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纺织业有关的历史
关于纺织的历史
中国纺织发展史 中国古代纺织品,采用麻、丝、毛、棉的纤维为原料,纺绩(纺沙、辑绩、缫丝)加工成纱线后经编织(挑织)和机织而成的布帛,通常称纺织品。
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达的尺度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
中国古代的丝麻纺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古罗马帝国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上丝织品的传播,称中国为“丝之国”的。
新石器时代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发现有苘麻的双股线,在出土的牙雕盅上刻划着4条蚕纹,同时出土了纺车和纺机零件。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了编织的双股经线的罗(两经绞、圈绕起菱纹)地葛布,经线密度为10根/厘米,纬线密度地部为13~14根/厘米,纹部为26~28根/厘米,是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
河南郑州青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了粘附在红陶片上的苎麻和大麻布纹、粘在头盖骨上的丝帛和残片,以及10余枚红陶纺轮,这是最早的丝织品实物。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出土了精制的丝织品残片,丝帛的经纬密度各为48根/厘米,丝的拈向为Z拈;丝带宽5毫米,用16根粗细丝线交编而成;丝绳的投影宽度约为3毫米,用3根丝束合股加拈而成,拈向为S拈,拈度为35个/10厘米。
这表明当时的缫丝、合股、加拈等丝织技术已有一定的水平。同时出土的多块苎麻布残片,经密24~31根/厘米,纬密16~20根/厘米,比草鞋山葛布的麻纺织技术更进一步。
新疆罗布泊遗址出土的古尸身上裹着粗毛织品,新疆哈密五堡遗址(距今3200年)出土了精美的毛织品,组织有平纹和斜纹两种,且用色线织成彩色条纹的罽,说明毛纺织技术已有进一步发展。福建崇安武夷山船棺(距今3200年)内出土了青灰色棉(联核木棉)布,经纬密度各为14根/厘米,经纬纱的拈向均为S拈。
同时还出土了丝麻织品。上述的以麻、丝、毛、棉的天然纤维为原料的纺织品实物,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纺织工艺技术已相当进步。
商周时代 此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宫廷王室对于纺织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周的统治者设立与纺织品有关的官职,掌握纺织品的生产和征收事宜。
商周的丝织品品种较多,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出土粘附在青铜器上的织物,已有平纹的纨、皱纹的縠、绞经的罗、三枚(2/1) 的菱纹绮。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铜器上所附的丝织品有纱纨(绢)、朱砂涂染的色帛、双经双纬的缣、回纹绮等,殷墟还出有丝绳、丝带等实物。
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了纬二重组织的山形纹绮残片。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丝织品更是丰富多采,湖南长沙楚墓出土了几何纹锦、对龙对凤锦和填花燕纹锦等,湖北江陵楚墓出土了大批的锦绣品。
毛织品则以新疆吐鲁番阿拉沟古墓中出土的数量最多,花色品种和纺织技术比哈密五堡遗址出土的更胜一筹。 汉代 汉代纺织品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北江陵秦汉墓出土的丝麻纺织品数量最多,花色品种最为齐全,有仅重49克的素纱单衣、耳杯形菱纹花罗、对鸟花卉纹绮、 隐花孔雀纹锦、 凸花锦和绒圈锦等高级提花丝织品。
还有第一次发现的印花敷彩纱和泥金银印花纱等珍贵的印花丝织品。沿丝绸之路出土的汉代织物更是绚丽璀灿。
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东汉墓出土有隶体“万世如意”锦袍、“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手套和袜子等。毛织品有龟甲四瓣纹罽、 葡萄纹罽、毛罗和地毯等名贵品种。
在这里并首次发现蜡染印花棉布及平纹棉织品。宋代 宋朝的纺织业已发展到全国的43个州,重心南移江浙。
丝织品中尤以花罗和绮绫为最多。宋黄升墓出土的各种罗组织的衣物200余件,其罗纹组织结构有两经绞、三经绞、四经绞的素罗,有起平纹、浮纹、斜纹、变化斜纹等组织的各种花卉纹花罗,还有粗细纬相间隔的落花流水提花罗等。
绮绫的花纹则以牡丹、芍药、月季芙蓉、菊花等为主体纹饰。此外有第一次出土的松竹梅缎。
印染品已发展成为泥金、描金、印金、贴金,加敷彩相结合的多种印花技术。宋代的缂丝以朱克柔的“莲圹乳鸭图”最为精美,是闻名中外的传世珍品。
宋代的棉织品得到迅速发展,已取代麻织品而成为大众衣料,松江棉布被誉为“衣被天下”。 元明清时代 元代纺织品以织金锦(纳石失)最负盛名。
1970年新疆盐湖出土的金织金锦,经丝直径为015毫米,纬丝直径为 05毫米,经纬密度为52根/厘米和48根/厘米;拈金织金锦的经纬密度为65根/厘米和40根/厘米,更加富丽堂皇。山东邹县元墓则第一次出土了五枚正则缎纹。
明清纺织品以江南三织造(江宁、苏州、杭州)生产的贡品技艺最高,其中各种花纹图案的妆花纱、妆花罗、妆花锦、妆花缎等富有特色。富于民族传统特色的蜀锦、宋锦、织金锦和妆花(云锦)锦合称为“四大名锦”。
1958年北京明定陵出土织锦165卷,袍服衣著200余件。第一次发现了单面绒和双面绒的实物,其中一块绒的经纬密度为64根/厘米和36根/厘米,丝绒毛的高度为 02毫米。
棉织品生产已遍及全国各地。明代末年,仅官府需要的棉布即在1500万匹至2000万匹。
历史上纺织行业是如何开始的大规模的纺织品生产始于18世纪晚期的大不列颠。
1783年,英国的理查 德•阿克赖特(Richard Arkwright, 1732—1792 )发明了纺织机。1790年,英国 出生的机械论者、商人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1768—1835 )将棉纺厂 引进了美国。
这个21岁的年轻人曾在一家英国棉纺厂做了半年多的纺织工, 在那里,他学会了阿克赖特纺织机的工作方式。英国人认为正是阿克赖特的发 明奠定了英国蒸蒸日上的纺织业;法律禁止任何掌握纺织技术的人离开英国。
斯莱特相信自己可以重建棉纺厂;于是,1789年,渴望发家致富的斯莱特乔装 打扮,避开当局,乘船离开了英国,直奔美国海岸。 到达美国罗得岛州的普洛维顿斯后,他加人了艾尔米•布朗纺织公司,并凭着记忆开始建造使用阿克赖特 纺织机的棉纺厂。
1790年12月20日,第一家棉纺厂在罗德岛的波塔基特村亮 相了,工厂的纺车由布莱克斯通河(Blackstone River )的水流推动。 纺织机一 炮走红,很快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之前依靠村民(生产体系)生产纱线的美国纺织业。
此次革新为斯莱特赢得了美国纺织业之父的头衔,并催生了美国的工厂制度。1815年,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有165家纱厂,全都满负荷运作。
早期的工厂规 模不大,但是,即便是在斯莱特引进纺织机后的一段时间内,新英格兰的纱厂和商人们依然要靠家庭佣工将纱线(纱线由工厂生产)织成布匹。 1813年,波士顿制造公司开设了第一家纺织厂,工人们自始至终都使用纺纱机和织布机在工作。
机器的引进提升了工厂制度,而工人们也从家里转到了 工厂工作。新英格兰人继续为纺织业提供了 20年的劳动力,然而19世纪中叶, 大量移民的涌人为急需劳动力的厂家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来源,他们要求较低报酬,却愿意工作更长时间。
19世纪的前30年里,新英格兰发展成了全美纺织工业的中心。这里有充足的河水与溪流以提供必要的动力,有波士顿和纽约两 大商业中心随时准备吸收工业产品。
劳动力供应显然也很充足:由于纺织厂的 机器并不复杂,所以即便儿童也会操作。斯莱特雇用7~14岁的儿童来经营纱 厂,新英格兰的其他纺织厂也都采用了这一做法。
1807年实行的《杰斐逊禁运 令》()严禁进口纺织品,这也有助于纺织工业的发展。新英格兰的纺织厂为全美工厂制度提供了一个样板。
斯莱特给美国带来了一场工业 革命。1908年,在篮子厂工作的女孩儿。
雇佣童工现象在美国十分猖獗,直到《公平劳动标准法》 (Acf)在1938年颁布后,才带来了变革。
纺织的起源纺织是一种服务于人类穿着的手工行业,纺纱织布,制作衣服,遮丑饰美,御寒避风,防虫护体,大约便是纺织起源发展的重要动机。
据考古资料,中国纺织生产习俗,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见萌芽,距今约 2 万年左右的北京山顶洞人已学会利用骨针来缝制苇、皮衣服。这种原始的缝纫术虽不是严格的纺织,但却可以说是原始纺织的发轫。
而真正纺织技术和习俗的诞生流行当在新石器文化时期。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年代近 7000 年。
曾在出土的牙雕盅上发现刻划蚕纹四条,并发现苘麻的双股线痕迹和出土了木质纺车和纺机零部件。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 6000 年。
发现迄今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实物是用简单纱罗组织制作,经线以双股纱线合成的罗地葛布。 1926 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经人工割裂过的“丝似的、半个茧壳”,这是迄今最早的蚕茧实物,距今约 5000 多年。
河南郑州青台遗址,距今约 5500 年。发现了粘附在红陶片、头盖骨上的苎麻、大麻布纹和丝帛残片,同出十多枚红陶纺轮。
其中丝帛残片是迄今最早的丝织品实物。 河北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 5400 年,1980 年出土两件陶塑蚕蛹,这则是迄今最早的陶塑蚕蛹。
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距今 4700 年。除发现多块麻纺织技术较草鞋山葛布先进的苎麻布残片外,还发现了丝带、丝绳和丝帛残片。
从丝织品编织的密度、拈向、拈度情况看,钱山漾的缫丝、合股、加拈等丝织技术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商代的丝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录中,已有充分的反映。
甲骨文已见桑、蚕、丝等字,桑字如桑树的象形,商代已种植桑树,这是没有疑问的。商代的麻织,由于更具有广泛性、大众性,故其发达情况亦丝毫不逊于丝织。
商代的毛织,主要见于新疆哈密五堡遗址,该遗址出土的毛织品,有平、斜两种组织,并用色线编织成彩色条纹的罽,表明毛织技术已具一定水平。 福建崇安武夷山船棺葬中曾出土有青灰色棉布,经鉴定是联核木棉。
武夷山船棺葬的年代与前述新疆哈密五堡大略相同,故木棉纺织的技术与习俗据此而知,大约在商代晚期亦已发生。西周时期的纺织,基本继承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丝、麻、葛织等传统,并继承了商代的毛织习俗。
古籍善本本身蕴含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因此它是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应该被好好的珍藏。近年来,对于古籍善本的收藏也成为众藏家非常青睐的一件事情。古籍善本收藏,需要注意一些保存技巧,否则它很容易被破损。一定要注意防潮、防虫、防水等。
收藏古籍善本,藏家要定期翻翻书,让纸张也“透一下气”。特别潮湿的日子,尽量避免打开书柜,古代的纸张一般都是用竹纸或绵纸,并用石灰水打纸浆,造出来的纸吸水性强,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同时,每年要“晒书”两次。天气干燥,吹西北风时,要打开柜子,让空气流通一下。秋天和冬天最好把古籍善本拿出来“晒”,但不能在烈日下暴晒,而是放在室内通风之处“晒”。
此外,还要增加书的“体味”。在古籍善本附近放芸香草、烟叶、花椒包等,可以起到驱虫的作用,同时也使书的“体味”更浓——书香。但千万不可放樟脑丸,长期则会使纸张的酸性增加,使纸张变得更脆、发黄,是对纸张的破坏。
蚕蛾科昆虫的一种,原产中国,驯化在室内饲养,故又称家蚕。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551年,有两个外国修道士把蚕茧带到欧洲。蛾体中型,雌、雄触角皆为栉齿状,雄性栉齿略长;喙退化,下唇须短小,无单眼,体翅灰白色,翅脉灰褐色。蚕吐丝结茧时,头不停摆动,将丝织成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字形丝圈。每织20多个丝圈(称一个丝列)便动一下身体的位置,然后继续吐织下面的丝列。一头织好后再织另外的一头,因此,家蚕的茧总是两头粗中间细。家蚕每结一个茧,需变换250~500次位置,编织出6万多个8字形的丝圈,每个丝圈平均有092厘米长,一个茧的丝长可达1500~3000米。丝腺内的分泌物完全用尽,方化蛹变蛾。
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公里长!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蛾来交尾,交尾后雄蛾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面具具有伪装和保护的作用。
面具的由来:
面具最早出现于十分遥远的古代。许多部落和部落的面具常是把雕刻和绘画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颇为精彩的作品,尽管奇形怪状,毕竟不是为造型艺术的一项重要的成就。
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称为傩文化。他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我国是面具产生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
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原型和影子,继续在我国民众心理上、民俗上、文化上和艺术上发挥作用。
扩展资料:
面具可以作为服饰的一部分,比如在化妆舞会上的面具。也可能是一种酷刑,比如大仲马的《铁面人》。
在原始的宗教信仰里,担任祭司的巫师,会在进行祭祀仪式时戴上面具表示化身为神灵,传达神旨和神威。
日本的能面面具就是由戏剧脱离宗教逐渐发展而来的。有些看似恐怖的面具,其实是吉祥的象征。西藏面具也是从宗教艺术派生出来,分为藏戏面具、宗教面具和民间歌舞说唱面具三大类。
它的最早来源,与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仪式中戴面具的拟兽图腾舞蹈有关。非洲的面具宗教气息更浓,现在的非洲很多地方也是巫术横行的,他们认为木制的面具是神灵栖息的地方。
韩国的河回最出名的就是假面和假面舞。每年阴历正月初一到十五跳假面舞,是为了祈求平安和农作物的丰收。
—面具
答案:《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C、B、种,按“三品分类法”。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神农本草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故被尊为药学经典之著。《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官修本草,比公元1B、A、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E、00余年。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中国十六世纪以前本草学的成就,在植物、动物、矿物、农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均有重要贡献。本书十七世纪初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译本,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
history of plant pathology in China
方中达,曾昭慧,方雯霞
二千多年前中国古籍中已有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而植物病害概念的出现是在一千多年前南宋时期。20世纪20年代植物病理学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开始在中国起步,50年代以后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古籍中有关病害的记载
中国古代病害资料较少,远不如虫害。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前239年,《吕氏春秋、审时篇》中有“先时者,暑雨来至,胕动蚼蛆而多疾”,说明过早播种的麦,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原文中“蚼蛆”是指虫,“多疾”既有病害的意思,也有其他自然因素危害之意。晋代葛洪(公元304年)的《抱扑子》一书中载有“铜青涂木,入水不腐”,即用氧化铜作木材防腐剂的方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篇》中有:“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并加以注释,大麻连作,“有点叶夭折之患”,说明轮作的重要性。这里所指“点叶夭折”可能是叶斑病与立枯病。宋代《陈旉农书·善其根苗篇》(公元1149年),“先夏看其年气候早晚寒暖之宜乃下种,则万不失一,若气候尚有寒,尚且从容熟治苗田”,对培育壮秧又提出“欲得根苗壮好,在夫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懂得掌握气候变化规律,适时播种防止烂秧和培育壮秧。元明两代,中国对外交流频繁,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到中国的游记(1254~1324)中提到宋代韩彦直的《橘录》(于1178年写成),书中有“去病”部分,专谈柑桔病虫害的防治,其原文为:“木之病有二,藓与蠹是也。树稍久,则枝干之上苔藓生焉,一不去则蔓衍日滋。木之膏液荫藓而不及木,故枝干老而枯。善圃者用铁器时刮去之,删其繁枝之不能华实者,以通风日,以长新枝。木间时有蛀屑流出,则有虫蠹之。相视其穴,以物钩索之,到虫无所容,乃以真杉作钉窒其处。不然则木心受病,日以枝叶自凋,异时作实,瓣间亦有虫食。柑橘每先时而黄者,皆其受病于中,治之以早乃可。”《橘录》在“收藏”部分中说“采藏之日,先净扫一室,密糊之,勿使风入,布稻稿其间,堆柑橘於地上,屏远酒气,旬日一翻拣之,遇微损谓之点柑,即拣出,否则侵损附近者,屡汰去之”。这是谈腐烂的柑橘会传染别的橘子。这里摘录《橘录》中的详细内容,主要表明作者从调查、观察和询问得到的结论,是科学的;而《橘录》发表的时间早于国外确定病原生物学说七百多年。1981年英国发表的植物病理发展史引用中国唯一的资料也是《橘录》,但过于简单,并且提出所指病害的病原物可能是真菌。事实上,《橘录》中所指病害的病原物是苔藓,还可能包括地衣,至于所述的虫害显然是指天牛。从《橘录》中提出的病害与虫害的区别,可能是中国首次确定植物病害概念,时间大致是在南宋时代。也有人提出可以提前到公元533~544年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篇》,其中提到的“大麻连作,有点叶夭折之患”。马哥波罗在游记中还提到当时中国杀黑面羊作祭品保佑作物和牲畜生长良好,与欧洲一些国家祭锈神的情形相似。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稻灾》(初刻于1637年),说的可能是稻瘟病,还提出“祟在种内,反怨鬼神”有破除迷信的思想。徐光启撰《农政全书》(1639年刊行),记载了播种期与棉病的关系,并介绍适当推迟播种的防病措施。《沈氏农书》(成书约在崇祯末年)中有对桑萎缩病的观察:“设有癃桑,即番去之,不可爱惜,使其缠染,皆缘剪时刀上传过”。所谓癃桑,即桑萎缩病。当时已知此病能随剪刀切口传染,病桑应即番去之,断不可留。
清代农书中出现有关病害的记载较多。方观承命人编制的《棉花图》(1765年)中说:“种选青黑核,冬月收而曝之,清明后淘取坚实者,沃以沸汤,俟其泠,和以柴灰种之”,说明用综合处理棉籽方法,有杀菌和催芽的效果。祁730663藻的《马首农言》(1836年)中有关“五谷病”的内容,所列各种病主要为栽培技术不良或旱涝引起,也包括“灰鼠”、“霉”、“老谷穗”等病害,对作物生长不正常的症状均称之为病,对病害的认识尚无传染的概念。冯730663撰《区田试种实验图说》(1908年成书)里有“预防霉病传染说”一篇,对麦、玉米、高粱黑穗病和谷的“糠谷老”(即粟白发病)症状有描述,提出用黑矾可除此发霉之病。至于清末书刊中所提到的一些植物病害,大都是介绍国外的材料,其中如:光绪28年(1902年)陈启谦《农话》一书详细描述稻瘟病症状后指出,此病又名“稻热病”,并详细分析病因和提出四项预防方法。书中所载麦黑粉病,不仅观察到症状、传染途径,并谈到“农家如见到麦穗之中生有黑粉,急宜拔去烧之,不使黑粉飞散,然后可免此害”。光绪29年(公元1903年)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也提到稻热病等病害的防治法;还阐明麦黑粉病的病原,麦奴属霉菌之一“此黑粉为麦奴之孢子,即霉菌之种子”,主张拔而烧之。光绪32年(公元1906年)《东方杂志》3卷10期《实业》对麦类黑穗病的侵染过程已有详细的描述,所提防治方法中已出现温汤浸种。该刊还记载了用硫酸铜石灰液防治李树痈病,为法国米拉德(Pierre Marie Alexis Millardet)1883年发表波尔多液防病试验报告之后的20年始见于中国书刊。
综观引举的较重要的中国古籍中有关病害的记述,主要的贡献是发现病害发生与气候和栽培技术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涉及的病害,有些可以根据所描述的症状确定,许多不能准确确定是哪一种病害,主要是缺少显微镜的观察和描述。中国到宋代才从国外引进生活用的放大镜,开始利用显微镜观察真菌等微生物可能是19世纪初的清末到民国初年。
与纺织业有关的历史
本文2023-11-02 09:31: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