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2收藏

中医名言,第1张

1、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2、缩尿益智桑蛸 (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丸胜在平和)。

3、疏肝莫忘麦芽 (我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4、闭经还须归芍 (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5、崩漏海蛸茜草 (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6、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7、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8、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9、百病挟痰。

10、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11、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 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12、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13、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4、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15、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16、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17、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18、脾气喜升,胃气喜降。

19、脾喜燥而恶湿。

20、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21、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22、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3、百病生于气。

24、久病必虚,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25、久病必瘀。

26、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27、久病先针足三里。

28、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29、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

30、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31、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32、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33、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34、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35、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6、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37、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8、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39、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40、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41、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

4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4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代高鼓峰

4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4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代汪昂《医方集解》4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清代汪昂《医方集解》

4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5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5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清代程杏轩《医述》

52、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53、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54、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55、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则痛。

56、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57、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5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59、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60、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61、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62、《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去菀陈莝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63、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64、(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65、《医法圆通》: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66、《济世新编》: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67、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68、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69、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70、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71、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72、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73、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74、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75、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76、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77、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78、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79、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80、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81、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82、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83、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84、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85、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86、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87、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88、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89、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90、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91、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92、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李士材

93、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 —《北方医话》

94、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 —《汪石山医学全书》

95、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 —《古今医案》

96、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 —《周学海医学全书》

97、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98、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99、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10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01、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102、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10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10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10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06、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107、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08、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109、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110、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111、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112、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113、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14、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15、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116、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117、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118、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19、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120、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121、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122、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33、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34、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35、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36、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137、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38、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39、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40、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141、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142、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143、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 —《张聿青医案》

144、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 —《张聿青医案》

145、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 —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146、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 —《医贯》

147、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 —《医宗必读》

148、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149、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 —《吴医汇讲》

150、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51、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152、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153、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154、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155、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156、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157、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158、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

159、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160、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161、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162、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163、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164、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165、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166、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167、二阳之病发心脾。

168、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169、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

170、甘温除大热。

171、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172、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173、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

174、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175、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176、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177、汗出不解,非风即湿。

178、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179、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180、血不利则病水。

181、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182、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183、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激励我精求方术。

184、俱视独见,无与众谋。——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185、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清•唐大烈

186、六*之速,莫过风、火。(牢记此句,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或许有用)

187、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188、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89、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190、诸厥固泻,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191、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192、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193、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194、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195、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196、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197、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198、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199、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00、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人物生平

张景岳生于嘉靖四十二年,自幼聪颖,因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 绍兴 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其父张寿峰是定西侯门客,素晓医理。景岳幼时即从父学医,有机会学习《内经》。

十三岁时,随父到北京,从师京畿名医金英学习。青年时广游于豪门,结交贵族。当时上层社会盛行理学和道家思想。张景岳闲余博览群书,思想多受其影响,通晓易理、天文、道学、音律、兵法之学,对医学领悟尤多。

景岳性格豪放,可能受先祖以军功立世的激励,他壮岁从戎,参军幕府,游历北方,足迹及于榆关(今山海关)、凤城(今辽宁凤城县)和鸭绿江之南。当时北京异族兴起,辽西局势已不可为。数年戎马生涯无所成就,使景岳功名壮志“消磨殆尽”,而亲老家贫终使景岳尽弃功利之心,解甲归隐,潜心于医道,医技大进,名噪一时,被人们奉为“(张)仲景、(李)东垣再生”。

五十七岁时,返回南方,专心从事于临床诊疗,著书立说。

崇祯十三年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推崇丹溪之学

张景岳早年推崇丹溪之学。朱丹溪处于《局方》盛行的时代,医者每多滥用辛热燥烈药物而致伤阴劫液,故朱氏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论。明代医学界河间、丹溪的火热论相火论占统治地位,更有时医偏执一说,保守成方,不善吸取精华,反而滥用寒凉,多致滋腻伤脾苦寒败胃,成为医学界的时弊。

景岳在多年丰富临床实践中,逐渐摈弃朱氏学说,私淑温补学派前辈人物薛己(1486年-1558年)。薛己身为明太医院使,主要为皇室王公等贵族诊病,病机多见虚损,故喜用补。景岳出身贵族,交游亦多豪门大贾,故法从薛氏,力主温补。特别针对朱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创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创制了许多著名的补肾方剂。

张氏学说的产生,出于时代纠偏补弊的需要,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因其用药偏于温补,世称王道,其流弊使庸医借以藏拙,产生滥用温补的偏向。

著书立说

张氏中年以后著书立说,著作首推《类经》,其编撰“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四,方就其业。”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年)。张景岳对《内经》研习近三十年,认为《内经》是医学至高经典,学医者必应学习。但《内经》“经文奥衍,研阅诚难”,确有注释的必要。

《内经》自唐以来注述甚丰,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注》为最有影响的大家,但王氏未注《灵枢》,而各家注本颇多阐发未尽之处。《素问》《灵枢》两卷经文互有阐发之处,为求其便,“不容不类”。故景岳“遍索两经”,“尽易旧制”,从类分门,“然后合两为一,命曰《类经》。类之者,以《灵枢》启《素问》之微,《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通其义也。”

《类经》分经文为十二类、若干节,根据相同的内容,拟定标题,题下分别纳入两经原文后详加注释,并指出王冰以来注释《内经》的各家不足之处,条理井然,便于查阅,其注颇多阐发。

景岳思路开阔,对《内经》精研深刻,各家著作浏览甚广。《类经》集前人注家的精要,加以自己的见解,敢于破前人之说,理论上有创见,注释上有新鲜,编次上有特色,是学习《内经》重要的参考书。

同年,景岳再编《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对《类经》一书中意义较深言不尽意之处,加图详解,再附翼说。

《类经图翼》十一卷:对运气、阴阳五行、经络经穴、针灸操作等作图解说,讨论系统。

《类经附翼》四卷,为探讨易理、古代音律与医理的关系,也有阐述其温补的学术思想之作,如《附翼·大宝论》《附翼·真阴论》等重要论文,也有部分针灸歌赋。

据清人记载,景岳晚年,重订了卓见的《伤寒论》;可惜,未能成书,手稿亦不知去向。祖国医学宝库重大损失。

学术贡献

《景岳全书》内容丰富,囊括理论、本草、成方、临床各科疾病,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临床参考书。景岳才学博洽,文采好,善雄辩,文章气势宏阔,议论纵横,多方引证,演绎推理,逻辑性强,故《景岳全书》得以广为流传。后世叶桂亦多承张氏的理论和方法。

清道光八年(1828年)章楠《医门棒喝》初集成,论《全书》云:“或曰:尝见诵景岳者,其门如市”,则自顺治中叶至1828年的近200年间,几为医所必读,可见景岳的温补理论之影响深远,《全书》之流传广泛。

《质疑录》,共45论,为张氏晚年著作。内容系针对金元各家学说进行探讨,并对早期发表的论述有所修正和补充。

张景岳善辨八纲,探病求源,擅长温补,并在其医学著述和医疗实践中充分反映。治疗虚损颇为独到。反对苦寒滋阴,很好地纠正了寒凉时弊。他的阴阳学说、命门学说对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他的重要著作《类经》是学习《内经》的较好参考书,《景岳全书》各科齐全,叙述条理,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临床参考书。

张景岳的学术成就无疑是巨大的,对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医学思想

在整个中医理论发展史中,张景岳的医学思想体系居有重要地位,代表着中医理论的新的发展阶段。他的以温补为主的思想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进步和完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进一步完善了气一元论,补充并发展了阳不足论,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火命门说,对后世养生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张景岳医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学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形态中最具哲学性的思想体系,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的理学构建了新的以“太极”为核心、理气相随的哲学形态,吸收了当时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成果,被誉为中国本土的有机自然主义萌芽。

张景岳的医学思想深深植根于理学思想之上,运用理学家的观念对《黄帝内经》作了全新的诠释,著有《类经》等书,并成为后世医家学习和研究《内经》的范本。

景岳全书

张景岳晚年集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各科方药针灸之大成,辑成《景岳全书》64卷。成书于其卒年1640年。“《全书》者,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心得之玄微。”

《全书·传忠禄》辑有景岳主要医学理论、医评、问诊和诊断、治疗原则等论文30余篇,多有温补学说的论述。

《全书·脉神章》录有历代脉学,其中诊脉之法和脉象主病多有结合临症经验的评论。

次为《全书·伤寒典》,补充“《内经》伤寒诸义并诸治法之未备”,论述伤寒病的证治。

《全书·杂证谟》列诸内科杂证的病因病机、治理方药和部分医评,并辅有部分医案,论述系统、精采。

《全书·妇人规》:论述九类妇科疾患,并指出妇科证多有情志病因,尤要注重四诊合参。

《全书·小儿则》:更述儿科诸病并治,在总论中提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的生理特点,很有见地。《全书·痘疹铨》、《全书·外科钤》各有论病及证治。

《全书·本草正》介绍药物292种,每味详解气味性用,很多为自己的临症用药体会,颇有价值。

《全书·新方八阵》、《全书·古方八阵》,景岳善兵法,在此借用药如用兵之义,以方药列八阵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全书·新方八阵》中所列方颇具创新。《全书·古方八阵》辑方经典。共录新方186方,古方1533方,其后的妇人、小儿、痘疹、外科古方收妇科186方,儿科199方,痘疹173方,外科374方及砭法、灸法12种。

用药特色

1、临证用药 精专简炼

张景岳处方用药,讲求“精专”二字,从不鱼目混珠,庞杂为用。这一特点在新方八阵中体现得最为明了,淋漓尽致。

张景岳认为:“施治之要,必须精一不杂,斯为至善。”故其首先大力提倡药力专一。他的自创诸方,药力均纯厚精专。如“补阵”中的左归饮、右归饮、左归丸、右归丸,皆由古方变通而得。此四方均去原方之泻,增培本之补,使其纯补而不杂,药专而有力。集中体现了张景岳“与其制补以消,熟若少用纯补”及“若用治不精,则补不可以治虚,攻不可以去邪”的用药思想。

其次,张景岳还力倡处方用药药味宜精。药杂味多,则药力必不能专。故药味精简,是景岳处方用药的又一大明显特色。据统计新方八阵计186方,每方药物超过10味的仅见13方,约占总方的7%;用药数以6~8味居多,共88方,约占47%;而5味药以下者共有58方,约占31%。平均用药,每方约6味。由此可见,景岳用药确如其言,药力精专,简便兼验。

活用古方

景岳的许多自创新方(如左归丸、右归丸、济川煎、玉女煎、两仪膏等),乃在推陈出新基础上别出新途,活用古方并补前人之未备而成。景岳化裁古方妙在不落古人窠臼,而能自出新意。以古方为基础,执古方“意贵圆通”之意,创立了很多新方,临床试用,效果甚显。

如六味地黄丸本为补肝滋肾养阴之通剂,景岳以此为基础,举一反三,衍化出5首类方。大补元煎即六味地黄丸中增入人参、归,即变滋阴养肾之方为大补气血之剂;左归饮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甘草,改治肾阴不足,腰酸遗泄,舌红脉细;右归饮即六味地黄丸加杜仲、附子、肉桂、枸杞,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怯神疲,肢冷脉细;左归丸即六味地黄丸加菟丝子、牛膝、龟板胶等而成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之剂;右归丸即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当归等而成温补肾阳,用治命门火衰之方。

以上衍化新方均不离治肾培元之宗旨,以此为基础,或兼以温补气血,或兼以培补肾阳,或兼以滋肾养阴,或兼以填精补血。由此可见,景岳对六味地黄丸的加减化裁,临证应用已达到运用自如之境地。至于对其它古方的变通应用,借此六味地黄丸一例,已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了。

长于温补

景岳十分重视人体正虚为病,基于“阳非有余,阴亦不足”之说,大倡扶正补虚之理。景岳用补,先以形体为主,注重温补精血。他在“八阵”中讲到:“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大门路也。”景岳所言形者即阴之谓也,故又有“形以阴言,实惟精血二字足以尽之”的论述。

试观新方八阵,景岳常用的补精血药物有熟地黄、当归、枸杞等味。其中则以熟地黄为首选之品。景岳曾云:“形体之本在精血,熟地至静之性,以至甘至厚之味,实精血形成中第一纯厚之药。”新方八阵用熟地黄者计47方,占总方之25%左右。而补阵29方,用熟地黄者21方,约占72%。

景岳用熟地黄填补精血,所治病患极广,诸如外感表证、呕吐、水气、肿胀等等,此均为历代医家用熟地黄有所避忌者。景岳则不拘常法,信手拈来,屡收奇效。

其次,景岳用补的另一特色即是补必兼温。景岳曾云:“虚实之治,大抵实能受寒,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泻必兼凉。”故于临证之际,凡扶正补虚者,景岳多以温补为主旨,其善以附子、肉桂、干姜、人参等药为温补之用,而其变化出入使用上,诸药在新方八阵中则比比皆是。

景岳长于温补,于当时,实乃救误应时之所为。景岳曾说,自金元以来,河间刘守真创“诸病皆属于火”之论,丹溪朱震亨立“阳有余而阴不足”之说,后人拘守此说,不论虚实,寒凉攻伐,此均为力救其偏之治。他认为“ 凉为秋气,阴主杀也,万物逢之,便无生长,欲补元气,故非所宜。凉且不利于外,寒者益可知矣 。”并宗《内经》“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之论,力倡温补而终成一家之言。

民间传说

张景岳是明代著名医学家,人们都知道他善用温补,却很少知道他还有一段急智解危的故事。

一户姓王的人家有个儿子,刚满一岁。一日,母亲随手拿一枚钉鞋的圆铁钉给儿子玩。小孩不知,误塞入口中,吞到喉间出不来。其母见状大惊,忙倒提小孩两足,欲倒出铁钉,哪知小孩反而鼻孔喷血,情况十分危急。孩子的父母连呼救命。

恰好张景岳路过这里,他见状急命其母将小儿抱正,小儿“哇”地一声哭开了。景岳断定铁钉已入肠胃,小儿父母早吓得六神无主,迭声哀求张景岳想想办法。

张景岳陷入沉思中,他记起《神农本草经》上有“铁畏朴硝”一句话,想出一个治疗方案。他取来活磁石一钱,朴硝二钱,研为细末,然后用熟猪油、蜂蜜调好,让小儿服下。不久,小儿解下一物,大如芋子,润滑无棱,药物护其表面,拨开一看,里面正包裹着误吞下的那枚铁钉。小儿父母感激不已,请教其中的奥秘。

张景岳解释说:使用的芒硝、磁石、猪油、蜜糖四药,互有联系,缺一不可。芒硝若没有吸铁的磁石就不能跗在铁钉上;磁石若没有泻下的芒硝就不能逐出铁钉。猪油与蜂蜜主要在润滑肠道,使铁钉易于排出——蜂蜜还是小儿喜欢吃的调味剂。以上四药同功合力,裹护铁钉从肠道中排出来。

小儿父母听完这番话,若有所悟地说:“有道理!难怪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原来各味药在方剂中各自起着重要作用哩!”

学术思想

“中年求复,再振元气”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关于我国中老年医学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对其所提的“中年求复,再振元气”的意义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中年求复,贵在复元惜元的思想和重要意义,以倡其中兴延寿之旨。

深远意义

人所具有的天然寿命,古人称之为“天年”,认为是与先天元气相关。当然,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且往往取决于元气强弱。

从这一角度言,显然人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故张氏《景岳全书》云:“此人之制命于天也”。但是,另一方面,又很少有人能尽其天年,这与后天是否很好地调摄养生有很大关系:先天虽强,不加惜护,仍可夭折;而先天虽弱,但勤于慎节,有时反得长寿。

首先,张氏并非唯先天论者,他也非常强调后天的作用。正如他在《先天后天论》中所说:“ 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祈削者夭者更夭 ”,“若以人之作用(后天)而言,则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先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

在《中兴论》中也指出:“若后天之道,则参赞有权,人力居多矣。”从这一角度言,人对自己的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某些主动权。故张氏又云:“此天之制命于人也”。通过这样的分析,张氏突出了人在掌握自身寿命上的能动作用,得出了“后天之养,其为在人”的结论,确是有其说服力的。

由盛而衰

中年时期是人体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我国古代对此早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且认为女子七七而男子八八则天癸竭,即标志着人体由此逐步进入了老年期,已可出现早衰和种种老年病。《备急千金要方》所谓“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

面对早衰现象和渐入老年,前贤反复强调了摄生的重要意义,认为决不可在衰老之后再重保养。因为衰老之体,元气大虚,精血枯竭,脏腑亏弱,欲求复壮、延年,其亦难矣。这也就是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经旨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但是,张氏并未停留于此。他进一步对预防早衰作了重要的探讨,并鲜明地提出了“中年求复,再振元气”的卓越思想。

预防早衰

张氏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从他的后天保养的观点出发,发挥了预防早衰的思想。

他指出了早衰的产生是由于不知摄生,耗损精气,所谓“残伤有因,唯人自作”(《景岳全书》)。既然“所丧由人,而挽回之道有不仍由人者乎”,说明通过努力可能挽回早衰。因为,人的生命过程是有规律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经历着生长壮老,故早衰使之复常,才是遵循了生命的规律。

在这一意义上,他强调了挽回早衰。此时所作,并“非逆天以强求,亦不过复吾之固有”(《中兴论》),何乐而不为也。甚至他在论中还满怀信心地说到:“国运皆有中兴,人道岂无再振?这里的关键在于元气,早衰即是元气大伤的表现。而挽回早衰,即在重振元气。”这就是“求复之道……总在元气”。说明了应当抓住中年时期元气尚未大虚之机,认真地加以调理,使元气得以复常,而人身之根本得固。若以天年为百岁而言,中年时期的元气,难道不是还应该保持着大部分吗

我们不难看到,张氏的“求复”之论,遥接了《内经》中的有关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不懂得运用阴阳和调这一养生规律,“则早衰之节也”;’倘能掌握养生之道,即可“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所以,张氏的中年求复,再振元气的观点,是对该节经义的重大发挥。

由于他的预防早衰的思想是基于对人体生命过程的深入了解,基于对中年期具有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因之不仅富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精神,而且也有其充分的科学依据。

许多老年性疾病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在中年后逐渐演变而成的。中年时期虽然在生理上是一个由盛而衰的过渡时期,但其生理特点毕竟完全不同于老年时期,即使逐渐出现一些衰弱的表现,但却远比60岁或64岁以上的老人要气血旺盛、脏腑充盈得多,是故张氏力主“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然再振根基,尚余强半”(《中兴论》),加强调养,对于避免早衰,预防老年病等,无疑具有极大的意义,以尽享天年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些情况表明,在300多年前张氏提出的中年求复的思想,确是十分可贵的。

惜元复元

爱惜元气 防范未然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人生在世,可“度百岁乃去”。可见当时(上古)己发现人的自然寿命在百余岁。据《尚书·洪范》解释,“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则更明确地指出寿命的极限为120岁。张氏在《中兴论》中亦认定人之天年在百余岁。即使人的个体寿命因遗传差异而有所不同,虽不可能春秋皆度百岁,但绝大多数人是应该达到90以上至100余岁的。

然而,事实上却是大多数人半百而动作皆衰,就其缘由,理当责之后天失养、元气受损。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恃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张氏亦持此见,认为除天灾人祸等客观原因外,乃是“唯人自憎”(《中兴论》)。既然是“所伤由人”,则“挽回之道,有不仍由人者乎”(《中兴论》)。

元气乃人身根本,且在体内不能永存。人至中年,元气则由鼎盛而渐衰,因而对之更当惜之再惜。但总有人不明此理,“既已失之,而终不知其所以失也”。整日仍忱于酒、色、财、气、功名之中,以至“坐失机宜,变生倏忽”,令元气早衰。故张氏历陈其损元折寿之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惜元避害之法,曰:酒杀可避,吾能不醉也;色杀可避,吾能不迷也:财杀可避,吾能不贪也;气杀可避,吾能看破不认真也;功名之杀可避,吾能素其形藏也。”(《景岳全书·传忠录·天年论》)。

张氏这种既正视人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同时又提出应当对这些需求有所节制的思想,较之一味勉强无为和压抑人的正当需求的思想来说,无论从认识方面或实践方面均大有进步。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养生学,而且还为处于社会激烈竞争前沿的中年人如何去惜元保元,顺利步入健康的老年时期,以及对中年心身医学的研究,都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引起疾病的原因种类繁多,具有多样性,但是中医对病因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概括。 病因二分法:以阴阳分之,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病的成因也是离不开阴阳的。《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段话的意思说的是病因可以明确分为两大类,或者属阴,或者属阳,其中由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引起来的,多属于阳邪;凡饮食、起居、情志等引起来的,多属于阴邪。 病因三分法: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宋陈言所著医书《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六*,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长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及至虎狼毒虫,金疮……畏压缢溺,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把天气的变化引起的疾病,归在外因;把情志精神方面的异常引起疾病归在内因;其他如饮食、劳逸等皆归在不内外因。 中医发展到现在,对于病因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邪气之所以能伤人,是因为人体的正气虚,所以称为虚邪。贼,则反应了偷偷的,不让你知道,背地里来伤害你。风,自然界气候的代表。常见的有风、寒、暑、湿、燥、火(热)。这本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人体对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不会引起疾病。但是,当这些气候变化异常,超出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则能引起疾病的产生,所以称为“贼风”。或者人体的抵抗力不足的时候,就容易引发疾病。这真是“趁你病,要你命。”这便是“虚邪”。 记得有个相声开头说的好:忽冷忽热爱感冒,刮风下雨怎知道?现代社会的人,夏有空调,冬有空调,出入乘车还是空调。的确舒适,但是,人体对自然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特别是自动调节能力却是变得越来越差了,所以,每每气温的温差波动一大,医院里就人满为“患”了。当今养生之法,不但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而且,夏天要热一热,冬天要冻一冻,才有利于健康,注意度的把握,不要过。 二、范进中举,过喜伤心。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在不同的情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七种情绪体验,中医称为“七情”。是人一种正常的情绪变化。是人,总有个七情六欲,七情就使人情绪体验的代表。人总是处在不同的情景变化中,所有,这些情绪变化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相互变化,一般不会引起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人的情绪变化过于剧烈,或者一些不良的情绪日积月累,则容易引发疾病。 喜,是良情绪的代表,是一中轻松愉悦之感,是人们应该去追求的情绪。但是,过喜一样会给身体带来伤害。过喜伤心,容易引起神不守舍,心神涣散。大家都听过“范进中举”的故事。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这是过喜伤心的典型例子,范进的行为已经心神涣散了。后文也说到: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 那为什么过喜伤心呢。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论述,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喜伤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是藏神的地方。心神,心神,神往往和心连在一起。 其他如怒、忧、悲、恐、惊都属于不良的情绪,对人体的伤害就更大了,有时甚至在瞬间就引发疾病。像高血压病人,情绪激动时,就很容易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快,由于工作、家庭等各种原因,很多人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忧愁、悲观、过度思虑、担心等情绪交织在一起。久而久之,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导致气机郁结、脏气虚衰。但又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所以,现代社会人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给自己减压。中医治疗之类疾病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子有丹栀逍遥丸、甘麦大枣汤等。针灸、推拿也是不错的方法。 三、病从口入,饮食首当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首先入于胃,经脾运化,滋养脏腑支节。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不当,则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食积、湿聚、化热、生痰、血瘀、积聚、结石、气血不足等等,百病丛生,变证丛生,是慢性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饮食不当常见有饮食不洁,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甚者感染寄生虫,发生传染性疾病等。还有饥饱失宜,引发诸如慢性胃炎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6 注意 7 摘录 8 《本事》卷四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85 加减 86 制备方法 87 知母汤的临床应用 88 各家论述 9 《活幼心书》卷下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0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06 用药禁忌 11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普济方》卷一三二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普济方》卷一六○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医略六书》卷三十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45 各家论述 15 《医彻》卷四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6 《外台》卷二引《延年秘录》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66 用药禁忌 17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20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圣济总录》卷一一○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功效 214 主治 21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16 制备方法 22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3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4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45 制备方法 25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251 方名 252 组成 253 主治 25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55 制备方法 26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261 方名 262 组成 263 主治 26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65 制备方法 27 《圣济总录》卷十六 271 方名 272 组成 273 主治 27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75 制备方法 28 《圣济总录》卷十二 281 方名 282 组成 283 功效 284 主治 28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86 制备方法 29 《伤寒微旨论》卷上 291 方名 292 组成 293 主治 2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95 加减 30 《千金》卷三 301 方名 302 组成 303 主治 3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305 各家论述 31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311 方名 312 组成 313 主治 31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315 制备方法 32 《圣济总录》卷九十 321 方名 322 组成 323 主治 3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3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知母汤 1 拼音

zhī mǔ tāng

2 处方

知母6克 贝母9克 干葛9克 芍药9克 石膏12克(碎,裹)黄芩9克 杏仁3克(去皮、尖、双仁)栀子仁9克(擘)

3 制法

上药八味,切。

4 功能主治

治伤寒骨节疼痛,头痛,眼睛疼,咳嗽。

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三服。约过一小时服一次。

6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蒜、面七日。

7 摘录

《外台秘要》卷二引《延年秘录》

8 《本事》卷四 81 方名

知母汤

82 组成

知母1两,麻黄(去根节)半两,黄耆(蜜炙)半两,甘草(炙)半两,羌活(洗去土)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去瓤锉,麸炒)半两。

83 主治

游风攻头面,或四肢作肿块。

8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牛蒡子100料,研碎,煎至7分,温服,1日34次。

85 加减

觉冷,不用牛蒡子。

8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87 知母汤的临床应用

面、手浮肿:有一达官,其母年七十中风,手足拘挛,平日只是附子之类扶养,一日面浮肿,手背亦肿。寻常有一国医供药,诊云是水病。欲下大戟、牵牛以导之,其家大惊忧惶。召予议之,子曰:《素问》称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此服附子大过,正虚风生热之证。咽必噎塞,膈中不利。诚言,予乃进升麻牛蒡团参汤,继以知母汤,三日悉愈。

88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知母气味苦寒,入足阳明少阴;麻黄气味辛温发散,入足太阳;黄耆气味甘平,入足太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羌活气味辛甘平,入足太阳;白术气味甘温微苦,入足太阴;枳壳气味苦寒,入足太阴;牛蒡子气味辛凉,入手太阴。此治游风攻头面,或四肢作肿发块致手足拘挛,以甘平之品护其正,以苦寒之药熄其风,以辛温表散之药泄其邪,则邪散风熄正旺气和而痊安矣。

9 《活幼心书》卷下 91 方名

知母汤

92 组成

知母半两,甘草半两,贝母3钱,羌活3钱,滑石(别研)3钱,大黄3钱,小麦子3钱,麻黄(去节存根,锉碎,汤泡滤过,焙干)1钱半,苦葶苈1钱半,诃子肉1钱半,薄荷(去梗)2钱。

93 主治

齁(鼻合)气喘,痰鸣,发热,咳嗽,恶风。

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

10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 101 方名

知母汤

102 组成

知母2两,枳实3两(炙),栀子仁3两,豉1升(熬,别裹)。

103 主治

欲似天行45日热歇后,时来时往,恶寒微热,不能食者。

1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3次温服。如人行8里1服。

105 制备方法

上切。

106 用药禁忌

忌蒜、面。

11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111 方名

知母汤

112 组成

知母3两,独活(去芦头)3两,葛根(锉)3两,白术3两,甘草(炙)2两,石膏(碎)2两,桂(去粗皮)2两,芍药2两,防风(去叉)2两,半夏(生姜汁制)半两。

113 主治

产后中风,烦闷发热,渴燥头痛。

11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酒少许,入生姜半分(切),同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2 《普济方》卷一三二 121 方名

知母汤

122 组成

知母1两,葛根1两,白术1两,甘草1两(炙)。

123 主治

阳明病,身冷而内烦者。

1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5合,去滓,温服5合。

125 制备方法

上锉。

13 《普济方》卷一六○ 131 方名

知母汤

132 组成

紫苏(连茎叶)1两,知母(焙)1两,贝母(去心)1两,款冬花1两,五味子1两,人参1两,桑根白皮(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133 主治

咳逆,痰喘气促。

13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半,入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3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4 《医略六书》卷三十 141 方名

知母汤

142 组成

知母1钱半(酒炒),柴胡5分,白芍1钱半(酒炒),黄芩1钱半(酒炒),甘草8分,桂心8分。

143 主治

产后心中烦闷,乍寒乍热,脉沉数者。

14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145 各家论述

产后邪热抑遏于三焦,营阴暗耗于经脉,故心中烦闷,乍寒乍热不已焉。柴胡疏腠理之伏热;黄芩清胸中之烦闷;白芍敛阴和血,以清乍热之源;桂心温营暖血,以壮乍寒之本;知母润燥泻热;甘草泻火缓中也。水煎热服,使伏邪外解则遏热自化,而经腑清和,其心中之烦热无不自解,何乍寒乍热之不瘳哉?

15 《医彻》卷四 151 方名

知母汤

152 组成

知母1钱,麦门冬1钱,竹茹1团,广皮7分,炙甘草3分,茯苓1钱。

153 主治

子烦。

15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灯心20根,加生姜1片,水煎服。

16 《外台》卷二引《延年秘录》 161 方名

知母汤

162 组成

知母2两,贝母3两,干葛3两,芍药3两,石膏4两(碎,裹),黄芩3两,杏仁1两(去皮尖及双仁),栀子仁3两(擘)。

163 主治

伤寒骨节疼,头痛,眼睛疼,咳嗽。

16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5合,去滓,分为3服。如人行89里再服。

165 制备方法

上切。

166 用药禁忌

忌蒜、面7日。

17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171 方名

知母汤

172 组成

知母(焙)1两,牵牛子(炒)1两,山栀子仁1两,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牡丹(去心)1两,麻黄(去根节)1两,荆芥穗1分,滑石1分,虎杖1分,射干1分,羌活(去芦头)1分,杏仁1分,连翘半两,半夏2钱(以生姜2钱同捣,捏饼子,晒干)。

173 主治

伤寒毒气滋盛,蒸于肌肤,发为赤斑,通身大热,头重疼痛,精神昏乱。

17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1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8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181 方名

知母汤

182 组成

知母(焙)半分,柴胡(去苗)半分,麦门冬(去心,焙)半分,甘草(炙)半分,葱白3茎。

183 主治

伤寒后劳复,小腹硬,卵缩,(疒丂)痛欲死。

18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盏,浸1宿,次日煎,令水欲尽,下童便2盏,豉半合,煎56沸,下地黄汁3合,更煎微沸,去滓,空腹顿服。微利即愈。

185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19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191 方名

知母汤

192 组成

知母1两,栝楼根1两,甘草(微炙)1两,石膏2两。

193 主治

伤寒烦躁不解,脉大,喘热头疼。

1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粳米少许,煮米熟,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9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201 方名

知母汤

202 组成

知母(切,焙)3分,常山(细锉)3分,松萝3分,桔梗(去芦头,切,炒)3分,柴胡(去苗)3分,鳖甲(醋浸,炙令黄,去裙襕)3分,橘叶3分。

203 主治

劳疟,热多寒少。

2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加柳枝心7枚,童便半盏,煎至7分,去滓,未发前温服。

20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1 《圣济总录》卷一一○ 211 方名

知母汤

212 组成

知母1两,茺蔚子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大黄(锉,炒)1两,五味子1两,黄芩(去黑心)1两,车前子1两半,芒消半两。

213 功效

除热。

214 主治

眼生风粟。

21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水1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21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2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221 方名

知母汤

222 组成

知母1两半,石膏(碎)3两,升麻(锉)1两,甘草(炙,锉)1两,竹叶1握(切),白粳米1合,枇杷叶(拭去毛)3分。

223 主治

脾瘅,身热口甘,咽干烦渴。

2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22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3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231 方名

知母汤

232 组成

知母1两,地骨皮1两,升麻1两,犀角屑1两,人参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柴胡(去苗)1两,石膏2两,鳖甲(醋炙令黄,去裙襕)2两,甘草(生,锉)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

233 主治

疟病,发热烦渴,咽干口燥,身黄怠惰,小水涩滞。

23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入香豉50粒,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3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4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241 方名

知母汤

242 组成

知母(焙)半两,柴胡(去苗)3分,茵陈蒿3分,甘草(炙,锉)3分,常山(炒)3分,鳖甲(去裙襕,醋炙)3分。

243 主治

肝黄。齿黄,目如丹赤,口燥热渴,气力虚劣,身体青黄。

24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豉100粒,同煎至7分,去滓,投入炼了猪脂半合,搅匀,食前温服。吐、利为度。

24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5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251 方名

知母汤

252 组成

知母(焙)2两,泽泻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黄芩(去黑心)2两,生姜(切)2两,小麦8合(洗净),大枣15枚(去核),淡竹叶(切)1升半,甘草(炙)2两。

253 主治

膈消,胸中烦渴。

25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2盏,煎1盏,去滓,食后温服。

255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26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261 方名

知母汤

262 组成

知母(切,焙)1两,防风(去叉)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锉)1两,升麻1两。

263 主治

妊娠虚烦懊热。

26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3片,同煎至7分,入竹沥少许,搅匀,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6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7 《圣济总录》卷十六 271 方名

知母汤

272 组成

知母(焙)半两,升麻半两,子芩半两,葛根(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1分,石膏(研)1两。

273 主治

头痛口干,烦闷寒热。

27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2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8 《圣济总录》卷十二 281 方名

知母汤

282 组成

知母(焙)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地骨皮(去土)半两,黄芩(去黑心)1分。

283 功效

凉心经。

284 主治

风热攻头面壅盛,虚烦。

28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竹叶10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28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9 《伤寒微旨论》卷上 291 方名

知母汤

292 组成

知母1两,麻黄(去节)1两,升麻1两,石膏2两,甘草1两半。

293 主治

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患伤寒,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三部俱有力,无汗恶风。

2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入生姜1块,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295 加减

如35服后,犹恶风者,加麻黄、升麻各半两。

30 《千金》卷三 301 方名

知母汤

302 组成

知母3两,芍药2两,黄芩2两,桂心1两,甘草1两(一方有生地黄,无桂心)。

303 主治

产后乍寒乍热,通身温壮,胸心烦闷。

3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

305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知母、芍药、黄芩统治内外之热,妙用尤在桂心辛散,不独收摄上浮之火,且使上三味无遏闭之虞,更以甘草和其寒热,烦闷自除矣。

31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311 方名

知母汤

312 组成

知母(焙)、连翘、木通(锉)、桂(去粗皮)、柴胡(去苗)、玄参、漏芦(去芦头)、大黄(锉,炒)、犀角屑各等分。

313 主治

瘰疬,乍寒乍热。

31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下朴消少许,搅动,空心温服。以利为度。

31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32 《圣济总录》卷九十 321 方名

知母汤

322 组成

知母(焙)1两,贝母(去心)1两,百合1两,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炒干)1两,防己1两,枇杷叶(去毛,焙)1两,草乌头(去皮尖,炒)半两,苦葶苈(隔纸炒)半两,甜葶苈(隔纸炒)半两,百部半两。

323 主治

虚劳咳嗽,兼咯血、吐血。

3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红绵子少许,乌梅3枚,煎至半盏,去滓温服。

32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知母汤 《高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肺家第一专药。此救肺之白虎汤用知母。补肺之百合知母汤用知母。又其确证也。以辛温之桂枝。与之平配。则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六伤寒门]伤寒后劳复(附论)

寒瘥后。因食劳复如初。壮热头疼。柴胡(去苗一两)知母(焙三分)鳖甲(去裙醋炙一两)石膏(捣碎一两半)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二伤寒门]伤寒百合(附论)

成此疾。名百合候主之。发汗后者服。百合(七枚擘)知母(一两)上先将百合擘碎。用新汲水二盏。浸一宿。当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二伤寒门]伤寒烦躁

)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枣大切。大枣二知母汤治伤寒烦躁不解。脉大。喘热头疼。知母栝蒌根甘草

《验方新编》:[卷九妇人科调经门]不及期而经先行

辛热暖宫之药者,责其冲任伏火也。用四物加黄柏知母汤∶归身、赤芍、生地、黄柏(炒)、知母、木通各一钱

更多古籍中的知母汤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中医名言

1、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2、缩尿益智桑蛸 (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