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5收藏

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第1张

1、《尚书》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国语》

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的作者,自古存在争议,迄今未有定论。最早提出《国语》作者为左丘明的是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

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后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也记载:“《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

按照他们的说法,左丘明为孔子《春秋》作传后,不幸失明,但他:“雅思未尽……稽其逸文,纂其别说……”根据作传所剩下的材料,又编辑了一本书,即《国语》。班固、李昂等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4、《左传》

《春秋左氏传》(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悼公二十七年)。

5、《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

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扩展资料:

1、《春秋》后世影响

无论从哪方面考量,《春秋》的开创之功都是无可争辩的。

它的编年体例,为史学三大体例之一,“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垂范千秋,继之者众,《资治通鉴》最称出类拔萃。

它的私修性质,打破了官方对史学的垄断,成为诸子百家争鸣的先声。而“二十六史”中,私修者多达三分之一,亦可说是受其引领所致。

它的春秋笔法,姑且不论有多少后人穿凿附会之处,但其本身所彰显的史学精神却勿庸置疑,那便是勇敢无畏,刚直无私。中国史脉能绵延至今而不断,与孔子当初所赋予的那股坚韧之气息息相关。

2、《国语》后世影响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

-尚书

参考资料:

-春秋

参考资料:

-国语

参考资料:

-左传

参考资料:

-战国策

杜预(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晋儒家学者,经学家。

  杜预是司马懿女婿。西晋建立后,曾任河南尹,后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以平定孙吴政权,完成统一大业有功,封为当阳侯。多谋略,明于兴废之道,时人称之为"杜武库"。

  杜预博学多通,颇能锐意典籍研究,自谓有"《左传》癖"。他"大观群典,谓《公羊》,诡辩之言。又非先儒说《左氏》未究丘明意,而横以二传乱之。"对于先儒注释不满,认为未能穷究左丘明意旨。郑玄、服虔、马融、贾逵、郑众等,大多注重《春秋》"三传"比较研究,杂取《公羊》与《毂梁》之义阐释《左传》,被杜预批评是"横以二传乱之"。《左传》原本独立成书,与《公羊传》、《毂梁传》问答式的体裁异趣。杜预专取《左氏传》来阐释孔子《春秋》经,"错综微言,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众家,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至老乃成"(《三国志·魏志,杜畿传》裴注)。

  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的特点.,在于专以《左传》来注解《春秋》。自西汉至西晋初,《左传》一直独立流传,与《春秋》经是分开的两部书。杜预始将"经"文与"传"文合编,以"传"释"经",故称《经传集解》。这样做也有缺陷。《左氏春秋》原是史书,并非专为阐发《春秋》经义而撰写的"传",合二为一,显得勉强,甚至两书编年时间的长短也不同,难以浑然一体。在训诂知识方面,杜预也比不上汉代古文经学家。因此,清代学者批评杜预著作疏于训诂、曲解典章名物、昧于古历天算,以及望文生义的弊病。尽管如此,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杜预著作还算是上乘的作品。至于清代学者指责杜预妄自篡改经典,附加给《左传》五十"凡例",那是推测之词,其实,远在战国末,《左氏春秋》已被解经者加上"凡例"。

  东晋初年,《左传》杜预注与服虔注并立于学官,各置博士员。南北朝时期,南方传习杜注和服注的学者,每每互相揭短,有人贬杜而褒服,有人作《申杜难服》以答之。由于杜注晚出而异古,颇能迎合江左祟尚新风的趋势,所以杜注比服注略盛。北方流行的则是服注,继承了汉末以来的《左传》之学。(参见《魏书·儒林传》)这一时期,《春秋》三传均设博士,通而讲习,《左传》虽以服虔注为主,但杜注也颇为人传习。及至隋朝,杜注盛行,服注渐渐衰微。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重要的艺术设计典籍是《考工记》,它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全书共7100余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反映出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技及工艺水平。此外《考工记》还有数学、地理学、力学、声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春秋是我国古代史书的重要篇章之一,是描述战国时期楚、齐、晋三个国家的重要史书。也被称为春秋经,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之一。该部史书起笔于公元前722年,止于战国末期公元前481年,历时共242年。

春秋的名称来源于《左传》中的一句话“今年春秋,岁在甲子”,秦汉以后,称这部历史资料为《春秋》,借指季节轮回,陈述历史变迁,信息淳留,拥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中国古籍中,是不可或缺的。

春秋塑造了中国历史独特的史学体系和传统。《春秋》从当时的“年,月,日”等具体时间入手,根据史实记录各个重大事件。

细致而犀利地纪录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历史并保留了许多有关中华文化习俗、交通运输、通商关系、物价变化等历史资料,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自五代时期以来,春秋不断被研究和整理,成为中国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

春秋记录了诸侯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历史事件,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气、风俗以及诸侯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对隋唐以来中国领土、历史、文化、民族形成和发展等各个方面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史书中,《春秋》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并通过其叙事和传统价值源远流长。目前世界各地的读者除了研究中国历史的学术圈外,也涵盖汉学、日本学、韩国学、美国学、法国学、东南亚、中亚及印巴等学者。

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

1、《尚书》《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