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为什么要在地下窟穴里修《资治通鉴》?他是如何想的?
司马光在洛阳的房子,却是位于陋巷之间,低矮破败,仅能遮风避雨的一个地方。而司马光为了完成《资治通鉴》,需要一个创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地方。再加上当时是酷夏,炎热难耐,于是便在房子下面挖了一个地下室作为自己写作的地点。他的本意是勤俭持久之人才能写完《资治通鉴》,而奢侈享福之人是绝对坚持不了6年,完成作品的。
在宋朝时期,为官者大多数较为富裕,生活奢侈,良田美酒豪宅。即使是刚刚做官,首先为自己置办田地也是很多的。就像苏轼拜访王安石的时候一样,王安石也曾劝说苏轼留下置办宅邸一样。而在官场日益奢侈的世风之下,司马光却是一直本着质朴、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这也是司马光能坚持6年的时间,写出这部巨作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份坚持,才有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可在当时,这样寒碜的“洞穴”甚至还被人讥笑。可司马光依旧不管众人的眼光,静心创作,这和司马光的家庭及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司马光的父亲曾经在小时候,因为司马光撒谎的事情,而重重的责骂了他。因此,司马光从父亲身上学会了诚实的品德,自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品行。而父亲当朝为官,结交的也都是品行端正之人,不以房子大小、蔬菜好坏、酒水贵重等来衡量。这些在司马光时代就全部变了味,宴请别人,或者是别人登门拜访,要是没有美酒佳肴,没有豪华盛宴都会被人取笑,甚至门庭冷清,无人登门。这些在司马光来看,都是朝代变得奢靡的象征。他不喜奢华,是因为懂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也正因为如此,司马光才会依旧节俭,不换豪宅,即使要创作伟大而历时很久的《资治通鉴》,也要在地下窟穴中进行!实在是让人佩服!
在熙宁变法中,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严重分歧。就其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的制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认为“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司马光的主张虽然偏于保守;但实际上是一种在“守常”基础上的改革方略。从王安石变法中所出现的偏差和用人不当来看,证明了司马光在政治上的老练和稳健,除了魄力不及王安石外,政治上是成熟的。
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退居洛阳,通过编纂史著,从历史的成败兴亡中,提取治国的借鉴,“使观者自责善恶得失”。应该说,司马光着史,是其从政治国的另一方式。早在宋仁宗嘉佑年间(1056——1063年),他曾与刘恕商量说:“余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赵魏为诸侯,下讫五代,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网罗旧说,成一家之言。”这说明他30多岁时,已酝酿出《通鉴》的规模。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首呈《历年图》25卷,二年后又呈《通志》八卷,说明他在政事活动之余,已进行撰写。他的著史得到宋英宗、宋神宗的称赞、支持,宋英宗同意他设立书局,自择官属,神宗以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为《资治通鉴》,并亲制序文,以示重视。除了允许其借阅国家所有的图书资料外,神宗还将颖邸旧书3400卷,赏赐给司马光参考。修书所需笔、墨、绢、帛,以及果饵金钱之费,尽由国家供给,为他提供了优厚的著书条件。
今年去上海图书馆,刚好正在展出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古籍,有司马光的手稿,也有海外学者对该书的评价,犹以日本为最。《资治通鉴》这本书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司马光在和王安石的变法争斗中失利,一怒之下,请求外放,在洛阳呆了十五年,他没有闲着,用了十五年写下了三百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基本上都是司马光手写的,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他的手稿,也是比较震撼的,上面涂涂画画,用心良苦。司马光向司马迁学习,在每个历史故事后面加上自己的评价,侧重点在于表现帝王将相如何治国理政,待人处事,希望皇帝能够正身修己,成为明君。宋英宗看到这本书的其中两册觉得写的不错,特别为司马光开设了书局,让他专心写作,宋英宗即位后,司马光基本快写完了,皇帝特别给此书赐名《资治通鉴》,并特别的写了一个序。取自《诗经》:“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毛主席曾经说过,他曾把三百万字的《资治通鉴》读过17遍,清代学者也说过“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大学时候,有一天看到这本书,不是全本的那种,就买了一本,一直没有定心去看,如今闲着每天看一篇,再对比一下《史记》,觉得写的很细致,故事情节也很有意思。从周朝写到五代十国,司马光用心良苦,尤其对唐代自己五代的描述很精彩。小时候学司马光砸缸,就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人。
恰好今天也是柏杨先生的百年诞辰,他老家是河南辉县的,后来老先生写了一本《柏杨版资治通鉴》,是对该书的一种解读和翻译,特色之处是用现代地名解释古代地址,用现代官位等级解释古代官职,并自己画了地图标明古代地址,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工作,让后人能够更容易理解历史。
我觉得历史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对历史越了解,一个人的胸怀就越宽广,越能想明白事。多读读历史书,使人明智。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辉煌巨著,共分294卷。这部编年体中国通史,上起周威烈王23年(前403),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述了1362年的历史。此书的成就、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史学和世界史学史上都堪称不朽之作。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人物评价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孟子)。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在洛阳时,他每次到夏县去扫墓,一定要经过他的兄长司马旦的家。司马旦年近八十,司马光侍奉他仍像严父一样,保护他像抚育婴儿一样。从小到大到老,他说话从来没有随便说过一句,他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超过别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不可告人的。”他的诚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他、相信他,陕西、洛阳一带的人们都以他为榜样,与他对照,学习他的好品德。如果人们做了不好的事,就说:“司马君实莫非不知道吗?”
司马光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没有什么爱好,对学问却没有不精通的。他惟独不喜欢佛教、道教,说:“佛道的微言大义不能够超过我的书,其中的荒诞我却不相信。”他在洛阳有田地三顷,妻子死后,他卖掉土地作为丧葬的费用。他一辈子粗茶淡饭、普通衣服,一直到死。
但司马光的政治生涯并不突出,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尽管他认为“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胜于旧者存之”,但实际却因不满王安石而不择优劣尽罢新法,又将神宗朝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还给西夏。日后在新旧党争时,沦为意气及权位之争、不再着重于国政运转。
宋朝在多次战争中败北,国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司马光仍坚持宗法及伦理纲常治国等,但除尽罢新法外却提不出有效的政策方针。朱熹对司马光是颂扬的,但称“元祐诸贤是关闭着门说道理底”、“温公之说,前后自不相照应,被他(章惇)一一捉住病痛,敲点出来”。
本文2023-08-05 07:30: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