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南宋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为什么朱元璋下令要删了它?
朱元璋在公元1389年的时候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将作为四书之一的“孟子“删掉了。后来人们才知道朱元璋删掉”孟子“的原因是因为孟子在书中有很多言论表示皇帝不重要,百姓才是最重要的,孟子的民本思想惹怒了朱元璋,挑战了他的皇权地位。本身朱元璋就是草寇出身的皇帝,自然无法文明对待孟子,于是一怒之下删掉了孟子一书。
其实在此20年前,朱元璋已经有过一次要将孟子的牌位撤出文庙的事情,朱元璋本身就是造反出身,对于这种文明文化有抵触心理,他的做法让文武百官感到非常惊恐,毕竟大家都崇尚孔孟学说,儒家思想,朱元璋的做法会惹怒天神。于是朱元璋第一次没有成功,他考虑到本是农民出身,在古代的小农经济就是要靠天来吃饭的,所以对天还是有着非常敬畏的心理。他怕自己做错事情老天惩罚他们,所以第一次还是保留了孟子庙的祭奠。
后来到了1389年,朱元璋终于再次下令将四书之一的孟子删掉了。将他不喜欢听的,不认同的所有的语句都删掉了,并且严令删书的编纂者务必完成任务。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孟子中的民本思想,看重老百姓,不重视皇帝的说法,让朱元璋非常生气,这严重的挑战了朱元璋的尊贵地位,本身就是盗贼出身,又怎能文明对待孟老先生。
于是这本孟子就永远的离开了四书。现在也只有在国家图书馆里才能看到这本珍贵的孤本了。
孩子读四书五经的危害是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他是不能理解的,没有什帮助,太小的孩子读四书五经是摧残孩子,因为很多中国的经典,需要有产生的背景,脱离文化氛围,无法体会其实的含义。现代社会和古代小孩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你必须让他懂得这是古籍,而不是现实。
孩子年纪尚幼,与其教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不如教教孩子生活常识和技能,还有遇上危险自保自救的方式,这些实用性可能更高。当然,适时地科普文化知识,丰富文学素养,也是必要的,但最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家长不能死盯着孩子要求背诵,最好自己和孩子一同学习成长,寓教于乐之间,共同进步。
四书五经详细内容
四书五经详实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大学》的作者是春秋末期曾子
2、《中庸》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子思
3、《论语》的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4、《孟子》的作者是战国时期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5、《诗经》的作者是佚名,传为春秋时期尹吉甫采集、春秋末期孔子编订
6、《尚书》的作者是先秦诸子
7、《礼记》的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七十子后学
8、《周易》的作者是商末周初姬昌
9、《春秋》的作者是春秋末年左丘明
扩展资料:
四书五经的影响: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被用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传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五经乃是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
-大学(文献古籍曾子《大学》)
-中庸(汉语词语)
-论语(中国儒家经典)
-诗经(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尚书(中国古籍)
-礼记(儒家经典书籍)
-周易(易经)
-春秋(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
-春秋左氏传
四周、四射、四肢、四野、四呼、四边、四书、四散、四邻、四声、四胡、四旁、四方、四出
四郊、四处、四化、四至、四外、四海、四起、四面、四部、四乡、四座、四顾、四近、四伏
四卫、四显、四赋、四绝、四番、三四、四句、四仔、四家、除四、四溢、四术、四谷、四履
四背、四食、四摄、四犯、四史、四梵、四科、四心、四户、四称、四气、四隩、四竟、四放
四通、四征、四隈、四梢、四学、四艺、四泾、四藩、四祥、四镇、四闲、四强、四兽、四远
四檐、四元、四奸、四苦、四言、四真、四蛇、四存、四空、四貉、四睇、四罪、四铢、挣四
四谛、四象、四末、四印、四位、四觉、四酎、四涂、四隅、四鄙、四向、四同、四类、四注
四流、四临、四危、四豪、四左、连四、丁四、四倒、四唐、四花、四界、四美、四谏、四带
四畿、四恶、四豁、四知、四置、四猛、四下、四乘
四周:周围。《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咨大惧欲去,兵陈四周不得出。”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谷水》:“池东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塘。” 元 范梈《袁州谒韩祠已宜春台晚眺》诗:“四周翠巘出,六合清风来。”
陈毅《中岳宙》诗:“位于斜坡上,四周无泉林。” 《睢县文史资料·袁家山》:“庙建于土山之上,故称袁家山(袁可立别业),……凉亭地下有深洞,当作船舱。四周有水环绕,当作海水。”
四肢:四肢不仅仅是人们一般所说的手足。四肢包括: 1、上肢前臂上臂手;2、下肢大腿小腿足半月板;
四书: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轲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的作者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孔伋、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史: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
四位:旧指个人修养的四个方面。《逸周书·宝典》:“何脩非躬,躬有四位九德……四位:一曰定,二曰正,三曰静,四曰敬。”
扩展资料:
四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sì,偶数(阴数)。基本含义为数字“4”。像四分的形状。所有与四相关的字,都采用“四”作边旁。
基本解释: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
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
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
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里的“6”。
《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陵墓》:“袁尚书可立墓碑,在城南四里许。”
音韵参考:
[ 上古音]:质部心母,siet
[ 广韵 ]:息利切,去6至sì,止开三去脂A心[ 平水韵 ]:去声四寘
参考资料:
《孟子》在南宋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为什么朱元璋下令要删了它?
本文2023-11-02 10:06: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