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记载的上古时期“理想国”华胥之国存在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5收藏

古籍中记载的上古时期“理想国”华胥之国存在吗,第1张

有人认为华胥国真实存在过,也有人认为华胥国真实存在过,只是神话传话或文学创作的。

以下是具体的解释:

华胥国又称华胥古国,是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一位杰出的母系氏族的女首领华胥氏所创立的国度,其相关的101处遗址在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县境内残存着,现在急需开发保护。

华胥国,传说中虚拟的理想国度,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华胥氏作为华胥国的女首领,“其治国有方,民无嗜欲,自然而已,是为盛世乐土“。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为追求治世强国,梦寐以求地希望能够复兴华胥国的辉煌,于是有了”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而后天下大治“的典故。

《列子·黄帝》中黄帝梦游华胥的典故,自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流传以来,又经西汉刘安《淮南子》、东晋张湛的《注语》,把黄帝塑造成了一个有美好理想追求的人物,以浪漫的精神表现出来。“梦游”成为追忆往事恍如梦境的用语。唐代诗人李商隐“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即是此意。

从现代考古学和人类社会学研究可知,华胥氏是距今八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的一支,生活在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渭河流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代表。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蒙昧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的自然、淳朴、和谐成为文明时代提倡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小国寡民的道家的社会理想,于是便有了华胥国的社会模式。

华胥国位于今蓝田县华胥镇,《纲鉴易知录》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注云:“华胥,在今陕西兰田县,小渊日渚。”又据《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笺:“按,华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小渊日渚。”大体而言,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约20公里的蓝田县华胥镇。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的张中和认为:大量的史载、遗物,可资佐证:三皇时代的部落中心即华胥国。华胥的姓氏为风,是现西安市蓝田人。她处在8300多年前,既是三皇中女娲和伏羲的生母,又是华胥国末期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是华夏民族在上古时代,与天地八荒进行抗争和孕育文明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张新斌认为:华胥是以母权制为代表的前伏羲时代的人物,是中华人文母祖,是中华民族前华夏民族的重要源头。陕西蓝田保留有华胥的遗迹,并有蓝田猿人的发现,二者都是早期人类文化的体现,并有着内在的联系,以二者为代表的蓝田文化,在中华文化源头的探索过程中,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华胥遗迹

华胥陵

华胥陵也称羲母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华胥陵是华胥氏死后安寝的陵地,它北枕骊山,南临灞水,隔河与白鹿原相望,是一块纯阳的风水宝地。华胥陵原周长200米,高8米,封土堆南北长80米,东西宽40米。陵区古柏参天,钟鼓高悬,殿宇祭台雄伟,常年祭祀不断。

据许多史书记载,中国上古时期有过一个华胥国,且有遗址存在。据《太平寰宇》记载:“蓝田为三皇故居,境内华胥陵”。明·清七部《蓝田县志》均载“蓝田有华胥氏陵,尊庐氏陵,女娲氏谷遗址,史称三皇故居。”《陕西通志》中说:“羲母(风华胥)陵在蓝田县北35里”。《蓝田县志》中说:“蓝田县内有华胥氏陵,史称三皇故居”。根据这些记载,华胥陵遗址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宋家村。

华胥陵周围分布着许多同华胥氏与之有关的人文遗址、遗迹。有华胥沟、三皇庙、毓仙桥、阿氏村(娲氏村)、女娲堡、补天台、人宗庙、磨合山、华胥窖、画卦台等。伏羲创建《八卦》时的“画卦台”;雷家庄相传是当年“雷泽”的所在地;传说“华胥窑”是华胥氏履大人迹后,感虹而生伏羲女娲的窑洞;“毓先桥、毓圣桥”相传是华胥氏在妊娠伏羲和女娲时所走过的桥梁;宋家村至今还保存着一通有关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碑的正中刻有“古华胥国”四个字,左右两边分别是“伏羲肇娠,黄帝梦游”八个字。宋家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块明代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碑文正中刻有“古华胥国”字样,左右两边分别刻有“伏羲肇娠,黄帝梦游”八个字。这些都是十分珍贵人文遗址与实物。也都进一步印证了《陕西通志》“羲母陵在(蓝田)县北三十五里”的记录。华胥陵是中华大地上一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冢,是一个令全球华人向往祭奠的圣地。

文学作品中的华胥国

黄帝神游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列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因为黄帝的这个梦,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华胥国一词具有了三层意义。第一,被视为远古盛世的象征。如晚唐诗人曹唐,在《圣帝击壤歌四十声》诗中,对唐尧盛世予以热情歌颂,对华胥国那种朴素、安逸、衣食富足而又道德高尚的太素之乡,寄予深切的企盼。其中有句曰:“寤寐华胥国,嬉游太素乡。”第二,被视为可以逃避现实烦恼的乐土。如黄庭坚《醉落魄》“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休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陶陶兀兀,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这几句是说,只有沉醉于酒,才能不再去想追名逐利,才能充分享受风花雪月。第三,作为清美之梦的代称。如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是说自己怀念美丽的情人却无法相见,只能在梦里与之重逢了。无论是哪种意义,都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华胥国也曾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二刻拍案惊奇》里有一个故事叫《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讲的是一个孤儿叫寄儿,生来愚蠢,不识一字,替人家做苦力为生,后来又签字画押,被土财主雇去放牛,穿着破布袄,晚上睡在草房里。

一个道人看中了寄儿的道骨,想带他出家,寄儿不愿意,于是道人就传授了寄儿一句五字真言,就是“婆珊婆演底”,说是睡觉前将这五字真言念上一百遍,就可以夜夜快活。寄儿遵照道人的嘱咐,睡觉前整整念了一百遍,然后入睡,在梦里进入了华胥国,在华胥国里,寄儿献万言长策,被任命为著作郎,旗帜鼓乐,高头骏马,送入衙门上任。从此以后,寄儿白天劳苦,晚上就念“婆珊婆演底”进入梦中华胥国,饮美酒,享佳肴,看歌舞。被招为驸马后,又因消除玄菟、乐浪两个邻国的威胁,立了大功,被封为黑甜乡侯,富贵到了极点。到后来寄儿在放牛时发现了一窖金银,献给土财主,被土财主收为养子,开始享受富裕生活,五字真言也不念了。但从此以后,白天和晚上开始颠倒过来,白天享富贵,晚上做恶梦。原来传授五字真言的道人又来了,他向寄儿讲明了其中的道理:白天享富贵的,晚上就要做恶梦;白天劳苦的,晚上就进华胥国享受富贵。

这个故事是是根据《列子》中的故事改编的,又加入了黄粱梦故事中的细节。《列子》中有一篇讲黄帝即位十五年后,白天睡觉做了一个梦,梦游华胥国。华胥国里没有君主,一切都是自然状态,老百姓都没有嗜欲,不以生为乐,不以死为恶,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和谐,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爱憎,无利无害,因而也没有争斗,没有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那个国家的人都没有恐惧,甚至入水不溺,入火不热。这样的一个国家简直比天堂还美好。后人就用“华胥国”来指美得不能再美的梦境。《列子》中的另一篇故事讲的是周朝有一个富翁,有很大的一份家业,天天想着家业,想着如何挣更多的钱,弄得身心俱疲,而到了夜晚,一入睡就做梦,梦见自己给人家当奴仆,累得要死,还要受主人的辱骂和鞭打,痛苦得在梦中叫唤,一直到天亮。而这个富翁使用的一个老奴仆,年老体衰,还要整天地劳作,但是一到晚上就梦见自己成为国王,大权独揽,吃喝玩乐,要啥有啥,快乐无比。当有人对这个奴仆如此辛劳表示同情时,这个仆人说:“人生百年,一半白天一半黑夜。我白天为奴仆,很辛苦,但是到了晚上就成了君王,其乐无比。有什么可怨恨的呢?”那个富翁为晚上梦中的辛劳而烦恼,他的朋友就告诉他说:“你白天是富翁,享受富贵,晚上做梦自然就要劳苦,这是自然的规律。你想白天黑夜都享受,怎么可能呢?”

古时女子称姓,男子称氏。黄帝号轩辕氏,按照现代人的理解,“轩”指有窗格的雅致的小房子或者是有帷幔的高篷顶的轿车,“辕”是牲畜驾车子的车杆与配套,俗称“车辕”。说黄帝是轩辕氏,实际上说,黄帝族群是靠牲畜驾辕拉着有篷幔的车过游动生活的族群。关于黄帝起源的叙述有以下:

一、《山海经 - 大荒西经》:“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山海经 - 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山海经 - 五藏山经 - 西次三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于黑水”。清朝毕沅认为,“昆仑之丘”指今天甘肃省酒泉市南山,并且说明《禹贡》记载的“昆仑”指祁连山地;顾颉刚先生认为,“昆仑之丘”在甘肃酒泉。古人说的“昆仑”是大山脉,山包为丘,山涧为谷,丘、谷相连的地处俗称为“丘”。“帝”指黄帝,泛指黄帝族群,“下都”是黄帝族群的繁衍地,即甘肃酒泉南山,河西走廊祁连山脉地区。《水经注》十七卷“渭水”里的“又东过上邽县”注解:“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汉置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天水秦安县大地湾遗址考古研究认定,轩辕谷在天水。即“轩辕丘”。

此说法有考古依据,以上材料都不涉及黄帝的父母亲问题,只说明黄帝的出生地,没有表示姓氏与社会层次。我们有必要将进一步对传说进行现实还原,以及讨论历史地理与文化发展的联系。

从甘肃省天水市沿祁连山脉到酒泉市的地上距离大约1090公里,其中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长约900公里。《水经注》描述,渭水自甘肃渭源境内的鸟鼠山流出后,先后流经陇西县、武山县、甘谷县、天水市,陕西境内的宝鸡市。很显然,天水在酒泉的东南方,《山海经》的描述则相反,“昆仑山”向西370里到“乐游山”,再向西400里到“流沙”,再向西200里到“嬴母山”,再向西350里到“玉山”,再向西480里到“轩辕丘”,总共1800里。在远古,即大洪水之前,黄帝时期制定的尺子,一尺27708厘米,一里300步,一步6尺,共1800尺,算出一里为49874米。那么“昆仑山”到“轩辕丘”有897732米,即897732公里,与当前实际距离出入不是很远,因为古代的地点已与当前地点并不是一成不变。

《山海经 - 西次三经》自“华山”起,一路向西描述,为什么会出现“昆仑之丘”在“轩辕丘”的东面呢?“昆仑之丘”是黄帝族的发源地,在酒泉南山;而“轩辕丘”是黄帝的出生地,在天水秦安,两者不是同一地方。由于黄帝族群是游动的族群,而且黄帝出生于族群社会之中(暂不论母系或父系),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昆仑之丘”的“下都”是黄帝母亲所在的族群或者是黄帝父亲少典所在的族群发源繁衍的地方,而不是黄帝出生后黄帝亲自统领的族群,因为“轩辕”指的仅是黄帝本人,黄帝统治的族群才是游动的族群。那么天水附近地域则是黄帝族群的繁衍地了,早期黄帝族群在姬水发展,民俗调查甘肃大夏河流域东北邻近的永靖县白塔乡的姬家川,是古人称的姬水。永靖县地区距离天水大约两百公里,黄帝族群从天水游动到姬水地域生活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么黄帝是出生在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呢,黄帝姓氏到底是什么呢?

二、《史记-五帝本纪》主要取材于《世本》、《大戴礼记-五帝德》和《尚书》,“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辇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昔帝鸿氏有不才子”、“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山海经-大荒东经》:“帝俊生帝鸿”。以上叙述是父系社会的观点;《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东晋前秦时期王嘉的《拾遗记》:“轩辕出自有熊之国,母曰吴枢”。以上是母系社会的说法。其中“附宝”生的“黄帝”与“少典”的儿子“黄帝”说的是同一个时期的同一个人的不同说法,而“有熊氏”,母亲是“吴枢”的“黄帝”则是后面时代的人。

按照客观的历史进程,母系社会出现在父系社会之前。七千年至五千年之前,母系氏族社会出现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和黄河流域的半坡;四五千年之前,父系氏族社会在一些地区出现,比如黄河下游的大汶口,这说明,在同一时期的大汶口其他地区,母系氏族社会仍然存在着。根据古籍记载,已初步推断神农炎帝族群部落是母系社会,生活于黄河流域稍偏中下游地域。

帝俊即少典,帝鸿即黄帝。有学者认为,黄帝姓公孙,不是母族本姓,“公”是明显的父系祖,“公孙”是父系祖的第三代后继人,如果司马迁的记述是真实的,那么可以证明姓“公孙”的黄帝是父系社会时期的第三代子孙,因为姓“公孙”的黄帝不仅知道父亲“少典”,而且知道爷爷“公”是谁。然而《百家姓》“公孙”的描述则大相径庭:“属地:高阳郡(今河北省好网站) 起源:春秋时期,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子如无封邑爵号,均以公孙为姓氏”。一般认为《百家姓》为北宋初年的人所编,而笺注者则是清初人王相,称为《百家姓考略》,对书中大多数姓氏的来源、郡望及其代表人物做了一些考证和简要介绍。可见,“公孙”这种姓氏起源于春秋时期,并非在远古黄帝祖先的族群中出现,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述并没有过多证据证实。

第二种说法中黄帝的母亲“附宝”在祁野见大电绕北斗七星中的枢星(勺头那颗),感孕生黄帝,则黄帝降生时候处于母系族的影响中,不知其父。“祁野”,《说文解字》说:“太原县”,就是说黄帝母亲“附宝”从渭河流域的天水,跑到山西的太原与外族男性相遇后怀孕,归故里“轩辕丘”生黄帝。

古籍记载黄帝“姬”姓。《说文解字》:“姬,黄帝居姬水,以为姓”;《百家姓》也描述黄帝长于姬水。甘肃省永靖县的姬家川是古人称的姬水,居住着“姬”姓古村落。永靖县地区是距今五千至三千多年马家窑、齐家、幸店和寺洼文化考古遗址群集中地。有学者已经考证,从地理环境看,大夏河注入黄河的地域与兆河、渭河流域相联系,地缘上同天水相连接,早期的黄帝族群东进南下到姬水生活繁衍,能够迁移到渭河谷地天水地域,因此族群以“姬”为姓,也证明了“黄帝”族群不是黄河中下游流域土著。这就表明了,黄帝出生时,不是“姬”姓,到了姬水生活后,黄帝族群壮大,并且四处游动迁徙之时,才姓“姬”。并且后来的北方族群也是“姬”姓黄帝族群的血脉。这是有确凿的地理历史考古证据的。

可以说黄帝是出生在母系社会之中,到了黄帝娶螺祖为妻并生下昌意,昌意生下颛顼之时,父系氏族的特征才算稳固。我们也可以大概理顺黄帝的发展事迹:黄帝出生于“女子国”北面的“轩辕丘”,黄帝族群在姬水生活再迁徙后,取“姬”姓,炎帝部落服从了强大的黄帝部落领导,炎黄联盟随后在涿鹿战胜了蚩尤,涿鹿成为了黄帝的都邑,后来黄帝征服了中原地区的大多数部落并在今河南新郑建立了统一的军队,而且建国后取名“有熊氏”,所以“有熊”也成为了一些分支族群的姓氏。

在《楚辞》中大量出现了后代传世文献所提及的远古圣王,包括尧、舜、禹、汤等。 其中屈原所作的《离骚》《九章》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汤禹”,是个同义复音词或并列结构短语。但凡提及及“尧”和“舜”,“桀”和“纣”时,则按照时代顺序而讲为“尧舜”与“桀纣”,皆照常理;提及“禹”和“汤”时,却称为“汤禹”,好像是故意表达前后相反的时代顺序。《离骚》:“汤禹俨而祗敬兮”、“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九章--怀沙》:“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如果在楚国人看来,“汤”时代的确是在“禹”时代前面,尧、舜、汤、禹,那么上古史将重新编写。成汤,甲骨文记载有成(大乙)这个人,周原将其称为“成唐”,都认为是殷商先王和盘庚的祖先。《楚辞》被认为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将“汤”放在“禹”之前,并且与“殷宗”分开,《湘君》把北方的圣王舜称为“湘君”,将其夫人称为“湘江之神”,这是疑点一;《尚书-汤誓》:“伊尹相汤伐桀……汤既胜夏。”甲骨文里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成大乙讨伐夏的事情,这是疑点二;《越绝书》:“汤行仁义,敬鬼神,天下皆一心归之。当是时,荆伯未从也,汤于是乃饰牺牛以事荆伯,乃委其诚心。”王国维认为是叙述商伐荆楚的事迹。但是文中以褒扬的语气行文,带有赞颂之意,所以不像是族群间的“讨伐”,而更像是楚地不同城邦政权的联合或者融合。这里的“汤”是楚地的首领,而非北方商朝的君主。这是疑点三;《古本竹书纪年》:“汤有七命而九征。”(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作“汤有七名而九征”)《路史后纪》十三注引作“汤七年九征。”殷商武丁、盘庚等并没有多征的传统,这是疑点四。

有的学者根据考古线索认为,“汤”与“大乙”不是同一个人,只是在殷商征服了荆楚古国后,有关“尧舜汤禹”的楚地神话传说遂被商朝统治者剽窃,用以旁证自身的正统性。而且“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这句不但提及了君王,还提及了“伊尹”和“皋陶”等名相。《古本竹书纪年》:“仲壬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其中“仲任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这一说法与《史记》的描述出入很大,由于文本文献的问题而不得解。《离骚》中还有“昔三后之纯粹兮”这句诗,“三后”指禹、汤、文王。同时在“汤禹俨而祗敬兮”的后半句有“周论道而莫差”的论述,说的是周文王重用姜太公吕尚的故事。可见,“尧舜之耿介兮”以及“汤禹文王”的描述,是把“尧舜”分为光明正大的一类君王,而把“汤禹”和周文王分为另一类重贤用才的君王。这样也无形中道明了一点,就是楚国人的这些神话传说不是独立隔绝的,其中也融合了中原地区的文明。

本人认为《楚辞》中所提及的上古圣王,并非是楚地特有,熊绎归附周文王后,封于楚国。因而当时屈原所说的“汤禹”已经是天下人所公知的。“帝高阳之苗裔兮”说明高阳氏即颛顼是楚地的祖先,一直到尧舜禹,如此完整的神话系统,在出土的楚地简帛如郭店楚简、竹书《容成氏》中都有十分详细的描述。但是在屈原时代,楚地所原有的文明已经融入了大量北方文明的成分。《容成氏》有:“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为后,见皋陶之贤也,而欲以为后。皋陶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遂称疾不出而死。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又有:“(汤)如是而不可,然后从而攻之……桀乃逃之鬲山氏;汤又从而攻之,降自鸣条之遂,以伐高神之门,桀乃逃之南巢氏;汤又从而攻之,遂逃,去之苍梧之野……”这是关于“汤有七命而九征”的详细描述。楚地所出土的大量简帛,都记载了禹治水、汤伐夏桀的事迹。如果“汤禹”是楚国人所创始的,那么楚国人所作的简帛中为何不按照自己原有的观点?用其他地方的材料来修改自己的传统观念,对于古老的楚国文明来说,没有任何必要性。所以“尧—舜—汤—禹”的可能性是有待商榷的 。

在后世的著作中,把两个帝王按照颠倒时代顺序来合称的情况也是有的。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朗周兴嗣所集字的《千字文》,就有“周发殷汤”(“发”为周武王姬发;“汤”为商汤或成汤)这种情况。但是这是为了押韵所需,这四个字放在文中是合辙押韵的,“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如此,是否《楚辞》里的“汤禹”也是为了达到合辙押韵的效果?事实不然,“楚辞”文体之习惯,单句尾字多用“兮”,双句尾字才讲究韵脚,且句法参差错落。“汤禹”恰恰都是在单句,所以在文中并不起和韵的作用。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楚国方言的习惯,为了朗朗上口,而把“汤”放在“禹”的前面呢。“汤禹”中的“汤”字,上古音thaη,去声,开,韵部从“阳”部,声母从“透”母,舌音,《说文》反切“他浪”;“禹”字,上古音γiua,上声,合,韵部从“鱼”部,声母从“云”母,唇音,《说文》反切“王矩”。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已不能端详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上声应该是一个降调。每个字在韵书中都有其归属的声调。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词义的时候,往往不同词义有不同声调。古代汉语中尤其繁多,如:

骑:平声,动词;去声,名词

思:平声,动词;去声,名词

教:平声,动词;去声,名词

禁:平声,动词;去声,名词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时候一个字词义为动词时,是平;词义为动词时,是仄。“骑马”中“骑”是平声,“马”是去声;“思想”中“思”是去声,“想”也是去声;“名誉”中“名”是去声,“誉”是入声。那么“尧舜”中“尧”是去声,“舜”是入声,上古音“汤禹”中“汤”是去声,“禹”是上声。这样“去声+上声”组成联动结构,同时为仄。如果我们不知道楚国当时的方言发音,那么我们也就无法掌握“汤禹”是属于什么发音规律了。然而“汤禹”叫法的原因排除了多种可能性之后,方言的习惯这种可能性就越来越大了。

在《山海经》当中,并没有描述到“狄”族群,但其中有些地方却十分明显地间接记载了“狄”这个族群的一些基本情况。《海外东经》首先提到,“大人国在其(发丘)北,为人大,坐而削船。”在《大荒东经》也提到了“有波谷山者,有大人国。”然而最详细的描述是在《大荒北经》,“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釐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其中也提到“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说明禺山与大人国同在东北海之外的大荒之中。这就是“狄”族群!

《禹贡》没有“狄”族群的记载;《尚书 - 汤誓》记载:“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即边远的西夷和北狄百姓盼望商汤王的征讨行动。“狄”指北方族群。

《公羊传 - 隐公四年》《礼记 - 王制》记载:“北方曰狄。”《大戴礼记 -千乘》记载:“北辟之民曰狄。”这里的“北方”、“北辟”指当时齐国以北的渤海湾地域。战国时期田单三个月没有攻克的“狄”的位置,在今天山东省黄河南岸(《禹贡》时期在黄河北岸),淄博市管辖的高青县高城镇的西北面。所以,“狄”是渤海湾西面,古齐国往北的族群。

《左传 - 鲁文公十一年》西晋的杜预注道,“鄋瞒,狄国名,防风之后,漆姓。”《说文解字》写作“叜”,并说:“北方长狄国也,在夏为防风氏,在殷为汪茫氏……春秋传曰:鄋瞒侵齐。”《史记 -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说,“其节专车,此为大矣”,被夏禹杀死的防风氏的尸骨节大长,需要专车载运。孔颖达的疏注也说明,长狄国人身材高大!

《国语 - 鲁语下》记载孔子的话说:“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又说:防风氏“汪茫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禹夏商为汪茫氏,于周为长狄。”这是目前能见到的史志中较早记载“长狄”为“防风氏”后代的资料。《左传 - 闵公元年》记载“狄人伐刑”,“刑”在今河北邢台地区。因此《左传 - 鲁闵公二年》记载“狄入卫”,狄人活动于黄河北的濮阳、滑县地区。《左传 - 鲁宣公十五年》五月记载晋景公要伐狄,“晋侯从之”,六月“败赤狄于曲梁”。今河北邯郸北的永年县为“曲梁”地,七月晋景公为迎击秦桓公侵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用兵夺占狄人的土地。“稷”在今山西闻喜县,有稷王山,晋军向东移动夺占“狄土”。可参阅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可知春秋时期的“狄”生活在黄河北的冀州,今河北、山西及古黄河北的河南、山东地。但是西周以及以前的地图,这些地方没有标注“狄”族群;《尚书》中的夏代资料里没有“狄”族群的记载,也没有“防风氏”的记载。

问题一:商汤王伐夏战争时期,出现“南征北狄怨”的情况,说明“狄”族群夏代已经生活在古冀州。

《路史二十五卷 - 国名纪》记载:“防风,釐姓,守封、嵎之间,二山在令二湖之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为“武康”,东南有封、嵎二山,防风氏生活在这里。

问题二:防风氏的族群在今浙江德清县地带,夏禹杀防风氏后出现族群的迁徙。族群前往北方的最早记载是《左传 - 鲁文公十一年》的“鄋瞒”国是防风氏后代,但是被称为北方“长狄”,位置在山东。淄博市北面的高青县,靠渤海湾地区。所以,若古籍纪实,《禹贡》不记载夏禹杀防风氏,这是因为夏禹维护权力,王权意识形成。杀了防风氏,族群无法存在,被迫迁往北方,经过夏代大概470年的过渡,改换新的族群称呼“狄”,成为商周时期的“北狄”。

防风氏“漆”姓,属炎帝族群,今陕西漆水流域为族群源地;“釐”姓,与东夷“九黎”族群有关系。从参考文献诸多古籍资料中看出,“风”是母族姓,是太昊伏羲-女娲族群后裔的母族姓,属东夷炎帝族群后裔。“防”的本意是“堤”,护河的堤岸。《说文解字》说“防,堤也”,堤就是堤,挡水的堤坝。说明“防风氏”属于远古的炎帝时代,善于筑堤坝治理河流的土著族群,也是夏禹治水时,擅长筑堤护河的族群,是有功的炎黄融合族群。“狄”的族群新称谓,意在奉祭先祖炎帝,取炎帝族群标志“火”,加上忠诚的“犬”作偏旁,成“狄”字,辅以“堤”的读音,成为“狄”族群夏代以后的称呼。“东夷”人身材高大,为炎帝族群,所以“狄”被称为“赤狄”、“长狄”,是防风氏的后裔,这是可以肯定的。然而,“漆”姓与“釐”姓是不同时期的,这与《山海经》关于大人国的描述的推理有关。

若上述情况属实,也可得出两个结论:

结论一:防风氏族群经历了两次迁徙,第一次是夏禹杀死防风氏后,防风氏从浙江德清县北迁至山东淄博市高青县,建立鄋瞒国,靠近渤海湾,从迁徙始终族群都是“釐”姓;第二次是扩大式的把领土范围扩大到内地,即古冀州地区,而且以族群源地漆水流域为姓,改“漆”姓,此时“狄”族群称呼开始出现。《山海经》中的描述大人国的部分不直接说明“北狄”,证明了《海外东经》、《大荒东经》、《大荒北经》的古图与解说经文是形成于第一次迁徙后,势力尚未深入内地,“狄”称呼尚未形成之际!“釐姓”、“坐而削船”都非常吻合当时的环境情况,而“禺山”与“嵎山”同类,但归于大荒北经之中,应当有解说古图的经文作者误记之嫌。也就是说,《山海经》中有关大人国的部分形成于夏代之后西周之前。

结论二:《史记 - 五帝本纪》中说到的舜向帝尧进言,请求流放共工到幽陵去,来改变北狄的习俗。严格上讲这是有误的,“幽陵”这是存在的,然而当时在幽陵的族群并不是后面所说的“北狄”,因为“北狄”当时并不存在着。所以应把“北狄”改为“北裔”,指的是其他的族群。

一、女娲氏、神农、炎帝

1、据考,伏羲氏之后继承华夏族群发展的是神农氏;按《易 - 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

2、据考,“神农”、“炎帝”不是同时代的人,《管子 - 封禅》和《史记 - 封禅书》引出:“虑羲封泰山……神农封泰山……炎帝封泰山……” 神农炎帝并称是因为秦汉时期民俗习惯,西汉末年刘向校书把神农炎帝并称,东汉学者郑玄和三国时期吴国学者韦昭给予学术上的认同。《史记 - 五帝本纪》有“神农氏世衰”之说,即说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实力衰弱。魏晋时期皇甫谧《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巳),有蹻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盛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唐朝司马贞补的《三皇本纪》亦然。即是说神农母“母曰任姒(巳)”,属于“有蹻氏”。后继的“女登”做少典的妃子,生炎帝,而且是“感孕”,说明炎帝发端时代在母系社会时期。“姒”是长女的尊姓,“任”是承担这些责任,即神农氏的母亲是姜姓族群的长女族姓的母祖,这是尊贵的母族血脉传承。根据清朝徐文靖笺注的《竹书纪年 - 前编》认为炎帝是神农的后代,是“袭称”炎帝号,这样神农和炎帝同族,炎帝是后代袭帝位,后人称为炎帝的。说明神农、炎帝的母是“有娲氏”,“有蹻”为“有娲”之讹,神农炎帝是女娲氏的姜姓族脉,邦族地域继承女娲氏在河内冀州,在陕西岐山地域繁衍发展,姜水在陕西麟游县东南,乾县西境内的羊毛湾水库往南流到旧武功镇地域的水。

3、据考,神农氏都邑驻地先在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后炎帝东进迁到山东鲁西。古籍资料和民俗遗迹显示,炎帝往南发迹于汉江流域的湖北省,出生随州。《国语卷四 - 鲁语》说明,炎帝为“烈山(列山)氏”,烈山的位置,皇甫谧《帝王世纪》认为在随州厉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 漻水》中说,烈山在随州的漻水、厉乡,古文的烈与厉相通。唐代萧德言《括地志》、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图志》、北宋王存等编撰的《元丰九域志》、南宋罗泌的《路史》等都认为烈山就是厉山。《礼记 - 祭法》解释道:“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列山氏。”因为古籍记载的神农炎帝在今陕西的岐山、姜水繁衍,古人没有随州炎帝往北迁的记载,至今无考古资料证明随州炎帝往北迁到陕西的岐山姜水流域。所以,湖北地域是神农乃至炎帝族群后继的繁衍地,不是姜姓神农氏的源生地。不排除炎帝出生于随州,但只能是神农炎帝族群的后继。

4、据考,秦汉以后,神农炎帝并称。《易传 - 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楺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史记》《汉书》《汉志》《淮南子》《风俗通义》《白虎通义》均有类同的说法。神农氏时期,社会步入农耕时代,从而形成华夏族群农耕经济的基础。

5、据考,炎帝、黄帝的母亲都是少典的妃。“少典”为邦域族称,而不是炎黄二帝的父亲称号;炎帝与黄帝之间相隔500余年,相隔着八个帝,可以断定,二帝不是同时代,不是同时期。并且根据上古时期中国地域“万邦”交杂的现状看,炎黄二帝不是同族;

6、“炎帝”较早见于史册的是《左传》,《左传 - 鲁昭公十七年》记载昭公与郯子对话时,提到“炎帝氏”,说明炎帝是个族群。《左传 - 鲁哀公九年》提到姜姓是炎帝的后代。

二、还原远古神话传说的现实根据

材料一:《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天下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应龙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大荒南经》;“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材料二:《海外南经》;“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

《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獾头,爟头生苗民,苗民釐姓,食肉。”

从材料一可以得出,《山海经》这些关于蚩尤大战黄帝的片段存在着差异,不难推断出这是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所为。首先,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是因为地理地域水源问题而爆发领土战争的。在描述中,黄帝派应龙攻打蚩尤部落的冀州,而攻打所用的方法是“蓄水”,不下雨,即是制造干旱。蚩尤则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来缓解旱情,最后因为“雨止”而打败了蚩尤族群部落。整个战争的经过,都围绕着“雨”和“旱”,非常明显地推测出蚩尤族群与黄帝族群发生战争的原因:当时蚩尤族群所处在的古冀州地域是连年大旱,首领蚩尤不得不向外扩充领土以安定族民生活,而当蚩尤族群势力扩充到黄帝部落的范围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最后水土优良的黄帝部落反而实现了领土的扩张。而且结合古籍资料,蚩尤并不是在战场上被杀死的。蚩尤战败后,先是被黄帝用枫木囚禁在宋山(今河南商丘),被杀害后埋葬在汶上县。然而蚩尤囚禁时被砍断的大腿骨则被族民安葬在巨野县。同样,炎帝蚩尤族群的另一支血脉:夸父族群,也遭受了灭亡之灾,可见夸父与蚩尤两大族群是有血缘关系的。当时的族群战争是相当残酷的,前文已提到,战胜一方的黄帝族群以及后裔族群对蚩尤族群以及后裔进行了整整几百年不断的武力征服,保存下来的蚩尤族群后裔被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迁徙之路。

根据材料二,《大荒北经》里的苗民“有翼”,这点证明了三苗族群的图腾崇拜是天上的飞鸟。事实也是如此,蚩尤的后裔苗族崇拜“鸱”(鹰隼类),析支以及后来的河曲羌崇拜鹰,甘南和川北的羌族群也崇拜鹰。然而《海外南经》和《大荒北经》的三苗族群所处的地域并不同,一个是“赤水东”,一个是“黑水之北”,这就证明了,蚩尤族群后裔三苗族群的迁徙分布的地域是十分广阔的,黄帝族群及其后裔连年的武力镇压,让作为蚩尤族群后裔的苗族群为了生存而备受迁徙之苦!

古籍中记载的上古时期“理想国”华胥之国存在吗

有人认为华胥国真实存在过,也有人认为华胥国真实存在过,只是神话传话或文学创作的。以下是具体的解释:华胥国又称华胥古国,是上古时期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