冷缩,舌润苔白,脉沉弦。

⑦肝胆湿热:以胁痛或黄疸为主症,伴有腹胀、厌食、呕恶等,或有发热不扬,渴不欲饮,头晕身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候。

6 脾与胃证治 61 脾 611 证型:脾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隐隐,泄泻,完谷不化,小便清长,四肢清冷,或便血久延,或月经漏下,或带下绵绵

舌象、脉象: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任脉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612 证型:脾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脘腹痞满或疼痛,口腻而粘,不思饮食,肢体困重乏力,或头重如裹,身热不扬,或面色黄而溺赤

舌象、脉象:苔厚腻而黄,脉濡数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613 证型:脾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无力,肌肉消瘦,呕吐纳呆,腹胀便溏,甚则四肢不温,足跗浮肿

舌象、脉象:舌淡苔白,脉濡数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并以重灸

614 证型:脾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部胀满,或有疼痛;若因湿热蕴蒸,则见肤黄溺赤;若由湿阻而脾阳不振,则见脘闷而腹满,大小便不利,甚至形成肿块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62 胃 621 证型:胃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胃脘胀痛,泛吐清涎,喜热饮,或伴呕吐,呃逆

舌象、脉象:苔白滑,脉沉迟或弦紧

治疗:取足阳明、足太阴、手厥阴经腧穴和本腑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622 证型:胃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身热,口渴引饮,善饥嘈杂,或食入即吐,喜冷恶热,易惊,谵妄,狂,或大便燥结

舌象、脉象: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治疗: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623 证型:胃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胃脘隐痛,痛不喜按,得食痛减,旋即微痞,噫气不除,气馁无力,面色少华

舌象、脉象:舌淡红,脉缓细弱

治疗:取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腑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多灸

624 证型:胃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胃火炽盛,则见消谷善饥,口渴欲饮;食滞留阻,则见脘腹胀闷,甚至疼痛拒按

舌象、脉象:舌红苔黄,脉滑实

治疗:取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腑募穴为主,针用泻法

①脾胃气虚:以纳食减少、食后腹胀、胃痛喜按等为主症,并伴有气虚证候。

②脾不统血:以吐血、便血、月经过多、皮肤紫癜等出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纳食减少、气短无力、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等脾气虚证候。

③脾气下陷:常见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久泻等病证,并伴有脾气虚证候。

④脾胃虚寒:有脾胃气虚或脾阳虚的证候,尚伴见畏寒喜热、口吐清水、便溏、苔白、脉迟等虚寒证候。

⑤脾虚湿困:有脾胃阳虚或气虚的证候,尚有头重身困、白带多,或有水肿、苔白厚腻、脉濡缓等湿证表现。

⑥脾胃湿热:以脘腹痞满、不思饮食、恶心为主症,并伴有口渴不欲饮、大便臭秽不爽,或暴注下泻、 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证候。

⑦胃实热:以胃脘灼痛、呕恶吐酸,或消谷善饥、口臭、或齿龈红肿、溃烂出血为主症,常伴有烦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数等证候。

⑧胃阴虚:脘腹灼痛,食少或知饥不食,甚则噎膈或反胃,并见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证候。

7 肺与大肠证治 71 肺 711 实证 7111 证型:风寒束肺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稀色白,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骨节酸痛

舌象、脉象:脉浮紧,舌苔薄白

治疗:宣肺散寒,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或可施灸

7112 证型:邪热蕴肺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粗,发热胸痛,咽痛口渴

舌象、脉象:脉滑数,舌红,苔黄

治疗:清宣肺热,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放血,禁灸

7113 证型:痰浊阻肺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稠量多易咯出,胸部满闷,不得安卧

舌象、脉象:脉弦滑,舌淡苔白腻

治疗:燥湿化痰,取手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并可施灸

712 虚证 7121 证型:肺阴虚

主要临床表现:干咳少痰,痰粘不易咯出,口咽干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盗汗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红少津

治疗:滋阴润肺降火,取本脏背俞、手太阴、足少阴经穴,针补不灸

7122 证型:肺气虚

主要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呼吸气短,动则气促,语音低怯,少气懒言,面色白,畏寒自汗,痰液清稀

舌象、脉象:脉虚弱,舌淡苔白

治疗:补肺益气,取本脏背俞和手太阴经穴为主,针灸并用,施以补法

72 大肠 721 证型:大肠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肠鸣,大便泄泻

舌象、脉象:脉沉迟,舌苔白滑

治疗:散寒止泻,取本腑募穴、下合穴,针灸并用

722 证型:大肠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胀急,甚则里急后重,便泻黄糜,或有粘液,身热口渴

舌象、脉象:脉滑数,苔黄

治疗:清利湿热,取本腑募穴、下合穴、手足阳明经穴,针以泻法,不灸

723 证型:大肠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久泻不止,大便不禁, 滑脱,食少神疲

舌象、脉象:脉细弱,舌淡苔薄白

治疗:补益大肠,涩肠固脱,取足太阴、阳明及任脉经穴为主,针以补法,重灸

724 证型:大肠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大便秘结,或下痢不爽,腹痛拒按

舌象、脉象:脉沉实有力,苔黄厚

治疗:行气通腑,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①肺气虚:以咳嗽气短、咯痰清稀为主症,伴有卫气不固证候(畏寒自汗、易感冒)及气虚证候。

②肺阴虚:以咳嗽或音哑,痰少而粘,有时带血为主症,并伴有阴虚证候。

③风寒束肺:以咳嗽或喘,咯痰清稀,色白带泡沫为主症,并伴有风寒表证。

④肺热咳嗽:以咳嗽或喘,咯痰稠浊色黄,或咳唾脓血而臭为主症,严重者高热、烦躁、鼻翼煽动。

⑤痰浊阻肺:以胸闷咳喘,痰白量多,易咯出为主症。

⑥大肠湿热: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 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⑦大肠液亏:常见习惯性、老年性、热症后、血虚、产后的便秘。多伴有形瘦、咽干、头晕头痛、舌红少津、苔黄干、脉细或涩等液亏证候。

8 肾与膀胱证治 81 肾 811 证型:肾气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淡白,腰脊酸软,下肢无力,阳痿早泄 ,溺多或遗尿,头晕耳鸣,或听力减退

舌象、脉象: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治疗:取本脏俞穴、募穴和任、督、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多用灸法

812 证型:肾不纳气

主要临床表现:气短喘逆,呼吸不续,动则尤甚,头晕畏寒,两足逆冷,自汗懒言

舌象、脉象:脉弱或浮而无力,舌淡

治疗:温肾益气,引气归元,取背俞及任督经穴为主,针补多灸

813 证型:肾阳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白,精神不振,阳痿滑精早泄,尿频遗溺,或不孕,带下清冷

舌象、脉象:脉沉弱,舌淡苔白

治疗:温补肾阳,取背俞与任督经穴,以灸为主,针补为辅

814 证型:肾阴亏虚

主要临床表现:头晕耳鸣健忘,少寐多梦,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不育,崩漏经闭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红苔少而干

治疗:滋补肾阴,取背俞、足少阴经穴为主,兼取足厥阴、手太阴经穴,针用补法,不灸

82 膀胱 821 证型:膀胱虚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排尿异常,或尿频,或尿少浮肿,或小便失禁,或尿后余沥不尽

舌象、脉象:脉沉迟,舌淡苔白

治疗:振奋膀胱约束机能,取本腑俞、募及有关背俞、任脉穴,针补并灸

822 证型:膀胱湿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涩不利,尿道有灼热感,尿黄赤混浊,或淋漓不畅,兼夹脓血砂石,或发热腰痛

舌象、脉象:脉数,舌红苔黄腻

治疗:清热利湿通淋,取本腑俞、募及任脉、足三阴经穴,针泻不灸

①肾阴虚:以腰膝酸软,发脱齿摇,足跟痛,耳鸣耳聋,梦遗多尿为主症,伴有阴虚阳亢证候。

②肾阳虚:以腰膝酸软,阳萎,五更泄,夜尿多,尿频或尿少,浮肿为主症,伴有阳虚证候。

③肾不纳气:以咳喘日久不愈,呼多吸少,张口抬肩,活动加重为主症,伴有阳虚证候。

④肾气不固:小便频数而清,甚则不禁,夜尿多,尿后余沥不尽或滑精早泄,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

⑤肾虚水泛:以腰脊酸痛,尿少为主症,伴有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等水泛证候及脾阳虚或心肺气虚的证候。

⑥膀胱湿热:小便不利,尿痛,尿急,尿频,或尿色混浊,或尿血,或尿砂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9 心包与三焦证治 91 心 911 虚证 9111 证型:心阳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兼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滞黯,心胸闷或作痛

舌象、脉象:脉细弱或结代,舌淡或紫黯,胖嫩

治疗:益气助阳,温经复脉,取本脏背俞和手少阴经、任脉穴,针灸并用,施以补法

9112 证型:心阴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兼虚烦不安,五心烦热,健忘盗汗,口干舌燥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尖红或干红少苔

治疗:滋阴安神,调补心肾,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足少阴经穴,针补不灸

912 实证 9121 证型:心血瘀阻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刺痛,痛引肩臂,时作时止

舌象、脉象:脉细涩或结代,舌紫黯或有瘀斑

治疗:通阳逐瘀,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9122 证型:痰火扰心

主要临床表现:神志昏蒙,喜怒无常,面赤气粗,不寐,便秘尿赤

舌象、脉象:脉弦滑实,舌红苔滑腻

治疗:清心豁痰,取手少阴、厥阴经穴,并用手足阳明、督脉及十二井穴,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9123 证型:心火上炎

主要临床表现:口舌生疮,面赤口渴,心烦失眠,小便赤少

舌象、脉象:脉数,舌尖红赤,苔红

治疗:清心泻火,取手少阴、太阳、厥阴经穴为主,手阳明经穴为辅,针用泻法

92 三焦 921 证型:三焦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肌肤肿胀,腹中胀满,气逆肤冷,或遗尿,或小便失禁

舌象、脉象:脉沉细或沉弱,舌苔多白滑

治疗:温通经气,扶助肾阳,取俞、募及下合穴,兼取任脉经穴,针灸并用

922 证型:三焦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身热气逆,肌肤肿胀,小便不通

舌象、脉象:脉多滑数,舌红苔黄

治疗:清泄三焦之热,取俞、募及下合穴,针泻不灸

10 脏腑兼证

解释 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人体内的各种器官。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 “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l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它们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如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纳腐熟,消化水谷;小肠的承受吸收,分清泌浊;大肠的吸收水分和传导糟粕;膀腕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发生病变,都足以影响饮食物的传化,所以说六腑是泻而不藏,以通为用。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肮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1。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2。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3.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 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义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4.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 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反之,大肠阻滞,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 5.肾与膀肮: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在生理上一为水脏,一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肮,膀肮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肾阳不足,可影响膀肮功能减弱而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膀肮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6.心包与三焦:经络相通,互为表里。例如,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如果未能制止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 内脏之间的联系是很广泛的。它们之间既有结构上的联络,更有功能上的联系。例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以为全身的营养来源;但脾的运化,除了胃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气的疏泄、肺气的输布,心血的滋养,肾阳的温煦,胆亦参予其间。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人体活动的整体性,使得各种生理功能更为和谐协调,这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持健康有重要意义。 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毛、肌肉、筋骨、精髓和气血津液等组成的一个整体。 脏腑学说就是研究人体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称为五脏。另外心包位于心脏的外围,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径路,并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故亦称为脏。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肮和三焦,称为六腑。 脏腑是化生精血津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主要器官。分别来说,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的。因而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脏腑之间无论是脏与脏、腑与腑,还是脏与腑都是互相联系的。五脏与“五体”等组织以及“五官”、“七窍”等器官,也都有密切的联系。五脏与五体的关系是: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五脏与五宫七窍的关系是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和二阴(鼻、目和耳各有两个与口称为七窍,再加“前阴”与“后阴”二窍,又称九窍)。因为五脏与五体、五官七窍相关联,所以五脏的变化,常常反映到其所属的体表组织与孔窍。 中医对脏腑功能和病变的认识,因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概括的比较粗略。脏腑在中医学里不但是一个解剖的概念,而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生理和病理的概念,所以祖国医学里“脏腑”的概念,与现代医学“脏器”的概念是不同的。例如:中医学里的“心”,并不完全等于现代医学的心脏,它除了在解剖上代表心脏以外,还在生理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一些器官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祖国医学时,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现代医学,抓住它的实质进行分析研究,去芜存营,去伪存真,为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作出贡献。 阴:三焦 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系和气血的贯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状态下,它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构成复杂的生理活动。在病理状态下,也是互相影响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从生理和病理变化上反映出来。掌握这些脏腑关系的理论,对临床辨证施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要咳痰出来,说明在开始拍有害物。但另一方面,有痰也是因为有鼻炎了。你观察下她平常有没有鼻涕或者鼻屎,或者鼻腔后面到咽喉处的位置是否有黏黏的东西粘着。有其中一种情况就有鼻炎了。(如果张嘴呼吸胸部没有异样的震动或者声音,痰就和下呼吸道没有关系。)喉咙的痰就是鼻炎的脓性分泌物被鼻纤毛运到咽喉处,由于较为黏稠,粘在咽喉处形成的。所以要彻底解决痰的问题,只需要好好调理治好鼻炎,以后注意感冒的预防,避免因感冒引发新的鼻炎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了。

  因为鼻炎是由长期或反复感冒、孕期激素水平增高、生活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等,导致鼻纤毛大量死亡而降低鼻腔排毒能力,有害物停留鼻腔,造成鼻黏膜损伤而引发。

  鼻炎的炎症部位会分泌大量脓性物质,即鼻涕。鼻涕里含有大量病菌和致炎物质,由于过于黏稠,鼻纤毛无法及时运送出去,鼻涕在鼻腔内堆积导致鼻腔炎症不断恶化,容易引发鼻窦炎。同时,也更容易引起感冒,形成鼻炎→感冒→鼻炎加重→更易感冒的恶性循环。            同时,这些含有大量致炎物质的鼻涕会被鼻纤毛运送到鼻咽处,由于过于黏稠,无法滑入胃中进行灭菌,就粘在鼻咽、咽喉处。里面的致炎物质刺激咽喉软组织,引发咽喉炎,严重时表现出咳嗽症状。这些分泌物如果从口中吐出,就成了我们所说的痰。所以,咽炎通常伴随鼻炎发病。这也是单独治疗咽炎效果差的原因。

                      要彻底治疗鼻炎,可直接用鼻舒乐  配合温热生理盐水温和浸洗鼻腔各个柔嫩组织,彻底清除组织表面鼻涕及鼻涕中的病毒和其它有害物质。一般早晚各洗一次即可。洗的时候一定要彻底洗干净鼻腔内的鼻涕,把鼻涕洗干净了,鼻咽处没有了刺激物,咽炎就会自然消失。             同时,鼻腔内没有了鼻涕的刺激,各组织炎症将会慢慢消失。鼻纤毛的生理环境得到提高,负担减轻,鼻纤毛的排毒能力逐步恢复。鼻腔内由先前的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病变组织细胞逐渐被新生的健康细胞替代,鼻炎也就治好了,人也就不容易感冒了。          要达到这个效果每次清洗一定要彻底、温和,这也是需要使用鼻舒乐的原因,(也注意别买到假的了)。如果清洗不彻底或洗鼻液不好,鼻腔仍将受到各种有害刺激物的损伤,会影响治疗效果。

  刚开始洗如果想早点见效,也可以增加洗的次数,只要每次洗干净了,洗的次数越多,见效越快。这是理疗法,对身体非常安全,可以放心洗的。               恢复健康的鼻腔也会提高进入下呼吸道的空气质量,对整个呼吸系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会远离你。                  早晚各清洁鼻腔一次,可预防感冒、流感、鼻炎、鼻窦炎等各种呼吸道疾病。所以,这个方法用好了,将受益终身的。

中医的中风的中脏腑和中经络怎么解释?都什么意思?有什么分别?

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肝风挟痰,窜于经络,气血不调,运行不畅。中脏腑—(一)闭证:风阳痰火证 风阳痰火,蒙蔽心窍。(二)脱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