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的方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诊脉的方法,第1张

诊脉又称切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而脉象的变化与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相关,病位浅在表则脉浮,病位深在里则脉沉;疾病性质属寒则脉迟,属热则脉数 ;邪气盛则脉实 ,正气虚则脉虚。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如久病脉缓,是胃气渐复病情向愈之兆 ;久病脉洪 ,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候;若脉急数,烦躁,则病进。脉诊的方法有 3种:①遍诊法。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见三部九候)。②三部脉诊法。即察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其中以寸口候十二经,以人迎、趺阳分候胃气,也有加上足少阴 (太溪穴)以候肾的。③寸口诊法。即诊察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 。遍诊法和三部脉诊法已很少采用,只在危急的病证和两手无脉时才诊察人迎、趺阳、太溪,以确定胃肾之气的存亡。

1时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诊法常以平旦,

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经络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因为清晨时间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

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但也不是说其 他时间就不能诊脉,汪机

认为:“若遇有病,则随时皆可以诊,不必以平旦为拘也。”总的来说,诊脉时要求有

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使气血平静,诊室也要保持安静

,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病人情绪的波动,并有利于医生体会脉象。在特殊情况下应

随时随地诊察病人,又不必拘泥于这些条件。

2体位:要让病人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

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布枕,以便于切脉。不正确的体位,会影响局部气血的运行而影

响脉象。

3指法: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诊

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

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

灵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

宜密。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

,也可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如诊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

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提食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配合使用。

诊小儿脉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

定寸关尺,且易哭闹,不合作。

4举按寻:这是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以探索脉象的一种手法。

滑伯仁《诊家枢要》说:“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

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

,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

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冲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

,则委曲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叫举

,又叫浮取或轻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间,叫按,又叫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轻不重,还

可亦轻亦重,以委曲求之叫寻。因此诊脉必须注意体会举、按、寻之间的脉象变化。

此外,当三部脉有独异时,还必须逐渐挪移指位,内外推寻。寻者寻找之意,不是

中取之义。

5平息:一呼一吸叫做一息,诊脉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一呼一吸的时间

去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如脉之迟数,均以息计。另外,还提示医生诊脉时,要虚心冷

静,思想集中,全神贯注 地体会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持脉有道,虚静为

保”。

6五十动: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即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

次,其意义是:一方面借以了解脉搏跳动五十次中有没有出现结 、代、促脉。但必要时

可以延至第二第三个五十动,总以达到辨清脉象为目的,所以每次候脉时间以3~5分钟

为宜;另一方面,又提醒医生诊脉时不得三举两按草率从事。

李梴 chān,明代医家。字建斋,南丰(今属江西)人,是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少习儒,为邑庠生,负奇才。博览群书,常以儒理释医理,尝谓:“学者不深入易,则于死生之故不达,利济人物,终无把握。”遂立志于门经书之编纂,经四年久,撰《医学入门》,并于万历三年(1575)刊行于世。内容论医学之基础理论、针灸、本草、各科证治,书中且搜集名医姓氏二百余人,简明实用,为读者所推崇,现有多种版本行世。

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脉者,所以主宰荣卫,而不可须臾失也。从月从永,谓得此可永岁月也。古衇字,从血从𠂢,所以使气血各根据分派,而行经络也。医家由脉以识经络虚实。由经络虚实以定药之君臣佐使及针灸穴法,是脉乃医之首务。世俗偏熟《脉诀》,而不知《脉经》,专习单看,而不知总看。其实上古诊法有三∶其一各于十二经动脉分为三部,候各脏腑。其二以气口人迎,决内外病因。其三独取寸口,以内外分脏腑,以高下定身形,以生克定荣枯,以清浊论究通,故曰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之生死吉凶也。兹以《素》、《难》为主,兼采仲景及《脉图》、《脉经》、《脉诀》、《正传》、《权舆》而补之。以便初学诵读。

掌后高骨号为关,傍骨关脉形宛然;次第推排寸关尺,配合天地人三元。昔岐伯取气口,象黄钟作脉法,故气口之数九分,阳数九也;尺内一寸,阴数十也。手腕高骨为关,从关至鱼际得同身之一寸,故名寸部。从关至尺泽得同身之一尺,故名尺部。阳出阴入,以关为界,故名关部。寸应天为上部,关应人为中部,尺应地为下部。一部之中又各有浮中沉三候,三三如九,故曰三部九候。凡诊脉初以中指揣按高骨关位,次下前后二指,人长则疏排其指,人短则密排其指。初轻按消息之,次不轻不重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鱼际者,寸上一分,掌骨后际,如鱼之颈际然。尺泽者,尺外余脉,如深泽然。

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肾脉元在左尺中,膀胱是腑常相应。肺与大肠居右寸,脾胃脉从右关认。心胞右尺配三焦,此为初学入门诀。

左心主血,肝胆肾膀胱皆精血之隧道,故次附之;右肺主气,脾胃命门三焦各以气为运化,故次附之。分之曰气、曰血、曰脉,总之惟脉运行气血而已。是以气血盛脉盛,气血衰脉衰,气血和脉平,气血乱脉病。由此知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心与小肠为表里,旺于夏,而位左寸,沉取候心,浮候小肠。肝与胆为表里,旺于春,而位左关,沉取候肝,浮候胆。肾与膀胱为表里,旺于冬,而位左尺,沉取候肾,浮候膀胱。肺与大肠为表里,旺于秋,而位右寸,沉取候肺,浮候大肠。脾与胃为表里,旺于四季,而位右关,沉取候脾,浮候胃。命门与三焦为表里,寄旺于夏,而位右尺,沉取候命门,浮候三焦。然以循环之序言之:则左尺水生左关木,左关木生左寸火,左寸火接右尺火,右尺火生右关土,右关土生右寸金,右寸金生左尺水,生生之意不绝,有子母之亲也。若以对待之位言之:则左寸火克右寸金,左关木克右关土,左尺水克右尺火,左刚右柔,有夫妇之别也。然左手属阳,右手属阴,左寸君火以尊而在上,右尺相火以卑而在下,有君臣之道也。三部之中有此自然之理,是以善诊者,诊父而知其子也。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卫生宝鉴》卷十二方之平气散 31 组成 32 制备方法 33 功能主治 34 平气散的用法用量 35 平气散的临床应用 36 各家论述 4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聚宝方》之平气散 41 组成 42 功效主治 43 平气散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古今医鉴》卷十方之平气散 51 组成 52 功能主治 53 平气散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平气散 1 拼音

píng qì sǎn

2 概述

平气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

3 《卫生宝鉴》卷十二方之平气散 31 组成

青皮(去白)、鸡心槟榔各三钱,大黄七钱,陈皮(去白)五钱,白牵牛子(半生,半炒,取头末)一两[1]。

3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1]。

33 功能主治

《卫生宝鉴》卷十二方之平气散主治湿热而致的腹胀喘满,大小便涩滞[1]。

主治湿热大盛,上攻于肺,腹胀喘满,神气躁乱。

34 平气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生姜煎汤调下[1]。

每服3钱,煎生姜汤1盏调下,不拘时候。1服减半,再服喘愈。

35 平气散的临床应用

喘满己未岁初秋,越三日,奉召至六盘山。至八月中,霖雨不止,时承上命治不邻吉歹元帅夫人,年逾五旬,身体肥盛,因饮酒吃湩乳过度,遂病腹胀喘满,声闻舍外,不得安卧,大小便涩滞,气口脉大两倍于人迎,关脉沉缓而有力。予思霖雨之湿,饮食之热,湿热大盛,上攻于肺,神气躁乱,故为喘满。邪气盛则实,实者宜下之,故制平气散以下之。

36 各家论述

《内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散用白牵牛苦寒,泻气分湿热,上攻喘满,故以为君;陈皮苦温,体轻浮,理肺气,青皮苦辛平,散肺中滞气,故以为臣;槟榔辛温,性沉重,下痰降气,大黄苦寒,荡涤满实,故以为使也。

4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聚宝方》之平气散 41 组成

人参、白茯苓、百合、甘草(炙)、白术、桔梗各等分。

42 功效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聚宝方》之平气散功在定喘和气,补虚思食。主治小儿气不和,喘咳上气。

43 平气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8分,加生姜少许,煎5分,温服。

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5 《古今医鉴》卷十方之平气散 51 组成

苍术1钱5分,栀子1钱5分,当归1钱,青皮1钱,枳壳1钱,木香1钱(临熟时入木香再煎),甘草3分。

52 功能主治

《古今医鉴》卷十方之平气散主治心痛。

53 平气散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1大碗,煎至7分,通口服。

54 制备方法

《内经》里有两种脏腑理论:一种是以五行生克为源头的脏器系统,另一种是以阴阳法象为源头的藏象系统。以心为例,有认为心就是形而下的实体脏器的,还有认为心为一个象,所有具有与火相似的象都是心。现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套体系。

一、脏器系统

以实体脏器为基础的脏器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占主要地位,他们认为健康状态的人体就是五行能量均匀分布,当能量有偏移时人便生病,当偏移到一定程度疾病便会传变。医生通过四诊以判断人体能量的偏移程度及传变的情况,医生治疗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干预人体五行能量,使人体的五种能量平衡。而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内阳气与阴气均匀,则人健康,当人体阳气与阴气有偏差时便得病,当偏差多以致阴阳离决则不救。医生通过四诊判断出人体阴阳气的偏差情况,治疗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体阴阳气恢复到匀平的状态。

起初的脏器理论与藏象理论有很大差异,以实体的脏器学说而论,五脏六腑的大王,人体的核心为心脏,心居于中央土位。以藏象学说而论,最能反映阴阳平和的土象的藏为脾,脾居于中央土位。《说文解字》中就记载了“心为土脏”与“心为火脏”的分歧:“心,人心,土藏也,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在郑玄著《驳五经异议》更有详细记载:“今文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谨按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与古尚书同。”可以看出“古尚书说”是脏器理论,脏器的五行属性与实体脏器位置一致,肝脏位于人体的右侧,属金。汉代有很长时间的“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并举行过多次大规模的辩论。其实争论的过程就是两个思想融合的过程,只是争论的焦点是谁去融合谁,最后是以“今文经”获胜结束,即“古文经”被“今文经”融化。藏象理论的脾为土藏胜,现在今文《尚书》便成了真经,古文《尚书》未流传下来。

《内经》里对这两个体系在临床中的应用都有详细记载。先说一说脏器理论,其诊法是用三部九候的遍身诊法判断人体五行各能量的盛衰,如果“九候若即九部脉大、小、缓、急、齐等,说明五行能量在人体分布均匀,人不病。如果有一部或几部脉与其他脉搏动不相应,便说明这部脉所反映的脏器能量过多或过少则这一脏病。在治疗上,如果只有轻微一部脉与其他脉搏动不相应,则可在病变经络施行补泻,如果已经传变累及多个经脉,或一部脉与其他脉差异过大,则需补母泻子等方法治疗,用药亦同理,具体详见《难经》《素问·三部九候》《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藏经》等。

二、藏象系统

下面再说一下藏象理论。其诊法是用人迎口诊法,通过人迎气口对比,反映出人体阳气与阴气的差异。如果人迎与气口对比,反映出人体阳气与阴气的差异。如果人迎与气口大小齐等,则说明人体阴阳均平,不病;如果人迎气口有了差异,便说明人体阴阳产生偏差,通过偏差的程度判断人是处在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的哪一状态。治疗上,通过补泻阴阳以使人体阴阳匀平,具体详见《灵枢经·终始》《灵枢经·通天》等。

在读经典时只要放下所有的知识去读,这两套体系自然就会彰显。但是因为我们在读经典时总持有太多的欲望,总想用自己的主观愿望去注解经典,总想解出别人不知道的解释,这就难免会出错。如果我们不能还原经典,便会越读越混乱。举例来说,《内经》中所言肝病一种是指人体实体的肝病,即人体五行中木的能量过多或过少,会表现出象木的症状;一种是指人总体处在少阳或厥阴的象的状态,这个状态很像春天,因此说肝病或春病。我们读经典不能将这两套系统搞混,试着在不带注解的状态下去读经典,你便会发现思维开阔很多。

张仲景《伤寒论》中所用的辨证体系是辨六经体系,在《伤寒论》中很少提及实体脏器,提到的脾家与胃家脾家实腐秽去,胃家实大便坚,很显然不是脾脏与胃脏,从中可看出张仲景似乎有意避免概念的混乱。王叔和在整理古人脉诊体系时就详细分出了两套体系,《脉经》摘抄古人资料总是会说“右《素问》、《针经》、张仲景”或“扁鹊脉法…华佗效此”,自己写的便会说“右新撰” 由此可见王叔和对古人的尊重。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熟练掌握这两套体系,并将这两个体系完美结合,其实一个体系走到极致

周学霆 ,清代医家,字荆威,号梦觉道人。湖南邵阳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六月生,13岁应童子试,名列榜首。但体弱多病,抚书长叹:“身之不健,谈何功名!”即弃儒从医,游历湖湘,广求名师,得导引术获愈,遂改攻医。善于诊治,崇信佛道。自谓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全身脉息,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遂集四十余年诊脉经验,参考诸家之论,撰成《三指禅》三卷(1827年)行世。论脉以“缓脉”为准,认为“精熟缓脉,即可以知诸病脉”。并以浮、沉、迟、数为四大纲,论述二十七脉,对后世脉学颇有影响。

晦庵朱子跋郭长阳医书云∶“予尝谓古人之于脉,其察之固非一道矣。然今世通行,惟寸、关、尺之法为最要,且其说具于《难经》之首篇,则亦非凭空结撰也。故郭公此书,备载其悟,而并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释之。夫《难经》蔓乎尚已,至于丁德用之法则,余窃意诊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求,或未为定论也。盖尝考经之所以分尺寸者,皆自关而前却是。则所谓关者,必有一定之处,亦若鱼际,尺泽之可以外见而先识也。然考诸书,皆无的论,惟《千金方》内,以为寸口之处,其骨自高,而关尺由是而却取焉。则其言之先后,位之进退,若与经文相合。独俗间所传《脉诀》,五七韵语,其词浅陋,非叔和本书明甚,乃能直指高骨为关,而分其前后,以为尺寸阴阳之位,似得《难经》本旨。余非精于道者,不能有以正也,姑附于此,以俟明者而折衷焉。”按《内经》十八卷,即三坟古书,既未经孔子删定,复未经朱子集注,医喙争鸣,互相排诋,分门别户,莫知适从。独指高骨为关,以定尺寸,得朱子之跋,而脉之部位始得其准。

高骨为关,从关至鱼际得一寸(脉浮九分),而寸以名;从关至尺泽得一尺(脉见一寸),而尺以名。以关为间隔,而尺寸不得混为一家。合寸、关、尺为三部,其解最为直捷,不得曲为分晰。

六部之脉,候之寸、关、尺,出于《脉要精微篇》。左寸以候心,左关以候肝,左尺以候肾;右寸以候肺,右关以候脾,右尺以候命门,以明六部各有所属。究之候脉,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则得诀矣。《脉经》曰∶“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根据经分节气。婀婀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假如春脉弦,岂有肝脉弦而余脉不弦之理乎?弦则俱弦,不过言春乃肝气主事,非谓独候之左关。但得浮洪,即属心火,不必定拘左寸;但得短涩,即属肺金,不必定拘右寸;但得沉细,即属肾水,不必定拘左尺;但得和缓,即属脾土,不必定拘右关。五脏之脉分,五脏之部不分也。是以伤寒之脉,仲景一书曰浮、曰紧、曰长、曰弦、曰沉、曰微、曰伏、曰代,但统分脉之浮、紧、长、弦、沉、微、伏、代,并未专指何经。内伤之脉,叔和一书,失血宜沉细,不宜浮紧;水症宜浮大,不宜沉伏;上气宜浮滑,不宜沉数;腹痛宜沉伏,不宜浮洪;消渴宜数大,不宜虚细;咳嗽宜浮缓,不宜细数。但分脉之宜与不宜,亦不必辨其何脏,此其明白可证者也。要须知先天一点真阳之火,潜于水中,寄居两尺,在右火用事,水为之涵。火生土,是为脾土,居右关;土生金,是为肺金,居右寸。在左水用事,火为之温。水生木,是为肝木,居左关;木生火,是为心火,居左寸。自无而生有,由下而生上,各有其位而不可易者。《难经》曰∶“取寸口以诀五脏六腑之死生吉凶。”寸口者,手太阴之动脉。《内经》曰∶“心脉满大,痫瘛筋挛;肝脉小急,痫瘛筋挛;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肝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此又于部分之间,而别有会心者。分而不分,不分而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天下之理,有不必辨者,有必欲辨者。不必辨而辨,则其理晦;必欲辨而不辨,则其理亦晦。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形质既已相配,气脉自然相通。而以为大小肠之在下,不得候之于上,相为表里,则可;同居其部,则不可。易为左心膻中肝胆肾小肠,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肠。亦思气类相感,有不见其端倪者。琥珀拾芥,悬空亦起;磁石吸铁,隔碍潜通。而何论大小肠之在下,心肺之在上也乎?且胸中膻中,间不能寸,小肠丙火,何得与肾水同居,大肠庚金,何得与命门同宿乎?此则不必为之穿凿而辨者也。而有不得不辨者,左肾以藏水,右肾以藏火,既已力辨其非,何以两肾俱藏水,列诸左右,独候之左尺,有是理乎?不知两肾皆藏水,即皆藏火,不过左以水为主,右以火为主耳。吾为之正其名曰∶左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肺大肠脾胃肾命门。

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脉经》曰∶“人迎紧盛伤于风寒,气口紧盛伤于饮食。”夫前一分,即左右寸也。左寸本以候心,心非受风寒之所,而以为紧盛伤于风寒;右寸本以候肺,肺非积饮食之区,而以为紧盛伤于饮食。辗转思维,不得其解。乃今于天地营运而知之矣。天左旋,风寒为天之邪,人迎之而病,邪氛胁逼,畏风恶寒,亦见于左之上部;地无旋,地之气右旋,人身之气亦从右始,是以右之上部不名寸口而名气口。一部各分天、地、人三候,上部之地属阳明胃经,主消纳五谷,内伤饮食亦先见于右之上部。以其本位而言,则曰心与肺;以其受邪而言,则曰人迎气口。

除了独取寸口诊脉外,脉诊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诊怯。

一、足三脉

足兰脉是足部的趺阳、太溪、太冲三脉。由于它们在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为历代医家所注重。如《脉诀汇辨》认为:足三脉为人生根本之所系,临诊之时不可不察。其日:「予见按手而不及足者多矣,将欲拯人于危殆,盖亦少探本之原乎?」然而,诊此三脉,远不及诊寸口脉简便易行,因而不易普遍施行。诚如《雪斋读医小记》所云:「仲景施之伤寒卒病急难重症则可,若欲令一般门诊,皆除靴脱袜,延颈以就诊,恐腾为笑谈矣。」尽管如此,作为重症危症时的一种补充诊法,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况且,若手之寸口脉微弱难寻,则可诊足三脉以决诊。如《医学人门》所云:「是三脉虽不比手之六脉可通二经,然手脉既失,亦可诊之以断死生,古人设此,正欲冀其万一耳。」足三脉之所以能候人之根本,是因为人之元气藏于肾之下极,足脉为元气所发,故《三指禅》日:「阳气从下而耗,两足无脉,纵两手无恙,其命不能久留,两手无脉,两足有脉,调治得宜,亦可挽转生机。」所以,此诊法即使在今日,也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跌阳脉又称冲阳脉。在足背内庭穴直上五寸处,为足阳明胃经所出。诊此脉可以候胃气之强弱。《医学入门》日:「动则有胃气,止则无胃气。」《话人书》则称其为:「死生之要会。」此脉之跳动,以缓而有力为常,若弦急或减弱则为病脉。《医宗必读》日:「冲阳脉不衰,胃气犹在,病虽危,尚可生也。然旺中又忌弦急,弦急者肝脉,若见此脉,为木来克土,谓之贼邪,不治。」又如《医门法律》云:「趺阳足脉以迟缓为经常,不当浮数。」「趺阳脉浮,必是胃气虚馁、不可发汗。」这些都是临床经验之谈,为诊此脉之参考。另外,脱疽诊此脉可以判断病情轻重及进退。

2、太冲脉。如《医宗必读》曰:为女子以血为本在足内踝后,跟骨上方之凹陷中,为足少阴经所注。诊之以候肾气之盛衰如「盖水者,天一之气,太溪不衰,肾犹未绝,病虽危尚可生也。」在足背、足大指率节后二寸之陷中,为足厥阴脉所注。诊之以候肝气之盛衰,「盖肝者,东方木也,生物之始,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尚可望也。」又,历来认以肝为先天,诊妇人之疾患,犹重此脉。如《脉诀汇辨》日:「妇人主血,肝为血海,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犹可望也。」诊足部三脉,常以一指或两指诊之,其脉动当流利均匀。《医学真传》形容为:「厥厥动摇,圆疾如豆。」《三指禅》则指为「往来息均是常」。

至于《诊宗三昧》所说的:「脉法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并列而论,是即寸关尺三部之另别号。」实不足称道。而《通经身考》所说的:「气口即可以决死生,而余经之动脉可不弗诊矣。况女子取太冲,如何可行?」则属封建陈腐之论,不足为法。近人何希时所说的:「吾尝于产后将脱,喘脱垂危等重症,诊气口已微细难寻,模糊不清之时,加诊太溪以察肾气,趺阳以审胃气,心中得以了然。可下短期之决诊,或可使论治处方得壮胆量,则未始非诊法之大助也?」则为阅历之谈,可为今日之法。

二、喉手对比诊法

又称人迎气口诊法。此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人迎在喉旁,气口在寸口。人迎以候外,气口以候内。在喘、水、胀等病证的诊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遍身诊

即三部九候诊法。是《黄帝内经》时期,特有的诊脉法,自独取寸口诊法流行以来,已很少有人使用。

此九脉常以单指或双指诊之,以相互协调为无病,一处相失或相减则此处有病。何希时自诊九脉之后指出:「应指皆不甚明显,苟非潜心冥索,未易仓卒得之也。」所以,难在普通门诊施行。

四、弹按相应法

此法亦见于《黄帝内经》即一手按内踝上五寸处,另一手当内踝而弹之,若中手,则无病,反之则有病。未见后人有使用之记述。

五、脐下动气诊法

这是据《难经》「肾间动气」之说,而提出的一种诊法。《医学正传》日:「肾间动气者,脐下气海,丹田之地也。凡见人之病剧者,人形赢瘦,大肉已脱,虽六脉平和,犹当诊足阳明之冲阳,足少阴之太豁。二脉或绝,查候脐下肾间动气,其或动气未绝,犹有可生之理;动气如绝,虽三部平和,其死无疑,医者岂可不详察乎?」脐下动气,即今日腹主动脉,其价值如何殊难评定,但近来有报道有诊腹主动脉以处方用药者,恐为此法之流欤?其他如伤诊鱼际之脉,以断预后,妇科诊中指脉,以断产之与否等等,都在脉诊范围之内。学者亦应知晓。

诊脉的方法

诊脉又称切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而脉象的变化与疾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