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拘而演《周易》”讲的是怎样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5收藏

“文王拘而演《周易》”讲的是怎样的故事?,第1张

在殷统治时期,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的周部族发达起来,周人尊后稷为祖先,重视农耕,勤恳耐劳。殷纣王荒*暴虐,臣民怨声载道,反叛不断。姬昌本是周部族首领,被封为“西伯”。只因他礼贤下士,积善累德,声望日隆,纣王疑惧,就用个借口宣姬昌入都觐见,把他拘禁起来,监押在羊久里大牢,剥夺了他的行动自由。

可是暴君没料到,人的思想,人的意志和智慧是无法拘禁的。姬昌坐牢长达七年之久,他在这段孤幽漫长的岁月,对祖先智慧的结晶,传说为伏羲氏创造的“八卦”进行钻研,经过长久的苦心推导、演绎,发展成更为精深微妙的六十四卦,这便是后世所称的“周易”。殷朝的统治被姬昌的儿子姬发——周武王推翻,姬昌被尊为文王,《易经》以后成为儒家经典,两千余年来一直被尊崇、被阐释,被认为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极有价值的珍宝。

费小哥配图

周文王,(公元前1152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公元前1056年)享年97岁。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商末西方诸侯之长。在位50年(约前1105年——前1056年在位)。传说古公亶父见少子季历和昌贤德,想传位给他们,季历的两兄太伯、仲雍为让位奔于荆蛮。古公死,季历继位,后又传位于昌。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周人谥西伯为文王。其次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周文王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 姬昌简介 ,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

文王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

《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亶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 劳动兴趣。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西周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周臣闳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美女、宝马、玉版、珠玉献给纣王。纣王见了大喜:“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 姬昌简介 ,何况宝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这就是史书中说的文王“羑里之厄”。

文王出狱后下决心灭商。一面向纣王献地,请求免除酷刑,取得信任,一面访贤任能,壮大国力。他出猎在渭水河边巧遇年已垂老、怀才不遇的姜尚在水边钓鱼。文王同他谈话,相互谈得很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立以为师,共同筹划灭商策略。据《尚书大传》说文王在位的最后七年中干了六件大事。头一年调解虞芮两国纠纷。虞(山西平陆县)芮(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属国;可是他们不找商王裁决,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审断。据《诗经·大雅·绵》篇注说:虞芮两国看到周国是“耕者让其畔,行者让路”,“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携”,“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一派君子之风。两相对比,内心羞愧,回国之后虞芮两国都主动将所争之地做了闲田处理,纠纷从此解决。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战败西戎诸夷,灭了几个小国。第三年攻打密须(在今甘肃灵台县),解除了北边和西边后顾之忧。第四年“西伯戡黎(在今山西黎城县)”,第五年伐邗(在今河南沁阳县)。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第六年灭崇国(在今陕西户县境)。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建立沣京(在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诗经·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沣。”接着又向南扩展势力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论语·泰伯》讲的这句话,即说明岐周实际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

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尚书·无逸》和《吕氏春秋·制乐》都说他享国50年,称王前立国43年。死后葬于毕(指陕西长安县与咸阳之间渭水南北岸,境域较广)。

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诗经·大雅》中有颂诗。

周王朝帝系表

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蟜极——帝喾高辛氏——后稷(周始祖,西伯)——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毁渝)——公非(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古公亶父——季历——周文王姬昌。

西周朝

文王-> 武王 -> 成王 -> 康王 -> 昭王 -> 穆王 -> 共王 -> 懿王 -> 孝王 ->夷王 -> 厉王 -> 共和行政 -> 宣王 -> 幽王

东周朝

平王宜臼 -> 桓王林 -> 庄王佗 -> 厘王胡齐 -> 惠王阆 ->襄王郑 -> 顷王壬臣 -> 匡王班 -> 定王瑜 ->简王夷 -> 灵王泄心 -> 景王贵 -> 悼王猛 ->敬王匄 -> 元王仁 -> 贞定王介 -> 哀王去疾 ->思王叔 -> 孝王嵬 -> 威烈王午 ->安王骄 ->烈王喜 -> 显王扁 -> 慎靓王定 -> 赧王延

先天八卦出自伏羲;后天出自文王;中天出自卫元蒿。后天八卦是由先天八卦演变出来。后天八卦图与先天八卦图不同。后天八卦亦名“文王八卦”。

至于为什么要有后天八卦对此说法很多,不少学者认为:在夏朝时期,冰雪融化,海水上升,淹没了大片土地,到处都是水灾。到了周朝时,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天地运气与先天八卦方位不一致,故文王改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

文王八卦和伏羲八卦有何区别:

一、一个是先天八卦,一个是后天八卦。

伏羲八卦又叫先天八卦,文王八卦也叫后天八卦,一般的认为,二者的区别就是有先天后天之分。

伏羲的八卦图先于周文王的八卦。周文王在被关押失去自由期间,潜心研究伏羲八卦,从而推演出新的文王八卦来。

二、八卦方位的不同。

伏羲八卦是乾、坤定南北,离、坎定东西,兑东南、艮西北,巽西南、震东北;而文王八卦则是离、坎定南北,震、兑定东西,巽东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

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南方炎热,属火,而北方寒冷,属水,所以,文王八卦用“离”代表南方之“火”,用“坎”代表北方之“水”,相对于伏羲八卦而言,更接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便于实际应用。

三、伏羲八卦是祖先对天地万物变化的本质认识。而文王八卦是通过对世间万物变化的演算而为人服务,占卜出人的发展行为的规律。

我们去看他们两人的八卦内容就能得知这两者的区别具体是指什么。先天八卦中,阴阳爻构指万事万物;方位方向表示天地空间;从南到北的顺序也就是指一天的变化从清晨到中午到傍晚到夜里这样一轮表示宇宙的时间,八卦图形圆形囊括这一切变化在其中,表面天地万物的一种变化平衡,这些论证了先天八卦是祖先对天地万物变化的本质认识。

文王演创的后天八卦,究竟有何现实意义呢有个说法叫不破不立,伏羲八卦是应天势顺自然规律而为,而文王八卦由于其产生和制造者的特殊历史背景,文王八卦更多的是参杂了人的因素,有更现实的运用意义更偏重于为人服务,文王自身就是一个变革者,他能有这样的思维,思考动力,更能在他所创作的八卦中体现出来。

文王八卦是通过对世间万物变化的演算而为人服务,占卜出人的发展行为的规律。文王八卦的贡献在于把先天八卦的自然规律引进到社会现实中,因此八卦里其实是相反的,把人的生命和社会的变化作用于自然,是逆着推演的。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扩展资料

伏羲八卦的用处

伏羲是洪荒时代的智者,也是一个创造者,发明家和传播者。他生活的远古年代,是一个没有语言数字甚至没有思想,对空间时间上没有认识的蛮荒年代,一切都处于混沌时期。伏羲是最早的人类始祖,由他而创造的八卦图囊括了最原始古老的世界万物信息,为后代形成文化律法各种思想奠定了基础。

八卦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文字符。它是以天地雷电风等自然之物为构架,同时又包括空间时间上的推演。最早的时候伏羲用它来记录天文地理年历。卦是占卜测算的意思。祭祀出行都可以用八卦来卜问。

伏羲八卦的产生和运用对人类发展有着不可逆转的促进作用。它所蕴含的逻辑和原理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八卦最早绘出用来代表事物的图形演变出了后来庞大的文字系统。它里面占卜所引用的规律是后来人们思考的逻辑根基。八卦里以天地为轴引导了人们按自然发展去思考。

八卦里的基础单位是卜算,这一套认识和推演符合人类对万事万物的逐步认识,并且影响了人类思考的方向。

八卦知识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偶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 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 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

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

参考资料:——先天八卦

参考资料:——后天八卦

参考资料:——伏羲八卦

参考资料:——文王八卦

伏羲所创作的是八卦图,也叫先天八卦,那时是还没有文字的,伏羲所在的年代是上古。而文王是在中古,也就是商朝,周文王在监狱的时,发现伏羲创作的八卦图很有意思,很神奇,其中包含了天地万物。于是就著上了文字,并重新排列了顺序,《至于文王为什么要重新排列八卦,据说文王是加入了他当时对政治的想法,就是说有反商朝的意思》写成了易经。

而易经流传到了近古,也就是孔子所在的年代,孔子又对易经加以了文言文注解。易经八卦是经过他们三个人所创作出来的,所以也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就是说易经八卦是经过了上、中、近三古才创作完成的。

文王为什么要修改伏羲先天八卦?我们先看看先天八卦,伏羲时代认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即天在上,地在下。'天动地静'即动为阳静为阴。卦爻以'-'为阳爻,'--'为阴爻,乾是三个阳爻所组成,坤是三个阴爻所组成,所以先天八卦把乾为天在上,坤为地在下。先天八卦即天地对待(天和地对、男和女对)。以'气终而象变'的说法而言,即事物走到终点(极端)则变向反面,所以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又显得格外有哲理性。

八卦分为先后天,后天八卦图又称文王八卦图,即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离、坤、兑、乾、坎(正北);艮卦,东北。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 即是序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

先天八卦图又称伏羲八卦图,相关文字记载首见于《说卦传》一节,曰:“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但直到宋代才由邵雍点明,曰:“此一节明伏羲八卦也。”伏羲八卦图也经邵雍之手传出,这是伏羲八卦图的首次面世,此图后被朱熹《周易本义》收录。

《易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根据《易传》的观点,伏羲八卦由河图洛书推演而来,更准确地说,根据朱熹《易学启蒙》以及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的观点,伏羲八卦图出自河图,而文王八卦图出自洛书。但朱熹与胡方平仅仅是将河图的数字与伏羲八卦图做了简单的类比,并没有从河图与伏羲八卦的原理角度进行分析对比,去揭示由河图推导出伏羲八卦的详细过程。这就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即揭示两者原理的共通之处,详细还原由河图到先天八卦图的推导过程。

正如汉代易学家郑玄、杨雄所言,河图所揭示的是五行的生成过程。即 一六在北生水,二七在南生火,三八在东生水,四九在西生金,五十在中央生土 ,五行生成顺序即水、火、木、金、土。其中一三五七九为奇数,代表阳气,二四六八十为偶数,代表阴气,如《系辞》所言,阴阳之数“相得而各有合”,一阴一阳相配而生成五行。

1以五行生成之序得伏羲八卦

传说中的圣人既然则河图而作伏羲八卦图,那么河图与伏羲八卦的原理必然有共通之处,而河图所揭示的是五行的生成过程,那么伏羲八卦所揭示的也一定是五行的生成,只不过所用的符号由数字变成了卦爻。

五行生自阴阳二气,在河图中阴阳二气用奇偶之数表示,那么在八卦中就用纯阴纯阳的乾坤两卦表示,故 阴阳为乾坤 ;就五行的生成次序来说,首水次火,所以先生坎,再成离,故 水火为坎离 ;水火生成之后再生木,木在天为巽风,在地为震木,故 木气通震巽 ;木生成之后再生金,金藏于山脉之中,艮为山,而其光耀于天,兑为泽,所以 金气通于艮兑 。所以乾坤为父母,乾坤交而生坎离,再生震巽、艮兑。

2以阴阳循环之序得伏羲八卦横图

邵雍曾言:“ 八卦之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 ”这种卦序称之为八卦的本生之序,顾名思义,与八卦的生成有关。

本生之序是从阴阳循环角度而不是从五行生成角度说明的。河图中一三五七九为阳气之长,四二十八六为阴气之长,阳来则阴退,阴起则阳灭,阴阳之间相互推荡,成一循环。

伏羲横图中太极动而成两仪,一阴一阳成,所以有阴必有阳,代表气的一来一往,一进一退,所以阴阳为一循环;阴阳再生四象,则成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则太阳、少阴为一新的循环,少阳、太阴亦为一新的循环,四象中有一个大循环,两个小循环,则四象之顺序为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四象再生八卦,则成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八卦中有一个大循环,四个小循环,则八卦之顺序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此为八卦本生之序也,此图亦称伏羲八卦横图。

3以气之巡行次序得伏羲八卦圆图

河图中阳气的巡行次序为一三五七九,阴气的巡行次序为四二十八六。阳盛于西方之九,而阴四随之,阴盛于北方之六而阳一随之,此为阴接阳,阳继阴。

伏羲八卦也必定符合此阴阳消长之规律,所以乾卦之后必定为巽,因为乾为阳之极,巽为阴之起,坤卦之后必定为震卦,因为坤为阴之极,震为阳之起。兑必居于乾卦之前,为阳气尚未圆满,艮必居于坤卦之前,为阴气尚未全盛。此六卦巡行之序已定,即兑—乾—巽,艮—坤—震。此外,坎生于少阳,故居于巽卦之后,离生于少阴,故居于震卦之后,所以八卦的巡行次序是 震—离—兑—乾—巽—坎—艮—坤,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

4伏羲八卦方位图阐释

在河图中五行的生成方位,水居北而火居南,木居东而金居西,土居中央。但这里提到的五行方位只是虚空之象,不必实有,不能一一求之于实物,否则,中国南方为何多水?中国北方为何多山?中国东方为海而少森林,中国西方也并非都是金石之地。所以河图中五行的排布揭示的只是水与火相对,金与木相对的规则。

同样,伏羲八卦所揭示的位置也是如此, 乾与坤对,坎与离对,震与巽对,艮与兑对 ,这是一定不易的,八卦的巡行次序震—离—兑—乾—巽—坎—艮—坤也是一定不易的,但是乾是否一定在上,坤是否一定在下,这不是固定的。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当伏羲八卦分别代表天、地、日、月、雷、风、山、泽的时候,乾在上为天,坤在下为地,日出东方,月出西方,风行天上,雷出地下,山附于地而泽耀于天。所以伏羲八卦方位,与河图中的五行相同,所代表的并不是具体实物的位置,而是一种抽象的“气”的位置,这种气可以巡行于八方,散布于万物,并不局限在一个地方。

河图以黑白圆点勾勒五行之生成,阴阳二气之变迁,圣人伏羲见龙马负图,感河图之精蕴, 将二气五行变化之理熔铸于卦爻符号之内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引之申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故 河图为易道之本源,后代言易者,千言万语不可越其范围,如江河万古不可废也。

八卦最先由伏羲在上古时代发明的。

八卦最先由伏羲根据燧人氏造设的两幅星图历法《河图洛书》创设。地点在洪洞卦地村,因为此村四面环山,又有八个村庄分布于四周,而且均相隔八华里,形似卦底。

伏羲以景画卦,故创八卦图。此图由周文王在伏羲所创八卦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八卦图位于洪洞大槐树景区的中轴线上,取意“根在洪洞”。

扩展资料:

相关知识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 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 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

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

-八卦图

“文王拘而演《周易》”讲的是怎样的故事?

在殷统治时期,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的周部族发达起来,周人尊后稷为祖先,重视农耕,勤恳耐劳。殷纣王荒*暴虐,臣民怨声载道,反叛不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