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的药用价值
见过的人都会知道,在玉米的外层,原是包裹着一层须状物的,这就是玉米须。我们吃玉米的时候,一般会首先把这些须给拔下来,当做垃圾扔掉,其实这样做是一种浪费。中医早在古代,就发现玉米须是养生保健,甚至调理治病的良好食材。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
中医古籍里有记载,说玉米须“味甘,性微温”。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玉米须的味道是甘甜的,它的食性是略带热性的。我们可以根据它的这些信息,来了解它的作用。
味道甘甜,这无法说明它有什么药理作用,主要说一说“性微温”。我们知道热性太高的食品,吃多了容易引起身体上火,而微温的食材,可以不用太担心这个。“寒性”体质的人,就可以大量使用玉米须来调节和改善体质,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
中医药学认为,玉米须归归肝、膀胱、胆经,所以它的药效,也主要是发生在这几个部位。肝脏疾病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肝炎,患者可以通过食用玉米须,来调理肝脏,使肝脏变得更加强壮,肝脏是我们排毒的主要场所,肝脏强壮了,才能对付疾病。
在中医们给很多的患有胆脏疾病的患者开出的药方中,可能并不怎么使用玉米须。但是要知道一点,常常使用玉米须制成汤喝下,有补胆的作用,会大大有利于胆囊健康,有利于辅助胆囊疾病的治疗。
同样的道理,玉米须对于膀胱部位的作用也是这样。膀胱器官虚弱的人,或者患有相关疾病的人,多喝一些玉米须汤,可以有效调节膀胱功能,改善膀胱健康状况。
玉米须怎么吃:玉米须吃法简单,买到带须的玉米,可以不拔须,把它连同玉米一起放到锅里煮,等到煮熟玉米的时候,顺便盛出锅里的汤,这就是甜美的玉米须汤了,玉米和须的主要营养就在这汤里。另外还有,可以将玉米须拔下来,收藏好,想吃的时候,拿一些放到锅里煮,这样专门去吃,可以省去浪费;要是嫌弃这样煮出来的汤味道不好,可以在里面加一些糖。
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它所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够润肠通便,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还能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预防和改善心脏病、胆结石症、肥胖症的发生。玉米中所富含的硒和镁,还有防癌和抗癌的作用。玉米富含的玉米黄质,可以预防老年黄斑性病变,玉米所富含的亚油酸,还能降低胆固醇含量,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对于高血压和心脏病有预防作用。
除此以外,玉米须还是一味良好的中药。用玉米须煎水喝,有调节血压,利尿消肿的功效。玉米须中的皂苷类物质,能够促进胰岛素释放,有降低血糖的功效。玉米中的类黄酮物质,还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玉米须还有抗过敏作用,可用于治疗荨麻疹和哮喘。用玉米须或玉米芯煮水和,还能够改善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
玉米须性质平和,绝大多数人都可以使用。但要明白一点,用玉米须泡水喝或者煎水喝,其中可溶出的营养成分是微量的,因此它能起到的调节血糖、血压等的作用也只是辅助的。糖尿病人可以常喝点玉米须泡水,但不要指望玉米须能有效降低血糖哦!
还在对玉米种植持犹豫观望态度的农民朋友们,你们知道玉米除了食用、做动物饲料,还在工业上有大量应用,汽油添加的乙醇就是例证,其它更广泛用途就不一一列举。今天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平时所不知道的用途——药用价值。
先从中医角度说,玉米的根、叶煎药可以治疗小便淋沥。玉米穗轴,就是农村遍地可见的常用来烧火的玉米瓤子能健脾利湿,可以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腹泻。玉米花丝可治疗糖尿病、胆囊炎、肝炎、高血压、鼻炎、儿童慢性肾炎等病症。
再从西医角度看,玉米淀粉可生产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还能制造葡萄糖、降压剂、麻醉剂、消毒剂、利尿剂等。玉米种皮可提取纤维素,用于心血管病、糖尿病、肠癌等的防治,还能降胆固醇。玉米花粉中含有大量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维生素A、B、C、D、E以及锌、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补强身、抗疲劳、抗衰老、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还能调节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呢。
怎们样,农民朋友们,对种植玉米有信心了吗?玉米的种植可是关系民生的大事,粮食安全不能全部依赖进口的,国家会有足够的重视。我来给大家鼓鼓劲,2018年放心种吧!
玉米全身都是宝,你了解玉米的药用价值吗
对于农村出生长大的山村梅花,玉米是再熟悉不过的农产品,过去我们经常食用的是用玉米粒磨成玉米面做稀饭喝或者做玉未饼子吃,如今煮玉米棒和烤玉米是比较流行吃法,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玉米还有药用价值吧,今天梅花就带你全面的了解玉米的药用价值。
第一,玉米水具有消炎杀菌利尿作用。 我们平时很多人只知道把玉米可以煮熟了来吃,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煮玉米的水更有一定价值。如果你肝火比较旺或者说有其他的炎症,就可以喝一点煮玉米的水,因为它有消炎去火的作用,同时 玉米水具有利尿消炎、预防尿路感染 等功效,特别是夏天的时候。 正是泌尿系感染的高发季节,所以建议大家在夏季多吃一点玉米消炎杀菌降暑利尿!
第二,玉米须有降血糖降血压作用 。用玉米须烧水喝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压,可以把玉米须单独来烧水喝,也可以煮玉米的时候把玉米须不用弄下来,直接放在锅里一块煮,最后吃玉米,再喝汤就行了。
第三,我们都爱吃煮玉米,喝玉米稀饭,这这无形当中就起到了保护血管和肠胃的作用, 因为玉米是粗纤维食物, 玉米中的纤维可以降低我们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从而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玉米全身都是宝,不光有食用价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食材得来方便便宜。建议大家多吃玉米,增加体质减少疾病。
1、玉米具有多种身体保健作用:
名目:玉米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胡萝卜素的一种)能够对眼睛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不过这两种物质只存在于**玉米中。
抗衰老:玉米中的维生素E有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
调节血糖:玉米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具有延缓胃排空,减少消化液与食物的充分接触,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2、玉米须为一种中药材:
玉米须中的化学物质非常丰富如糖类、皂苷、黄酮类、无机盐、氨基酸、生物碱、挥发性化学成分及有机酸等,均对人体 健康 有利,可用于辅助治疗小便不利、糖尿病、高血压、胆结石、高血脂等多种疾病。大家在平时吃玉米时要注意不要丢掉玉米须,可以通玉米一起吃掉。
3、玉米笋
玉米笋为刚吐丝未授粉的玉米脆嫩穗轴,营养丰富,具有健脾利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腹泻之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大辞典》·玉米须 31 玉米须的别名 32 来源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玉米须的用法用量 36 运用 37 化学成分 38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米须 41 拼音名 42 玉米须的别名 43 来源 44 炮制 45 性味 46 归经 47 功能主治 48 玉米须的用法用量 49 备注 410 摘录 5 《中华本草》·玉米须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玉米须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栽培 59 性状 510 化学成份 511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 512 毒性 513 鉴别 514 炮制 515 性味 516 归经 517 功能主治 518 玉米须的用法用量 519 注意 520 附方 521 各家论述 522 摘录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玉米须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玉米须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玉米须 1 拼音
yù mǐ xū
2 英文参考stigmata mayd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玉米须
玉米须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1]。
31 玉米须的别名棒子毛、玉麦须[1]。
32 来源
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花柱[1]。
33 性味甘,平[1]。
34 功能主治功在利水,通淋,止血,降血压[1]。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乳糜尿,糖尿病,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吐血,衄血,血崩,高血压[1]。
35 玉米须的用法用量煎服:15~30g[1]。
36 运用民间晒干作烟吸,治脑漏[1]。
玉蜀黍根、玉蜀黍叶,亦有利尿通淋作用[1]。
37 化学成分玉米须含苦味苷、皂苷、生物堿、树脂、挥发油(内含香荆芥酚)、维生素C、维生素K、肌醇、尿囊素等[1]。
38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有较弱的利尿、利胆及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亦有降血糖、降压、抗肿瘤作用[1]。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米须 41 拼音名Yù Mǐ Xū
42 玉米须的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
43 来源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花柱和花头。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44 炮制晒干用。
45 性味甘、淡,平。
46 归经归膀胱、肝、胆经。
47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小便不利、湿热黄胆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流产。
48 玉米须的用法用量05~2两,煎服。
49 备注(1)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可配合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用治湿热黄胆疸,可配茵陈、平地木等同用。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上有所发展,常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病症。
410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5 《中华本草》·玉米须 51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52 拼音名Yù Mǐ Xū
53 英文名Corn Stigma
54 玉米须的别名玉麦须、玉蜀黍蕊、棒子毛
55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
采收和储藏:于玉米成熟时采收,摘取花柱,晒干。
56 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粗壮,直立,高14m,通常不分枝,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叶片宽大,线状披针形,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每节有2雄小穗,1无柄,1有短柄;每1雄小穗含2小花,颖片膜质,先端尖;外稃及内稃均透明膜质;在叶腋内抽出圆柱状的雌花序,雌花序外包有多数鞘状苞片,雌小穗密集成纵行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颖片宽阔,先端圆形或微凹,外稃膜质透明。花、果期79月。
5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喜高温。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58 栽培性喜高温,需水较多,适宜疏松肥沃的土壤,以农作物在全国各地有栽培。
59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mm,直径约05mm,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长至3mm,质柔软。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乳白色,气微味淡。①薄壁细胞长方形,长3441μm,宽约14μm,壁略厚。②导管主为螺纹和环纹导管,直径为710μm,导管常伴有微**的薄壁纤维,直径710μm。
510 化学成份本品含脂肪油25%、挥发油012%,树胶样物质38%、树脂27%、苦味糖甙115%、皂甙318%、生物堿005%。还含隐黄素(cryptoxanthin)、维生素C、泛酸(pantothenic acid),肌醇(inositol),维生素K、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苹果酸(malic acid))枸椽酸(citr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草酸(oxalic acid)等。此外,还含大量硝酸钾(KNO3),a生育醌(atocopheryl quinone)。
511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其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经过透析者(甲)利尿作用最强,无论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均有显著效果。利尿作用主要是肾外性的,对肾脏的作用很弱。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有显著降压作用,但对慢性颈动脉皮桥狗,每日服药,连续3周,并无降压作用。甲在低浓度时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
3降低血糖作用: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
4利胆、止血作用: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
512 毒性毒性甲的毒性很小,对兔的致死量约为250mg/kg(静脉注射),利尿有效剂量约为15mg/kg,故安全范围较大,在此剂量时对心脏、血压、呼吸、末梢血管、肠肌等几无作用。
513 鉴别理化鉴别,取本品2g,加乙醇50ml,水浴上加热提min,滤过,滤液供如下试验:(1)取滤液1ml,蒸干,残渣ml醋酐中加入硫酸1滴,醋酐层呈绿色。(检查皂甙、甾体或三萜)(2)将试液滴于硅胶GCMC薄层板上,滴加4%磷钼酸乙醇液,加热至110℃,显蓝色。
(3)将试液滴于硅胶GCMC薄层板上,滴加1%香草醛硫酸液,显红色。(检查挥发油、甾体)
514 炮制将原药除去杂质、衣壳(总苞片)及灰屑,晒干或烘干即得。
515 性味味甘;淡;性平
516 归经肾;胃;肝;胆经
517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518 玉米须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90g;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烟吸入。
519 注意煮食去苞须;不作药用时勿服。
520 附方治黄疸方《四川省药志》:治湿热黄疸;治劳伤吐血方《四川中药志》:虚劳吐血。
521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2《岭南采药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3《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药。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5《河北药材》:治水肿性脚气。
6《浙江民间草药》:开胃,平肝,祛风。
7《四川中药志》:清血热,利小便。治黄疸,风热,出疹,吐血及红崩。
522 摘录玉米须的药用价值
本文2023-11-02 19:38: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