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香醋味道的句子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描写香醋味道的句子有哪些?,第1张

1、没有哪个山西人不爱吃醋,就如没有那个四川人不爱吃麻辣一样。四川人爱吃麻辣,是因蜀地多雨温湿,而山西人嗜醋我便不得而知了。但我爱吃醋,则是不争的事实。前几年在四川当兵,和几个老乡下馆子总不忘向老板要一壶醋,然后,我们几个人举醋而干,惹得旁边坐的人也直往肚里咽口水。去其它地方问到老板有醋没有,人家第一句便是你是山西人吧。

2、老陈醋山西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五谷经蒸、酵、熏、淋、晒的过程酿就而成,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世。山西老陈醋色泽呈酱红色,食之绵、酸、香、甜、鲜。山西老陈醋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和盐等。以老陈醋为基质的保健醋有软化血管、降低甘油三酯等独特功效。

3、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3O00年之久。北魏贾思勰在其名著《齐民要术》中总结的22种制醋法,有人考证认为就是山西人的酿造法。其中“作米酢法”便是“山西老陈醋”的酿制方法。到了清初顺治年间,介休出了一位“醋仙”,名叫王来福,他在清徐城关开办了一个“美和居”醋坊,又在白醋的基础上增加了熏醋工艺,大胆地改革、创新,“冬捞冰,夏伏晒”,终于创出了山西“老陈醋”名牌,使老陈醋一举名列中国四大名醋之首。

4、除了山西醋品种多,质量好之外,还有其特殊的地理生活原因。一是山西水土较硬,醋可以起到软化的作用;二是山西人喜欢吃各种面食,尤其各种杂粮面食,醋有帮助消化的作用。久而久之,醋成了山西人的必备食品,故人们戏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在太原东湖老陈醋集团院内,建有山西醋史展览馆,其展出 的众多文物古迹和传统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充分显示了山西醋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另外,古时管醋叫醯,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故人们戏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过去山西人“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

5、老陈醋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美容。经常食醋,可以软化血管,增加皮肤的弹性,使肌肤变得更加柔嫩,充满光泽,防止衰老,让人看起来既年轻又漂亮。老陈醋还可以净化空气呢!刷完墙壁,漆过家具后,室内会残留下有害的气体,很呛鼻。这时,在室内放上一碗醋,并把它加热,就可以大大降低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老陈醋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灭菌,消毒,既能食用,又能药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方便和快乐。

6、感受着唇齿间酸香的味道,我深深的为“美和居”拥有400多年历史中华第一坊的风范折服。能够积淀百年历史,并将其展示以博物馆;能够传承百年手艺,而且坚守每道工序至今;有百年底蕴,却不被传统束缚,能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美和居”不愧为华夏第一酿醋坊的称号。作为一个同样有梦的人,我不禁问自己,我要做到什么,我做到了多少,还有多少是可以做的?走出醋园的那刻回首,陈醋飘香,老街不老!

7、作为醋的故乡,在民间至今有做酷的遗风。如果您到山西的乡村僻壤盛夏一游,你会发现,老乡们在烈日之下。放一口麻纸闷着的大缸,在用“老醯儿”(制醋的醴子)晒醋,而且醋缸需不断地搬动,因为醋缸要跟着“爷爷”(太阳)走。看到此情此景,过去山西“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场景定会跃然眼前。确实山西是制醋的大本营,现在全省有 100多家醋厂,著名的除清徐老陈醋之外,还有陵川玉泉老陈醋、(  WWWJDDXXCOM   )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品种有老陈醋、名特醋、双醋、陈醋、特醋、晋醋、味醋、熏醋等。同一品种的醋,根据使用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又可分出各种各样的品种类别,真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山西人善制醋,是因为山西人爱吃醋,而山西人爱吃醋也真可称为全国之最,在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

8、中国微生物学鼻祖方心芳先生的《山西醋》中讲“我国之醋最著名者,首推山西醋与镇江醋。镇江醋酽而带药气,较山西醋稍逊一筹,盖上等山西醋之色泽、气味皆因陈放长久,醋之醋身起化学作用而生成,初非人工而伪制,不愧为我国名产。”老陈醋中以清徐县所产为最佳,在1924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清徐老陈醋一举夺得优质商品一等奖,自此扬名海内外。

9、山西老陈醋,是我家乡著名的特产,畅销全国各大市场。不仅色汁唯美,味道可口,而且还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它是人们餐桌上拌凉菜的必备调味品,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没有陈醋,菜就趣不起味来。有醋,菜才能觉得有滋有味。正是山西老陈醋,人们的饭菜才觉得美味可口。吃了,感觉味道酸酸的,香香的,有清凉之感。

10、山西的“醋”文化,不敢说是驰名中外,但总是九州闻名。由“四眼井”、“宁化府”、“水塔”、“明泉宝”、“东湖”等品牌组成的山西老陈醋市场更是颇有百家争鸣之意。然而被称为“华夏第一醋”的却仅有一家,便是以绵、酸、香、甜、鲜闻名的“东湖”牌老陈醋。周末,在单位的组织下,有幸参观了“东湖”老陈醋的出产地,被陈醋业称为中国酿醋第一坊的“美和居”。

11、山西人善酿酷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古时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把酿醋的醴叫“老醯”。因此,吃醋也不叫吃醋,而叫“吃醣”。由于山西人对酿醋的特殊贡献,再加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了。“老西儿”对醋的贡献确实应大书特书,因为醋的作用真是太多了。醋内除含有大量醋酸外,并含有钙、铁、乳酸、甘油、氨基酸及醛类化合物。醋不仅是调味之首可以入味,还是人体健身佳品。

12、山东醋也好,山西醋也好,我觉得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如果说中国酒文化、茶文化是我们国粹的话,醋文化就是这种国粹不可多得的补充。到山西一趟,这种认识更深了。

13、醋古称醯,又称酢。《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由此可见,我们西周时期已有酿造食醋。晋阳(今太原)是我国食醋的发源地,史称公元前八世纪晋阳已有醋坊,春秋时期已遍布城乡,至北魏时《齐民要术》共记述了二十二种制醋方法。当时,制醋、食醋已成为山西人生活中的一大话题。《本草纲目》等古籍中有许多关于醋的记载,民间中流传着许多关于醋的掌故。唐宋以后,由于微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至明代已有大曲、小曲和红曲之分,山西醋以红心为制醋用曲,该曲集大曲、小曲、红曲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种群为一体。

14、山西老陈醋,是我家乡的特产,也是我们山西人的骄傲。因为山西的老陈醋,闻名于全国。欢迎朋友们品尝山西老陈醋,确实酸酸的,香香的,------山西老陈醋,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很多年以前就被人们饮用。至今一直流传四方。

15、在外乡,人们只要一提起山西人,就有爱吃醋的说法,古时有句话,山西人爱吃醋。就是山西人走到哪都离不开醋,没有醋,就不能吃饭。每顿饭必须有醋,因此,山西人爱吃醋。

能闻到气味,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因此说明一切物质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因为如果分子无运动的话,人是无法闻到的,液体在常温下挥发,分子运动无序混乱,然后到达人类的鼻腔,被嗅觉神经捕捉感受到,你才能闻到气味。

微观上讲,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表现在宏观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扩散现象。扩散是指在浓度差或其他推动力的作用下,由于分子扩散分子、原子等的热运动所引起的物质在空间的迁移现象,是质量传递的一种基本方式。

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扩散,即物质组分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是自然界和工程上最普遍的扩散现象。比如闻到气味,或者向水中滴一滴红墨水后,水逐渐变红,或者墙角放煤时间久了,墙角变黑等等。 

更多《这就是物理(函套10册)》

小叶紫檀是有一种淡淡的檀香味的,但是这种味道很淡,有时甚至觉得没有味道。在刚刚打磨好的小叶紫檀制品手串上还会有这种香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把玩后,这种香味就会挥发掉,变得越来越淡,直到无味,所以在成品上

小叶紫檀手串有香味吗

檀香是自带香料一样的气味,小叶紫檀却不一样,更多的是木头自身的味道。

小叶紫檀有淡淡的木质香味,一般不明显,有时甚至没有味道。在锯开时才散发出淡淡的檀香味,或是在刚刚打磨好的小叶紫檀制品成品上。

这种香味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越来越淡,甚至无味。这是由于随着盘玩,小叶紫檀表面会形成一层包浆,表面味道挥发,时间久了,香味也就消失了。

我们所闻到的香味也可能是小叶紫檀木质里沉淀的某种有香味的油脂。小叶紫檀的香味清雅,不刺鼻,成品紫檀由于制作时防止开裂,表面会上一层蜂蜡。

因此成品的紫檀有味道的也很少。如果在成品上能够闻到浓烈刺鼻香味的,很可能是人工加的香精。

由此可见,通过香味来鉴别小叶紫檀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只能作为我们鉴定的标准之一。

现如今小叶紫檀日渐风靡,以假乱真的现象频频出现,在鉴别真假时需要综合考量其他方面才行。

小叶紫檀香气的作用

在我国的中医古籍中,紫檀还是一种名贵的药材。据记载,紫檀性微寒,血分之药,可消肿毒,还能安气定神,舒筋活血

故而长期将紫檀手串佩戴于手腕,便也就能达到养生保健之效果,尤其有助于睡眠。除了以上好处外,因为小叶紫檀可以散发出一种淡淡的特殊香气,这种香气可以使人稳定情绪。这对于进入更年期容易烦躁的女性来说,是最为有利的。

另外,因为小叶紫檀向来是我国佛教教徒清修的念珠。所以紫檀手串在民间还被视为是辟邪挡煞的圣物。虽然不知道这是否可信,但是佩戴这种手串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特别在意这个人。

气味是一种由嗅觉感知而得到的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体。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两侧总面积约5cm2。由于它们的位置较高平静呼吸时气流不易到达。因此在嗅一些不太显著的气味时,要用力吸气,使气流上冲,才能到达嗅上皮。嗅上皮含有三种细胞,即主细胞、支持细胞和基底细胞。

主细胞也称呼嗅细胞,呈圆瓶状,细胞顶端有5-6条短的纤毛,细胞的底端有长突,它们组成嗅丝,穿过筛骨直接进入嗅球。嗅细胞的纤毛受到存在于空气中的物质分子刺激时,有神经冲动传向嗅球,进而传向更高级的嗅觉中枢,引起嗅觉。

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同一动物对不同有气味物质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嗅上皮和有关中枢究竟怎样感受并能区分出多种气味,已有初步了解。

有人分析了600种有气味物质和它们的化学结构,提出至少存在7种基本气味;其他众多的气味则可能由这些基本气味的组合所引起。这7种基本气味是:樟脑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辛辣味和腐腥味。

他们发现,大多数具有同样气味的物质,具有共同的分子结构有特殊结合能力的受体蛋白(理论上至少有7种),这种结合可通过G-蛋白而引起第二信使类物质的产生,最后导致膜上某种离子通道开放,引起Na+、K+等离子的跨膜移动,在嗅细胞的胞体膜上产生去极化型的感受器电位,后者在轴突膜上引起不同频率的动作电位发放,传入中枢。

大熊猫大概五点出生。



熊猫

熊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1]

中文名

大熊猫

拉丁学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别名

猫熊、竹熊、银狗、洞尕、杜洞尕、执夷、貊、猛豹、食铁兽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食肉目

熊科

亚科

大熊猫亚科

大熊猫属

大熊猫

亚种

大熊猫指名亚种

分布区域

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保护级别

易危(VU)IUCN标准

物种学史

进化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

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生存至今成为“活化石”。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

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谓。《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罴(pi),《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等等。

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德神父(Armand David [31] 182697-19001110),在中国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穆坪)教堂附近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当地人称为白熊、花熊的踪迹。

通过当地猎人的帮助,4月1日,他采集到白熊标本,毛色有黑有白,脚掌底部多毛,样子像熊,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奇异动物。它的标本和骨骼运到法国。

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黑白熊”是一个新物种,定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猫熊),鉴定报告发表在1869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第五卷,从此,匿居荒野的猫熊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

命名

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汉语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自此,首先在主产它的故乡(四川),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以后,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它的地方名,在它的故乡里多叫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的、;在岷山藏族地区叫荡或杜洞尕(gǎ),平武白马达布人则叫洞尕;凉山彝族叫峨曲。

所有这些地方名,虽称呼不同,而其含义与古籍中叫的貔貅或貘,无非都是说明它的体色白,或黑白,或体型似熊。

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

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一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通用的名称了。若沿着这些名称为线索,可以追溯出许多充满神奇的记载。

发现

宝兴县位于中国四川西北部的雅安市,该地山峦重叠、溪泉甘美、树木参天,四季景色宜人。处于盆地向高原高山的过度地带。蕴藏着全中国近四分之一的动物物种,其中许多是珍禽异兽。1862-1874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中国居住期间,得知四川宝兴一带动物种类很多,有一些是人们尚未知晓的珍稀物种,便从上海到达宝兴,担任穆坪东河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戴维在途中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维。主人告诉他:当地人叫这种动物是“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温顺,一般不伤人。戴维异常激动,他估计这种动物“将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这次发现将填补世界动物研究的一个空白。为了得到这种奇特的动物,戴维雇佣了20个当地猎人展开搜捕。3月23日,猎人们送来了第一只小“白熊”,遗憾的是他们为了便于携带,把它弄死了。

1869年5月4日,戴维捕到一只“竹熊”,他给“竹熊”取名“黑白熊”,那只憨态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间的外貌,以及又圆又大的脑袋和滑稽可笑的动作倍受戴维的喜爱。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戴维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带回法国。这只可爱的“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还没运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维只好非常惋惜地将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标本,送到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竟然就这样产生了。

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将这张兽皮展出,经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后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形态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

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栖息环境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

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

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生活习性

行为特点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情况,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但一旦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可以像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像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在动物园,它们的争斗通常是因为水,食物或某只大熊猫占据了好的地盘。

气味标记

对大熊猫种群来说,可以看见的信号对它们来是毫无意义的:它们的圆脸缺乏表情,尾巴很短,没有冠部或棕毛来展开,耳朵可以竖起放下但也不够灵活。这都是因为熊猫常年生活在高山上茂密的薄雾弥漫的竹林里面、看不见彼此而造成的。

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当它们想见面的时候,通常是发情季节,就会通过气味标记找到彼此。一旦它们见面以后,就转为声音交流。大熊猫依靠它们丰富的“语言”来表达从多情到生气的情绪。

沉默是另一种交流方式。当大熊猫在玩,或是简单地表示友好,没有交配或好斗的想法的时候,它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这种声音规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在动物园里看到的大多数熊猫的行为。

用气味来标记领土是它们在竹林里保持和平的秘诀。大熊猫将肛周腺体的分泌物涂在柱子,树桩,墙上,地上以及它们经常经过的地方。这些气味标记能让它们互相回避或聚到一起。

在非发情季节的时候,一闻到陌生熊猫的气味它们就会走开。发情季节的时候,一只雌性大熊猫的气味可能就表示她已经做好交配的准备,并且希望吸引雄性前来。

大熊猫有好几种做标记的方式。它们经常用尿液,或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来做标记。当它们做标记的时候,它们会晃动头部,嘴巴半张。做了标记以后,它们会在做标记的地方剥掉树皮,或留下抓痕,以引起其他熊猫的注意。

食性食物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

它的前掌上的5个带爪的趾是并生的,此外还有一个第六指,即从腕骨上长出一个强大的籽骨,起着“大拇指”的作用,这个“大拇指”可以与其他5指配合,就能很好地握住竹子,甚至抓东西、爬树等。

大熊猫的食物营养低劣,不能有过多的能量贮存。为了保存能量,必须控制能量消耗过大的活动。因此,它喜欢在平缓的地方行走,避免爬坡。平时也只在一个小范围里活动,利用气味、声音等传递信息,相互之间并不直接接触。

大熊猫虽然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它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

如果它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

圈养大熊猫主要以某一种或几种低山平坝竹为主食,辅食是以谷物类为主所调制的精饲料。

竹类是大熊猫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和正常繁育的关键所在。随着大熊猫饲养技术的提高,逐渐认识到为大熊猫提供喜食的高山或亚高山竹类对于其身体健康和正常繁育的重要作用;加上交通条件的改善。圈养条件下,也能人工为大熊猫提供大量高山或亚高山的喜食竹类。

不同山系的大熊猫主食竹类不同。大熊猫的食谱随山系和季节而有变化,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种类的竹子或同种竹子的不同部位。春夏季最爱吃不同种类的竹笋,秋季多以竹叶为主食,冬季以竹秆为主食。

野外大熊猫常见的食用竹种类包括:冷箭竹、八月竹、实竹子、筇竹、大叶筇竹、箬竹、少花箭竹、短锥玉山竹、北背玉山竹、峨热竹、巴山木竹、糙花箭竹、缺苞箭竹、华桔竹等。

圈养大熊猫常用的食用竹种类有巴山木竹、刺竹、白夹竹、箬叶竹、淡竹、苦竹、阔叶箬竹、毛竹又名孟宗竹、冷箭竹、拐棍竹、矢竹、三月竹笋、方竹笋等。圈养大熊猫除了主要采食竹类外,还可获得少量的精饲料、水果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

进食方法

大熊猫每天需要花费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进食。大熊猫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与肉食类动物相似,如相对较短的消化道、锋利的犬齿、单室胃,没有盲肠以及相对锋利的爪和较发达的肉垫。

在慢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以高纤维竹为主食,并演化一些适应以竹为生的结构特点,如咬肌、齿冠齿突发达,前爪除有五趾外还演变出一伪拇指组成对握结构以便于握竹。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在什么地方——坐着、平躺、侧倚——它们只是不停的剥竹竿,吃竹叶。大熊猫食物的99%都是竹子,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些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一些肉。

大熊猫主食竹子,也嗜爱饮水,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有的地方虽然食物很丰富,缺了水,也难以找到大熊猫的身影。

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谷中去饮水,然后返回家园。

随着气候和食物分布的变化,大熊猫有垂直迁移习性,夏季上移高山、撵笋觅食,秋冬高山积雪则下移到中低山地区。

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因而采取大量进食、快速排出的方式,来获得足够能量以满足其需求。

根据不同季节大熊猫采食竹子部位的不同,其每天的采食量大致如下:竹笋23-40千克;竹叶10-18千克;竹秆17千克。大熊猫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这表现在它们优良的采食策略上。它们不但选择区域内营养价值最好的竹子种类,而且还优先选择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采食的顺序为竹笋,嫩竹,竹秆。

分布范围

现存: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灭绝:中国(湖南和湖北)。

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地区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

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

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繁殖方式

野生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它们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熊猫平时孤居,到了繁殖季节,雌雄互相吸引,在稠密的竹林里,开始进行各种求爱活动。

熊猫是属于多雄争配制。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由于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熊猫的种群增长十分缓慢。

圈养条件下雌性大熊猫4岁左右,雄性大熊猫6岁左右进入性成熟,野外大熊猫性成熟稍晚。大熊猫除发情配种季节外,其他时候一般是单独生活,各有其活动的区域。

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每年的3-5月。成年雌雄大熊猫相互间主要通过气味嗅觉(通过留下气味标记和嗅闻标记)的通讯方式逐渐聚集在一个地方并相互了解、相互吸引,到发情高潮时相互间通过连续不断的咩叫和鸟叫声以及待配姿势等听觉、视觉通讯方式表达爱意并达成配对交配。

在大熊猫交配场地有时有多达2-5只雄性大熊猫通过打斗竞争并先后都与同一雌性大熊猫成功交配的情况,也有仅一只雄性与一只雌性大熊猫交配的情况。交配多在地上,也有在树上进行。在交配现场也有亚成年以及交配能力弱的大熊猫在旁观摩学习。雄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随雌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发生而发生,也随其达高潮而达高潮。

在同一发情季节,一只雄性大熊猫可与多只雌性大熊猫交配,同样一只雌性大熊猫也可接受多只雄性的交配,因此在大熊猫世界的婚姻是多雄多雌制。交配完成后雌雄大熊猫再次分开单独生活,妊娠、分娩和育幼等工作由雌性大熊猫独自完成。

产仔当妈妈的大熊猫,为了下一代的生命安全,一改过去的温顺脾气,戒备心很重,不允许任何动物(包括人)接近它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小宝贝。

大熊猫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出生的巢穴通常是一个隐蔽的树洞,或天然的岩洞,里面有大熊猫妈妈精心铺垫的树枝和干草。

大熊猫繁育最奇特的一点是它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发育相当的不成熟,体重仅仅是它母亲体重的01%,初生幼仔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照顾孩子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直到她的下一个孩子出生。

刚出生的大熊猫皮肤是粉红色的,带有稀疏的白毛。在它刚出生的几周里,大熊猫妈妈会一直将孩子抱在怀里,温暖它、保护它,几乎寸步不离,移动的时候就把它衔在嘴里。在这一点上,圈养大熊猫和野外大熊猫是相同的。如果看到大熊猫妈妈舔它的孩子,很可能那是在帮助孩子排便。

大熊猫育幼期间,幼仔的叫声是母仔间联系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幼仔想吃奶、想排便、受冷或过热或其他原因的不适,幼仔都通过不同叫声提醒母兽满足其不同需要。在1-2周后,长黑毛的地方开始变深。在一个月内,它们慢慢长出黑色的耳朵、眼眶、腿和肩带,变的更像妈妈了。当幼仔6-8周大时,它们可以睁眼了,并开始长牙;三个月后就可以慢慢的爬动了。

在野外,如果出生的是双胞胎(圈养下,大熊猫产双胞胎比例近50%),大熊猫妈妈通常会忽视或拒绝较弱的一个,这能保证至少一只成活。在圈养情况下,会进行人工饲养,并采用换崽技术,尽量使所有的大熊猫幼仔都能成活。

所属亚种

大熊猫秦岭亚种

大熊猫指名亚种

白色大熊猫

棕色大熊猫

种群现状

2015年2月28日,国家林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

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增加到67处。

大熊猫的分布区已经相当狭小,实际上它的分布地点仅限于中国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彼此分割的6个分布区域,栖息于海拔为1400-36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山地竹林中,总面积为29500平方公里。

每个区域又由于高山、河流或公路、耕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再被分离成更小的单位,所以栖息地实际面积不足总面积的20%,仅有约5900平方公里。总计全中国有30个小的种群,总数为1000只左右。其中除四川卧龙外,每个种群不足50只,有的仅有10余只。

支离破碎的栖息地和孤立分布的生存状态对于大熊猫的繁殖和抵抗自然灾害都是十分不利的。

由于近亲繁殖不可避免,使得大熊猫致隐性基因的纯合,后代生命力降低,甚至畸型或致死。这种现象在动物园内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中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绝大多数个体是来自于同一野生地区,使很多在动物园中繁殖的幼仔在出生后出现畸型或者发育不良,大部分早期夭亡,种群难以得到维持和发展。

因为大熊猫是世界上极其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生存和保护现状,为世人所关注。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促进野外和饲养大熊猫的繁殖,完善和强化管理手段,采取科学的方法,为大熊猫的生存创造必需的条件,稳定进而发展大熊猫种群数量,发展和恢复大熊猫的潜在栖息。

截止2011年底,全世界圈养单位共圈养熊猫333只。能够经常维持10只以上饲养种群的单位仅有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和北京动物园4家。大熊猫属于高度濒危的物种。截至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增长了168%。

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

截至2021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

2021年7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ver31——濒危(EN)。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易危(VU)。[2]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参考资料

1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上)·维普官方网站

2熊猫(大熊猫:由濒危降为易危)·环球信息网

无意中我看到一个笑话,很有意思,是经典的小明体。摘录如下(原本的基础上略微补充):

小明:老师,水蒸气还是水吗?

老师:小明提的问题真棒,水蒸气只是水的存在的不同的形式,还是水,严格意义上来说,冰也是水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也是水。

小明:鼻子与口腔是不是连通的?

老师:当然,咱们学过,鼻子是气体进入的通道,口腔是食物进入的通道,他们是连通的,有时候,呛了就是口腔的食物进入鼻腔了。

小明:那我闻到尿的味道是不是相当于喝尿了?

老师:滚!

老师的暴跳如雷只是段子的夸张表达,其实如果真实的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小明,会如遇珍宝。我们纵观他们的对话,会发现小明思路清晰,逻辑感极强,堪比《理想国》里面的推理。这样的学生有这样的辩论技巧,层层诱导老师走进他的结论,而结论确是如此的荒诞,让我们不禁感叹小明的思维能力之强。

我的关注点不在“滚”上面,我的关注点在“我们闻到尿的味道是不是相当于喝尿”这里。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去洗手间就相当于间接喝尿,不论多少,每次一去洗手间,我就会想到这个问题,会让我难受,所以我想通过生物学的知识,证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那么要证误,必须找一个突破口。琢磨了一下小明的推理,我发现一个逻辑漏洞,小明得出的结论是默认了一个前提:尿液的气味就是尿液本身。那这个前提是不是成立呢?不知道。所以我把突破口定位在:尿液的气味是不是尿液本身。如果证明出尿的气味另有出处,那么小明的结论就会推翻,我也就不再难受了。

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些最基础的气味学的知识。我们知道人有五官:眼耳口鼻身。这五种器官分别对应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与触觉。有趣的是除嗅觉之外的四种感觉都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相关学科,唯独嗅觉还是一片荒芜,几乎无人涉足。我们看看,与视觉相关,我们建立了光学,自从牛顿大神把白光色散之后,光学的发展如日中天,我们知道基本的常识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包括颜色的深浅,我们都建立了相对而言,比较全面系统的光学框架;与听觉相关,声学也不甘落后,我们知道了声音源于物体的振动,解决了声音最本质的东西,随后确立了声音的响度、音调与音色。甚至对于音调,我们还与数学结合起来,创立了1234567的基本音乐理论。我们创立了分贝用来表示声音的响度对于声学,我们也深有研究;就算最不了解的味觉与触觉,我们也知道味觉分为五种,科学家们经过研究,一致认为五种基本的味觉是:咸、酸、甜、苦、鲜。味觉的感受器分布在舌头上,但是不同的味道,它的感受器在舌头的分布还略有差别,比如说甜味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尖,苦味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根。这里科普一下,辣,并不是味觉,而属于痛觉、属于触觉的领域。我们一般会说火辣辣地疼,就说明辣是触觉而非味觉。至于触觉,我们也知道疼痛可以分为12个等级,最低等的就是蚊子咬的时候的疼痛,最疼的时候,也就是12级的时候是妇女分娩时候所遭遇的疼痛。四种感觉基本都建立起相关的学科,唯独嗅觉并没有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我们姑且称之为气味学。

气味学是嗅觉的科学,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嗅觉对于生物体而言,至关重要。对于动物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觅食与繁衍后代。多数动物觅食,就是靠嗅觉,狮子追踪羚羊、蚂蚁觅食等等。动物求偶也是如此,动物在发情期,完全靠对于求偶素的感知。嗅觉对于生物而言,太重要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是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时候,任何物质都会挥发,这就奠定了气味学的基础,即任何物质都是有气味的。虽然所有的物质都能够产生气味分子,但是能不能被生物感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任何生物的嗅觉都会有一定的感知范围,都会有盲区。比如说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对于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无需刻意提防,所以人类的嗅觉中枢就删除了它们的气味信号。而骆驼因为生活在沙漠,对于水的需求度极高,所以骆驼的气味中枢就保留了对于水蒸气的气味。所以我们生活中所说的无味并不是真正的没有味道,只不过是我们人类无法感知而已。

那我们人类究竟是如何感知气味的呢?我们根据图11来进行阐释。首先,物质挥发产生气味分子,气味分子通过呼吸进入到鼻腔,并与位于上鼻腔的嗅粘膜的受体细胞结合。气味分子就相当于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会激发受体产生神经电冲动,通过发送电信号,将嗅觉信息传入嗅球,嗅球再将接收到的电信号传递到更高级的大脑区域。这样气味分子所产生的信息就传到了管理嗅觉区域的大脑,我们就能够闻到气味了。

我们是如何闻到气味的生物学机制虽然了解了,但是根据科学家们的保守估计,空气中存在气味的种类数量是以亿为级别的,这就造成了研究气味的困难。但是还是有科学家迎难而上。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安德鲁-德拉夫尼耶克(Andrew Dravnieks)带领团队在1985年完成了“气味全图”。全图汇集了百位专业评委借助了146个描述项(果香、柠檬香、醋香、烤鸡味、汽油味……)对144种气味分子进行统计。对于这个气味样本,有质疑,也有支持。质疑主要在于样本量太小,对于世界上如此多的气味而言,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有待商榷。尽管质疑声存在,气味全图仍然是系统分析的成果,它仍然是嗅觉机制研究的基础与起点。

贾森-卡斯特罗和他的团队使用一种非负矩阵分解的密集型计算方法,对气味全图的样本进行数学分析,结论在2013年9月得以发表:基本气味确实存在。144种气味分子实际集中为10个集群或集中分布。这10种基本气味分别是:芳香、木香、果香、腐败臭、化学味、薄荷香、爆米花香、甜香、葱蒜臭和柠檬香。

这项研究对于气味的世界来说,具有很重大的意义。毕竟我们之前对于气味的分法很主观,好闻或者不好闻。这一项研究奠定了气味学研究的基础。

扯到这里,我们基本了解了气味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我们回到小明的话题。我们需要论证的其实是尿液挥发产生的气味分子是不是尿液本身。需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尿液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

说到尿液,我曾经听到这么一个说法,汗液与尿液都是我们身体排泄出的废物,尿液与汗液是不是相同的呢?所以为了顺便回答这个问题,我比较着说一下尿液与汗液的成分。汗液与尿液在成分上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区别在于各种成分的含量。汗液99%以上的是水,剩余的是钠离子、钾离子等矿质元素、氨基酸、脂肪酸、尿素、尿酸等物质,汗液是经过皮肤通过表面汗腺排到身体外面的。而尿液经过的是肾脏,肾脏是过滤除杂的,所以尿液经过肾脏之后,携带的身体废料就比较多,尿液中96%的是水,25%是含氮化合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酐等,还有15%的盐,包括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其中尿酸来自核蛋白分子的分解,难溶于水,会形成小的结晶随尿排出,如果结晶较大,那就是肾结石或者膀胱结石。

按理说如果尿液的成分是这些的话,怎么也不会有尿骚味呀?尿骚味来自哪里呢?尿液放置一段时间,其中的尿素会被细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氨。氨气的臭味导致尿液的臭味。当然尿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尿素遇到水,温度如果再高一点的话,就会发生反应。

论证到这里,我们应该清楚了,所谓的我们问到的尿骚味,并不是尿液直接进入到我们的鼻子,而是尿液挥发所产生的氨分子作为气味分子,刺激我们上鼻腔嗅粘膜处的受体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将信息传入大脑,这样我们才会闻到尿骚味。

我们还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厕所待得时间足够久,尿味会逐渐减轻甚至于闻不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在生物学上称为感觉适应。从字面意思上也很好理解,人的神经末梢在一段时间内接受持续不变的刺激后,就会逐渐适应这个刺激,通常就表现为感觉不到这个刺激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一个漆黑的房间里,刚开始我们会什么都看不见,眼前一片漆黑,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眼睛就会看见一些东西,这就是眼睛的暗适应。相反,如果你再从刚刚那个漆黑的小房间走到明亮的室外的话,刚开始也是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足够明亮的话你甚至还会流眼泪,但是稍过几秒种,你就能清楚地看见了,这称为明适应。如果是味觉的话,就表现为我们闻不到自己身上的体味。或者假设你的房间有异味,但如果你在自己的房间待久了,就闻不到,但是出一趟门,再回来,就会闻到了。古语有曰: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这个道理。

适应的影响还取决于感觉的种类,一般而言,影响最小的是触压的感觉,也就是触压觉。平时我们几乎不会感觉到身上的衣服、手表对我们皮肤的压力,如果这个人忘性足够大的话,我们甚至会看到头上戴着帽子找帽子,手里拿着钥匙找钥匙。但是这也是相对而言,如果你背着几百斤的东西,应该会一直有感觉的。一般来说对于痛觉,我们是很难适应的,如果你牙疼的话,一疼就会疼一天,甚至疼几天,如果你不疼了,不会是你适应了牙疼的感觉,因为疼痛基本不会被适应。所以一个人如果不吃辣,从理论上来说,不会说吃几次辣就能适应的,因为我们前面说过,辣属于痛觉。

气味学的研究对于人类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经过前面的介绍,我们也应该清楚,气味学不仅仅是生物科学所能解决的,我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甚至医学知识,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具备学科融合的素质,我们期待下一个重大的研究成果的出现。那最后分享几个关于气味学的冷知识。

一,我们闻到的金属的味道是金属本身的味道吗?大家应该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与金属接触的时间过长的时候,我们会闻到一股难闻的“金属”气味,东北人应该很有体验,毕竟是在寒冷的冬天舔过铁的人。其实,这种味道并不是金属本身的味道,一般来说,金属作为固体,很难挥发出气味分子,所以金属本身的味道我们并不能感知到。当我们接触金属的时候,我们皮肤上的汗液,皮脂等一些东西与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会产生1—辛烯—3—酮,我们所闻到的味道主要就是它作为气味分子刺激大脑产生的。当然,反应还会催生其他物质,也是金属味的来源之一。

二,粪便的味道。这有点重口味了,但是还是值得一提。粪便的四分之一是水分,其它以蛋白质、脂肪、食物纤维、消化液残余、肠道脱落的细胞、细菌,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B等等。粪便的气味是由细菌分解的产物所导致的,产生气味的主要成分是粪臭素,还有乙酸、丁酸、胺等等。粪臭素化学名是3—甲基吲哚,白色或微带棕色结晶,对光敏感,久置逐渐变为棕色。与亚铁氰化钾和硫酸作用显紫色,可以用作生化试剂。

粪臭素有趣的点在于,如果粪臭素含量较高的话,会有粪臭味,但一经稀释,含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散发出迷人的香味,所以经常会被添加进食物,作为食品香精。粪臭素的提取一般从煤焦油里面提取,也可以化学制取,当然粪臭素可以从粪便中提取的哦。所以我们不要惊讶,我们的粪便竟然还有这么奇葩的功能,从里面提取的物质竟然要添加到食物甚至香水里面,这正是生物的可循环利用。

气味的世界如此有趣,科学带领你了解更多。

问题一:撷�d臭鼬怎么读?什么意思? 撷�dxié mào 采摘

臭鼬chòu yòu一种以奇臭的腺体分泌物作为防卫武器的动物。

问题二:犰狳、鬣蜥、臭鼬肉怎么发音 犰狳(读音:qiú yú)鬣蜥(学名:Physignathus),中文拼音:liè xī

问题三:臭鼬这两个字怎么读? 臭鼬chòu yòu一种以奇臭的腺体分泌物作为防卫武器的动物。

问题四:臭鼬最怕什么东西或者说怎么样可以赶走它 《忠犬八公的故事》里有一段是帕克赶走臭鼬的片段

拿扫把在它周围拍动。或者在旁边发起比较大的动静(不能太大,会发出臭味)。吓到它。让它自己走。

问题五:臭鼬能吃吗还有它的药用价值 30分 臭鼬--药用价值

药 材 名鼬鼠肉

拉 丁 名Mustela sibirica Pallas

名称考证黄鼬,黄鼠狼,��鼠,地猴,�Q鼠

科目来源鼬科动物

药用部位黄鼬的肉。

性味归经甘、温、有小毒入肺、肾二经

功效主治杀虫疗疮、温肾缩尿。治疥疮、疮溃不愈合、尿频。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研末,05一1钱。外用:煎油徐或烧灰研末撤。

资源分布分布遍及全国。

古籍考证出自《本草纲目》;《纲目》:“按《广雅》,鼠狼即鼬也。此物健于搏鼠及离畜,又能制蛇虺。”“鼬,处处有之,状似鼠而身长尾大,**带亦,其气极臊奥。”“鼬鼠心肝,气味臭,微毒,治心腹痛,杀虫。《海上仙方》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

相关选方治淋病:鼬鼠全身黑烧粉末,与等量之梓白皮细末混合,每次约服一匙许,开水送。 (《动植物民间药》)

问题六:动物科学:为什么说臭鼬是世界上最臭的动物 臭鼬是社会性动物,以家庭为单位生活,有时一窝多达10~12只,一般是五六只。以奇臭的腺体分泌物作为防卫武器。

当臭鼬受到其他动物攻击,臭鼬便会转过身,向敌人喷种恶臭的液体。这种液体是由尾巴旁的腺体分泌出来的。在35米距离内,臭鼬一般不会打不中目标。这种液体会导致被击中者短时间失明,其强烈的臭味在约800米的范围内都可以闻到。所以,臭鼬是世界上最臭的动物。

问题七:臭鼬的臭味为什么熏不倒自己 如果想你怎么说,那毒蛇怎么没有毒死自己那臭鼬就更不用说啦,他们对这些都有抗体的

问题八:臭鼬的天敌是什么 尽管斑臭鼬的气味战很有效,但它的天敌依然很多,熊、狼、美洲狮、猞猁甚至狐狸都会毫不客气地杀死它,而且浓烈的气味使它在猎犬的追踪下暴露无遗,再加上漂亮的毛皮是珍贵的皮草原料,所以斑臭鼬的生活环境危机四伏。尽管如此,这种动物的数量依然很庞大,除了繁殖率和幼仔成活率比较高外,大概是因为没有谁愿意接近这个空气污染源。

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与社石相关的正南北线。商代关注不同天气的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关于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和描述。西周时期用土圭定方位,并且知道各种气象状况反常与否,均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诗经·幽风·七月》,记载了天气和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春秋时期,秦国医学家医和开始将天气因素看做疾病的外因;曾参用阴阳学说解释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春秋》将天气反常列入史事记载;《孙子兵法》将天时列为影响军事胜负的5个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指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代表自然物。战国时期,重视气象条件在作战中的运用。庄周提出风的形成来自于空气流动的影响,并提到日光和风可以使水蒸发。《黄帝内经·素问》详细说明了气候、季节等与养生和疾病治疗间的关系。秦代形成相关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须向朝廷汇报雨情,以及受雨泽或遭遇气象灾害的天地面积。《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大类。汉代列出了与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并且出现了测定风向及其他天气情况的仪器。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指出了雨滴的大小疏密与风的吹碰程度有关。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指出雷电的形成与太阳热力、季节有关,雷为爆炸所起;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提出梅雨、信风等名称。三国时期,进一步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数学家赵君卿注的《周髀算经》,介绍了“七衡六间图”,从理论上说明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两晋时期,“相风木鸟”及测定风向的仪器盛行。东晋哲学家姜芨指出贴近地面的浮动的云气在星体上升时,能使星间视距变小,并使晨夕日色发红。晋代名人周处的《风土记》提出梅雨概念。南北朝时不仅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开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充分探讨了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用熏烟防霜及用积雪杀虫保墒的办法;北魏《正光历》,将七十二气候列入历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出冬季“九九”为一年里最冷的时期。隋唐及五代时期,医学家王冰根据地域对我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域划分,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气温水平梯度概念的。隋代著作郎杜台卿《玉烛宝典》,摘录了隋以前各书所载节气、政令、农事、风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农业气象佚文;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乙已占》,记载测风仪的构造、安装及用法。宋代对于气象的认识更为丰富和详细,在雨雪的预测及测算方面更为精确。北宋地理学家沈括《梦溪笔谈》,涉及有关气象的如峨眉宝光、闪电、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风、竹化石、瓦霜作画、雹之形状、行舟之法、垂直气候带、天气预报等;南宋绍兴酒秦九韶《数书九章》,列有4道测雨雪的算式,说明如何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明代工部尚书熊明遇《格致草》,根据西洋科学原理,辨析了自然界变化与历史上所载的灾异及风、云、雷、雨诸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他所设计的“日火下降、气上升图”,系统地说明对流性天气的形成。清代译著《测候丛谈》,采用“日心说”,全面介绍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变热以及海风、陆风、台风、哈得来环流、大气潮、霜、露、云、雾、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较差计算法、大气光象等大气现象和气象学理论。

岁月推移,天象更迭。我们祖先辛勤劳动,留下宝贵的天象记录,无一不反映出先人孜孜不倦、勤于观测的严谨态度,无一不闪烁着我们民族智慧的光辉。这些,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对今后更深刻地探索宇宙规律,都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