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上品”系列 | 茯苓
茯苓是什么
茯苓是多孔菌科茯苓菌的干燥菌核,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达20~30厘米,或更大。它的黑褐色的外皮称茯苓皮,用于利水消肿;内部淡红色者称赤茯苓,用于清热利湿,内部白色者称为白茯苓,用于健脾渗湿。
值得注意的是,土茯苓和茯苓完全不同,土茯苓属于清热解毒类药物,应区别对待。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苓为:味甘,平。主胸肋逆气,忧恚(hui),惊邪,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一名茯菟。其有抱根者,名茯神。
简言之,茯苓主治胸肋间气逆上行,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安神的功效。
功效与作用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也提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那么,在其他的古籍中,又是怎样记载茯苓的功效和作用的呢?
一,养心安神。《本草经疏》记载:茯苓可“开胸腑,调脏气,……补心益脾……”中医常用茯苓调理心神不安、心悸、抑郁、失眠、多梦等症。
二,健脾补气。《本草衍义》记载:茯苓“益心脾不可阙也。”《用药心法》记载:茯苓“益脾逐水,生津导气。”中医认为,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等症,有标本兼顾的功效。所以茯苓常用做健脾,补气虚的辅佐药。
三,调理痰湿。《世补斋医术》记载:“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润。”茯苓可以有效排解体内的湿气,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等症状,具有显著作用。
四,补中健胃。《本草正》记载:茯苓能“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藏”,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所以茯苓是调理胃肠疾病的一味良药。
五,利尿。《本草纲目》记载:“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所以中医常用茯苓来调理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并且茯苓药性平和,利水而又不伤身体。
六,促进造血。茯苓含有丰富的茯苓多糖、维生素、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功能,改善骨髓造血功能。
养生吃法
茯苓山药薏米粥
原料:茯苓、山药、薏米各20克,红枣5枚,大米适量。
做法:将茯苓、山药研成粉末;红枣洗净,去核;薏米、大米淘净;大米、薏米入锅加水煮至半熟,放入山药粉、茯苓粉、红枣煮熟即可。
功效:此品具有健脾化湿、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茯苓饼
原料:白茯苓、大米粉、白砂糖各250-500克。
做法:先将白茯苓研细粉,再将白茯苓粉、大米粉、白砂糖倒入面盆搅匀,加水调成糊状,用平底锅,以微火摊成薄煎饼。
功效:此品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尤适于老人日常保健食用,气虚体弱、纳少、便溏者亦可食用。
茯苓膏
原料:茯苓(净,去皮)、松脂24斤,松子仁12斤,柏子仁12斤。
做法:上药皆依法炼之。松、柏仁不炼,捣筛,白蜜2斗4升,纳铜器中汤上,微火煎1日1夕,次第下药,搅令相得,微火煎7日7夜止,为丸如小枣大。
功效:此品可轻身明目,发白更黑,齿落重生,延年益寿。
(摘录自《千金》卷二十七)处方
十香软筋散
西域番僧献给元朝汝阳王之女赵敏的毒药。此药无色无味,药性一发作便全身筋骨酸软,数日后虽行动如常,内力已半点发挥不出。赵敏设计用此药困倒武林六大门派高手,一齐掳到大都万安寺内。幸得张无忌等人盗得解药相救。(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七星海棠
花名。其叶与寻常海棠无异,花瓣紧贴枝干而生,花枝如铁,花瓣上有七个小小的黄点。其花的根茎花叶均剧毒无比,但不加炼制,便不会伤人。制成毒物后无色无臭,无影无踪,令人防不胜防,死者脸上还带着怡然的微笑。堪称天下毒物之王。毒手药王的师父从海外携归其种,但极难培植。药王的女弟子程灵素找到用酒浇灌的法门,终获成功。她将之溶于蜡烛之中,当蜡烛燃烧时毒气放出,毒死了同门中欺师灭祖的逆徒。(见金庸《飞狐外传》)
九花玉露丸
黄药师独门灵丹妙药。此药用珍异药材,以清晨九种花瓣上的露水调制而成,外呈朱红色,清香袭人,服后补神健体,延年益寿。(见金庸《射雕英雄传》)
三尸脑神丹
日月神教教主东方不败的一种阴损毒药。药中有一种尸虫,服食后一无异状,但到了每年端午节午时,若不及时服用克制尸虫的解药,尸虫便会脱伏而出。一经入脑,服此药者行动便如鬼似妖,连父母妻子也会咬来吃了。东方不败强令属下服用此药,每年以解药相要挟,以使他们死心塌地听从驱使。(见金庸《笑傲江湖》)
三虫三草剧毒
用蝮蛇、蜘蛛等三种毒虫和断肠草等三种毒草熔粉而成的毒药。中毒后毒性分批攻入五脏六腑,直至身亡。解法是服牛黄血竭丹和玉龙苏合散,再用针灸剌入涌泉、鸠尾等穴散毒。蝶谷医仙胡青牛与爱妻毒仙王难姑斗法,服下此毒,幸得张无忌救治而愈。(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心一跳
西域毒虫。因虫身剧毒,一与热血相触,中毒者的心脏只跳得一跳,便即停止。故有此名。在少林寺英雄大会上,成昆(即圆真)的党羽空如用暗器淬此毒暗害了丐帮的传功长老。(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白云熊胆丸
恒山派治伤灵药。内服后往往要昏晕半日,效验显著。(见金庸《笑傲江湖》)
金蚕蛊毒
天下毒物之最。无形无色,中毒者有如千万条虫在周身咬啮,痛楚难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此毒传自苗疆,仍以金蚕制粉成毒。华山派掌门鲜于通在少林寺英雄大会上将此毒藏入摺扇,暗害张无忌不成,反被张将毒气喷回,害了自己。(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豹胎易筋丸
神龙教主洪天通秘制毒药,约束教众的有效工具。据神龙岛医生陆高轩猜测,此药多半是以豹胎、鹿胎、紫河车、海狗肾等大补大发的珍奇药材制炼而成,药性显然是将人身特点反其道而行之。胖头陀和瘦头陀因没有定期得到解药,导致体形奇变,胖头陀变得奇高奇瘦,瘦头陀则变得奇矮奇胖。(见金庸《鹿鼎记》)
通天草
产于大理国无量山之中的一种药草,有清热解毒止痛之效。在灵鹫宫主人童姥所施毒药“生死符”发作时,服用此草可稍稍减轻一些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苦楚。为采此草,神家帮与无量剑帮结下仇端。(见金庸《天龙八部》)
续命八丸
老头子为给女儿治病,化了十二年时光采集千年人参、伏苓、灵芝、鹿茸、首乌、灵脂、熊胆、三七、麝香种种珍贵之极的药物,九蒸九晒,制成八颗起死回生的药丸。却让祖千秋偷来混在酒中人令孤冲喝了,以至于老头子一怒之下要剖令狐冲之腹取回灵药。(见金庸《笑傲江湖》)
黑玉断续膏
西域少林逃徒苦工头陀所创金刚门的独门秘药。该门以大力金刚指断人肢骨,无药可治,仅此药可救。其药为清凉芬芳的黑色膏状,续骨疗伤功效如神。张无忌从赵敏处几经挫磨方取得此药,为武当派俞岱岩和殷梨亭治疗金刚指造成的骨伤。(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草堂归来背烟云,黄绶垂腰可奈何。
因汝华阳寻药物,碧松之下茯苓多。
李商隐的这首诗为我们道出了茯苓的出生之谜。
正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茯苓寄生于松树的根上,为一种真菌,药用部位为干燥菌核。早在西汉的《淮南子》中,已经有 “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 的记载。
曾经有研究者把能够搜集到的中医方剂做过统计,结果发现,历代的中医方子里,用的最多的一味中药就是 茯苓 。
茯苓性味平和,药食两用,把茯苓加工成粉末,可以做成茯苓糕、茯苓馄饨、茯苓饼等,都是很有名的地方小食。
我们常讲,松柏延年,松树四季常青,本来就可以聚四时之气,而且松子、松仁都是很好的安神药物。
茯苓寄生在松树上得松树的收敛之气,松木四季不老, 因此茯苓也可以四季常生,从而成就自己的物性,这也是茯苓被称为“四季神药”的原因之一。
据说,药农寻找茯苓有个经验:下雨过后,地面都很湿润,但是有茯苓的地方往往会比较干燥也不容易长草。
为什么?
据说,松树之所以能够抵御寒冷,四季常青,那是因为松树体内的阳气足。
松树的树干被砍伐后,阳气失去上行的去路,郁阻在根部。这团阳气会大量吸收附近的阴气、阴津。 所以有茯苓的树桩周围干燥得快,甚至不长草。
茯苓为利水渗湿的要药 。 举凡水肿、小便不利、身重难以转侧者,皆可用其下行渗利之性加以调治。
仔细观察茯苓也可以发现,自然中的茯苓都是粉质的,并且非常细腻,分子小密度细,这种物性,吸水能力很强。
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但是如果体内的水泛滥,阳气就出不来,人就容易得病,这时候,茯苓就可以把人体多余、不需要的、乱窜之水吸走,改变人体水的循环。 中医很多时候都是在治水,把水道调好了,对于人来说也就通透自在了。
在古代的文献中,“茯”字可以没有草字头,直接写作“潜伏”的“伏”,“苓”写作灵活的灵,因为古人认为松是很有灵气的,松树死亡后这个松的灵气就伏结于根部,所以称为 伏灵 。
因此茯苓还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可治疗心神不宁 , 一般表现为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对于心神不宁者,茯苓虚实都适用,可以和补心气、养心血的药共用以治疗虚证,而对于实证,比如说瘀血郁阻、痰浊、痰湿、痰饮等侵扰心神,茯苓也可以用,因为其本身不影响祛邪。
红楼梦第六十回讲茯苓霜“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盅,最补人的”,这里用到的就是茯苓的另一个功效——健脾。
茯苓伏藏土中而生,禀土气至厚,故能培补脾土,健脾益气。 相比起白术、苍术等药味来说,茯苓健脾的作用不强,但茯苓又是治疗脾虚证的一个很常用的辅助药,为什么呢?
因为,脾主运化,脾虚往往就是运化无力,运化无力就容易生湿,也就是说脾虚的同时往往有湿浊内生,这个时候既要补虚,又要消除已经停留的湿浊,茯苓就是比较适合的辅助药味,可以用来配合诸如人参、山药、黄芪、党参等补脾气的药。
名方简介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常用茯苓治水不归位引起的病症。
比如 五苓散 ,猪苓、泽泻、白术、桂枝、加上茯苓。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
还有,“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五苓散皆可治之。
苓桂术甘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张仲景用其治疗两方面的病证。一方面是《伤寒论》所说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另一方面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所说的“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这两方面病证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气不化水,水停于内为患所致。同时这个方子对于晕车的症状也有很好的效果。
推荐粥谱
茯苓薏米粥
材料:茯苓15克,薏米50克
制法:可打成粉入粥
功效:具有清热祛湿健脾养胃的功效,针对很多人日常没有感冒,却老觉得咳嗽有痰,还有就是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都可以用来调节体内的水湿。
清朝末期,在山东地区有一种名叫“刀尖药”的止血药盛行一时,因为清朝人脑后都梳着一根大大的辫子,而额头的头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修理,剃头的师傅为了避免失手总会准备一包“刀尖药”,只要往伤口上撒上一点,不出几日就能快速止血生肌,但是问他们“刀尖药”是何物,没有人答得上来。
光绪25年,京官王懿荣偶感风寒,接连吃了几天药也不见好转。王懿荣的一位朋友听说了他的难处,找到了坊间的一位名医,听说在他那里有一味药可以包治百病,于是前往神医处配了一副药送往王懿荣家中。王懿荣领药之后拜谢了朋友,因为王懿荣本身对于药学十分的感兴趣,于是打开药方寻找起朋友说的神秘药方,一味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药物映入了眼帘,“龙骨是一味什么药材,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王懿荣打开药包,想看看这一味“龙骨”到底是何方神圣,因为药材在药店已经被研磨成了粉末,王懿荣好不容易才在粉末中找到了一块龙骨的碎片,王懿荣本身就是一名金石学家,所以习惯性地拿起研究了起来。看起来这是某种动物的骨头,更为奇怪的骨头还有一些类似于小篆的花纹,王懿荣感觉此事不简单,但是光凭这小小的一块碎片也证明不了什么。第二天,王懿荣差遣下人前往药店,把药店中还未研磨成粉末的龙骨全部买来,而但是的价钱也是十分的便宜,数片也不过几纹钱。王懿荣的判断果然没有错,下人买回来的龙骨有的是龟甲,有的是兽骨,上面雕刻的确实是失传已久久的殷商文字,而所谓的龙骨就是现在的国宝甲骨卜辞。
意识到这是件不得了的事情后,王懿荣连忙赶往药店,询问这么大量的龙骨出自何处?药店老板称这些龙骨都来自河南安阳小屯村,原本是田间的老农在耕地时无意挖到的,询问药店之后居然发现是一种药材,名叫龙骨于是整个安阳地区都知道了地下有药材,大量的农民都开始挖掘,差不多已经挖了20年,而这些挖出来的龙骨都被研磨成了药粉在药店中售卖。王懿荣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痛之余连忙告诉药店老板,以后只要收到了完整的龙骨全都送到我府上,王懿荣以每片二两银子和药店老板达成协议,药店老板自然高兴地不得了,因为龙骨粉末每斤售价才五文钱,王懿荣开出的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在金钱的刺激之下,各地的药商都将龙骨卖与王懿荣,而王懿荣也是照单全收,并且还款待卖龙骨的药商,在药商的眼中这只是值二两银子的药材,而在王懿荣的眼中这却是不可多得国宝,而正是因为王懿荣在那段时间的收集,使得最后一批甲骨卜辞免遭成为研磨成药粉的命运。因为王懿荣的高价回收,许多高质量的甲骨卜辞都能够被王懿荣所研究,最多的一片甲骨卜辞上居然刻满了文字,多达52个,这些珍贵的文物恰好被金石学家王懿荣获得,这或许真的是命运的安排。在对甲骨不断地研究和推敲中,王懿荣断定这是商代祖先使用的文字。王懿荣的这一发现让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神秘的商朝文化,震惊了整个京城。
但是为什么这么多的甲骨会出现在安阳呢?经过后来的研究发现,安阳是殷商王朝后期都城,所以处于当时殷商文化的中心地带,所以出土如此多的甲骨也就不感到意外了。而王懿荣的此举也为中国文化形成了两位新的学科:一为甲骨学,二为殷商考古学,殷商文化逐渐依靠甲骨这个载体被我们所研究,而这一切要感谢的是王懿荣先生的探索精神。庚子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皇帝和太后仓皇西逃,而王懿荣却却誓与北京共存亡,书绝命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之其所止,此为近之。”
为了不受辱,王懿荣与自己的家人服毒之后投井自尽,而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一千多片珍贵甲骨。其中的大部分都给予另外一位甲骨文研究先驱刘鹗,剩下的少部分则由自己的孙女手中保管,正是由于王懿荣的深思熟虑,才使得这一批珍贵的文物躲过了那一场浩劫。
王懿荣生前的那一批珍贵甲骨,除了少数留在美国之外,大部分都免于战乱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珍贵的国宝,而王懿荣也是中国的第一代甲骨文学者,现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还建有王懿荣纪念馆,永远悼念这一位甲骨学先驱。
神药的解释 (1)神奇的药。 《列子·汤问》 :“ 扁鹊 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 如初 。二人辞归。” (2)特指长生不老的仙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方士 徐巿 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 三国 魏 曹操 《秋胡行》 之二:“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程善之 《春日杂感》 诗:“寳鼎鍊神药,不如手中巵。” 词语分解 神的解释 神 é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 创造 者和所 崇拜 的人死后的 精灵 :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 不可思议的, 特别 希奇的: 神秘 。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神勇。 药的解释 药 (药) à 可以治病的 东西 :药材。药物。补药。毒药。草药。中药。西药。药剂。药膳。药到病除。良药苦口。 有 一定 作用的化学物品:火药。 。杀虫药。 用药物救治:不可救药。 毒死:药老鼠。 。
《神农本草经》“上品”系列 | 茯苓
本文2023-11-02 07:22: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