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古书都是些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1收藏

中国十大古书都是些什么,第1张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这些问题建议直接查,那里的定义还是被认可的。

具体点说,分析和综合分别为认识的两大方法。

分析是对事物的分解剖析,从事物的内部去多方面解析。例如,你今天在学校食堂刷饭卡,发现刷不了,你就会想为什么刷不了。要想知道为什么,就得考虑刷饭卡行为的步骤。最简单的,你饭卡里要有足够钱,刷卡器要没坏且操作者要操作正确,你的确能使饭卡的信息进入刷卡器中。这是最简单的三个步骤。这时可以空刷,假如能显现出饭卡里的钱,那刷卡器没坏,这时你也可以检查饭卡里的钱够不够。如果这两方面没问题,那就是你没把饭卡放在刷卡器上足够的时间,或是刷卡器操作者操作错误。无论是哪个可能,一试便知。这就是一个分析的例子,把一件事情分解步骤或部分,从而各个解析。

至于综合,就是把已有信息整合归纳。例如,你在做完了上述所说的之后,就能得出结论,究竟是哪部分出问题。表述的方式可以是:第一步无误,第二部无误,第三部出错,第四部无误之类的。通过这样的表述,你就会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了,这就是对整件事情有了整体的把握,并针对此做出调整。

也就是说,通过分析和综合,你可以对事物有新的认识和把握。至于区别,应该已经很清楚了,往往分析和综合会被一起运用,毕竟分析是分解,而综合才能整合。要想还原丰富事物,两者交替运用对于思维而言是更有利的。

我觉得能代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精髓的典籍是孔孟之道、老庄之道!说实话,我不觉得中国文化有那么单一,要让人张口闭口就谈孔孟老庄之流。我也不觉得中国文化有那么矫情,让人以为吟诗弄赋就算是核心的文化。我们的文化应该是更加博大精深一点儿的,更加实用,更加稳重一点儿的。

孔子思想

1、道德修身:孔子(前551-前479)的思想大体以伦理道德为先,强调在修身养性的基础上,完善人格,建立一个等级分明,各阶层和谐共处的社会。孔子极力阐扬的伦理道德包括仁、义、礼、智、信,修成这些道德的主要资源是传统典籍:《诗》、《书》、《礼》、《乐》等。通过学习典籍,努力践行,从身边的小仁小义做起,方可实现君子、仁人、圣人等高贵人格。

一个志为君子的人需要修成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仁”,这个概念在《论语》出现次数很多,也往往被孔子说成是极难,甚至只有尧、舜、禹等圣人才能达到,其他人包括他自己以及最看重的弟子颜回都很难称得上是十足的仁人君子。虽然“仁”如此重要,但孔子并没有给它下一清晰的定义,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与西方古代思想家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所谓“义”者,宜也。事之宜与不宜,受三个要素的影响:时、地和人。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义以为上”,意思是要以“义”来衡量君子的行为举止。换而言之,君子的修身行政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可死守条例。从“义”的解释可以看出,孔子不想人被道德捆住了手脚。

在孔子的体系中,“智”大致包括知识、智慧这两个范畴。与“仁”者相比,“智者”的层次要低一等。因此,智者未必是仁者,但仁者必定是智者。其它还有“忠”、“恕”等,但不及“仁”、“义”、“礼”、“智”、“信”五者重要。“忠”有两层含义,一是忠于己心,二是待人忠诚,不欺不诳。“恕”即是以己心度人心。

2、君子和圣人:在春秋时代或更早一点,“君子”是指贵族,带有等级色彩。但在《论语》中,这个词的意思似乎正处在由旧到新的过渡阶段,有时指贵族,有时指一种完美的人格。

就性质而言,“圣人”与“君子”有明显不同,孔子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圣人”似乎只有远古的仁人君子可以配得上,春秋时代是没有圣人的。一般来说,“圣人”比“君子”更高不可攀,圣人显得更清高,更曲高和寡。

孟子的思想

传说孟子是孔子孙子子思(孔伋,公元前483-前402年)的学生,但目前还有争议。关于孟子有两个著名的传说,一是孟母三迁,二是孟子出妻。孟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这本书现有7卷,是孟子晚年编撰的。也有人认为是孟子的弟子编撰的,孟子没有亲自动手。《孟子》思想对后世影响最深者有两点,一是性善说,二是仁政。其它的思想其实都是从这两点演绎出来的。

1、性善说:对人性的探讨是一切哲学思想的根基之一,从《论语》看,孔子没有在人性方面做深入探讨,但在他去世之后,孔门弟子及早期儒家中有一种倾向,即是探究人性。孟子的性善说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政治影响深远。由于有性善说,所以中国古代相信人性是可靠的,相信政治制度、国家之兴衰都建立在统治者的道德之上。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传统政治看重“选择什么样的人来治理国家”,而不是“如何约束统治者的权力”。这样的思维表现出来就是“清官情结”、贪腐无可根治、国家制度叠床架屋而无根本突破。

2、仁政:建立在性善说之上的政治学说就是“仁政”。以“仁政”为基点,孟子的政治学说中还有民贵君轻等思想。由于相信人性本有“仁义礼智”,所以要造成民治国盛的局面,首先就是要将这四种善的道德“扩而充之”,即是加强道德修养。中国社会现在还在讲“以德治国”,加强师德、思想政治教育等,这与传统都是有密切关系的。

孟子的“仁政”说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如中国传统社会和政治都注重“均贫富”,在贫富分化严重时,会想办法去避免社会走向分裂。当然,这只是思想意识上的反映,不是现实的写照。从“性善说”、“仁政”看,孟子的思想有个明显的倾向:走向心性内部,关照人之心性问题。到战国晚期,这种思想被荀子讽刺,认为没有学到孔子思想的精髓。但在历史上,孟子的思想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老庄之道

老庄之道与儒家思想相反,是出世的,因此,在中国社会,它往往成为知识分子在现实中受挫之后,自我疗伤的常用药。

1、神秘的老子:老子是谁?这是至今纷扰难定的问题。和这个名字产生纠缠的名字有李聃、老聃、李耳、老莱子等。早在汉代,人们已经不清楚“老子”到底指谁。在思想方面,老子最显着的特点是“无为”,这是一种带点消极气质的思想,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舍己入世是完全不同的。传统说法以为老子是孔子的学生,这未必可信,但从两人思想一为积极入世,一为消极出世的对比看,两人生活的时代应该比较接近。两人面对着一个同样的局面,但想出的应对方式是不同的。孔子想着去改善,去调和;老子想着去逃避,去批判,从心理上消解混乱之旧世界对人心的扰乱。

2、宗教经典《道德经》:传说是老子作的《老子》至少有四五个不同的书名,另外一个常为人称道的名字就是《道德经》,被后世的道教尊为自家的经典。其它的书名还有《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五千言》。

现在的研究表明,《老子》一书的思想就来源说非常复杂,这一点是《论语》无法比的。但不管《老子》一书有如何复杂,其核心思想还是非常清晰的。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模型是什么?模型是由很多事情抽象出来的一个共同的特征。

举个栗子,我们理工科的公式,其实就是一种模型。后来我们学到的大部分公式都可以由一开始学到的公式推导出来,但是最基本的公式,一定是两种来源。

一种是人工约定,表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说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公式,就是人为规定的,以热效应来衡量的;

还有一种就是从实验中得出来的,像我们熟悉的牛顿第二定律其实就是实验和理论推演相结合得出的公式。从很多次实验中得到一个共性的结论,也就是公式,反过来这个公式又可以适用于符合这种特征的所有现象,可以用公式解所有符合这一个类型的题。

怎么和文科的同学解释这个问题呢?我们在做到政治和语文阅读题目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背一种模板,以后凡是遇到这种类型的题,都要按照模板的要求作答,简答题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这个模板就是一种模型。

思维模型也一样。系统思维里面的“增长极限模型”,符合增长极限模型这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就是,一开始因为某种因素的作用效果显著,结果很快就会进入停滞期,要是继续可能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有某一些不那么显而易见的东西在限制它的效果。增长极限模型的特点是,杠杆点,也就是起重要作用那个点,存在于起抑制作用的那个环节中。你得找到是什么限制了增长,然后再想办法解决。

1 文言文中(识)是什么意思

在文言文中,“识”既可充当实词,又可充当虚词;而且具有“shí”和“zhì”两种读音。由于语义环境不同,其意思也是不相同的。

一、当“识”读“shí”时

1、充当动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本义:知道;懂得。例如:《说文》:识,知也。又如:《诗·大雅·瞻卬》:君子是识。笺:“知也。”再如:《周礼·司刺》:壹宥曰不识。

2) 认识。例如:《孟子·告子上》: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又如:王安石《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再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 赏识。例如:陈寿《三国志》:林识拔同郡王经于民户之中,卒为民士。

4) 感觉;识别;辨别。例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又如:《乐府诗集·陌上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再如: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充当名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见识;知识。例如:苏轼《贾谊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又如:清·刘开《问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再如: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识者固知元政紊驰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2) 佛教用语。思维、认识、判断等精神活动的主体。例如:识神(心识,心灵)

3) 相知的朋友。例如:唐·刘禹锡《元日感怀》:例如: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4) 思想或意识。例如:颜延年《五君咏》: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又如:识想(思想;意念)

5) 姓

3、充当副词时,其意思如下:

通“适”,刚才。例如:《左传·成公十六年》:识见不谷而趋(刚才看见我却很快躲开了)。

二、当“识”读“zhì”时

1、充当名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旗帜,后作“帜”。例如《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2)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例如:《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

3) 通“帜”,标记。例如:《宝刀赋序》:以龙熊鸟雀为识。

2、充当动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加上标记。后作“志”。例如:《金史》:识以柳枝,命本部涉济。

2) 通“志”,记住。例如:《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又如:《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再如:《史记·孝武纪》:文镂无款哀。

2 “见”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

动 (会意。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

本义:看见,看到) 同本义〖see;catchsightof〗 见,视也。——《说文》 未见君子。

——《诗·周南·汝坟》 利见大人。——《易·乾》 见龙在田。

——《易·乾》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

——《韩非子·主道》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见两小儿辩斗。

——《列子·汤问》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虎见之。

——唐·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里寻常见。——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又如:见雌雄(看到结果);见人(见证人);见喜(出痘疹的忌讳说法);见不过(看不惯;见不得);见头知尾(比喻聪明透顶) 进见;会见〖meet;callon〗 往见楚王。

——晋·干宝《搜神记》 见蔡桓公。——《韩非子·喻老》 扁鹊复见。

正见清河。——《世说新语·自新》 又如:见驾(参见皇帝);见面挂脚(古时风俗新娘拜见公婆和诸姑姊妹时,所奉上作为见面礼的刺绣鞋面);见礼(朝见之礼) 遇到;碰见〖eintocontacith;beexposedto〗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

——《左传·桓公元年》 又如:这种药怕见光;见齿(露齿而笑);见顾(光顾);见难(遇到危难);见礼(受到礼遇) 指死——主要用于口语中〖kick〗。如:见阎王 听到〖listen〗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东揖山东隆准公。

——李白《梁甫吟》 又如:见说(听说);见话(听说,听讲) 观察;知道;了解〖observe;know〗 道在不可见。——《韩非子·主道》 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官。

——李贺《感讽》 又如:见几(明察事物细微的倾向);见知(知道);见便(识相;知趣) 比试;较量〖match〗。如:见高低;见阵(交战,对阵);见仗(交战) 见 见 jiàn 名 看法,见解〖opinion〗 敢陈愚见。

——《晋书·王浑传》 又如:依我之见;政见;我见;各抒己见;各执己见;固执己见;主见 见识〖view〗。如:浅见;偏见;见趣(见识情趣);见短(见识短浅) 见 见 jiàn 助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be+过去分词〗 不见保。

——《孟子·梁惠王上》 见犯乃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诚恐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悲独见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见笑于人;见笑于人;见重于当时;见执(被捉拿);见罔(被诬陷枉屈);见害(被害);见款(承蒙款待)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见辱问于长者。

——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见告;见示;见教 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如:碰见;闻见;听见 见 见 jiàn 形 现有的〖available〗。

如:见力(现有的兵力);见子(现有的儿子);见兵(现有的士兵);见卒(现有的士卒) 明显的〖visible〗。如:见证;见人(证人) [方言]∶每〖every〗 贤弟若如此,见常也显你的好处。

——《水浒传》 又如:见常(平常);见年(每年);见天见地(每天);见天见晚(每日每夜) 另见xiàn。

3 文言文中的知道在现代文中是什么意思

1 谓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管子·戒》:“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八阵》:“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

宋 苏辙 《答徐州教授李昭玘书》:“夫古之所谓知道者,富贵不能*,贫贱不能忧。” 清 周树槐 《宋景公论》:“ 宋景公 其知道乎?知道者,知天者也。”

2 认识道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娥 语曰:‘ 伯文 ,我一日误为所召,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唐 杨汝士 《建节后偶作》诗:“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朱子语类》卷三三:“某自十五六时,闻人说这道理,知道如此好,但今日方识得。”

明 冯惟敏 《一枝花·对驴弹琴》曲:“不遇着 子期 ,谁知道品题,俺索把三尺丝桐收拾起。” 巴金 《灭亡》第六章:“但这一次他却皱着眉头,没有笑容,也不开口,好像他有什么心事一样,这是 李静淑 一看便知道的。”

4 公文用语。犹知悉。

多见于诏令。 明 张居正 《奉谕还朝疏》:“奉圣旨……知卿已在途,朕心慰悦。

炎天远道,宜慎加调摄,用副眷怀,便从容些行不妨。吏部知道。”

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公(袁可立)三疏力辞,准免本身纶诰。旨云:‘屡辞殿功加衔,特准所请,以成清尚。

奏内被挫颠末,知道了。’”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九:“ 康熙间, 台湾 蠢动, 闽省 警报到日, 仁圣 正率诸皇子在 畅春园 习射,谕令该部知道。”

5 犹厉害。 《红楼梦》第九回:“ 金荣 如此欺负 秦钟 ,连你们的爷 寳玉 都干连在内,不给他个知道,下次越发狂纵。”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九:“末后,一个妇人从人丛中挤出,向一个高汉子说道:‘算了罢! 张哥 ,给他们一个知道就是了。

4 文言文中的 是 什么意思

“是”在古文中有如下几种解释:

①正确,与“非”相对。陶渊时《归去来辞》:“今是而昨非。”

②认为正确。《墨子尚同上》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③表示肯定判断。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

④指示代词。此,这。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清方苞《狱中杂记》:“是疾易传染。”

⑤动词,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强调宾语《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

是寡人之过中是指示代词应该翻译成这而不是这是把是翻译成这是是一个典型的根据翻译而得的一个错误,有些时候翻译句子而得的并不能从中直接提取单字,但绝大部分时候是可以的

  一、中国人传统的二维思维模式

  大凡中国人都生活在传统二维思维空间里,传统的思维模式又来自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几乎一生不变的以土地为核心的生存、生活环境导致他们实际看到的世界就是那么的单纯而狭隘,以致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定式中只有两个问题,也只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我多大了?二是我该做什么?

  把它化成二维空间就是横轴是“时间”,竖轴则是“想法”,时间是以我的年龄为标准,想法当然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我的年龄”与“我的想法”就构成了传统中的中国人二维思维的基本单元,这种思维模式象遗传基因一样,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信念、行为以及由此而构成的生活方式。

  世界是立体的、空间是多维的,如此以平面的二维思维模式生活在立体的多维空间里,这种思维模式是显得多么的贫乏、无力并特别容易受伤害。中国人往往是因为思维模式的简单而被别人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和中国人在一起是,与外国人在一起更是。性格与性格的冲突、文化与文化、文明与文明的冲突根深蒂固的原因就来自于历经千年沉淀于人们心中的思维模式。传统的思维在现代社会中,都要承受一次又一次新资讯的冲击,一次又一次被抛弃、被遗弃的失败打击中,在一次又一次不堪忍受的痛中回归心灵的复苏,痛苦的反思中重新为自己的生命定位、定向,让自己的思维再生新枝。

  在二维思维向立体思维演变的过程中,面对的不仅仅是痛,而是恐惧一种面临死的恐惧,就正如果把一个地上的人扔到空中的恐惧是一样,但是人如果不被一次次地抛向空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平面思维模式,想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又几乎是不可能的。把现实的空间模式变成自己的思维模式,绝非一日之功,不知从何时起“农民”这个词沦为了贬低别人名词了,变成骂人的话了,虽说与现代文明的要求不符合,但也是有着深层层次的社会原因的。我是中国典型的农民后代,但是在我与现在大学生、研究生、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交往中,也经常去听国内专家、学者的课,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就是我最喜欢的节目,对他们渊博的学识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我在感受他们的学问的同时,我惊讶地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用她们父母的大脑在思考,就是说如果把他们获得的知识、学识、见识装到他们父母的大脑里,结果是一样的。那种顽固的二维思维模式在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尤如漂荡在汪洋大海中的一叶片舟,怎么也走不远、攀不高。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人有幸被抛到空中的还是少数,大部分人是不敢也没有勇气被抛到半空中,当然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或企业主首先是一群被抛到半空中的人。

  二、二维思维与现实生活

  这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可能会更容易表述清楚。

  在深圳有很多热情的创业者,因为市场和资金的压力,往往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加工、销售或服务,在来咨询的朋友中,时间长的可能是一年左右时间合作就告破裂,短的仅仅一、二个月,本来很好的朋友最后都成了冤家仇人。原因很简单,赚钱的想法都是一致的,但是花钱的想法不一致,在创办企业时,对一年内能赚到多少钱,个个都算的比较明白,而对企业投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尤其是不可预见的费用,根本就没有考虑,更谈不到预算和授权了,其结果负责主持日常经营活动的那一位,最后做什么都是错的,怎么做都是错的,因为没有标准和明确的授权,谁也没想到赚钱还要花那么多的钱。

  比如有一个朋友与她的朋友合开美容店,从开张那一天起,股东们就都不乐意了,因为开业典礼花费二万多元,结果开业一个月就打电话给我,说股东间已经闹得不行了。

  还有一个企业,是生产加工型的,也是几位有业务朋友聘请一位管理者共同开办的,结果最后是只见生产不见利润,最后这位管理者居然携款消失了。原因也是出在股东之间的矛盾上,最后管理者眼看着企业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就寻机携款消失,先把自己“该”得的那部分拿到手。股东们赚钱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就是想了想而已,根本没有任何的行动和措施,甚至连会计都没有。

  也许这些都属于虾兵蟹将式的企业,下面来看一下所谓的大企业。2002年我担任一家年营业额十多亿的企业法律顾问,老总要求我每周列席他们的管理层例会。深入了解以后我才知道,这是一家100%的家长式专制的企业,老总甚至连装修办公室用什么样的瓷砖、开关都要亲自过问,而他们所从事的销售业务是一车皮的货总值120万元左右,利润只有2万元不到,因为我在银行从事过两年多的法规工作,知道其企业面临的风险比银行业务还要大,银行有那么严格的流程还风险不断。于是我就建议他尽快引进流程管理,并专门请了一位做业务流程的朋友去他们公司,结果搞得不欢而散,他们以为我是在和别人谋取他们的不当利益了。结果我这个顾问也没法再做下去了,这也是我在推销风险管理过程中撞得最大的一次墙,由此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企业主们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外人介入他们的权力领地,他们总象公狮一样在捍卫着自己的权利领地,任何人不能越雷池半步。

  还有一家企业,是由国企改制成民企的工程公司,公司的资质与品牌都是国内一流的,仅这个品牌一年就能带来三、五亿的工程,但是由于新的企业主是包工头出身的,根本不懂得品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更要命的是,在花费区区数百万元就得到了无形资产上亿的企业后,几乎把所有的人都当成了公司的敌人,公司重要的岗位和部门全都用了几乎经营管理一窍不通的家里人在管理,他们之所以要请律师,是因为谁侵犯了他的利益就想抓谁,要把谁搞到牢里去,结果企业内外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一塌糊涂。因为不相信外人,所以根本无法进行与其规模和品牌想适应的经营管理,优秀的人才来了就走。因为我们是朋友,我只能直言相告,你的企业正在慢性自杀,一步步地走向你们为自己挖好的坟墓,除非你自己改变,否则别人帮不了你。当然我也帮不了他。

  这就是严峻而残酷的现实、现实的残酷,奇怪吗?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社会在变、环境在变、世界在变、市场天天都在变,可我们的思维模式没有变。更深层面的是从来就没有人告诉我们存在着什么问题,告诉我们的思维模式要改变、如何去改变。一切都需要每一个人在社会的大风大浪的摔打、磨练、洗礼中自悟自变,变得快的发展的快,变的慢的发展慢,没有改变的就只能以最辛苦的生活方式生存于现代的都市社会中。

  我们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她们想的是“我要挣钱”、“我应该挣大钱”,我该怎么挣钱,该去哪里挣钱,怎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挣到钱、挣到大钱,而不从我能为社会创造什么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去考虑,把自己的企业、公司、甚至员工都当成了赚钱的机器。当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总以猎食者的面目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所有的人第一反映就是警惕,除非必须否则都会远远地躲着你。余下的就只有猎食者与猎食者的交易,这正如狼与狼的交易总是以牺牲“羊”为代价,在创造社会效益和价值的同时又是以牺牲社会公共的利益、公众的利益,员工的利益、国家的税收等等为代价。这样的企业到底能走多远,能不让人担心吗?

  三、传统思维模式下的中国的民营企业

  上面说了这么多的话就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话题,现代的中国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业,过上自由、健康、幸福、快乐的生活,必须超越传统的在二维的平面思维,把它变成立体思维,加上一根轴,再加上一根轴。如果让自己的思维模式立于爱因斯坦相对论中,那就是一种最完美的意识境界了。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首先需要加上的一维是“人”,不过这个人不仅仅是你自己,而是自己和别人的统一,能把自己的利益、别人的利益,自己的想法、别人的想法融为一体,我即人人,人人即我。如此一个稳定的立体三维空间就形成了,时间、想法、人(把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人当成一个人)。

  以人为本,这正是现代社会文明的福音,我们不过是要把这个信号刻录到我们的脑海里,思维的模式中,当你想什么做什么的时候都考虑到别人的想法和做法,这就具备一个好人的基本素质,但也仅仅是一个好人而已,如果要让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还得加上一维。那就是做人的高度,简称为“高度”,所谓的高度就是一个人对环境的影响力,能影响多少人来和你一起做好人。

  如此的四维空间,核心只有一个字“变”,即随着时间在变,想法在变、对人的认识和态度在变、同时生命的高度也在变。这不是什么发明,是本来就已经存在的模式,古今中外的伟人,在创造有限的生命历程中的都自觉地把被动地“变”变为主动地“变”,在不断的自我变革中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综上,人生四维模式其实就是四变,其中:

  1、 永恒的时间是每个人最有限的资源

  时间永远都在变、年龄总是随着时间在变,这是谁都无法克服与改变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人一生要做的事就是充分利用好自己生命中宝贵的时间资源,人一生能用来创业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而必须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目标,在年富力强时找到自己的使命和事业目标。

  2、一切从改变想法开始

  中国最不愿意改变的是自己的想法,总是执着于自己的想法,把想法当作意愿,不愿意改变。所谓的想法仅仅意味着我要什么,不是意愿,真正的意愿是一个人自觉地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付出代价的决定和决心,所以想法变成意愿才有价值和意义。传统的二维思维模式,最害怕改变自己的脑子,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洗脑子”,现在是谈“洗”色变。但是世界在变、环境在变、别人在变、市场在变,机会稍纵即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不换脑子就一定会换人,机会一定会另谋主人。

  现在民营企业主们,对企业的管理基本还停留在家长式的独裁专制上,对内总是以“王者”和姿态出现在员工面前,而事实上一个公司如果一切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小打小闹无所谓,一旦做大非死不可。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中国和私企的治理结构象一座座坟莹》和《有钱人的四种典型的死法》。

  3、人人即我、我即人人

  所谓人的改变就是改变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找适合的人一起共同成长、学习、合作、创业。

  中国人在传统思维空间中是没有别人的,因为根源在于贫瘠土地与微薄的收成,任何人的介入都会成为威胁和负担,所以中国人总是拒绝与别人合作,即使是好心帮助都没有勇气接受。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在中国的律师业中表现的尤为强烈和明显,中国的律师大多至今还停留在一人一天下的格局上,严重制约了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外大都还能做到风度翩翩,因为中国人大都把面子放在第一,但只要他一回到自己的企业,立即就会变得象一只刚下过崽的母老虎,尤其是对身边工作的外人,没有充分的信任,也不会有充分的授权,这样的企业必然会缺乏活力和远景。

  一个企业的成长其实是一群人共同成长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共同学习、合作、创业的过程。

  4、高度决定一切

  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又对环境产生影响,人类生活的环境既是地理的也是人文的,对现代人来说更多的还是人文的。提高生命的高度就要改善环境的品质,个人可以通过改变地理环境来改变人文环境,也可以在原有的环境中重新选择成长的团队,重新选择共同成长的人来实现。总之,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就得去选择怎么样的环境,去选择怎么样的成长伙伴,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团队。在这个成长的团队中“明灯”是起关键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就是对自己的企业由始及终的在一个行业中的定位,你要做成怎么样的企业。这盏明灯来自于创业之初的上下求索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会站得最高、看得最远。反过来也才能去影响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吸引更多的人,并逐步成为区域、行业、专业的顶尖人物,成为一个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小器之王梁伯强的创业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见笔者《“小器之王”:中国民企创业的标准版》一文)。这就是高度,中国大多的企业主,几乎都在重复着掘地找天、瓶中寻海的故事,不知道培养和整合环境的资源,是一群总在被环境影响的人,经常会走着走着就找不着路的人,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没有高度。

  一个没有高度的企业永远是一个没有力量的企业。

今天一提到“中庸”很多人的理解都是“平庸、折中、调和”,这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错,中庸的确有“平庸、折中、调和”的含意,但这些绝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则《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为经典了。

在儒家看来“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证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中庸”由孔子首创,再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展,终于成为一套儒家的处世规范。但如果单纯从“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中”在先秦古籍中常见的字义有三,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合乎一定的标准,用作动词;三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如今很多人之所以会把“中庸”理解为折中主义或调和主义,就是仅仅把“中庸”的“中”字简单地理解为“中”的第一种含义,故而造成对“中庸”的屈解,其实,“中庸”的“中”与上述三种含义都有关系,只有把这三方面的意思贯通了理解,才能弄清“中庸”的完整含义。

“中庸”里的“中”首先是“适宜、合适、合乎一定的标准”的动词含义。这个含义我们今天也在用,读作zhòng,如“你这话很中听”的中就是这个含义。在儒家典籍中,如:“孔子曰:‘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指乎’”,《孟子尽心下》这里的“中”就是适宜、符合的意思,《礼记·中庸》说圣人“从容中道”,《大戴礼记·保傅》说:“化与心成,故中道者性”,所有这些“中道”都是中于道,合于道的意思,和折中调和、中间道路,没有直接联系。那么,儒家的“中道”究意是指“中”什么“道”呢?这个“道”就是“礼”,儒家所谓的“中庸”应该首先指的是适宜,符合“礼”的行为,“庸”在这里做用、讲,“中庸”的含义就是使自己的行为为适宜、符合实用。也就是符合“礼”。在《礼记·仲尼燕居》中:“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道……子贡越庸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由此可见孔子所谓“中”是以“礼”的要求为标准的。

随着“中礼”的深入,“中庸”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如《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这里“中”就已常常用业指人的内心世界,如《礼记·乐记》所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左传》中所谓“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在《中庸》所以用“中”本指含而未发的喜怒哀乐之情是为了说明:礼是道德准则,是根源于人的含而未发的内心的。

由此一来,“中”就把内外贯通起来了,一方面“中”是内在的指人内心的某种状态,也即含而未发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中”又是外在的,也即表现于外部行为上的“中道”,合于礼,内心的“中”是行为“中道”的前提,而行为的“中道”则是内心之“中”的结果。

《中庸》一文的主要内容正是通过反复强调这种内外的关系本阐明中庸之道的,《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忠”也就是要存养省察内心之“中”,“恕”则是要长而为解在道德行为的“中道”,《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内省不疚,无恶于志”,达到内心的“诚”即含而未发的“中”,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暗然而彰”,渐渐外化为行动上的“中道”。内心的“中”与外部行为的“中道”统一,《中庸》称之为“合内外之道”,“致中和”不仅能使君臣父子各处其位,而且可以参天地之造化,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

当然,“中庸”的“中”还有中间、中等的意思,如“执两用中”的“中”,儒家通常反对走极端,在对立的两极这间寻求比较适中的解决方案,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既不要太“进”也不要太“退”,既要“尊贤”又要“容众”,既要“致广大”又要“极精微”,可以“乐”但不能“*”,可以“哀”但不能“伤”,可以“怨”但不能“怒”,这些都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方法。

但,这样一种适中之所以被采用,不是因为它处于两极的中间,而是因为它合于内心之“中”和外在之“道”的标准,虽然处于两极之间的选择通常是比较正确的,但绝不能说凡是处于两极之间的选择都是正确的,正确与否不是由其中间性决定,而且由是否“中道”来决定的。

总的来说,所谓“中庸”,就是要以人的内在要求(人性、本心)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在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中寻求“中道”,也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在环境与条件下,得到最适宜的、最恰当的、无过与不及的表达与实现。这也就是《中庸》所谓“致中和”、“合内外之道”。如果人们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处地这样做,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因为中庸所要坚持的是合于内在尺度和外在要求的正确道路。因此,坚持“中庸”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要比不负责任地唱一点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极端的调子难得多。荀子曾说:“天下有中,敢直其身”《荀子·性恶》可见要做到“中”。并不象做个和事佬那样轻而易举,需要的倒是胆量和勇气。《中庸》所说的“中立不倚”,也决不是一种保持中立的骑墙派主张,而是儒家所标举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君子节操。这一点联系《中庸》上下文就可以明显看出:“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可见“中立不倚”就是说“中”的道德信念和准则一旦确立,就永不偏离,无论治世乱世、有道无道,君子都要坚守信念,保持节操,“至死不变”。孔子提倡“死守善道”,说“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子罕》曾子说:“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

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荀子说:“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荀子·性恶》)《礼记·儒行》说:“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坚持“中立不倚”,不调和,不妥协,正是儒家一贯的优良传统。

总之,“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学说,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以达到“和”的大功用;而“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追求中常之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不走极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稳健笃实的民族性格。对我们几千年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十大古书都是些什么

1、《论语》《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