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篆书作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邓石如篆书作品,第1张

邓石如篆书作品有《篆书文》、《篆书唐联诗句》、《张子西铭》、《心经》、《白氏草堂记六条屏》、《宋敖陶孙评隶书屏》等。

邓石如在清代历史上是著名的书法家以及篆刻大家,在金石考据学的推动之下,秦汉唐的篆隶得以重放异彩。在这个时期,金石学与篆刻这门艺术之间已经是水乳交融了。在清代的两百多年间诞生了很多篆书的书学理论,也造就了更多的一批玉箸复古篆书的书法家,例如翁方纲、王澍、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等一大批新面貌的书家。

邓石如的贡献

1、邓石如的出现,标志着碑学派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魏晋南北朝碑以至汉碑等的成熟。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2、他的隶书的最大成就是用长锋羊毫作书,在他以前都是用硬毫。他的隶书是从汉碑中出来,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礴,也使清代隶书面目为之一新。他的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

掌握了篆刻技法当然不一定算得上篆刻入门,但如果不学习篆刻技法,一定是篆刻门外汉,因此,大凡我们现在说的篆刻学习,大都是从篆刻技法开始入手学习的。

我前面曾经说过,学习篆刻技法大致从七个方面着力,即字法、篆法、章法、刀法、做印、边款、钤拓,这七部分是整个篆刻技法的完整组成部分,缺哪一块技法学习,都算不上完整的学习,那这七方面的知识又从何学起呢?

有了目的地,总要找到路径啊,今天解决这个问题。

注意这些篆刻书籍均出自图中右下角

你可以看看如下这类篆刻技法书籍资料:

《[清]邓石如篆书-心经》

《邓石如:篆书千字文》

《古印陶+封泥代表作品技法解折》

《韩登安的篆刻艺术》

《韩登安篆刻艺术浅述》

《黄牧甫篆刻及其刀法》

《黄牧甫篆刻章法简析》

《李阳冰篆书-千字文》

《盘古开天辟地文》

《图解中国篆刻技法》

《吴昌硕《临石鼓文册》》

《吴让之的书篆研创理念探源》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

《再谈篆刻章法的形式构成美》

《怎样临摹印章doc

《怎样学习篆书》

《赵之谦临-峄山刻石》

《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折》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赵叔孺王福庵流派印风(上)》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赵叔孺王福庵流派印风(下)》

《篆法百韵歌》

《篆法入门·篆法指南》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

《篆刻美学_刘江》

《篆刻如何用刀》

《篆刻五十讲》

《篆刻艺术临摹的典范-以吴让之仿邓石如印为例》

《篆刻章法50例》

大致学习篆刻,以上七条是目的地,下面三条路是通向目的地的路径:

1、印宗秦汉;2、刀笔并重;3、印外求印。

一、印宗秦汉

这是第一个技法学习入手点,一句话概括就是“遍临汉印五百方,提刀始能心不慌。”

似乎现在最流行的学习篆刻的提纲性概念就是“印宗秦汉”了,但凡有人指路的学习者,最先碰到的老师的指路语就是这一句。如果没有听到老师告诉这一句话,基本可以换老师了。就像学书法,一般情况下是会临摹一下锺繇、王羲之之类的法帖,找找唐代的碑刻,如果老师不从这里入手,好像也挺奇怪。

(汉印)

篆刻学习,更加重于临摹秦汉印章,这有他更深层次的原因。明代沈野在《印谈》里说:汉晋印章传至于今,不啻锺、王法帖。何者?法帖犹借二人临石,非真手迹,致若印章,悉从古人手出,刀法、章法、字法灿然俱在,真足袭藏者也。余每把玩,恍然使人有千载上之意。

啥意思,主要思想是:汉晋时期的印章(基本指的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章,也即我们说的“印宗秦汉”里的秦汉印章)对于篆刻学习的重要性,相对于书法来讲,不止是相当于锺、王法帖那样重要而已,那些法帖需要有人二次经手刻石或转临,并不是真的“真迹”,而印章则完全是古人手里刻出来的,因此,临摹似乎更能尽得“古人之法”。

学习篆刻从穷本追源的思路上说,篆刻临摹秦汉印章,要比书法取法锺王法帖优越。

(汉印)

我是一直提倡临汉印的,甚至还为此列了一个500方汉印的课程表,依照选中的印谱一方一方地临下去,既学字法、又学篆法、更可以悟到章法、练出刀法,甚至还因此领悟到中国传统艺术门类最重要的“古典精神”。

这种古典精神或许无法用准确的话语描述出来,但一方印章在眼前放着,真正的篆刻人是一眼就能看出这一方印“古不古”,是不是有汉印的基本功在里面。临过汉印的人和没有临过汉印的人,刻出来的呈现出来的古典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中国人有尚古思想,汉印本身也十分直观地包含了至今为止大部分篆刻技法痕迹,篆刻学习者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临摹,或者直接借鉴,或者受长期临摹形成的技法习惯影响自己的创作。

二、刀笔并重

这是第二个技法学习入手点,一句话概括就是“刻篆渐知刀石臭,临池始觉翰墨香。”

篆刻不仅仅是刀与石的功夫,还需要在笔墨上下功夫,篆刻发展到邓石如才“印从书出”成为中国篆刻史的拐点,这是公认的史实,但这并不是说,古人刻印就是拿起刀来不打草稿就在石料上下刀了,最初的印章也是由篆书水平比较高的“书法家”(制印官)写稿,再由工匠镌刻而成。古代的实用印章之所以有那么高的艺术水平,来源于这些印章背后无数个默默无闻的书法家。

(邓石如的篆刻)

邓石如则完全把书法引入文人篆刻,篆刻由此进入爆发期,各种面目的篆刻作品才“百家争鸣”般涌现在篆刻史上,书法在篆刻发展中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赵之谦说“古人有笔犹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指的就是他对当时篆刻技法方面一味地呈施刀法的现状的批判:过去的古人刻的作品,有笔有墨,现在的人,就知道想尽一切方法用刀,这不好!要注意学书法,并让他在篆刻中与刀味一起体现出来。

(赵之谦的篆刻)

吴昌硕临足了石鼓文,于是篆刻独成吴派雄浑苍古,这是近现代最典型的书法入印的例子。

如果我们说的第一点“印宗秦汉”是要让大家在秦汉印里充分掌握刀法,那么,这一个入手点则是要大家从练习书法入手,充分掌握笔法,并与刀法相配合。

(丁敬的篆刻)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石如创作笔意浓重,丁敬的创作刀味十足,吴昌硕创作笔意浓重,黄士陵的创作刀味十足,这都可以学习,而吴让之、赵之谦这样的刀笔并重的大师也足可成为楷模。

如果仔细观察明代五家到清代几大流派的有代表意义的印家作品,很容易就可以找出这样一条线索,有笔有墨的作品,韵味十足,有刀无笔,生硬干枯,有笔无刀,死蚓墨猪。

怎么做?练书法,掌握运笔方法,遍临明清诸名家流派印,将笔法与运刀结合起来。期待在印面充分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深刻领会笔与墨在篆刻艺术中的交相辉映。

三、印外求印

这是第三个技法学习入手点,一句话概括就是:“砖瓦摩挲秦与汉,锺鼎思虑纣及汤”。

不管是印宗秦汉的向秦汉古印里寻找营养也罢,还是向明清流派名家印里去寻找营养也罢,总之,还在印章里面打转,就算是临摹邓石如、吴昌硕的篆刻作品,也不可能尽得邓石如、吴昌硕的“印外”书法功夫,就算是把赵之谦的300多方印全都临尽,也不可能尽得他在印外钟鼎、石鼓、权量、钱币、砖瓦等方面的造诣,就算学黄士陵10年,也不可能把他对吉金文字的领悟化为己有,怎么办?自己去接触。

(黄士陵的篆刻)

接触的范围需要从文字的发生开始,追至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所有的与文字有关的,与艺术相关的内容,都应当加入到这个接触范围中来,培养自己的“古典”眼光,增强自己对古典精神的领悟。

这个范围已经很广大和宽宏,但仍不足,“证到此,并不究竟”,说到这里,并不算完。

所有的可能跟篆刻有关的艺术形式,或者有可能让我们产生篆刻意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宇宙之大、品类之微都在这“印外”功夫里,我们眼中所见,心中所想,身内身外,没有东西不影响我们的篆刻水平的提高。

邓石如(1743—1805)[1] ,清代大书法家。汉族,安徽怀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创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邓稼先的六世祖。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今扬州)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昌硕评曰:“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邓石如崛起于清代中期书坛,潜心钻研,刻苦临摹汉隶,乃集大成。他的隶书从分间布白到点画波势的轻重,都写得应规入矩,仿佛如汉人再世,特别是他的隶书大字几可超越汉隶。不仅如此,他还写出了汉隶的古拙气势。虽然,他前后的清代中期隶书书家,例如桂馥、伊秉绶等人,都表现出了克服前期隶书的狂野,极力向汉隶规矩风貌复归的创作倾向;但是与邓石如相比,桂馥得汉隶之形而失其气势、趣味,伊秉绶得汉隶意态而用笔却与汉隶完全不同。所以,邓石如是两千年之后再兴汉隶绝学的第一流书法家。

当然,邓石如的隶书并非是汉隶的翻版,而是具有苍劲浑厚、紧密坚实的独特风格。孙过庭《书谱》中指出:“隶欲精而密”,即字的分间布白要精谨严密,这是隶书的美学追求。而恰恰正在这一点上,邓石如的隶书表现得最为突出,略胜汉隶一筹。它那朴茂苍厚的笔画与精确紧密的结构,互相映发,意趣盎然。如《隶书五言联》(琴伴庭前月,衣无世外尘)中,如“尘”字,一连八横排叠而下,但是横与横之间没有粘合糊涂,留白依然清晰可见。

邓石如写篆书是以隶作篆,而他写隶书则又融篆入隶,即所谓“篆从隶入,隶从篆出”。包世臣指出了邓隶的这一特色:“山人移篆分以作今隶,与《瘗鹤铭》、梁侍中《石阙》同法。”由于他的隶书融合了篆意,故笔方而势圆。如图可见,他的隶书起、收笔大多都用篆法,即逆锋起笔成圆头,收笔回锋不露锋;而行笔纯用篆书的中锋平移的笔法,提按变化幅度很小;左波回锋厚重,而右磔轻按,出锋短促。隶书本来就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是篆书的简便写法。故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说:“隶书者,篆之捷也。”邓石如以篆法作隶,更显古拙。这正是他既入汉隶之中,又跳出汉隶法度之外,而有崭新姿态之处。

邓石如是隶书的集大成者,兼有《华山庙碑》的姿纵、《禅国山碑》的丰伟、《张迁碑》的凝重、《白石神君碑》的磅礴。其隶字体态也不拘一格、随字赋形、变化多端。在一幅作品中,这些体态各异的字,时扁平,时方正,穿插错杂,浑融无迹。

邓石如的隶书功力深厚,无与伦比,在包世臣《国朝书品》中是被唯一列入“和平简静,遒丽天成”的“神品”的一家。包世臣称赞道:“遒丽淳质,而变化不可方物,结体极严整,而浑融无迹。”赵之谦则于邓石如书法中极推崇其隶书:“国朝人书以山人为第一,山人书以隶为第一。”

先学吴让之。

根据清风轩书法篆刻资料,若想学邓石如,往往先从吴让之入手。吴让之的书法以篆书和隶书最为知名,且均取法于邓石如。因此先学吴让之。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今扬州)人。

邓石如篆书作品

邓石如篆书作品有《篆书文》、《篆书唐联诗句》、《张子西铭》、《心经》、《白氏草堂记六条屏》、《宋敖陶孙评隶书屏》等。邓石如在清代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