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别名有哪些,是怎么由来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中国的别名有哪些,是怎么由来的,第1张

中国的其他别名有:

华(周人自称为华族)

夏(《书·舜典》“蛮夷猾夏。”孔 传:“夏, 华夏。”)

中华(《三国志·魏书》"下魏晋,赵秦二燕,地据中华。"最初,中华但指黄河中下游而言,其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者,皆称"中华"。)

中夏(《后汉书·班固传》"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华夏(曹植《七奇》"威慑万乘,华夏称雄"。)

赤县神州(或谓“赤县”、“神州”)(邹衍"大九州"学说,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中州(《汉书·司马相如传》"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 颜师古注:"中州,中国也。")

中原(《晋书·石勒传》"脱遇光武(即刘秀),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九州(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禹域(古代传说禹平水土,划分九州,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因称中国为禹域。)

禹甸(《诗·小雅》"信彼南山,维禹甸之。"朱熹注:"甸,治也。")

禹迹(《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禹迹义同禹甸。谓大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

海内(《孟子·梁惠王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焦循正义:“古者内有九洲,外有四海……此海内,即指四海之内。” )

九牧(《荀子·解蔽》“ 文王监於殷纣,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 殷王 而受九牧也。” 杨倞注:“九牧,九州也。”)

诸夏(《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区夏(《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孔 传:“始为政於我区域诸夏。”)

方夏(《书·武成》“诞膺天命,以抚方夏。”)

函夏(《汉书·扬雄传上》“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函夏,函诸夏也。”)

诸华(晋代杜预为《春秋左传》作的注释上说:“诸华,中国也。”)

八州(《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殊俗慕义,八州怀德。”我国自古有九州之称,自京畿而言,则为八州。)

九囿、九有、九域(上古指组成陆地的九个大区域,后指中国。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囗部》“九囿,即《毛诗》之九有,《韩诗》之九域也。”)

九土(《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韦昭注:“九土,九州之土也。”)

一、中国的其它称呼:

中华、华夏、神州、赤县、(诸)华、(诸)夏、中夏、区夏、方夏、函夏、海内、禹城、禹迹、禹甸、九州、九牧、九区、九域、八州、九囿、九土、九野等等。

二、外语中的“中国”

相当多的西方语言称中国为China(英语)、Chine(法语)、Kina(瑞典语)、Sina或其变体。这个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常见的说法是“秦”、“契丹”、“丝”、“赤那”等,以往也被称为“茶”和“昌南”,但这两种说法已经被否定。

有历史学家考证后认为为China、Chine、Kina、Sina等词汇来自“秦”的音译。这里的秦不仅指秦朝,而且也指西周和东周时期的秦国。在丝绸之路出现之前,秦人通过当时的玉石之路来与西方人进行贸易往来。

俄语称中国为Китай,这是源于“契丹”一名;由于辽朝和西辽自9世纪至13世纪长期是中亚的霸主,所以在此期间兴起的斯拉夫语族和突厥语族诸民族均以契丹为辽朝及其以南的宋朝等中原政权的代名词。现在仍有十几个国家将中国称为“契丹”:斯拉夫语国家(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称中国为“Khistankia”;突厥语国家(中亚各国)称中国为“Kaitay”、“Kathay”、“Hatay”、“Katay”;西亚国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称中国为“Katay”、“Khatay”。

另有看法认为China等名称是来源于“契丹”这个名字,因为宋朝时的欧洲与中国的贸易都是通过中国北方的契丹民族而转手,欧洲人因此而把“契丹”和契丹人所经营的货物的来源地相混同;但China一词的出现远早于宋朝,拉丁语词汇“Cathay”则来自奥斯曼土耳其语的“Kathay”一词。

据说,中国在古印度语梵文是cina、chinas,在希腊语是Sinai、Serica,在古拉丁语是Sinae。但古印度人和希腊罗马人的“cina”等词究竟何指,目前没有定论。古印度典籍最早提到“cina”是公元前10世纪(有的学者提出是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15世纪)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有学者认为“cina”是指西周的秦国,(1655,MartiniMartin),但也有学者认为指古蒙古部落戎狄,sino为赤那之地的音译(意思是狼)。“cina”更可能为古印度人对东方国家的称呼而不是特指中国。

古代中国在中亚另有一别名“桃花石”Tabgach,据研究,可能出自长期统治中国的鲜卑拓拔部的名字。

还有观点认为英文中的“China”是来自瓷器china,而瓷器一名又是得自“昌南”,即中国古代瓷器的主要产地之一。但事实是,China首先指代的是一个东方国家,用china来指代瓷器则是晚近的用法。

“China”一词在今日西方人的日常使用中通常泛指中国地区,不一定特指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或澳门,对某些人来说可能还不包括西藏。国际厂商和品牌一般使用在列表前标示“国家和地区”等方法来弹性解决这个问题。

在日语中,原来很少称中国为“中国”而直呼各朝代名。从10世纪开始,日本本州西部山阳、山阴地区也叫做“中国地方”,当时日本分为“近国”、“中国”和“远国”。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借用佛教经典中的称呼“支那(Sina)”来指称中国。这种称呼逐渐带有贬义。二战结束后,日本外务省自颁布通知书禁止使用“支那”一词称呼中国,而“支那海”等在现在的日本已经演变称日文名词,改用片假名拼写。不过因为同样使用汉字,一部分日本人认为“中国”或“中华”这些称呼是在刻意赞美。

“中国”的别名:“中华”、“九州”、“四海”、“神州”“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华夏 诸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最早是古代周王朝区别于四方部落的自称。周朝的时候,凡是遵循周礼的诸侯都被为诸夏。华与夏是同义反复,比如《左传》记载孙子的话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我们明显能看到,孔子是将“华”与”夏“看作同义词的。大约到了春秋的时候,我们的古籍上就开始将这两个字连用,合起来称”华夏“了。

中华

”中华“这个词我们今天最熟悉,我们的56个民族就合称为”中华民族“。”华“的这称呼的来源上一条我们已经了解了。“中”是指中原的黄河和洛水地区,是我们的民族祖先最早生活的地方,土地平坦肥美,水源充足,经济条件较好。我们的祖先认为生活在四方的中间,故称之为“中华”以来区别四方。后来随着各民族不断融合,中华文明向四方延伸,凡是属于中华文明范围畴的都被称之为“中华”。

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相传是禹在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神州 赤县神州

以“赤县神州”称呼中国,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中原 中土 中州

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

中土与中州意思大致相同。《西游记》中说唐僧时就是来自”中土大唐“。

我大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各种别称是非常繁多的,此暂列以上几种。

中国的别名有哪些,是怎么由来的

中国的其他别名有:华(周人自称为华族)夏(《书·舜典》“蛮夷猾夏。”孔 传:“夏, 华夏。”)中华(《三国志·魏书》"下魏晋,赵秦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