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之战中,最后胜利的国家是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鄢陵之战中,最后胜利的国家是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第1张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在春秋时期,南北两个大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战争。鄢陵之战是楚国和晋国主力部队之间的最后一次战斗。那么,问题是,谁赢得了晋国和楚国之间的最后一场巅峰之战?答案是晋国。

根据《史记》和《春秋》等历史记载,当时晋国和楚国在鄢陵地区(今天的河南省鄢陵县)争夺中原地区的统治权。鄢陵之战前,郑国是晋国的盟友。然而,在楚王的努力下,郑国背叛了晋国,与楚国结成联盟。更重要的是,郑国成立了一支军队来攻击晋国的盟友宋国。晋国收到郑国背叛的消息后,准备出兵攻打郑国,并要求卫国、齐国和鲁国派兵相助。晋国派出四支军队进攻郑国。其中,军师栾树,军师左氏子;顶军将军振起,顶军左荀衍;夏申军将军韩厥,夏申军将军荀诠,留守中国。新军统帅不讲理 犨,新军统帅不讲理。

在春秋时期,较大的诸侯国只能维持三军的编制。然而,在周王室地位下降后,晋国通过建立新军突破了三军的限制。因此,在鄢陵之战中,晋国派出了全部主力部队参战。这时,郑国自然十分惊恐,向楚国求救。为了抗击晋军,楚王命司马子、尹子仲、尹子革率领三军,迅速北上救郑。加上郑国的军队,楚国的军队和晋国的军队一样多。然而,对于晋军来说,它有熟悉楚军内部情况的苗贲。缪本黄是鲁国人,是楚国尹斗角(斗鱼)的儿子。

最后,总的来说,爆发于春秋中期的鄢陵之战,是继城濮之战和邲之战后两国主力部队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战斗。鄢陵之战后,晋国和楚国仍在互相争斗,但已经不是主力部队之间的战斗了。值得注意的是,鄢陵之战标志着楚国争夺中原的衰落,促使晋国恢复在中原的统治地位。然而,就晋国而言,其对郑国、宋国、魏国、鲁国、齐国和其他中原诸侯国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正在减弱。在晋国和楚国相对衰落的背景下,吴国和越国相继崛起,在春秋晚期主导了中原地区。

  鄢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鄢氏家族,是来自西周初的鄢国,他们的得姓源流大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鄢氏是由周朝时期以国为氏而得姓,他们的发祥地,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鄢陵县。根据史籍记载,陆终的第四个儿子叫求言,封在郐国,又称会人,会人的后裔,西周时封于鄢,春秋时被郑国所灭,子孙以鄢为氏。有关鄢氏早期活动的情形,古籍上很少记述。但鄢姓的人物,在上古、中古时代都没有见记载于史书的,直到明朝,一下子出了好几个名人,如鄢高、鄢桂枝、鄢鼎臣等,都是著名的好官。鄢姓望居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为范阳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县、房山县一带)、太原郡(秦置,汉为太原国,后又改为太原郡,治所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历史来源:

一 ;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与许国,称为许文叔。旧址在今河南省许昌市。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前533年迁都叶,前524年迁都白羽 ( 今河南西峡县 ),前524年迁容城 ( 今河南鲁山县 )。战国初为楚国所灭,其后代逐有「许」氏。

二 ; 传说帝尧时许由的后代。历史上并无证实记在此人,为神话人物。

家族名人

许由 字武仲,生卒年不详。上古之高士,阳城槐里人。据传帝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于箕山;尧又欲官之,由谓其言污耳,乃洗耳於颍水之滨。死后,葬於箕山顶,尧号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许慎 (58?~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性淳笃,少博学经籍,师事贾逵,专攻古文经学,时人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官至太尉、南阁祭酒。著有五经异义,今已亡佚。又著有说文解字十四卷,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许景澄 (1845~1900)字竹筠,清浙江嘉兴人。同治时进士,授编修。光绪年间出使日、俄、法、德、义、奥等国,庚子时官至吏部侍郎。后因诋斥义和团,触怒慈禧太后,被杀,后得昭雪,追諡文肃。著有外国师船图表等书。

许世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功臣,传少林寺出身。

地望分布:河北高阳郡,河南汝南郡。

许姓起源参考之二

许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五,在台湾排名第十一。许姓出自姜姓,许姓的始祖是许由,他是炎帝的后代。许由是帝尧时期一位十分有名的贤士,尧因为他的贤德而想要把帝位传给他,但许由不肯,并且逃到箕山隐居。后来,尧又想邀请他做九州的长官,他就跑到□水边洗耳朵,表示不愿意听。许由的后代,就世代居住在许昌。到周武王时,许由的后裔姜文叔被封在许,建立了许国,春秋末期,许国被楚国所灭,许国的国人就有一些用国名自己的姓氏,从此姓许。 发展和演变:许姓最初在河南发展,战国时因为战乱,开始向四周迁徙,发展到了山西,湖北,湖南,河北。到汉代,又扩展到安徽,山东,陕西,云南,江苏,浙江。唐朝初期,河南的许姓开始有人进入福建,到宋末,已经发展到广东。明朝,福建许姓有人移居台湾,更有一些,迁入湖南,广西,福建等地,并且融入当地的少数民族,如侗族,壮族,土家族等。许姓的主要聚居地有:许昌,容城,高阳,汝南,长乐,新城,善里,安定,庐江,长安,昌邑,昆明,会稽,谯郡,安陆,晋陵,中山,太原,长沙等。

许姓起源参考之三

我们在地图和很多书籍中可以看到,有些地方的名称是和一些姓氏的来历有关的。比如萧县、上蔡县,它们和萧姓和蔡姓都有着直接的联系。今天我们向您介绍的许姓,它的发源地就在许昌,可以说,许姓的始祖许由和文叔,他们都在许昌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历史的足迹。

在众多姓氏中,许姓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姓氏。它的起源至今已有四千多年了。

说到许姓的起源,在《庄子逍遥游》、《荀子成相》以及《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众多古籍中,都提到了许由其人以及有关他的传说故事。

在上古的尧舜时期,有一位高士叫许由,是昆吾族部落的首领,他以农耕而食,重义轻利,从而广有贤名,尧帝知道后,要把君位让给他,许由不愿做官,就逃到箕山下隐居起来,尧又请他做九州长,他又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种话,最后尧才把君位传给了舜,几千年来,尧舜禅让的千古美谈,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在姓氏专著《急就篇》中,就把许由作为许姓的开山始祖。

据记载,许由带领着他的部落族人主要在今天的许昌市鄢陵县和登封市的箕山一带生活,从此,源自许由的这一支许姓后人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另据《姓氏考略》和《姓源韵谱》记载,另一支许姓的祖先是源自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伯夷。

许姓是炎帝神农氏之后,到了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分封诸侯国的时候,周武王把伯夷的后裔文叔封于许地(现许昌市),建立了许国,由于许国比较弱小,经常被郑国和楚国所威逼,所以它的都城就不断地迁徙,到了公元前506年,战国初期的时候,许国就被楚国所灭,许国的子民为了怀念自己的祖国,就以国为姓,从此就姓了许。

现在看来,无论是源自伯夷还是许由,许姓的历史都有数千年了。而这两支许姓的祖先,也同样有着辉煌的历史。有意思的是,这两支许姓的发源地,都在许昌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姓名人为数众多,战国时有一位农家叫许行,他是楚国人,跟随他的数十名学生都身穿布衣,自食其力,以织草鞋,席子为生。许行主张人人必须劳动,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朴素的理想。东汉有一位著名的文字学家叫许慎,他集古文经学之大成的著作《说文解字》,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说文解字》叙中许慎写到:“曾曾小子,祖自炎神……自彼徂召,宅此汝滨”。意思是我这个许家的曾孙小子,祖先是炎帝神农……我祖上自许昌迁往召陵,从此就居住在汝水之滨。短短数语,许慎就把他祖先的来历和迁徙的情况说的清清楚楚。

许姓人氏早期在河南境内繁衍生息。战国后期开始向山西、湖北、湖南等地迁移。到了汉代,许姓人氏已发展到今天的安徽、山东、陕西和云南、江浙等省。唐初,陈政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氏将佐随同前往并在福建安家落户。

到了明代,就有许姓人氏从福建开始向台湾迁移。

明代的永乐年间,有许氏的族人叫许冲怀和许申二人,带领着许氏就入台了,到了台湾的台南,开荒种地,创立家业。到了清代的康熙元年,又有一支许姓从泉州漂洋过海,到了台湾的新竹、彰化这里来开荒种地,建立祖业。

如今,许姓人氏在台湾经过几百年的繁衍发展,已从最初的居住地新竹、彰化等地发展到台南、嘉义、台中、台北等地。据统计,在台湾一千多个姓氏中,许姓被列为第十一位大姓。

春秋战国时期最最没多少名气的明君是郑庄公。。

郑庄公,郑武公之子,名寤生,今郑州市新郑人。是春秋初年的郑国国君,公元前757年生。公元前743年至公元前701年在位。他曾平定其弟共叔段的叛乱,继武公之后,为周平王的卿士。后来,周平王为了削弱郑的力量,分政于虢,任虢公忌父为右卿士,由郑庄公为左卿士,于是周、郑之间发生了矛盾,双方互派人质。不久,周平王死去,继之者周桓王打算让虢公单独执政,结果双方发生争执,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罢了郑庄公左卿士之职,郑庄公进行报复,不去朝见周王。于是桓王率领蔡国、卫国、陈国三国之师伐郑,战于葛,被郑军打得大败。到了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居然召齐国、卫国、宋国会盟于恶曹(今河南延津西南),几乎当上的春秋初年的霸主。

郑庄公之父为郑武公(即掘突),其母为申侯之女武姜。郑武公十四年(前757),武姜生太子寤生,郑武公十七年(前754),又生少子叔段。因寤生出生时难产,惊吓了姜氏,所以姜氏不喜欢他,而宠爱他的弟弟叔段。公元前744年,武公病重,武姜多次在武公面前说叔段贤,“欲立段为世子,公弗许”。(《史记·郑世家第十二》)是年,武公病逝,寤生继承君位,这就是郑庄公。

庄公元年(前743),武姜请求制地(今郑州市荥阳汜水镇)作为叔段封邑。庄公说:“那里不行,因为制邑地势险要,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军事要地。”武姜改而威逼庄公把京(今郑州市荥阳东南)封给叔段。京乃郑国大邑,城垣高大,人口众多,且物产丰富,庄公心里不肯,但碍于母亲请求,也只好答应。大夫祭仲进谏道:“京邑比都城还要大,不可作为庶弟的封邑。”庄公说:“这是母亲姜氏的要求,我不能不听啊!”

叔段到京邑后,号称京城太叔。仗着母亲姜氏的支持,从不把尊君治民放在心上,而是招募勇士,加固城垣,囤积粮草,训练甲兵,加紧扩展自己的势力,与母亲武姜合谋,准备里应外合,袭郑篡权。

郑庄公深知自己继位母亲大为不悦,对姜氏与叔段企图夺权的阴谋也清清楚楚,但他却不动声色。叔段在京城的反常举动引起了人们议论,大夫祭仲又对庄公说:“凡属都邑,城垣的周围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所以先王之制规定,封邑大的不超过国都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不合法度,您怎么能容忍呢?”庄公很无奈的说:“姜氏欲之,焉辟害?”意思是姜氏要这样,我哪里能避开这个灾祸呢?祭仲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给叔段安置个地方,不要让他再发展蔓延。一经蔓延就难于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先等等看吧。”

庄公一次次退让,促使叔段篡国称君的野心日益增长。不久叔段竟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同时听命于自己。接着又把京邑附近两座小城也收入他的管辖范围。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听命于两个国君,主公究竟打算怎么办?您如果要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让,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生二心。”庄公则不温不火地说:“用不着除他,没有正义就不能得民心,迟早他会自取其祸。”

叔段一再挑战庄公的权威,而郑庄公却一次次忍让,难道他真相信不用自己动手上天就会惩罚叔段吗?不是的。这是因为郑庄公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把喜怒挂在脸上。更重要的是庄公知道过早动手,必遭外人议论,说他不孝不义,所以故意让叔段的阴谋继续暴露。

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在母亲武姜怂恿下,叔段亲率甲兵万人准备袭击郑都,武姜准备开城门接应。庄公得到叔段起兵日期的密报,说:“该是动手的时候了!”即命令公子吕率200辆战车讨伐叔段。京邑百姓闻讯,纷纷叛段。叔段大败溃逃,仓皇出奔鄢邑(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庄公又攻打鄢邑,叔段外逃共国(今河南辉县)避难。所以历史上又称叔段为共叔段。

庄公对母后武姜十分恼恨,一气之下,把她逐出国都,软禁在城颖(今河南临颍西北)。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但武姜毕竟是自己的母亲,郑庄公不久又后悔起来。他既思念母亲,又不愿违背誓言,就叫人修筑了一座高大的土台,思念母亲时,就登台向城颖方向眺望。后来人们就把这夯土台叫“望母台”。(今郑州市新郑洧水南岸)

当时在颖谷管理边境事务的颖考叔看破了庄公的心思,就乘给庄公献礼的机会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你虽然发过誓,但真想见老夫人也不难。‘厥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听了很高兴,就让颖考叔办理这事。隧道挖好后,庄公在地下见到了母亲,十分感慨地唱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母子情意恢复如初。

郑庄公“克段于鄢”,成功的处理了内政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国力的统一,从而为争霸中原奠定了基础。当时郑庄公还是周平王的卿士,权利非常大,这也为他借周王名义讨伐不听话的诸侯创造了条件。前721年,即平息叔段叛乱的第二年,郑庄公就发兵攻打近邻卫国,从此走上了扩张的道路。

周王室东迁,主要依靠郑国和晋国的力量,故周郑关系甚密。但随着郑国日益强盛,周平王担心朝政大权被庄公操纵,遂刻意削弱庄公的权力,准备将一些事权交虢公掌管。庄公怨恨平王,平王畏惧庄公,只好否认此事。但庄公不信,于是“周郑交质”,也就是各自把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交于对方。

庄公二十四年(前720),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庄公先后两次派兵强割周王室温地(今河南温县)、成周(今河南洛阳东)的庄稼以示威。周桓王对庄公的做法十分恼火,对郑亦采取强硬态度。前717年,郑庄公朝周,周桓王故意对他无礼,以为报复。随后又任命虢公为周室右卿士,以分庄公之权。多心计、善谋略的郑庄公意识到此时与王室交恶对自己并不有利,便改而采取忍让态度。同时,励精图治,开疆扩土,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

前714年,北戎部落乘中原诸侯国连年混战之机,南侵郑国,郑庄公亲自率军抵御。当时北戎兵骁勇善战,而地形又不利于郑国兵车作战,庄公甚为忧虑。公子突详细分析了戎军“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而不让,败不相救”的弱点,认为应采取伏设诱敌的办法,分而歼之。郑庄公觉得此计甚善,于是分三处埋伏,命大夫祝聃率一支勇敢而不刚强的部队先出阵求战,和敌人一接触就佯败退走。戎兵不知是计,被诱入郑军埋伏圈。郑国三处伏兵把戎军分为几段而攻之,使其首尾不得相顾,祝聃又率部反戈回击,造成前后夹攻之势。北戎后续部队无法相救,遭郑军伏击的北戎前军被全部歼灭。

前712年,周桓王试图大张王权。他行使两周时期天子予夺封邑的权力,用本不属于王室所有的苏氏十二邑换取郑之十邑,使郑国实际损失了四邑。后又索性免除了郑庄公的左卿士职位,郑庄公于是不朝。

前707年,周桓王统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部队讨伐郑国。郑庄公率大夫祭仲、高渠弥等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县北)列阵御敌。当时周军分为三个军阵,周桓王率领左军和陈国军队力图征服郑庄公。郑庄公摆开了名为“鱼丽”的阵势,战车前冲,步卒后随,先打实力最弱的陈国军队,使蔡国和卫国军队畏惧而仓皇退出战场,然后集中兵力从两边合击周军,周师大败。周桓王被郑将一箭射中肩膀,忍痛勉强指挥军队逃出重围。祝聃要追逐活捉周桓王,郑庄公制止说:“君子不希望逼人太甚,何况欺凌天子呢?我们是自卫,国家能免于危亡就足够了。”战后,郑庄公为了表示尊王,还特派大夫祭仲去慰问受伤的周桓王及其左右随从。

葛繻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郑庄公声威大振。宋、卫、陈等宿敌都来求和,郑国成为当时中原最强盛的诸侯国。前701年,郑庄公与齐、卫、宋等大国诸侯结盟,俨然已是诸侯霸主。

郑庄公一生功业辉煌。他在位期间,分别击败过周、虢、卫、蔡、陈联军及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御燕、侵陈,大胜之;伐许、克息、御北戎,攻必克,战必胜,可谓战绩显赫。同时,郑庄公又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精权谋、善外交的政治家。其过人的政治才能,也是他在春秋列国纷争中能小霸中原的重要原因所在。

郑、宋之争是郑庄公一生遇到的重要大事之一。郑国东邻宋国,北邻卫国。郑与宋、卫两国都有矛盾,随时有遭宋、卫夹攻的危险。公元前719年,宋国纠集了包括卫、陈、蔡、燕、鲁在内的多国联军,先后两次围攻郑国,大有铲平郑国之势。在这种情况下,郑庄公冷静沉着、毫不屈服。他一方面在军事上加强防御,顽强抗敌;另一方面在外交上处理好与列国的关系,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尽可能联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政治力量。比如,陈国虽曾与宋国一起侵郑,但郑庄公在击败陈师之后主动与陈和好。鲁国曾在伐郑之役中出兵援宋,但郑庄公并未因此忌恨于鲁,而是主动向鲁示好求和,直至结为同盟。齐国当时是诸侯中强国,郑庄公很注意密切与齐的关系,以利用齐国势力来牵制宋人。此外,与周交恶,也很注意策略。虽大败王师,而又夜使祭仲劳王;既恨周王弃己,又用周王之权威以打击宿敌。前713年,借声讨宋殇公不朝周天子之罪,郑庄公联合齐、鲁之师,以天子之命伐宋。齐、鲁军队败宋军于菅(今山东武城县东南),郑军先攻占宋国郜(今山东武城县东)、防(今山东金乡县西),后又打败宋、蔡、卫三国联军,最终使宋国屈服。

郑庄公英雄一世,但也有两个重要的政治失误。一个重要失误是生前没有对太子忽(即郑昭公)之位作出妥善安排,以致自己一死,郑国立即陷入郑昭公和郑厉公(公子突)之争,使郑国形成两君并立的混乱局面,为害甚久。另一重要失误是重用高渠弥,这为郑国留下了严重后患。庄公想立高渠弥为卿,时为太子的昭公反对,庄公不听,执意用高渠弥任大臣。及昭公为君,高渠弥害怕昭公借机杀己,便乘跟昭公出城打猎之机,射杀昭公,并与权臣祭仲合谋改立昭公弟子亹为君。

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于公元前701年病逝。郑国亦由盛转衰。

其实也算有点名气的,哈哈,郑伯克段于鄢,说的就是他。不过谁知道他几乎当上春秋初年的霸主呢?但这也说明他没当上。。可怜。。

还有唐宣宗也算个。装疯卖傻几十年的家伙,厉害呀!有小太宗,小贞观的称号。不过最出名的还是他装疯卖傻几十年,最后被宦官拥立。。。

鄢陵县历史沿革 古为鄢国地。周武王伐纣灭商后,祝融后裔受封于鄢,始称鄢国。春秋时郑灭鄢,“初仍其故名,后乃改为鄢陵”。“陵”是以县境岗陵纵横为名的。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置鄢陵县。 1997年,鄢陵县面积8716平方千米,人口596万。辖4个镇、8个乡:安陵镇、柏梁镇、马栏镇、陈化店镇、张桥乡、南坞乡、陶城乡、望田乡、只乐乡、大马乡、马坊乡、彭店乡。县政府驻安陵镇。 2000年,鄢陵县辖5个镇、7个乡。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564477人,其中:安陵镇45172人、马栏镇57952人、柏粱镇50995人、陈化店镇29335人、望田镇40116人、张桥乡57638人、南坞乡36353人、陶城乡55678人、只乐乡46826人、大马乡40971人、彭店乡51747人、马坊乡51694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鄢陵县辖5个镇、7个乡:安陵镇、柏梁镇、马栏镇、陈化店镇、望田镇;只乐乡、南坞乡、张桥乡、陶城乡、彭店乡、马坊乡、大马乡。

鄢陵之战中,最后胜利的国家是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在春秋时期,南北两个大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战争。鄢陵之战是楚国和晋国主力部队之间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