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籍《礼记·乐记》记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灭天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先秦古籍《礼记·乐记》记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灭天理,第1张

D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来进行选择,由“灭天理而穷人欲者”③的说法恰好相反,而理学并非源于先秦时期,所以②的说法也不对,由此选择D

1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要怎么积累

文化常识对应的大方向是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掌握。2017版新课标中也多次提及“传统文化”“文化常识”,要求“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对应在考试中,主要就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道3分选择题。文化常识的记忆功夫应当在平时,不建议拿文化常识清单去背诵,当然这也是一种办法。个人在教学中提倡的是在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积累,每题4个,碰到即列入应当掌握的范围,同时,每个文化常识都是可以辐射其他知识点的,这方面强烈推荐王力先生的一本书——《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空余翻看,权威准确,内容涵盖广,可以积累很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的来历本身也很有趣。

2 文言文怎么背诵快而且熟

在初中,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和文言知识,但是升入高中后,面对高中教材中的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的文言文,仍然要产生畏惧心理,以及无从学习的困惑。

那么,怎样学习文言文,或者说,学习文言文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一般说来,要想达到学好文言文的要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的文言文段落或篇章; (2)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熟悉文言特殊句式; (3)了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 (4)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 而要具备上述条件,就要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积累 1积累丰富的文史知识。

新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可以说是文质兼美,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从春秋战国到近代,从孔子到近代的孙中山,从语录体到纪传体,从诸子散文到游记散文,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从作家作品、史书体例、文化知识(古代官职、历法、礼俗)、历史典故等方面要做好积累,以便更好地解决阅读学习中的疑问。 2重视课文后“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的练习设计,积累文言实词。

新教材中文言课文后都附有“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的一道练习设计,多数从文言实词的角度来训练学生对实词的意义、用法,一词多义现象等掌握情况,如第一册《鸿门宴》课后练习第三题辨析“因、如、举、谢、意”的多义现象。这些一词多义现象的练习设计在学习时是不可忽视的,可以此为基础,进行逐个认识,比较鉴别,掌握规律,归纳实词的意义、用法。

3利用课文虚词使用的实例,归纳整理虚词意义及用法表格。 新教学大纲列出“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共18个,数量明显少于文言实词,但是使用率却很高,虽无实际意义,但其语法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学习中就应该利用课文中虚词使用的实例,逐个整理规定中的几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便在阅读中灵活运用。如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虚词简表”,列出“虚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认真填写,并且随时把学习中见到的实例填写到表格中。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去死记字典的意义,因为那是生疏的,而课文却是我们熟悉的,为什么舍熟而就生呢? 4串联课文实例,总结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的规律。 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在阅读文言材料、翻译句子时都可能碰到。

如果不能够了解古代一些特殊用法,如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就有可能某些句子读不懂,或不能顺利地翻译文句。因此,对这一点,也应该作了解。

二、诵读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

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意思是说,读得多了、熟了,就能增强语感,逐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的语言规律,从而自己也就会写诗了。

同样,我们学习古代文言文也是如此。虽然不十分要求学写文言文,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无意会有很大的裨益。

所谓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够背诵。这是古人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那么,我们今天怎样才能做好诵读文言文,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呢?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

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利用工具书,质疑解难 通过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利用工具书,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精读课文,熟读成诵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

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

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三、领会 领悟就是自己分析、鉴别和比较,甚至可以把猜测也包括进去。

高中学生阅读一篇附有注解的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读懂,这就有了领悟的基础;个别地方一时拿不准,不妨先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然后查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这种方法,前人称之为“以意逆志”或“以意会之”。

学习文言文注意力应该放在领悟上。养成领悟的习惯以后,再拿起文言文来看,就仿佛进入一个自己熟悉的语言环境,即使碰到一些难词难句,只要稍微花些力气去查一下,也就不难解决。

领悟的关键是要掌握一大批实词和一些常见虚词的用法,要善于利用上下文,从词的本义或常用义推出它在本句话中的意义。领悟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每一次都应有新的内容,既要纠正前一次领悟中不正确的成分,又要在原有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深入一步:从疏通文意,沥青文章层次脉络,直到准确把握全文的主旨和善于体会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以上三大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它们既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又是记忆和理解的统一。

它们的统一性在于:领悟和积累有助于熟读成诵,。

3 怎样背文言文背得快

1先把书下的解释抄在原文旁,把解释看熟,还要熟悉它的叙事结构。或把它当做一篇故事来读。头脑里要连续想象故事的情节,尽量不要打断思路。再熟读课文。不看抄的注释进行构想,巩固对字词的注释。便会觉得容易许多。

2 “所谓文言文,是和白话文相对而言的,它是以先秦典籍所反映的古代语言为基础,至秦汉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定型化的古代书面语言。”文言文是先人们创造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记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蕴藏了祖先们的聪明才智。但这对现在的初中生来讲,在语言上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隔膜。其实,文言文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我觉得作为我们学生来说,首先要要明确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培养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为我们进一步阅读古籍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留传下来的古籍数不胜数,不仅包括文学、史学,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医药、地理……这丰富的文化遗产无不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和宝贵经验,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文化遗产,那无疑是一种浪费。如果我们不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将来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势必要受到一定影响。而且我国的古籍数量之多,举世罕见,根本不可能把它们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因此,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培养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我们的现代汉语水平。文言文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布局谋篇,巧妙得体,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加以借鉴,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读写能力。

再次,培养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开扩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高尚的情操。选入教材的文言文虽然有限,但它也能反映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开阔眼界,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例如,学习《曹刿论战》可以得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军事知识。再如学习周敦熙的《爱莲说》,莲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至今还能激起我们心灵的涟漪。

3以下为本人经历:

1先读熟了,2再练翻译,3根据翻译像现代文一样,背出来。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真的很管用!

4 对于文言文背诵的好方法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不少是要求背诵的。

这些课文都出自名人之手,有很强的代表性,把它们熟练地背诵下来,对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语感是大有裨益的。在背诵课文时,不少同学只是反复地机械地从头到尾多次朗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背下来,待到要回忆其中某一句时,往往又要从头开始;或暂背下来,时间一长,又全部忘记了,也就谈不上运用了。

怎样才能既背得快,又记得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除了具有顽强的学习毅力外,讲究科学的背诵方法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抓住关键词语背诵 这里所说的关键词语,一是指句段的领头字,背诵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篇已能背诵的文言文,再次背诵时往往在某一段的开头卡住,这时,如有人提示一下领头字,就能很快地往下背。

这说明领头字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二是指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重任的人遭受艰难情状的句子,可以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词语。根据这个思路,不但有助于记忆,也有利于今后对材料的提取、运用。

二、利用课文画面背诵 有些课文景物描写如诗如画,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读了课文,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就像**镜头一样,自然而然地出现,从而产生联想记忆。

5 在文言文中有哪些古文化常识

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 文章来源:网友提供 点击数:441 更新时间:2008-7-6 16:14:29 一、科举制度 乡试-----------会试---------------殿试 举人-----------贡士---------------进士 解元-----------会元---------------状元(榜眼、探花) 二、地理 1、中国:九州、华夏、四海、神州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3、阴阳:古时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4、南京:建康、金陵 5、扬州:广陵 6、苏州:姑苏 7、成都:锦官城 三、官职任免 拜:授给官职;除:免除旧职任新职;授:授给官职;擢:提拨;迁:调职,一般指升官;左迁:降职调动;罢:免职停职;免:免除官职;黜:废黜,贬退;谪:降职并调动 四、时间 旦:早晨(夙) 中午:(日中、亭午、晌午) 傍晚:暝 朔:农历初一 望:农历十五 既望:农历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五、并称 1、王孟: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2、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4、韩柳:韩愈、柳宗元 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林、骆宾王 6、苏辛:苏轼、辛弃疾 7、孔孟:孔子、孟子 8、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9、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哥白尼、但丁、莎士比亚 10、三曹 :曹操、曹植、曹丕 11、三苏:苏轼、苏辙、苏洵 12、苏黄:苏轼、黄庭坚 1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14、四大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15、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16、岁寒三友:松竹梅 1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8、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9、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20、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21、三吏三别: 六、代称 1、学生:桃李 2、妇女:巾帼 3、弟兄:手足 4、诗人:骚人 5、菊花:黄花 6、杜鹃:子规 7、家乡:桑梓 8、国家:社稷 9、史册:汗青 10、平民:布衣 11、战争:烽烟 12、音乐:丝竹 13、文学才华:风骚 14、自己的作品:拙作 七、人物别称 李白:诗仙 青莲居士 白居易:香山居士 苏轼:东坡居士 蒲松林: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 杜甫:诗圣 诗史 陶渊明:靖节先生 欧阳修:醉翁 六一居士 李清照:易安居士 陆游:放翁 辛弃疾:稼轩 孟子:亚圣 名、字、号 古人幼年时取名,成年时取字。

名字均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表礼貌和尊敬。

号,又叫别号、表号,由自己取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八、年龄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成年加冠 九、计时 年号记年 天干地支纪年 十、集本命名方式 籍贯:《柳河东集》 书室:《聊斋志异》 表字:《李太白全集》 别号:《稼轩长短句》 谥号:《欧阳文忠公文集》 官职:《杜工部集》 年号:《白氏长庆集》 十一、名著人物与事件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伏羲发明八卦、夸父追日 十二、专著 《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 《水经》: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书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论语》 《孟子》 《左传》: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水浒》: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儒林外史》: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三国演义》: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6 怎样背文言文

1先把书下的解释抄在原文旁,把解释看熟,还要熟悉它的叙事结构。或把它当做一篇故事来读。头脑里要连续想象故事的情节,尽量不要打断思路。再熟读课文。不看抄的注释进行构想,巩固对字词的注释。便会觉得容易许多。

2 “所谓文言文,是和白话文相对而言的,它是以先秦典籍所反映的古代语言为基础,至秦汉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定型化的古代书面语言。”文言文是先人们创造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记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蕴藏了祖先们的聪明才智。但这对现在的初中生来讲,在语言上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隔膜。其实,文言文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我觉得作为我们学生来说,首先要要明确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培养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为我们进一步阅读古籍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留传下来的古籍数不胜数,不仅包括文学、史学,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医药、地理……这丰富的文化遗产无不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和宝贵经验,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文化遗产,那无疑是一种浪费。如果我们不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将来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势必要受到一定影响。而且我国的古籍数量之多,举世罕见,根本不可能把它们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因此,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培养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我们的现代汉语水平。文言文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布局谋篇,巧妙得体,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加以借鉴,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读写能力。 再次,培养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开扩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高尚的情操。选入教材的文言文虽然有限,但它也能反映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开阔眼界,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例如,学习《曹刿论战》可以得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军事知识。再如学习周敦熙的《爱莲说》,莲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至今还能激起我们心灵的涟漪。

3以下为本人经历:

1先读熟了,2再练翻译,3根据翻译像现代文一样,背出来。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真的很管用!

我有历法与天文学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远在5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阴阳历》,每年366天。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66年)时期,已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天文历法,当时采用的是《阴阳合历》,将闰月放在岁末,称为“十三月”。西周(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时期,天文学家用圭、表测量日影,确定冬至、夏至和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来指导农牧业生产。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汉武帝时,命令官员在古历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历法——《太初历》(公元前104年成书),沿用200余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初年,国家又制定了《四分历》。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18年)时期,祖冲之制定《大明历》,首次将岁差计算入内,每年3652428天,与现在的精确测量值仅相差52秒。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经过数年的测量后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全面最详尽的历书——《大衍历》。该书共七部分,包括:计算朔月,望月的方法,计算二十四节气及昼夜长短的方法,计算太阳,月亮运动,计算五大行星的运动,七十二侯,六十四卦,以及预测日食,月食等。这个历法对中国历法史影响很大,在明末采用西欧方法编历之前,历次修订历法都是仿照它的结构进行的。

  北宋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沈括制订了依据时令气节而定的《十二气节历》,撤销闰月,与现行的公历主张一致。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郭守敬在实际观测的基础上,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创见,编订了中国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废除了上元积年的日法,创立了招差法,孤矢割圆术,精确而圆满地解决了古历中定朔、闺月安排,二十四节气安排,预推日、月食日期、时刻和见食情的四个主要问题。

  从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万历年间开始,中国历法引入西学,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初期顺治时,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人编制《时宪历》。公元1912年,中国开始使用公历,但同时使用农历,其实质上仍是《时宪历》。

  上古人们认为宇宙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主宰,称为“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自然现象各有它的人格化的主持者,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这些名字,主要用作古诗赋中的辞藻。)可删,因为“丰隆”、“羲和”、“望舒”在《黄帝内经》中用以论述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出于农耕民族掌握四季变化的需要,古人观测天象是很勤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

  古人的天文知识不仅丰富,而且也很普及。明末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以下介绍七政五纬、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天文基本概念。

  一、七政、五纬: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称七政,也叫七曜。其中金木水火土合起来又称五纬。

  金星古称明星,又名太白,这是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的“子兴视夜,明星有灿”( 《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常称为岁星,简称岁

  水星又叫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又叫镇星或填星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即室宿,在西方则为飞马坐的αβ两星。如《左传庄公十九年》 “水昏而正栽”。 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火也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恒星中的大火,特指心宿二,在西方则天蝎座的α星,如《诗经》中的“七月流火”。

  二、二十八宿、四象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因为恒星相互间的位置相对稳定不变,可以用它们来做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十十八星宿作为坐标。下面先介绍一下黄道、赤道。

  黄道是古人假想的太阳周年运行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国境线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为研究天文而假想的,通常是以地球为中心,无限长为半径的球体)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尽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大阳周年的视运动轨迹就是黄道。

  赤道不是指地球的赤道,而是指天球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星宿不是一颗星,而是邻近若干得的集合。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系起来,东西南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亢音kang4, 氐音di1,箕音ji1,昴音mao3,觜音zi1,参shen1,轸zhen3)。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玄武是一种龟蛇合体的动物。

  古人以二十八宿来观测日月和五个行星的运行。了解了这一点,古书上的一些内容就不难懂了。《尚书》“月离于毕”指的是月亮附于毕宿(离通丽,附着的意思);《论衡》“荧惑守心”指的是火星位于心宿;《诗经》“太白食昴”指金星遮蔽了昴宿。

  二十八宿不仅用于观测日月五星,有的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另外,古人还按上述二十八宿为主体,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28个不等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28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

  三、三垣

  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了二十八宿以外,还有所谓三垣。既然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它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北斗七星在古代天文也占有重要地位。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五倍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在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斗,天下皆春;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四、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等分,称为十二次。每次中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由于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止界限不能宿与宿之间的界限一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列表如下:

  十二次 二十八宿

  1.星纪 斗牛女

  2.玄枵 女虚危

  3.诹訾 危室壁奎

  4.降娄 奎娄胃

  5.大梁 胃昴毕

  6.实沈 毕觜参井

  7.鹑首 井鬼柳

  8.鹑火 柳星张

  9.鹑尾 张翼轸

  10.寿星 轸角亢氐

  11.大火 氐房心尾

  12.析木 尾箕斗

  枵音xiao1, 诹訾音zou1 zi1

[编辑本段]起止界限与中国的大致对照

  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称为黄道带,也自西向东分为十二等分。起止界限与中国的十二次略有差异,大致对照如下:

  十二次 黄道十二宫

  1.星纪 摩羯宫

  2.玄枵 宝瓶宫

  3.诹訾 双鱼宫

  4.降娄 白羊宫

  5.大梁 金牛宫

  6.实沈 双子宫

  7.鹑首 巨蟹宫

  8.鹑火 狮子宫

  9.鹑尾 室女宫

  10.寿星 天秤宫

  11.大火 天蝎宫

  12.析木 人马宫

  古人创立十二次主要有两个用途:第一:用来指示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例如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木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拒以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在“岁在玄枵”等。

  十二次的名称,多和各自所属的星宿有关。例如大火是次名,同时又是心宿的星名。鹑首、鹑火、鹑尾,其所以名鹑,显然又和南方朱雀有关,朱雀七宿也正属于这天宿内。

  五、分野

  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图,使它们相互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这种看法,即是“分野”的概念。

  古人的建立分野的目的在观察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论衡》中谈到荧惑守心时就说:“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也。视当君。”对野有了了解,就可以知道古代作家在写到某地区时会连写到这个地区相配的星宿。如庚信《衷哀江南赋》: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指的就是所描绘的地方的星宿分野。

  古代是把天象的变化和人事的吉凶联系到一起的。如日食是上帝对当政者的警告,彗星的出现象征关兵灾。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会五谷丰登,而荧惑运行到某一星配,这个地区就会有灾祸等。古人还认为,一些天象的变化还是水旱、饥馑、疾疫、盗贼等自然、社会现象的预兆。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是:《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其中囊括了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动物、植物矿物、地质、水利、考古、人类学、海洋#和科技史等诸多内容,同时也保留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记述的内容十分丰富,《山海经》的今传本为18卷39篇,分《五藏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其中《五藏山经》5卷,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共21000字,占全书的2/3。《内经》、《海外经》8卷,4200字。《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5卷,5300字。《山经》以五方山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海经》除著彔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尤为珍贵。1 -5分为26节,描写了 447座中央陆地上的山脉。

作者:Paul Che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23229/answer/1499693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山海经》不是神话小说,是一本历史真实记录的史书,一部荒诞不经的神话小说怎么可能流传成千上万年呢?只是现代的人们无法理解当时的情况罢了。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上一代史前文明由于某种冲突爆发了全球核子大战(核爆炸),终于一方胜利,消灭了“敌人",但是地球已经被重度污染,很多生物已经被辐射发生了基因突变,山海经里面记载的4000多种奇怪生物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的动物(背部长眼睛的羊,胸部联在一起的人,人面蛇身,九尾狐,九头鸟,独眼寿。。。),基因突变的动物是无法长久遗传基因给后代的,这也是现在很多书中的动物现在根本找不到的原因。文明也已经被破坏殆尽。于是幸存的少数文明人决定重新净化地球,发展文明。

那么当时的任务有2个,第一,净化全球环境,第二,重新发展文明。

一,净化环境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污染物尽量扩散稀释,方法只有大规模搅动海水,用以制造全球性的洋流和大风,搅动海水可以用撬动大陆板块的方法,这样可以再次用少量核爆达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大禹治水”不是大禹治理洪水,而是大禹制造洪水。这里司马迁都没有读懂(可能是由于司马迁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山海经》中《海内经》写的很清楚:“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禹和鲧开始布置核反应堆,均匀分布在亚洲板块四周(定向爆破))。。。。。。“帝乃命禹卒布土,已定九州”(黄帝命令禹停止布置核反应堆,亚洲板块的核反应堆已经布置足够了)。。。。。“后土生一鸣,一鸣生,岁十有二,洪水滔天”(核反应堆埋在板块边的海水中,生出巨大的水蒸气鸣叫,过了12年,压力巨大,板块开始移动,也就是地质学所谓的燕山运动,北部的内蒙古本来是海边,结果短时间上涨2500米(参考地质学),然后被困住的大量海水从北方倾泻向南方,由于秦岭的阻碍,海水从禹和鲧已经布置好的河道流出四川西部(当时印度板块还没有撞过来,四川西部是海岸线,西边是特提斯海。我也怀疑四川的三星堆文明的突然消失也和印度板块的突然撞击有关系,因为引发了大地震,三星堆里面的很多青铜造型和山海经里面很相似,所以山海经描述的时期和三星堆文明应该处在同一时期,所以印度板块不是缓慢撞击亚洲板块,也是人为的板块运动,是突然性的,短期的和剧烈的)。

所以《山海经》甚至很多西方古代书籍中的大洪水,都是这些上古文明的幸存者制造的,目的就是利用大陆板块搅动全球的海水运动,扩散和稀释核辐射,让地球恢复正常。但是这同时也造成了全球的板块运动,造成了本来古代中国四面环海的结构变为了北方陆地的连接和西面的印度板块挤压。(山海经的地理是描写板块运动之前的地貌,不是现在的,所以很多人不理解)

第二:重新发展文明,上古的幸存这已经不多,那么地球上还剩下一些尚未开花的野人(人类的祖先),于是这些幸存者商议,大家分成4个小组,分别在全球的四个野人部落传播文明,那就是四大文明的产生。

就说中华文明吧,三皇五帝记录基本上都是神一样的任务,比如伏羲女娲的人身蛇尾,这可能也是受到了一些核辐射的影响,还有黄帝时期的发明大爆发。真正的发明其实是很漫长的,比如火药的发明,要经过很多代人的总结,但是黄帝就1个人直接发明历法,播种农耕,数学度量,制定音律,养蚕制衣,草药医治(黄帝内经),发明水井。。。。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穿越。足以说明黄帝根本就是一个高智慧文明人。

所以《山海经》是写实的史书,然后由帝王皇家保存,但是自从商朝被灭,流落民间,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和幸存者已经灭绝多年,当时的人类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已经没有人看得懂了。

古书注解中“传”、“笺”、“正义”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含义不同:

1、“传”:是传述的意思,多指解释经文著作。侧重于对思想的引发,也解释字句

2、“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3、“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疏“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扩展资料

由于语言的发展和口授传抄的错误,汉代人已不能完全读懂先秦古书,于是有人作注。汉注虽多是儒家的经书,注家思想也受儒家局限,但因时代距先秦较近,对字句的解释至今仍有很高的价值。

同理,唐人不易读懂汉注,于是出现了新的注解方法“疏”(又叫“正义”),既解正文,又解注文。宋人也沿用这种方法。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后人把注疏与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十三经注疏》。以《毛诗正义》为例,注疏的体例是:用双行小字排在正文下,开头没有“笺云”的是汉毛亨的“传”。

“笺云”是汉郑玄的“笺”,圆圈以后是陆德明的注音,“疏”字后是唐孔颖达的“疏”。疏的体例一般是举出所要疏的经文或注文的首尾各二三个字,用圆圈隔开,然后用“正义曰”再疏解。

--古书注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