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青少年品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主要有哪些共同特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4收藏

国外青少年品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主要有哪些共同特征?,第1张

尽管一个国家的品德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人文性和社会制约性,人们对品德教育课程的理解也存在许多分歧和争议,但各国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亦体现出共同的规律——毕竟人类会遇到许多相同的道德问题。目前,国外青少年品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征。

第一,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国民。将民族精神的培养作为品德教育的核心,这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一致的目标。民族精神是人类群体间一种强大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能激发人们为本民族的利益而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因此,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品德教育课程必须致力于培养本国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如美国品格教育课程强调要培养美国人的美国精神,即做一名有民主精神、勇于开拓、以当美国人为自豪的美国人,因此造就了一批敢作敢为、大胆进取的“世界公民”。日本的民族精神教育更为典型,它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团体主义精神的教育,日本人具有强烈的团体意识,学生以校为荣,工人以企业为家,整个日本国民以当日本人为自豪。学校教育实践也充分证明,品德教育中越强调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就越有成效。

第二,继承和发扬属于全人类的道德原则和共同价值观。柯尔伯格指出,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研究都证实了这样的主张: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实际存在的。它不受特定文化内容的限制,既超越、又包容了特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因此它是普遍适用的。比如公正原则,即关心全人类的价值和平等以及人类关系中的互惠原则,就是一个根本的、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这些原则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正常结果,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交往中发展而来的,而不是人类个性中的一种怪癖或一种出自宗教信仰的行为。使青少年内化这些道德原则并达到知行统一,不仅是各国品德教育课程的共同内容,而且在目前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形下越加得到重视。如对平等、勤劳、诚信、互相尊重、责任心和同情心等品德的培养,在世界各国的德育课程中都是很重要的方面。

第三,倡导全球本位道德。当今世界,全球问题日渐突出。所谓全球问题,是指那些决定全人类共同命运,而且只有靠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紧迫问题,如贫困、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匮乏、南北差距、信仰危机、价值观冲突等。德育课程是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的,因而也需着眼于解决全球问题。全球本位道德这种新的道德取向,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后影响至全世界范围。人们希望通过全球本位道德教育,使当代青少年认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引导他们形成全球道德意识,能够对人类命运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这种情况反映在各个国家的德育课程里。如美国社会科的目标里就包括“全球关系和相互依赖”;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全人类教育,要求学生理解国际主义与解决全球问题的相互关系及和平、生态问题对于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义等。

第四,强调道德认知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为了使青少年更快、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并根据不同环境和具体情况做出最佳判断,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都非常重视青少年道德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力图通过德育课程将知识学习、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及道德实践的行为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做到知行合一。如一些国家的德育课程教材并不提供现成的结论,而是设置一系列的情境,让学生依据材料自行探究、判断并得出结论。

以上就是国外青少年品德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的一些共同特征。

浅谈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待加强,他们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厌学队伍日渐扩大,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少年,父母不在其身边,隔代抚养过程中又充满了溺爱,基础道德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在“关心他人”方面做得差。这部分学生处处表现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攀比”思想严重,表现在比吃、比穿、比玩上。劳动观念淡薄,这部份学生在劳动中要么袖手旁观,要么表里不一。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如何在当前的农村初中学校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一、看准机会,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班主任若真正爱护学生,那首先应该理解学生感情,尊重学生人格,在平等立场上同他们谈话、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只要班主任注意调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有效。尤其对后进生来说更为重要。

1、捕捉学生“闪光点”。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激励。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2、选准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未出现时,班主任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

二、与学生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

对学生有一份爱,再加上扎实努力的工作,与同学建立起了团结、亲密的师生之谊,那么他们有什么想法、要求就会主动找班主任谈心,寻求帮助,同时班主任也深入到他们中间,关心、了解每一个同学,师生关系融洽,严而有格,严而有情,班集体的总体成绩也就会有较大进步。事实证明,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主动的去做他们的一员,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敬重,才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前进,才真正尽了一个班主任应尽的职责。

1、课堂上要多些微笑。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

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敢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因此班主任要面带微笑地上每一节课,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不用过多的时间处理不良问题,表扬激励的语言不离口。这种做法会使班主任和学生在课堂上关系融洽了。

2、遇事要有耐心。如果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较突出,那么就需要班主任有耐心,付出较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否则就会欲速不达。班主任要研究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只有让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得学生对教师崇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

1、用爱激励学生。崇高的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班主任应当用自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同时,班主任的爱应是公正的,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者有之,班主任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班主任不能冷淡歧视。否则受冷淡遭歧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班主任有时在谈话或处理一件小事时,都应小心一点,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一次我在批改午间练习本时,发现班上最好的一位同学居然错了,还有几位同学也错了,在评讲时,我提醒了那位成绩最好的同学,下次要注意了,结果另外一位同学在评价老师时,居然说老师有偏见,不喜欢成绩差的同学。这件小事引起了我的'重视,我也找了那位同学的谈话。

2、用爱温暖学生。班主任一要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二要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三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你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四要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后,我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天气变化了,我提醒学生注意加减衣服。

第一,走进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

课程标准中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始终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人在生活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自己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及思想道德水平。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让学生在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体验,以此来完善、修补、发展自己的道德。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如果教师仅仅照本宣科读品德与生活课中的内容,而学生又缺乏认识与体验,即便是学生背会了,那也是死知识,不会真正打动学生。

第二、面向社会生活实践

课程内容要面向社会是指课程内容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最终走向社会。让高年级的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科技的发展状况,对他们的现在和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德育方法求新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统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93eq    

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一、道德教育不是说教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固然需要一定的“说教”,但是“说教”并不是唯一的教育方法。

其理由有二:

第一,是学生个体情况是因人而异的,这就决定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决定因素。道德不是自发形成的,道德行为是发自个人内心的自觉才能奏效。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注重教育的科学性、灵活性,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思想教育,规范道德行为,让学生真正接受,达到入脑、入心的程度,才能由理解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这样道德氛围才能形成,思想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见成效。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首要的是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缺乏,对许多问题无法理解和认识。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内容不加选择、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方法上又实施大量的强输硬灌。这样极易造成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甚至不知错,更谈不上改错。

第二,不妨抓好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的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重要时机,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要精心组织设计面向中学生的旅游、参观、考察等活动,丰富中学生节假日参观、旅游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公民道德宣传日",也要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确定鲜明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形成宣传热潮。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远比空洞的说教的效果好得多。

二、当前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占据着首要位置。道德教育方法与技巧是实现德育任务的重要条件之一。道德教育方法与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及目前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醒我们在道德教育中 ,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关注道德教育方法与技巧的研究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这就需要改变过去说教式的道德教育方法,因为它不能达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者统一协调发展。那当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都存在的什么问题呢?

一是部分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对爱国主义精神缺失,对民族精神淡漠;对中国革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缺少应有的敬重。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价值观念的错位,言行举止的失范。

二是一些独生子女“惟我独尊”观盛行,个人主义至上。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逐渐扩大,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从小到大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呵护”和“优待”,使他们从小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反抗,严重者离家出走,极少数未成年人甚至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

三是未成年人法制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且犯罪呈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特征显著,一些未成年人缺乏法制观念,没有法律意识,加之受鉴别能力和心理偏差影响,动辄结成团伙,打架斗殴,群殴群盗,甚至暴力相残。一部分在校学生中出现抽烟、酣酒、结拜、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的现象有逐渐蔓延之势,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的前兆,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影响。

三、新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1改正面教育为主为全面教育;

学校教育导向偏差。一些学校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应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改知识灌输为培养能力;

学校德育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德育内容不能贴近现实生活,德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不强,直接向学生灌输相关道德知识,这反而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使学生真正做人的能力没有树立起来。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欠缺,目前中小学基本上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也不多,心理健康知识未能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懂得如何进行心理调节,无法消除心理困惑,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非常差。

3改道德说教为“聊天对话”;

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逐渐扩大,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从小到大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呵护”和“优待”,使他们从小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反抗,严重者离家出走,极少数未成年人甚至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改道德说教为“聊天对话”,多花时间和精力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

4用亲身体验代替空洞说教;

有位母亲哭诉说,买了18只大虾,孩子一口气吃了17只,剩下一只母亲想尝尝味道,可孩子居然大哭起来,质问母亲:你明明知道我爱吃,为什么不给我留着?我在教学生涯中,也时常感受到孩子的漠然。对孩子,我有足够的温情和母爱,但却常常感到寒心。“现在的许多孩子,为什么不会被感动?”所以要让学生或子女自己去亲身体验,学会换位思考。

5利用讲故事进行道德教育;

儿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征,而且,儿童对道德的认识也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渐进性和针对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6、建立良好的秩序和严格的纪律;

道德教育中不仅需要给儿童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而且还要对儿童进行纪律教育。之所以要进行纪律教育的原因在于:我们不可能谨慎到不让任何恶事得到一个进口,所以,严格的纪律是必须用来制止邪恶的倾向的。古代波希米亚的一句谚语能充分说明纪律的重要性,“学校没有纪律就犹如磨盘中没有水,没有水磨盘就会停止,学校中取消了纪律,就剥夺了它的发动力。”严格的纪律只是在道德问题遭到危险时才应用,而不是在学习的事情方面去用。因为,学习如果组织的合适,学习本身就有充分的吸引力,就可以利用它们本身具有的快感吸引一切人。在生活中应该对那些诸如“各种不信神的情形”、“顽梗和蓄意的恶行”、“骄傲与轻蔑”的行为施以严格的纪律教育,强调利用责备或惩罚、斥责或鞭笞来维护纪律的权威性。但是,纪律本身的目的不在于强迫儿童用功,不是单纯的为了惩罚;纪律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使儿童以后不在犯错,是为了保证澄清的德行。所以,教育者在执行纪律时应该对儿童心怀坦诚,使他们明白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是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并非是憎恶他们。如果儿童不明白这一点,就会造成他们轻视一切纪律,甚至是故意违反纪律。虽然强调纪律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反对教师对学生滥用体罚的。学校的道德教育中虽然需要纪律,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中充满着呼号和鞭挞的声音。可以说:“体罚这种极端的方法不能用的太随便、太热心,因为倘若我们滥用了,那么责打应当对付的不服从的极端情形还没有发生,我们早已智穷力竭了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德育、品德等相关概念较接近,所以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考试当中多以判断正误的形式考查大家对于相近概念的掌握情况。接下来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

一、知识点梳理

1德育过程的含义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外化机制发展学生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所以“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本质是相同的。

2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

“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这两个概念却不能等同,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是有区别的。德育过程是是一种教育活动的过程,具有可控性,并希望把学生往好的方向培养,属于社会现象。

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可控性差,可能有好有坏,属于个体现象。所以德育过程是教育,是手段;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是目的。两者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3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

①德育过程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思想品德属于人自身的发展的范畴。

②德育过程是从外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学生内部运动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与外界教育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德育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强化练习

1判断题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但德育过程不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这两个概念之间,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是有区别的。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它是一种教育活动的过程,具有可控性,属于社会现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则是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它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可控性差,属于个体现象。德育过程是教育,是手段;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是目的。两者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2判断题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 )

2答案√。解析: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外化机制,促进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其品德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3多选题以下关于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德育过程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属于教育活动的范畴

B思想品德是人的素质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属于人的发展的范畴

C德育过程是从外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D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道德主体内部运动的过程

3答案ABCD。解析: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这两个概念之间,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是有区别的。①德育过程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属于教育活动的范畴;思想品德是人的素质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属于人的发展的范畴。②德育过程是从外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道德主体内部运动的过程。③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与外界教育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德育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故本题选ABCD。

以上就是对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的梳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德育的心理基础——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机理与教育对策

德育的心理基础——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机理与教育对策

一、品德的概念:

1、概念: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德、操行等等。

品德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例如:一个学生在总是表现遵守学生守则的要求,一贯诚实坦白、热爱集体、遵守纪律。热爱劳动积极学习,我们就认为这个学生有上述的良好品德。

2、品德的基本特征:

第一,品德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通常所说的不道德行为乃是指在不正确的道德观念支配下产生的行为。

如:婴幼儿、精神病人的行为不能认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

第二,品德与行为习惯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行为习惯是品德的基础。要有优秀的品德,一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基础,有良好行为习惯不一定具有良好品德。选择良好的行为,反复实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主动性,这样良好品德就开始形成了。

第三,品德具有稳定的倾向特征。个人的品质不是表现在一时一事,而且体现在一毓行为中,甚至体现在他的一生中。黑格尔曾指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俗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求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

3、道德与政治经济有密切的联系。

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道德。反过道德又要为政治经济服务。

例如:对中学生道德要求之一是:“爱劳动”如果一个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制度、奋斗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等等毫无认识或认识错误(想到的尽是不劳不获)对劳动是爱不起来的。

再如:大连市著名民营企业家、大连市政协委员——韩伟在政协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讲:一个人有一百万,首先想到的是买车买房;有一千万想到为别人、为社会做些事情;有1亿想到为世界做些什么。

俗话说:人穷志短。

英国的绅士:富人阶层,打领节,燕尾服。

我国50—70年代出生的人,为什么道德境界、政治觉悟较高,70年代还可以,80年代出现分化,90年代后明显道德滑坡。就是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环境,价值观念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原因。

那个年代,学校学工、学农、学军,经常把学生拉出去参加集体劳动,集体活动,如收割玉米、大豆、水稻、小麦、扒玉米、扒花生、摘苹果等等。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苦,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还有经春游、邻游(抓特务),祭扫烈士墓等等活动。

这些活动对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起到迁移默化的作用。

4、儿童学生的品德是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他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在共同生活中同周围人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先是母子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小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及同其他人的社会关系等等。

社会生活环境很复杂,儿童与其他人的关系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说,母亲是最主要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学生如果与积极向上、先进的班集体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那么他的品德就会同全班同学一起得到健康发展。相反……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发展的。学生最初只能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建立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只有到了初中二年级以后才逐渐建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社会舆论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广泛地接触到各种道德标准,各种道德标准必须通过学习和体现才能更好现实。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

社会舆论和教育会帮助儿童认识和学会处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各种道德问题。只有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教育环境,学生的道德才会得到健康成长。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搞清它的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把握品德的实质,而且会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概括起来讲,包括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等四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心理成份。

1、道德认识:就是对于行为中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当儿童对某一种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会形成有关的观点。当这一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信念。道德观点、道德信念的培养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条件。

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是对事物爱憎的态度。道德情感可以使人的整个身心都发动起来。道德情感是鼓舞人的力量。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导致道德行为和习惯的产生和形成。

3、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离开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就无从表现。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4、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是完成道德信念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同一般的技能、习惯的区别常常是相对的。当一般的行为技能与习惯同完成一定的道德任务相联系时,它们便也具有了道德的性质。

5、品德结构的四种基本心理成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它们不仅决定着品德的性质,而且也决定着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技能和习惯的发展。

6、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几种观点:

1)唯智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品德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和信念、智慧以及动机等因素的形成,不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认为“大部分的不良行为习惯和不道德的举动,都是由于愚昧无知,由于缺乏对各种事物的全面认识造成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主张在道德教育中,必须给予伦理谈话和系统的道德知识的讲解以很高的地位,而不强调行为习惯培养和训练的作用。典型观点是“知书达礼”。

这种观点,对一部分人是这样的,对另一部分人不是这样的。

2)习惯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知识多的人不见行品德就好,人的品德是一定行为习惯的总和,是“我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出现高尚的品德。这种观点极力主张,在道德教育中,必须将行为练习与习惯培养放在首位。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有不足之处。如果将道德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估计过高,因而在工作中把重心只是放在各种道德谈话上,就有可能造成人们言行脱节的现象。相反,如果将工作重心只是放在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没有在道德认识上进行大量工作,那么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仅难以形成,而且还会阻碍他们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出现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无所适从的现象。

所以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做到“知”和“行”的统一,只有按着这种理念指导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品德生活(社会)作为课程改革新设置的小学阶段综合课程,力图体现以下基本理念: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低年段将品德课与生活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品德课与社会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社会”课。这是一项重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此项举措的最主要意义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将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使这种道德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设计是:以儿童四个方面的生活: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则是以“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六大主题,也即是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课程框架来确定目标和内容标准的。 课程设计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二、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特别关注是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效、有针对性。我们认为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但这还不是这种关注的根本。 这种关注的更重要意义还在于:一方面,学校教育无可否认地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更要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我们争取通过本门课程的实施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在标准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富有“童心”、“童趣”,是儿童所喜欢、所需要的,力求做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我们所倡导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促进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生活。 我们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也并不排除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只是我们认为没有儿童的今天,对明天的追求就会落空,不能为明天而牺牲今天。 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重视现实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排除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人要生活就不能排除间接经验的获得。标准对儿童应具有的相关知识也作了精心的考虑。三、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以儿童自己生活为课程基础,体现了课程指导思想对儿童的尊重。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应当说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观点。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教育者在引导儿童方面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尊重儿童必定内在地包含了对儿童的引导。因为儿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设置一门课程就体现了这种引导。本课程所涉及的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等诸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他们各方面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 特别强调的是课程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引导作用。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相对主义。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我们认为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引导,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对当今社会对个体发展需求的领悟上,同时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当今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愿望的关注上。只有这样的引导才是正确有效的引导。课程努力在积极引导与尊重儿童的内在结合上走出有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品德教育之路。它既扬弃传统教育不尊重儿童、不从儿童实际出发的强行灌输和机械行为约束的做法,同时也决不走当代西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那种否定价值引导,要求教育者在价值教育中持价值中立的价值相对主义之路。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当今学生都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面对他们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当一个儿童遭遇到生活中某个事件、某个人时,他不仅在感知认知:这是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什么人?同时也会产生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随之而萌发相应的情意、态度,然后是一定的行为。但在以往的课程中往往割裂了人的各种心理因素,或是片面强调认知,割裂了它与情感、态度的联结,在课程教学中只有认知而无体验;或是片面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分离其与一定认知、情感倾向之间的关系。进入课程学习之中本应具有完整生命表现、心理结构的人往往被人为肢解,学生作为一个人未能完整的进入课程学习过程。学习的结果当然也不可能是完整人的发展。课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世界也是一个事实世界与价值意义世界二元对立的世界。 新的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学习的结果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就本门课程的性质而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关照下学做事。五、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量都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学习过程是儿童用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 按照标准的要求编写理想的教材应当是一种能够与学习者进行“对话”的文本,要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也不是排斥接受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应当相互渗透,面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做出合理选择。

国外青少年品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主要有哪些共同特征?

尽管一个国家的品德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人文性和社会制约性,人们对品德教育课程的理解也存在许多分歧和争议,但各国德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