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什么常见蜈蚣种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4收藏

中国有什么常见蜈蚣种类,第1张

蜈蚣的种类很多,分为汉蜈蚣、苏蜈蚣、多棘蜈蚣、韩氏蜈蚣、模棘蜈蚣、小棘蜈蚣是节肢动物。身体又扁又长,大约有12厘米左右,金**的头上长了一对细长的触角和一对单眼,嘴是由一对大颚和一对小颚组成。身体由21节组成,背面是暗绿色,腹面是黄褐色,每节上都生长着一对足,第一对称“颚足”,足上有发达的爪和毒腺,最后一对向后延伸像是尾。蜈蚣生活在腐木和石隙中间,行动十分敏捷,每当晚上外出捕食小动物,白天闭门不出。我国各地常见的是少棘蜈蚣。

目录 1 拼音 2 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地蜈蚣 21 地蜈蚣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归经 24 功能主治 25 化学成分 26 地蜈蚣的药理作用 3 百合科植物蜘蛛抱蛋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地蜈蚣 31 地蜈蚣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化学成分 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地蜈蚣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地蜈蚣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地蜈蚣 1 拼音

dì wú gōng

2 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地蜈蚣

地蜈蚣为中药名,出自《王安卿采药志》,为《重庆草药》记载的大金钱草之别名[1]。

21 地蜈蚣的别名

金钱草、地蜈蚣、四川大金钱草、铜钱草、对座草、一串钱、黄疸草[2]。

22 来源及产地

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全草[2]。分布河南、陜西及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2]。

23 性味归经

苦、酸,凉[2]。入肝、胆、肾、膀胱经[2]。

2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散瘀消肿[2]。

1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尿路感染及结石,水肿[2]。煎服:15~30g(鲜品60~120g)[2]。

2治乳腺炎,疮痈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2]。鲜品捣敷并捣汁饮[2]。

25 化学成分

本品含对羟基苯甲酸,尿嘧啶,山柰酚、槲皮素和它们的苷[2]。又含氨基酸、鞣质、挥发油、胆堿[2]。

26 药理作用

预试还含皂苷及内酯类等[2]。煎剂有利胆作用,可能是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并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2]。体外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它还能溶解尿路结石,钾盐有利尿作用[2]。动物试验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2]。

3 百合科植物蜘蛛抱蛋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地蜈蚣

地蜈蚣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蜘蛛抱蛋之别名[1]。

31 地蜈蚣的别名

一帆青、九龙盘、蜈蚣草、地蜈蚣[3]。

32 来源及产地

百合科植物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 Bl.的根茎[3]。分布我国南部,各地庭园有栽培[3]。

33 性味

甘、微苦,平[3]。

34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活血通络[3]。

1治感冒高热,肺热咳嗽,疟疾,风火头痛,牙痛,风湿痹痛,腰痛,泄泻,砂淋,经闭腹痛[3]。煎服:9~15g[3]。

2治跌打损伤,骨折[3]。煎服并捣敷[3]。

35 化学成分

目录 1 拼音 2 《直指小儿》卷一 21 方名 22 蜈蚣方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蜈蚣方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2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蜈蚣方 1 拼音

wú gōng fāng

2 《直指小儿》卷一 21 方名

蜈蚣方

22 蜈蚣方的别名

蜈蚣散

23 组成

赤足蜈蚣半枚(去足,炙令焦)。

24 主治

小儿口噤不开。

25 蜈蚣方的用法用量

分3次服。

26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麝香少许,以猪乳1合和之。

27 附注

蜈蚣散(《袖珍小儿》卷二)。《赤水玄珠》载猪乳取法为:令小猪儿吮吃,方其吃时,将小猪后脚提起,其口即开,急将取之,即得乳也。

古籍中的蜈蚣方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八幼幼汇集(上)]口噤候第九

三服,徐徐灌之,神妙。入麝香少许治牙疳,极妙)蜈蚣方治同前。蜈蚣(一条去足,炙令焦,为末,麝香少许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宙集·古方八阵因阵]以下虫毒方

一方∶用吴茱萸嚼烂擦之,或取井底泥敷之。解误吞蜈蚣方昔有婢用火筒吹火,不知内有蜈蚣,向火一吹,蜈蚣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噤风

儿口,掐去尖如箸头,使椒气入口,效,未觉再作。蜈蚣方治小儿口噤不开,不能吮乳。赤脚蜈蚣(半条,去足

《幼科类萃》:[卷之三·初生门胎疾诸方]治脐风撮口噤风之剂

取吐甘草一钱煎服令吐出痰涎即以猪乳点入口中即瘥蜈蚣方治小儿口噤不开不能吮乳赤脚蜈蚣(半条去足炙令焦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噤风

《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中国药典,共包括365味动、植物中药。蜈蚣药是其中之一。可见蜈蚣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南梁时代的陶弘景对《神农本草》作过整理和增加,并把药用蜈蚣的产地和性状作了较精确的记载:“蜈蚣生大吴JiI谷及江南,头足赤者良。”“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于腐烂积草处。”

前面已说过,“大吴”产地是蜈蚣名称的由来,这里不再重述。陶弘景说的“大吴”可能是指宋、齐、梁三个南朝相继沿袭的吴郡行政区划。所谓“江南”可能指的是长江口南岸的广大地区。

李时珍曾经赞赏《蜀本草》是一部精辟的著作,并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引用了其中一段很有价值的话:“蜀图日:(蜈蚣)生山南川谷及山襄、邓、随、唐等州土石问”。

上述的“山南”系沿袭唐代建制的“山南道”地区,包括今日湖北省境内长江以北、汉水以西,陕西省境内的终南山以南,河南省境内的北岭以南以及四川省境内的剑阁以南,其中的襄、邓、唐、随等州,迄今仍是药用蜈蚣的传统产地。尤其是湖北省的丘陵山地,确实杂有土壤和风化碎石造成适宜于蜈蚣栖息地区;今日的随州市是全国蜈蚣药的主要产地,年产量400万条,产量居全国首位。

赤足蜈蚣的产地——京口,或指丹徒(今日镇江),或指京江(今日之长江下游)的人海口。这两个可能性的解说在地理位置上并不矛盾。茅山至今尚未更名,也是当时陶氏隐居的地方,因此即可以相信他对蜈蚣的赤足性状和栖息环境做过调查。虽然“京口”诸山的蜈蚣是否赤足,尚未予以调查证实。但是,有人在浙江岱山采集的少棘蜈蚣,赤足的约占95%以上,而湖北省许多地方的同一种类,黄足的却较多。因为产地不同,确有赤足、黄足不同比例的差别。

陶弘景在《本草集著》序言中提到当时药店里把黄足蜈蚣做成赤足蜈蚣的伪品。这位亲自采药的陶弘景,在他的《名医别录》里指出,“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人以水炙令赤当之,非真也。”

以黄足的蜈蚣假冒赤足的伪造方法,或是以朱砂涂赤,或是用火烤得半焦而呈赤色。

赤足与黄足的差别似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不妨从药用蜈蚣的生物学和蜈蚣的药物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在动物学上说,赤足蜈蚣与黄足蜈蚣只是不同种群之间的一般差别。

有关药用蜈蚣采集与经营管理的记述:

在前面介绍药用蜈蚣历史产地的有关古籍中,曾有“七八月采之”的记述。在采集月份上当然是指农历,即公历的八九月份。还没有提到其他采集时间和初步加工方法。

在浙江省的明、清两代编纂的地方志——《岱山镇志》里曾经有如下的记载:“春夏之交,乡村獐上山采捕以竹签撑之,卖与收客,用火焙干,装往甬江转卖与药行内。每年所出不下数十万条。”

这段历史资料表明,药用蜈蚣的采捕季节与前者不同。现在仍在春夏之交采捕,其中也大致说明了初步加工的方法和商品产量。

在浙江省《岱山县志》里,另有蜈蚣栖息地人工经营管理的可贵资料,现摘录如下:“案《昌国典永》云:磨心岭土人种蜈蚣以为田,供药肆之采用,则此物由来已久;但今未闻有种者耳。”

这里所说的磨心岭,是指岱山镇内的有名山头。当地人“种蜈蚣以为田”的意思,是说他们以经营药用蜈蚣为业,对药用蜈蚣的适宜栖息地加以管理,对这块地内的蜈蚣种群给予保护,使之繁殖,或者以改善生态条件、给予补充食物等方式进行繁养,待到应时季节采收,卖给药商报酬,以为生计。这说明我国古代就有人从事药用蜈蚣的养殖。

不是,这主要还是体型的差别,小毒蛇遇到大蜈蚣那肯定打不过,但如果是两只正常体型的蜈蚣和蛇的话,那么谁胜谁负就不一定的了,有些老人家会说蜈蚣是蛇的天敌,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有些蛇不但不怕蜈蚣,还能把蜈蚣当作它的猎物来捕食,所以这两者根本不是天敌。

动物相互克制,民间说法万千

万千世界环环相扣,动物之间存在互相制约的现象。动物之间的天敌,有些是口口相传杜撰而成,有些则是根据民间生活的规律而总结而来,蜈蚣是蛇的天敌这一说法同样也是流传了许久的一个谣言。

有些地区说的有鼻子有眼,虽然蜈蚣的体型比蛇小了很多,但同样也是五毒之一,而且它的身手比较敏捷,蜈蚣见到蛇不但不会退缩,还会找机会来爬到蛇的头上用那有毒的钩子刺瞎蛇的双眼,所以蛇非常怕蜈蚣,有一些农村地区对这一类事情还会多加描述。

“天敌”只是民间杜撰,蜈蚣是弱势群体

比如我小的时候就曾经听说,以前封神榜里的二郎神在打妖怪的时候遇到了蛇精,立刻就把自己变身成了蜈蚣,这是因为蛇怕蜈蚣,所以就可以干掉蛇,实际上在现实之中,蛇和蜈蚣这两者可以共存,而且蜈蚣也打败不了蛇,很多蛇小时候还会以蜈蚣为食物。

在蛇的面前虽然蜈蚣也有一点毒性,但是这些毒性对于蛇来说是比较弱的,根本构不成威胁,怎么可能可以爬到蛇的头上去刺瞎蛇的眼睛呢,而且蜈蚣的天敌除了大型的爬行动物之外,就连天上飞的鸟都可以把那张牙舞爪的蜈蚣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所以其实在自然界,看起来凶狠的蜈蚣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当蜈蚣遇到毒蛇的时候能够自保就不错了,还打什么架呢?

蜈蚣与蛇不是天敌,而是蛇的果腹之物

蜈蚣虽然是五毒之一,但是它的毒性在五毒之中是最小的。为了躲避天敌,所以蜈蚣大多数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如果硬要把蜈蚣和蛇拿来对比的话,我认为蛇的胜算会更大,因为即便是再小再弱的蛇,体型上也要比那蜈蚣大得多,毒性也比蜈蚣要强。

民间的一些说法大部分都是从神话故事里面改编而来,即便过去真的有像蜈蚣精一样,那么大的蜈蚣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干掉蛇的,比如在新白娘子传奇里面,白娘子不就对阵了一次蜈蚣精吗?还不是被白娘子打得落花流水,所以我认为现实之中这两种动物不存在天敌之说,只能说蜈蚣是被蛇完虐的。

《葫芦兄弟》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as7z     

一个善良的老爷爷种了一棵葫芦树,在他的悉心照顾下,葫芦藤很快结出了七颗大葫芦。葫芦们都很有灵性,老爷爷来了他们争先恐后的叫爷爷,老爷爷十分开心。然而一天,山里的蛇精将老爷爷捉走了,葫芦们看着十分着急,却也无能为力。随后,葫芦们一个个开始成熟了,一天,最大的那个葫芦掉在地上,一个葫芦娃从里面蹦了出来。他向兄弟们挥挥手,决定单枪匹马闯蛇洞去救出爷爷。他能成功吗?

中国有什么常见蜈蚣种类

蜈蚣的种类很多,分为汉蜈蚣、苏蜈蚣、多棘蜈蚣、韩氏蜈蚣、模棘蜈蚣、小棘蜈蚣是节肢动物。身体又扁又长,大约有12厘米左右,金**的头上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