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背景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5收藏

史记的背景是什么?,第1张

史记的写作背景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

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十大不知道 但以下清代的几位辑佚家的确有名。章宗源、王漠、严可均、马国翰、黄奭、张澍、汤球

  辑佚,是传统治学方法的一种。我国的古书因为兵、火、虫、水原因,经常遭到散佚的命运,但有些散佚的古书尚有些片断存于其他书中。为了能把这些片断从有关文献保留的只言片语中剔出来,去伪存真,并加以考证,汇撰起来,以尽可能恢复古书的原貌,这就是“辑佚”。清代著名的辑佚有两大家,即“南黄北马”,南指扬州的黄奭(shi去声),北指济南的马国翰。

  一、马国翰,字词溪,历城人。著名学者,也是著名的藏书家。他自幼随父在山西读书,十九岁考取秀才,以教书为业二十载。中进士后,他先后任石泉、云阳等县知县。马国翰的父亲马名锦,曾在山西当过知县。马国翰随父读书,阅读了大量的经史典籍,为以后的治学奠定了基础。马国翰目睹许多珍贵古籍的散失,感到非常惋惜,下决心做一番大规模的辑佚工作。

  为集中精力辑佚,马国翰从知县任上请假回家,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将自己的收入几乎全部购买了图书,马国翰的辑佚工作才得以基本完成,取名《玉函山房辑佚书》。马国翰年轻时在济南南郊的玉函山这一带农村教书时就开始辑书,故以玉函山房命名。

  马国翰因政绩卓越得到皇帝召见,升任陕西陇州知州。在知州任上,马国翰又请人开雕《玉函山房辑佚书》书版,准备印刷行世,同时继续修订。

  1857年,马国翰病逝,享年63岁。由于是随编随刊,书未成,人故去,《玉函山房辑佚书》最终没有完整地传世。全书分经、史、诸子三编,七百多卷,共辑佚书594种,是清代辑佚著作中数量最多的一部。他因此被尊为“清代辑佚第一家”。《玉函山房辑佚书》的问世,一举解决了学者苦于翻阅大量古书的麻烦,为保存和利用中华古代文化典籍做出了贡献。

  二、黄奭(1809—1853),清江苏甘泉(今八江都)人,字右原。平生以辑刊古佚书为业,总数近三百种,全部书版雕刻甫竣,适逢太平军战争,未及正式汇印而卒。今传本题名两异,皆为后世印行者所臆题,与诸家序跋、时人记称有歧。据笔者知见,其辑佚书有《逸书考》、《黄氏逸书考》、《汉学堂逸书考》、《汉学堂丛书》等四名。 (1)《汉学堂丛书》之名,始见于清张之洞《书目答问》,光绪十九年(1893),书客某(佚名)据原版印行时袭用此名,是为最早的印行本,《中国丛书综录》有著录。 (2)《汉学堂逸书考》之名,见于光绪间印本《汉学堂丛书》卷首仪征刘富曾

  三 、章宗源,清文献学家。字逢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中大兴籍举人,以对策博瞻发科,益好学,积10余年,采获经史群籍传注,辑录唐宋以来亡佚古书,撰《隋书经籍志考证》,书脱稿后不久,书稿被仇家所焚,仅存史部5卷。其后有姚振宗著《汉艺文志考证》《隋经籍志考证》,能订宗源之失。生平辑佚书甚多,其书稿未及刊行,辗转落入马国翰之手,马氏刊有《玉函山房辑逸书》594种。

  四、王漠《汉唐地理书钞》

  五、严可均(1762-1843)清文献学家、藏书家。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官建德教谕,以疾辞归。精考据学,曾与姚文田同治《说文》,作《说文长编》45册,有天文、算术、地理、草木、鸟兽之类。又辑钟鼎拓本为《说文翼说》15篇;与丁溶同治唐《石经》,著《校文》10卷,对汉、魏、唐、宋石经仇校研究较深。〔对汉、魏、唐、宋石经雠校研究较深,仇当作雠。〕嘉庆十三年(1808年)诏开“全唐文馆”,他由于已辞官归田,无机会参与此事,感叹道:“唐之文,盛矣哉!唐以前要当有总集,斯事体大,是余之责也。”于是发愤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使之与《全唐文》相接。收书3000余家,每人加注小传,足以考证史文。文遍检群书,〔又遍检群书,“文”当系“又”之讹〕一字一句,无不校订。唐以前文献,皆荟萃于此,对保存和传播唐以前古文献有重要贡献。辑校诸经、逸注及佚子书数10种,合经、史、子、集为《四录堂类聚》,1206余卷。为了著述,不惜重资购书,周游四方,南至岭南,北出塞垣,遇稀有之本,必精写或以资购买,藏书至2万余卷。又翻检当时诸家藏书目,如《世善堂书目》、《天一阁书目》、《万卷楼书目》、《世学楼书目》、《传是楼书目》等,以至石刻本、释道藏,无不翻览。曾说黄丕烈聚书多宋本,虽与之为久交,然宋版书仍不能多得。感叹道:“校宋本以供撰述足矣。”著有《说文声类》《说文校义》《铁桥漫稿》等多种。

  六、汤球(1804~1881)字伯玕,笏卿,黟县人。清著名学者。早年拜汪文台、俞正燮为师;博通群经,对天文、历法、数学等自然科学都有很深造诣。但无意科举,不愿为官,以侍父、授徒和著述为乐,毕生致力于史籍研究,著述甚丰。先后补辑汉郑康成逸书9种,刘熙《孟子注》、刘珍《东观汉记》、皇甫谧《帝王世纪》、谯周《古史考》,以及《傅子》、《古今注》等。对于《孝经》、《论语注》,则尽力搜集完备。尤精晋史,认为《晋书》多有琐碎、异闻之事,遂广搜典籍,补缺正谬,成书23种(即《晋书》9家、《晋纪》9家、《编年》5家)。鉴于北魏崔鸿所撰《十六国春秋》早在北宋时散失,乃取明代何镗《汉魏丛书》中收录的原《十六国春秋》为底本,汇集散见于群书中的有关史料,写成《十六国春秋辑补》100卷,补辑《年表》1卷,《校定纂录》10卷。此外,还辑有《两晋诏钞》等19种,《太康地记》、《邺中记》、《林邑记》等地理专著3种,《晋诸公别传》、袁宏《名士传》、郭颁《世语》、裴启《语林》、《山公启事》言论集5种。同治六年(1867),被举为孝廉方正,辞不就。以著作终其一生。

  七、张澍。一生著述甚丰,已刊印的有《姓氏寻源》、《姓氏辩误》、《西夏姓氏录》、《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养素堂文集》、《养素堂诗集》、《二酉堂丛书》、《诸葛忠武侯文集》、《凉州府志备考》等;未刊印的著作主要有《诗小序翼》、《元史姓氏录》、《帝王世纪》辑本、《续敦煌实录)、《鹊野诗微》、《文字指归》、《韵学一得》、《小学识别》、《叠字谱》、《天文管窥》、《消夏录》等。张谢的辑佚工作,所辑一般是后世佚失的古代关陇地区学者的有影响的著作。其《二酉堂丛书》,现在国内各大图书馆都有收藏,大半收录的是甘肃籍的作者。

传说中的三坟五典如果不算在内的话,比较著名的几部书有:

1《尚书》的原始版本,据说有100篇,但是现存29篇,鲁恭王古文尚书可能保存了先秦尚书的原貌,但是在汉朝今古文学派的论战后便被遗失,现在的古文尚书58篇除了保留今文尚书29篇之外,其余都是伪书,而最初的100篇尚书,几乎无据可考;儒家经典除尚书外,六经中的《乐经》也已失传,两汉时期的诗经,除毛苌的毛诗流传至今,韩诗剩余一部分,当年的齐诗也已经失传

2《孙膑兵法》,也就是齐孙子,在银雀山汉墓出土之前属于散佚,现在仅有残篇;

3《东观汉记》,东汉官方历史,元朝散佚,后来辑佚得到22卷;

4《竹书纪年》, 汲冢竹书的最大发现,记载了魏国历史并且上溯到了五帝时期,作为上古史料中具有明确纪年的文献,因为一些记载不符合儒家历史观而被排斥,最终在宋朝遗失,今本《竹书纪年》不是真实记录,是后人结合一部分原文加上其他文献伪造的;宋朝时期是我国文献遗失的高峰期,除竹书纪年外,遗失的文献还有《括地志》、二十四史中李百药《北齐书》的一部分、令狐德棻《周书》一部分和《元和郡县志》的图,导致中原王朝第一部地理总志价值减少一半;

5《永乐大典》原本22937卷,正本明末遗失(一说在嘉靖陵墓内),副本历经明末,八国联军侵华和宫中失窃,目前遗存800卷左右;清中期编《四库全书》翻阅《永乐大典》,使得二十四史中的《旧五代史》重见天日。

其实作为一个红楼梦爱好者,最在乎的还是后40回去了哪儿啊。。。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研究古代典籍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科学。全书由“九论”即文献论、载体论、目录论、版本论、校勘论、辨伪论、辑佚论、专题论等组成。在内容上,既继承了传统,又有创新。本书注重学术性和可读性相结合,并尽可能地体现最新研究成果。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古典文献学、文史哲有关学科、图书馆学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广大的中国文化爱好者参考。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分而析之,中国古典文献学大致包括以下分支,即: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目录学、古籍注释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

史记的背景是什么?

史记的写作背景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