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改制问题......急,最先答有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王莽改制问题......急,最先答有点!,第1张

问题: 王莽改制问题急

最先答有点! 王莽在改制出现了什么社会危机 在社会方面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每个方面3个thx 社会方面: 1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2而且朝廷朝令夕改,使到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3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及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急剧灭亡。 经济方面: 1改革币制,以金、银、龟、贝、布为货币,共二十八品;又严禁人民自铸私钱。 2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 3又废止奴隶制,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刑罚、礼仪及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政治方面: 1行西周之封建,恢复巡狩之制,并依时举行郊祀等古礼。 2依禹贡分天下为九州,设六服,每服一千八百诸侯,合成万国,又复周礼,恢复百官古时之称谓。 3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

参考: ME!!! 希望可以帮到您LA :]

china10k/trad/history/2/23/23b/23b01/23b0101 新政改革及其失败 王莽篡汉以后,改国号为「新」,并推行一连串备受争议的新政。 王莽的新政改革,有「托古」的理想。他颁布「王田制」,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把奴婢称为「私属」,均不准私人买卖;设五均司市官,管理首都及全国五大都市(洛阳、临淄、邯郸、成都、南阳)市场物价;把煮盐、冶铁、酿酒、铸币、山泽资源、五均赊贷等六种事业收归国营;废除五铢钱,改行各种新币等等。王莽推行改制是为了缓和西汉末的社会危机,以巩固新朝的统治。新政有些措施虽然有利于解决贫富不均,但当时要废除土地私有,严重影响到豪强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加上吏治败坏、操之过急、朝令夕改、金融紊乱、天灾频仍等等原因,改革很快就彻底失败了。 历史上一般「正统论」的学者,往往将王莽篡汉视作大逆不道,并对其改革一概否定。然而,历史上不论是甚么朝代或是多么有才干的人,在推行改革时,往往会遇到令人无法想像的困难。尤其在历代中央集权的王朝之下,中期改革几无成功者,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吏治败坏,病入膏肓」。看完王莽的新政后,相信大家对于「改革」二字,会有一番新的体会。 china10k/Trad/history/2/23/23z/23z03/23z0302 王莽改革 王莽的改革附会《周礼》,故后人称为「托古改制」。改革是全方位的。在政治方面:(1)废王号改为五等爵;(2)改官名,如中央置四辅、三公、九卿、六监等,地方改太守为大尹,县令为县宰等;(3)改地名,如改长安为常安等。 在土地和奴婢等社会方面,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皆不得买卖。凡男口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无田地的按一夫百亩的制度受田。 在经济方面,主要是推行「五均」和「六筦」。此外还屡次改革币制,货币名目繁多,换算极不合理,甚至将早已失去交换价值的龟、贝等也作为货币。由于王莽的改革流弊丛生,加上吏治败坏、豪强反对及社会危机深重等因素,很快便以失败告终。

纵观古代历史中,但凡有大的改革,面对的就必然是非常严峻的形式,像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管仲变法之前的齐国,吴起变法之前的魏国等,无一不是朝政混乱,国内矛盾激化,必须要靠改革来缓和调节不同阶层的矛盾,稳定社会以达到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的目的。王莽做出一系列改革时,面对的也是一个较为严峻复杂的环境,不得已做出一些较为瞩目的措施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当时的士族即统治阶级而服务的。

先看一下王莽的发家史,王莽生于西汉的末期,西汉时期,一直都有外戚干政与大臣专权,再加上许多任君主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以至于年纪轻轻就驾鹤西去。王莽出身士族,是当朝太后的外甥,靠着裙带关系,王莽入朝为官,由于个人能力出众,外戚与权臣在朝堂斗争不断,王莽的官职一路飙升,一直到主政朝廷。最终,达到了一个没人能制衡的地步,逼迫西汉的最后一个孺子婴禅让,自己篡取刘氏江山,建国号为新。虽然朝代换了,但是前朝长期留下来的遗病仍然存在,而且经过多年的发酵,几乎达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地步。主要矛盾有:地主兼并土地现象非常严重,平民的土地不断被收走;国内流行收养奴隶,而奴隶是不算入正常人口也就是不用纳税的,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激化;盐铁酒经营的权力非常分散,政府财政收入极低,再加上天灾人祸,流民增多,无法安置;前朝的五铢钱发行量过大,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经济运行困难。

因此,为了大规模且有效地制止土地兼并现象,只能将土地收归国有,然后通过分配让农民耕种,安置流民,使其安居乐业;控制奴隶的数量,释放出多余的劳动力,也抑制住地主豪强收人为奴,蓄养奴隶的习俗;前后经过四次改革币制,印刷出新的钱币,规定出固定的兑换比例,禁止流行五铢钱以稳定物价和币值,发放无息贷款,盐铁酒官营为政府增加收入。这一些列举措和现代相似,因为其要达到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首先说一句,历史评价收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评价者所处的阶级、社会环境、认识水平等,所以我个人一直认为评价历史人事物是很个体化的行为,不能道听途说,应该是在熟读史书、掌握各种资料以后做出自己的评价。关于王莽改制和新莽政权,我的看法是这样的。王莽改制的本质应该是“托古改制”,从这一点来说就不合理。从经济角度来看,王莽改土地私有为“井田制”,五次改革币制形成“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货币种类,这本身就是对统治基础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破坏。另外“五均、六筦”制度因为多任用富商,所以没有达到[打击]囤积居奇、平抑物价的作用,反而导致物价上涨。从政治角度看,王莽为了附会西周官制,大肆更改官名,又调整郡县划分、更改地名,改了若干次以后又改回来;还更改少数民族的族名和民族首领封号,造成边境地区的不稳定。总体说来,王莽的改革基本上都是为了改而改,刻意附会西周制度。这样的改革可以说没有得到社会任何一个阶级的支持。在西汉末年混乱的局势下,维持社会稳定应该是第一位的,但是王莽却反其道而行之,一再加剧社会动荡,自然得不到支持。所以王莽改革在我看来基本上是应该否定的。

王莽 (公元前45~公元23) 西汉末年外戚,新的建立者。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侄。早年折节恭俭,勤奋博学,孝事老母,养护寡嫂兄子,以德行著称。成帝时封为新都侯。哀帝时,外戚丁、傅两家辅政,王莽被迫告退,闭门自守。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任王莽为大司马,拥立刘为平帝,由他总揽朝政。遂诛灭异己,大封汉宗室、功臣子孙和在朝大官为侯,广植党羽,以此获得了许多人的拥护。平帝死,改立2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己以摄政名义据天子之位,称“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称皇帝,改号为新,建年号为“始建国”。于是托古改制,下令变法: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限制个人占有数量;奴婢改称“私属”,均禁止买卖;推行五均六,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国家税收;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经济混乱,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恢复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和行政区划等等。由于贵族、豪强破坏,改制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使阶级矛盾激化;又对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发动战争,赋役繁重,横征暴敛,法令苛细,终于在公元17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新王朝在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王莽也在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杀。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河北大名县东 )。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 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时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帝薨。汉哀帝继位后丁皇后的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薨。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1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两万多人。3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被加九锡。 5年,王莽毒死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从居摄二年(6年)翟义起兵反对王莽开始,不断有人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作皇帝的先河。 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11年,黄河改道,灾民遍野。天凤四年(17年)各地农民纷起反抗,形成赤眉、绿林大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中他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在公元八年,西汉的外戚王莽夺取大权,建立新朝。王莽仿照《周礼》推行了以下新政 : 

  第一,把所有田地改王田,即用井田制代替私田制 。就像周朝一样实行井田制,土地一律不准买卖,只能在耕作者之间去继承。这样的土地制度远在商朝已经出现,但又与周礼中的理想井田制不一样,周朝之后出现的井田制私有成分已经增多,可以看作私田已经被耕作者占有。

 第二,所有的奴婢改成私有制,一律不可以买卖。恢复了像周礼中的奴隶私有制,回到一个奴隶制封建社会。

  第三,更改官制和官名。推行像周礼一样的官员制度和名字,在此期间,王莽封下了许多的诸侯,然而因为实际情况的难以兴行,这些诸侯为王莽政权的崩溃埋下了隐患。

 第四,改变币制。

 第五,把盐、铁、酒、铸币收归国有,实行盐铁酒国家专卖,铸造货币的权利也收归国有。王莽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来稳定经济,发展民生,然而现实中许多措施根本无法行得通,于是导致了他后来新政的失败。

 第六,把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收归为国有。实现周礼中记载“天下莫非王土”的理想型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由私有制到公有制跨出的重要一步,在某些程度上影响土地制度的转变和发展。

但是因为新政中的政策与社会现实偏离得太远,而且在推行时的方法也不正确,遭到一大批人的激烈反对后,王莽又希望通过法令来执行这些政策,结果适得其反。虽然王莽崇尚周礼,可是周礼中的的典礼却并不适用于当时,结果就导致了新朝的破灭,许多政策还没来的及实施,他统治的政权就已经分崩离析,仅仅存在了十余年。

王莽改制问题......急,最先答有点!

问题: 王莽改制问题急 最先答有点! 王莽在改制出现了什么社会危机 在社会方面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每个方面3个thx 社会方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