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日实施的《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3收藏

2022年5月1日实施的《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是?,第1张

《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是2022年5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国国家标准。

这个《说明》中说得很清楚了,所谓“繁体字”是一种模糊的、不规范、不准确的说法,准确说法是“(专业)古籍印刷汉字系统”。

“古籍印刷通用字系统”与印刷现代汉语文本的“通用规范汉字系统”,是汉字不同的应用系统。有人称之为“繁体字系统”,这个名称容易引起一定的误解。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所附的“规范字和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确立了简繁字的对应关系。

但只有在字形上与“简化字”对应的“未简化字”才能称为“繁体字”,没有对应“简化字”的汉字都是直接传承而来,不能称作“繁体字”有人主张用“传承字系统”。

这个称谓也会引起质疑:“简化字难道不是传承下来的吗?”现在称作“(专业)古籍印刷汉字系统”,从特殊运用的角度来区分两种系统,业界和大众都比较容易接受。

总结如下:

个人认为,这个《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就相当于业内所说的“正字表”,期待已久,希望不要出现太多违反常识的“正字”。另外,各大输入法(尤其是搜狗输入法)、字体厂商需要同步跟进,将这些规范字形作为首选项,要不然打字很麻烦。

汉字决不是哪一个人造出来的,而是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运用多种造字法造出来的。因此,同一个汉字就完全可能造出不止一种形体。同一个汉字却有不止一种形体,也就是这几个汉字之间构成了异体字关系。人们往往熟悉其中一种常见的形体,而对其它写法感到陌生,甚至不认识。但这种异体字现象也是古籍中客观存在着的。如果不认识这些异体字,就无法把这篇文章继续读下去。既然异体字的存在是阅读古书的障碍,当然有必要加以排除。也就是把异体字识别出来,找出它所对应的规范字来。古书中有些字的异体是颇有些故意为难人的味道。

例如:西汉淮南王刘安撰有《淮南子》一书,其中有一篇的题目是“墬形训”,这“墬”是什么字?其实就是“地”的异体。

又如敦煌变文中经常出现这个字:飰,其实就是吃饭的“饭”字。古书中的异体字由于不同作者书写习惯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例如班固在《汉书》中写“草”字一律写成“屮”。

异体字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多种情况:

(一)造字方式不同而致,如

泪—泪 岩—岩 羴—膻 创—刅 豓—艳—艳 兂—簪 匊—掬 馽—絷 烖—灾—灾

(二)使用意义相近或相通的义符,如:

喻—谕 叹—叹 欠啸—歗 徧—遍 辶鸡—鸡—鳮 善—譱 咏—咏 蚊-蟁-螡 暖—暖

(三)从不同角度选用义符,如:

雰—氛 涶—唾 婿—壻 嗣—孠 韈—袜 睹-覩 唇—唇 瓶—瓶 明—朙

(四)使用读音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声符,如

萱—蕿-藼 藻—薻 嚼—噍 饷—飨 线—缐 蝶—蜨

(五)楷化后产生不同的形体,如:

温—温 前—歬

讹变—错误的演变:

煮—煑 春—萅—旾 回—囬—囘

(六)部件位置不同,如:

够—够 甜—甛 炎—炏

(七)繁体字与简化字之差异,如:

雧—集 弃—弃 弃—曐星 网—罔—网 灋—法

(八)义符重复而致异体,如:

采—采 厵—厡—原—源 暴—曝 桼—漆

(九)封建皇帝对文字的直接干预,如:

辠-罪 照—瞾

(十)点画位置的差异,如:

凡—凢

总之,不管一个字有多少种形体(写法),它们之间仅仅是形体不同罢了,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可以无条件地互换。这是与前面说到的通假字、古今字最大的区别点。

一、汉字是如何产生的?

关于汉字起源问题,我这里不讨论,毕竟也多是推测,可以看看裘锡圭《文字学概论》。这里我们关注後世产生的新字,我之所以「产生」和不用「创造」,是因为主观上的「创造」新字只是新字产生的一个来源(最著名的就应该是武则天了)。除此之外,还有汉字自然演变出来的新字。比如「煞」字其实就是「杀」,在敦煌写卷中存在「杀」、「煞」以及大量演变中的过渡字形。起初「煞」只是作为异体的存在,但在後世的使用中,却将二字从读音到义项上都作了分化。

《敦煌俗字典》中的「杀」和「煞」

二、为什么要造生僻字?

生僻字和常用字是相对概念,常用字用的人少了就会变成生僻字。生僻字用的人多了就会变成常用字。当一个字产生之初,是很难预计它未来的使用频率的,也谈不上创造生僻字。

三、为什么《说文解字》收字不到一万,随后历代字书韵书搜罗到的字越来越多,《汉语大字典》收字五万?

这反映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落后的表达力的矛盾。这不很正常嘛!

四、字典中很多字读音意义都丢失了,说明只有造字者自己用过吗?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但有时候确实会出现「丢失」的情况。比如很多方言字,有音有义但是不知道写法,丢失了形。在出土的古代文献中,也经常出现一些现代失传的字。你不知道它的读音,但是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它的意思,那么就可以说它保留了形、义,丢失了音。但万一上下文也推不出来意思,音义都丢失了。整理者一般会把它们列出来「待考」。考不出来的,一般也会留下来,甚至编在字典、字编里。现代是这样,古代也是。所以你在《康熙字典》或者其他古代字书看到音义不明的字,并不是字典的作者故意编出来糊弄你的。而是他们把搜罗到无法解释的字也列在字典里,留给後人解决。(当然也不排除有某些道德品质败坏或者水平极差的字典编纂者,为了争个「收字量第一」的虚名,有意无意地创造垃圾字的可能性的存在。)大浪淘沙,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之中,会有很多汉字逐渐被人遗忘,或者变得面目全非。在楚文字中有一个上羽下能的字,我特别喜欢拿他举例子。因为早些时候发现,大家都不认识,各种猜测。後来大量楚简的发现,我们知道这个字是用为「一」,但它读作「一」吗?当然,有可能,却也不能说死。如果没有後来这种楚简的发现,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个字啥意思。出题人也会觉得这个字可能只有发明人认识,後来发现原来这个字在楚文字中这么常见啊!时移世易,即使常用字也有散佚失传的可能性。(当然在信息交流和保存如此方便的今天,除非发生无法想象的史诗级灾难,常用字基本不会失传了。)

五、为什么即使够用,还是会有古人造新的异体字?

前面啰啰嗦嗦了很多,但我想并不是出题人关心的内容。出题人应该是想问这个问题。对呀,现存的字能够满足生活习惯的前提下,为什么还要造新的异体字出现?其实可以分为两点:

1、无意识造字。或者说,提笔忘字写错了。以讹传讹就成了新字。这些新字被称作俗字,而和他等价的旧字被称作正字。当新字越来越流行,以至于通用。它就从俗字摇身一变成了通字。这就是古代字书上常见的「正」、「俗」、「通」之辨。

2、有意识造字。

1)为了书写方便。用简单的笔画代替原本复杂的笔画而产生新的俗字。

2)为了满足强迫症(偏旁类化)。细致一词古代可以写成「细致」,也可以写成「细致」。後者中的「致」为了和「细」呼应,就演化出来个「糹」。经常阅读影印古籍的朋友对此应该并不陌生,古籍中经常看到为了追求偏旁部首的统一美观而修改偏旁的情况。这就出现了新字。

3)追加或该换声符、形符。把汉字细分,使其更系统。(和上一项有交叉)

比如「舍」可以表示{舍弃}和{房舍}。後人为了把两个义项区分, 把表示{舍弃}的舍加了个「扌」。产生了新字「舍」。这时候我们一般用「古今字」的概念表述两者的关系。这是比较合理的情况。

有的时候的细分可能会让人崩溃。《说文解字》里有这么一个字「盌」,解释是「小盂也。从皿、夗声。」就是我们吃饭用的碗。但有人说了,我家的「盌」是木头做的,于是就有了「椀」。同理还有石头做的「碗」;陶瓷做的「㼝」;金属做的「鋺」。类似的还有锅、盆、瓶、盘等,几乎任何器物只要能用不同材质制成,都有好多种写法。只不过现代的规范汉字只选了其中的一个罢了。

4)理据重构。当久远的造字理念逐渐被人轻视或遗忘。古人可能就会造一个新字,和原来的字可能在形体上没有关系。比如《颜氏家训》中提到北朝「更生为蘇」,造了一个「甦」字。

4)非汉字原因。比如为了政治目的(武则天造字)、宗教目的(老君碑上的字)、翻译目的(为了翻译佛经咒语等造的新字)、宗族文化(家谱排辈人名造字)等。

另外还是想多说几句。古人其实都希望能有个正字标准的,但无奈生产力低下,管制力度也有限。你能管得了考生不乱写字但你管得了芸芸众生吗?你能管得了几个避讳字,管得了所有字吗?所以说真正的规范还是在信息时代完成的。计算机编码这个东西真是可怕,只要它不收的字你就打不出来。在这个人人打字的年代,想要求异是很难的。在知乎上我认识几个专门用异体字写答案的人。他们虽然想要用特别怪异的字,但也没有变法突破字库的限制,否则出来一堆豆腐块,别人都看不见也没有意义。

古代汉字的使用,十分复杂和混乱。通读了一遍我写的东西,感觉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够晓畅。但是我也想让大家理解,几千年来人类文字的使用都是具有这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别是数量庞大的汉字,并不是谁「非要」怎样就能怎样的事。

2022年5月1日实施的《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是?

《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是2022年5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国国家标准。这个《说明》中说得很清楚了,所谓“繁体字”是一种模糊的、不规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