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药物名著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中国古代药物名著有哪些?,第1张

1、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2、名医别录

《名医别录》,药学著作。简称《别录》,3卷。辑者佚名(一作陶氏)。约成书于汉末。是秦汉医家在《神农本草经》一书药物的药性功用主治等内容有所补充之外,又补记365种新药物。

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称为《名医别录》。原书早佚。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经集注》时,在收载《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物的同时,又辑入本书的365种药物,使本书的基本内容保存下来。其佚文主要见《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书。

3、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本草著作,一名《唐本草》《英公本草》,54卷。唐·苏敬等23人奉敕撰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计有正文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正文实际载药850种,较《本草经集注》新增114种。

此书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增补注文与新药。又将原草木、虫兽2类,析为草、木、禽兽、虫鱼4类,序例亦一分为二。新增注文冠以“谨案”二字,小字书于陶弘景注文之后。新增用药用黑大字书写,末注“新附”。

补注内容中,以记载药物形态、产地为多,兼述药效、别名等。书中纠正陶氏谬误处甚多,为后世辨正药物基原提供依据。《新修本草》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原书已佚,主要内容保存于后世诸家本草著作中。

4、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5、植物名实图考

《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学著作,38卷。清代吴其濬(瀹斋)撰于19世纪中(约1841~1846年),书未成而作者逝,初刊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该书考订植物名实,然涉及药用植物甚多。共载植物1714种,仿《本草纲目》分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木12类。

附图1805幅,绝大多数系写生而成。书中一般一物一图,图文对照。其文字内容介绍文献出处、产地、形态、颜色或性味、用途等。所收植物以见于前人本草者居多,亦收有新增品519种。

作者辨认植物,注重实际比较观察及采访民间辨药经验,故对近现代考求植物品种甚有价值。其图形精美,据此常可鉴定植物科属。书中亦收载众多采访所得之植物功用,内涉及医药者较多,故于医药亦多裨益。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

-名医别录

参考资料:

-新修本草

参考资料:

-本草纲目

参考资料:

-植物名实图考

是《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因成书时主持修撰的是英国公李世而又名《英公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成书于唐显庆四年(659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新修本草》体例源自《本草经集注》,分类将《本草经集注》的草木、虫兽二部再细为草部、木部、兽禽部、虫鱼四部。《新修本草》正文部分收录了850种药,比前代药学家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新增药物114种,对古书未载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有误者,重加修订,新增龙脑、安息香、胡椒、郁金、诃子等新药,还收录武则天的美容秘方,又载有以白锡、银箔、水银合成的补牙剂,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补牙的文献记载。

《新修本草》正式颁布天下之后就作为临床用药的法律和学术依据,流传了400余年,代表了中古时期中国中医药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日本《律令蜒喜式》记载:“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凡读医经者,《太素》限四百六十日,《新修本草》三百一十日”。

扩展资料:

成书背景

显庆三年(658年),右监门府长史苏敬向唐高宗进表请修本草,高宗下令组织了长孙无忌、许孝崇、李淳风、孔志约等22人与苏敬同编新本草,“普颁天下,营求药物”,从唐显庆二年(657年)开始编写到唐显庆四年(659年)正月使其成书共历时两年。

全书共54卷,分为三部分:正文、药图和图经。《正文》即通称《新修本草》凡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新修本草》开创图文对照之先河,“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可惜药图、图经在宋代后失传。

《新修本草》亦有错误,例如苏敬等人误把枫树当做枫香,如“炼丹”被列为上品之情形。陈藏器对该书进行补遗,编成《本草拾遗》。五代后蜀曾加以修订重刊《重广英公本草》,通常称《蜀本草》。敦煌石窟曾发现手抄本,现仅存残本于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图书馆。日本人冈西为人辑有《新修本草》10卷。

-新修本草

导读:叶子像鼠耳,俗称鼠耳草,不论谁见到装袋里,清明粑粑有它才好吃

三月的农村,到处都是鸟语花香,各种花草树木都已经开始发芽、开花了。

在田间地头,不光是有很多忙着干农活的农民,还有一些采摘野菜的老头老太太。

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农村来的,其实现在好多去农村采摘野菜的,都是一些城里的老人们。

在农村的一些果园、荒地和马路两边,就在春季的时候,能看到一种叶子像老鼠耳朵,开**的矮小植物。

大家若遇到了,可不要用脚踩踏,它便是“鼠耳草”,3月最为鲜嫩,用来做清明粑粑非常好吃,别错过了!

鼠耳草的科普

鼠耳草这种植物在农村实在是太常见了,也很好辨认了。它长得很矮小,一般也就是二三十公分高,而且非常的弱小,只有一根茎,没有分枝。叶子也很细小,上面还有白色的一层小绒毛,看起来很像是老鼠的耳朵,所以就得名“鼠耳草”了。

鼠耳草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也是初春的时候最先长出来的一批野草。一般当雪化了,它就开始冒出来了。而到了清明节前后,就会在顶端开出一种**的小花,非常的漂亮。并且这种植物,还是成片的生长,开花以后成片的**小花,非常的夺人眼球。

因为去年多了一个闰月,今年笔者就发现往年要等到3月才长出来的鼠耳草,早在春节期间就已经长出来了,虽然现在还很细小,但是这个时候的鼠耳草是最为鲜嫩的,所以有些老人已经开始采摘它了。

鼠耳草的价值参考

大家都知道,在4月初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那就是清明节。而在我国,清明节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中,全国各地的很多地方都会制造一些特色的小吃,比较有知名度的就是清明粑吧、清明糍粑和青团了。

而制作这些小吃,就一般少不了鼠耳草,有了它才更加好吃,因此鼠耳草在很多地方也叫它“清明菜”、“清明果”。

清明菜,顾名思义它是可以当成蔬菜来食用的,但是在民间一般都是用它来制作青团、清明粑吧等一些小吃。作为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的植物,鼠耳草在今日依然还是很受欢迎,就连很多的城里人也爱吃它。

特别是在广东的客家地区,现在依然保留着在清明节期间用鼠耳草制作小吃的习俗,并且用它来招待客人。

其实,鼠耳草不光是一种食材,还是一种很古老的药材,在古代就出现在很多的医学典籍中,其中《本草拾遗》、《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纲目》等均有记载。

鼠耳草入药的话,主要是有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而外用还是治疗创伤的寻常用药。另外鼠耳草还能起到降血压,治疗消化性溃疡等效果。

结束语

不过,就是这样一种价值很高的野菜,在农村里很多人常把它当成杂草,一般都是用锄头、除草剂等来清除它。毕竟这种植物在农村的果园、稻田里太多了,它成片的生长,农民看着就很不舒服。

温馨提示

如果大家去农村采摘鼠耳草了,也需要记住一点,那就是尽量不要去果园、稻田里采摘,因为不太确定是否有人喷洒了除草剂或者是其他的农药。在采摘之前,最好是先问清楚。确定可以放心采摘以后,就不要手软,多采摘一些装袋里带回家。

中国古代药物名著有哪些?

1、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