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好多很有疗效的秘方你怎么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中医有好多很有疗效的秘方你怎么看?,第1张

从小学起就开始踢足球,后面进了大学以后踢过飞利浦大学生联赛(暴露年龄了)、李宁杯大学生联赛。我们学校在湖北,但是没有体育专业生,是传统学生组强队,训练很辛苦,强度跟专业队没差别。但是我们是普通学生,身体素质也是比普通人稍好而已,这样大运动量加上在人工草坪上练,成绩是出来了,但是后面70%队友都有伤。我在大三时候就确诊有髌腱炎,两个膝盖严重伤病,在武汉体院校医院都看过,针灸、打针无数,十多年来光买药、护具的钱就好几万了。

后来到了深圳,因为喜欢踢球,所以带伤踢,一直不停,本来也是对它不报希望了。有个朋友在一个中医那里治好了,也是髌骨的问题,推荐我去。去了以后,医生检查以后,就说不是大病,是筋的问题,就坚持去推拿。第一次去的时候,走路都走不动,一拐一瘸,两个膝盖很硬,后来按了几次后按开了,整个膝盖就舒服多了,也不会有咔咔响的声音,恢复了5成,至少我下雨时候不会疼了。

按摩一共六次,第六次的时候,医生给了我一小瓶药水,还教了怎么用,告诉我前面我朋友也是用了这个药水才好的(他现在可以正常踢球了,那个时候伤的很重,走路都有困难)。我就随便调侃说你这个药水是神药啊,可以搞个专利的。他不无遗憾的说:这个药,估计现在都没有了,我家里就剩一点了,因为你跟XX医生是朋友,跟你聊得来,就送你一点,算大家缘分了,以后其他病人我不送了,自己用。我就说:这个药水很难做么?他回答:这个药水,是我老婆(XXX医生的表妹)3年前去广西一个县里面(横县还是藤县当时听不清楚),偶然机会听说有个老中医有种药酒很好,打听以后就去买了。很贵,一瓶酒1000毫升左右,花了2000多,那个老中医家里也很远,70多岁了,没有孩子,只有几个远房亲戚照顾他,不知道他还在不在?那里也没有电话,如果他不在了,可能这个方子就没哟了。我今年过年回在去看看,这些年靠这个药,最少治好了20多个病人,都是严重的骨科病,你这个病其实算轻的,你用2个月后就会好。

  我当时感觉非常幸运,连连道谢,也送他点礼物。(医生治病如果不给钱,病人的病也很难好,这个是我们这里的规矩,估计也是医药界的规矩吧),这个药水一直在用,伤情已经恢复了75%,实际上比我在读书时候的状态还好,已经不疼了。

故事2:

我妈妈从93年起,就被误诊有肝炎,然后吃了十多年的肝病的中草药。我妈是中医院毕业的,懂医术,加上其他人给的方子(确实是好方子,治好了不少人),吃的方子是没问题的,但是因为你其实没病啊,所以这个药反而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02年我爸带她去医科大检查,结果大吃一惊,我妈都傻了,医生说你肝病早好了,或者以前根本没有,现在主要是胃窦炎,然后你这些年吃药太多,肝现在负担重,反正有炎症,你停了药就好了。后面停了药,人反而好了,但是就有了胃病。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机缘巧合,也让她治好了胃病。

后面我也就这个事情说过我妈,为什么不多去复诊,然后这些年为什么不去检查?早检查其实可以避免这个乌龙的。后来我爸说,当时广西很多地方流行肝炎,当时你妈工作单位好几个甲肝乙肝的,他们一起外出吃过饭,所以当时就怀疑有这个病。后来去县医院检查,果然是呈阳性的,就验证了我们的怀疑。。。,这个不多表了,以前医学检查落后,现在发达了,大家有病还是多检查,不要乱吃药,我妈妈懂医学治肝炎倒是有几手,但是她自己不去检查,是最大的错误,一生的教训。

人有什么病,他自己就会想法去治。就像我有膝盖伤病,我就一直攒钱要去做手术(跟电视上的球员一样),或者打听哪个医院骨科好。我妈妈就天天打听哪里有胃病的方子,她还是很相信中医的,西医的药她吃太多了,胃bi治 四大叔之流的,我们家的纸盒都可以卖好多钱,她就说这个药刚刚吃的时候可以,后面其实不治本。

终于有一天,她从一个壮医那里得了方子,具体细节她没有说,只是说那个人也是说了四个字:机缘巧合。。(这些神医、秘方的人都喜欢神神叨叨的,我刚刚开始还这样说,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也才理解,因为这个东西其实非常珍贵,可能是祖传很多代,经过很多人验证的灵验的东西)。然后回来就去找药了,那段时间我不在老家,爸爸电话里面说:那个方子吃了几次了,妈妈的病好了很多,但是头痛的是,好几种草药只在我们老家深山有,而且长的慢,非常难找。因为长的慢,收的人少,也没药农愿意种。今年春节的时候,妈妈很高兴的告诉我,病好了,原来不能吃辣的,现在没有忌口。就是吃饭的时候,我还是劝她少吃点。然后我舅妈的胃炎,也是被我妈治好了。包括以前采药认识的几个家里很穷的老人,他们也有胃病,各种各样的胃病,都来找我们拿药,也都治好了。

故事3:

其实我家认识有医术的人还真不少,有户人家有白发转黑的秘方,也是药酒的,这个事情也就我家和他家至亲知道,后面有亲朋去拿过药,第一次效果不错,变黑了,第二次第三次就差了,感觉药酒变淡了,然后效果就没有了。他家其他药也是这样,但是他孩子的病,同样的药,很快就好了,其他人就不行。

看过以上几个故事以后,大家有什么感觉?

我始终相信中医有他独特的地方,我也不想陷入中医西医谁好这个辩论里面。我从小接触中医,西医是标准化生产人才可以相对快的成才,中医要培养一个好医生真的很难,需要他有对人体经络、中药药性、甚至对易经和宇宙规律有一定理解,中医和西医治疗方式上不同,仅此而已。

为什么那么多中医秘方没有流传下来?有几个原因:

1没有人去收集整理这些方子,民间流传下来的方子非常多,我们就谈谈疑难杂症的方子吧,去过广西很多县城,每个县城这样的奇方起码有1-2个,整个广西就有几十个。但是目前真正能流传保存下来的,不到一半,随着老中医人身老去,这些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就跟他们一起故去了。我了解到没有人在做收集整理这个工作,中医学院医科大都没有认真在做这个事情。

2没有人知道谁有这个方子。真正有用的方子,不在大药铺,而是在民间。这个是最神秘也是最核心的地方,很多好的药方,只被老中医本人拥有,而且只针对最最亲密的人,或者很小的圈子里面使用,外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事情。比如故事3,他家的药方,只给至亲用,外人拿的效果就不好。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啊,你是一个中国人就懂的!!

3需要有人去验证优化。中医的药方是根据不同人情况变化的,所谓很多秘方,也有的是糟粕,因为古人有的东西的认识是迷信的,或者干脆就是错的。今人继承了药方,不去整理验证和优化,就没有好效果,没效果,大众怎么信你?年纪大的中医不去做这个工作,以后年轻人也不会去做,更不知道怎么做。

中医现在信的人也开始多了,深圳这里的中医馆,比广西很多地方都多。我们家那里的中医,属于壮医,是中医的一个流派吧,壮医有很多瑰宝,但是现在日渐式微,大家总以为是边边角角的东西,或者冠以偏方的名称。虽然轮不到我等操心,,偶然想起,也是很难过。

脉因证治诸说 夫阴阳升降,则荣卫流通;气逆而隔,则留结为痈。胃脘痈者,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胃,故胃脉沉细。以阳气不得下通,故颈人迎甚盛,令人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或咳或呕,或唾脓血。观伏梁之病,亦有侠胃脘内痈者,以其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故也。(《圣济》)

诸书少论此病,惟孙真人言此(按:《千金》别无其说,盖是误忆),后学以此论乃胃热为邪治之(按:《外科集验方》作治法亦与肠痈颇同),初以疏利为先,以消毒托里退胃热,此为良法。不识病者,误人不浅,可不慎之。(《奇效》)

仲景云: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不言痈之所在而言呕脓者,以其但呕而不咳,知非肺痈而为胃脘痈明矣。《内经》曰: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痈。胃脘属阳明,阳明气逆,故脓不自咳出而从呕出,脓亦不似肺痈之如米粥者,此出自胃脘,从湿化而聚结成脓,有结痰如蚬肉也。谓不可治呕,言不得用辛香温胃止呕之剂,以脓之淤浊,熏蒸谷气故呕,若脓出则呕自愈,夫痈之在胃脘之上者则然。若过乎中,在膈之下,则脓从大便而出,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大黄牡丹汤、凉膈散选用。若脓自上而吐,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射干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忍冬、连翘,皆因势利导之法也。脓稀呕止后,用太乙膏(宜参《肺痈》)作丸服,虚人宜八珍加黄、忍冬、连翘之类调补之。凡舌胎经久不退,色黑垢腻,口中作甜,臭气秽浊,即是胃脘发痈之候,明眼辨之,毋俟痈成而致莫救也。(《医通》)

胃脘痈则有虚实二种:其实者易消,若作脓,必大吐脓血而愈;惟虚症则多不治。先胃中痛胀,久而心下渐高,其坚如石,或有寒热,饮食不进,按之尤痛,形体枯瘦,此乃思虑伤脾之症,不待痈成即死。故凡腹中有一定痛处,恶寒倦卧,不能食者,皆当审察,防成内痈。甚毋因循求治于不明之人,以至久而脓溃,自伤其生也。(《源流论》)

胃痈,胃阳遏抑病也。(原此下引《圣济》)若脉洪数,脓已成也,急用排脓之剂。脉迟紧,属瘀血也,急当议下。否则毒气内攻,肠胃并腐,其害不小。但此症又不比肺痈之可认,苟不呕脓血,未免他误矣,疡医可不知方脉之理乎。据此则知胃痈之症,端由胃阳之遏。然其所以致遏,实又有因,不但寒也。必其人先有饮食积聚,或好饮醇醪,或喜食煎 ,一种热毒之气,累积于中,又或七情之火,郁结日久,复感风寒,使热毒之气,填塞胃脘。胃中清气下陷,故胃脉沉细,惟为风寒所隔,故人迎紧盛也。若有此二脉,非胃痈而何。然症之成也必以渐,而治之之法亦不可混施。(《尊生书》)

胃痈亦生腹内,痛在心下脐上。其有红肿见于胸下者,此躯廓之伏梁痈,非胃痈也。肠痈痛在下腹左右少腹间,以此为异云云。凡内痈脓未成,皆宜从清导之。已成脓者,必溃脓。胃痈之脓,有呕退场门者,有下溃于肛者。(《医级》)

治验 江应宿治上舍汪中宇,患喉肿不进饮食,腹中不饥,但日饮清茶数盏,召余视之。诊得气口紧数,此胃痈也。脓已成,宜引下行。投以凉膈散,稍稍利一、二度,次早吐脓血,再服射干汤一剂,即知饿索饮食,六剂全愈。(《类案》)

石顽治谈仲安,体肥善饮,初夏患壮热呕逆,胸膈左畔隐痛,手不可拊,便溺涩数,舌上胎滑,食后痛,呕稠痰,渐见血水,脉来涩涩不调。与凉膈散加石斛、连翘,下稠腻颇多。先是疡医作肺痈治不效,予曰:肺痈必咳嗽,吐腥秽痰。此但呕不嗽,洵为胃病无疑。下后四、五日,复呕如前,再以小剂调之,三下而势甫平,复以保元苓橘平调,二十日而痊。先时有李姓者患此,专以清热豁痰解毒为务,直至膈畔溃腐,脓水淋漓,缠绵匝月而毙。良因见机不早,直至败坏,悔无及矣。(《医通》)

治方 治热聚胃脘,留结为痈,连翘升麻汤方。(《圣济》)(按:即五香连翘汤。)

治胃腑实热,留结为痈,阳气不得下,胃脉沉细者,犀角汤方。

犀角(镑) 栀子仁 赤芍药 赤茯苓(去黑皮) 黄芩(去黑心) 射干(去毛) 大黄(锉炒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蜜一匙搅匀,再煎一两沸,食后温服。(同上)

治荣卫不流,热聚胃口,血肉腐坏,胃脘成痈,射干汤方。

射干(去毛) 栀子仁 赤茯苓(去黑皮) 升麻(各一两) 赤芍药 白术(各一两半)

上六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三沸,温服不拘时候,日二服。

俗话说:“学医难,学中医尤难。”故元代著名医家正好古写了本书,名叫《此事难知》。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清代名医陈修园另写了本书,书名却叫《医学实在易》,这就说明,当您掌握了学习中医的诀窍,再难的事情也能变得容易起来。例如,中医的方剂多得难以计数,一本宋代的《太平圣惠方》,载方一万六千八,《圣济总录》载方将近二万,明代《普济方》,广搜博采,载方更是惊人,竟达61139首,可是哪位医生能把这些方子哪怕都用上一次呢真是“千方易得,一效难求”。而历史恰恰相反,有不少著名医生,是靠一二个方子声振四海的,如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就是靠一个补中益气汤树起了补土派之旗帜;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因善用熟地,被人颂称为“张熟地”。正是以上事实的启示,本书作者根据几十年的教学、临床体会,筛选出了八个最有效、最常用的方剂,即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龙胆泻肝汤、乌梅丸、阳和汤、六味地黄丸、血府逐瘀汤、温胆汤。作者认为,如果将这八个方子加减用活用神了,当个中级水平的中医师绝对绰绰有余,故将此书命名为《神奇的中医八大名方》。

斑秃是秃发(脱发)的一种,俗称“鬼剃头”。中医古籍中曾有油风、毛拔、发落、发坠、鬼添头的称谓。

秃发有斑秃、全秃、普秃三种。它们的病因及治疗大致相同,只是临床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

治疗

斑秃的治疗可用内服药、外用药和饮食疗法。

[西医治疗]

治疗首先要根据秃发的面积,如果面积小,只用局部用药,局部外用激素类药水,或鲜姜汁,刺激毛囊生长,一般3-6个月可以长出毛发;如果面积较大,可以口服激素,强的松15-30mg每天,逐渐减量,一般2个月内毛发生长,但由于此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医生指导下服用。此外多种维生素和一些中药如何首乌片等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中医治疗]

中医对秃发早有认识,有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荣原因与肾虚、血虚有关。近年来并有血瘀学说,故大凡秃法治疗以补肾、养血、活血为主。其中医分行大致有心脾气虚型、肝肾不足型、肝郁血瘀型、气血两虚型。患者可由医生辩证以养血补血、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养阴凉血、疏肝理气、固涩通络等方论治。

(1)养血补血方:如神应养真丹加减,由地熟、当归、女贞子、菟丝子、羌活等养血,补肾、去风药物组成。少数服药后如觉咽口干等反应者,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胆草泻肝丸。

(2)滋补肝肾方:熟地、当归、巴戟肉、肉苁蓉、熟女贞、桑椹子、羌活、赤勺、白勺、丹参各12克,川芎、荆芥各10克,对青少年病程短、脱发区少者效果尤佳。

(3) 健脾益气方:

(a)以异功散为主、同时配以黄芪30-60克,党参12-15克,白术、茯苓9-12克,陈皮6克,甘草12克。

(b)红参20克,黄芪50克,白勺30克,白术45克,灸甘草20克,肉桂30克,大枣20枚,加减共研细末,蜜蜂500克,炼蜜丸,每丸10克,含生药38克,日服三次,每次一丸

(4)养阴凉血方:生地、女贞子、泽泻、山楂、黄岑、白芷、桑叶各9克,首乌、旱莲草各24克,龙胆草、黄柏各6克,丹皮12克。

(5)疏肝理气方:方如小柴胡汤治疗斑秃,日本亦有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本病的报道,疗效满意,特别对那些与神经因素有关的斑秃患者效尤佳

(6) 固饰通络方:如桂枝、龙骨、牡蛎、赤勺、甘草、女贞子、旱莲草、五味子等

内用药 补骨脂制剂"制斑素",5毫升,肌注,1日1次,连续数月;首乌针剂注射或冲剂口服;黄芪当归针剂注射;乌须生发丸内服;金锁固精丸口服;七宝美髯丹,1日2次,每次1丸;六味地黄丸,1日2次,每次1丸;肾气丸或八珍丸,1日2次,每次1丸;神应养珍丹,6克, 1日2次;何首乌15克,枸杞子15克,当归15克,生侧柏叶30克,水煎服。

外用药 鲜生姜搓擦;虫草100克加白酒400克,浸泡1周后外搽;制首乌10克,川椒5克, 白酒250克,泡后搽,1日3次。

食疗法 生姜切片,搓擦脱发处皮肤,每日1~2次,每次4~5分钟,使头皮发热,连续使用至新发长出为止;辣椒油擦患处,一日数次,可促使毛发再生;桑白皮150克,煎汤去渣,浓缩后装入瓶中,外涂脱发处,每日数次;黑芝麻炒焦研末,猪油调拌,取擦患处;75%的酒精30毫升,浸入蜈蚣1条,7天后取擦患处,隔日1次。也可取辣椒粉15克,水杨酸10克,碎斑蝥15克,石炭酸1毫升,蓖麻油10毫升,浸入75%酒精350毫升中,7天后取擦患处;将鳗鲡鱼油加热后涂患处,1日2次,每次3~5分钟,7~10天为一疗程。

[中成药]

⑴十全大补丸,每服10克,每日2次

⑵养血生发丸,每服10克,每日2次

⑶养血生发胶囊,每服4粒,每日2次

⑷首乌片,每服5片,每日3次

⑸当归片,每服5片,每日3次

⑹杞菊地黄丸,每服6克,每日2-3次

⑺养血安神片,每服5片,每日3次

⑻斑秃丸,每服5克,每日3次或9克一丸,每日2次

⑼七宝美鬓丹,每次1丸,每日2次或每次3粒,每日2次

⑽薄盖灵芝片,每日3次。每次4片;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注每日1次

[外用方]

市售的中成药液有:10%斑蟊酊、20%补骨脂酊、25%川椒酊、101毛发再生精、斑秃生发水等。其他方剂:

⑴大蒜外擦:大蒜味辛、性温,又除风、破冷、镇静、止痒等作用,为含硫的植物挥发油,有兴奋神、刺激血液循环及发汗作用。

⑵生姜外擦:生姜含"姜辣素",能兴奋神经,扩张皮肤和粘膜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用鲜生姜榨出汁,用小毛刷蘸姜汁刷秃发处,每日3次。

⑶鲜旱莲草洗净,榨取自然汁,擦患处,每日3-5次。

⑷侧柏叶阴干研末和麻油外擦。

⑸甘油红皮大蒜汁:新鲜红皮大蒜剥后捣碎取汁,以蒜汁、甘油为3:2之量搅拌后外擦脱发处

⑹半夏蘸醋外擦

⑺生川乌粉50克,醋调外擦,每日早晚各1次

⑻柚子核15克,开水浸泡半小时,外擦患处

⑼冬虫夏草30克,入白酒100毫升,浸泡一周,滤过取汁,外擦患处,每日5次

⑽斑槿酒:斑蟊9只,紫槿皮30克,樟脑12克,白酒300毫升,浸泡2周后外擦

⑾斑蟊7克,骨碎补、故子各12克,鲜侧柏叶30克,上四药切碎泡入75%酒精或普通白酒500毫升,一周后外擦

⑿朝天红辣椒、鲜姜块、侧柏叶各15克,泡入白酒一杯中,过一宿后取出绞取药汁和少量白酒,每天早晚擦患处

⒀侧柏液酒:侧柏叶、归尾、菟丝子、生姜各15克,浸白酒(盖过药面),一走后外擦

⒁补骨脂、首乌各30克,菟丝子、百部各15克,浸泡于40度白酒中,一周后取汁外擦患部,早晚各一次

⒂鲜侧柏叶90克,山柰45克,75%酒精700毫克,入瓶浸泡7-10天后,以生姜切面蘸药水,反复用力涂擦

⒃闹羊花21朵,鲜毛姜(骨碎补)手指大一段,切成17片,将以上两药置一中碗中,高粱酒浸入顶,碗口用纸封固,放锅中,隔水蒸一小时左右,每天用药酒擦患处,4-5次,月余可发生。此药有毒,不可入口。

⒄硫磺、雄黄、凤凰衣各15克,炮山甲9克,滑石粉、猪板油各30克,共为细末,板油、猪苦胆汁调药末、捣如泥,用纱布包好,擦抹患处,每日2-3次,连用1-2周。

⒅人参叶、侧柏叶、白藓皮各12克,高粱酒浸泡一周后,外擦患处,每日3次。

⒆补骨脂25克,旱莲草25克,75%酒精200毫升,浸泡一周后外擦,一日数次。

⒇生姜6克,生半夏(研磨)15克,先将生姜擦患处一分钟,稍等,再擦一二分钟,然后用生半夏细末调香油擦之,连续应用,有刺激发生之效

中医有好多很有疗效的秘方你怎么看?

从小学起就开始踢足球,后面进了大学以后踢过飞利浦大学生联赛(暴露年龄了)、李宁杯大学生联赛。我们学校在湖北,但是没有体育专业生,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