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七种最强神龙,有哪七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七种最强神龙,有哪七种?,第1张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对于龙的信仰不言而喻,而在神话中就有七位神龙,充满神秘色彩,每一种都有着不可思议的无上威能。以下仅为简单列举,并非按照实力进行排名。

(七)蟠龙

所谓“蟠龙”,其实可以理解为“盘龙”,其中的“蟠”有“伏在地面上”之意,所以蟠龙即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因此,这种龙的形象,多出现在古代传统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以及天花板、房梁上的,都称为“蟠龙”

古籍《太平御览》: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

(六)夔龙

夔龙的“夔”字,是《山海经》中一种“苍身无角、一足、出入风雨相随”的牛状异兽,黄帝曾剥其皮制鼓打败蚩尤,也称为“夔牛”,而夔龙,主要是指青铜器上的纹饰,后人将青铜器上表现为一足、类龙(身躯蜿蜒曲折)的形象都称之为夔,主要是引用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

古籍《山海经》:"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五)火龙

火龙之名,源于其掌握无上的火焰威能,全身赤红色,所到之处烈焰焚城。

古籍《清史稿》: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清五十六年六月,吕州赤龙见于龙王谷,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之处草木如焚。

(四)黑龙

黑龙的出世与天崩地裂的神话背景有关,黑龙本来是共工手底下一员大将,共工败给颛顼,黑龙就没人管束,无法无天,到处兴风作浪,后来被女娲大神所斩杀。

古籍《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

(三)青龙

青龙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作为和白虎、朱雀、玄武并称的四大神兽,青龙一般代表了东方甲乙木,为东方之神,主管春天,为木之精。

古籍《白虎通义·五行》: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

(二)烛龙

烛龙,是一个人面蛇身的大神,传说其一只眼睛长在正中,睁眼为白天,闭眼为黑夜。

古籍《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一)应龙

应龙,是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亦作黄龙、飞龙。作为黄帝大将斩杀蚩尤、夸父,也曾以尾画地成江,助大禹治水,同时,还为禹王擒获了水怪无支祁,战功赫赫。

古籍《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西方神话的龙的种类各不相同,形象各异难以用表述,具体分类如下:

  中国龙古代神话传说龙的种类有:

  《广雅》和《述异记》比较多的记录了龙的种类,《广雅》载:“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

  虺(huǐ):《述异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

  虬:一般把没有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龙的一种,故古文献中注释:“无角曰虬,有角曰龙。”

  蟠螭: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龙。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

  蛟: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人们常说“蛟龙”,其实“蛟”与“龙”是传说的神化生物在不同年龄的称呼:小时为“蛟”,大了成“龙”。

  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

  应龙:又作黄龙。背生双翼的龙,据《述异记》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据说当年轩辕帝有名大将就是应龙,主要功绩有战蚩尤和疏通黄河水道。

  火龙:《清史稿》载:“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

  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青龙: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代表东方,青色,因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

  云龙:云雾缠绕的龙。

  望龙:头部呈侧面的龙。

  烛龙:相传在西北大荒中的巨龙,睁眼便是白天,闭眼就是黑夜,呼气为夏天,吸气为冬天。

  行龙:传说鲤化蛟,蛟化龙,而当龙达到一定境界时,会化为行龙。

  鱼化龙: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民间流传的鲤鱼跳龙门,讲述的就是龙鱼互变的关系。

  蜃龙:蜃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样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蜃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就是从口中吐出的气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幻影。这些幻影大多数是亭台楼阁,是谁都没见到过的豪华,从窗口里可以看到穿戴华丽的人们在活动。这就是常说的海市蜃楼。

  西方神话传说龙的种类主要有巨龙(Wyrm)、飞龙(Wyvern)、Drake。

  巨龙:古希腊神话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功绩中,第十一件“**金苹果”中守护金苹果的也是龙。据伪阿波洛多罗斯的《书库》第2册中描述,金苹果“由一条长生不死的巨大的龙看守着。这头巨大的龙是堤丰与艾奇德娜的后代,生有一百个头颅,一百张嘴巴里发出一百种不同的声音。”许癸努斯的《传说集》中则提到守护金苹果的龙拉冬是堤丰与艾奇德娜的子女之一。它还有一个兄弟,是守护金羊毛的龙(一说此龙的母亲为大地女神盖亚)。

  北欧神话《贝奥武夫》中的龙是之后欧洲文化中出现的龙的原型:喜欢囤积并看守宝物、好奇心重、好报复、会喷火,牙齿中含有致死的毒液。《贝奥武夫》的龙是非理性的,它的行为受自身的欲望支配。诗中着重描写了它对财宝的看重。它不会说话,也听不懂人类的语言,甚至见到贝奥武夫时显露出震惊与害怕。外观上,龙的身形修长(50英尺),牙齿尖利,能够飞行。《贝奥武夫》中的龙承袭了基督教中的反面形象,是诗中基督教思想的体现。

  飞龙:双爪双翼,体似龙,爪似鹰,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两足飞龙”。它的体型比龙小,胸口有如狮子的鬃毛,尾部有尖刺,其形象经常出现在英格兰的家族徽章上,象征战争、瘟疫、嫉妒和邪恶。

  在十二世纪开始流传的亚瑟王传奇中,提到佛提刚王(King Vortigern)想要建一座城堡,然而建造时,工匠们发现白天建到一半的墙总会在夜里倒塌。于是国王召集占星术士和巫师来解决他的疑惑。巫师告诉国王,需要用处女之子的血洒在地上,才能使城堡建成。国王最后找到这样的孩子,就是梅林。梅林将这种办法斥为谎言,并告诉国王,城堡的地基之下有一个湖,湖底有两条沉睡的巨龙。国王发掘出地湖后抽干池水,果然发现一条红龙与一条白龙。这时两龙苏醒,开始相互争斗。白龙一开始占据上风,而红龙奋起反击,最后将白龙驱走。梅林解释说,红龙代表佛提刚王的子民英格鲁民族,而白龙代表撒克逊民族。英格鲁民族会首先被撒克逊民族侵略,而后浴血反抗,最后赶走撒克逊人。这个故事最早记载在9世纪的《历史上的不列颠》中,其中佛提刚王的领土就是现在的威尔士。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后,红龙成为了他的标志,出现在纹章与旗帜中,慢慢成为了威尔士的象征。

  Drake:体型最小,形似蜥蜴,具有龙的血统但等级很低,有龙形没有龙格,不会飞行只会滑翔。值得注意的是,魔兽争霸中的幼龙是用Drake来表示。

  另外现代西方奇幻作品中龙的种类有金龙(通常是最强大的龙种)、黑龙(吐息攻击是强酸)、白龙(吐息攻击是寒气)、红龙(吐息攻击是龙焰)、蓝龙(吐息攻击是雷电)、绿龙(吐息攻击是毒气),也有不少作品有独特的龙种,例如龙枪中除了以上所说的龙种外,还有银龙、红铜龙、黄铜龙、青铜龙,还有作为神的其中一种型态的白金龙,万色返空之龙(Dragon of all color and of none),而龙族中也有代表中庸之龙的深赤龙。:

应龙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也有人认为应龙可指远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国——应龙氏和应国。应龙曾作为黄帝大将斩杀蚩尤、夸父,曾以尾画地成江,助大禹治水,擒获无支祁。 根据《述异记》的描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应龙、烛龙、祖龙都很厉害,但唯独应龙带有翅膀,所以在实力上更胜一筹。

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根据《述异记》的描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

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是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扩展资料:

应龙杀蚩尤、大禹治洪水时应龙以尾划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应龙是黄帝手下的神龙,据说当年黄帝和蚩尤打仗,蚩尤请风伯、雨师来助阵。黄帝的军队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士兵被倾盆大雨浇得晕头转向,黄帝军队大败而归,黄帝请出应龙助战,两军正在厮杀之时,风伯、雨师又站立云端使用妖术,刮起狂风,降下暴雨。

这时,应龙化作一条巨大的飞龙,展开双翼在乌云中昂头摆尾,张开门扇似的大口,将那倾盆暴雨吸入口中。风伯和雨师见一条巨龙将那大水吸去,又加大妖术,大风将巨龙刮得摇摇欲坠,难以在云端停立,大雨又似江河决口,使巨龙难以尽收。应龙与风伯、雨师相持一个时辰,渐渐支撑不住。

这时幸好黄帝的女儿,女魃及时感到,狂风暴雨立即风息雨停,原来女魃乃是天上的旱神,有驱风赶雨之术,蚩尤的军队在没了风伯雨师的帮助下大败,应龙也乘机将蚩尤杀死。

黄帝虽然胜利了,但女魃和应龙却经此一战,法力消耗过大,再也无力升天,后来女魃隐居在北方,所以北方干旱少雨,应龙蛰居在南方的山泽里,所以南方潮湿多雨。

蛰居南方,应龙整日无事。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一转眼就到了大禹时代,洪水泛滥,生灵涂炭。大禹肩负起拯救苍生的重任,应龙前来帮忙,以尾划地,划出江河,疏导洪水而立功,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

参考资料:

-应龙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战神是创世应龙

应龙,名庚辰,亦名吉,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神,是中国传统中的真龙,亦作黄龙、飞龙。也是天神太一之妃,有“天之后妃”、“女王星”等称号,生下了凤凰、麒麟。

先秦记载中只存在一条名为庚辰的应龙,应龙庚辰是中国神话唯一的非人形创世神,曾于混沌开辟划分阴阳、创造天地,是开天辟地的巨神。但当她伸展身姿,即使整个宇宙都无法容纳;而当她发怒,不仅日月都会瞬间消失,就连天地也要立刻终结。有传说应龙曾抚育了盘古。

外貌形态

应龙的形象一般与同时期流行的中国龙形象无二,只是多了一双羽翼。但据古籍应龙庚辰为**龙鳞,五彩羽翼,五爪。《广博物志》载:“角浪凹峭……龙之雄也;角靡浪平……龙之雌也”,宋朝前的应龙也以靡、平龙角的雌龙形象出现。而其以人类身形显现时,则是以纳征后的新娘姿态出现,有诗赞云:“应龙游景云,驭六气,乘万变,朱衣戴缨”。

同时人形的应龙还会手持金斧黄钺,《文苑英华》载:“应龙秉钺,元女侍坐”,有时也会乘坐其他神龙用以代步。

华夏上古神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华夏上古神话之所以复杂,难以理清头绪,主要是因为它由几个不同神话体系组成,这些神话体系又各自散落在古籍里面的零散片段里。因而,根本不可能把这些神话体系融合进一个宇宙里面。例如东皇太一和帝俊,他俩虽然都是天帝,但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神话体系。东皇太一和帝俊的关系,就好像风清扬和西门吹雪。

不同神话体系记载的上古神祇和上古神话,是完全不同的。咱们就拿“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为例,简单说一下。

流传最广的“开天辟地”神话,应该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盘古开天”。盘古手持巨斧,在一片混沌虚空中奋力挥舞,击破混沌,破碎虚空,神力耗尽后化身万物,与山川大地化为一体。在此之前,也有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但主角根本不是盘古。

成书于汉代初年的《淮南子》,其中就有关于“开天辟地”的记载。

据《淮南子》记载,上古之初,天地之间是一片混沌虚空。久而久之,这片混沌虚空中出现了两位古神,一位是太阴古神,一位是太阳古神。太阴古神和太阳古神合力,破碎虚空,撕裂混沌。开辟天地后,太阳古神掌管天空,太阴古神掌管大地。

除了太阴太阳和盘古开天,道教神话体系中也有“开天辟地”的传说。在道教神话里面,开天辟地的上古大神,是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道教神话中,元始天尊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

看看,这就是上古神话的复杂之处,仅仅一个“开天辟地”,至少就有三种说法。今天,“史书凌轩阁”用这篇文章聊聊上古神话中的“祖龙”。

祖龙,也就是天地间出现的第一条龙,是万龙之祖。那么在上古神话中,祖龙究竟是哪一条神龙呢?从龙族进化过程来看,应龙是龙族进化的顶点,那么应龙是不是祖龙呢?根据古籍记载:

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千年为应龙。

“虺”是一种生活在水里面的大蛇,有龙族血脉。如果“虺”这种大蛇想渡过天劫,一步步进化到龙族顶点,需要经过蛟、龙、角龙和应龙四个阶段,最少也得需要三千年时间。这个过程很艰难,也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从龙进化到角龙,需要扛过九天雷劫,仅仅这一道天劫,就足以让很多修为不够的龙族灰飞烟灭,化为齑粉。

上古神话中,天地间只出现过一条应龙,那就是帮助黄帝斩杀蚩尤、旱魃的上古战神。应龙的战斗力毋庸置疑,凶神蚩尤、僵尸始祖旱魃这些无敌于天下的魔神,都败在应龙手里。但应龙出现的时间明显晚于烛龙。应龙出现在黄帝、炎帝时期,而烛龙几乎跟伏羲、女娲这种创世古神同时出现。

烛龙,是上古神话中的钟山山神。

烛九阴,是谓烛龙,钟山之神,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山海经》

上古神话中,烛龙是盘古大神在凡间的遗留。烛龙“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这种控制昼夜更替和时间轮回的无上神力,明显传承自盘古。在上古神话里面,只有盘古才有“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这种随意控制时间的能力。

上古神话中,烛龙出现的时间,跟伏羲、女娲相差不大,都是天地开辟后的第一批古神。照这么说,难道烛龙就是传说中的“祖龙”?也不是,“祖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道家神话体系中。咱们寻找祖龙的踪迹,也应该从道教神话体系里面寻找。

在道教神话体系中,对于祖龙有过明确记载。根据《道藏》描述:

龙汉元年乃祖劫也,劫初有龙祖大帝。龙取其变,汉取其大。天地未形,一气游旋于太空,蜿蜓其体,变化无常,构灵结精。

根据《道藏》记载,祖龙乃是“龙祖大帝”,出现在第一量劫之初,龙首人身,可以随心所欲的变化。如果非要引经据典,《道藏》里面的“龙祖大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祖龙”。因为在《山海经》和《淮南子》等神话古籍中,并没有“祖龙”这个词。应龙是龙族进化的顶点,烛龙是跟伏羲、女娲同时出现的,但真正有封号,有典籍描述的,还是《道藏》里面的“龙祖大帝”。

所以,上古神话中的祖龙,既不是应龙,也不是烛龙,而是“龙祖大帝”。

神兽的名字有:太阳烛照、太阴幽荧、白虎、朱雀、玄武、青龙、应龙、黄龙。

1、太阳烛照

太阳烛照是古代神话中,两仪中的绝对至阳气与太阳之精共同所化的圣兽,为宇宙诸天中最强大尊贵的圣兽,曾被称作圣神。与太阴幽荧共同化生四象圣兽。

2、太阴幽荧

太阴幽荧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由两仪中的先天至阴气与太阴之精共同所化的圣兽,为宇宙诸天中仅次于太阳烛照的圣兽。与太阳烛照不同的是,虽然太阴幽荧也曾被称作圣神,但更多的记载将其称作往圣。

3、白虎

白虎,是西方保护神、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是由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所组成。

4、朱雀

朱雀是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三辅黄图》所谓的“天之四灵”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火与南方的神兽,代表的颜色是红色,代表的季节是夏季。很多人将其认为是凤凰或是凤凰的一种,但实际上朱雀与凤凰存在极大的不同,且朱雀比凤凰更加尊贵。

5、玄武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经稗》:“斗牛女虚危室璧七宿有龟蛇体,故曰玄武。”《楚辞·远游》:“时暧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

6、青龙

青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四象即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圣兽。以五行论,东为青色 ,故青龙为东方之神,亦称“苍龙”。文献记载: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故而青龙或为四象之首。

7、应龙

应龙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 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 不得复上, 故下数旱。 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

8、黄龙

黄龙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神兽。按照古籍记载,黄帝及大禹可能都是黄龙的化身。五行思想的体现将黄龙看做是五龙之一。有四大神兽之外的“第五灵”甚至四答碧灵之长的说法。黄龙在古代是皇权象征,在九龙壁上可以见到黄龙。

中国十大神兽是什么

中国十大神兽是指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怪兽,这十数种神兽分别为白泽、夔、凤凰码袭、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鸟、毕方、饕餮清模举。

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七种最强神龙,有哪七种?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对于龙的信仰不言而喻,而在神话中就有七位神龙,充满神秘色彩,每一种都有着不可思议的无上威能。以下仅为简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