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都是谁,其中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2浏览:4收藏

“三皇五帝”都是谁,其中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是谁?,第1张

三皇五帝分别有以下各种说法: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纪》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东方天帝太昊伏羲,属神句芒;南方天帝炎帝神农,属神祝融;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属神蓐收;北方天帝颛顼高阳,属神玄冥;中央天帝黄帝轩辕,属神后土。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太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後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人民则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指历史时期。即“三皇五帝时代”,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或“神话时代”。也可以简称为“三皇五帝”。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近现代考古发现了大量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龙山文化遗址,证明三皇五帝时期确实存在。

至于神话中的天神,《山海经》中皆称帝,其后亦有“五帝”之称,如《楚辞·惜诵》有“令五帝”句,与“指苍天”、“戒六神”并举,是皆指神。又《晏子春秋》有“楚巫请致五帝以明君德”句,显然皆指天帝。故《史记·封禅书》载汉高祖刘邦说:“吾闻天有五帝”。即述战国末流行之说。同时有五色帝之说,奏设祭祀白、青、黄、亦四上帝祠,汉高增祀黑帝之祠。至《春秋纬·文耀钩》,五色帝始有名字:“苍帝曰灵威仰,亦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郑玄注《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诸名为“太微五帝”,谓“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把地上五帝说成是天上五帝所感生,提出了“感生帝”之妄说,王肃已斥其谬。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燧人、包羲(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鼎盛时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君王或军事首长人物。

神话谱系

中国神话分为昆仑神话和蓬莱神话两个大的神话系统:居于东北、西北草原文化圈的各少数

民族神话可归入昆仑神话系统;而居于中南、西南、华南、华东农业文化圈的各少数民族神

话可归入蓬莱神话系统。另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中国神话可分为三块神话群,一是北方神

话群,二是中原神话群,三是南方神话群。从上述两种观点看,基本上都是从地域的角度来

归纳中国上古神话的,由于这种分类还没有完全深入到对神话本源及其发展、传播的历史考

察中去,因此,一种有机统一的神话系统和神话世界仍不清晰。鉴于此,本文根据中国神话

历史化的特点,试图从中国上古传说的帝王系统入手,把历史化的帝王还原到神话中去,从

而尝试着建立起一种中国上古神话的神族谱系。

一、上古神话中的炎、黄帝王系统

1炎帝系统。中国上古神话体系的原貌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中国历史的演进到底抹掉了

多少神话材料,这可能永远是个谜,历史不可能重复。在研究和探索中国上古神话时,我们

只能从实有的材料入手。比如说,在现有汉族古籍记载中,我们虽找不到能统领各类神祗并

能连缀各类神话的神族系统,但我们却可以从各种散乱的记载中隐约感觉到史前某种带有神

话色彩的庞大的古史帝王系统的存在,而这个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是能客观地将很多上古神话

粘连在一起的。从各种史料考察,这个传说中的古史帝王系统是由上古神话传说中具有非凡

神性的帝王及其后代、佐臣所构成,他们既为人间的帝王、大臣,也是神界各司其职的天神

,从神源族系上考察可称其为源自少典氏的炎帝黄帝系统。《国语》载:“少典娶有@②氏

女,生黄帝、炎帝”。这则记载虽简略,但已明确道出了庞大的炎、黄帝王神系之源。少典

以降,帝系分为两支。炎帝为神农氏和地皇,神话说他是因其母安登游华阳时感神龙首而生

,形象为人身牛首,由此,他的后代也都成为中国上古神话舞台上的有名人物。《山海经�6�1

海内经》曾简略记载了炎帝的族谱,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③生炎居,炎居生节并

,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生方颠,是@④

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即生了十二个儿子,分别以十

二个月命名)”。又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通奸,缘妇怀孕三年,生

下鼓、延、殳三个儿子。殳创制了箭靶,而鼓和延创制了钟、磬,并制定了乐曲的章法。炎

帝既为农神,始教天下播种五谷,遍尝百草,让人们了解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同时,他

又是火神、灶神,始教人民摩擦生火而熟食,从而避免肠胃疾病,教人民利用火来铸造金属

器具。由此,炎帝的后代也出火神,其中最著名的火神即祝融。在上古神话传说中,祝融是

给人民带来光明、育长万物的正义之神,他兽身人面,乘两龙,居住在衡山,由于他继承了

炎帝爱民的传统也被祀为灶神。他虽为炎帝之后,但却一直司管南方(《越绝书�6�1计倪内经

》),因此是中国南方远古各族人民拥戴喜爱的主神,享有很高的威望。他不仅被楚人视为

先祖(《国语�6�1郑语》),而且也被很多民族奉为祖先,如已姓(昆吾、苏、顾、温、董),董

姓(@⑤、夷、豢龙),彭姓(彭祖、豕韦、诸稽),秃姓(舟人),@⑥姓(邬、郐、路、@⑦阳)

,曹姓(邹、莒),斟姓,芈姓(夔、越、蛮芈、荆)(《国语�6�1郑语》)等,由此,祝融在地位

上甚至被排到中国的“三皇”之一(《白虎通》)。神话传说记载祝融曾奉天帝之命杀死偷窃

天帝息壤的鲧,并说他曾助夏、商之兴,尤其是商汤伐夏桀时,是祝融奉天帝之命“隆火於

夏之城间西北隅,遂克之”(《墨子�6�1非攻下》)。

天地人三皇永远的待在火云洞里,他们不能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也不敢,因为他们已经死了,是灵魂的形态。

火云洞里有三皇需要的生命能量。

可能一些朋友会疑惑,都说人有两片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你这说的也太随意了吧!纵然三皇是死了,是灵魂形态,可你说火云洞里有生命能量,那这生命能量在哪呢?怎么出现的?你倒是找个证据啊!

当然,这一篇文章便是给大家找火云洞存在生命能量的证据。

火云洞里的生命能量,跟一人关系很大,此人便是地皇神农。

姜子牙兵伐纣王的过程中,遇到了两次瘟疫。

这两次瘟疫,旁人都束手无策,或许,那些神仙丹药也解不了瘟疫的毒性,在这关键时刻,有人提议到火云洞,拜见天地人三皇求取治疗瘟疫的丹药,这两次都是杨戬去了。

杨戬到了火云洞,拜见了三皇。神农给了杨戬三粒丹药。且看原文中描述。

神农忙起身入后,取了丹药,付与杨戬,曰:“此丹三粒;一粒救武王宫眷,一粒救子牙诸多门人,一粒用水化开,用杨枝细洒西城。凡有此疾者,名为传梁之疫。”杨戬叩首在地,拜谢出洞。神农复叫杨戬,分付曰:“你且站住。”神农出的洞府,住紫芝崖来,寻了一遍,忽然拔起一草,递与杨戬:“你将此宝带回人间,可治传染之疾。若凡世间众生遭此苦厄,先取此草服之,其疾自愈。”

这里是描述杨戬第一次到火云洞求药。我们再看第二次。

神农遂取三粒丹药付与杨戬。杨戬得了丹药,跪而启曰:“此丹将何用度?”神农曰:“此丹:一粒可救武王;一粒可救子牙;一粒用水化开,只在军前四处洒过,此毒气自然消灭。”杨戬又问曰:“不知此疾何名?”伏羲曰:“此疾名为痘疹,乃是传染之病;若少数迟,俱是死症。”杨戬又启曰:“倘此疾后日传染人间,将何药能治?乞赐指示。”神农曰:“你随我出洞至紫云崖来。”杨戬随了神农来至崖前,寻了一遍;神农拔一草递与杨戬:“你往人间,传与后世,此药能救痘疹之患也。”

看了原文中,杨戬两次到火云洞求药的描述,我们会发觉,神农的丹药简直比神仙的丹药还要管用。

一粒丹药可以救武王在内的许多人,一粒丹药可以救姜子牙还有许多门人,这些门人可都是阐教弟子,都是有修为在身的,他们有修为竟然抵挡不了瘟疫,还要靠丹药来救。

最后一粒丹药救城中所有百姓。

三粒丹药,救了一城军民,可见这三粒丹药中蕴含的能量之巨大。这股能量以摧枯拉朽之势把瘟疫给驱除了。

试想,神仙的灵丹妙药一般是只能救自己,可神农的丹药,却能救很多人,连许多有道之士都能救助,可见这丹药中所蕴含的能量是惊人的。

那么这些能量来自哪里呢?来自地皇神农种草药的紫芝崖。

而这些救治一城百姓的丹药,也必然是神农拿紫芝崖的草药炼制的。

而紫芝崖,同属于火云洞。因此,这便是推理火云洞蕴含生命能量的原因。

试想一下,火云洞拥有这些庞大的生命能量,这里生长出的草药随便炼出的丹药就能救治一城的百姓,那天地人三皇依靠这些能量,必然能永生不死!

可能有的朋友疑惑,这些丹药的威力,是因为草药的特性,而不是因为火云洞里有生命能量。

这话也对,也不对。对的,便是草药确实有他的特性。但不对的是,这些草药是生长在火云洞,为什么不长在别处?为什么只有神农这里有?紫芝崖上那么多草药,并不止有这两种,神农为何选择在火云洞紫芝崖种这些草药?

因此,火云洞绝对有他的特殊性,一定是这里适合种植所有的草药,因为蕴含着庞大的生命能量。

可能有的朋友会想起来王母娘娘的蟠桃,这些蟠桃吃了能成仙,这里面难道就没有蕴含生命能量吗?所以他们会认为,三皇呆在火云洞不出,并不是因为这里有生命能量。

但是想一下,王母娘娘的蟠桃所蕴含的是能量,而不是生命能量。

阐教弟子,有修道之士,可这些修道之士也不能抵挡瘟疫,抵挡不住的后果,便是失去生命。

或许最强大的蟠桃能让人获得永生,但这种永生,是不受外力的前提下,比如你被人杀了,你还能永生吗?但神农炼制的丹药有这种功效,虽然不至于让你获得永生,可让你能起死回生!

只有生命能量能做到生死人肉白骨,而蟠桃,只是让你永远活着。再说一句,纵然是蟠桃中蕴含的也是生命能量,可王母娘娘能把她的地盘让给天地人三皇?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所以,同样蕴含生命能量,三皇只有呆在火云洞,一方面获得永生,一方面看护着生命能量!再说蟠桃也不是生命能量。

三皇呆在火云洞不敢离开,能长生不死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看护生命能量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让他们不敢离开。

类似的问题回答过几个,对提问者多少有些帮助,

复制粘贴给你。

上古,我的理解是先秦时期

你要看玄幻小说?那一定不会是真实神话。

我推荐几本,山海经(超级经典,力荐!!!~~不看后悔!!!~~~~)

楚辞(有提到很多神话故事和人物)

庄子列子淮南子(这种子类的东西,有真相,也有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编造,特别是庄子同学………………不过淮南子的神话还是不错的,韩非子里也小提过几次)

神异经(很神奇的书,不过不太好买到……泪目……)

述异记(性质和神异经一样)

神仙传(道教神仙有很多,后人演绎的,没意思,是传说不是神话……但作为玄幻素材还是凑合……至于他是不是列仙传,我不知道……)

搜神记(其实吧这是传说,和神话已没什么太大关系了)

绎史(本来挺正经一书,结果有很多神话碎片……)

史记(想知道炎帝皇帝他们家的事儿么?请看《三皇本纪》……)

白虎通号(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过很多神话论述都会引用他……)

左传(有的时候君臣谈话就神叨起来了……国语也是,古人果然很信神仙啊……)

三教搜神大全(好像是元明清的书,我对宗教神话神仙没什么兴趣,不过你可以看一看)

论衡 订鬼篇(好吧其实他是很无聊的一篇论文,不过其中有几个引注绝无仅有,如书中言引用山海经的段落,山海经中并没有,怀疑是已亡俟的篇章,还是有价值的)

周书(讲那么古老的时代,不可能不提神仙灵异)

路史(我没看过,也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不过它有蚩尤传,还介绍了很多黄帝的事,很神奇吧)

穆天子传(就是以神话小说,挺短,讲周穆王会见王母娘娘……好囧…………)

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看过后者,里面有很多让人喷饭的传说故事)

拾遗记(里边有关于古代豢龙的传说,很牛吧~)

博物志(异闻里有很多神话传说)

竹书纪年(神话啊,个别语段有提到)

首先我觉得你的概念有点模糊,我不知道你是想看正宗的神话呢还是想看演义性质的。

正宗的神话,你还是看袁珂先生的《中国古代神话》,非常棒,是先秦时期的,从女娲盘古到周幽王,论断也很赞!!!!!如果想看学术论文,我现在看的是王小盾《中国早期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形成》。

如果你想看演义小说(即非正宗神话),看《西游记》《封神演义》,其实这类小说《聊斋志异》《搜神记》《神异经》《神仙传》……

恩,就这样~~

出土的远古资料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神形刻绘,如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中的彩绘女神头像; 阴山岩画中“有巫师祈祷娱神的形象,也有拜日的形象”;在连云港市将军崖岩画中,“天神表现为各式各样的人面画,……包括太阳神、月神、星神等”。又如随县擂鼓墩1号墓内棺上“有一些手执双戈戟守卫的神像,有的长须有角,有的背生羽翼,富于神话色彩”,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楚帛书上的十二月神形象,“或三首,或珥蛇,或鸟身,不一而足,有的骤视不可名状。”

此外,出土的大部分动物形的刻绘也与神话有关,张光直认为,商代早期的刻绘图形中,“其中之动物的确有一种令人生畏的感觉,显然具有由神话中得来的大力量。” 并断定,“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也扮演了沟通人神世界的使者的角色。” 现在可见的各种青铜彝器上的动物图形甚多,尤其是一些假想的动物图形,如饕餮、夔、龙、虬、凤凰、肥遗等,都应该是具有神性的动物。由此可知,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思维相当发达,已经产生众多的神灵和相应的传说故事。由于时代的久远,再加上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态度,致使上古神话在文献古籍中载录甚少,李学勤认为文献中所记录的神话远不足以说明中国上古神话的全貌:“楚帛书上的十二月神形象,文献全无描述,看来我们对东周到秦这一历史时期的神话,实际上还没有很多具体知识。《楚辞》、《山海经》等书所述,不过是广大的神话世界的一小部分。” 资料零散不全,不像古希腊神话那样被完整而有系统地保留下来。中国古代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之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这些材料往往只是片段,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不多。 《诗经》、《楚辞》是两部诗歌总集,其中多有取材于神话的诗篇,如《诗经》中的《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就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契和周部族始祖后稷诞生的神奇经历。

《楚辞》中保留的神话材料较多,尤其是《天问》这一篇,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作为素材,其中有些材料较他书所载更接近于神话的原始面貌,因此很有价值。但由于作者采用了问句的形式,提及某个神话时往往只是只言片语,过于零碎,有些难以理解。还有一些神话保留在一些史书之中,比如《左传》、《国语》、《逸周书》等,这些史书中的神话大多数经过史家的改造,借以说明古代的史实,但人们仍能从中看出原始神话的蛛丝马迹来。如《左传》中一段文字谈到高辛氏的两个后裔因为不能和睦相处,被高辛氏迁往两处,分别掌管商星和参星。 这则神话实际上是初民对商星和参星永不见面的自然现象所作的神话解释。《穆天子传》中关于穆天子见西王母的故事,神话色彩最为浓厚。

由于神话本身具有深刻而简明的寓意,它也受到先秦诸子的重视。诸子中以《庄子》援引神话最多。《庄子》自称“寓言十九”,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另一些则往往是古神话的改造,如鲲鹏之变、黄帝失玄珠、倏忽凿浑沌等。《孟子》、《墨子》、《韩非子》等书中也保留了一些神话材料。《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分别成书于秦汉两代,由众人编纂而成,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神话。尤其是《淮南子》一书,对神话的搜罗相当宏富,如《地形训》就有关于海外三十六国、昆仑山、禹、以及九州八极等神话。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淮南子》中的。西汉及此后的其它文献中仍不断有新的神话出现,或是对旧有神话进行补充。 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关于《山海经》的性质、成书年代及作者,异说颇多。袁行霈认为《山经》是巫觋之书,成于战国初、中期;《海经》是秦汉间的方士之书。 袁珂认为“《山海经》确可以说是一部巫书,是古代巫师们传留下来、经战国初年至汉代初年楚国或楚地的人们(包括巫师)加以整理编写而成的”。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中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山海经》中保留的神话是相当古老的,但严格地说来还是神多于神话。《山海经》中有大量的对山神形貌的描述,它们往往是奇形怪状的动物,或兼有人和动物的形体特征,如龙首鸟身或人面马身等,这里或许含有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的意识,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海经、大荒经的神话色彩是全书中最浓的,记录了一些异国人的奇异相貌、习性和风俗,如贯胸国、羽民国、长臂国、不死国、大人国、等等。其中有不少想象奇特的神话,如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等,都深入人心,流传广远。

《山海经》中的神话虽然也是片断的,但不少故事已具有清晰的轮廓,有的经过缀合,甚至可以得到相当完整的故事和形象,如夸父逐日,大禹、帝俊和西王母的传说,以及圣地昆仑山的神奇景象等。总之,《山海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一座宝库,对中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记载神话的古籍的话,现在学术界最认可的,一是《山海经》,这本书一方面是地理水文的记载,另一方面也是地方早期神话和宗教的载本;二是《史记》,由于商朝以前中国没有文字(或者说,没有能够证明存在文字的文物),因此史记中所载的三皇五帝和夏朝的历史之中,很多的内容其实是口耳相传的神话。

“三皇五帝”都是谁,其中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是谁?

三皇五帝分别有以下各种说法: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纪》燧人、伏羲、神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