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2收藏

王献之的故事,第1张

  王献之的故事 篇1

 偷儿恕毡

 王献之一夜睡在书房里,一群盗贼潜入房中,将室内东西偷得精光。王献之慢慢地说:“偷儿,青毡是我家祖辈的遗物,只请你们留下这毡子。”盗贼惊慌而逃。

 墨迹变牛

 有一次,桓温让王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王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将字污染,王献之便将墨迹改画成黑马母牛,画得十分美妙。

 魏德不长

 太元(376年—396年)年间,太极殿落成,谢安打算让王献之题写匾额,以作为流传后世的墨宝,但难于直言,试探道:“曹魏时陵云殿匾额没有题写,就被工匠们误钉了上去,取不下来,只好让韦仲将(韦诞)站在悬挂的凳子上书写匾额。等匾额写罢,头发都变白了,衰老得仅剩一口余气,回到家告诉子孙们,此后再也不能用这种方法题写匾额。”王献之明白谢安的意图,正色道:“韦仲将,是曹魏大臣,哪会有此等事!如果真有此事,足以显示曹魏德薄而不能长久。”谢安便不再追逼他题字。

 山川自映

 王献之说:“从山阴道上走过时,一路上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使人眼花缭乱,看不过来。如果是秋冬之交,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唯忆离婚

 王献之病重,请道家人主持上表文祷告,本人应该坦白过错,道家问王献之一向有什么异常和过错。王献之说:“想不起有别的事,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

王献之的故事 篇2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献之的故事 篇3

 相传,王献之曾要父亲王羲之传授习字的秘诀,父亲指着院中的18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18口水缸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里不服,便从头练起基本功来。他天天仿照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练了两年,拿给父亲看,父亲视而不答;儿子又练了两年各种各式的钩,拿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开口。

 从第五年开始,王献之才天天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把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了,在一个“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为“太”字,因为儿子这个“大”字架势上紧下松。王献之把自己写的字拿给母亲看。母亲叹了口气对他说:“你练字练了整八年,现在总算有一点像你父亲了。”王献之惊呆了。原来,母亲指的那一点,恰恰就是父亲加的那一点!

 王献之感到很惭愧,悻悻地走出家门。走到城门口,看见一个老婆婆在卖烙饼。老婆婆烙好一张,就用竹筷挑起,顺手一撩,就撩进背后的竹筐里,而且张张都叠得很齐整。王献之见了很惊奇,便上前请教。老婆婆回答:“这没啥,也不过像王羲之写字,熟练罢了。”这句话使王献之猛然醒悟,大有启发,于是回家继续下苦功练字。

 后来,王献之完完全全写光了院内的18缸水,终于了解了父亲所说的秘诀所在,成了名震一时的书法家。

王献之的故事 篇4

 王献之的父亲王羲之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王献之受父亲的影响,自幼爱好书法,但他对父亲写的字非常羡慕,很想有一天能赶上父亲。 开始时,他的热情很高,劲头也很足,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天天同笔墨打交道,有点乏味,再加上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写呀写的,累的腰酸背痛,也实在不好受。 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父亲,您的字为何写得那样好?”

 王羲之笑了笑,说:“你要想知道秘诀的话,明天早上到院子里来。” 第二天,王献之早早来到院子里,发现父亲早已在那儿练字了。王羲之见儿子来了,指着院子里那十八缸水说:“书法没有秘诀,只要你写完这十八缸水,字自然而然就写好了。”王献之深受启发,便夜以继日地练字。

 转眼一年又一年,当他写完这十八缸水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的书法家。

王献之的故事 篇5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王献之的故事 篇6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

王献之的故事 篇7

 王献之的父亲王羲之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王献之受父亲的影响,自幼爱好书法,但他对父亲写的字非常羡慕,很想有一天能赶上父亲。

 开始时,他的热情很高,劲头也很足,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天天同笔墨打交道,有点乏味,再加上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写呀写的,累的腰酸背痛,也实在不好受。

 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父亲,您的字为何写得那样好?”王羲之笑了笑,说:“你要想知道秘诀的话,明天早上到院子里来。”

 第二天,王献之早早来到院子里,发现父亲早已在那儿练字了。王羲之见儿子来了,指着院子里那十八缸水说:“书法没有秘诀,只要你写完这十八缸水,字自然而然就写好了。”王献之深受启发,便夜以继日地练字。

 转眼一年又一年,当他写完这十八缸水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的书法家。

王献之的故事 篇8

 王献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幼跟随父亲王羲之学书法。一天,他挑了一些认为写的比较好的字去给父亲看,父亲直到翻到最后一个“大”时,才提笔在下面加了一点,然后叫王献之给母亲。母亲看了半天,指着那个点说 : “你只有这一个点像你爸爸写的!” 王献之很沮丧。从此,王献之不管寒暑,日夜练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尽了 18 缸水时,字也练得有筋有骨了。后来,他和父亲被人们称“二王”。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已。我学过画画,练过毛笔字;学过钢琴,练过跆拳道 ……可唯一坚持下来的只有钢琴。记得,才开始学钢琴时,觉得十分有意思,吵着要学。可是学了不到半年,便觉得学钢琴十分枯燥、无味。有时甚至还想到了不学钢琴了。妈妈说:“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总是半途而废。”听了妈妈的话,我坚持了下来。可在上钢琴课时,总是不用心,经常有错音。老师叫练 10 遍,我只练了 3 遍,由于练习的遍数少,总是完成不了任务。比比王献之,他那样刻苦地练字,为了练好字,用了 18 缸水。我简直估算不出 18 缸水写了多少字。我真惭愧。

 我要向王献之学习,学习他 18 缸水的精神,不管练琴,还是学习,都要持之以恒,勤奋刻苦。

王献之的故事 篇9

 孝武帝司马曜修了一座建康宫,主殿匾上要书写“太极殿”三个字,宰相谢安便把这件事交给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了。

 照理说,这可是一个无上光荣的政治任务,足可流芳百世。可王献之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他不耐烦地一摆手,对来人说:“你把它拿走,不然我就扔到门外去!”来人只好把匾原封不动地给谢安抱回来了。

 过了两天,王献之跟着谢安一起进宫办事,路过太极殿时,谢安忽然想起什么。他转过身,瞧瞧王献之说:“子敬啊,你顺着梯子爬上去,把字题了吧。从前魏朝的韦诞他们,可就是这么干的。”

 王献之不高兴了,回答说:“你知道为什么魏国那么快就亡了吗?就是因为这个!”说完,一甩衣袖,扬长而去。

 谢安望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说:“子敬真是孤高啊!”

 皇帝金銮宝殿上的玉匾不肯写,哪儿才是王献之一献墨宝的地方呢?一天,王献之外出时,忽然看上了北馆刚粉刷的一面墙壁,顺手抄起一把扫帚,用泥汁作墨,挥洒起来,每个字达一丈见方,一时观者如潮,让人叹为观止。又一次,王献之到外甥羊欣家,看到正睡午觉的羊欣身上穿着崭新的白绢裙,一时来了灵感,他抓起书桌上的毛笔,饱蘸浓墨,就在羊欣的绢裙上狂草起来。羊欣醒来一见,喜不自胜,因为他做梦得到了一幅艺术珍品。

 作为“书圣”王羲之的儿子,他经常会被拿出来跟他老爸作比较。有一次,谢安问他:“你的书法与你父亲比如何?”王献之很淡定地回答说:“本来就是各有千秋!”谢安又说:“外界的议论可并不这样看啊!”王献之哼了一声,轻蔑地说:“世上的人哪里懂得呢?”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张扬的个性,本真的自我,王献之走出了父亲王羲之的阴影,自创一种非草非行的新书体,称为“破体”,又叫“一笔书”,在书法史上取得了“二王”并列的历史地位。

 时人称王献之“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与其说他的名士风采是源自艺术天分,莫如说是来自他宠辱不惊的心态。书品如人品,书法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做人的境界。

王献之的故事 篇10

 我国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教子练字的佳话,至今仍在留传。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从小跟他父亲学字,背熟了父亲关于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的笔势论,记住了横、竖、点、撇、捺的书写要领,自己觉着练得差不多了,便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了只是摇头、叹气,见一个“大”字的回势,竟写得上紧下松,便提笔在下面点了一点,改成“太”字。

 王献之又把字拿给母亲看,母亲看完也感叹地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简直惊呆了,原来母亲指的那一点,正是父亲添上的。王献之惭愧之极,不觉重又想起了开始学字的窍门儿。父亲指着院里满满的18缸水说,吾儿若问何窍门劝儿练尽缸中水。从此,王献之把这句话视为“金律”,对照父亲以及其他书法家的字细看苦练,待到写光了“18大缸墨水,终于也成为名震晋代的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齐名,被人们并称为书坛“二王”。王献之十八缸水的故事

 无数事实说明,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可贵的在于使用。

扩展资料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杼。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由于年代久远,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它墨迹一样,对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断。

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与可靠,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王羲之

古代书法家的作品有:

1、《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是东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文集序,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2、《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唐代摹本,共有两行15字,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幅作品运笔非常熟练,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逸。

3、《多宝塔碑》全称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

4、《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赋》,但流传到唐宋时代就已经残损并亡佚了。

5、《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纸本手卷,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宝。

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故事 惠天有声图书网 非常多,如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惠天有声故事网有详细的故事文字和专业人士诵读的有声故事版的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 王献之从小便跟着父亲王羲之学字。相传,王献之曾向其父请教习字的秘诀,父亲指着院中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十八口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里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也写得不错,决心显点本领给父亲看看。于是便从头练起基本功来。他天天照父亲的字,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了两年,才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在一旁说:“有点象铁划了。”王献之又天天练各种各样的钩,足足练了两年。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响。妈妈评论说:“有点象银钩呐。”从第五年开始,王献之才天天练完整的字,足足写上四年,才把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了仍然摇头、叹气,见到有个“大”字,嫌架势上紧下松,于是在下面点了一点,成为“太”字。王献之把字拿给母亲看,母亲一张一张地端详,看了三天才看完,最后叹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一点象羲之。”王献之简直惊得发呆了,原来母亲指的那一点,正是父亲加在“大”字下面的那一点啊!

王献之惭愧已极,烦闷地走出家门,来到城门口,看见一位老婆婆在烙饼卖。老婆婆烙好一张,就用竹筷挑起,一下撩进背后竹匾里,一张张叠得很齐整。王献之见了十分惊讶,便上前问那老婆婆:“你头也不回,怎么撩得这么准呀?”老婆婆回答:“这没什么,也不过象王羲之写字,熟练罢了。”王献之猛然醒悟,大受启发,于是回家继续下苦功练字。有一天,王羲之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后,猛然间拔他手里的笔杆,没有拔动,感叹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他知道王献之写字有了手劲了,这才悉心教导他。

据说,王献之完完全全写光了院中十八大缸墨水。到后来,他也成为名震晋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对后代影响很大。与王羲之齐名,被人们并称为“二王”。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被后人称为“书圣”。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笔力非常雄厚,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引得刻者连连惊叹:“竟入木三分!”

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于是,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故事的情节,直接把“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者是说话的内容非常深刻。

扩展资料: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曾在临川郡城的一块坡地置宅,宅内挖有一口练习书法专用的洗墨池。宋代文学家曾巩曾去临川墨池游览凭吊,并写下《墨池记》,其中就提到,王羲之为了表示对张芝的仰慕,曾仿效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王羲之可以成为引领历代书坛的大家,绝不仅是靠他的家族和天赋,更多是他付出了许多努力,这些努力不止是在书法技术上的苦练,还有他对书法源流和变化的思考。

参考资料:

-入木三分

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 篇1  偷儿恕毡  王献之一夜睡在书房里,一群盗贼潜入房中,将室内东西偷得精光。王献之慢慢地说:“偷儿,青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