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容易得甲亢?来看看中医上怎样预防和治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为什么女性容易得甲亢?来看看中医上怎样预防和治疗,第1张

甲亢在中医中属于“瘿病”的范畴。患者喉结两旁结块肿大,心悸、出汗,进食增多但体重减少,多数患者还常常有 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 等表现。甲亢可能和 发热、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 等因素有关,从中医角度上讲,甲亢主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和水土不服等因素引起,平时应该 保持心情舒畅 注意饮食的调整 来预防本病。

情志内伤

如果平时经常忿郁恼怒或者忧愁思虑,会使肝气失于条达,进而气机郁滞,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容易凝聚成痰,在颈前形成瘿病。

饮食及水土失宜

如果平时饮食失调,或是居住在高山地区,水土失宜,一是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二是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使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形成瘿病。

体质因素

妇女特有的月经、怀孕、生产、泌乳等与 肝经气血 有密切关系,再加上情志、饮食这些容易导致疾病的因素,常常会引起气郁痰结、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所以 女性更容易得瘿病 。另外, 阴虚 的人病机更为复杂,病程一般比别人要长。

复方甲亢膏

主要成分:黄芪、党参、麦冬、白芍、夏枯草各15克,生地、丹参、生牡蛎各30克,苏子、五味子、制香附各10克,白芥子6克

功效主治: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适用于: 轻度或中度 甲亢患者;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不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用法用量:每次10克,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

甲亢方

组成:海蛤壳200克(先煎),青皮90克,陈皮90克,生牡蛎300克(先煎), 浙贝90克,清半夏90克,香附90克,当归90克,桃仁90克,红花60克,芍药100克,白芍150克,夏枯草200克,柴胡90克,郁金90克,川楝子100克,延胡索100克,绿萼梅90克,山慈菇150克,五灵脂30克,生蒲黄30克(包煎),荔枝核100克,漏竹100克,合欢皮100克,佛手100克,乌药60克,炒谷芽200克,炒麦芽200克,砂仁30克,玉竹100克,麦冬150克,浮小麦200克。

功用:理气化痰,解郁散结

主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

治疗特色:颈前甲状腺肿大,弥漫对称,边缘不清,肿块一般光滑柔软,病久者肿块硬而有结节,胸部痞闷,胁肋胀痛,善叹息,情绪易波动的人群,舌苔薄腻,脉弦滑。

甲亢病人的饮食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促进精、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加速氧化。机体产热与散热明显增多,基础代谢率异常增高,所以每天必须增加能量,才能纠正体内的能量消耗。基于以上原因,甲亢病人的饮食必须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补充钙、磷、钾、锌、镁等,以纠正因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改善全身状况。 一)三高一禁一适量;指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破饮食,适量补充钙、磷等。 1)增加热量供应;每日应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纠正过度消耗、每日能量供给12 540~14 630干焦(3 000~3 500千卡),比正常人增加50%~75%,以满足过量的甲状腺素分泌所引起的代谢率增加。 2)保证蛋白质供给;每日每千克体重供应蛋白质15克,但应限制动物性蛋白. 3)注意维生素供给宜供给主富的多种维生素、因高代谢消耗能量而消耗大量的酶,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D是保证肠钙、磷吸收的主要维生素,应保证供给,同时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 4)适当钙、磷供给;为预防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应适量增加钙、磷的供给尤其是对症状长期不能得到控制的患者和老年人。 5)忌碘食物和药物;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内有大量碘刻存在,甲状腺激素加速台成,因而碘可诱发甲亢可使田亢症状加剧,所以应忌用含碘的食物和自碘的药物。对各种含碘的造影剂也应慎用。 二)增加餐次; 三)膳食调配 1)宜选食物:根据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可选用各种合淀粉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粉皮、马铃薯、南瓜等;各种动物食物,如牛肉、猪肉、羊肉、各种鱼类等;各种新鲜水果及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果仁、鲜鱼等、低钾时,可多选橘子、苹果等. 2)忌选食物;忌用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发菜、加碘食盐等。中药如牡赈昆市、海藻、夏枯草、丹参、元参、香附、浙贝等也属局用. 3)注意食物的性味功能从中医观点来说,食物直选有滋阴功效的,如龟、鳖、水鸭母等,少吃温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公鸡等。 甲亢食疗饮食治疗原则及要求注意 (1)给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若供应充足,可使蛋白质发挥其特有的生理功能。给予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维生素和无机盐能够调节生理功能,改善机体代谢,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应给予充足的钙和铁,以防缺乏。 (2)适当增加动物内脏,新鲜绿叶蔬菜,或补充维生素制剂。 (3)适当控制纤维素多的食物。甲亢病人常有腹泻现象,如过多供给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会加重腹泻。 (4)忌用刺激性较强的浓茶、咖啡、烟酒等。 食谱举例 早餐:牛奶(鲜牛奶250克、白糖10克),煮鸡蛋1个(鸡蛋50克),面包75克,素炒油菜(油菜100克)。 加餐:水果(苹果200克),饼干50克。 午餐:大米饭(大米100克),红烧牛肉(牛肉150克),白菜炖豆腐(白菜100克、豆腐100克)。 加餐:冲藕粉(藕粉50克),蛋糕50克。 晚餐:包子100克(面粉100克、瘦猪肉50克、大白菜200克),木须肉100克(瘦猪肉30克、黄花10克、木耳5克),西红柿鸡蛋汤(西红柿50克、鸡蛋50克)。 晚餐:牛奶(鲜牛奶250克、白糖10克)。 全日烹调用油40克。 以上食谱含热能3059千卡(12780千焦耳)。 药膳食疗 (1)佛手粥:佛手9克,海藻15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将佛手、海藻用适量水煎汁去渣后,再加入粳米、红糖煮成粥即成。每日1剂,连服10天~15天,调整精神抑郁,情绪改变,能够疏肝清热。 (2)昆布海藻饮:昆布、海藻、牡蛎用水煎汁。每日1次,连服数日,能疏肝清热,理气解郁。 (3)青柿子糕:青柿子1000克,蜂蜜适量。青柿子去柄洗净,捣烂并绞成汁,放锅中煎煮浓缩至粘稠,再加入蜂蜜1倍,继续煎至粘稠时,离火冷却、装配备用。每日2次,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服,连服10天~15天。以清热泻火为主,用于烦燥不安、性急易怒、面部烘热者。 (4)川贝海带粥:川贝、海带、丹参各15克,薏米30克,冬瓜60克,红糖适量。川贝、丹参先煎汤后去渣、入其它味煮粥吃。每日晨起空腹温服,连服15天~20天。用于颈部肿大、恶心、便溏症。 (5)竹菇淡菜煎:竹菇、淡菜各15克,牡蛎各30克,红糖适量。用水煎汁,去渣。每日1剂,连服7天~10天。具有化痰利湿,软坚散结功效。 (6)什锦豆腐:豆腐4块,西红柿150克,木耳、冬笋、豌豆各15克,湿淀粉、生油各9克,葱、姜、盐等调味适量。

女性上班族工作压力大,体重莫名减轻,小心甲状腺机能亢进。中医师指出,甲状腺亢进疾病与情志、体质息息相关,例如肝火亢盛、心肝阴虚等,尤其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更易酿成病灶扩大,建议平日可用玫瑰佛手茶饮理气解郁,缓解症状。

甲状腺亢进 肇因气血久滞不通

台湾基层中医师协会理事长陈潮宗中医师表示,甲状腺问题好发于30岁到50岁间的女性,罹患率是男性的5至10倍;一般甲状腺亢进会出现怕热、易流汗及体重减轻、心悸、手抖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则刚好相反。

传统中医辨证认为,甲状腺机能亢进属于「瘿病」的范畴,而所谓的「瘿病」,指得就是前颈肿大、结而成块的一种病症。形成原因与患者本身情志抑郁、饮食、水土失宜、体质不佳,造成气血久滞不通成痰,痰蕴结于前颈有关。

压力大体重轻 多吃养阴生津食材

针对工作压力大,体重莫名减轻,治疗上多以理气解郁、活血祛瘀、化痰软坚、消瘿散结、滋阴降火为处理基本原则。并依照体质、证候的不同选用适当的方药。而远离压力来源、注意饮食调摄,才是预防「瘿病」上身的重要关键。

提醒患者,平日应生活规律,适度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学习放松情绪外,饮食上可多食用养阴生津的食材,如木耳、黑豆、百合、桑椹、山药、枸杞、桑椹、薏仁、四神汤等滋阴之物,及十字花科类的蔬果等,调理身体免疫能力。

少吃含碘食物 药膳3茶饮调气血

陈潮宗中医师强调,要避免甲状腺亢进反复发作,日常生活中要少吃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苔、藻类等,也要避免抽菸,以免 甲状线,增加身体免疫反应。或是利用以下药膳茶饮也能有不错效果:

1脾气急躁-玫瑰佛手茶

材料:玫瑰花3克、佛手3克

作法:将上述材料加到滚水中,焖10分钟。

功效:甲亢患者容易脾气急躁,玫瑰花的香气让人心情愉快,佛手可疏肝理气,抑制过度兴奋的神经系统,让人心平气和。

2烦渴汗多心悸-生脉饮

材料:西洋参5克、麦冬20克、五味子5克

作法:将上述材料加到1升半水中,大火煮开,小火煮20分钟。

功效:若甲亢患者常感口渴,一动就流汗,心跳过快,可以饮用生脉饮。凉补的西洋参,加上生津的麦冬,敛汗的五味子,可缓解烦热症状。

3肿大明显-消瘰茶

材料:玄参5克、浙贝母5克、生牡蛎壳30克

作法:将上述材料加到一升半水中,大火煮开,小火煮20分钟。

功效:若患者甲状腺肿大明显,且自觉身热难耐,消瘰茶的玄参、贝母、生牡蛎壳合用可清热滋阴、化痰散结。注意生牡蛎壳是一种中药材,可以软坚散结,但是牡蛎肉属于海鲜类,甲亢患者要避免食用。

贴心小叮咛:

规律运动能增强免疫力,帮助改善状腺亢进病灶,建议平日要避免常喝浓茶、咖啡,以免 或加重心悸,也易造成失眠问题。若长期有心悸、手抖、体重异常等状况者,应尽速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甲状腺机能亢进好发女性族群,利用药膳茶饮辅助缓解症状。

桥本甲状腺炎为临床慢性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人是因为甲状腺肿、甲减就诊才发现的,有一过性甲亢期、稳定期、甲减期等不同阶段表现。

病由肝经循行部位 责之心脾肾肝

在中医的角度上来讲,桥本氏甲状腺炎通常归属于中医学“瘿病”“瘿瘤”“瘿劳”等范畴。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导致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虚,气滞痰凝,血行瘀滞,痰凝血瘀,壅聚于颈前而成。久病耗气伤阴,以致气阴两虚。久病及肾,肾阳亏虚,命门火衰,阳损及阴,可致阴阳两虚。部分阴不制阳,可致肝火上炎,成为致病因素。因此聂春华指出,桥本氏甲状腺炎病机虽复杂,但不外虚、郁、痰、湿、瘀五端。从脏腑而论,本病之病位在肝经循行部位,肝主疏泄,疏泄情志与气机,甲状腺为肝经所络属,因此会影响到心脾肾。

治以疏肝健脾 化痰消

该病以忧思抑郁或恼怒气结,即影响肝之疏泄,又损伤脾之运化,使气机郁滞,气不行津,凝聚成痰,结颈前,日久血行受滞,瘿肿加重。若肝木疏泄太过,则导致肝火,肝阳过亢,甚至有的心火亦亢,表现机体代谢功能亢进,产生心悸、心烦易怒等一系列郁火伤阴症候。若肝木疏泄不及,可致脾肾功能减弱,甚至脾肾亏虚,产生甲减,表现有怕冷肢体肿胀等一些了脾肾阳虚症状。

聂春华自拟“平甲消瘿汤”,由香附、丹参、栀子、茯苓、浙贝母等药组成。方选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丹参改善心脏功能、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除烦安神、凉血消痈等;栀子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茯苓可提高抵抗力,防止癌细胞侵害、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浙贝母清热散结、化痰消瘿,以助化痰降浊行气祛瘀之力。诸药相合,共奏提高免疫力、疏肝理气、化痰降浊、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之功效,标本兼治,直切病机。

临证应用时,根据其临床表现,在本方基础上随证化裁。在临床辨证中,聂春华注重从舌脉变化探知痰瘀之侧重,如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肝郁脾虚证;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者,为心肝火旺证;舌质舌质红,脉细或细数者,则为气阴两虚证,脉证合参,随证加减,每获良效。

病案举隅

吕某,女,41岁,河北保定市人,2020年4月21日来院初诊。患者于2019年11月21日在当地医院体检发现甲状腺肿物及甲功异常,平时经常伴有胸闷腹胀、憋气、等不适症状,之后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西药治疗,服用药物约4个月,甲状腺肿物无好转,甲功异常无好转,患者自发病以来怕冷、乏力、无心慌,颈部疼痛及压痛,颈部无压迫感。纳呆,食少,睡眠不好,体重增加约10kg,大小便正常。形体偏胖,便溏不爽,月经周期不规律,量少,舌苔白,脉沉细。体温367 脉搏51次/分 呼吸 20次/分,血压 114/82mmHg

西医诊断:桥木氏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诊断:颈部肿大,伴有畏寒肢冷,面色萎黄,肢体虚肿,食少纳呆,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治法:益气健脾,祛痰降浊,活血化瘀,温阳补肾。

方药:香附15g 丹参15g 栀子15g 茯苓15g 浙贝母15g。根据其临床表现,在本方基础上共7剂,每日1剂。分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嘱患者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物,忌酒或饮酒有度。

二诊:2020年4月28日,睡眠好转,仍胸闷腹胀,便溏不爽,苔白,白腻苔渐退,脉细,根据其临床表现,在本方基础上酌情增加多味药。微调继服20剂。

三诊:2020年5月18日,乏力,怕冷,胸闷腹胀诸症明显减轻,舌淡红稍暗,苔白略腻,脉象比首诊时有力。复查各项指标: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测定(FT4)降低: (结果:624 范围: 12-22 pmol/I),总T4降低:(结果:4421 范围:66-181 nmol/I)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TSH)增高: (结果:8667 范围: 027-42 uI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增高): (结果:10434 范围: 0-3400 IU/m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增高: (结果:13427 范围: 0-115 IU/mL),根据其临床表现,在本方基础上随证化裁。微调继服20剂。

三诊复查报告单显示

四诊:2020年6月7日,各症状皆无,舌淡红,苔薄白,脉略弦。复查各项指标正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测定(FT4)正常: (结果:1574 范围: 12-22 pmol/I)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TSH)正常: (结果:267 范围: 027-42 uI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正常: (结果:1601 范围: 0-3400 IU/m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正常: (结果:56 范围: 0-115 IU/mL)。

该患者经治疗近两月,诸症悉平,近期随访未复发,达到临床控制标准。

7月22日复查报告单显示

按该患者由于脾肾阳虚证,故畏寒肢冷,面色萎黄,肢体虚肿,食少纳呆;痰浊中阻,浊阴不降,气机不畅,则见胸闷;湿盛困脾,脾失健运,因而腹胀,便溏不爽;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为痰瘀互结,气机不畅之征。聂春华认为,脾肾阳虚型的桥本患者,应从益气健脾,温阳补肾是关键,一面分型治疗,一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标本兼顾,方能取效。

1 产地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称“松贝”“青贝”“炉贝”

浙贝母:原产浙江象山县,称“象贝”,大者称大贝,小者称“珠贝”。

共性

性味归经:苦,寒凉归肺心经

2 功用:

1.化痰止咳:治热痰咳嗽等。

2.清热散结:治痰热郁结之病证。如瘰疬、痈肿、肺痈等。

川贝:1.苦寒性较小,清热力不足,但味甘质润,功偏润肺止咳,多用治肺燥咳嗽,虚劳久咳。

2.清热解郁散结力不及浙贝,多用治体虚痰结者。

浙贝:1.苦寒性较大,清热力较强,功偏清肺化痰,多用治痰热郁肺或风热咳嗽,痰黄而稠等。

2.清热开郁散结力较强,常用治痰火凝结之瘰疬、瘿瘤、肺痈、乳痈、皮肤痈肿等。

3 性状

川贝成圆锥形或近心脏形,直径3到9毫米,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成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

浙贝成扁球形,直径1到25厘米,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枚,较大而肥厚,略成肾形,互相对合,其内有2到3枚小鳞叶及干缩的残茎。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直径不同,大小相差悬殊。

川贝最主要的特征“怀中抱月”,而浙贝没有。

 消瘿大家刚看到的时候,是不是不注意看会误认为是消瘦,其实这两个可风马牛不相及的。消瘿主要针对的是瘿病,很多人可能对瘿病不太了解,简而言之就是因为体内有堵塞或者有火气等原因,而导致的喉结旁边肿大的一种病症。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种病症如何治疗。

消瘿是什么意思

 瘿病,中医病证名。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特征。主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引起,并与体质有密切关系。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临床常见证型有气滞痰阻、痰结血瘀、肝火旺盛、心肝阴虚四种,以上四种证型之间常发生转化。

消瘿就是治疗瘿病。一般采用理气化痰,消瘿散结,活血软坚,滋阴降火的方法,可针对不同的证候选用适当的方药。

  消瘿的食物有哪些

 我们一般所吃的食物并不具有消瘿的功效的。

消瘿吃什么水果蔬菜

 我们常吃的水果和蔬菜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具有明显的消瘿功效的种类,所以大家按照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食用就可以了。

消瘿的中药有哪些

 消瘿的中药有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昆布、海藻、黄药子等,这些都是可以具有很好的消瘿的效果的,但是不建议大家自行用药,最好是事先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

消瘿的中药方剂推荐

 1、夏枯草、海藻、海带、海螺(煅)、昆布、蛤壳(煅)、木香、川芎。

 2、昆布,海藻,蛤壳,浙贝母,桔梗,夏枯草,陈皮,槟榔。

 3、柴胡10克,生牡蛎(先煎)30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夏枯草15克,白芥子10克,法半夏10克,浙贝母10克,丹皮12克,赤芍15克。

 4、海藻(酒洗)1两,海带(酒洗)1两,昆布(酒洗)1两,海马(酒炙)1两,海红蛤1两,石燕(各煅)1两,海螵蛸1两。

 5、全蝎30个(去头足),猪羊靥(即膝眼骨)30个(炙枯),枯矾5钱。

 6、海藻1钱,龙胆草1钱,昆布5分,土瓜根2钱,半夏1钱,麦面1撮,甘草1钱,干姜5分,附子1片。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如何消瘿应该是比较熟悉了吧。消瘿这种疾病可能大家平时见得不是特别多,所以大家对它不是特别了解,没关系大家可以先收藏着,如果哪天自己或者身边的人需要用到了,可以立马找出来试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