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古籍和著作呢?
当然是《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最为著名了。除《诗经》、《楚辞》外,凡先秦魏晋南北朝各代的诗歌谣谚概予收录,详注出处及版本异文,每位诗作者前均列小传,是研究中国诗歌史的重要参考书。裒集先秦、汉、魏、六朝诗歌的总集,明代有冯惟讷的《诗纪》,近代有丁福保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前者失之芜杂,真伪不辨;后者虽然力纠前失,但匡谬未尽,又失收先秦的歌谣逸诗。
明代的不清楚。
清代关于唐诗的选本有近400种,总量上超过了自唐至明所有唐诗选的总和。但具体在雍正朝的,没有统计,因为不是每一个选本都有确切的年代。
纵观全清所有唐诗选本,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御选唐诗》、清人选《唐人试贴诗》、清人选《唐诗三百首》、王士祯《神韵集》和《唐贤三味集》、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姚鼐《五七言今体诗钞》以及翁方纲选本等等,还有金圣叹的《唐才子诗》和《杜诗解》等等。
生平事迹
峰明本禅师是元代最为杰出的高僧。
第一阶段是出家之前的生活,从 1263 年到 1285 年。明本九岁丧母。少年时代,他曾学习《论语》、《孟子》,由于对这些重要的儒家经典缺乏兴趣,尚未终卷便辍学。处在宋元之交的社会动荡时期,明本很早就倾心于佛教。十五岁时,他信守五戒,立志出家。此后,他认真学习《法华》、《圆觉》、《金刚》等佛教经典,并且喜好禅定,经常独自到山上坐禅习定。因此,明本在出家之前就具备了良好的佛学修养。
第二阶段是跟随高峰原妙(1238-1295)习禅,从1286年到1295年。明本二十四岁时,因阅读《景德传灯录》遇到疑难问题,经一位名叫明山的僧人介绍,前往杭州天目山,求教于当时著名的临济派禅师高峰原妙。在原妙禅师的指导下,他认真钻研佛教经典,获益良多。“未几,诵《金刚般若经》,至荷担如来处,恍然开悟,由是内外典籍皆达其义趣。”(注1)第二年,他随原妙正式出家,第三年受具足戒。在跟随原妙的十年之间,明本白天参加劳动,夜晚修习禅定,严守佛教戒律,刻苦钻研禅学,深得原妙赏识。原妙曾说,在他的众多弟子中“惟本维那(指明本)却是竿上林新篁,他日成材未易量也。”作为原妙的得意弟子,明本并不希求主持大寺院,并不以本派传法宗师自居。原妙逝世前,曾让他主持大觉正等禅寺。 这座寺院是与原妙关系密切的官僚霍廷发捐资兴建,是原妙一派的主要传法基地。明本没有应命任职,而是推荐了当时的第一座祖雍。明本在六十岁时曾说:“余初心出家,志在草衣垢面,习头陀行,……平昔惟慕退休,非矫世绝俗,使坐膺信施,乃岌岌不自安也。”(注3)奉行居无定处,衣食随处而乞的严格的头陀行,是明本早年的志向。他不愿意去做大寺院的住持,并不是为了抬高身价,而是不安于过那种不劳而食的生活。在他离开原妙后的几十年中,他多次谢绝地方官吏让他主持名山巨刹之请,长期往来于江南各地,在民间传禅授徒。
第三阶段是早期的游历生活,从1296年到1304年。原妙逝世后,明本于大德元年 (1297)离开天目山,游历皖山,庐阜和金陵等地。大德二年(1298),他结庵于庐州弁山。大德四年(1300),他结庵于平江雁荡山。在这一阶段,明本主要往来于江南各地,随处结庵而居。由于他曾常年追随原妙,在江南一带已有名望,向他请教禅学的人很多。他曾为赵孟俯讲“防情复性之旨”。
第四阶段是主持师子院,从1305年到1308年。大德八年(1304),明本为给原妙守塔因此返回天目山。从大德九年(1305)冬天开始,他主持原妙一系的重要寺院──师子院。(注4)在这一阶段,明本不仅成为江南最著名的临济禅师,而且受到朝廷重视。至大元年(1308),当时为太子的仁宗赐明本“法慧”禅师号。
第五阶段
乃后期传教生活,从1309年到逝世。在这一阶段,明本的活动范围更广了。至大二年(1309),他离开杭州到仪真,就居于船上。第二年,他在僧众的恳请下回到天目山居住一年。至大三年(1311),他乘船至吴江,陈子聪请他弃舟登陆,并为他建“顺心庵”。不久,明本渡江北上,游历少林。尽管明本在北方“隐其名,僦城隅土屋以居”,但听到他到来的僧俗还是“争相瞻礼,皆手额曰:江南古佛也。”皇庆元年(1312),他建庵于庐州六安山,不久又去东海州。第二年,霍廷发之子请他主持大觉寺,他荐举首座永泰禅师以代。延v元年(1314),明本再度主持师子院,但不久又离开天目山。延v四年(1317),丹阳蒋均建“大同庵”,请他居住。延v五年(1318),明本在僧人的请求下返回天目山。当年九月,仁宗赐“佛慈圆照广慧禅师”号,命将师子院改名为“师子正宗禅寺”,并令赵孟俯撰写碑文。至治二年(1322),行宣政院让明本主持杭州径山寺院,他没有应命,结庵于中佳山。 当年十月,英宗特旨降香,并赐金[僧伽梨。 明本常年草栖浪宿,奔波于江南各地。他每到一处,都受到僧俗信徒的虔诚供养,由此建立起一个个传法基地,在江南一带形成了很大影响。宋本根据自己的见闻,描述了当时的情况:“余尝使江南,闻师(指明本)所至,四众倾慕,香茗金币,拜立供养,悉成宝坊。”(注6)明本不仅有众多的汉族信徒,而且也指导异族僧人习禅。据说“三藏法师沙律爱护持必剌牙室利游方时,亦尝从师参诘。”(注7)明本不仅与许多汉族士大夫保持著密切关系,而且与不少蒙古族官僚交往。霍廷发、赵孟俯、冯子振、郑云翼、王璋、敬俨、答剌罕脱欢等人,都曾向明本请教禅学。明本以自己崇高的道德榜样和精湛的禅学修养而名闻江南各地,并且吸引了边远地区和周边国家的僧侣。所谓:“远至西域北庭,东夷南诏,接踵来见。”(注8)明本曾为来自日本和高丽的僧人讲授禅学。云南沙门玄鉴曾慕名求教于明本,后来玄鉴在归途中病逝,其弟子普福等人画明本图像南归,在云南建立禅宗,奉明本为“南诏第一祖”。 明本为推动元代禅学向边远地区和周边国家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明本不仅精于禅学,而且擅长诗文,一生著述颇多。为阐述自己的禅学思想并使其广为流传,他撰写了《山房夜话》和《拟寒山诗》;为解答注重经典的僧人的问难,他写作了《楞严征心辩见或问》;为纠正某些禅僧“不求心悟,惟尚言通”的错误倾向,他写作了《信心铭辟义解》;由于他在各处建立的茅庵都名曰“幻住”,他应相从的僧人之请,讲述参禅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撰写了《幻住家训》。以上五篇都是明本撰成后亲自编集整理的,自题书名为《一华五叶》,可以说是明本的代表作。 明本是元代颇负盛名的诗僧,留下的诗文很多。除《一华五叶》中收的《拟寒山诗》百首外,还有《船居》、《山居》、《水居》和《e居》诗各十首,都是比较有名的。为了阐述自己的净土思想,明本作《怀净土诗》一百零八首。另外,还有《中峰和尚和冯海粟(子振)梅花诗百咏》。其余如歌偈、送别酬对诗数量就更多了。明本的著述、诗文及法语等,分别收录于慈寂编的《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和编著不详的《天目明本禅师杂录》中。元统二年(1334),惠宗追谥明本“普应国师”号,《天目中峰和尚广录》三十卷也被允许编入大藏经流传。至元元年(1335),《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刊行,产生了很大影响:“《广录》之书完,和尚虽已化去,四众持诵,常如住世之日。”
成就明本能诗善曲,在文学上有相当造诣,尤其表现在作诗方面。当时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冯子振名极一时,对明本意颇轻视。明本与书法家赵孟\一起拜访冯。冯出示《梅花百韵诗》,明本接过一览,当即“走笔和成”,并出示自己所作的《九言梅花歌》。冯子振阅罢大服。从此两人成了至交。明本擅书法,手书遗迹留院中者甚多。明代陈继儒在《书画史》中称明本“书类柳叶,虽未入格,亦自是一家”。延v二年(一三一五)书《妙法莲华经册》。卒年六十一。又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至正四年(一三四四)书《乔松E秀七言诗轴》。如以此推之,卒年当在八十外。不少真迹当时由日本留学僧带回,现珍藏在日本。事迹还收录于《松江志》、《石渠实笈续编》。
有哪些关于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古籍和著作呢?
本文2023-11-02 14:13:2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