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入药有什么作用?
川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生活中我们可能很少见到川芎,但是我们也许会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里面看到川芎的成分,川芎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那么,药物川芎入药有什么作用?川芎有哪些药用功效?
川芎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以四川产者质优。系人工栽培。5月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用时切片生用或酒炙。
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用
1血瘀气滞痛证。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若治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与丹参、桂枝、檀香等同用;若治肝郁气滞之胁痛,常配柴胡、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如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多与桃仁、红花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若治跌仆损伤,瘀肿疼痛,可配乳香、没药、三七等药用。
川芎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能活血调经,可用治多种妇产科的疾病。如治血瘀经闭,痛经,常与赤芍、桃仁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若属寒凝血瘀者,可配桂心、当归等,如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若治产后恶露不下,瘀阻腹痛,可配当归、桃仁、炮姜等,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若治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错后,可配益母草、当归等,如益母胜金丹(《医学心悟》)。
2头痛,风湿痹痛。本品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故李东垣言“头痛须用川芎”。治风寒头痛,配羌活、细辛、白芷,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若配菊花、石膏、僵蚕,可治风热头痛,如川芎散(《卫生保健》);若治风湿头痛,可配羌活、独活、防风,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配当归、白芍,取本品祛风止痛之功,可治血虚头痛,如加味四物汤(《金匮翼》);若治血瘀头痛,可配赤芍、麝香,如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本品辛散温通,能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治风湿痹痛,常配独活、秦艽、防风、桂枝等药同用,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之出血证和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脉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2《本草汇言》:“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
3《本草新编》:“川芎血闭者能通,外感者能散,疗头风其神,止金疮疼痛。此药可君可臣,又可为佐使,但不可单用倘单用一味以补血,则血动,反有散失之忧。若单用一味以止痛,则痛止,转有暴亡之虑。”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生物碱(如川芎嗪),挥发油(主要为藁本内脂、香烩烯等),酚类物质(如阿魏酸),内脂素以及维生素A,叶酸,蔗糖,甾醇,脂肪油等。
2药理作用:川芎嗪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川芎嗪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所含阿魏酸的中性成分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子宫平滑肌;水煎剂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并有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可加速骨折局部血肿的吸收,促进骨痂形成;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能抑制多种杆菌;有抗组织胺和利胆作用。
3临床研究:川芎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用川芎、红花各等份压片,每天口服3次,每次4片(每片含川芎、红花各125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83例有效。(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资料汇编(第二辑),1972,12)。每日用川芎嗪80—10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静滴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66例,恢复期154例,后遗症期47例。结果:急性期有效率100%,恢复期有效率954%,后遗症期有效率702%。(陕西中医,1988(9):408)。用川芎24—28克,白酒30毫升,水250毫升,浸泡1小时后,加盖用文火炖煎分2次服,不饮酒者可单加水炖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9例,均有效(陕西中医,1990,11(4):150)。
功效作用
(1)活血行气
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号方。
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
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
④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
①用于感冒头痛,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属于风热者,可与菊花、薄荷同用。
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
①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
②用于胃炎之上腹胀痛、吐酸烧心等证,可与蒲公英、木香等同用。
感冒(mon cold)为病名。是指感受外邪,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感冒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为多见。因春冬两季气候多变,春为风令,风为六*之首,善行数变,故极易犯人;冬为寒水司令,朔风凛冽,风寒相合,更易伤人。
病情有轻重的不同,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一般通称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如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感冒为流行性者,称时行感冒,病情较一般感冒为重。《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感冒,肺病也……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归于肺,其症或头疼、身热,轻则否,鼻必塞,兼流清涕,必恶风、恶寒,或声重,或声哑,甚者痰壅气喘,合口不开,咳嗽、咽干、自汗、脉浮而缓,此外感也。”
《七松巖集》:“凡感冒之病,以为轻浅,忽略不治,又兼饮食不节,荤酒不戒,以致轻病变重……”提示医生和患者对此病不容轻视。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伤风》中提出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疗四时感冒、伤风、症见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等症;如兼见咳嗽涕唾稠粘,可选用桑菊饮、银翘散、杏苏散等方。如见恶寒甚而口渴、心烦、便秘、脉洪数者,可用清凉饮加减。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一般来说,感冒很少有发生传变的情况,病程短而易愈,但时感重证,老人、婴幼、体弱患者,有时亦可变生他病。因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易感季节发病率很高,对人民健康和劳动生产往往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感冒与某些传染病早期症状相似,治疗时应加以鉴别。
针灸对感冒疗效较好。
详见百科词条:感冒 [ 最后修订于2018/6/25 11:37:27 共1282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国家基本药物 3 概述 4 川芎茶调丸药典标准 41 品名 42 处方 43 制法 44 性状 45 鉴别 46 检查 47 含量测定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74 测定法 48 功能与主治 49 用法与用量 410 注意 411 贮藏 412 版本 5 川芎茶调丸中药部颁标准 51 拼音名 52 标准编号 53 处方 54 制法 55 性状 56 鉴别 57 检查 58 功能与主治 59 用法与用量 510 注意 511 贮藏 6 川芎茶调丸中药部颁标准 61 剂型 62 拼音名 63 标准编号 64 处方 65 制法 66 性状 67 鉴别 68 检查 69 功能与主治 610 用法与用量 611 规格 612 贮藏 7 川芎茶调丸说明书 71 药品类型 72 药品名称 73 药品汉语拼音 74 成份 75 性状 76 川芎茶调丸的功能主治 77 川芎茶调丸的用法用量 78 注意事项 79 川芎茶调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710 备注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川芎茶调丸 川芎茶调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chuān xiōng chá tiáo wán
2 国家基本药物与川芎茶调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817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192丸 瓶 84 中成药部分 818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32丸 瓶 15 中成药部分 819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64丸 瓶 29 中成药部分 820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96丸 瓶 43 中成药部分 821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200丸 瓶 87 中成药部分 822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480丸 瓶 203 中成药部分 823 65 川芎茶调丸 水丸 6g 袋 057 中成药部分 △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概述川芎茶调丸为中成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即川芎茶调散制成水泛小丸。饭后清茶送服,每次3~6g,一日2次。[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4 川芎茶调丸药典标准 41 品名川芎茶调丸
Chuanxiong Ghatiao Wan
42 处方川芎120g、白芷60g、羌活60g、细辛30g、防风45g、荆芥120g、薄荷240g、甘草60g
43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44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甘、微苦。
4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复粒由8~12分粒组成(白芷)。螺纹导管直径14~50μm,增厚壁互相连接,似网状螺纹导管(川芎)。油管含棕**分泌物,直径约100μm(羌活)。油管含金**分泌物,直径约30μm(防风)。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
(2)取本品3g,研细,加石油醚(60~90℃)20ml,密塞,时时振摇,浸渍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0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2](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3)取本品20g,研细,加水300ml,煎煮30分钟,放冷,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500转)10分钟,取上清液,二分之一量的上清液备用;剩余的上清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二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二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1g,加水10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20:1)为展开剂,在用展开剂预平衡2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4)取[鉴别](3)项下的备用上清液,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提取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羌活对照药材0 5g,加水60ml,煎煮30分钟,放冷,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85℃加热约5分钟,置紫外光灯( 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4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4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避光操作)。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2%醋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3nm。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45%乙醇冰醋酸(20:1)混合溶液制成每lml含10ug的溶液,即得。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加45%乙醇冰醋酸(20:1)混合溶液25ml,称定重量,加 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45%乙醇冰醋酸(20:1)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4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lg 含川芎和羌活以阿魏酸(C10H10O4)计,不得少于025mg。[3]
48 功能与主治疏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49 用法与用量饭后清茶送服。一次3~6g,一日2次。
410 注意孕妇慎服。
411 贮藏密闭,防潮。
412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川芎茶调丸中药部颁标准 51 拼音名Chuanxiong Chatiao Wan
52 标准编号WS3B002089
53 处方川芎 120g 白芷 60g 羌活 60g 细辛 30g 防风 45g 荆芥 120g 薄荷 240g 甘草 60g
54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55 性状本品为暗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甘、微苦。
56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复粒由 8~12粒组成。螺纹导管直径 8~23μm, 增厚壁互相连接,似网状螺纹导管。油管含棕**分泌物,直径约 100μ m。油管含金**分泌物,直径17~60μm。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2) 取本品 3g,研细,加石油醚(60 ̄90℃)20ml,密塞,时时振摇,浸渍4 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0 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 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一个荧光主斑点。
57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58 功能与主治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59 用法与用量饭后清茶送服,一次3~ 6g,一日2 次。
510 注意孕妇慎服。
511 贮藏密闭,防潮。
6 川芎茶调丸中药部颁标准 61 剂型浓缩丸
62 拼音名Chuanxiong Chatiao Wan
63 标准编号WS3-B-3546-98
64 处方川芎 120g 白芷 60g 羌活 60g 细辛 30g 防风 45g 荆芥 120g 薄荷 240g 甘草 60g
65 制法以上八味,取川芎 70g及白芷、细辛混合粉碎成细粉;剩余川芎及羌活、防风粉碎成粗粉,以70%乙醇作溶剂,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O)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取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药渣加水煎煮二次,各15小时,煎液过滤,浓缩成稠膏;甘草半量用浸膏,半量用甘草粉;将以上各膏、粉、挥发油加适量蜂蜜或饴糖混匀,制丸,烘干,打光,即得。
66 性状本品为棕色浓缩丸;气香,味辛、甘、微苦。
67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四周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簇状结晶存在于长形薄壁细胞中,无色,呈类圆形或圆簇状,常数个纵向相接成行;木纤维成束,淡**,壁厚,纹孔及孔沟较细密,胞腔较宽大。淀粉粒众多,单粒呈类球形或多角形,直径3~16μm;复粒较大,以十余粒复合而成的多见;簇状结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约18μm。根的下皮细胞呈类方形、类长方形,壁薄,无色,细波状弯曲,下皮组织间夹有分泌细胞,呈类方形,壁稍呈波状弯曲。
68 检查重量差异 按丸剂重量差异第二法检查,应符合规定(附录Ⅰ A)。 其他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69 功能与主治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610 用法与用量饭后清茶冲服,一次8丸,一日3次。
611 规格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 3g
612 贮藏密封。 甘肃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7 川芎茶调丸说明书 71 药品类型中药
72 药品名称川芎茶调丸
73 药品汉语拼音Chuanxiong Ghatiao Wan
74 成份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
75 性状川芎茶调丸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甘、微苦。
76 川芎茶调丸的功能主治疏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77 川芎茶调丸的用法用量饭后清茶送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78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高血压头痛及不明原因的头痛,应去医院就诊。
3有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孕妇慎服,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川芎茶调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川芎茶调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川芎茶调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川芎茶调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9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10 备注川芎入药有什么作用?
本文2023-11-02 11:01: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