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是个什么样的条约,大宋真的亏了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2收藏

“澶渊之盟”是个什么样的条约,大宋真的亏了吗?,第1张

宋朝自开国以来就一直削弱武将的实力,最后导致宋朝的军事实力非常差,在与辽国的战争中常常都是出于下风的。在与辽的长期斗争中,宋朝统治者认为辽国过于强大,不宜碰硬,于是和辽国签订了有屈辱性质的澶渊之盟。根据澶渊之盟,宋朝每年都要向辽国纳贡,有的人认为大宋亏了,我个人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宋通过金钱换来了百年和平,其实并不亏。

辽兵兵临城下,北宋签下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萧太后带着辽兵打到澶渊,很可能抵挡不住辽兵的进攻下签下来的和约。虽然这个条约是有些屈辱的性质,但是北宋军事实力不如辽国,能够用这个和约将北宋统治再延续百年,是比较划算的。在签了和约之后,每年北宋会给辽国十万两银子,20万匹绢,这对于经济发达的北宋来说也不是沉重的负担。

澶渊之盟签订后,给北宋带来了百年的和平。辽国和北宋签订盟约之后,辽国也遵照盟约的规定,没有和北宋发生战争。并且双方都保持着友好往来,每年到了宋朝皇帝生日或者有皇子诞生,辽国都派使者来北宋祝贺,北宋也礼尚往来。辽国发生了灾害,宋朝皇帝一边要求宋军边境不要挑衅辽军,一边还派人去边境救灾。在双方高层的友好往来下,辽国和北宋的百姓也过上了相当长的一段太平日子。

综上所述,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并不亏,用不算太多的钱财换来了宋辽百年的和平,避免了双方作战的生灵涂炭,这笔买卖双方都得到了好处。

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1]

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2]

中文名

澶渊之盟

时间

1005年1月

地点

澶州(又称澶渊,今河南濮阳)

相关人物

宋真宗、寇准、萧太后

签订双方

北宋、辽国

热点关注

解读 澶渊之盟:和与战背后的宋辽战略逻辑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之间的决定性妥协。这份合约的签订,虽然被后世的很多人所不齿,却在当时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但产生合约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而宋辽双方在整个过程中所折射出的战略逻辑差异,也值得后人去一探究竟。

TA说2018-11-04

解读 北宋最无解的一战,已胜券在握,皇帝却同意议和还向敌方年年进贡

“澶渊之盟”说起来其实是一件很不解的事,就好比我们平日里玩的纸牌游戏炸金花,输掉的一方要向赢方进贡,胜方则心安理得地接受。在古代战争中,这个原则也广为遵行,失败的国家必须向对方纳贡祁安,弱肉强食嘛,原本无可厚非

2018-03-18

背景

自咸平二年(999)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4]

宋辽边境形势

自雍熙北伐惨败

是北宋时期的历史事件。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张献忠: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6年),字秉忠,号敬轩,中国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退出成都时,绝望之下,在四川进行空前的烧杀破坏;有40万人的成都只剩下20户居民;天府之国四川遭到毁灭性破坏,人口从至少三百万一度锐减到只有八万人,导致后来清朝时期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湖广填四川。同年10月20日,张献忠在盐亭县凤凰山被清军将领豪格射杀身亡。大西的官员离开成都时还有700人,到张死时只有25人,大多被他杀死。

清代彭遵泗所写的四卷《蜀碧》详细记述了张献忠在四川的残忍至极的大屠杀。当时的西洋传教士在《圣教入川记》也有相似的记载。沈荀蔚在《蜀难叙略》上说,由于清军进剿追击,张献忠乃毁成都,“王府数殿不能焚,灌以脂膏,乃就烬。盘龙石柱二,孟蜀时物也,裹纱数十层,浸油三日,一火而柱折。”部队逃到西充时,无百姓可杀,乃自杀其卒,一日一两万人。但也有学者怀疑,四川数百万人究竟是否真是张献忠所屠尽?四川的人口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到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估算的一万八千零九十丁(嘉庆《四川道志》卷十七),减少了三百多万人。

但这距离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战死已近四十年之久,而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才攻陷渝城(重庆)。因此,这些学者怀疑所谓的“七杀碑”也可能只是“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的误植。不少学者认为,清朝对张献忠屠四川的史实有夸大之处,将满洲人屠杀的四川人一并算在张献忠头上。刘献廷在《广阳杂记》写道:“余闻张献忠来衡州,不戮一人。以问娄圣功,则果然也。”

檀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的停战协定,对大宋来说,乍一看是以钱财换和平,有些屈辱。但从长远看,此盟约维系了宋辽百年和平。无论是对宋,还是对辽,实惠都很大。

一、“檀渊之盟”签订的背景

提到北宋与辽国的关系,就不得不提的一块重要战略地带——幽云十六州。五代十国时期,938年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取得契丹(辽)对他的支持,将幽云十六州割给辽国,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而中原地区失去了重要的的北部边防,无险可守,胡人铁骑可以肆无忌惮的侵犯华夏平原。

北宋建立后,曾想收回幽云十六州,所以宋初发动了对辽的战争,但无功而返,之后进入防守状态,宋真宗时期,辽国大举进犯中原,若不是当时宰相寇准坚持,北宋就要迁都了。最后在寇准坚持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在宋军心大震,取得一定胜利的情况下,辽透出想和谈的意思,宋真宗求之不得,赶紧派使臣去和谈。

最后双方签订《檀渊之盟》。此后,宋辽双方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当然,幽云十六州成了大宋王朝求而不得的遗憾。这样,宋辽双方很快达成共识,于1005年1月订立和约。

二、“檀渊之盟”内容

1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2、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3、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三、“檀渊之盟”的影响

虽然当时看来,宋军战事更有利而选择议和赔款,有点软弱。但客观来看,"澶渊之盟"对宋辽双方都有利。

对北宋而言:30万的岁币和迁都或者打仗比起来,就是九牛一毛。(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而此后,北宋迎来最繁华富庶的巅峰——仁宗时期"仁宗盛治"。

对辽国而言:三十万岁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而且当时辽内部暗流涌动,政局不稳,及时从与北宋的战争中脱身,是明智之举。

对整个中华民族发展而言: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维系了此后辽宋边境长达百年的相对和平,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总结:“檀渊之盟”是宋辽关系的一个分界,“檀渊之盟”之前,宋辽一直处于敌对的战争状态。“檀渊之盟”之后,宋辽维系了百年的和平,双方边境的交流、互市,也促进了双方的发展。就当时看,感觉宋朝文弱,用钱来买和平,但要从长远看,无疑是明智和对双方都有利的。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消极的影响就是北宋军队更加没有战斗力了。

澶渊之盟的背景是什么?

宋与辽的关系一向不好,等到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即位,宋辽关系是越发恶劣。在宋真宗统治初期,辽国不断骚扰宋朝边境,意在掠夺幽云十六州。终于,在多番战争后,辽意图讲和,和宋真宗畏惧辽国,双方签订澶渊之盟。

自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宋朝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

从中原王朝来看,燕云十六州的得失,关系一代江山的安危。这十六州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东南,称为“山前”,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称为“山后”。今长城自居庸关以东向西南分出一支,绵亘于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复与长城相合,这就是内长城。

中原失“山后”,犹有内长城的雁门关寨可守,失“山前”则河北藩篱尽撤,契丹的骑兵就可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河朔。所以中原王朝从后周柴荣起,就开始了与辽争夺幽云十六州的战争。

宋辽战争长达25年,其目的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

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

从这时的辽朝来看,萧太后逐渐的治理内政,励精图治,国内逐渐稳定下来,奠定了发动战争的基础。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

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澶渊之盟”是个什么样的条约,大宋真的亏了吗?

宋朝自开国以来就一直削弱武将的实力,最后导致宋朝的军事实力非常差,在与辽国的战争中常常都是出于下风的。在与辽的长期斗争中,宋朝统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