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第1张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脾虚不仅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还可能会导致湿气过重,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合理饮茶能够改善脾虚的状况。下面分享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1

1、四君子茶

食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做法: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放入锅中,加水煎服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益气、促进消化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脾胃气虚症。另外,对中枢神经、心脑血管和内分泌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2、赤小豆薏仁茶

食材:赤小豆、薏仁、少许红糖

做法:薏仁洗净后,文火炒熟驱寒,与提前煮熟的赤小豆放入养生壶中,加适量清水继续煮10分钟,加入少许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养胃、利水排湿、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湿气过重所引起的脾胃虚弱症。

3、陈皮大枣生姜红茶

食材:陈皮、大枣、生姜、红茶

做法:陈皮、大枣洗净,与切成丝的生姜一起放入养生壶中,加入少许红茶,加水炖煮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散寒暖胃、补血益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改善寒湿所致的脾虚、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

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子

1、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出自《医学正传》,方子由人参 9克、白术 9克、茯苓 9克、炙甘草 6克、陈皮 3克、半夏 45克组成,可以加入大枣和生姜一起煎服,有健脾补气、祛湿化痰的功效,对于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脾胃虚弱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2、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是出自《金匮要略》的中药方剂,由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甘草(炙)各6g组成,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水的功效。其中茯苓和白术是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桂枝也有温阳健脾的作用。对于痰多咳嗽、阳气不足湿气淤积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3、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方中有半夏 9克;黄芩 6克;干姜 6克;人参 6克;炙甘草 6克;黄连 3克;大枣 4枚,其中半夏辛温,散结除痞,干姜散寒,又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补益脾虚,是和中健脾、温阳祛湿的好方子。

4、升阳除 湿汤

升阳除湿汤出自《兰室秘藏》下卷,由苍术3克 柴胡 羌活 防风 升麻 神曲 泽泻 猪苓各15克 炙甘草 陈皮 麦蘖面各09克组成,适宜脾虚湿盛的人群服用,对于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若是畏寒者,可加入生姜和大枣。

5、荨麻疹汤

荨麻疹汤最初实际上是一方治疗荨麻疹的偏方,由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组成。其中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川芎防风祛风止痛,所以有健脾益气、祛风湿的功效。

6、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汤出自《内外伤辨》,属于祛湿方,由羌活 3克;独活 3克;藁本 15克;防风 15克;甘草 15克(炙);川芎 15克;蔓荆子 09克 组成。其中羌活、独活、防风能祛风湿、利关节,川芎能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有祛风止痛的功效,几种药材合用有很好的的祛风利湿的作用。对于有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7、健脾祛湿汤

健脾祛湿汤就属于比较现代的中药方剂,由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壳15克,黄柏15克,芡实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组成,用水煎服,有健脾和胃、清热祛湿的功效。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2

8款冬季健脾祛湿养生茶

1、生姜红茶

气温下降,常易引起胃痛发作,尤其是胃寒者。这时喝杯生姜红茶暖暖胃就很好。生姜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解毒、消炎、祛湿活血、养胃暖胃、止呕、消除体内垃圾等作用。姜茶可能喝一次即驱走轻微的感冒,症状较重者一连三天每日喝一次,就不再流鼻水、咳嗽、发烧、喉咙痛、头痛;容易患感冒者也可以每三天喝一次以起预防之效。

做法:红茶5克,生姜粉2克,红糖适量。把红茶和姜粉一起放入杯中,用90℃以上水冲泡;等稍温后放入红糖即可饮用。

2、茉莉花茶

茉莉味辛甘、性温,能帮助胃的消化吸收,缓和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故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护茶”之称,有安神定志的效果,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从而镇定、舒缓紧张情绪。

做法:用茶匙从密封罐中取出适量的茉莉花茶倒入玻璃杯中。冲泡茉莉花茶时采用自上而下的冲入沸水,这样让茉莉花茶茶叶翻滚,茶香花香四溢。

3、红枣桂圆枸杞茶

枸杞、红枣、桂圆都是补血补气的佳品。枸杞可以护肝补肾、明目、润肺、抗衰老。煮桂圆红枣茶的时候加一点枸杞,能增加香甜味又红糖味甘性温,中医认为红糖有健脾暖胃、活血化瘀的功效。适量的红糖水能舒缓经痛。

做法:将桂圆去除外壳以及果核,红枣去除果核;然后将桂圆、枸杞、红枣以及白砂糖一起放入杯子之中,加入开水进行冲泡,十分钟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4、姜苏茶

姜苏茶具有很好的驱散风寒的作用,并且对于胃部有很好的调养功效。如果在冬天出现风寒感冒或者是胃痛胃胀的情况,那么服用一些姜苏茶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做法: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清洗干净;将准备好的材料一起放入杯子之中,用开水冲泡十分钟左右,然后每天喝两剂,当作茶来喝。

5、牛奶红茶

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红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能够促进人体消化,经常饮用加糖、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但红茶不宜放凉饮用,会影响养胃和暖胃效果,还可能因为放置时间过长而降低营养含量。

做法:红茶3克,牛奶100克,食盐2克。将红茶放入锅中,加水煎煮5分钟。红茶叶过滤掉,另以一只锅煮牛奶。将牛奶煮沸后加入茶汁,加入食盐揽拌。每天早上喝一次,可有效地补充气血,强身健体。

6、大麦茶

大麦茶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热,化谷食之功,有利于食物消化,还能益颜色、宝五脏,和大麦的花语“消化酵母”无比匹配。冬季养生适宜多喝大麦茶。

做法:水2升左右,煮沸,放入一包大麦茶,再煮5-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不愿意煮的朋友可以用开水直接泡,泡15分钟就可以喝了。煮的比较香。在办公室可以用泡的。

7、普洱茶

普洱茶既有绿茶的养生之用又具红茶的暖胃之功,且普洱茶含的茶碱非常少,不易造成饮后失眠。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在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的饮用普洱茶后可以起到护胃、养胃的作用。

做法:将普洱茶叶置入滤杯中,约10克(铺满杯底,略高)。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盖末茶叶。片刻,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再次注入沸水,盖末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左右。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置于杯盖内。

8、桂花茶

脾胃虚寒的人,很可能在寒冷的冬季反复出现胃胀胃痛等毛病,喝点桂花茶可以暖胃。古人认为桂花为百药之长,可以“散冷气”。桂花性温味辛,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

做法:将干燥的桂花和茶叶按照1比2的比例放入杯子中,然后用开水冲泡六分钟,这也就可以直接服用了,最好能够每天早晚服用一杯。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3

哪几种食物不宜与茶叶同吃

1、茶和白糖

茶叶味苦性寒,人们饮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叶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强消化机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凉之性,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如茶中加糖,就会抑制这种功能。但古籍中也有茶叶配白糖疗疾的偏方,作为食疗可以,若平时饮茶则不宜配糖。

2、茶与鸡蛋

茶水煮鸡蛋,茶的浓度很高,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鸡蛋为高蛋白食物,所以不宜用茶水煮鸡蛋食用。

3、茶与酒

不少人酒后都爱饮茶,想达到润燥解酒、消积化食、通调水道的功效,但这对肾脏是不利的。

因为酒后饮茶,茶碱产生利尿作用,这时酒精转化的乙醛尚未完全分解,即因茶碱的利尿作用而进入肾脏,乙醛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从而易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于是肾寒、阳痿、小便频浊,睾丸坠痛等症状接通而至。

4、茶与羊肉

虽然时常吃一些羊肉对身体大有稗益,但在吃羊肉喝茶时,羊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能同茶叶中的鞣酸“联姻”,生成一种叫探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对肠道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容易发生便秘。

所以,不宜边吃羊肉边喝茶。吃完羊肉后也不宜马上喝茶,应等2—3小时再饮茶。

5、茶与药

茶叶中的鞣酸可与某些药物(如硫酸亚铁片、构檬酸铁铵、黄连素等)起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影响药物吸收。

如果用茶水服用镇静药(安定等),则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等兴奋剂就会使药物的镇静作用抵消或减弱。

因为药物种类很多,不容易掌握,所以一律用温水送服,有益无害。

6、吃狗肉后忌喝茶

狗肉中富含蛋白质,而茶叶中鞣酸较多,如食狗肉后立即饮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为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蠕动,产生便秘,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滞肠内被动吸收,而不利于健康,所以,吃狗肉后忌喝茶。

没有的。

红枣的功效

大枣性温、味甘,具益气补血、健脾和胃、对过敏性紫癜、贫血、高血压、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转氨酶增高,以及预防输血反应等均有理想效果。

大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有较强的抑癌、抗过敏作用。枣中含有抗疲劳作用的物质,能增强人的耐力,枣还具有减轻毒性物质对肝脏损害的功效。枣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镇静降血压的作用。

桂圆的功效

桂圆味甘、性温;归心、脾经。有开胃、养血益脾、补心安神、补虚长智之功效;可治疗贫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同时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扩展资料:

红枣相关人群

1、宜食

大枣老少皆宜,尤其是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的理想天然保健品,也是病后调养的佳品。特别适宜慢性肝病、胃虚食少、心血管疾病、脾虚便溏、过敏性紫癜。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湿疹、过敏性血管炎、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心慌失眠、贫血头晕等患者食用;此外,还适宜抑制肿瘤患者放疗、化疗而致骨髓不良反应者食用。

2、忌食

湿热内盛者、小儿疳积和寄生虫病儿童、齿病疼痛、痰湿偏盛的人及腹部胀满者、舌苔厚腻者忌食。此外,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而且鲜枣不宜多吃,否则易生痰、助热、损齿。

桂圆相关人群

1、适应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体质虚弱的老年人、记忆力低下者、头晕失眠者、妇女食用

2、不宜人群

有上火发炎症状时不宜食用,怀孕后不宜过多食用。

--红枣

--桂圆

1、平胃丸

湿气重往往人们只想到服用利湿渗水的食物或者药物,其实不然,湿气重首要责任在于脾,所以往往许多人脾虚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吃红豆薏仁之类利湿类的食物作用也不大,湿气不可能全部去除。中医在祛湿气的时候,往往会用健脾胃的药配合利水渗湿的中药,兼顾肾和肺,同仁堂平胃丸就是一剂有此功效的药物,因此在祛湿的效果上更加的治标。

2、四妙丸

四妙丸属于祛湿剂,它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要针对于脾胃虚弱和食欲不振的症状,如果你的舌头布满了白白的舌苔,而且边缘呈锯齿状;再或则大便糖稀,难以成形或者便秘,而食欲不佳,坚持服用四妙丸可以控制症状。

3、茯苓丸

我们都知道茯苓是有名祛湿利尿的中药,茯苓丸主要成分为茯苓,属于祛痰剂。它具有燥湿行气,软坚消痰的功效。而同仁堂的桂枝茯苓丸虽然加了其他成分的中药,但是对于健脾祛湿的功效也是挺好的。

4、人参健脾丸

同仁堂人参健脾丸可以补脾运湿,主要的功能是消食,而且副作用很小。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祛湿是十分适合的,对于体内有热的人群,最好是服用健脾丸,因为人参性温,容易上火。

5、二妙丸

二妙丸属于祛湿剂,具有燥湿清热的功效,适用于湿疹或者阴部湿疹等症状,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红肿、炎症,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都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治疗女性白带异常,或者男性阴囊湿痒。

6、六君子丸

六君子丸具有益气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量少,有气无力,痰多气虚、腹胀便溏的人群,它具有一定的祛湿作用。

7、 香砂胃苓丸

香砂胃苓丸的主要成分有木香、砂仁、苍术、厚朴、白术、陈皮、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甘草等中药,它具有行气和胃、祛湿运脾的功效,如果湿气重,服用后可帮助祛湿,健脾胃,但服药期间注意保暖,忌生冷辛辣食物。

8、参芩白术丸

参芩白术丸里面含有10多种中药组成,它具有利湿止泻、健脾、益气的功效,主要补肝胃,益肺气,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如果胖子因为吃参芩白术丸祛湿而瘦的,基本不会反弹。

9、木香顺气丸

木香顺气丸的主要作用为行气化湿,健脾和胃,对于腹胀腹疼,嗳气呕吐的肠胃虚弱患者,或者爱生气的朋友们,可以服用木香顺气丸,既可以调节脾胃和心情,祛湿效果也很佳。

# 健康 科普大赛#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除湿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世医得效方》卷四:除湿汤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明医指掌》卷四:除湿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眼科纂要》卷上:除湿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一盘珠》卷一:除湿汤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64 摘录 7 《女科万金方》:除湿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普济方》卷一一八:除湿汤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84 各家论述 85 摘录 9 《片玉痘疹》卷十:除湿汤 91 处方 92 功能主治 9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94 摘录 10 《回春》卷五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2 《玉案》卷三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3 《百一》卷三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医统》卷八十八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功效 144 主治 145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5 《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55 加减 15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除湿汤 1 拼音

chú shī tāng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除湿汤

21 处方

半夏麹(炒一钱半) 厚朴(姜制一钱半) 苍术(米泔浸二钱) 藿香(一钱) 陈皮(去白一钱半) 白茯苓(去皮二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一钱)

22 功能主治

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涩。

2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前服。

24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世医得效方》卷四:除湿汤

31 处方

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 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 甘草9克 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

32 制法

上药锉散。

33 功能主治

燥湿健脾。主周身重著;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

3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

35 摘录

《世医得效方》卷四

4 《明医指掌》卷四:除湿汤

41 处方

厚朴(姜汁拌,炒)1钱,苍术(米泔浸,炒)1钱,半夏1钱,藿香叶3分,陈皮5分,茯苓5分,白术5分。

42 功能主治

痢疾病久,所下若鼻涕、冻胶,脉迟弱,形体虚怯,四肢倦怠。

4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44 摘录

《明医指掌》卷四

5 《眼科纂要》卷上:除湿汤

51 处方

连翘、滑石、车前、枳壳、黄芩、川连、木通、粉甘草、陈皮、白茯苓、荆芥、防风。

52 功能主治

风弦赤烂外障,脾胃湿热甚者。

5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54 摘录

《眼科纂要》卷上

6 《一盘珠》卷一:除湿汤

61 处方

苍术、白术、白苓、甘草、干姜、橘红、丁香各等分。

62 功能主治

中湿。

6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水煎服。

64 摘录

《一盘珠》卷一

7 《女科万金方》:除湿汤

71 处方

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药、葶苈、半夏、厚朴、苍术、藿香、陈皮、白茯苓、白术。

72 功能主治

诸湿,腰膝肿疼,项颈浮肿,筋骨紧急, 凝滞。

7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服。

74 摘录

《女科万金方》

8 《普济方》卷一一八:除湿汤

81 处方

平胃散加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术各等分(一方去白术,用赤茯苓)。

82 功能主治

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著,腰脚酸痛,面足浮肿,腹胀痞满,大便溏,小便涩,及湿疟,泄痢。大病后,及疟痢疮疥后,脾土虚弱,一身之间,惟面与双足浮肿,早起则面甚,晚来则足甚。湿热痞满不食。泄泻溺涩,脉缓者。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著湿衣而伤湿、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腰脚痹冷。伤食兼湿。

8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2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84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湿滞伤脾不能健运,而湿流关节,气闭不行,故腰脚肿重,泄泻溺涩焉,苍术燥湿强脾,厚朴散滞消肿,陈皮理气和中,藿香温中快胃,白术燥脾湿以健中,半夏理脾湿以醒胃,茯苓渗脾湿,甘草缓中州,生姜以温散寒湿也,使湿散脾强,则肿退泻除,而小便亦利矣。此除湿健中之剂,为湿滞伤脾肿泻之专方。

85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一八

9 《片玉痘疹》卷十:除湿汤

91 处方

羌活、苍术、防风、木通、猪苓、泽泻、白术、赤芍、官桂。

92 功能主治

内渗其湿,外燥其表,令好收靥.主痘疮,如初饮冷水,浸湿脾胃以致收靥不齐者。痘当收敛之时,有因湿盛而不得收敛者,其现证轻则有孔漏浆,重则遍体溃烂,肚腹胀、小便短。

9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94 摘录

《片玉痘疹》卷十

10 《回春》卷五 101 方名

除湿汤

102 组成

人言2两。

103 主治

风湿凝住,脚气疼痛。

10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裹脚板上,出汗,如毡湿透,再换1片,出令汗尽即已。

105 制备方法

水煮滚热,再用毡片剪如底样56片,入内同煮,令汁干为度,取出毡片,晒干或焙干。

11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111 方名

除湿汤

112 组成

半夏、苍术、厚朴、藿香、陈皮、甘草、白术、茯苓、木瓜、槟榔、白芷、生姜、大枣。

113 主治

腿、股、膝、膑、胫、足病之因于湿者。

11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2 《玉案》卷三 121 方名

除湿汤

122 组成

茯苓8分,泽泻8分,茵陈8分,猪苓8分,黄芩6分,黄连6分,知母6分,天花粉6分,白术6分,防己3分,陈皮3分,青皮3分,苍术3分。

123 主治

黄疸内热,呕吐而渴,欲饮冷水,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

12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

13 《百一》卷三 131 方名

除湿汤

132 组成

白术1两,白茯苓1两,苍术(米泔浸)1两,藿香叶(去土)1两,甘草1两,橘红1两,厚朴1两,半夏1两,附子6钱(炮),生姜2两。

133 主治

一切中湿,自汗,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阳虚自汗,呼吸少气,风湿,风温,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腠理开疏,气道壅塞,虚汗,盗汗,目黄身肿,胸膈溢满,腰疼体痛,呕吐涎沫。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腰脚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中湿,伤湿,疟。

13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2大盏,加生姜10片,煎至1盏,不拘时候。

135 制备方法

厚朴、半夏、生姜一处捣作饼子,焙干,同众药为粗末。

14 《医统》卷八十八 141 方名

除湿汤

142 组成

人参、白术、苍术、茯苓、半夏、厚朴(姜炒)、陈皮、藿香、大腹皮(洗)、甘草(炙)各等分。

143 功效

助脾去湿。

144 主治

小儿寒湿所伤,手足软弱,不能抬举疼痛,吐泻。

145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服,不拘时候。

15 《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151 方名

除湿汤

152 组成

茯苓1钱,桔梗8分,枳壳(麸炒)8分,半夏5分,桑白皮5分,杏仁(去皮尖)5分,甘草(炙)5分。

153 主治

诸咳嗽。

15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2片,水煎服。

155 加减

伤风致咳,鼻流清涕,加防风、羌活、薄荷、荆芥、苏叶各1钱;肺受火邪、痰壅口干,加黄芩1钱、黄连7分;肺受湿痰,身重,加苍术、防己、山栀(炒)各5分;寒喘痰嗽,加麻黄7分;恶寒多汗,加桂枝、防风;风寒,加南星、竹沥半盏,姜汁少许;痰气咳嗽,加苏子、贝母各1钱;日晡咳者,火浮于肺,加5味子7粒,知母(炒)1钱,五倍子7分;久嗽,气虚血少,加参、耆、归身、款冬花、紫菀;午后阳虚咳嗽,加知母、川柏(俱蜜水蒸)4分,当归、生地、竹沥、姜汁、天门冬、贝母各等分;嗽若有血,加清血凉血之剂。

156 制备方法

上锉。

古籍中的除湿汤 《普济方》:[卷一百十八寒暑湿门]中湿附论

。用绵包之。大有神效。一料分作七处。七日用之。除湿汤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涩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三·诸气门]肿

。然有阳水。有阴水。并宜先用五皮饮。升降汤。或除湿汤。加木瓜腹皮各半钱。如未效。继以四磨饮。兼吞桂

《证治准绳·杂病》:[第二册诸气门]水肿

谓之水气。然有阳水,有阴水,并可先用五皮饮,或除湿汤加木瓜、腹皮各半钱,如未效,继以四磨饮兼吞桂黄

《医碥》:[卷之三·杂症]肿胀

,宜五皮饮。(五皮饮,不论阴阳水,俱可先用。或除湿汤加木瓜、腹皮。如未效,四磨饮兼吞桂黄丸,仍用赤

《医灯续焰》:[卷十一]水病脉证第七十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脾虚不仅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还可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