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实简介,有什么功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4收藏

蓼实简介,有什么功效?,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蓼实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蓼实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性味 27 归经 28 功能主治 29 蓼实的用法用量 210 注意 211 附方 2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蓼实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蓼实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蓼实 1 拼音

liǎo shí

2 《辞典》:蓼实

21 出处

《本经》

22 拼音名

Liǎo Shí

23 蓼实的别名

蓼子(《补缺肘后方》),水蓼子(《东医宝鉴》)。

24 来源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置通风干燥处。

25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水蓼"条。

26 性味

辛,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无毒。"

③《本经逢原》:"咸,微温,无毒。"

27 归经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足厥阴经。"

28 功能主治

温中利水,破瘀散结。治吐泻腹痛,症积痞胀,水气浮肿,痈肿疮疡,瘰疬。

①《本经》:"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

②《药性论》:"归鼻,除肾气,兼能去疬疡。"

③孟诜:"通五脏拥气。"

④《本经逢原》:"治消渴去热,及瘰疬、癖痞、腹胀,皆取其散热消积之功。"

29 蓼实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研末或绞汁。外用:煎水浸洗或研末调涂。

210 注意

①《药性论》:"蓼实,多食吐水,拥气损阳。"

②张寿颐:"蓼实,破瘀消积,力量甚峻,最易堕胎,妊妇必不可犯;亦有血气索虚,而月事涩少,非因于瘀滞者,亦不可误与。"

211 附方

①治交接劳复,阴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或便绝:蓼子一大把。水按取汁,饮一升。干者浓取汁服之。(《补缺肘后方》)

②治霍乱烦渴: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钱,水煎服。(《圣惠方》)

③治小儿头疮:蓼实捣末,和白蜜、鸡子白涂上。(《药性论》)

④治蜗牛虫咬,毒遍身者:蓼子煎水浸之。(《本草拾遗》)

2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蓼实的方剂 透膈清凉羊肝散

:方名:透膈清凉羊肝散组成:白术、苍术、莪术、水红花子、头发(烧灰)各等分。主治:小儿痞疾。用法用量

消痞丹

ǐdān《青囊秘传》:方名:消痞丹组成:阿魏、水红花子、三棱、莪术、肉桂各等分。功效:消痞。用法用量

克坚酒

致。用法用量:上用火酒2斤浸之,时时呷服;或用水红花子熬膏,每日取2钱酒化下。外用消痞膏贴之。摘录:

阿魏麝香散

sǎn处方阿魏15克(酒煮)麝香3克雄黄9克野水红花子120克神曲(炒)人参白术(生)各30克肉桂1

消痞神膏

消痞神膏组成:密陀僧6两,阿魏5钱,羌活1两,水红花子1两,穿山甲3钱,香油1斤许。主治:积年恶痞。

更多用到中药蓼实的方剂

用到中药蓼实的中成药 肥儿疳积颗粒

5g槟榔(炒)50g白芍(酒炙)50g抚荑25g蓼实子40g山药(炒)50g麦芽50g蓝花参50g雷

溃疡胶囊

:瓦楞子32g鸡蛋壳48g陈皮16g枯矾32g水红花子32g珍珠粉05g仙鹤草112g制法:以上七

养胃宁胶囊

号:WS3B258497处方:当归33g水红花子(炒)44g香附(醋)33g香椽44g青木香2

乌金丸

棱(醋煮)7钱,莪术(酷煮)7钱,地骨皮7钱,水红花子(炒)7钱,百草霜3钱,伏龙肝3钱。主治:小儿

肥儿丸

8钱,鸡内金4钱,黄连1钱,橘皮8钱,黄耆5钱,蓼实1两,炙甘草3钱,丹皮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

更多用到中药蓼实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蓼实 《古今医鉴》:[卷之十三]癖疾

(醋煮,七钱)莪术(醋煮,七钱)地骨皮(七钱)水红花子(炒,七钱)百草霜(三钱)伏龙肝(三钱)上为细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内痈部]痞积瘕门主方

个切四块)桃枝杨枝桑枝槐枝(各十寸)葱(十根)水红花子(五钱)白凤仙根(五根)用麻油三斤同煎,药枯去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八]蓼实

蓼实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叶,归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蓼

曰∶蓼类皆高扬,故字从,音料集解《别录》曰∶蓼实生雷泽川泽。弘景曰∶此类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青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公选良方内外科]痞块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楸 21 拼音名 22 花楸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花楸的用法用量 27 备注 2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花楸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花楸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花楸 1 拼音

huā qiū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楸

21 拼音名

Huā Qiū

22 花楸的别名

马加木、红果臭山槐

23 来源

蔷薇科花楸属植物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 (Hance) Hedl,以茎、茎皮和果实入药。秋季采,晒干。

24 性味

果实:甘、苦,平。

茎、茎皮:苦,寒。

25 功能主治

果实:健胃补虚。用于胃炎,维生素甲、丙缺乏症。

茎、茎皮:清肺止咳。用于肺结核,哮喘,咳嗽。

26 花楸的用法用量

果实1~2两,茎、茎皮:3~5钱。

27 备注

(1)同属植物天山花楸Sorbus tianschanica Rupr与上种近似,分布新疆,当地也作花楸入药。

2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花楸的方剂 五花散

:wǔhuāsǎn《华氏医方汇编》卷二:方名:五花散组成:白楝花3钱,白风仙花3钱(无花,梗代),

葵花散

拼音:kuíhuāsǎn《医级》卷九:葵花散:处方:赤葵花10朵,白葵花10朵。制法:上烧灰为末。功

五花汤

ǔhuātāng《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方名:五花汤组成:水芦花、红花、槐花、茅花、白鸡冠花各等分

五花解酒汤

uājiějiǔtāng《点点经》卷三:方名:五花解酒汤组成:白葛花、旋覆花、金银花、木槿花、当归

祛风清热洗药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祛风清热洗药组成:红花2钱,防风3钱,白芷2钱,羌活2钱,桑叶2钱,杭

更多用到中药花楸的方剂

用到中药花楸的中成药 锯叶棕/紫锥花叶提取物

aceaeAngustifoliae锯叶棕/紫锥花叶提取物说明书:药品名称:锯叶棕/紫锥花叶提取物

洋金花总堿

loidofDaturametalL别名:曼陀罗花;凤茄花;弥陀花;Daturainnoxiami

伞花烃

名称:Dolcymene别名:白里香素;对聚散花素;对异醛甲苯;pIsoprpyltolue

三花减肥茶

拼音:sānhuājiǎnféichá英文:三花减肥茶说明书:药品名称:三花减肥茶剂型:茶汤。三花

风湿二十五味丸

主要成份:驴血粉、檀香、紫檀香、苦参、栀子、闹羊花、牛黄、西红花、草果、白豆蔻、紫花地丁、诃子、川

更多用到中药花楸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花楸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六救荒本草]木部

透可作香焚。俗名坏香,叶似回回醋树叶而薄窄,又似花楸树叶却少花叉,叶皆对生。味微苦。救饥采嫩芽叶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六救荒本草]草部

尺余,叶似苦苣叶,茎叶俱有刺,而叶不皱,叶中心出花,头如红蓝而青紫色。性凉无毒,一云味甘性温平。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治诸般风证,偏正头痛,常宜服此调理。羌活丸甘菊花、羌活、麻黄、川芎、防风、石膏、前胡、黄芩、细辛

《王氏医案绎注》:卷四

伏热为病也。予大剂芩连栀楝滑石丹皮砂仁延胡楂曲银花草决明等药。两服手足渐温。而脚背红肿。起如蒲桃大

《王氏医案绎注》:卷三

目录 1 拼音 2 芦子的别名 3 来源 4 性味 5 功能主治 6 芦子的用法用量 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芦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芦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芦子 1 拼音

lú zǐ

2 芦子的别名

九节风[云南]、芦子藤、芦子疙瘩、细麻药

3 来源

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芦子藤Piper paepuloides Roxb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4 性味

微辛,温。

5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活络止痛,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咳喘,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胃痛,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牙痛,毒蛇咬伤,外伤出血,烫火伤,乳腺炎等。

6 芦子的用法用量

2~3钱,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芦子的方剂 灌顶散

音:guàndǐngsǎn处方:马牙消1分,苦胡芦子1分,地龙1分(干者),瓜蒂1分,麝香半钱(细研

金花硼砂丸

硼砂丸处方:硼砂半两,马牙消半两,郁金半两,苦胡芦子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鼠粘子(微炒)半

种子三达丸

:WS3B058691外方:益母草64g芦子16g丹参24g白芍64g白眉24g茯苓32g甘

乌鸡白凤丸

芎90g,白术90g,枸杞子90g,砂仁60g,芦子60g,人参45g,延胡索45g,香附45g,黄

更多用到中药芦子的方剂

用到中药芦子的中成药 种子三达丸

:WS3B058691外方:益母草64g芦子16g丹参24g白芍64g白眉24g茯苓32g甘

乌鸡白凤丸

芎90g,白术90g,枸杞子90g,砂仁60g,芦子60g,人参45g,延胡索45g,香附45g,黄

更多用到中药芦子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芦子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流注

、马蹄藤,煎酒服。锁脚马,用野芋子根、马蓝草、梨芦子、紫河车、山枇杷根皮、山布瓜根、紫金皮,捣烂、盐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七]治鼻塞气息不通诸方

中。不通。再灌之治鼻塞。眼昏头疼。胸闷。滴鼻苦胡芦子。脑泻散方。上用苦葫芦子一两。以童子小便一中盏浸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八消渴门]消渴口舌干燥

去黑心锉)犀角(镑)葳蕤知母(焙各一分)前胡(去芦子大。每服麦门冬散(出圣惠方)治消渴。口舌干燥。心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六痔漏门]诸痔

之。日二。苦葫芦方(御药院)治诸疼痛不可忍。用苦芦子每服一钱。水一升。煎十余沸。滤去滓。熏疮。冷热得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三手部(八)]手心毒

学名叫款冬花,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咳嗽、气喘、劳嗽咳血等。

其药理有作用:

1、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

2、呼吸兴奋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4、对动物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增加外周阻力,强烈收缩血压。

5、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

扩展资料:

款冬花生于向阳较暖的水沟两旁。分布于华北、西北及江西、湖北、湖南等地,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出土时采挖,除去花梗和泥沙,阴干。

呈长圆棒状。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长1~25cm,直径05~1cm。上端较粗,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体轻,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气香,味微苦而辛。

辛温而润,微苦而降,温润不燥,专入肺经。善润肺下气、化痰止咳,凡咳嗽无论外感、内伤皆可酌投,寒嗽最宜。

-款冬花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柳叶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化学成份 25 性味 26 归经 27 功能主治 28 柳叶的用法用量 29 附方 210 柳叶的临床应用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柳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柳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柳叶 1 拼音

liǔ yè

2 《辞典》:柳叶

21 出处

《本经》

22 拼音名

Liǔ Yè

23 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叶。春,夏采收。

24 化学成份

含493%鞣质(干重)。每公斤鲜柳叶含碘10毫克,高于一般食物数千倍。

25 性味

①《纲目》:"苦,寒,无毒。"

②《本草再新》:"柳头(枝梢嫩叶)味苦,性凉,无毒。"

26 归经

《本草再新》:"柳头入心、脾二经。"

27 功能主治

清热,透疹,利尿,解毒。治痧疹透发不畅,白浊,疔疮疖肿,乳腺炎,甲状腺肿,丹毒,烫伤,牙痛。

①《别录》:"疗心腹内血,止痛。"

②陶弘景:"疗漆疮。"

③《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病,疔疮,传尸骨蒸劳,汤火疮毒入腹热闷;并下水气;煎膏续筋骨,长肉止痛;牙痛煎含。"

④《纲目》:"疗白浊,解丹毒。"

⑤《本草再新》:"柳头平肝,发(散)热,能托能升,败毒,发斑,治小儿痧痘等症。"

28 柳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熬膏涂。

29 附方

①治小便白浊:清明柳叶煎汤代茶,以愈为度。(《濒湖集简方》)

②治下痢后成腌鱼水,险症也:柳叶煎汤(服)下,如止,可救。起病不多日下腌鱼水,年少者方可治,老者难治。(《慈惠我》)

③治小儿丹,烦:柳叶一斤。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搨洗赤处,日七、八度。(《子母秘录》)

④治卒得恶疮,不可名识者:煮柳叶若皮,洗之;亦可纳少盐。此又疗面上疮。(《肘后方》)

⑤治眉毛痒落:垂柳叶,阴干,捣罗为末,每以生姜汁,于生铁器中调。夜间涂之,渐以手摩令热为妙。(《圣惠方》)

⑥治疖肿、乳腺炎:柳树叶切碎煮烂,过滤,除去残渣,浓缩至糖浆状,备用外敷。(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柳叶膏)

210 柳叶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炎症感染

用柳树嫩枝叶制成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1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毫升,小儿酌减。临床观察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疖肿、膀胱炎、化脓性腮腺炎、乳腺炎、咽喉炎等各种炎症共120例,结果治愈107例,占891%。

用鲜柳叶熬膏外敷创面,每天换药1次,对疖肿已溃者有治疗效果。

⑦治疗传染性肝炎

参见"柳枝"条。

⑧治疗高血压病

鲜柳叶05斤,加水煎成100毫升,2次分服。6天为一疗程。观察38例,经一疗程后,28例降至正常,8例有所下降(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但未恢复正常,2例无变化。降至正常的28例中,19例经半个月观察,其中13例疗效巩固。半数以上病例的头昏、头痛、失眠、多梦、夜尿、口干等有明显减轻。胸透复查22例,原来主动脉弓纤曲延长的6例中有5例恢复正常。眼底复查13例,部分有所改善。服药后有2例党上腹不适,2例出现荨麻疹,乃中止治疗。

④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

将柳叶制成糖衣片(每片相当于生药2克)内服,开始每日8~10片,2~3次分服,连服3~4周;以后日服3次,每次5片,服至痊愈。儿童剂量酌减。54例患者经第一阶段治疗后,有34例获得好转:颈围缩小1厘米,肿大降低Ⅰ度或Ⅰ度以上,自觉症状好转。未见副作用。据测定,柳叶含有丰富的碘,每公斤鲜品达10000微克。单味片剂以对弥漫型轻度病例效果较为明显;如配合海带或黄药子,白药子制成复方片剂,则疗效有所提高。

211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柳叶的方剂 榉柳叶汤

拼音:jǔliǔyètāng处方:榉柳叶3斤,麦门冬(去心)2两,干姜2两,大枣10枚(擘),甘草1

十叶散

组成:芙蓉叶、荷叶、蕉叶、菊叶、银花叶、紫苏叶、柳叶、槐叶、冬桑叶、天名精叶各等分。主治:喉症,无名

萆麻汤

音:bìmátāng处方:扁柏叶、槐叶、青蒿叶、柳叶、萆麻叶、桃叶、金银花、艾叶各等分。功能主治:阴

追虫串

(少许)、枳壳、生军(炒)、蓝布灰。功效:追取虫积。用法用量:柳叶汤送下。如要取螺蛳积,干漆灰为引。

柳叶汤

拼音:liǔyètāng处方:生柳叶3斤(细切,冬用皮)。功能主治:漆疮。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

更多用到中药柳叶的方剂

用到中药柳叶的中成药 绿袍散

咽喉,败坏甚速。制备方法:上前三味各研细末,和成柳叶色,然后加入后一味少许再研匀用。《医方类聚》卷七

青麟丸

:用鲜侧柏叶、绿豆芽、黄豆芽、槐枝、桑叶、桃叶、柳叶、车前、鲜茴香、陈皮、荷叶、银花、苏叶、冬术、艾

艾叶汤

三一《疡医大全》卷二十四处方艾叶、苎麻叶、槐叶、柳叶、白及、防风、白芷、升麻各等分。功能主治阴(匿虫

麝香丸

蚺蛇胆1分,牛黄1分,赤小豆(为末)1分,蟾酥如柳叶2片。主治:小儿五疳。用法用量:12岁每服3丸

连花清瘟胶囊

用。”8月21日,记者从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柳叶刀》杂志共同主办的“流感大流行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

更多用到中药柳叶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柳叶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六救荒本草]草部

苗高一二尺,茎方如钗股,四棱茎,多短茸白毛。叶似柳叶而阔,边有锯齿,又似旋复花叶,其叶作层生,每层六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七柳枝三百零七]柳絮、柳花、柳实、柳子

从背起,柳木炭,水合敷。(第九。)小便白浊,清明柳叶,煎汤代茶。(第十。)小儿丹毒,柳叶一斤,煮汁拓

《惠直堂经验方》:[卷一通治门]壬水金丹

。滴烧酒一斤。白蜜四两。拌匀。用柳木甑一口。下铺柳叶寸余浓。以绿豆二升。水浸一夜。黑铅二斤。打作薄片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柳

曰∶柳与水杨全不相似。水杨叶圆阔而尖,枝条短硬。柳叶狭长而青绿,枝条长软。陶以柳为水杨,非也。藏器曰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九]阴阳类论第七十九篇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

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

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

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

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

”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

《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

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

”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

”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

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

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

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

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

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

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

这个“气”,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

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

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

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

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这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

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

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

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

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

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

更有出人意料的补,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

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

早在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

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

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 (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

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

君药——麻黄 (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

臣药——桂枝 (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药——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

使药——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汗太过。

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经方。

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和”。

其五,药中哲理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

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这里仅就药中哲理略谈一二。

(一)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

这里仅择一些与自然、医药、人身有关的概念,以见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刚柔、动静、升降、生死、长消、寒热、正邪、益损、增减、气血、脏腑……《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

”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

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

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

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

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

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

”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

(二)治则有“反治”。

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还有“反治”。

反治与正治相反,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

其中有“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证,要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才发挥作用;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热饮才发挥作用。

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补益有哲理。

在其三中,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

1、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

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均仿此)。

张以正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后世称他为“攻下派”。

2、他在《补论》中,更是高论迭出:“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的补之,是则补之义也。

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

那么,具体如何补呢?他是这样阐述的:是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寒证,就用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

他的结论语出惊人:“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

”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这正是张从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处。

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三昧。

(四)用药讲“中和”。

“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说文》云:“……事之调适者谓之和。

”中和,用于药理之中,含义有三层: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如厨师之烹调羹汤,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

“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

可见,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们的古代医药家们就是这样的君子!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形象地解释“和”:“和,如五味之调合,八音之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

”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辛温解表之效,而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

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晏子说:“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何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意思是:君臣也是这样,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

方药中的君臣,也是这样的道理。

从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用麻黄为君药,宣肺平喘,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石膏既可清宣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可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范例。

我想,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内容,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

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方剂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六,用药有兵法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

”用兵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若说用药如用兵,就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清代名医徐大椿,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深谙兵法,“舞刀夺槊、勾卒嬴越(布阵指挥作战)之法,靡不宣(广泛)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专著《用药如用兵论》,以讲述其中的道理。

他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穴。

还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不一一例举。

总之它充分启迪我们,在用药、用兵之间,去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决不是故意耸人听闻。

徐大椿最后总结道:《孙子兵法》一书,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

多么催人深思

其七,中药理念

说到中药理念,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

在许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

这里仅就一个热门话题“天然药物等于中药吗”谈谈看法。

前些年当世界兴起“天然药物”热的时候,我们自己业内的人也主张用“天然药物”来取代“中药”,并说这是与世界接轨,是让西方人接受中药的一个重要举措。

此举曾在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续至今。

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西方医药界针对西方人惧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转向自然界寻找新的药物途径,通过研究,从某些含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身上,运用科技提取一种或(几种)药用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这无疑是当代制药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发展。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为幌子,一下子就联系上中药了,认为中药汤剂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草根树皮黑汤,既不卫生,又难喝,还说不清它的成分,实在可怕”;中药丸剂西方人说它是“一团黑乎乎的药丸,难以接受”。

于是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中药落后,成分讲不清,应该赶紧改成“天然药物”,否则就会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

难道“中药”真的面临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吗?我们的观点是明确的:“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务请诸君保持清醒头脑。

对于“天然药物”的概念与内涵,上文已做简述;而“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

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首先,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

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

以地黄为例,生地黄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滋肾补血的功效。

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

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

而每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而这些炮制方法,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宝级的机密。

其次,中药是指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有什么必要因“天然药物”的兴起,就乱了阵营,自动退避,主动靠拢,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药,就是中华民族的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

不能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我们就自觉中药落后,没了底气。

如果放弃了汤药,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后果严重。

现在有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无疑都是高深的科学门类。

由此我联想到了一锅汤药、一团药丸,目前对它们经过配比后的药物成分暂时说不清,那么,何不将它称之为“模糊药学”呢?由此我又联想到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科学界不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模糊”难题在困惑着人类,等待我们去考察、研究、揭秘吗?对宇宙,我们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有综合宇宙学吗?对人类居住的地球,我们依然存在许多模糊与未知,不是有综合地球学吗?就说对人体自身,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模糊与未知,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综合性的人体科学还面临着多少有待探索的课题。

人类不会因为对某种自然现象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人类不会因为对金字塔等许多古代建筑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们;人类更不会对自身的器官、组织、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责怪它们……同理,人类暂时对一锅药汤、一个药丸的成分处于模糊之中,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我不相信把这些道理告诉西方人,他们还要跟中药较劲 !要让世人都知道中药的内涵、中药的文化,其底蕴是何其丰富!我们的任务,在把中药推向世界的同时,要加大药文化宣传的力度。

我主张“中药”与“天然药物”应该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友善共存、各谋发展。

世界如此辽阔,人类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这两种事物同生共存。

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完全不必“合二为一”。

是金子总在闪光。

西方人不是照样吃上了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和菜肴吗?照样唱上了中国的歌曲、京剧,说上了中国的相声,穿上了中国的旗袍、布鞋吗?如果真有需要,外国人照样会喝中药汤、吃中药丸的。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

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

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

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

现分述如下: (一)单行:即不需配伍,单用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

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

(二)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四)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五)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六)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七)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

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

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

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蓼实简介,有什么功效?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蓼实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蓼实的别名 24 来源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